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有哪些工具的演變
擴展閱讀
青海省鋰資源有多少 2025-05-01 15:16:05
鑽石不喜歡怎麼處理 2025-05-01 15:10:26

有哪些工具的演變

發布時間: 2023-05-17 14:37:29

1. 勞動工具的演變過程

人類社會的發展由勞動工具的演變所主導。

勞動工具的每一次變革,都帶來了劃時代的生產方式的變革,並隨之帶動社會形態的變革,從原始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演變過程,清晰地反映出勞動工具與社會發展的相互關系。

人類創造和使用工具是人類終於從蒙昧的野人時代進化到原始社會時代的終極原因,石器的使用使原始人類極大地提高了在原始大地上生產生存的能力,從而開創了人類成為地球主宰的時代。

青銅器時代對應於奴隸社會,鐵器時代對應於封建社會,起因於青銅工具比石制工具更易於製造和使用,因而可獲得更高的勞動效率,而鐵器的性能比之於青銅器更易於鍛造,且更加堅硬和鋒利,更利於製作農業工具。

從石器到青銅器,再到鐵器,製作工具的材料的變革提高了勞動工具的使用性能,並相應地提高了勞動效率,由勞動效率的提高使社會形態發生相應的變革,人類社會相應地從原始社會進化到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

注意:

生產工具的內容和形式是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的。早期的生產工具(石木工具、金屬工具)是勞動者依靠自身的體力,用手操縱的。

後來的機器則包括工具機、動力機和傳動裝置等三個部分,形成了復雜的體系;而現代的自動化機器體系,又增加了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自控裝置。生產工具日益復雜化、精良生產工具化,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生產工具的出現是必然的,是人類在發展過程的一個必然的進步,讓人類的雙手解放出來。

2. 勞動工具的演變一共經歷了幾個時期

勞動工具的演變一共經歷了4個時期。

在權威的世界考古學里,古代生產工具的發展歷程被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也有些專家學者認為,在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之間還橫亘著一個玉器時代。

1、石器時代

石器,用岩石作為原材料製成的器物,是人類發展初期階段的主要勞作工具。石器時代距今6000萬~200萬年,是人類歷史中最古老的時代,那時候的人還沒有學會使用自然火,食物的來源主要是採集果子和狩獵動物,人類食用的肉類都是生食,代表文明的火種的使用還未出現。

後來,火的利用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和自然壽命,人類智慧逐漸開化,開始使用簡單的石器。根據石器發展的不同階段,一些學者將石器時代又劃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也有人將舊石器時代和新時期時代之間列出了一個過渡的中石器時代。

在人類勞作的最初階段,人們利用石斧、石錛等砍伐灌木,劈地造田,開創了「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後來,農業進一步發展,原始人類利用石鋤、石鏟、石耜、石犁、骨耜等翻土耕種,還創造了石刀、石鐮、蚌鐮等收割工具,再利用石磨、石棒等工具進行研磨,進一步加工糧食。

由此可見,石器在當時勞作的全過程中都擔任了重要角色,是人類參與勞作所使用工具中的主力軍。

2、玉器時代

玉器時代是我國考古學者命名的一個時代,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至21世紀初,我國一些著名地質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等根據80多年來我國考古工作的成果,提出了在我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在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之間應該有一個「玉器時代」,這是我國所獨有的。

它出現在石器時代的中晚期,其年代范圍大致在距今5500~4500年間,即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所處的時代,差不多也正是風鬍子所說的「以玉為兵」的黃帝時期。有的學者也將玉器時代歸類到石器時代中,認為其是石器時代的分支,因為其並非以玉器為主要生產工具來命名。

玉器在當時較少用於勞作,「以玉器為兵」主要體現在商代和周代,而後人們逐漸發現,金屬兵器的殺傷力遠強於石器兵器,所以玉器逐漸轉為裝飾品和禮器。玉器更多代表著權力,玉質禮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對應時期的墓穴出土了大量的玉禮器。東西方文化早期的差異也在於石器時代和銅器時代之間是否有著璀璨的玉器文明。

中國是世界上開發和使用玉器最早的國家,已有1萬多年的歷史,相比於西方國家,中國的玉器時代有著明顯的發展特徵。

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遠古人類經過長期的勞動和生活實踐,開始形成了「玉源於石」的看法,人們認為,玉石是自然界產生的,是天然存在的,是大自然的饋贈,是一種有靈性的具有庇佑作用的神物,非人力所能創造。

玉石又是一種獨特的石,經過後天的人為打磨可以變得更加圓潤美艷,自此,玉器逐漸從石器中分化,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玉器生產業。

石器是玉器的先驅,玉器是石器的高級階段,如今博物館收藏的遠古玉器都是史前先輩們發揮其創造力和實踐能力走向新文明的體現。遠古時期玉器的產生是中國玉文化發展的基礎,從石器到玉器,也意味著從物質製造走向了精神創造,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飛躍。

玉器時代主要是指興隆窪文化時期、仰韶文化中晚期、大溪文化中晚期,以及紅山、大汶口、屈家嶺、齊家、龍山、良渚等文化時期。

齊家文化被發掘於中國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等地區,是銅石並用的時期,其名字來源於甘肅的齊家坪遺址,是黃河上游地區非常具有考古價值的一類文化。我國出土了多件齊家文化時期的石器、玉器、銅器。

3、青銅器時代

青銅器時代指的是以青銅器為主要勞動工具的時期,青銅的穩定性強、耐腐蝕、易加工,古代時期被稱為「金」「吉金」,青銅器的原材料為銅以及錫、鎳等元素的合金,它的銅銹為綠色,因此得名「青銅器」。

青銅器出現於銅石並用的新石器時代之後和鐵器時代以前,世界各國進入這一時期的時間有早有晚,各不相同。在世界范圍內,青銅器時代的范圍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至公元初年。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歐洲進入了青銅器時代,伊朗南部同期也已經開始使用青銅器;埃及和印度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開始製造青銅器。

北非以外的非洲和埃及地區使用青銅器較晚,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初年;美洲則更晚,直到將近11世紀,冶銅才開始實現規模化,中國則在公元前3000年前就掌握了青銅冶煉技術。

夏商時期開始出現青銅農具,到西周時期青銅器在勞作中應用廣泛,有銅斧、銅鏟、銅鋤、銅鍤、銅鐮等,到了秦朝時期,青銅器的種類繁多,發展到鼎盛,被用作生產工具、禮器、兵器、樂器等。由於外形精美、數量繁多、應用廣泛,能夠代表當時精湛的製作水平,青銅器被稱為一部「活生生的史書」。

我國出土了若干工藝精美的青銅器物,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足以說明當時我國的青銅器製作工藝領先於世界。第一批進入青銅器時代的考古學文化,有四壩文化、良渚文化、齊家文化、二里頭文化和夏家店下層文化。

4、鐵器時代

隨著人們對金屬冶煉技術的掌握,古代人民開始在冶銅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冶鐵技術。隨著對鐵的認識逐漸加深,人們發現鐵質工具遠比銅質工具鋒利,實用性更強,因此人們開始將鐵器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中,用以提高勞作效率。

春秋戰國時期,鐵和畜力被運用到農業生產上來,在耕地、播種、收獲、加工等過程中,鐵質農具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代表工具有鐵犁、鐵鋤、鐵鐮等。從此,農具便發展到了以鐵犁牛耕為特徵的時期。

當人們在冶煉青銅的基礎上逐漸掌握了冶煉鐵的技術之後,鐵器時代就到來了。鐵器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預示著農業進入了精耕細作階段。

元朝時農業生產的鐵具已達180種,2009年出土於甘肅省臨潭縣磨溝寺窪文化墓葬的兩塊鐵條是目前中國出土的最古老的鐵器,它們將中國古老冶煉鐵器技術提早到了公元前1510年到公元前1310年。



勞作工具

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勞動,如果將勞動進一步細分,可以分為重復性勞動和創造性勞動,其中創造性勞動是使人們脫離低級動物的根本動力。當然,創造性的勞動絕對離不開創造性的工具,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智慧的古人發明了無數解放人類雙手的勞作工具。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盡管遠古時期的場景無法重現,但這些遺留下來的古代勞作工具卻能夠穿越千年,向現代人訴說古人類精妙絕倫的製作工藝和千百年前那些耕種勞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