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中國科技工具有哪些

中國科技工具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4-29 14:27:14

『壹』 中國的高科技有哪些

1、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於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發射升空,是由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上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於2011年首批確定的五顆科學實驗衛星之一。

『貳』 高科技勞動工具有哪些

現在高科技勞動工具代替或輔助人工或手工勞動的事例非常多,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比如:數控加工技術;數控無縫焊接技術;無人駕駛汽車;醫學上的微創手術等等。

『叄』 除了四大發明之外,中國古代還有哪些很值得驕傲的科技發明呢

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印刷術?不要以為中國古代只有這四大發明傳承於世、澤被後代。實際上咱們老祖先的腦洞和技藝遠遠超乎想像。

一、空調軟卧特快專列——轀輬車

你能想到早在兩千年前的秦朝,咱們中國就已經出現了「空調軟卧特快專列」的雛形了嗎?只不過那個時候它的名字叫做轀輬車。《史記》中記載,始皇崩於巡遊途中,趙高與李斯謀劃秘不發喪,「置始皇居轀輬車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秦始皇陵挖掘出土的器物中就有轀輬車的原型。

轀輬車為當時的皇家高級用車,它擁有雙層推拉式設計的車窗,外面一層車窗的窗板上遍布著微小的孔洞,內層車窗則能開閉自如,這樣的設計使車內溫度能得到一定范圍的調控,故而名為轀輬車(溫涼車)。而說它是軟卧是因為車內鋪滿了軟墊,可坐可卧,不僅舒適而且製作精美。

轀輬車最令人嘆為觀止的還不是車輛本身的設計,而是與之配套的道路設施。秦始皇大修馳道,而轀輬車在馳道上有專用的軌道,軌道的設置大大加快了行車的速度與穩定性。更值得一提的是,軌道上鋪設有枕木,枕木之間的距離正好與馬奔跑時的步子相合,馬匹一旦在軌道上奔跑起來不到達固定站點是不會停下來的。

二、陀螺儀的鼻祖——被中香爐

陀螺儀最早應用於航海導航,如今被廣泛地應用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地下勘探等各個領域。可誰又能想到,最早發明這種陀螺平衡原理的,並不是歐洲人而是我們的老祖先。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種原理最早竟是被應用於香爐之中。

被中香爐又名「鉔」、「卧褥香爐」、「香熏球」等,是用來盛放香料給被褥熏香的。目前最早的記載見於司馬相如《美人賦》「金鉔薰香」,由此可以判斷被中香爐出現的時間不會晚於西漢。被中香爐的獨特源自它精巧的設計,它的外殼是鏤空的球形,內有兩至三層同心圓環,最裡面是半球形爐體。爐體是用來盛放香料的,兩端分別有短軸與中間的幾層同心圓環相連接,這樣的設計可以保證在重力作用下,無論爐體如何翻轉,爐口總能保持水平狀態。

簡單來說,無論香爐怎樣轉動都可以保證爐體內的香料絕不會撒出來弄臟被褥,這也是當時做此設計的初衷。而這種結構原理在16世紀時由歐洲人發展並製造出陀螺平衡儀,後來被廣泛運用於航海領域,使羅盤不論經受多大的風浪都能始終保持水平狀態為航船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