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遠古人類最早使用的勞動工具有哪些
骨器:骨耜。
磨製石器或打制石器:石鐮,石斧,燧刀。
木器:木棍,木叉。
⑵ 原始人所使用的石質勞動工具有
原始人所使用的石質勞動工具有石頭、木頭。
陶器出現於新石器時代。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進程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
人們把粘土加水混和後,製成各種器物,乾燥後經火焙燒,產生質的變化,形成陶器。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劃時代的意義。陶器的出現,標志著新石器時代的開端。陶器的發明,也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在人類發展史上開辟了新紀元。
(2)最早勞動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舊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人們通過血緣關系維持著家族內部的關系。在血緣家族內部,婚姻按照輩數來劃分,同一輩分的人互為夫妻。而在不同輩分之間則不通婚。這樣一個家族就是一個社會集團和生產單位。內部兩性有分工,男性狩獵,女性進行採集和撫育小孩。
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轉入了相對的定居生活。人口逐漸增多,同時認識到家族內部同輩之間近親婚姻對人類體質的危害,原先的原始人群為氏族公社所取代,同時形成了族外婚制。
⑶ 100年以來年份,主要的勞動工具有哪些勞動形式是什麼
這一百年以來,主要的勞動工具隨著技術和時代的變遷不斷發生了橡運告改變。最初悄旦是簡單的手工工具,如錘子、鏟子、鐮刀等,然後發展到機械化生產,出現了蒸汽機、內燃機、電機等,後來又逐漸演變成了計算機、機器人等高科技工具。
在勞動形式方面,這一百年中也經歷了很多變化。最初是手工製造,然後發展到工廠化大規模生梁明產,接著是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再到如今的信息化和網路化勞動形式,如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共享經濟等。
總的來說,隨著科技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勞動工具和形式在不斷變革,但人類對於勞動和創造仍舊是不可替代的。
⑷ 你認為原始人類在勞動中最早製造的工具是什麼為什麼
石器是人類早期最重要的一種生產工具。因其資源豐富、容易加工、硬度較高等優點,在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生產活動中,一直扮演著不可輕視的角色。
考古學上,根據加工方式的進步程度分為舊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三個階段,舊石器從選材到製作都很簡略,只是稍作一些加工;到了新石器,琢、磨、鑽孔等技術逐漸產生,制出了比較精緻適用的石器,包括生產工具、生活器物與妝飾品等。
砭石是石器的一種,是原始人類最初使用的醫療工具,有銳利的尖端或鋒面。後世的醫療上常用的刀、針等就是由此發展而來的。它主要被用來切開癰腫、排膿放血,或用以刺激身體的某些部位以消除病痛。
近年研究認為考古發現的一些遺物當是古代記載中的砭石。內蒙古多倫旗頭道窪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一根磨製石針;河南鄭州商代遺址出土的一枚玉質小劍形器等,是文獻記載的有力佐證,實際上砭石除了在石器時代應用外,其後的數千年間,在人群中一直沿用著。
二、骨器及其在醫療上的應用
原始先民在使用石器的同時,骨器也較普遍,山頂洞人遺址就發現了精緻的骨針。骨器的普遍使用是在新石器時代。在考古發掘出土的骨製品中,生活用具占很大比重,我們很難確指哪些是用於醫療的。但是,其中的骨針、骨錐、骨刀等都有可能同時用於醫療活動。
加之在製作上比製品容易,其鋒利也優於石製品,用於醫療的可能性也大。後世的針灸,淺刺用針的形制就和石器時代的骨針很相象。山東曲阜孔廟的東漢畫像中,有一幅鵲身人首神醫治病圖,手執之醫療器具很可能就是砭針。⑸ ( )和( )是人類最早的勞動工具
石器和木棒是人類最早的勞動工具
人類已有的歷史有遷徙史、傍水史、地域史、世界史四個大的階段。
▲遷徙史階段:遷徙史是人類誕生後的第一個歷史階段,占據了人類已有歷史至少百分之九十的時期。一開始,人類與動物特別是大型猿類動物還比較接近,緩慢地進化、發展,在氣候溫暖、天然(植物類)食物比較豐富的地區活動,必須根據自然環境的變化而進行經常遷徙。
▲遷徙史階段,人類經過了種群和種族兩個社會形態。
▲種群社會是遷徙史前期社會,是人類剛從動物脫離了的社會,其基本的社會形態即是與動物還很接近的種群。人類種群與動物種群的區別除了生物特徵區別外,最主要的是人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物質外殼,已經使用由自己製造的工具,已經建立了自己與自然界的中間層。雖然人們並不是所有的活動都需要使用工具,但人們已經掌握了最簡單的工具製造技術,並知道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工具。由於主要考古遺存是石器,所以,可以稱之為舊石器時代早期。在種群社會,人類主要依靠採集獲得食物,以植物類食物為主,以動物類食物為次,是雜食性物種,所以,也可以說是採集時代。
→從上面介紹可看出,人類在遷徙史階段掌握了最簡單的工具製造技術,並知道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工具,依靠採集獲得食物,這是人類最早的勞動.
⑹ 原始社會的代表性勞動行為形態及工具有哪些
原始時代勞動工具是石器。
據推測,人類形成的過程中,在長期使用天然木棒和石塊來獲取食物和防衛時,偶爾發現用礫石摔破後產生的銳緣來砍砸和切割東西比較省力,從而受到啟示,便開始打擊石頭,使之破碎,以製造出適用的工具。 在舊石器時代製作石器最原始的辦法,是把一塊石頭加以敲擊或碰擊使之形成刃口,即成石器,打制切割用的帶有薄刃的石器。 到新石器時代,石器製造技術有了很大進步。首先,對石料的選擇、切割、磨製、鑽孔、雕刻等工序已有一定要求,石料選定後,先打製成石器的雛形,然後把刃部或整個表面放在礪石上加水和沙子磨光,這就成了磨製石器。
⑺ 勞動工具的演變一共經歷了幾個時期
勞動工具的演變一共經歷了4個時期。
在權威的世界考古學里,古代生產工具的發展歷程被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也有些專家學者認為,在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之間還橫亘著一個玉器時代。
1、石器時代
石器,用岩石作為原材料製成的器物,是人類發展初期階段的主要勞作工具。石器時代距今6000萬~200萬年,是人類歷史中最古老的時代,那時候的人還沒有學會使用自然火,食物的來源主要是採集果子和狩獵動物,人類食用的肉類都是生食,代表文明的火種的使用還未出現。
後來,火的利用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和自然壽命,人類智慧逐漸開化,開始使用簡單的石器。根據石器發展的不同階段,一些學者將石器時代又劃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也有人將舊石器時代和新時期時代之間列出了一個過渡的中石器時代。
在人類勞作的最初階段,人們利用石斧、石錛等砍伐灌木,劈地造田,開創了「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後來,農業進一步發展,原始人類利用石鋤、石鏟、石耜、石犁、骨耜等翻土耕種,還創造了石刀、石鐮、蚌鐮等收割工具,再利用石磨、石棒等工具進行研磨,進一步加工糧食。
由此可見,石器在當時勞作的全過程中都擔任了重要角色,是人類參與勞作所使用工具中的主力軍。
2、玉器時代
玉器時代是我國考古學者命名的一個時代,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至21世紀初,我國一些著名地質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等根據80多年來我國考古工作的成果,提出了在我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在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之間應該有一個「玉器時代」,這是我國所獨有的。
它出現在石器時代的中晚期,其年代范圍大致在距今5500~4500年間,即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所處的時代,差不多也正是風鬍子所說的「以玉為兵」的黃帝時期。有的學者也將玉器時代歸類到石器時代中,認為其是石器時代的分支,因為其並非以玉器為主要生產工具來命名。
玉器在當時較少用於勞作,「以玉器為兵」主要體現在商代和周代,而後人們逐漸發現,金屬兵器的殺傷力遠強於石器兵器,所以玉器逐漸轉為裝飾品和禮器。玉器更多代表著權力,玉質禮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對應時期的墓穴出土了大量的玉禮器。東西方文化早期的差異也在於石器時代和銅器時代之間是否有著璀璨的玉器文明。
中國是世界上開發和使用玉器最早的國家,已有1萬多年的歷史,相比於西方國家,中國的玉器時代有著明顯的發展特徵。
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遠古人類經過長期的勞動和生活實踐,開始形成了「玉源於石」的看法,人們認為,玉石是自然界產生的,是天然存在的,是大自然的饋贈,是一種有靈性的具有庇佑作用的神物,非人力所能創造。
玉石又是一種獨特的石,經過後天的人為打磨可以變得更加圓潤美艷,自此,玉器逐漸從石器中分化,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玉器生產業。
石器是玉器的先驅,玉器是石器的高級階段,如今博物館收藏的遠古玉器都是史前先輩們發揮其創造力和實踐能力走向新文明的體現。遠古時期玉器的產生是中國玉文化發展的基礎,從石器到玉器,也意味著從物質製造走向了精神創造,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飛躍。
玉器時代主要是指興隆窪文化時期、仰韶文化中晚期、大溪文化中晚期,以及紅山、大汶口、屈家嶺、齊家、龍山、良渚等文化時期。
齊家文化被發掘於中國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等地區,是銅石並用的時期,其名字來源於甘肅的齊家坪遺址,是黃河上游地區非常具有考古價值的一類文化。我國出土了多件齊家文化時期的石器、玉器、銅器。
3、青銅器時代
青銅器時代指的是以青銅器為主要勞動工具的時期,青銅的穩定性強、耐腐蝕、易加工,古代時期被稱為「金」「吉金」,青銅器的原材料為銅以及錫、鎳等元素的合金,它的銅銹為綠色,因此得名「青銅器」。
青銅器出現於銅石並用的新石器時代之後和鐵器時代以前,世界各國進入這一時期的時間有早有晚,各不相同。在世界范圍內,青銅器時代的范圍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至公元初年。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歐洲進入了青銅器時代,伊朗南部同期也已經開始使用青銅器;埃及和印度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開始製造青銅器。
北非以外的非洲和埃及地區使用青銅器較晚,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初年;美洲則更晚,直到將近11世紀,冶銅才開始實現規模化,中國則在公元前3000年前就掌握了青銅冶煉技術。
夏商時期開始出現青銅農具,到西周時期青銅器在勞作中應用廣泛,有銅斧、銅鏟、銅鋤、銅鍤、銅鐮等,到了秦朝時期,青銅器的種類繁多,發展到鼎盛,被用作生產工具、禮器、兵器、樂器等。由於外形精美、數量繁多、應用廣泛,能夠代表當時精湛的製作水平,青銅器被稱為一部「活生生的史書」。
我國出土了若干工藝精美的青銅器物,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足以說明當時我國的青銅器製作工藝領先於世界。第一批進入青銅器時代的考古學文化,有四壩文化、良渚文化、齊家文化、二里頭文化和夏家店下層文化。
4、鐵器時代
隨著人們對金屬冶煉技術的掌握,古代人民開始在冶銅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冶鐵技術。隨著對鐵的認識逐漸加深,人們發現鐵質工具遠比銅質工具鋒利,實用性更強,因此人們開始將鐵器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中,用以提高勞作效率。
春秋戰國時期,鐵和畜力被運用到農業生產上來,在耕地、播種、收獲、加工等過程中,鐵質農具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代表工具有鐵犁、鐵鋤、鐵鐮等。從此,農具便發展到了以鐵犁牛耕為特徵的時期。
當人們在冶煉青銅的基礎上逐漸掌握了冶煉鐵的技術之後,鐵器時代就到來了。鐵器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預示著農業進入了精耕細作階段。
元朝時農業生產的鐵具已達180種,2009年出土於甘肅省臨潭縣磨溝寺窪文化墓葬的兩塊鐵條是目前中國出土的最古老的鐵器,它們將中國古老冶煉鐵器技術提早到了公元前1510年到公元前1310年。
勞作工具
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勞動,如果將勞動進一步細分,可以分為重復性勞動和創造性勞動,其中創造性勞動是使人們脫離低級動物的根本動力。當然,創造性的勞動絕對離不開創造性的工具,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智慧的古人發明了無數解放人類雙手的勞作工具。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盡管遠古時期的場景無法重現,但這些遺留下來的古代勞作工具卻能夠穿越千年,向現代人訴說古人類精妙絕倫的製作工藝和千百年前那些耕種勞作的故事。
⑻ 有哪些勞動工具呀
除了掃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還有那些
⑼ 古人使用的勞動工具
在舊石器時代(約170萬年~1萬年前)晚期用的是骨針
最早的勞動工具――石器
走向文明的關鍵一步――火的使用
弓箭的出現
陶器的發明與使用
魚鉤的發明
古老的建築材料――磚
動物的馴養
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文字的使用
水上機械運輸的先驅――木船
釀酒技術的出現
化妝品的使用
車的發明
生命之泉――水井
鈕扣的發明與使用
隨著人類的進步,我們祖先製造和使用勞動工具的技術不斷提高。在藍田人遺址中發現的石器種類,有刮削器、砍斫器、尖狀器和石球等,說明藍田人製造和使用勞動工具已有相當的分工。北京人製造和使用石器的技巧更是聞名於世,他們能對不同的原料使用不同的方法來製做不同的石器,僅以刮削器為例,就有直刃、凸刃、凹刃、多邊刃和盤狀等等。
⑽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了哪些農業生產工具
(1)春秋時期的犁、鋤頭等鐵讓納農具;祥滑薯
(2)漢代謹者的龍骨水車,是世界上出現最早、流傳最久遠的農用水車。
(3)唐朝曲轅犁、筒車;
(4)宋朝的秧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