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蘭州提灌工具有哪些
擴展閱讀
鑽石和木頭如何進行設計 2025-05-09 09:33:23
哪裡買到國外的產品 2025-05-09 09:00:31

蘭州提灌工具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4-11 03:49:30

A. 城關區的城市文化

水車
水車歷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於明朝,是蘭州市古代黃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蘭州水車,又叫「天車」、「翻車」、「灌車」、「老虎車」。蘭州的水車製造工藝日前進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這讓古老的蘭州水車煥發了生機。水車園是蘭州市旅遊局為再現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專門設計仿建的游覽參觀公園。 鼓子
蘭州鼓子,又名蘭州曲子、蘭州鼓子詞,是流行於蘭州地區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中國曲藝的古老曲種之一。在蘭州地區曾經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文化娛樂形式,所以能彈會唱者甚多。蘭州鼓子是以唱為主的曲藝形式,其中有1人、2人、3人演唱之分;主要表演手法是唱和說,有的段子光唱不說,有的段子又光說不唱,而有的段子則有唱有說,似唱似說。 太平鼓
蘭州肢彎太平鼓是流傳在蘭州市郊區農村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關於太平鼓的來源,眾說不一,相傳,明朝大埋大將徐達為同意河山奉命西征,久攻蘭州王保保成不克,於是走訪民間,從蘭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受到啟發,創造了三尺長鼓,讓士兵將兵器藏在長鼓中,喬裝打滾飢螞扮,混入城中,攻克了城關。百姓歡欣鼓舞,贊美此鼓為「太平鼓」。

B. 蘭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蘭州五泉山公園,水車博覽園,蘭州植物園,黃河音樂噴泉,蘭州水車公園比較好玩。1.五泉山公園,依山疊嶂,溪水如帶,綠樹成蔭,是一道美麗的山景。山上有很多景點和寺廟,都脊冊是依山而建。可以沿著青石台階站在寬關樓上,登樓遠眺。可以看到蘭州的樣子,蘭州的必去景點。2.水車博覽園。蘭州的水車真大。這兄茄一塊大概有八九個水車,應該都是保存下來的舊物。蘭州是旅遊必打卡的免費景點。沿著邊境線走,可以近距離觀察黃河。公園環境也很美,特別適合遛彎。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水車。世博園由水車公園、水車廣場和文化廣場三部分組成。3.蘭州植物園是蘭州不可多得的室內綠地,樹木繁茂,有100多種樹木。珍貴樹木有銀杏、絲棉木等十餘種。花園里有各種各樣的植物,五顏六色,分塊擺放。其中有很多稀有品種,上面的標簽很清晰,可以認識很多植物,從而增加你對很多植物的認識。4.黃河音樂噴泉羨野察是蘭州非常吸引眼球的景點。你可以一邊聽歌一邊欣賞黃河,晚上看著美麗的噴泉,心情也會變得美好。這是約會的好地方。一家人晚上也可以來乘涼。總之是好的。到了晚上,燈光配合音樂,噴泉看起來非常漂亮。5.蘭州僅存的老公園蘭州水車公園真的很小,用羊皮筏子和老水車展現黃河的城市風貌,講述黃河的故事。各種水車都能看到,真的是水驅動的,有自己的風格。整個公園展示了不同大小和形狀的水車,以及供人們放鬆的地方。

C. 蘭州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1、蘭州黃河鐵橋(中山橋)

2、吐魯溝國家譽陪森林公園

3、水車博覽園

4、什川鋒慧古梨園什川世外梨園

5、青城古鎮

6、五泉山公園

7、興隆慶基蠢山

8、石洞寺

9、蘭州植物園

10、金城公園

D. 蘭州特產有哪些

蘭州特產

1、蘭州刻葫蘆是中國的民間技藝,主要用刀或者針在葫蘆表面進行陰旅鄭刻,來體現中國傳統繪畫山水、花鳥、人物和書法,然後塗上松墨,令其線條明晰。

2、軟兒梨的果實近圓形,平均果重在125克左右,立冬後成熟,其色黃中帶綠,青中泛紅,果皮較厚,果肉硬,味道酸澀。

3、蘭州冬果梨有大小之分:大冬果梨,果實呈倒卵圓形,果大,平均重320~500克,熟後果實呈金黃色,皮較厚而粗,果肉白嫩,汁多而脆,味濃,酸甜適度,含糖量約9%,小冬果梨由大冬果梨的芽條變異而來,果實呈圓形或橢圓形,其果重平均157.5克,果汁不及大冬果梨多,貯期不如大冬果梨長,但果皮薄,拿鎮搭果肉細,果味甜,因其味奪冠,成為甘肅省地方最佳品種之一。

4、蘭州黑瓜子被譽為「蘭州大片」,是蘭州著名的特產,黑瓜子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D等營養物質,常吃能延年益消拿壽。

5、白蘭瓜性喜高溫乾燥、溫差大、日照長的氣候。蘭州黃河北岸的青白石鄉是最負盛名的「白蘭瓜之鄉」,白蘭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酶、鈣、磷、鐵等,富有營養,具有清暑解熱,利尿解渴,開胃進食的功能。

6、百合色澤潔白如玉、肉質肥厚香甜,有「蘭州百合甲天下」的美譽。

7、玫瑰;清乾隆《甘肅通志》就載:「玫瑰花出蘭州」,而以永登縣苦水鎮所產質量最優,名冠天下。蘭州苦水玫瑰花和精油產量均居中國首位,是蘭州市的市花。

希望能幫助到你

E. 蘭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沒有

水車園
位於市濱河路西段,東鄰中山橋,西鄰「黃河母親」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園,南近白雲觀,是濱河路旅遊線上的重要一景。水車歷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於明朝,是蘭州市古代黃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蘭州水車,又叫「天車」、「翻車」、「灌車」、「老虎車」,水車園是蘭州市旅遊局為再現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專門設計仿建的游覽參觀公園。

蘭山公園
位於蘭州市區正南皋蘭山上,系新建的山林公園。整個公園依山布景,低處始自五泉山東側的枇杷嶺,高處至三台閣,逶迤10餘公里,佔地面積5200畝,山上樓台亭閣,錯落有致,紅柱碧瓦,相映成趣,是人們納涼賞景的理想場所。園內三台閣是蘭州市南屏障的頂端建瞎山芹築,高三層,上建一亭,氣勢雄偉。在此俯瞰市容,黃河穿城而過,市容盡收眼底。傍晚時分,遠山雲蒸霞蔚,市內萬家燈火,場景壯觀。

五泉山
位於蘭州市區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遐邇聞名的旅遊勝地。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築為主,海拔1,600多米,佔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築群10餘處,1,000餘唯判間,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園內丘壑起伏,林木蔥郁,環境清幽;廟宇建築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

黃河母親
位於濱河路中段,是目前全國諸多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濕地公園
位於安寧區,景色宜人

吃的有
西關的馬子祿牛肉麵
七公里的羊羔肉
西站的月餅
西固的灌香腸
木塔巷的油炸土豆塊
西關的麻辣粉
西關夜市的馬爺涼面
西單樓上的煲湯肥磨畢牛
原永昌大樓的高擔釀皮
通渭路的土豆片
原化工機械場園內的蘭州臊子面
山子石的肥腸面
小西湖的羊雜碎
農民巷的串串香
原西關夜市的牛奶醪糟
下溝菜市場的武威釀皮
東崗西路的百歲雞
蘭州劇院對面的唐汪手抓
馬大鬍子旁邊的豬蹄漿水面
張掖路西端的高三醬肉
西站的千層牛肉餅
十四中的沙鍋
大眾巷的馬爺炒麵片

F. 蘭州特產是什麼

蒼鷹的湯,半坡的肉,馬子逯的牛肉麵花樣全! 灰豆子棉,冬果梨甜,吃上一次想半年! 最有名的還是白蘭瓜,火車飛機往外拉,外國人吃了我們的瓜,高興的跳起了蹦嚓嚓! 還有就是百合,枸杞,帶正林瓜子也不錯嘛``` 白蘭瓜,百合.洋芋.牛肉麵. 黃河蜜 土豆 巴梨 五泉山,白塔山,(自然風光) 西關什字,南關什字,西站,東站(購物) 蘭大,安寧科教城(包括西北師范大學、甘肅政法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知行學院等一大批高校)(學習) 千萬別忘了街邊的牛肉麵館 現在蘭州挺冷,要加衣服,這幾天還在下雨, 敦煌莫高窟在蘭州西北方向,但不再蘭州市,要到敦煌市 市內就五泉山白塔山什麼的,要是膽子大,就試著坐下羊皮筏子,濱河路四十里風情線確實很漂亮,值得一看,還有就是隍廟,在張掖路上,周末及其熱腔慎鬧,有好多賣假古董的——估計也有真的,咱看不出來吧,還有賣像雕葫蘆、洮硯、夜光杯一類甘肅特產的。來蘭州小吃不可不吃:馬子祿牛肉麵(9點以後去基本沒位子了)杜維成灰豆子……都在大眾巷,就是張掖路步行街的一個叉道,問人一般都知道,如果你們現在來,正好蘭州的瓜果都下來了,像安寧的桃子,青白石知圓磨的瓜都大大地有名啊。周邊我建議去興隆山,特別的涼快,樹木郁鬱蓊蓊,在天水路什字坐開往榆中縣城的車,一般五塊六塊的樣子(有些車牌子上寫的是蘭州到興隆山,但其實還是就把你拉到縣城)到縣城,再租個小麵包,十塊錢吧,就可以坐到山腳下了. 要說注意,就是蘭州今年雨水多天氣比較冷比往年這個時候,注意保暖咯。 至於樓主最後一個問題則略顯搞笑,敦煌是個市,離蘭州老大遠呢。 水車園位於市濱河路西段,東鄰中山橋,西鄰「黃河母親」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園,南近白雲觀,是濱河路旅遊線上的重要一景。 水車歷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於明朝,是蘭州市古代黃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蘭州水車,又叫「天車」、「翻車」、「灌車」、「老虎車」,水車園是蘭州市旅遊局為再現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專門設計仿建的游覽參觀公園。 水車輪幅直徑達16.5米,幅條盡頭裝有刮板,刮板間安裝有等距斜掛的長方搭斗形水斗。水車立於黃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轉動;枯水季則以圍堰分流聚水,通過堰間小渠,河水自流助推。當水流自然沖動車輪葉板時,推動水車轉動,水斗便舀滿河水,等轉至頂空後再傾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園地,以利灌溉。 水車園再現了水車這種古老的水利機械,可以使中外遊人一睹為快。水車園建成於1994年,佔地14500平方米,由靖遠縣特級木工高啟榮建造。公園由雙輪水車、圍堰、水磨坊服務室和游樂區組成。

G. 蘭州水車是蘭州市古代黃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下圖中箭頭表示水車旋轉方向。根據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小題1:C
小題2:D

H. 蘭州市有啥好玩的地方

風景名勝主要有: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濱河路綠色長廊;白塔山虛攔野;五泉山;蘭山;水車園;雁灘公園;炳靈寺石窟等。
~~~~~~~~~~~~~~~~~~~
吐衡搭魯溝國家森林公園地處甘肅永登縣連城林區腹地,距省城蘭州市、青海省西寧市均為160公里,屬祁連山脈的東麓,總面積5848.4公頃,海拔1998--3165米。吐魯溝因峰奇石怪,林木青翠,終年常綠而又名「吐綠溝」。這里地貌徒刑奇特,風光秀麗,植被垂直分布極為明顯,頂部是豐富的草場,遼闊的牧場,山腰林木矗立,山腳農田覆蓋。園內地貌起伏劇烈,山勢嶙峋,可充分欣賞自然風光,被譽為「神話般的綠色山谷」。
~~~~~~~~~~~~~~
蘭州是一個東西向延伸的狹長型谷地,夾於南北兩山之間,黃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腳下穿城而過。沿黃河南岸,開通了一條東西數十公里的濱河路。因路面寬闊筆直,兩旁花壇苗圃,星羅棋布,被譽為綠色長廊,現已成為全國最長的市內濱河馬路。
遊客游覽濱河路,可以欣賞黃河風情,參觀沿途點綴的平沙落雁、搏浪、絲綢古道、黃河母親、西遊記等眾多精美的雕塑;並參觀中山鐵橋、白塔山公園、水車園等景點。在旅遊旺季,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擺渡,體驗「吹牛皮,渡黃河」的古韻;也可乘坐橡皮艇在黃河上漂流。濱河路被譽為蘭州的「外灘」,已成為老年人晨練和年青人浪漫的場所。外地遊客來蘭州旅遊,必先到位濱河路觀看沿途的雕塑及景色。
~~~~~~~~~~~~~~~~~~~~~~~~~~~
白塔山在甘肅蘭州市黃河北岸。因山頭白塔得名。崗阜起伏,蟠結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勢。山下有金城,玉迭二關,為古代軍事要沖。白塔建於元代,明景泰年間(1450-1456)重建。塔七級八面,上置綠頂,下築圓基,通高約十七米,山上的一,二,三台建築群,依山勢升高,飛檐紅柱,參差錯落,綠樹叢中亭榭迴廊連屬,四通八達。
「風林香裊」牌坊,羅漢殿,三宮殿,三星殿,迎旭客閣,白塔寺,雲月寺等建築,總面積約八千餘平方米。登臨諸殿閣,可憑欄遠眺日出,黃河幾曲,氣象萬千。東、西、北三山之巔各有東風亭,喜雨亭,牡丹亭。
~~~~~~~~
五泉山,差喊位於蘭州市區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遐邇聞名的旅遊勝地。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築為主,海拔1,600多米,佔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築群10餘處,1,000餘間,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園內丘壑起伏,林木蔥郁,環境清幽;廟宇建築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
五泉山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五泉山中峰高處為古建築群。從山門沿中間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剛殿、大雄寶殿、萬源閣、文昌宮、地藏寺、千佛閣等古廟宇依山就勢排列,層層相疊,以石階亭廊相連。中峰兩翼為東西龍口,五泉沿東龍口——文昌宮——西龍口一線呈弧形排列,懸於山腰。各泉間又以石階棧橋和亭閣四廊相連。
五泉山於1955年辟為公園,原有的亭台樓閣都已修茸一新,經過綠化和建設,園內曲徑通幽,現已成為重要的旅遊勝地。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山上舉辦廟會,除浴佛和法事活動外,還設有花卉展覽和各種民俗文化活動。每年春節期間還舉辦燈飾展覽。五泉山現已成為蘭州人休閑旅遊的首選去處,也是來蘭遊客值得一游的理想目的地。
~~~~~~~~~~~~~~~~~~~~~~~
水車園位於市濱河路西段,東鄰中山橋,西鄰「黃河母親」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園,南近白雲觀,是濱河路旅遊線上的重要一景。
水車歷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於明朝,是蘭州市古代黃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蘭州水車,又叫「天車」、「翻車」、「灌車」、「老虎車」,水車園是蘭州市旅遊局為再現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專門設計仿建的游覽參觀公園。
水車輪幅直徑達16.5米,幅條盡頭裝有刮板,刮板間安裝有等距斜掛的長方形水斗。水車立於黃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轉動;枯水季則以圍堰分流聚水,通過堰間小渠,河水自流助推。當水流自然沖動車輪葉板時,推動水車轉動,水斗便舀滿河水,等轉至頂空後再傾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園地,以利灌溉。
水車園再現了水車這種古老的水利機械,可以使中外遊人一睹為快。水車園建成於1994年,佔地14500平方米,由靖遠縣特級木工高啟榮建造。公園由雙輪水車、圍堰、水磨坊服務室和游樂區組成。
~~~~~~~~~~~~~~~~~~~~~~~~~
蘭山公園位於蘭州市區正南皋蘭山上,系新建的山林公園。整個公園依山布景,低處始自五泉山東側的枇杷嶺,高處至三台閣,逶延10餘公里,佔地面積5200畝。山上樓台亭閣,錯落有致,紅柱碧瓦,相映成趣,是人們納涼賞景的理想場所。園內三台閣是蘭州市南屏障的頂端建築。高三層,上建一亭,氣勢雄偉。在此腑瞰市容,黃河穿城而過,市容盡收眼底。傍晚時分,遠山雲蒸霞蔚,市內萬家燈火,場景壯觀。
公園曲徑蜿蜒,游樂城娛樂項目齊全,小跑車、八卦陣、謎宮、彩宮、魔窟等游樂設施使人們流連忘返。公園附近有四千多年前的人類活動遺址,清代軍事防衛墩台,解放蘭州的營盤嶺戰場等文物古跡。蘭山自古一棵樹。解放後,蘭州人冬天背冰上山,植樹綠化,但收效甚微。1983年,蘭州市政府建成上水工程,由四十多家單位劃片承包,綠化建成了蘭州市第一座人造森林公園。
到蘭山公園旅遊,可乘車直達,也可以在五泉山公園東門口乘纜車扶搖直上,該纜車行程長度和爬高程度均屬全國第一。

I. 蘭州水車園導游詞

蘭州水車園導游詞

作為一名專門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遊人員,總歸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可以幫助旅遊者欣賞景觀蘆旅,以達到游覽的最佳效果。導游詞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蘭州水車園導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蘭州水車園導游詞1

水車歷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於明朝,是蘭州市古代黃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蘭州水車,又叫"天車"、"翻車"、"灌車"、"老虎車"。蘭州的水車製造工藝日前進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這讓古老的蘭州水車煥發了生機。水車園是蘭州市旅遊局為再現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專門設計仿建的游覽參觀公園。

歷史故事

明嘉靖年間(公元一五二二年至一五六六年)蘭州人段續所造段續考中進士後,曾宦遊南方數省,對湖廣地區木製的筒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派人繪成圖樣,保存在身邊,晚年回故里後致力於水車的仿造,經過反復多次試驗,終於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獲得成功,最早架設在現廣武門外的黃河北岸,後又在今鎮原路北口架設了三輪水車,以灌溉附近六百畝菜畦果園,"水車園散李"這個地名即由此而來。

段續的水車成功後,黃河兩岸的農民爭相仿製,至清末時蘭州已有水車157輪(據1891年統計)。到解放前後,上至青海貴德,下至寧夏中衛的黃河岸邊共有水車350多輪。1952年,蘭州有水車252輪,黃河兩岸更是水車林立,總提灌面積達10萬畝。當時蘭州市的水車之多是號稱"水車之城"的敘利亞哈馬市水車最多時候的8倍,成了當時世界上真正的"水車之都"。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水車結構

蘭州水車是一種利用黃河水流自然的沖擊力的水利設施,水車輪幅直徑達16.5米,輻條盡頭裝有刮板,刮板間安裝有等距斜掛的長方形水斗。水車立於黃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轉動;枯水季則以圍堰分流聚水,通過堰間小渠,河水自流助推。當水流自然沖動車輪葉板時,推動水車轉動,水斗便舀滿河水,將水提升20米左右,等轉至頂空後再傾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園地,以利灌溉。這種通過水車轉動,自動提水灌溉農田的水利設施,是古代的"自來水工程"。水車由來

據《重修皋蘭縣志》記載,是由明代蘭州段家灘人段續所創。"續里居時,創翻車,倒挽河流,以灌田,致有巧思。船河農民皆仿效焉。"段續,字紹先,明嘉靖二年進士。博學多才,曾宦遊南方數省,多有惠政。他在出任雲南道御史期間,對當地的筒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就派人繪成圖樣,保存在身邊。後來因為他在朝廷疏奏論事獲罪,被貶為河南郾城縣縣丞,又遷為杞縣知縣。在此期間,由於他革除積弊卓有政聲,又被擢升為湖廣參議、密雲兵備副使等。晚年回歸故里,致力於水車的仿製,經過多次反復,終於在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獲得成功。

公元1556年,段續借鑒雲南通河的'筒車灌溉技術,在蘭州創制了適合於本地的水車。開始架設在現今廣武門外的黃河北岸。以後又在現今鎮原路北口架設了三輪,以灌溉附近的六百年多畝菜畦果園。"水車園"這個地名即由此而來。

不過也有人認為,蘭州水車既非從西南引進,也非始於明代。理由是五代時期(公元907至960年),大食(唐代以來稱阿拉伯帝國為大食)作為伊本·墨哈墨爾的《游記》中,載有"中國王城"(指今甘肅山丹古城,也有人認為是指張掖古城)用水車灌溉農田的情況。並由此推斷,至遲在五代以前,蘭州就已經有了水車,而且有可能是蘭州人民的創造發明。這個推斷究竟能否成立沖嘩遲,還有待於史料的證明。

黃河水車利用水流沖力工作,成為一種廉價高效的灌溉工具。水車小者直徑十七八米,大者二十多米,有單輛車、雙輛車和多輛車等類型,一輛水車可灌溉農田七八百畝。明末以後,大水車在黃河流域的皋蘭、白銀、涇川、平涼、銀川及陝西得到了廣泛使用,促進了這些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水車特點

與南方的龍骨水車不同,蘭州水車酷似巨大的古式車輪。輪幅半徑,大的將近10米,小的也有5米。可提水達15—18米高處。輪輻中心是合抱粗的輪軸,輪軸周邊裝有兩排並行的輻條,每排輻條的盡頭裝有一塊刮板,刮板之間掛有可以活動的長方形水斗。輪子兩側築有石壩,其主要用途,一是為了固定架設水車的支架,二是為了向水車下面聚引河水。水車上面橫空架有木槽。水流推動刮板,驅使水車徐徐轉動,水斗則依次舀滿河水,緩緩上升,當升到輪子上方正中時,鬥口翻轉向下,將水傾入木槽,由木槽導入水渠,再由水渠引入田間。

蘭州水車園導游詞2

水車博覽園位於百里黃河風情線濱河東路黃河南岸。東連體育公園;西接親水平台、蘭州港、中山橋、白塔山公園等景點,是黃河風情線上的著名景區。 水車歷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於明朝,是蘭州市古代黃河沿岸*古老的提灌工具。

蘭州水車,又叫「天車」、「翻車」、「灌車」、「老虎車」,園內由雙輪水車、圍堰、水磨坊服務室和游樂區組成,立於黃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轉動;枯水季則以圍堰分流聚水,通過堰間小渠,河水自流助推。

當水流自然沖動車輪葉板時,推動水車轉動,水斗便舀滿河水,等轉至頂空後再傾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園地,以利灌溉。水車博覽園再現了水車這種古老的水利機械,可以使中外遊人一睹為快。

水車博覽園佔地14588平方米,由帶狀綠地、泥沙沖積島、柳蔭灘地三部分組成。規劃設計主要建設項目為:直徑16。5米仿古水車兩輪,兩層水榭式綜合服務廳一座,並輔之以建築小景。工程建設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於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五日動工興建,一九九四年八月十日峻工,前後歷經七年,水車園已陸續完成了主體工程和配套工程設施的建設,完成了對水車博覽園周圍環境的治理和改造。清潔衛生死角,鋪設地磚,廣種花木,使水車博覽園全園面貌煥然一新。

一九九八年先後新建了水磨坊、友誼商店、水車攝影部、水車茶社服務部等,為廣大遊客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服務娛樂項目。尤為一提的是,以水車主體風景為依託的水車茶社,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周到的服務,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光顧。水車園已經成為一個集游覽、觀光、餐飲、娛樂、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點。蘭州水車園正敞開懷抱,以熱情周到的服務歡迎您!

蘭州水車園導游詞3

水車園位於市濱河路西段,東鄰中山橋,西鄰「黃河母親」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園,南近白雲觀,是濱河路旅遊線上的重要一景。

水車歷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於明朝,是蘭州市古代黃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蘭州水車,又叫「天車」、「翻車」、「灌車」、「老虎車」,水車園是蘭州市旅遊局為再現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專門設計仿建的游覽參觀公園。

車輪幅直徑達16。5米,幅條盡頭裝有刮板,刮板間安裝有等距斜掛的長方形水斗。水車立於黃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轉動;枯水季則以圍堰分流聚水,通過堰間小渠,河水自流助推。當水流自然沖動車輪葉板時,推動水車轉動,水斗便舀滿河水,等轉至頂空後再傾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園地,以利灌溉。

車園再現了水車這種古老的水利機械,可以使中外遊人一睹為快。水車園建成於1994年,佔地14500平方米,由靖遠縣特級木工高啟榮建造。公園由雙輪水車、圍堰、水磨坊服務室和游樂區組成。

八卦蘭州水車

蘭州水車博覽園的南大門(正門)是一個造形獨特的木架結構的大門,它寓意著兩個意思:

一、它是抽象化了的蘭州水車的一個組成部分,以此來表達蘭州水車這個主題;

二、它寓意著蘭州是一個兩山一水的山水城市。大門是由木架組成的,形似兩座「山「。它分別代表蘭州的蘭山和白塔山;左邊的水池代表黃河。寓意著蘭州是山水相連的美麗城市。

蘭州水車園導游詞4

水車園位於市濱河路西段,東鄰中山橋,西鄰「黃河母親」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園,南近白雲觀,是濱河路旅遊線上的重要一景。

水車歷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於明朝,是蘭州市古代黃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蘭州水車,又叫「天車」、「翻車」、「灌車」、「老虎車」,水車園是蘭州市旅遊局為再現這一古老的灌溉工具,專門設計仿建的游覽參觀公園。

水車輪幅直徑達16。5米,幅條盡頭裝有刮板,刮板間安裝有等距斜掛的長方形水斗。水車立於黃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轉動;枯水季則以圍堰分流聚水,通過堰間小渠,河水自流助推。當水流自然沖動車輪葉板時,推動水車轉動,水斗便舀滿河水,等轉至頂空後再傾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園地,以利灌溉。

水車園再現了水車這種古老的水利機械,可以使中外遊人一睹為快。水車園建成於1994年,佔地14500平方米,由靖遠縣特級木工高啟榮建造。公園由雙輪水車、圍堰、水磨坊服務室和游樂區組成。

;

J. 誰知道蘭州黃河大水車的具體資料

蘭州水車,又名天車、翻車、老虎車。為明嘉靖年間(公元一五二二年至一五六六年)進士段續所造。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蘭州水車是一種利用黃河水流自然的沖擊力的水利設施,水車輪幅直徑達16.5米,輻條盡頭裝有刮板,刮板間安裝有等距斜掛的長方形水斗。水車立於黃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轉動;枯水季則以圍堰分流聚水,通過堰間小渠,河水自流助推。當水流自然沖動車輪葉板時,推動水車轉動,水斗便舀滿河水,將水提升20米左右,等轉至頂空後再傾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園地,以利灌溉。這種通過水車轉動,自動提水灌溉農田的水利設施,是古代的"自來水工程"。

溯源

據《重修皋蘭縣志》記載,是由明代蘭州段家灘人段續所創。"續里居時,創翻車,倒挽河流,以灌田,致有巧思。船河農民皆仿效焉。"段續,字紹先,明嘉靖二年進士。博學多才,曾宦遊南方數省,多有惠政。他在出任雲南道御史期間,對當地的筒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就派人繪成圖樣,保存在身邊。後來因為他在朝廷疏奏論事獲罪,被貶為河南郾城縣縣丞,又遷為杞縣知縣。在此期間,由於他革除積弊卓有政聲,又被擢升為湖廣參議、密雲兵備副使等。晚年回歸故里,致力於水車的仿製,經過多次反復,終於在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獲得成功。

公元1556年,段續借鑒雲南通河的筒車灌溉技術,在蘭州創制了適合於本地的水車。開始架設在現今廣武門外的黃河北岸。以後又在現今鎮原路北口架設備虛冊了三輪,以灌溉附近的六百年多畝菜畦果園。"水車園"這個地名即由此而來。

黃河水車利用水流沖力工作,成為一種廉價高效的灌溉工具。水車小者直徑十七八米,大者二十多米,有單輛車、雙輛車和多輛車等類型,一輛水車可灌溉農田七八百畝。明末以後,大水車在黃河流域的皋蘭、白銀、涇川、平涼、銀川及陝西得到了廣泛使用,促進了這些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

主要特點

與南方的龍骨水車不同,蘭州水車酷似巨大的古式車輪。輪幅半徑,大的將近10米,小的也有5米。可提水達15—18米高處。輪輻中心是合抱粗的輪軸,輪軸周邊裝有兩排並行的輻條,每排輻條的盡頭裝有一塊刮板,刮板之間掛有可以活動的長方形水斗。輪子兩側築有石壩,其主要用途,一是為了固定架設水車的支架,二是為了向水車下面聚引河水。水車上面橫空架有木槽。水流推仿宏動刮板,驅使水車徐徐轉動,水斗則依次舀滿河水,緩緩上升,當升到輪子上方正中時,鬥口翻轉向下,將水傾入木槽,由木槽導入水渠,再由水渠引入田間。

雖然它的提灌能力很小,但因晝夜旋轉不停,從每年三四月間河水上漲時開始,到冬季水位下降時為止,一架水車,譽橘大的可澆六七百畝農田,小的也能澆地二三百畝,而且不需要其他能源,所以很受農民歡迎,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期內,成為蘭州黃河沿岸唯一的提灌工具。

水車的構造,完全以木作成,由車軸的中心向周圍輻射出並行的一根根的輻條,輻條的盡頭,裝有刮板,刮板間裝有一個長筒似的水斗,在河中築有V形的石壩,使河水向水車下聚涌,急流推動刮板,水車便轉動,同時舀滿河水的水斗,便陸續升上來,將水倒入水槽,然後引進農田。蘭州市廣武門外水車園的水車,便是段續完成的第一部,就以水車園命名該地,並沿襲至今。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蘭州黃河水車形成了自身的一些基本特徵:

第一,由於蘭州黃河水車當時的技術先進,成本低廉,是很好的水利灌溉工具,改變了黃河兩岸靠天吃飯的局面,因此具有依附性特徵。

第二,由於外藩的遷入和軍隊駐扎當地屯墾戍邊,再加之黃河流域土地廣袤人口眾多,因而具有廣泛性特徵。第三,蘭州黃河水車是由段續宦遊西南諸省時,見當地用竹製筒車汲水灌溉,回蘭州仿製而成,因而具有摹擬性特徵。

第三,段續在製作水車時因地制宜,改用榆木、槐木、柳木等,所以具有簡朴性特徵。

第四,自從水車創制以來,一直都屹立在黃河岸邊,隨著黃河水的流動和慣力,帶動水車的轉動,因此具有觀賞性特徵。蘭州水車是黃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蘭州及下遊人民的貢獻是巨大的,對蘭州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傳承意義

蘭州黃河兩岸,曾普遍使用水車,夏秋水漲時,水車日夜不停地轉動,頗為壯觀。因灌溉數量不同,水車的大小不等,大水車可灌溉六、七百畝,小的可灌溉二、三百畝。水車的轉動,大致在每年三、四月水漲時開始,冬季水落時為止。

那個時候,上自青海貴德,經蘭州,下至寧夏中衛都使用水車,據統計共有水車三百五、六十輛。現在水車已被提灌機械所代替,只保留了為數不多的水車,既點綴著黃河兩岸的風光,又給我們留下了時代前進中的腳印,使人們追昔而撫今。

黃河大水車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為中國農業文明和水利史研究提供了見證。水車的發明為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和諧穩定奠定了基礎。

1952年,蘭州黃河岸邊仍有水車252輛。自電力灌溉技術普遍應用後,水車逐年減少,製作者後繼乏人,面臨瀕危狀況,對黃河大水車製作技藝進行保護已成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附:蘭州水車園

蘭州水車園地處濱河中路東段黃河南岸帶狀公園,東臨中山橋、黃河索道;西連"黃河母親"、"綠色希望";南依西湖公園;北與九洲台,白塔山公園隔河相望,與黃河"白馬浪"為鄰,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園中之園。

蘭州水車是古老黃的提灌設施。她巧取黃河之水,灌溉農田,為黃河兩岸人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推動了各項生產的發展。蘭州水車由明代蘭州段家灘人段續所創。段續,明嘉靖二年進士,曾任雲南道御史。雲南多水且用簡車灌田,段續回故里後借鑒雲南簡車致力於水車的創制。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第一輪水車在廣武門外黃河北岸製作成功。歷經四百餘年,段續所創水車日臻完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她雄渾粗獷,悠悠旋轉,日復一日倒挽河水灌溉萬畝良田。至一九五二年,二百五十二輪水車林立黃河兩岸,流水歡歌不絕於耳,蔚為壯觀,給金城增添了獨特風韻。由此,蘭州被譽為"水車之都"。

為了弘揚黃河文化,開發旅遊資源,展示黃河兒女的聰明才智,經市政府批准,重建蘭州水車,再現水車雄姿。蘭州水車工程建設得到國家旅遊局、甘肅省旅遊局、蘭州市政府的重視和資持。

水車園佔地14588平方米,由帶狀綠地、泥沙沖積島、柳蔭灘地三部分組成。規劃設計主要建設項目為:直徑16.5米仿古水車兩輪,兩層水榭式綜合服務廳一座,並輔之以建築小景。工程建設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於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五日動工興建,一九九四年八月十日竣工,前後歷經七年,水車園已陸續完成了主體工程和配套工程設施的建設,完成了對水車園周圍環境的治理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