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如何使工具具備互換性
擴展閱讀
西安什麼地方賣洗車工具 2025-05-10 11:29:43
電工工具丟失怎麼處罰 2025-05-10 11:10:27

如何使工具具備互換性

發布時間: 2023-04-01 22:42:52

㈠ 要實現零件在的互換性是否要把零件加功成一 模一 樣

加工成絕對的一模一樣當然是不可能的。只能說加工成一致性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尺寸公差在一定的控制范圍內,從而可以完全互換(或者分組互換)。

互換性
interchangeability
機械製造中,按規定的幾何和機械物理性能等參數的允許變動量來製造零件和部件,使其在裝配或維修更換時不需選配或輔助加工便能裝配成機器並滿足技術要求的性能。幾何參數包括尺寸大小、幾何形狀、相互位置、表面粗糙度、角度和錐度等;機械物理性能參數通常指硬度、強度和剛度等。機器零件和部件的各種參數,只要實際值保持在規定的變動范圍內,就能滿足技術要求。參數值規定的允許變動量稱為公差。
互換性原理始於兵器。中國早在戰國時期生產的兵器便符合互換性要求。18世紀初,美國批量生產的火槍實現了零件互換。隨著織布機、縫紉機、自行車等新的機械產品的大批量生產的需要,又出現了高精度工具和機床,促使互換性生產由軍火工業迅速擴大到一般機械製造業。20世紀以後,汽車工業迅速發展,形成了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由於批量大和零部件品種多,要求組織專業化集模槐中生產和廣泛的協作。工業標準是實現生產專業化與協作的基礎。機械工業中最重要的標准之一是公差與配合標准。1902年英國紐瓦爾公司編制出版的極限表,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差與配合標准。30年代前後,各工業國家相繼頒布了公差與簡改配合國家標准。1926年國際標准化協會(ISA)成立,1935年公布了國際公差制ISA草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建國際標准化組織(ISO),1962年頒布ISO/R286-1926極限與配合制。中國於1959年頒布公差與配合國家標准GB159~174-59,1979年頒布公差與配合新標准GB1800~1804-79。
按互換程度,互換性可分為完全(絕對)互換和不完全(有限)互換。零件在裝配時不需選配或輔助加工就可裝成具有規定功能機器的稱為完全互換,而需選配或輔助加工才能裝成具有規定功能機器的稱為不完全互換。另外根據互換目的,互換性又可分為裝配互換(規定幾何參數公差達到裝配要求)和功能互換等(規定幾何參數公差和機械物理性能參數公差達到使用要求)。遵循互換性原則組織生產,就旦咐友能實現高度專業化協作生產,就能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從而達到多、快、好、省的目的。

㈡ 什麼是產品通用化,都有哪些特性方法

對某些零件或部件的種類、規格,按照一定的標准加以精簡統一,使之能在類似產品中通用互換的技術措施。經過統一後,可通用於某些產品中的零件或部件,稱為「通用件」。
所謂產品通用化,是指同一類型不同規格或不同類型的產品和裝備中,用途相同、結構相近似的零部件,經過統一以後,可以彼此互換的標漏掘純准化形式。顯然,通用化要以互換性為前提,互換性有兩層含義,即尺寸互換性和功能互換性。功能互換性問題在設計中非常重要。例如所設計的柴油機,既可用於拖拉機,又可用於汽車、裝運機、推土機和挖掘機等。通用性越強,產品的銷路就越廣,生產的機動性越大,對市場的適應性就越強。
產品通用化就是盡量使同類產品不同規格,或者不同類產品的部分零部件的尺寸、功能相同,可以互換代替,使通用零部件的設計以及工藝設計、工裝設計與製造的工作量都得到節約,還能簡化管理、縮短設計試制周期。
產品通用化的必然性:
產品通用化是現代化大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隨著產品規格、品種日益繁多,生產和需求反映在品種規格上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將作用相同、尺寸接近的各種零部件和技術文件,經過比較分析,合理歸並,使其統一,既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又在經濟上是合理的。
產品通用化是提高社會生產效率的重要方向之一。它能夠減少生產重復現象,消除產品及其元件種類以及工藝型式的不適當的多樣化。在通用化基礎上增加批量,是建立專業化生產的有效條件,對採用先進設備、改善產品質量的更新速度,縮短掌握新技術的時間,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起著積極作用。由於產品結構中盡量採用通用件,可以簡化產品設計、減少工藝准備的工作量,從而使生產組織和生產計劃工作進一步完善。
產品通用化的一般方法:
在對產品系列設計時,要全面分析產品的基本系列及派生系列中零部件的個性與共性,從中找出具有共性的零部件,先把這些零部件作為通用件,以後根據情況有的還可以發展成為標准件。如果對整個系列的產品中的零部件都經過認真的研究和選擇,能散嘩夠通用的都使之通用,這就叫返咐全系列通用化。
在單獨設計某一種產品時,也應盡量採用已有的通用件。新設計的零部件應充分考慮到使其能為以後的新產品所採用,逐步發展成為通用件。
產品通用化的主要發展方向,一般是:
1、在基礎產品的基礎上,使各種用途的機器系列通用化。
2、在各種不同的機器中,最大限度地採用同一類型的零部件。
3、設計含有一般元件的典型方案,即工藝過程典型化。
通用化是一個綜合過程。在此過程中,對產品製造的各個環節都會發生深刻影響。通用化不僅會完善縱向的聯系,而且會完善橫向的聯系──它可減少各部門的企業內所生產的同類部件、零件和工具的型式尺寸的數量。因此,通用化工作只能綜合地進行,才能獲得最佳效果,而不能將這項工作局限在個別企業或一些企業范圍內。

㈢ 如何使工件具有互換性

我認為 互換性簡史 互換性原理始於兵器製造。在中國,早在戰國時期(公元前476~前222)生產的兵器便能符合互換性要求。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的大量弩機(當時的一種遠射程的弓箭)的組成零件都具有互換性。這些零件是青銅製品,其中方頭圓柱銷和銷孔已能保證一定的間隙配合。18世紀初,美國批量生產的火槍實現了零件互換。隨著織布機、縫紉機和自行車等新的機械產品的大批量生產的需要,又出現了高精度工具和機床,促使互換性生產由軍火工業迅速擴大到一般機械製造業。20世紀初,汽車工業迅速發展,形成了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由於批量大和零部件品種多,要求組織專業化集中生產和廣泛的協作。工業標準是實現生產專業化與協作的基礎。機械工業中最重要的基礎標准之一是公差與配合標准。1902年英國紐瓦爾公司編制出版的「極限表」,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差與配合標准。30年代前後,各工業國家都頒布了公差與配合國家標准。1926年國際標准化協會(ISA)成立,1935年公布了國際公差制ISA草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建國際標准化組織(ISO),1962年頒布ISO/R286-1926 極限與配合制。中國於1959年頒布公差與配合國家標准GB159~174-59,1979年頒布公差與配合新標准GB1800-1804-79,已有尺寸、形狀和位置、表面粗糙度等基本要素的公差和軸承、螺紋、齒輪等通用零件的公差與配合等整套標准。 分類 互換性分為外互換和內互換。對於標准部件來說,標准部件與其相配件間的互換性稱為外互換;標准部件內部各零件間的互換性稱為內互換。例如滾動軸承,其外環外徑與機座孔、內環內徑與軸頸的配合為外互換;外環、內環滾道直徑與滾動體間的配合為內互換。互換性按互換程度又可分為完全互換和不完全(或有限)互換。零件在裝配時不需選配或輔助加工即可裝成具有規定功能的機器的稱為完全互換;需要選配或輔助加工才能裝成具有規定功能的機器的稱為不完全互換。在機械裝配時,當機器裝配精度要求很高時,如採用完全互換會使零件公差太小,造成加工困難,成本很高。這時應採用不完全互換,將零件的製造公差放大,並利用選擇裝配的方法將相配件按尺寸大小分為若干組,然後按組相配,即大孔和大軸相配,小孔和小軸相配。同組內的模辯兄各零件能實現完全互換,組際間則不能互換。例如滾動軸承,為了用戶方便,外互換零件應實現完全互換。為了製造方便和降低成灶和本,內互換零件應採用不完全互換。互換性按互換目的又有裝配互換和功能互換之分。規定幾何參數公差達到裝配要求的互換稱為裝配互換;既規定幾何參數公差,又規定機械物理性能參數公差達到使用要求的互換稱為功能互換。上述的外互換和內互換、完全互換和不完全互換皆屬裝配互換。裝配互換目的在於保證產品精度,功能互換目的在於保證產品質量。 基本內容 就裝配互換性而言,研究的對象主要是零件基本要素(構成零件的點、線、面)和通用零部件(軸承、鍵和花鍵、螺紋、齒輪等)的幾何參數公差及其檢驗方法的標准化問題。基本內容有:尺寸公差和圓柱結合的互換性、形狀和位置公差(見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表面濃度、角度公差和圓錐結合的互換性、量規公差和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鍵與花鍵結合的互換性、螺紋結合的互換性、齒輪和蝸輪傳動的互換性、尺寸鏈等。隨著對機械產品質量和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除裝配互換性外,還要求零件和部件有一定的工作穩定性和可靠性。例如對齒輪傳動,既要規定影響傳動准確性、工作平穩性和負載均勻性的幾何參數誤差,又要規定材料、硬度、熱處理形式、雜訊大小等機械物理性能參數的允許值及其范圍。功能互換性的研究有助於提高產品質量和生旦襲產水平。
我認為如何使工件具有互換性?非常復雜,我都這么辛苦作答了,給個最佳答案把,謝謝啦! 煤矸石粉碎機

㈣ 怎樣標注形位公差才能保證帶孔圓盤的互換性

形位公差分為形狀公差和位置公差。形狀公差就是指零件的尺寸大小在允差范圍內,
在加工中,主要注意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尺寸則叢,不要超差就行了;位置公差就是指零件的面線的相互位置,如平行度、對稱度、垂直度等,在加工中主要注意裝夾和帶盯薯校正,並盡可能蠢者在一次裝夾中完成就可以保證。

㈤ 論述機械零件標准化、互換性和測量的關系.

互換性指的是零部件在幾何,功能,等參數上能夠彼此互相替換的性能,即同一規格的零件,不需要任何挑選,調整或修配,就能裝配到機器上,並且符合使用性能要求.要求幾何參數,機械性能納基橋,理洞猛化性能以及其他功能參數都能互換.
標准化值得是為了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有公認的機構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按標准有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企業標准等
測量指為了確定被測量的量值而進行的試驗過程,即講被測的量與復現計量單位的標准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兩者的比值的過程,一個完成的測量包括 1.測量對象 零件里限幾何量,長鋒顫度 角度 表面粗糙度,形狀誤差 位置誤差等 2.測量方法 3.測量的精確度 4.計量單位
他們的關系 測量是進行互換性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前提之一,也是保證各種極限與配合標准貫徹實施的重要手段,為了進行測量並達到一定的精度,必須使用統一的標准,採用一定的測量方法和運用適當的測量工具.

㈥ 數控機床加工工件 如何正確選用刀具 對所選的刀具有什麼要求

數控刀具的分類有多種方法
a.根據刀具結構可分為
(1)整體式;
(2)鑲嵌式,採用焊接或機夾式聯接,機夾式又可分為不轉位和可轉位兩種;
(3)特殊型式,如復合式刀具、減震式刀具等。
b.根據製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為:
(1)高速鋼刀具;
(2)硬質合金刀具;
(3)金剛石刀具;
(4)其他材料刀具,如立方氮化硼刀具、陶瓷刀具等。
c.從切削工藝上可分為:
(1)車削刀具,分外圓、內孔、螺紋、切割刀具等多種;
(2)鑽削刀具,包括鑽頭、鉸刀、絲錐等;
(3)鏜削刀具;
(4)銑削刀具等。
為了適應數控機床對刀具耐用、穩定、易調、可換等的要求,近幾年機夾式可轉位刀具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數量上達到整個數控刀具的30%一40%,金屬切除量占總數的80%~90%。 2.2數控刀具與普通機床上所用的刀具相比,有許多不同的要求,主要有以下特點:
(1)剛性好(尤其是粗加工刀具)、精度高、抗振及熱變形小;互換性好,便於快速換刀;
(2)壽命高,切削性能穩定、可靠;
(3)刀具的尺寸便於調整,以減少換刀調整時間;
(4)刀具應能可靠地斷屑或卷屑,以利於切屑的排除;
(5)系列化標准化以利於編程和刀具管理。
3.數控加工刀具的選擇
刀具的選擇是在數控編程的人機交互狀態下進行的。應根據機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科的性能、加
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關因素正確選用刀具及刀柄。刀具選擇總的原則是:安裝調整方便、剛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在滿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選擇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剛性。
(1) 選取刀具時,要使刀具的尺寸與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相適應。生產中,平面零件周邊輪廓的加工,常採用立銑刀;銑削平面時,應選硬質合金刀片銑刀,加工凸台、凹槽時,選高速鋼立銑刀;加工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時,可選取鑲硬質合金刀片的玉米銑刀;對一些立體型面和變斜角輪廓外形的加工,常採用球頭銑刀、環形銑刀、錐形銑刀和盤形銑刀。
(2)在進行自由曲面(模具)加工時,由於球頭刀具的端部切削速度為零,因此,為保證加工精度,切削行距一般採用頂端密距,故球頭常用於曲面的精加工。而平頭刀具在表面加工質量和切削效率方面都優於球頭刀,因此,只要在保證不過切的前提下,無論是曲面的粗加工還是精加工,都應優先選擇平頭刀。另外,刀具的耐用度和精度與刀具價格關系極大,必須引起注意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選擇好的刀具雖然增加了刀具成本,但由此帶來的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的提高,則可以使整個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3) 在加工中心上,各種刀具分別裝在刀庫上,按程序規定隨時進行選刀和按刀動作。因此必須採用標准刀柄,以便使鑽、鏜、擴、銑削等工序用的標准刀具迅速、准確地裝到機床主軸或刀庫上去。編程人員應了解機床上所用刀柄的結構尺寸、調整方法以及調整范圍,以便在編程時確定刀具的徑向和軸向尺寸。目前我國的加工中心採用TSG工具系統,其刀柄有直柄(3種規格)和錐柄(4種規格)2種,共包括1 6種不同用途的刀柄。 (4) 在經濟型數控機床的加工過程中,由於刀具的刃磨、測量和更換多為人工手動進行,佔用輔助時間較長,因此,必須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順序。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①盡量減少刀具數量;②一把刀具裝夾後,應完成其所能進行的所有加工步驟;粗精加工的刀具應分開使用,即使是相同尺寸規格的刀具;④先銑後鑽;⑤先進行曲面精加工,後進行二維輪廓精加工;⑥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利用數控機床的自動換刀功能,以提高生產效率等。

㈦ 什麼叫互換性具備互換性的條件是什麼

機器制嫌洞造中的互換性是指,按照規定的幾何、物理及其他質量參模鄭數的極限,來分別製造機械的各個組成部分,使其在裝配與更換時不需輔助加工及修配,便能很好的滿足使用和生產上的要求。

條件:幾何參數包括尺寸大小、幾何形狀、相互位置、表面粗糙度、角度和錐度等;機械物理性能參數通常指硬度、強度和剛度等。機器的零件和部件的各種參數不可能也不必要達到絕對的准確值,只要實際值保持在規定的變動范圍之內就能滿足技術要求。參數值規定的允許變動量稱為公差。

拓展資料

從使用方面看,如人們經常使用的自行車和手錶的零件,生產中使用的各種設備的零件等,當它們損壞以後,修理人員很快就可以用同樣規格的零件換上,恢復自行車、手錶和設備的功能。

而在某些情況下,互換性所起的作用還很難用價值來衡量。例如在戰場上,要立即排除武器裝備的故障,繼續戰斗,這時做主零、部件的互換性是絕對必要的。

從製造方面來看,互換性是提高生產水平和進行文明生產的有力手段。裝配時,不需輔助加工和修配,故能減輕裝配工人的勞動強度,縮短裝配周期,旦者頌並且可使裝配工人按流水作業方式進行工作,以致進行自動裝配,從而大大提高街道效率。

㈧ 求常見的互換性零件和測量工具介紹

互換性是指相同規格的不經過挑揀或修配就可直接使用並能夠保證性能的一批零件。軸承、螺栓、墊片友純、鍵、銷。墊片、鍵好簡咐、銷使用通用量具(游標卡尺、千分尺)就可以。螺紋零件最好使用環、塞規測量,軸承有專咐談門的測量工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