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交通工具統計表怎麼填
1、首先拿出幼兒園交通工具統計表。
2、其次填寫態遲或個人信息。
3、最後填寫學生學乘坐的車輛帆伍車牌號即可旦陵。
❷ 下面是二(2)班學生喜歡乘坐的交通工具統計情況. 種類 自行車 轎車 摩托車 火車 飛機
(1)根據上面的統計表完成下面統計圖:
(k)從圖h可以看出喜歡乘坐轎車族枯的人數最多,1個激仿人,喜歡乘坐自行車的人數最少,k人;
(3)喜歡乘坐飛機的有:4人,
喜歡乘坐火車的有:1k人,
4+1k=1個人
答:喜歡乘坐飛機的和喜歡乘坐火車的一共有1個人.
故明穗纖答案為:1個;k.
❸ 二年級數學第一單元數據的整理教案怎麼寫
第1課時 數據收集整理(一)
教學目標:
1、體驗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
2、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根據統計表的數據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過程,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統計問題的方法。
教法:
談話、指導相結合法,引導學生通過對情境問題的探討,師生互動,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引導提問:同學們,你們入學都要穿上我們學校的校服,你們喜歡我們校服的顏色嗎?(指名3~5個學生說一說)。
師:有的同學喜歡這個顏色,有的同學不喜歡,如果我們學校要給一年級的新生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請你們當參謀,給服裝廠建議下該選哪種顏色合適。
(指名學生回答,並說明理由。)
教師引導:張三喜歡紅色,學校就決定將校服做成紅色的,怎麼樣?你有什麼意見?
教師小結:你們剛才說的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顏色,不能代表學校大多數同學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世漏灶喜歡的呢?(學生可能回答,調查全校學生喜歡的顏色。)
教師追問:如果我們現在要馬上把信息反饋給服裝廠,你覺得調查全校的學生這個方法怎麼樣?(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全校學生那麼多,要調查全校的學生,范圍太廣了,我們可以先在班級里調查,通過班級中的數據作為代表,找出大多數同學喜歡的顏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數學生喜歡的顏色。那這節課就以我們班級為單位,在班級中進行調查統計,看看在這四種顏色中,大多數同學最喜歡哪種顏色。
二、互動新授
1、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1)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確定了要在班級搜扮里進行調查,我們班級的人數也不少,應該怎樣調查呢?你有什麼好的辦法?(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2)出示統計表。
顏色 紅色 黃色 藍色 白色
人數
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完成這張統計表呢?
(3)學生說出各種不同的方法。(學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歡的顏色寫在紙張上、舉手、小調查等。每人報喜歡的顏色,我們在自己的表中做記號,如畫「正」;舉手錶示自己在哪一個范圍的,老師數一下,再把結果填在表中……)
(4)教師提問:你認為以上各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方便?
師:在這些方法里,舉手錶示是比較簡便的方法,現在由老師發布指令,每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最喜歡哪種顏色就舉手錶示。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教師說顏色,學生舉手,教師數人數,學生填表格。
2、從這張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麼?(讓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發現。)
(1)師: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把每種顏色喜歡的人數加起來,如果與全班人數不相符,說明我們在統計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
(2)師:喜歡說明顏色的人數最多,那麼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麼?
組織學生分析表格,教師根據分析的情況加以引導,突出統計的意義。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頁「做一做」,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去哪裡春遊。
(1)要完成這張表格,你准備怎麼辦?
地點 植物園 動物園 游樂園 森林公園 河濱公園
人數
(要引導學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舉手報名,匯報填寫等)並說出統計的過程;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2)採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強調數據的准確性),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的填寫」。
(3)小組內討論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歡去( )的人數搜燃最多,最喜歡去( )的人數最少。
最喜歡去植物園的右( )人。
你最喜歡去( ),喜歡去這里的同學有( )人。
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學生提問,全班進行反饋。)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
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小組。
(1)課件出示第1題的表格圖。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共同填表格。
(2)根據表格內容回答問題。
參加( )小組的人數最多,參加( )小組的人數最少。
我們班參加計算機小組的有( )人。
我喜歡( )小組,喜歡這個小組的有( )人。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舉手錶決的方式統計了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校服的顏色,最喜歡去哪裡春遊,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活動,這個方法簡便,易操作,下次我們班級調查就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板書設計:
數據收集整理(一)
學校要給同學們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選哪種顏色合適?
紅 黃 藍 白
顏色 紅色 黃色 藍色 白色
人數
第2課時 數據收集整理(二)
教學目標:
1、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問題、發現問題,進行簡單的預測和較為合理的判斷。
2、讓學生進行一些社會調查,體驗實踐性和現實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並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選擇記錄方法作記錄,並體會哪種記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表提出問題並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法:
採用講授法、討論法、發現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將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引導中探索,探索中發展,發展中提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幾天,我們的學習生活正逐漸步入正軌,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幫忙,為老師評選一名數學科代表。
教師出示評選條件:
1、數學成績優秀。
2、數學成績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數學成績。
3、願意為大家服務,樂意為數學老師服務。
師:你想推薦誰當數學科代表?(學生自由發言並說出理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篩選出兩位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如張三、李四。
二、互動新授
1、學慣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1)收集數據。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通過篩選選出了兩位合適的同學,那麼,這兩位同學哪個更合適呢?我們要從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你有沒有合適的方法?
學生討論,說說選擇的方法。
教師提問:用我們上節課學習的舉手統計的方法可行嗎?為什麼?
小結:舉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時會出現其他同學不公平、不服氣的情況,影響同學之間的和睦相處,那有沒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學生自由發言。)
出示小精靈的話:可以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能擔任科代表。
教師講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備好的小紙張,從黑板上選一個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學生動筆寫,將寫好的紙張折好,由小組長收上來。
(2)學習記錄方法。
教師將收好的紙張放在講台桌上。
師:現在老師要從這些紙張里拿出一張,報出名字,同學們要想辦法把它記在紙張上,老師報一個,你記一個,一直到把這些紙張記完。請小組討論一下,你們准備用什麼方法來統計數?(提示學生:紙張很多,報得又很快,必須抓緊時間統計,最好能分工合作。)
指名學生說,肯定學生的方法,如畫「○」、畫「∣」、畫「正」等。及搜狐請方法獨特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學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記錄。
講述:記錄完的討論一下,哪種方法記得既清楚又方便,將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讓大家瞧一瞧。
完成統計表。
姓名 張三 李四
票數
根據統計結果,應該選( )擔任數學科代表。
(3)小結。
談話:剛才同學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方法,你們能說說是怎樣記的嗎?
把你喜歡的方法說給大家聽一聽,要說出喜歡這種方法的理由。
2、教學例2.
(1)過渡:同學們,光明小學要舉辦講故事大賽,某班要從王明明和陳小菲中選一位參加比賽,他們也是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參加比賽。
多媒體課件出示投票結果。
師:你能看懂他們用了哪些記錄方法嗎?(畫「√」、畫「正」、畫「○」)
(2)填寫統計表,分析數據。
把上面的統計結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陳小菲
票數 15 22
學生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
回答問題:
根據統計結果,應該選誰參加比賽?(陳小菲)
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讓學生討論可能性。)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即使把缺勤同學的兩票同學的兩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數中,也不影響投票結果,所以,結果不會改變。
(3)從上面這道題中,你有沒有學到新的記錄方法?(讓學生自由說。)
教師:你喜歡哪種記錄方法,下次你統計事物數量時,就可以用上這種記錄方法。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3題。
出示統計表,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天氣情況嗎?
1、根據統計圖,完成統計表。
2、根據統計表逐題回答教材上的問題。
3、從統計表中你還知道什麼?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最讓你高興的收獲是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應用統計知識幫助老師選了一位同學們心目中的數學科代表,老師先謝謝同學們,我們還學到了統計的另一種方法——投票,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了記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統計的內容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後還可以選擇一些內容進行統計。
板書設計
數據收集整理(二)
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姓名 張三 李四
票數
第3課時 練習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體驗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統計表。
2、使學生在練習中,在收集、整理、分析、決策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促進,掌握本單元內容。
教學重點:
體驗統計過程,能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教學難點: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
教法:
探究性實踐作業。根據學生的實踐作業進行分析、推理、判斷,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6題。
1、師: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吃的水果是什麼?
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吃的水果情況,並將結果填入第6題表格內。
出示統計表。
提問:要完成這項統計,你准備怎麼辦?
2、引導學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舉手或組內報名,小組匯報等。並說出統計的過程: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採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數據」。(強調數據的准確性。)
3、從你的統計中,你發現了什麼?有什麼建議?
回答教材上的問題。
討論:根據調查結果,說說買哪幾種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4題。
(1)談話:同學們,我們班誰的家裡有車?(家裡有車的同學舉手,了解學生家裡有車的情況。)
這么多同學家裡有車,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車輛越來越多,你們看,幾個同學正在統計一個路口10分鍾內所通過的各種交通工具的數量。根據他們的記錄結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麵包車、大巴車、小轎車、摩托車各開過多少輛嗎?
(2)小組內分工,分發記錄單。
學生填寫,匯報,教師展示。
種類 麵包車 大巴車 小轎車 摩托車
輛數 6 8 33 12
(3)回答問題。
這個路口10分鍾內通過的哪種車最多?哪種車最少?(小轎車最多,麵包車最少。)
如果再觀察10分鍾,哪種車通過的數量可能最多?(放手讓學生討論,說出理由。)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5題。
出示統計表,要求學生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每種書有多少?
回答問題(1)和(2)。
討論:圖書室要新買一批圖書,你有什麼建議?
三、鞏固遷移
完成教學「練習一」的第7題。
1、出示條形統計圖。
讀懂統計圖。
圖中1格代表( )份。
說說每天的銷售情況。
2、哪天賣出的《電視報》的數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還能發現什麼?你能提出什麼建議?(學生自由發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電視報》,上面的數據應該怎麼表示?
小組討論,互相說說。
指名回答說出數據。
教師小結:如果數據比較大,用一格有時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們在讀條形統計圖時,先要讀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課堂小結
你覺得本節課有哪些收獲?感覺自己表現得怎麼樣?
板書設計
練習一
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❹ 統計:下面是二(1)班同學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的交通工具統計表,請完成統計圖。
(1)飛機睜察粗;輪船;(2)悉鎮18÷9=2(倍);沒謹(3)6+8+9+18+7= 48(名) |
❺ 工作單位要填交通工具,家裡開車回去怎麼填
填私家車就可以。
私車中既有卡車一類商用車,也有小轎車一類乘用車。前者主要是生產資料,後者則屬於生活資料。國內不少城市的計程車是私車,是以個人名義登記購買,這些小轎車也屬於生產資料。
車型以轎車為主,還有一些越野車和小麵包。由此可見,私家車僅僅是私人汽車的一部分,其數量要大大小於私人汽車。
分類原則
過去我國是以計劃經濟佔主導地位的國家,市場意識不強,價格敏感度較差。當時轎車是按計劃分配式的模式銷售,以發動機排量來衡量轎車的等級,由此分為微型轎車、普通轎車、中級轎車、中高級轎車和高級轎車幾類。
通俗分類法:以價格為主,技術規格為輔。即將20萬元以上的轎車解釋為中高級轎車;15萬元~20萬元為中級轎車;10萬元左右或10萬元~15萬元為普通級轎車;10萬元以下為微型轎車或經濟型轎車。
❻ 下表是某學校學生上學時使用的交通工具調查統計表. 交通工具 步行 騎自行車 乘公交車 其他
總人數是:500+100+160+40=800;
各部分佔總鋒沒體的百分比為:
步銀橡納行:500÷800=62.5%
騎自行如汪車:100÷800=12.5%
坐公共汽車:160÷800=20%,
其他:40÷800=5%.
所對應扇形圓心角的度數分別為:360°×62.5%=225°,360×12.5%=45°,360°×20%=72°,360°×5%=18°.
❼ 路口通過的交通工具數量統計是為什麼
對城市規劃有用。
開展全國公路交通量調查是交通情況調查的基本內容之一,是反映和掌握一個虛桐帆地區公路的交通流量以及路線分布特徵的重要參數,更是公路交通的發展規劃及其改拓建工程等重大決策的重要依據。
指在單位時間內,通過道路上的某一地點或者某一斷面實際參與交通的參與者的數量。又稱作交通流量或者流量。參與者包括機動車、輪族非機動車和行人,因而交差雹通量可分為機動車交通量、非機動車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但在沒有特殊說明的情況下,交通量都是指機動車交通量,並且是指單位時間內來去兩個方向上的車輛數。
❽ 小朋友你用合適的方法統計一下一個路口某個時間段的交通工具數量
A、不具有廣泛性與代表手襲激性,畢襪故A錯誤;
B、不代表性,故禪拍B錯誤;
C、樣本具有廣泛性與代表性,故C正確;
D、不是抽樣調查,故D錯誤;
故選:C.
❾ 下班高峰時,幾同學在一路口統計了10分鍾內通過的各種交通工具的數量.客車14輛
三個問題的答案為:
1、我發現小轎車最多,貨車最少。
2、小轎車的數量比麵包車多8輛。
3、我發現小轎車最多,貨車明老冊最少,我建議低碳出行,盡量少開車。
解題方法如下:
1、客車:7×2=14(輛)
2、貨車:激宏2×2=4(輛)
3、麵包車:4×2=8(輛)
4、小轎車:2×8=16(輛)
比較大小可知各個車輛情況:16>14>8>4
5、可知小轎車的數量比麵包車多:16-8=8(輛)
(9)交通工具數量統計怎麼填擴展閱讀
四則運算中乘法的計算方法:
1、乘法運算方法
①幾個數的積乘一個數,可以讓積里的任意一個因數乘這個數,再和其他數相乘。
②兩個數的差與一個數相乘,可以讓被減數和減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所得的積相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