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7個管理工具有哪些
擴展閱讀
變動成本直接材料是什麼 2025-05-18 02:44:56
京東折扣產品去哪裡拿貨 2025-05-18 02:44:55
雷龍出擊怎麼找鑽石 2025-05-18 02:32:59

7個管理工具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3-10 14:55:31

A. 質量管理(QC)七大工具是什麼

1.QC舊七大工具:檢查表、層別、柏拉圖、圖、散布圖、直圖、管制圖
某種意義講推行QC七手情況定程度表明公司管理先進程度些手應用敗公司升級市場重要面:幾乎所OEM客戶都統計技術應用情況作審核重要面例TDI、MOTOROLA等。
2.新七種工具
QC新七手指:關系圖、KJ、系統圖、矩陣圖、矩陣數據析、PDPC、網路圖
相言新七手世界推廣應用遠舊七手未顧客審核重要面。

B. 質量管理(QC)七大工具是什麼

質量管理(QC)七大工具是:

1、關聯圖:用來分析事物之間「原因與結果」、「目的與手段」等復雜關系的一種圖表。

2、親和圖:把大量收集到的關於未知事物或不明確的事實的意見或構思等語言資料,按其相互親和性(相近性)歸納整理這些資料,使問題明確起來。

3、系統圖:把要實現的目的與需要採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統地展開,並繪製成圖, 以明確問題的重點,尋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種方法。

4、箭條圖:將項目推行時所需的各步驟、作業按從屬關系用網路圖表示出來的一種方法。

5、矩陣圖:從多維問題的事件中,找出成對的因素,排列成矩陣圖,然後根據矩陣圖來分析問題。

6、矩陣數據分析法:對多個變動且復雜的因果進行解析。

7、過程決策程序圖:隨事態的進展分析能導致各種結果的要素,並確定一個最優過程使之達到理想結果的方法。

(2)7個管理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1、質量管理的發展與工業生產技術和管理科學的發展密切相關。現代關於質量的概念包括對社會性、經濟性和系統性三方面的認識。

2、產品質量靠工作質量來保證,工作質量的好壞主要是人的問題。因此,如何挖掘人的積極因素,健全質量管理機制和約束機制,是質量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3、質量管理發展到全面質量管理,是質量管理工作的又一個大的進步,統計質量管理著重於應用統計方法控制生產過程質量,發揮預防性管理作用,從而保證產品質量。

4、質量管理是公司生產管理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眾所周知。然而,在實際生產活動中,質量管理往往難以控制,導致公司質量管理出現問題的的原因主要有十個。

C. 企業常用的七大管理工具

       在日常企業管理中,如何能有質高效地處理日常出現的問題,及可能出現的問題,是每個管理人員的必修課。那麼運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妥善處理更適合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七種常用的管理工具。

   一.SWOT分析法

       風險與機遇分析法,也稱SWOT分析法。在中國有句古話叫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簡單的說就是風險與機遇並存,快樂與痛苦與共。使用這個方法,可以很清楚認識到自己的優劣勢,以及這其中所隱含的機會,能夠比較系統的讓職場工作者了解全局,從而更快的把握市場,應對風險,把握機遇。

二 .PDCA循環法則

       戴明環,也稱PDCA循環法。這是一個很古老的法則,表示每一項工作都需要有清楚的計劃,頑強的執行力,細如發絲的檢查力,及雷厲風行的處置力。這樣每個計劃的完成,都是一個飛越,多個計劃的完成就成就的質的飛越與提升。

  三.6W2H法則

        6W2H法則,凡事在開始工作之前,都要很清晰的認識為什麼要這樣做,需要達成怎麼的目標,由誰來完成等。這樣更利於理清工作思路,減少隨意性與盲目性。

 四.SMART原則

       SMART原則。管理者在制定工作目標時,應當為目標設定一個量化的標准,可測量,可達成,並且是在規定的時間完成。避開浮誇,遏止虛假。讓每一份計劃都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更好的保障計劃得到真正有效的實施。

五.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事有輕重緩急,不可能事事都一應對待,先處理重要的,緊急的事情,把無關緊要的事情放到最後處理。能及時合理的調配自己的工作時間,避免出現混亂的情景。

六.WBS法則

       任務分解法,也稱WBS法則。將每一份目標都細致的劃分,讓執行者能更直接,更簡單,更便捷的完成細化後的計劃與任務。

   七.二八定律

       巴列特定律:「總結果的80%是由總消耗時間中的20%所形成的」。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編排事務優先次序的准則是建立在「重要的少數與瑣碎的多數」的原理的基礎上。

        舉例說明:

       80%的銷售額是源自20%的顧客;

       80%的電話是來自20%的朋友;

       80%的總產量來自20%的產品;

       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

       這啟示我們在工作中要善於抓主要矛盾,善於從紛繁復雜的工作中理出頭緒,把資源用在最重要、最緊迫的事情上 。

   智豐匯是中國領先的致力於人才發展及學習發展整體解決方案的管理咨詢公司。經過多年的持續探索和完善,形成了成熟的人才發展及培訓體系,先後推出多個可衡量,可持續的全面解決方案,業務覆蓋全國,常年服務於超過一百家國內外知名企業。

D. 人生有用的七大管理工具

工具一、SWOT分析法

內部優勢(S)

內部劣勢(W)

外部機會(O)

外部威脅(T)

輸出組合戰略

SO戰略:組合機會和優勢,最大限度的發展

WO戰略:組合機會和劣勢,利用機會、迴避弱點

ST戰略:組合威脅和優勢,利用優勢、減低威脅

WT戰略:組合威脅和劣勢,收縮、合並。

工具二、PDCA工作法

Plan:制定目標與計劃;

Do:任務展開,組織實施;

Check:對過程中的關鍵點和最終結果進行檢查;

Action:糾正偏差,對成果進行標准化,並確定新的目標,制定下一輪計劃。

工具三、七何分析法(5W2H)

WHAT: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做什麼工作?

HOW :怎麼做?如何實施?方法怎樣?

WHY:為什麼?理由何在?原因是什麼?造成這樣的結果為什麼?

WHEN:何時?什麼時間完成?什麼時機最適宜?

WHERE:何處?在哪裡做?從哪裡入手?

WHO:誰?誰來完成?誰負責?

HOW MUCH:多少?做到什麼程度?數量如何?質量水平如何?費用產出如何?

工具四、SMART原則

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

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chievable);

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Realistic);

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 bound)。

工具五、WBS任務分解法

目標

任務

工作

活動

工具六、80/20法則(二八法則)

總結果的80%是由總消耗時間中的20%所形成的

工具七、時間管理

四象限原則

到期的重要事項,立刻做,20%-25%;

未到期的重要事項,計劃做、提早做、用心做,65%~85%;

娛樂、休閑、不緊急的瑣事,適可而止、調節著做,<1%;

臨時突發事件,盡量少做、委託他人做,<15%。

番茄工作法

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

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鍾

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

直到番茄時鍾響起,然後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鍾就行)

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

E. 質量管理七大工具

1、控制圖是用圖形顯示某項重要產品或過程參數的測量數據。在製造業可用軸承滾珠的直徑作為例子。在服務行業測量值可以是保險索賠單上有沒有列出某項要求提供的信息。

依照統計抽樣步驟,在不同時間測量。控制圖顯示隨時間而變化的測量結果,該圖按正態分布,即經典的鍾形曲線設計。用控制圖很容易看出實際測量值是否落在這種分布的統計界線之內。

2、帕累托圖又叫排列圖,是一種簡單的圖表工具,用於統計和顯示一定時間內各種類型缺陷或問題的數目。其結果在圖上用不同長度的條形表示。

所根據的原理是十九世紀義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德.帕雷托的研究,即各種可能原因中的20%造成80%左右的問題;其餘80%的原因只造成20%的問題和缺陷。


3、魚骨圖也稱為因果分析圖或石川圖。它看上去有些象魚骨,問題或缺陷標在"魚頭"外。在魚骨上長出魚刺,上面按出現機會多寡列出產生生產問題的可能原因。

魚骨圖有助於說明各個原因之間如何相互影響。它也能表現出各個可能的原因是如何隨時間而依次出現的。這有助於著手解決問題。

4、走向圖有時也叫趨勢圖。它用來顯示一定時間間隔內所得到的測量結果。以測得的數量為縱軸,以時間為橫軸繪成圖形。

走向圖就象不斷改變的記分牌。它的主要用處是確定各種類型問題是否存在重要的時間模式。這樣就可以調查其中的原因。

5、直方圖也稱線條圖。在直方圖上,第一控制類別中的產品數量用條線長度表示。第一類別均加有標記,條線按水平或垂直依次排列。直方圖可以表明哪些類別代表測量中的大多數。同時也表示出第一類別的相對大小。

6、分布圖提供了表示一個變數與另一個變數如何相互關聯的的標准方法。例如要想知道金屬線的拉伸強度與線的直徑的關系,一般是將線拉伸到斷裂,記下使線斷裂時所用的力的准確數值。以直徑為橫軸,以力為縱軸將結果繪成圖形。

7、流程圖有時也稱作輸入-輸出圖。該圖直觀地描述一個工作過程的具體步驟。流程圖對准確了解事情是如何進行的,以及決定應如何改進過程極有幫助。這一方法可以用於整個企業,以便直觀地跟蹤和圖解企業的運作方式。

F. 企業管理工具有哪些

在中國企業管理突飛猛進中,所涌現出現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數不勝數,這里選出的,僅僅是最具代表性的10項:
1、平衡計分卡
2、六西格碼
3、企業風險管理
4、股東價值創造管理工具
5、業務流程管理
6、藍海戰略
7、戰略聯盟
8、全球化整合資源
9、體育營銷
10、精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