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民在耕地的時候都用到了哪些器具
按照過去傳統的使用工具,一般有牛拉的用於翻地的鐵犁、用於碎泥土、平整田地的耙;用來挑運秧苗的秧架子;除草用的杵頭、鋤頭;開溝阻缺用的鐵鍬;灌溉用的水車、治蟲用的噴霧器、運送人與動物糞便的簸箕、糞瓢和糞桶;撈河泥用的泥夾子;收割用的鐮刀、脫粒用的木製谷桶、甩耙、人力踩動的脫粒機、柴油機帶動的脫粒機;運送穀物的稻籮、扁擔、獨輪車、板車;平整場地的石磙;叉秸稈、耙秸稈用的叉子、耙子;翻曬和收攏穀物用的木扦、木耙;篩選穀物的風車、揚谷扦;用來存放穀物的圍席;還有農民來遮陽擋雨的草帽、斗笠、蓑衣。
② 東北種地幾月份開始種,種地需要用到什麼工具
6、扁擔:一般由竹子製成,形狀扁而長,可用於挑、抬物品。
7、鐵杴:長柄處為木質,頭部為鐵質,使用時用腳將其頭部踩入泥土中,然後用力上翹即可達到翻土效果。
③ 在如今還在種地的農村人家,每家都用的農具都有哪些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所以將鋤頭排在農具的第一位並不為過。鋤頭不僅能鬆土、挖土,還能挖很多堅硬的東西,可當刀具來用,如如今常見的挖冬筍,就缺小不了一把好鋤頭。犁是農村最常用的工具。雖說現在很多的地方都用機械代替了犁,但在夢幻君的印象中犁是最常用的農具之一。小時候父母犁地的時候,自己在旁邊看著,感覺犁的設計很神奇。
④ 從前農民種田最常用的是什麼工具
一、耕地整地工具
1、漢代畜力犁成為最重要的耕作農具。
2、魏晉時期北方已經使用犁、耙、耱進行旱地配套耕作。
3、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體系。
二、灌溉工具
1、商代發明桔槔。
2、周初使用轆轤。
3、漢代創造並製作人力翻車。
4、唐代出現筒車。
三、收獲工具
1、春秋時出現的脫粒工具槤枷在我國南北方通用。
2、清選工具以簸箕、木揚杴、風扇車為主,風扇車的使用領先西方近千年。
四、加工工具
1、漢代出現了杵臼的變化形式踏碓,石磨盤則改進為磨,礱。
2、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碾。
3、元代棉花成為我國重要紡織原料,逐步發明了棉攪車、紡車、彈弓、棉織機等棉花加工工具。
五、運輸工具
擔、筐、馱具、車是農村主要的運輸工具。擔筐主要在山區或運輸量較小時使用,車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區,其運載量較大。
六、播種工具
1、耬車是我國最早使用的播種工具,發明於東漢武帝劉秀時期。
2、宋元時期北方普遍使用。
3、北魏時期出現了單行播種的手工下種工具瓠種器。
4、水稻移栽工具――秧馬,出現於北宋時期,它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減輕了彎腰曲背的勞作強度。
七、中耕除草工具
1、鐵鋤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
2、耘耥是水田除草工具,宋元時期開始使用。
(4)種田用什麼工具最好擴展閱讀:
農具的發展史:
中國古代的工具大致經歷了三種類型:原始社會主要是石器,所以我們稱之為石器時代,奴隸社會主要是青銅器,故我們稱之為青銅器時代,而封建社會主要是鐵器(戰國出現鐵)。
而自古以來我國都是一個農業社會,這些材質體現到我國漫長而燦爛的農具發展史上,表現為一系列重要的農業工具的創新和傳承。而這些農具的演變也印證了我國農業歷史的沿革。
1.耒耜:傳說中最古老的工具,是一種翻土農具,大至出現在炎帝時期。其發明開創新漢族的農耕文化,木製品。
2.銅鏟:鏟土除草用的農具,出現於商代,青銅製品。
3.牛耕:一種(腳踏耕具)播種工具,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標志著農耕社會達到新的高度。
4.鋤:一種翻土農具,出現於西周時期。
5.鐵犁:耕翻農具,始於戰國,標志著人類發展的新時期,人類改造自然斗爭進去新階段。另外,漢初使用犁壁,鐵犁牛耕得到推廣。
6.耬車:播種工具,漢初最先產生。公元前89年,漢武帝下令全國推廣,促進農業發展。
7.耦犁:二牛三人一組耕地農具,出現於西漢。
8.鐵鍬:一種耕地、鏟土的農具。出現於西漢。
9.東漢發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
10.翻車:一種農業灌溉工具,東漢造出雛形,完善於曹魏。
11.曲轅犁:一種翻土農具,最早出現於唐代後期的江東地區。它是耕作農具成熟的標志。
12.水轉筒車:亦為農業灌溉工具,出現於隋朝,興盛於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農具
⑤ 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年的農忙時候,農村耕地常用的是哪些工具呢
鐮刀,在農村一直離不開的農具,兒時每逢糧食收獲季節,家家戶戶都在地里,農民們排成隊手拿鐮刀搶收麥子,那種場面非常壯觀。
木犁可能很多人都沒見過,但是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們,絕大部分全是見過的,即使自身沒有使用過,也見過別人用過。每一年春季的情況下,大家本地的牛就陸續派出,自然,也離不了木犁這類專用工具,全部犁身除開耙地的那個地方是鐵,別的地區全是木材製做的,但是還有一些犁是全鐵製做的,這類犁較為重,並且也貴,在農村,用得較多的便是木犁。
⑥ 為什麼種地之前要翻土,翻土的工具有哪些
1、疏鬆土壤:被翻耕過的土地更加疏鬆,透氣性也更強,利於土壤保存水分和氧氣。2、消毒殺菌:翻耕後土壤能夠充分受到紫外線的照射,其中的病菌、害蟲會被滅殺,可降低發生病蟲害的幾率。3、提高肥力:翻耕後施入充足的腐熟農家肥或其他有機肥,肥料能夠滲入土壤,從而提高肥沃度。4、注意事項:翻耕深度需保持在20厘米以內,避免對農作物起硝化作用,同時可根據季節選擇春耕、夏耕、秋耕、冬耕。
一、為什麼種地之前要翻土
1、疏鬆土壤
被翻耕過的土地會更加疏鬆,從而具有更強的透氣性,這有利於土壤保存水分、氧氣,為作物的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2、消毒殺菌
種植作物前翻耕地塊可以讓土壤充分受到紫外線的照射,其中的病菌、害蟲會被滅殺,這樣既能提高種子的出芽率,又能降低以後發生病蟲害的幾率。
3、提高肥力
深翻土地後可以施入充足的腐熟農家肥(或其他有機肥),這有利於肥料滲入土壤,從而提高肥沃度,促進種子發芽和作物生長。
4、注意事項
(1)翻耕深度以不超過20厘米為宜,因為翻耕過深不但不會帶來益處,反而會對農作物起到硝化作用。
(2)應根據當時的季節、作物的生長情況,分別採取春耕、夏耕、秋耕、冬耕。
二、翻土的工具有哪些
1、钁頭
(1)钁頭的一端為鐵制,另一端為木製,鐵制部分有1個圓環扣在木製部分的上面。
(2)钁頭在農村常用來翻地,使用時用手握住木製部分,然後再開始勞作。钁頭比較鋒利,使用時要小心。
2、鐵杴
(1)鐵杴呈長方形片狀,打造材料為熟鐵或鋼,其中一端安裝了長木把。
(2)鐵杴常被農民用來鏟沙、鏟土以及鏟其他東西。
3、鋤頭
(1)鋤頭是一種傳統的長柄農具,也是農民常用的工具之一,其刀身平薄且橫裝。
(2)鋤頭的作用較多,進行作壟、耕墾、蓋土、收獲、挖穴、中耕、培土、除草、碎土等農事活動時都可以使用鋤頭。
⑦ 耘田用什麼工具
犁:耕田用。
耘:早地用耙,水田用耖。
現代工具是拖拉機,機械化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