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什麼
人們都知道,飛機的發明者是美國的萊特兄弟。但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飛行器則是我國的風箏。在美國華盛頓宇航博物館的大廳里就掛著一隻中國風箏,上面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大多數人認為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實際上,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做的。春秋戰國時,東周哲人墨翟(前478~前392),曾費時3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
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是說墨子研究試制了3年,終於用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約紀元前300年),距今已有2400年。
墨子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稱魯班),《墨子·魯問篇》中說,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3天之久。《鴻書》上說:「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直至東漢期間,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2000年以上歷史了,我國古時還有許多有關風箏的故事。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的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做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響(一說張良用風箏系人吹簫),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漢王劉邦率軍追擊楚王項羽至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以南停止,遂派人與韓信、彭越約定日期會師擊楚。韓信從齊國出兵,劉賈從壽春(今安徽省壽縣)與韓信並行南下攻破城父(今安徽省亳州市東南的城父村),進兵至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這時,楚國的大司馬周殷叛楚,利用舒(今安徽省舒城縣)地滅亡六(今安徽省六安縣)地,出動習江郡的部隊跟隨劉賈、彭越會師於垓下。
項羽退駐垓下,兵少糧盡,劉邦的軍隊和諸侯的軍隊把他重重包圍。為了盡快攻入垓下城,捉拿項羽,淮陰侯韓信製作了一隻奇巧的大風箏,啟奏漢王劉邦,讓張良(子房)乘坐風箏飛上天空,高唱楚歌。同時,讓圍城的漢軍也唱起楚歌。歌聲傳入垓下城中,楚軍將士聽到楚歌觸景生情,紛紛思念家鄉、想念親人,無心作戰。項羽在帳中「夜聞漢軍四面楚歌」,非常吃驚地說:「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羽只好率領部下800餘人突圍南逃,漢軍騎將灌嬰帶領5000騎兵緊緊追趕。項羽逃至烏江邊,僅剩騎兵十餘人,自知兵敗,不能再與劉邦抗爭,於是拔劍自刎而死。這就是「垓下之戰漢軍藉助風箏瓦解楚軍」的故事。
知識點
各國風箏的特點
雖然對於風箏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風箏的起源在中國,大約在8世紀時傳播到世界各國。
一般而言,由於亞洲地區盛產竹材,適合各種自由曲線的結構設計,並且與神話傳說相結合,所以風箏造型千變萬化且富個人色彩;而西方國家因為缺少竹材而以玻纖或碳纖為材料,在風箏造型及色彩上力求鮮明、簡潔,多以單純的色塊來表現。
不過由於材料、氣候和民俗習慣的差異,而演化出各式各樣、形態多變的風箏,例如北方的沙燕傳到東南亞後,就轉化成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印度、泰國等各型月箏;而硬拍和「米」字結構傳到韓國發展成風穴風箏,傳到日本,則以浮世繪風格傳揚於世。
❷ 飛機是人類最早的航空工具是對還是錯
是錯誤的,人類最早的航空工具是熱氣球。
熱氣球是一個比空氣輕,上半部是一個大氣球狀,下半部是吊籃的飛行器。氣球的內部加熱空氣,這樣相對與外部冷空氣具有更低的密度,作為浮力來使整體發生位移;吊籃可以攜帶乘客和熱源現代運動氣球通常由尼龍織物製成,開口處用耐火材料製成。
❸ 中國古代飛行器具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古代中國人民以聰明的智慧創造了許多飛行器具,這些器具是現代飛行器的雛形。
據公元32-92年東漢班固著的《前漢書》記載,王莽時期,曾下令徵集賢才抵禦匈奴的侵犯。有人以能飛行窺探匈奴兵力部署而應征,王莽令他實驗,此人用鳥羽做成兩翅膀系於身上,並在頭和身上裝以羽毛,用兩臂帶動翅膀,飛行數百步落地。這是人類嚮往和模擬鳥類飛行的最早實驗。
據古書記載,用竹子和紙做成方形大燈,底盤上燃以松脂,當燈內充滿熱氣時大燈便會升空,此燈可用作傳遞信息、指揮作戰,這就是松脂燈。這種燈在中國流傳很廣,它是熱氣球的前驅。風箏是由中國人發明的,直到中世紀才傳到歐洲,它依靠空氣動力升空,其飛行原理與現代飛機十分相似,各國普遍認為,風箏是現代飛機的祖先。
雖然古時候人們對飛行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受當時科技水平的限制,始終未取得突破性進展。
❹ 人類製造的最早飛翔在天空中的重於空氣的航空器是什麼
在人類征服天空的漫長歷程中,滑翔機是最早實現將人送上藍天的重於空氣的航空器。
滑翔機是人類製造的最早飛翔在天空中的重於空氣的航空器。1852年英國的G·凱利最先製造出不可操縱的滑翔機。1881年,著名的航空科學先驅、德國人李林塔爾,根據前人的經驗和義大利畫家達芬奇的理論思想,設計製造了人類第一架實用的、可操縱的懸掛載人滑翔機,並親自駕駛進行了第一次無動力滑翔飛行。它的操縱非常簡單,飛行員懸掛在機翼下面,靠挪動身體改變重心,以控制滑翔的俯仰、航向和橫側姿態。滑翔機的起飛助跑和著陸全靠飛行員的兩腿。為提高滑翔機的性能,他又進行過2000餘次的實驗飛行。
滑翔機
❺ 人類最早的航空工具是什麼
熱氣球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航空器,比飛機的發明早了100多年。【幫到你的話麻煩點擊「好評」謝謝!】
❻ 熱氣球的歷史
熱氣球的歷史:
第一個載人熱氣球由Montgolfier 兄弟製作,在1783年11月21日法國巴黎Jean-François Pilâtre de Rozier 和 François Laurent d'Arlandes兩人啟動。
第一個在美洲飛行的熱氣球是由法國航空公司Jean Pierre Blanchard於1793年1月9日從費城的胡桃木監獄發射的。目前的類型有AA、AX、AM、AS四種。
熱氣球的唯一飛行動力是風。對於環球飛行的熱氣球來說, 必須選擇速度和方向都合適的高空氣流,並隨之運動,才能高效地完成飛行。就象作環球旅行時需要不停地換飛機一樣,熱氣球需要搭乘不同的氣流,「換氣流」時飛行員所要作的就是調整高度,熱氣球的高度通常要達到十幾千米。
(6)人類最早的飛行工具是什麼兒歌擴展閱讀:
1783年法國蒙特哥菲爾兄弟製作了一隻有許多裝飾的、高達23米的熱氣球。這只大氣球的形狀像只倒掛的梨子,球面上裱有一層防漏氣的紙,球體蒙有一層輕質的細紗,在氣球下方還吊有一隻用柳條編的籠子,籠內裝有一隻公雞、一隻鴨子和一隻山羊。
這氣球於1783年9月19日在巴黎的凡爾賽宮前作了表演。氣球一直上升到500米的空中,留空時間約8分鍾,隨後降落在2.5公里以外的地方。三位「乘客」都安然無恙,只有公雞的翅膀受了一點損傷,那是它在籠子里被受驚的山羊踢了一腳所致。
所以,世界上第一批上天的乘客並非人類。人類第一次升空是在此後的一個月。考慮到第一次升空的危險性,原打算是讓一個判了刑的罪犯升空的,條件是如果他能活著回到地面,就恢復他的自由。
這時,有一個名叫讓·弗朗索瓦·皮拉特爾·德·羅齊爾的人提出抗議,他堅決表示,人類第一位飛行者的榮譽不能給予罪犯,並自告奮勇地要求讓他作這樣的嘗試。
1783年10月15日,羅齊爾乘坐氣球「飛」上了26米高的空中,並採取添加燃料向氣球內充熱氣的辦法,在空中逗留了大約4分半鍾,作了人類第一次飛行。
一個多月以後,他又同另一位乘客馬爾基·達爾朗德一起作了一次自由飛行,他們在空中飛了大約25分鍾,橫貫了整個巴黎,在全法國引起不小的轟動。
❼ 人類最早的可載人飛行工具是什麼
熱氣球吧~
❽ 飛行器的歷史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設計製造的飛機進行了成功的飛行,這是世界上首次實現重於空氣航空器的有動力、可操縱飛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已用於作戰,當時飛機的速度已達180~220千米/時,升限6000~7000米,航程400~450千米,轟炸機載彈量1000~2000千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飛機的速度達到750千米/時,轟炸機載彈量可達10噸左右。
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後,發動機由活塞式發展到噴氣式,飛機的飛行性能顯著提高。80年代飛機的升限已超過30000米,最大速度超過3倍音速,航程超過20000千米,最大載重量超過100噸。
發展趨勢
進一步提高飛機速度(有的國家正考慮研製高超音速噴氣式飛機)和超音速飛行性能,提高飛機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改善維護保障性能和提高經濟性(特別是降低全壽命費用)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跨大氣層飛行器的研製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
飛機的發明者萊特兄弟
1877年冬天,一場大雪降在美國的代頓地區,城郊的山岡上到處是白茫茫一片。一群孩子來到堆著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著自製的爬犁飛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頓時響起陣陣笑聲。
在他們旁邊,有兩個男孩靜靜地站著,眼睜睜地看著歡快的爬犁從上而下劃過。大一點的男孩嘆道:「嗨!要是我們也有一架爬犁該多好啊!」
另一個孩子撅著嘴說道:「誰叫我們爸爸總不在家呢!」他靈機一動,又接著說道:「哥哥,我們自己動手做吧!」被稱做哥哥的男孩一聽,頓時笑了起來,愉快地說道:
「對呀!我們自己也可以做。走,奧維爾,我們回去!」於是,兩個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裡飛快地跑去。
這弟兄兩個就是萊特兄弟,大的叫威爾伯,小的便是奧維爾。他們從小就喜歡擺弄一些玩意,經常在一起做各種各樣的游戲。他們的爺爺是個製作車輪的工匠,屋裡有各種各樣的工具,弟兄兩個把那裡當作他們的樂園,經常跑去看爺爺幹活。時間一長,他們就模仿著製作一些小玩具。因此,弟兄兩個決定,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與同伴們比賽。當天晚上,弟兄倆就把這種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一聽,非常高興地說道:「好,咱們共同來做吧!」
於是,弟兄倆個跑到爺爺的工作房裡,找到很多木條和工具,不假思索就幹了起來。
「不行」媽媽阻止他們說,「干什麼事情得有個計劃,我們首先得畫一個圖樣,然後才做!」
弟兄倆個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同媽媽一起設計圖樣。媽媽首先量了兄弟倆身體的尺寸,然後畫出一個很矮的爬犁。「媽媽,別人家的爬犁很高,為啥你畫的爬犁這么矮?這能行嗎?」弟弟奧維爾不解他問。
「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製成矮矮的,這樣可以減少風的阻力,速度也就會快多了。」媽媽溫和地解釋道。弟兄倆個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應莽撞,應首先弄懂道理。
過了一天,萊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倆把它推到小山岡上,剛放在山坡上,就跑來了一個男孩。
「快來看呀,萊特兄弟扛了一個怪物!」這個男孩大驚小怪地叫道。
不一會兒,孩子們都圍了上來,指手劃腳地議論著這個怪模怪樣的東西。萊特兄弟不以為然,勇敢地說道:「誰和我們比賽!」
先前跑過來的男孩連忙叫道:「我來!我來與他們比賽!」說完,就把自己爬犁拉了過來。
比賽結果,當然是萊特兄弟獲勝,孩子們再也不嘲弄這個爬犁,反而圍起來左瞧右看,似乎想從中找到什麼。
萊特兄弟非常高興,帶著勝利的喜悅回家去了。
聖誕節到了,爸爸也從外地回來。聖誕節早晨,爸爸把禮物送給了他們,兄弟倆急不可耐地打開一看,是一個不知名的玩具,樣子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訴他們,這是飛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飛去。「鳥才能飛呢!它怎麼也會飛!」威爾伯有點懷疑。
爸爸笑了一笑,當場做了表演。只見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鬆手,它就發出嗚嗚的聲音,向空中高高地飛去。兄弟這才相信,除了鳥、蝴蝶之外,人工製造的東西,也可以飛上天。於是,弟兄倆便把它拆開了,想從中探索一下,它為何能飛上天去。
從這以後,在他們的幼小心靈里,就萌發了將來一定製造出一種能飛上高高藍天的東西。這個願望一直影響著他們。1896年,萊特兄弟在報紙看到一條消息:德國的李林塔爾因駕駛滑翔機失事身亡。這個消息對他們震動很大,弟兄倆決定研究空中飛行。
這時候,萊特兄弟開著一家自行車商店。他們一邊幹活掙錢,一邊研究飛行的資料。三年後,他們掌握了大量有關航空方面的知識決定仿製一架滑翔機。
他們首先觀察老鷹在空中飛行的動作,然後一張又一張地畫下來,之後才著手設計滑翔機。1900年10月,萊特兄弟終於製成了他們第一架滑翔機,並把它帶到離代頓很遠的吉蒂霍克海邊,這里十分偏僻,周圍既沒有樹木也沒有民房,而且這里風力很大,非常適宜放飛滑翔機。
兄弟倆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滑翔機裝好,先把它繫上繩索,像風箏那樣放飛,結果成功了。然後由威爾伯坐上去進行試驗,雖然飛了起來,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倆在上次製作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又製成了一架滑翔機。這年秋天,他們又來到吉蒂霍克海邊,一試驗,飛行高度一下子達到180米之高。
弟兄倆非常高興,但並不滿足。他們想能否製造一種不用風力也能飛行的機器?
兄弟倆反復思考,把有關飛行的資料集中起來,反復研究,始終想不到用什麼動力,把寵大的滑翔機和人運到空中。有一天,車行門前停了一輛汽車,司機向他們借一把工具用用。來修理一下汽車的發動機。弟兄倆靈機一動,能不能用汽車的發動機來推動飛行。
從這以後,弟兄倆圍繞發動機動開了腦筋。他們首先測出滑翔機的最大運載能力是90公斤,於是,他們向工廠訂制一個不超過90公斤的發動機。但當時最輕的發動機是190公斤,工廠無法制出這么輕的發動機。
後來,一名製造發動機的工程師知道了這件事情,答應幫助萊特兄弟。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工程師果然造出一部12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發動機。
弟兄倆非常高興,很快便著手研究怎樣利用發動機來推動滑翔機飛行。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他們終於把發動機安裝在滑翔機上,不過是在滑翔機上安上螺旋槳,由發動機來推動螺旋槳旋轉,帶動滑翔機飛行。
1903年9月,萊特兄弟帶著他們裝有發動機的飛行再次來到吉蒂霍克海邊試飛。雖然這次試飛失敗了,但他們從中吸取了很多經驗。過後不久,他們又連續試飛多次,不是因為螺旋槳的故障,就是發動機出了毛病,或是駕駛技術的問題。
萊特兄弟毫不氣餒,仍然堅持試飛。就在這時,一位名叫蘭萊的發明家,受美國政府的委託,製造了一架帶有汽油發動機的飛機,在試飛中墜入大海。
萊特兄弟得知這個消息,便前去調查,並從蘭萊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獲得了很多經驗,他們對飛機的每一部件作了嚴格的檢查,制定了嚴格的操作規定,於1903年12月14日,又來到吉蒂霍克,進行試飛試驗。
這天下午,兄弟倆先在地面上安置兩根固定在木頭上的鐵軌,並有一定的斜度,好讓飛機方便地滑行。接著,就把他們製造的飛機,放在鐵軌上面。
最後是由誰先飛的問題,兄弟倆爭執不下,只好用拋硬幣的方法,由威爾伯先飛。
威爾伯上機後,伏卧在飛機正中,一會兒便發動飛機,發動機傳出轟鳴的聲音,螺旋槳也慢慢地轉了起來。
飛機在斜坡上剛滑行3米,就掙脫了結在後面的鐵絲,呼嘯著升到空中。
「飛起來啦!」奧維爾興奮地叫道。
話音未落,飛機突然減慢速度,很快掉落在地上。整個飛行時間不到4分鍾。
奧維爾趕忙跑上前去。威伯爾已從墮落的飛機里跳了出來,兄弟倆趕緊觀察飛機,飛機也未受損。
「是什麼問題呢?」兄弟倆左思右想,逐一檢查。發動機沒毛病,螺旋槳轉動很好,技術操作也完全正確。……「哥哥,我知道原因了!」奧維爾滿面笑容地說道:「咱們是利用斜坡滑行的,距離只有3米飛機就起飛了。而這時螺旋槳的轉動還沒有達到高速,所以一會兒就栽了下來。」「對呀!」威爾伯點頭稱是,接著說道:「咱們不能利用斜坡滑行起飛,而要靠螺旋槳的力量飛上去。這樣吧,把鐵軌裝在平整的地方再試驗一下。」
他們連續工作了三天,把鐵軌又重新安置在一片平坦的地面上。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點鍾,天空低雲密布,寒風刺骨。被兄弟倆邀來觀看飛行的農民凍得直打寒顫,一再催促兄弟倆快點飛行。
這次由奧維爾試飛,只見他爬上飛機,伏卧在駕駛位上。一會兒,發動機開始轟鳴,螺旋槳也開始轉動。
突然,飛機滑動起來,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隨即水平地向前飛去。
「飛起來啦!飛起來啦!」幾個農民高興地呼喚起來,並且隨著威爾伯,在飛機後面追趕著。
飛機飛行了30米後,穩穩地著陸了。威爾伯沖上前去,激動地撲到剛從飛機里爬出來的弟弟身上,熱淚盈眶地喊道:「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45分鍾後,威爾伯又飛了一次,飛行距離達到52米,又過了一段時間,奧維爾又一次飛行,這次飛行了59秒,距離達到255米。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駕駛飛機飛行成功,萊特兄弟把這個消息告訴報社,可報社不相信有這種事,拒不發布消息。萊特兄弟並不在乎。繼續改進他們的飛機。不久,兄弟倆又製造出能乘坐兩個人的飛機,並且,在空中飛了一個多小時。
消息傳開後,人們奔走相告,美國政府非常重視,決定讓萊特做一次試飛表演。
1908年9月10日這天,天氣異常晴朗,飛機飛行的場地上圍滿了觀看的人們。人家興致勃勃,等待著萊特兄弟的飛行。
10點左右,弟弟奧維爾駕駛著他們的飛機,在一片歡呼聲中,自由自在地飛向天空,兩支長長的機翼從空中劃過,恰似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
人們再也抑制不住他們的激動心情,昂首天空,呼喚著萊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夢想終於變為現實。
飛機在76米的高度飛行了1小時14分,並且運載了一名勇敢的乘客。當它著陸之後,人們從四面八方圍了起來。過後不久,萊特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創辦了一家飛行公司,同時開辦了飛行學校,從這以後,飛機成了人們又一項先進的運輸工具。
❾ 古代中國人最早設計的的飛行器叫什麼
應該是竹蜻蜓吧!據說公元前500年就有了。
實際用來作為生活及軍事運用的應該是孔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