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畫裝裱對其工具有什麼要求
國畫裝裱的設備及工具非常豐富,其裝裱間要求寬暢明亮,清潔整齊,安全方便,溫度與濕度要適中。裝裱工具中的「掙牆」也稱「大牆」或者「掙板」,是用於平整國畫的裝裱材料,其要求是平整、光滑、通風和乾燥。
晾架也稱「晾竿」,是用於晾乾經過加工的復背紙,色紙以及各種材料的裝潢工具。排筆是用於托裱綾、絹、紙張、畫心的裝潢工具。
此外,還有裁紙刀、界尺、切板錐針、啟子、油紙、砑石、蠟版、剪刀、撣子、叉子、噴水壺、籮篩、木鋸、銅線、面盆、毛巾、毛筆、顏料、墨汁、調色盤、塑料薄膜等裝潢工具。
② 手工裱畫分幾個步驟
手工裱畫分為以下幾步
一、選購排筆、棕刷等工具:排筆和棕刷是手工書畫裝裱最為重要的兩個工具。
排筆選用24管的為好,新買回來的排筆在其根部滴上一些502膠水,以防脫毛。新買的棕刷最好拿鹼水浸泡一段時間,去除其表面的棕櫚皮和雜質。
③ 裱畫過慮漿糊的那個工具叫什麼
裱畫過慮漿糊的那個工具叫排刷
裱畫,先找一塊光滑干凈的玻璃和准備好稀的糨糊,然後把畫正面向玻璃平鋪好,再用一個軟掃把糨糊輕輕的掃在畫上,等它幹了就再掃一層如此重復幾下,最後等它干徹底了就把畫輕輕地撕下來裝上畫筐.
④ 中國畫如何裝裱裝裱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裝裱亦稱「裝璜」、「裝池」、「裝背」,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美化和保護書畫及碑帖的技術。裝裱也是一門藝術。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可見裝裱之重要。
裱在壁上的畫最少隔二三天後才能下壁,下壁時不能折疊,背面朝上平放在案上,然後打上些蠟,用研石來回砑兩遍,用力要均勻,不能太快,鑲縫、接縫、轉邊都要著重磨研,砑好後用快刀沿轉邊處把廢邊剔去,再在轉邊處用砑石磨光即可。裝上下桿時要注意漿糊不易過多,使畫保持平整干凈,上下桿裝好後,可在畫幅背面粘上簽條,鑒條長寬要適度,否則影響美觀。
⑤ 自己如何簡單裝裱國畫
1、選購排筆、棕刷等工具:排筆和棕刷是手工書畫裝裱最為重要的兩個工具。
⑥ 書畫裝裱工具有哪些
1傳統手裱需要漿糊、水、宣紙、排刷、干凈平整木板一張就夠了。
2. 機裱更加快速簡單,裝裱機、膠膜、背紙。
⑦ 怎麼裝裱用什麼工具
裱字畫用的原料主要有:「綾」、「絹」、「綢緞」三大類。它們是一幅畫的「背景材料」。好的綾絹呢,產於江浙一帶,綾有:「鐵機綾」、「新花綾」、「普通綾」三種,以鐵機綾為最佳,顏色根據字畫大小、圖案不同而定。至於絹沒有什麼特別花樣,顏色分別和綾子大致相同。裱字畫的紙,用在面上做地子的,全是「宣紙」,用在里邊做襯紙的,有綿連紙、粉連紙、夾連紙。一幅畫完全裱起來,要用4層「宣紙」。這些宣紙基本上都是安徽產的最好的宣紙,而軸是專門訂做或者自己打出來的。
第一步,將字畫背面用特製糨糊打濕,貼上第一張「宣紙」,再打濕上牆;
第二步,將選擇的綢緞或綾絹打濕,再用「宣紙」粘貼上去,打濕後成底料上牆;
第三步,等到2天後,把字畫和底料從牆上撬起,沿邊裁料整齊,並用襯紙將字畫與底料粘貼在一起,裝飾邊條後形成初樣,背面依舊貼「宣紙」,繼續上牆吹乾;
第四步,一個星期後,取下初樣,再進行精裁、貼「宣紙」增加厚度,並且做防霉防蛀處理。這時,該裝畫框的裝畫框,該用軸頭的就用軸頭「包裝」,加軸頭這個程序比較講究,在裱畫的上端,細木桿為天桿,下端粗一點的木桿為地桿,加固完畢後就形成了手卷,平時不看畫,就可「打包」成棍裝,需要看時,則輕輕鋪張開來,非常方便。
⑧ 字畫裝裱的設備工具
(一)工作室(亦稱裝裱間): 要求:寬暢明亮,清潔整齊,安全方便,溫度與濕度要適中。 (二)掙牆(亦稱大牆,掙板): 用於貼平,掙干畫心,裱件和各種裝裱材料。 要求:平整、光滑、通風、乾燥。 (三)案台(亦稱裝裱桌): 要求:台板木質堅硬,檯面光滑平整,案台高度一般在80厘米左右。 (四)晾架(亦稱晾竿): 用於晾乾經過加工的復背紙,色紙以及各種材料等。 (五)拷貝桌: 玻璃桌面,內置日光燈,用於揭裱殘破舊畫。 (六)人字梯:用於裱件上、下牆時蹬踩。 (七)排筆:用於托裱綾、絹、紙張、畫心及覆畫等。 (八)棕刷:用於托裱綾、絹、紙張、畫心及覆畫裱件上牆等。 (九)裁紙刀:用於方正畫心、裁配畫料等。 (十)界尺和切板:用於方正畫心、裁配畫料等。 (十一)錐針和鑷子:用於方正畫心、挑除雜物等。 (十二)啟子:用於揭啟掙在牆上的裱件及各種材料等。 (十三)油紙(亦稱漿紙、隔糊):用於鑲嵌邊料隔漿糊用。 (十四)砑石(亦稱磨石):用於裱件背面砑光、磨平。 (十五)蠟板:用於裱件背面砑光時磨擦畫背。 (十六)其它工具:剪刀、撣子、叉子、噴水壺、籮篩、木鋸、電鑽、鉗子、 銅線、面盆、毛巾、毛筆、顏料、墨汁、調色盤、塑料薄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