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登山的裝備有哪些
導航設備。比如指南針,地圖,GPS。
防曬裝備。防曬霜,墨鏡,帽子,和國內流行的皮膚衣。
導航設備。比如指南針,地圖,GPS。
防曬裝備。防曬霜,墨鏡,帽子,和國內流行的皮膚衣。
急救葯品。防蚊,外傷處理,綳帶,便攜簡易骨折甲板等。
生火設備。防風防水火柴,打火機。簡易工具。螺絲刀,瑞士軍刀等。
足夠食物。至少比計劃多帶一天的口糧。足夠的水。至少比計劃多帶一天的水,大概2L這樣。
過夜裝備。考慮到意外發生時不得不在野外過夜的情況,根據季節考慮睡袋,墊子帳篷等。

2. 一般來說登山需要哪些必備工具
1要攜帶比較准確的指北針和海拔表;
2保護好攜帶的地圖和相關資料;
3帶上信號筆和撲克牌,以備迷路時作標記號用;
4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5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6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
7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8沖鋒衣(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9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10帳篷應選用三季帳或四季帳;
11專用工具如砍刀、手斧、行軍鏟等也要准備齊全;
12防水登山鞋有條件就裝備好些的,可以使用很長時間;
13應使用背包罩或塑料布遮蓋登山包,即使背包有防水功能也要如此;
14炊事用品如爐具、燃料、炊具等,可適當攜帶一些;繩索視情況選擇攜帶;
3. 戶外徒步爬山需要哪些裝備
一:背包需要具備背負系統和支架從設計、功能上看,容量相對大型背包小一些,背負起來也會更輕松。
登山杖分為折疊式和伸縮式。可折疊的登山杖便於收納,折疊後基本與50L背包同高,但全部打開後長度固定,無法根據實際需要調節長度。伸縮式登山杖可調節長度,但最好不要調到極限長度,會加重節與節結合處的負擔,這類登山杖的鎖定系統有快扣式和旋轉式兩種,一個從外部鎖定,一個從內部鎖定,外部鎖定的結構相對更不容易壞。
六:護膝在人的一生中,只要走路,膝蓋總會有所損耗,徒步過程中的負重也對膝蓋造成很大壓力,而膝蓋一旦損傷幾乎是不可逆的。連日高強度的徒步或爬山後,會導致肌力下降,出現雙腿顫抖、膝蓋搖晃的現象,你需要一副護膝,它有助於固定髕骨,從而提高步行的穩定性。常見的護膝有全包型、圓孔型、束帶型三種。全包型固定和支撐作用最好;圓孔型護膝在髕骨位置設計有一個開口,可更好固定髕骨;束帶型也叫髕骨帶,戴在髕骨下方一點的位置,但對膝蓋的其他部位沒有防護。
4. 登山工具
一般意義上的登山並不需要太復雜專業的登山工具,但是攀登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就需要一些特殊的工具了。通常情況下,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都有冰雪,要有能夠應對冰雪的專門工具。
3.4.2.1 冰斧
冰斧(冰鎬)是用途最大、最重要的攀登雪山工具(圖3.15)。冰斧被稱為登山之寶一點也不過分,因為攀登坡度較大的冰雪坡面沒有冰斧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幾乎垂直的冰壁,沒有冰斧(冰鎬)幾乎是無法攀登的。冰斧的用途十分廣泛,除了打確保點和鏟冰以外,長柄的冰斧在雪線以下,可以用做手杖;滑墜時可以用來制動;打保護點時,可以用做旋入冰錐的杠桿。
圖3.15 冰斧
3.4.2.2 冰爪
冰爪是固定在登山靴(鞋)上的、下面具齒的特殊登山工具(圖3.16)。一般的冰爪有12個齒(爪),前面2個與腳掌平行,尖端稍微下彎的前爪(齒),腳掌下有6個,腳跟下有4個與地面垂直的爪(齒)。老式的冰爪也有隻有1個前爪的款式,這樣的冰爪比較容易著力,但也容易扭到腳。
圖3.16 冰爪
3.4.2.3 登山杖
登山杖又稱滑雪杖(圖3.17),最早以前,人們發現滑雪杖並不只是在滑雪的時候有用,像雪地行走、過河、普通登山等都能用上它。滑雪杖下面的阻雪環可以防止雪杖深陷到疏鬆的軟雪裡。在冰川地帶行走時,還可以探測雪洞。所以,滑雪杖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各樣的登山活動中。
5. 一般如果新手去登山徒步,請問需要攜帶什麼裝備
新手帶裝備比如衣物、刀具、食物和飲用水、智能手機、手電筒、葯品等。如果是需要戶外野餐或者露營的話,還有帶帳篷。想要解決吃飯問題的話,還可以帶一台「太陽能燒烤爐」。走到哪裡,烤到哪裡,有陽光的地方就可以做美食了。重量輕體積小,才3斤重左右。攜帶非常方便。想吃什麼都可以放里烤,出門在外吃口熱乎飯菜,而且還營養健康。淘寶就有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