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黃土高坡有哪些礦產資源

黃土高坡有哪些礦產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6-13 21:21:08

Ⅰ 黃土高原礦產資源(急需,一定要詳細)

黃土高原擁有極為豐富的煤炭資源,其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煤炭資源不僅量大質優,還有較好的開采條件。其中,可供露天開採的煤礦儲量達200億噸。全國探明儲量的特大型煤田,約有一半分布在這里。山西省是我國最大的煤炭基地。陝西省北部的神府煤田,長慶油田,也是黃土高原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土高原地區地理位置適中,做為全國的能源基地,正源源不斷地向全國提供煤炭和電力,人們形象地稱它為全國的「鍋爐房」。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6776.htm

Ⅱ 黃土高原有哪些資源

黃土高原能源豐富,煤儲量豐富,還有天然氣石油等資源此外還有水能資源和風能等。小浪底水電站等煤礦大同煤礦。關於利用煤等化學能源可以開展高效的利用方式如煤氣。水能開發就是建立水電。風能太陽能也是電站的建造。。或是太陽能加熱。黃土高原擁有極為豐富的煤炭資源,其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煤炭資源不僅量大質優,還有較好的開采條件。其中,可供露天開採的煤礦儲量達200億噸。全國探明儲量的特大型煤田,約有一半分布在這里。

Ⅲ 黃土高原區域自然資源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黃土覆蓋面積最大的高原,又稱烏金高原。位於中國中部偏北。北緯34°~40°,東經103°~114°。東西千餘公里,南北75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東,關中平原以北、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跨山西省、陝西省北部、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及河南省等省區,位於我國第二級階梯,面積約62萬平方千米,海拔800~3000米[1] 。黃土高原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煤炭、石油、鋁土礦等資源,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黃土顆粒細,土質松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養分,利於耕作,盆地和河谷農墾歷史悠久,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 除少數石質山地外,高原上覆蓋深厚的黃土層,黃土厚度在50~80米之間,最厚達150~180米。黃土高原礦產豐富,煤礦、鐵礦、稀土礦儲量非常之大。

礦資源
黃土高原擁有極為豐富的煤炭資源,其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煤炭資源不僅量大質優,還有較好的開采條件。其中,可供露天開採的煤礦儲量達200億噸。全國探明儲量的特大型煤田,約有一半分布在這里。
山西省是我國最大的煤炭基地。陝西榆林市以其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被美譽為中國的「科威特」,是正在建設的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最終實現科技融入資源型的中國「能源矽谷」。黃土高原地區地理位置適中,做為全國的能源基地,正源源不斷地向全國提供煤炭和電力,人們形象地稱它為全國的「鍋爐房」。
但是,在礦藏量巨大的同時,植被量的日益減少已經成了黃土高原的一大災害,截至2000年,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僅為58%左右。
水資源
黃土高原河流眾多,溝壑縱橫,溝壑面積約占總土地面積的50%。主要河流有黃河及其支流渭河、涇河、洛河、延河、無定河及窟野河等。河水主要來源於降水,降水分布的特點是南部多、北部少,山區多、平原谷地少。因此,徑流的分布規律是自南向北減少,山區大於原區谷地。全區地表水資源105.56億立方米,人均536立方米,畝均263立方米。

Ⅳ 黃土高原的礦產及生產地

黃土高原擁有極為豐富的煤炭資源,其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煤炭資源不僅量大質優,還有較好的開采條件。其中,可供露天開採的煤礦儲量達200億噸。全國探明儲量的特大型煤田,約有一半分布在這里。山西省是我國最大的煤炭基地。陝西省北部的神府煤田,長慶油田,也是黃土高原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土高原地區地理位置適中,做為全國的能源基地,正源源不斷地向全國提供煤炭和電力,人們形象地稱它為全國的「鍋爐房」。
煤礦
石油
鐵礦
銅礦

石棉等
黃土

Ⅳ 黃土高原最為豐富的自然資源是

煤礦資源
黃土高原地區探明有儲量的礦產種類共有77種,包括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及非金屬礦產三大類。在中國45種主要礦產中,黃土高原地區具有34種。尤其煤炭資源儲量大,分布有大寧(大同、寧武),泌水(陽泉、潞安、晉城、陽城)、神府—東勝、准格爾等特大煤田。此外,還有豐富的鋁土礦、有色金屬、鹽鹼等礦產以及石油、天然氣等,主要礦產的潛在價值幾乎佔中國的一半。從主要礦產資源在中國的地位來看。煤礦產量佔中國的70%以上,煤種齊全,儲存條件好;天然氣資源豐富,是中國陸地最豐富的天然氣盆地之一。鋁土礦儲量佔中國的58%;鉬礦儲量佔中國的36%;稀土礦佔中國的95%;鈮礦佔中國的一半以上;銅、鉛、鋅、鐵、硫鐵、天然鹼、芒硝、沸石、石膏等都居中國重要地位。

Ⅵ 黃土高原上最豐富的礦產是______,該礦產以______省儲量最大.

黃土高原上最豐富的礦產是煤炭,該礦產以山西省儲量最大,素有「煤海」之稱.
故答案為:煤炭;山西.

Ⅶ 黃土高原主要的能源及其特點和分布

黃土高原地區探明有儲量的礦產種類共有77種,包括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及非金屬礦產三大類。在中國45種主要礦產中,黃土高原地區具有34種。尤其煤炭資源儲量大,分布有大寧(大同、寧武),泌水(陽泉、潞安、晉城、陽城)、神府—東勝、准格爾等特大煤田。此外,還有豐富的鋁土礦、有色金屬、鹽鹼等礦產以及石油、天然氣等,主要礦產的潛在價值幾乎佔中國的一半。從主要礦產資源在中國的地位來看。煤礦產量佔中國的70%以上,煤種齊全,儲存條件好;天然氣資源豐富,是中國陸地最豐富的天然氣盆地之一。鋁土礦儲量佔中國的58%;鉬礦儲量佔中國的36%;稀土礦佔中國的95%;鈮礦佔中國的一半以上;銅、鉛、鋅、鐵、硫鐵、天然鹼、芒硝、沸石、石膏等都居中國重要地位。

Ⅷ 黃土高原的礦產資源及其分布

陝西黃土高原區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主要有煤、石油和天然氣、水泥灰岩、陶瓷粘土等,尤其是煤,分布廣,儲量大,在我國煤炭資源中佔有重要地位。
一、煤
陝西黃土高原區是我國主要的煤炭工業基地之一。該區含煤地層眾多,石炭二疊紀和侏羅紀為主要成煤時代。成煤環境以濱海平原型及大型內陸盆地型為主,因而煤系地層分布廣,岩性、岩相較為穩定,分帶明顯,含煤性好,煤層一般層數多、厚度大、產狀平緩,煤種多,煤質好。區內有五大煤田:神府煤田、黃陵煤田、彬長煤田、焦坪煤田和渭北煤田的一部分。
1.神府煤田
神府煤田即榆(林)神(木)、府(谷)煤田。總儲量1233億噸,探明儲量1021.1億噸,榆神府、榆林、橫山三個勘探區的保有儲量達796億噸。分布在南北130公里,東西55公里的7890平方公里范圍內。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分三個成煤期:石炭二疊紀含煤地層主要分布在府谷、吳堡南北一帶,總儲量699.8億噸,地層平緩,厚度70米,可採煤層4~6層,可采厚度7.2~17.9米,以氣煤為主,預測吳堡有焦煤和瘦煤;三疊紀含煤地層厚290米,含煤7~15層,5號煤為主要可採煤層,厚0.8~2.9米;侏羅紀含煤地層,分布在神木、府谷、榆林、橫山、靖邊、定邊一帶,含煤地層部厚250米,可採煤層3~7層,總厚8.4~21米,為長焰煤、不粘結煤、弱粘煤。神府煤的主要煤種,煤質優良,發熱量高達6437~7579大卡/千克,特低硫0.23~0.57%,特低灰6~8%,不需洗選,是世界少有的高級動力煤,可與我國大同煤質媲美;煤層穩定,結構簡單,基本上無夾矸,地層平緩,僅1~3度,地質構造簡單,埋藏淺,有的覆蓋僅20~30米,適於大規模露天開采。
2.黃陵煤田
分布於黃陵的店頭等地,總儲量33.1億噸,探明儲量27.6億噸,為侏羅紀煤田。地質構造簡單,煤層賦存淺而穩定,含煤地層厚10~150米,有三層可採煤層,總厚1~7米。店頭一帶,鑽孔原煤灰分15%左右,硫低於1%。煤種為弱粘結煤、長焰煤和氣煤。
3.彬長煤田
彬長煤田僅次於神府煤田。是陝西黃土高原第二大煤田。煤田總面積913平方公里,地跨彬縣、長武、旬邑三縣,以彬縣為中心,東西、南北走向各30公里。煤炭總儲量為68億噸。該煤田地質構造簡單,含煤地層厚50~100米,可採煤4層,屬侏羅紀煤田。煤層厚度大,儲量多,煤質好、埋藏淺。整個煤層分布幾乎呈水平狀態,未發現斷層,平均厚度為16.64米,最厚處達43.87米;屬長焰煤、弱粘結煤和不粘結煤。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少,灰分為14.8%,含硫0.7%,含磷0.017%,平均每千克發熱量為6000~7000大卡,低灰、特低硫磷、高發熱量,是理想的動力用煤和氣化用煤。
4.焦坪煤田
焦坪煤田北接黃陵煤田,為侏羅紀煤田。主要是焦坪礦區,總儲量47億噸,探明儲量11.4億噸,含煤地層厚50米左右,可採煤兩層,總厚度5~34米。為特厚煤層,煤種為長焰煤、弱粘結煤和不粘結煤。
5.渭北煤田的西段
陝西黃土高原南部的銅川礦區建在渭北煤田的西段,渭北煤田是我國主要煤炭產地之一。銅川礦區東西長42公里,南北寬6公里,含煤面積252.6平方公里,總儲量5.2億噸,保有儲量約1.5億噸。屬石炭二疊紀煤田。石炭繫上統太原組和二疊系下統的下部山西組為主要煤系地層。具有開采價值的煤層為10號煤及5號煤。10號煤厚度為0.8~5.3米,一般為1.3米,為結構復雜的薄煤層。5號煤厚度為1.4~6米,一般為2.5米,為結構復雜的中厚煤層。煤種主要為瘦煤、貧煤和焦煤。銅川礦區是陝西煤炭開采最早的地區之一,目前,銅川市仍是陝西省最大的煤炭工業基地。
除了上述五大煤田以外,子長、富縣、安塞等地也有一定的煤炭資源。子長礦區的煤主要賦存在上三疊統的瓦窯堡組地層中。瓦窯堡組含煤30餘層,唯單層煤層厚度較小,僅有1~2層可達1米以上,最厚的不超過3米。目前主要開採的有兩個層位,其厚度在0.8~2.58米之間。煤層埋藏較淺,多在30米上下,層位穩定,傾角一般小於4度,地質構造簡單,便於開采。子長礦區探明儲量為28.94億噸,保有儲量為7.9億噸,煤的質量較好,主要為氣煤。煤的揮發分為44%,灰分25%,含硫0.3%,每千克熱量為8000~8200大卡,屬中灰分至富灰分的特低硫、特低磷的易選煤。可作為氣化、煉油,配焦和動力用煤。富縣、安塞等地的煤礦普查勘探,近年來都取得很大進展,陝西黃土高原區正在成為我國最大的能源重化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榆林地區是陝西省泥炭儲量最大的地區,以榆林縣城北40公里處的孟家灣大營盤泥炭礦最大。1979年探明該區泥炭礦儲量約為10萬噸,屬第四紀湖泊沼澤相沉積礦床。泥炭中,有機物佔41.82%,灰分佔50.44%,含氮1.34%,含五氧化二磷0.212%,含氧化鉀0.195%。泥炭層厚0.38~1.57米,產狀水平,埋深約1米。由於地下水富集,難於開采。在其它地方,如榆林橋頭村,高傢伙場、吳家河叉、五道河、馬合、橫山趙石畔等地,也有分布,但一般礦體不大,分布零散。近一些年來,對泥炭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泥炭除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以外,研究泥炭對於研究第四紀,尤其是研究一萬年以來的全新世地理環境,對於研究形成煤炭的地質環境等,均有重要的意義。
二、石油和天然氣
陝西黃土高原是我國石油的故鄉,著名的延長油田是我國最早發現的油田。在《漢書.地理志》中,就有。高奴縣有洧水「肥可燃」的記載。高奴縣跨今延安、安塞、志丹、延長、延川五縣市,延長油田就在這里。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曾在今富縣、延安一帶考察過石油,他在《夢溪筆談》一書中首次提出「石油」這個礦物名稱。延長油田是我國開發最早的油田,我國大陸上第一口油井,就是1907年在這里建成的。
陝西黃土高原是陝西省最主要的石油產地。石油主要分布在陝北斜坡帶上。中生界是目前勘探開發的主要含油地層,厚度約4000米,含有三疊繫上統延長組及侏羅系下統延安組兩套油層。延長組油層是主力油層,岩層平緩,為典型陸相岩性油,埋藏深度多在千米之內,延安組油層屬於古河道砂岩體儲油,油井產量比較高,但含油麵積小而分散,規律性較差。境內目前已發現12個油區,總控制探明含油麵積800平方公里,含氣面積26.3平方公里,石油地質儲量3億噸,其中延長油礦2億噸,長慶油田陝西部分1億噸,天然氣儲量16.6億立方米。這12個油區是:富縣直羅油氣區、甘泉下寺灣油區、延長油區、延安甘谷驛油區、延安青化砭油區、安塞油區、延長永坪油區、子長油區、吳旗油區、定邊油房庄油區、定邊東紅庄油區和定邊馬坊油區。除12個油區外,其它地區的石油勘探工作正在加速進行。
天然氣是隨著石油地層而伴生的寶貴資源。近年來,經過大面積勘探,發現陝西黃土高原北部是一個大氣海。在南起甘泉王家坪、富縣直羅鎮,北至榆林縣的廣大地區內,天然氣的遠景儲量約856億立方米。延安地區儲量約為33億立方米,榆林地區儲量約為800億立方米。
油頁岩是一種灰分高,可以燃燒的有機質岩石。陝西黃土高原區內,油頁岩分布廣泛。油頁岩生成於內陸盆地靜水還原和半流通環境,常與煤層共存和相鄰,礦床類型屬內陸盆地沼澤相式油頁岩。賦存於延長群上部,侏羅系延安組和安定組三個層位。其中賦存於安定組中的油頁岩分布不廣,多在煤層中呈夾層出現。目前,已知有工業價值的油頁岩有兩套,一套是延安組頂部的油頁岩層,主要分布在延安、子長等地;另一套是安定組油頁岩層,以安塞為中心,北至橫山,東達清澗,南沿杏子河流域及洛河沿岸,以及宜君、黃龍等地均有分布,僅局部地段可開采利用。另外,像彬縣水北溝、旬邑張洪鎮、淳化安子窪等地的油頁岩,厚1~50米,含油率5~7%,目前均未開發利用。
三、石灰岩
石灰岩是生產水泥、石灰、石材等的主要原料。陝西黃土高原南部的銅川一帶和東北部的府谷一帶為水泥灰岩的主要產地。奧陶系海相灰岩,廣泛出露於耀縣東南葯王山、將軍山及銅川市東南部,質量較好,儲量巨大。奧陶系灰岩還出露在府谷北海子廟一帶,沿著黃河谷地分布。目前,在這些灰岩出露區,已建成許多石灰岩礦,較大的石灰岩礦有:府谷上天橋、府谷東山、銅川黃堡石坡、銅川崖窯溝、銅川趙家山、耀縣寶鑒山等。
1.府谷上天橋石灰岩礦
該礦位於縣城東北12公里的黃河邊。礦石含氧化鈣 52.94%,氧化鎂1.18%,屬1級品。探明累計儲量573萬噸。礦體埋深0~26米,層厚14.7~18.7米,傾角2~7度,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宜於露天開采。此礦為府谷縣水泥廠備用礦源。
2.府谷東山石灰岩礦
此礦位於縣城東北約8公里的黃河邊。礦體分上下兩層,礦石均為Ⅰ級品。上層礦礦石氧化鈣含量為54.43%,氧化鎂含量為1.62%;下層礦礦石氧化鈣和氧化鎂的含量分別為53.64%和1.09%。上層礦厚1.2~2.3米,下層礦厚7.4~11.2米。探明累計儲量為33萬噸。礦層傾角4~8度,埋深0~12.4米,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宜於露天開采。此礦為府谷縣水泥廠提供礦源。
3.銅川黃堡石坡石灰岩礦
此礦位於銅川市黃堡附近。探明累計儲量約527萬噸。礦石多為Ⅰ級品,大部分礦石含氧化鈣53~55%,含氧化鎂<1%。礦區缺水,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宜於露天開采。此礦是銅川水泥廠的備用礦源。
4.銅川崖窯溝石灰岩礦
此礦位於銅川市南7公里。礦石為1級品,主要指標為:氧化鈣53.98~55.30%;氧化鎂0.32~1.23%;二氧化硅0.92~1.61%;氧化鋁0.09~0.12%;氧化鐵0.13~0.22%。探明累計儲量達1億多噸。礦石破碎等性能較好,埋深0.50米,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宜於露天開采。此礦已由新川水泥廠開采。
5.銅川趙家山石灰岩礦
此礦位於銅川南6公里之南硝子河西岸。為緻密塊狀灰岩,礦石含氧化鈣>53%,含氧化鎂<1%,探明累計儲量約1000萬噸,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已被銅川市水泥廠露天開采。
6.耀縣寶鑒山石灰岩礦
此礦位於耀縣葯王山東。為高鋁水泥和普通水泥特級、Ⅰ級、Ⅱ級品。探明累計儲量6723萬噸,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已由耀縣水泥廠露天開采。
另外,在陝北地表附近沒有石灰岩的廣大黃土區,人們把第三系三趾馬紅土層與第四系黃土層中的海綿狀鈣質結核作為燒制水泥的主要原料。
陝西黃土高原區黃土廣布,除可燒制磚瓦外,一些地方的黃土還可以作燒制水泥的豐要配料,主要的黃土礦有銅川庫當溝、耀縣五岩山和葯王山等。
四、陶瓷粘土
陶瓷粘土主要分布在銅川一帶的煤系地層中,在廣大黃土區,三疊系延長群以及第三系三趾馬紅土之下也有零星分布。
銅川狼溝陶瓷粘土礦礦石為半硬質粘土,二氧化硅含量為59.09%,氧化鋁,含量為26.04%,探明累計儲量為17.9萬噸,屬於早二疊世內陸湖相沉積。水文地質條件簡單,曾進行過地下開采,後因礦體不大,質量不高而停采。
銅川土黃溝陶瓷粘土礦位於黃堡附近,礦石為半硬質粘土,各項指標為:二氧化硅52.45~64.66%;氧化鋁21.59~33.06%;氧化鐵<2%;氧化鈦0.74~1.34%,礦石物理性能良好,質量較高,屬雲母含鋁粘土類,礦石為Ⅰ、Ⅱ級品,Ⅰ級品可做電瓷工業原料。探明累計儲量22萬噸。仍為早二疊世內陸湖相沉積。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可進行地下開采。
子長縣玉家灣鎮和縣城附近,在第三系三趾馬紅土層下,分布著陶瓷粘土,埋深0~5米,已揭露的礦體最厚可達5米,礦石顏色斑雜,以灰綠、淺紫、灰白色礦石質量較好,灰黑與黑色礦石質量較差。當地以此為原料燒制粗瓷製品。由於目前尚未進行勘探評價,其質量和儲量尚不清楚。
清澗雙廟一帶,在三疊系延長群中,一些灰綠色粘土層呈條帶狀類夾在白堊層中。白堊佔80~85%,粘土佔15~20%。可做陶瓷業的原料和配料。
五、其他礦產
除上述礦產資源外,陝西黃土高原區還有鋁土礦、池鹽、鐵礦、石英砂岩礦和礦泉水等。
1.鋁土礦
鋁土礦是提鋁的礦石,另外還可以做高級磨料—人造剛玉、高鋁水泥、耐火磚的原料等。陝西黃土高原區的鋁土礦主要分布在府谷、銅川等地。主要有府谷天橋則和銅川上店鋁土礦。
(1)府谷天橋則鋁土礦
此礦是陝西省目前最大的鋁土礦。礦體呈似層狀,主要賦存於石炭統本溪組之灰色夾紫色鋁土質頁岩中,為濱海潟湖相沉積礦床。主礦體長1200米,寬1050米,平均厚4.83米。礦體最大埋深為92.9米,深采區平均埋深61米,露采區平均埋深26米。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有利於開采。礦體的東北部和南部可以露采,露采部分的儲量約占礦床總儲量的60%,截止1979年底,此礦累計儲量為891.6萬噸。礦石質量較好,屬一水硬鋁石型鋁土礦,各項指標為:氧化鋁 57.64%;二氧化硅8.23%;氧化鐵15.18%;氧化鈦2.00%。另外,此礦還伴生分散元素礦鎵等。礦層上部尚有煤層,此礦可以綜合開發利用。
2.銅川上店鋁土礦
此鋁土礦與粘土礦共生,是生成於奧陶系灰岩古侵蝕面上的一種沉積礦產,常與山西式鐵礦伴生。生成於桃曲坡群灰岩侵蝕面之上,上石炭統太原組的灰岩之下。屬一水硬鋁石型鋁土礦,呈黃、淺黃、紫紅色,礦石化學組成:氧化鋁50.67~70.17%;氧化鐵 3.31~10.67%;二氧化硅9.26~26.50%;氧化鈦1.05~2.24%。礦體層位穩定,呈透鏡狀、似層狀產於耐火粘土礦層或粘土岩層中。一般為單層,局部地區可見4~5層,厚度0.2~3米,最厚可達10米。累計儲量為66.6萬噸。礦體埋藏較淺,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宜於露天開采。
3.池鹽
本區西北部的定邊縣內,分布著許多鹹水湖—鹽池。鹽池水中除含食鹽以外,還含有氯化鉀、氯化鎂和芒硝等鹽類。這里采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以前,漢代時,這里就有「鹽池以為利」的記載。這里的鹽池,目前采鹽面積已達100多平方公里。生產原鹽僅供食用。這里的池鹽,粒大、色青、體重,味純。產鹽量占陝西省總產鹽量的90%。較大的鹽池有花馬池、苟池、爛泥池等。對池鹽綜合利用大有可為。
4.鐵礦
本區鐵礦資源缺乏,僅有一些沉積式小型鐵礦零星散布在府谷、子長、安塞、宜君等縣。礦石主要為菱鐵礦、褐鐵礦和赤鐵礦,一般品位較低,屬於貧鐵礦。府谷縣境內,鐵礦點相對較多,礦體呈雞窩狀,總儲量約1.5億噸,多由群眾就地開采。
5.石英砂岩礦
石英砂是製造玻璃的主要原料,本區有神木縣三塘石英砂岩礦等。三塘石英砂岩礦賦存於上三疊統地層中,是一種湖相沉積的石英砂岩。礦石為Ⅲ、Ⅳ、Ⅴ級品。各級質量如表2.12 表2.12 神木縣三塘石英砂岩礦礦石質量等級表
礦石級別 二氧化硅 氧化鋁 氧化鐵
Ⅲ級品 99.02% 0.48% 0.22%
Ⅳ級品 98.39% 0.69% 0.38%
Ⅴ級品 97.73% 0.80% 0.79% 地表出露為透鏡體狀,產狀近於水平,一般出露長150~300米,厚5~8米,最厚12.9米,最薄0.3米。截止1979年底,保有儲量為214.4萬噸。埋深不大,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已由神木縣玻璃廠露天開采。
6.礦泉水
甘泉縣美水泉是陝西黃土高原區出礦泉水的地方之一。美水泉位於縣城南3.5公里的神林山和太皇山之間。有泉九眼,分布在約30平方米的范圍內。據《甘泉縣鄉土志》記載,「美水自縣西神林山發源,泉去地一丈,飛流激射,厥味甘美,以之作餚饌,雖盛暑不變味,烹茗亦香美」。又據《延安府志》記載,「隋煬帝北巡遊於此,偶飲此水,頓覺心曠神怡,遂賜『美水泉』,後取水於禁內,為隋唐兩代皇宮專用」。據分析,美水泉水,味道甘美清涼,內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是一種優質礦泉水,目前,該縣美水廠以此泉水為原料生產的「甘泉礦泉水」已進入國內外市場。
淳化縣境內的御泉和皇城泉是陝西黃土高原區另兩處出礦泉水的地方。御泉日涌水量為150立方米,皇城泉日涌水量為600立方米,都是黃土高原區的名泉。相傳漢高祖劉邦吃用過御泉之水,官莊鄉的皇城曾是皇家避暑勝地。御泉和皇城泉的泉水為弱鹼性、微硬、低礦化重碳酸鹽—鈉、鈣、鎂型水,無色透明,清涼可口,作為飲料水可與甘泉水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