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資源效益怎麼提高
擴展閱讀
教師認證資源從哪裡下載 2024-05-19 22:49:51

資源效益怎麼提高

發布時間: 2022-06-13 00:40:54

Ⅰ 如何利用有限的財務資源使其產生效益最大化

可以投資讓錢增值。那麼這筆閑錢有幾個選擇了?如果是想短期幾個月投資,那就是貨幣基金。如果是一到兩年的投資,那就是債券基金。如果是三到五年不用的閑錢,可以選擇指數型基金。收益最高的就是指數型基金。能獲得10%到15%的收益。但是需要你學習。需要你的低點買入,長期持有。

Ⅱ 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有哪些

1、提高產量和勞務量、增加品種

同樣一個企業和一台機器設備,如果產量和勞務量提高,經濟效益就可以成比例地提高。企業開工率不足,設備利用率不高,產量和勞務量少,經濟效益就相應的降低。

2、提高質量、優質優價

質量功能的優劣直接影響經濟效益。提高成品率、優質品率和新產品率,可以直接改善經濟效益。

3、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節約資金是提高企業和社會經濟效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4、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在工業產品中能源和原材料費用占很大的比重(50%~90%)。所以,節約使用物資,尤其是緊缺的原材料和能源,提高它們的利用效率,對提高經濟效益有很大的影響。



5、提高勞務的利用效率

交通運輸是主要勞務部門。由於經濟布局和運輸調度不合理以及各種物資消耗定額偏高等種種原因,所以運輸勞務量有很大的浪費。改進布局,合理利用調度,節約物資,減輕重量,就可以節約大量勞務量。

6、提高人力的利用效率

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活勞動,也是提高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途徑。

7、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

把有限的自然資源利用好,提高利用效率,節約自然資源,發揮自然資源的最大作用。

8、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

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經濟效益。縮短建設工期,縮短達產期,縮短生產周期,加快流動資金的周轉速度,就能夠提高經濟效益。

9、調整經濟結構和合理分配各種生產要素

提高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途徑是調整經濟結構和合理分配各種生產要素。價格是經濟評價和利益分配的工具,如果價格不合理,既不能客觀反映經濟效益的大小,也不能合理的分配利益,使各方面積極性受到影響,最後都對經濟效益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價格合理化是提高企業和社會經濟效益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Ⅲ 如何提高資源與勞動力的利用效率

一個企業要將人力資源轉變為人力資本的關鍵是提高人力資本存量和人力資本利用率,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人的勞動生產率,從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角度,主要取決以下幾個方面:
(一)數量調節
人力資源的經濟投入,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第一個基本途徑。不管是何種企業,人力都不能投入太多,各種生產要素的能力必須匹配,人均技術裝備及資金佔有達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另外,企業的各項資源投入還要根據市場需求及生產任務決定。人力投入太多就會造成勞動生產率及經濟效益下降。但是,人力也不可投入太少,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發揮分工協作的作用,人力太少就難以形成專業化分工優勢和協作優勢,有時還會影響其他生產要素如廠房、設備的利用率。因此,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要重視人力資源規劃的制訂,根據市場需求、企業戰略及生產率狀況,分析現有人力的餘缺,余則分流,缺則補充,確保企業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方,招聘到合適的員工。例如,我國許多企業投入人力過多,因此,減員增效是人力資源轉變為人力資本的重要措施。
(二)合理配置
人員的合理組織和配置,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第二個基本途徑。由於每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是由各部門相互協作完成的,因此,企業各部門生產力必須均衡。某一部門若人力不足,就會影響到其他各部門的產出而導致整個企業生產率下降。例如,目前國有企業有的生產部門人手不足,而後勤及管理部門卻人浮於事;有的研究開發部門力量單薄,銷售機構也不發達,生產車間卻處於半停產狀態,這就是生產力失衡的表現。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就要通過調劑人力解決生產力平衡問題,例如,我國某人造板廠生產的中密度纖維板產銷量連續八年均全國第一,從2000年下半年開始產品由供不應求轉為嚴重積壓,最嚴重時庫存達1萬多立方米,超過了正常月產量。經分析是銷售部門太薄弱,全廠750人只有6個人搞銷售。從2000年7月起,廠領導從全廠職工中選拔了30名優秀人才充實銷售部門,並建立了市場分片責任制,產品銷售量立即迅速上升、重新出現供不應求局面。由於每個人的知識能力和特長不同,在不同部門及崗位上的生產力也不同,因此,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要根據企業目標和任務,按照量才錄用,用人所長的原則,對員工進行合理配置和組合,努力發揮他們的專長和才能,做到事得其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三)教育和培訓
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第三個基本途徑。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提供的研究結果,勞動生產率與勞動者文化程度呈指數曲線關系,如與文盲相比,小學畢業可提高勞動生產率43%。初中畢業108%,大學畢業提高300%。舒爾茨早在20世紀60年代也指出並論證了人力資本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遠比物質資本的增加重要得多。可見員工的教育和培訓是最有效的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也是企業人力資本增值的重要途徑。企業要把對員工的教育培訓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對培訓工作加強管理。當前特別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對培訓有全面的計劃和系統安排。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必須對培訓的內容、方法、教師,教材、參加人員、經費和時間等有一個系統的規劃和安排。第二,要建立培訓激勵機制。教育培訓工作應與員工的考核、提升、晉級、調動等今明兩年結合起來,以提高人們參與培訓的積極性。第三,要加強一線員工的培訓。過去,企業考慮培訓人選時,往往優先考慮上層管理人員,對一線員工考慮較少。但是應該看到,整個一線員工隊伍的建設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是十分必要的,捉高一線員工知識技能,將有利於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第四,要對培訓項目加強評估和總結。培訓評估的首要工作是確定評估標准。
(四)人員激勵
人員激勵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第四個基本途徑。組織激勵水平越高,員工積極性越高,組織生產力也就越高,這既是一般常識,也是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如美國哈佛大學威廉·詹姆斯一項研究表明,員工在受到充分激勵時,可發揮其能力的80%~90%,而在僅保住飯碗不被開除的低水平激勵狀態,員工僅發揮其能力的20%~30%。我國很多企業勞動生產率低,與不合理體制壓抑員工積極性有很大關系。因此,改革勞動、人事、分配製度,建立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和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是人力資源轉變為人力資本的又一個關鍵。
應該指出的是,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企業的激勵方式應有所創新。除了提供員工有競爭力的薪酬水平,企業可嘗試通過知識資本化的方式,將那些管理和科學研究中有貢獻、有創新、能為企業增加效益的人員,用科學的方法把他們的知識轉化為資本,鼓勵他們對企業參股、入股,從而使他們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激勵他們更好的工作。此外,知識經濟時代下,員工將普遍具有職業發展,自我價值實現的願望和抱負,這就要求企業在確定了組織發展目標後,協助員工發現專業性及實現個人專長的契機,使員工

Ⅳ 項目管理中,如何優化配置企業資源,使效益最大化

項目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資源管理、材料管理、機械設備管理、技術管理、資金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現場管理,它是建築業行業管理的一個窗口,是建築企業形象的體現,是建築企業經營管理中最基層、最基本的管理。項目管理的主體是建築業企業,項目施工水平的高低、施工質量的優劣、文明施工的好壞,與項目管理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建築企業把項目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首要任務和重要內容來抓,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對建築企業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加強項目管理是建築企業長遠發展的需要
建築施工企業推行項目法施工有力地推動了建築業的改革和發展,建築施工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打破固定的行政建制管理體系,按照項目管理的要求,建立了以項目經理責任制為主要形式的項目管理責任體系。通過對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動態管理,提高了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施工生產能力,極大地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形成了以項目管理為核心內容的生產運營體系。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建築施工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建築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業主的要求日趨苛刻,墊資、壓價的幅度越來越大,工期越來越短,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最低價中標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已很難適應,一些影響建築施工企業長遠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不斷暴露出來,在這里我主要談談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
1、企業與項目關系不清晰。一方面,企業與項目的職責、許可權不清,缺乏完善的項目管理體系,企業的監督失控,項目責任考核流於形式,配套措施不健全或執行不力。另一方面,項目目標定位與企業目標不一致,偏離企業發展戰略框架,本位主義嚴重,重項目利益輕企業整體利益,出現項目經理部企業化,生產資料固化等情況。企業的中央協調控制力逐漸弱化,企業的整體實力嚴重削弱;「企業是利潤中心,項目是成本控制中心」的原則不能很好地貫徹,導致項目盈利、企業虧損。
2、項目人才資源管理薄弱。當前,建築施工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還相當薄弱,有的施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還僅僅停留在勞動工資管理的層次上,沒有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沒有制定相應的人才制度、措施及辦法等。這種薄弱的人力資源管理狀況不但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國有施工企業的中、高層骨幹正在向民營企業流失,從而帶走了他們的技術、經驗、教訓以及業主和市場,還間接影響了項目團隊的凝聚力、戰鬥力與和諧進步。項目管理者自身項目管理系統知識、專業技術意識薄弱,法制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淡薄;有的項目管理者團隊意識淡薄,小家長作風嚴重,權力慾望過甚,個人英雄主義嚴重,搞「獨立王國」,嚴重挫傷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削弱了企業對項目管理的控制。
3、成本控制觀念不強。雖然絕大多數建築施工企業對成本控制的意義有深刻認識,並且各有一套管理辦法。但是全員參與,全面、全過程式控制制的系統控制觀念還不強,還停留在亡羊補牢的堵漏洞階段,即堵材料、設備采購、工程分包、勞務分包、非生產性開支等漏洞。對一些潛在的影響工程項目成本的因素缺乏深刻認識,沒有強手腕、硬措施。技術革新對利潤增長的貢獻的價值認同度還比較低,對施工部署、施工組織對成本的重大影響的認識還比較模糊等。要牢固樹立以效益為目的的發展觀。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經濟效益始終是企業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標,特別是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業管理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向市場提供質量盡可能高、功能盡可能完善的產品和服務,力求獲取盡可能多的利潤和盡可能好的社會信譽。
4、風險管理與預防機制不健全。許多建築施工企業對風險認識不足,對潛在的市場風險、產品風險、財務風險、人才流失風險簡單歸咎於市場競爭激烈、生存環境惡劣等。對市場競爭分析不足,對市場解讀不透,對業主壓價、超常規壓縮工期的要求一應承諾,對盲目擴張帶來的管理覆蓋和資源配置問題估計不足,對聯營失控丟利潤、丟信譽、丟市場的嚴重後果屢錯屢犯,對資金嚴重枯竭、與日俱增、償債風險等財務危機麻木不仁,對人才流動沒有找准深層次的原因,對利潤大幅滑坡喪失警惕。
5、缺乏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許多建築施工企業的績效考核與評估體系缺乏科學合理性,個人利益與擔負的責任義務脫節,業績考核與勞動成果分配不掛鉤,項目管理責任考核流於形式。另外,以前施工企業大都是忽視項目部的作用與貢獻,吃大鍋飯,挫傷項目的積極性、創造性;當前的情形是所有的光環都戴在項目頭上,勞動成果分配集中在項目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機關職能部門的積極性、創造性。
6、建築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比較落後。當前,大部分建築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還停留在電子郵件收發處理、辦公無紙化、企業主頁建設的階段,缺乏總體規劃和系統設計,對信息化建設是一場深刻的革命認識不足,信息化的價值沒有得到有效挖掘,信息化在企業利潤增長中的貢獻率還很低,還沒有得到普遍認同,在企業發展戰略中的地位還沒有確立。
二、積極採取措施提高建築企業項目管理水平
五公司作為建築市場的一名新兵,需要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很多。表面看,缺乏悠久歷史和深厚經驗是建築企業的劣勢,但其實這也正好具有打牢基礎和嚴格管理的優勢,我們可以學習前人經驗,引入先進技術,積極開拓創新,以期做到後鳥先飛,後來居上。下面我就加強項目談談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1、理順企業與項目的利益關系。企業高層管理者應認真研究市場,把企業項目管理納入戰略發展規劃的范疇,優化資源配置,管理好企業內所有的工程項目,實現全局和整體績效的最大化,而不是單個項目績效的最優,從而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實力。為此,要構築適應市場變化、適合企業發展、運營高效的企業項目管理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企業項目管理的權力體系的構造。企業項目管理權力體系即對項目經理的授權與約束關系。授權過小,項目經理難以獲取需要的資源,難以完成所擔負的項目管理責任,並缺乏積極性、創造性;授權過大,高層管理者難以實施對項目的監控,致使項目管理處於失控狀態,從而影響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實踐證明沒有絕對最優的項目管理模式,只有最適合的。對項目經理的放權要遵循從企業自身實際出發,適應市場變化,適合企業發展,尊重企業歷史,尊重企業文化,運行高效的原則,堅持「企業是利潤中心,項目是成本控制中心」的基本原則。把責、權、利對等、切實地落到實處。承擔的責任與賦予的權力要對等,勞動成果的分配要同責任和奉獻掛鉤。同時,隨著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項目管理模式也要不斷地進行改進、完善和提高。
2、優化項目部的組織機構。項目部是施工企業的前沿陣地和先鋒部隊,施工企業的信譽好壞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終由項目部得以體現。完善項目部的組織機構直接關繫到項目管理的優劣,關繫到項目工程質量的高低,項目的施工質量和效益又體現了項目部的管理水平。因此,加強項目管理必須完善項目部的組織機構,必須按照「精幹管理層、優化勞務層、減少管理跨度、降低項目成本」的原則,實行管理層與作業層兩層分開。項目部各職能部門既要健全也不能臃腫,更不能為減少開支而對技術人員進行壓縮而使一人多職,這樣易導致技術人員因工作忙亂而造成工作失誤,致使工程質量下降,從而造成對項目管理的失敗。因此,要堅持按項目目標設崗,由崗定編,按編制合理設置人員,使組織機構精幹合理。只有這樣才能使項目部的整體管理效率提高,才能使項目部為企業增效創益。我公司所轄各項目,嚴格推行標准化項目崗位管理,做到精簡設崗,以崗定編,以崗定薪,責任到崗,既保證了項目人員崗位配備的優化,也最大程度發揮了個人工作能力,貫徹落實了崗位職責。
3、優化項目生產要素資源的配置。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是項目管理的重要環節,施工項目生產要素資源配置是否合理科學,直接關繫到項目施工的進度、質量、安全和效益,優化生產要素資源的配置是加強項目管理的一大關鍵。首先是應根據施工項目的特點,對其認真研究,精心編制生產要素計劃,使其能夠滿足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的需要,並能保證及時到位。其次是應按照項目管理水平與工程需要相適應、技術力量與工程需要相適應、機械設備與工程需要相適應、資金實力與工程需要相適應的標准進行。三是要完善人才考核體系,建立企業人才庫,制定骨幹員工培養計劃,建立人才選拔機制,組建一個精幹、高效、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復合型項目管理團隊。團結、凝聚、精幹、高效的項目管理團隊是實施企業項目管理的原動力和人才保證,是實現項目整體績效最大化的核心和關鍵,為此,要加強項目管理團隊的建設,其重點是項目經理的培養,遵循「公開選拔,競聘上崗,不拘一格,唯才是舉,量才而舉,量德而用」的原則,既注重業務素質,又注重思想素質,既保證民主競爭,又做到才盡其用。四是要實行材料采購、專業分包、勞務招標,選擇具有合格資質、誠實守信、實力強、價格優、服務好、易協調的供應商和分承包商,加強過程式控制制和跟蹤管理,本著「誠信」、「互贏」的原則在材料供應商、專業分包商、專業勞務隊伍中結成動態聯盟,實現跨地區、跨行業的戰略聯盟,促使企業間資金、設備、技術、人才等要素合理運作,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4、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體系。所謂成本控制體系,是指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各個管理層面和施工班組人人參與其中的成本管理網路系統,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擔負著一定的成本管理內容。建築企業要對項目部設定總的成本控制目標,項目部要將部分成本控制目標以責任狀的形式落實到相應的部門甚至到施工班組。明確責任人和獎罰辦法,然後根據工程的進度,按時間段或工程節點進行考核,並嚴格實施獎罰,這是成本管理取得實效的重要保證。與此同時,成本控制體系應根據工程的進展和需要及時調整和完善,不斷加大力度,為此,還要注重經常性組織項目各部門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其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項目成本控制是否有效,不僅依靠管理人員的能力和素質,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各項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要靠制度來規范操作行為,做到有據可依,有章可循。特別是材料、設備和管理費用的開支等更是管理的重中之重,材料佔了工程成本的大部分,必須要有嚴密的材料管理制度。合同簽訂前,必須經過一定的程序,避免個人決斷,堅決杜絕暗箱操作。其他如收料、保管、發料等環節必須責任到人,做到賬物相符,台賬清楚,特別要注意各個環節之間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在這里要注意的是在采購材料上一定要有效益意識,不可盲目。要根據季節、任務特點采購所需材料。不可沉積太多,以免造成積壓,也不能准備不足,造成用料緊缺。物資管理部門要根據工程質量、進度和設備能力的要求,合理地配備機械。外租設備要從降低成本的角度考慮,分別採取按台班、按工作量或包月等不同的租賃形式進行租用。要制定設備維修和油料消耗定額,並按月或根據部位及完成工作量進行考核。保證各類設備保養的完好,杜絕機械事故的發生,努力降低機械使用成本。非生產性費用的開支可伸縮性很大,必須從嚴從緊控制。可以根據工程量的大小,確定合理比例,總量控制,分項考核。項目管理班子的搭建應是精幹高效,避免人浮於事,以減少工資總額的開支。辦公費用、交通工具、差旅費等開支,必須厲行節約,可採取包乾的形式,節資超前,業務費用開支遵循必要和從嚴原則,建立嚴格的審批、報銷制度,規定許可權不得突破。財務要認真執行有關制度並實施監督。
5、推行標准化管理,健全獎懲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與評估體系,是激勵員工主動性,調動積極性,激發創造性,確保企業活力的根本保證。要突出公正、公平、合理,收益與奉獻掛鉤,堅持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和貢獻大小相結合的原則,適當拉開差距,兼顧公平,分析、定位每個崗位的價值與奉獻,將之與物質獎勵結合。項目管理者要特別注意挖掘技術崗位、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崗位的工作價值,給予其合理的薪酬定位,並運用激勵機制實施考核獎罰。同時,建築施工企業要完善工程項目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通過規章制度來約束人、激勵人和管理人,在規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按規章制度辦事,使員工各負其責,以此來提高工程施工質量。
6、加強風險預控能力。建築施工企業項目管理面臨的風險主要為四大類:市場風險、產品風險、人才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體現為競爭激烈,報價失策,合同條款的損失,市場佔有率的丟失等;產品風險體現為不能按期交工,質量存在問題,發生安全事故等;人才風險體現為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骨幹員工的流失,人才結構老化、斷層、青黃不接等;財務風險體現為現金流斷裂,財務杠桿選擇不當,周轉困難,工資拖欠,工程款追討等。加強風險控制的前提是要把握市場脈絡,強化項目管理者風險意識,加強責任成本管理,建立和完善風險管理與預防機制,增強風險識別能力、預控能力和處置能力。我公司在強化風險控制方面,堅決在各項目貫徹公司《項目管理人員問責制》,按崗位收取相應的風險保證金,將項目各項管理責任分化到各部門,落實到各崗位,做到層層貫徹、責任到人,項目建設風險全員共擔,將個人利益與項目風險掛鉤,項目盈則大家盈,項目虧則大家虧,強化每位項目管理人員的主人翁責任意識,通過全員努力降低成本。切實地保障項目弱化風險,提高效益。
7、加快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市場,信息就是利潤。信息化是建築施工企業構築管理新平台,宣傳、樹立、提升企業形象,降耗增效,增強競爭實力,增強企業發展後勁的動力源。企業高層管理者應把信息化建設納入企業戰略發展規劃,從全局與整體進行規劃和系統設計,分階段分步驟實施,挖掘信息化的價值,不斷提高信息化在企業利潤增長中的貢獻率,奠定信息化在企業發展戰略中的地位。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才會取得更大的進步,更好的成績,才能具備高瞻遠矚、決勝千里的能力。目前雖然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是成功對於我們來說,我們才才剛剛上路,只有積跬步,才能至千里;積細流,才能濟滄海。

Ⅳ 如何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益

將有限的資源產生效益發揮到最大,是每一個創業者都追求的目標。由於資源的內涵很多,創業者需要回答的已經不是某一種資源的效益最大,而是創業者擁有的所有資源。在不違背國家政策的前提下,要將創業者擁有的資源進行整合,添加自己的合法創業,才能產生最大的正當效益。

基於這樣一種前提,創業者必須對自己的資源情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要了解自己擁有和能夠使用的資源分布、資源數量、市場價格、市場容量,以及各種資源量的開發技術難度及其解決途徑。由於上述資源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波動,其間又有很多一般創業者難以了解的其他因素,所以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往往只是一個努力方向,很難在現實中達到。這就需要創業者不斷地加強學習,或者多用智者的意見,彌補自己的不足。

實例:種煙草的故事

某山地出產煙葉,而且能夠生產出較高品質的煙葉,這些煙葉是生產高檔卷煙的優質原料之一。由於煙葉是高稅產品,生產者、當地政府、商家都能夠從煙葉的生產中獲得相應的效益。經濟發展的壓力促使當地增加產量,這就需要擴大種植面積。但是,此地的煙葉生產適宜區只在海拔800~1200米。在這個范圍內種植煙葉,產量、品質都不錯,超出這一范圍,就會出現事與願違的現象。但是,利益的驅動還是讓某些人踏出了適宜區的范疇。

在武陵山區一個位處海拔1500米的山區,管理人員要求當地農民種植煙葉,並將地膜玉米生產技術應用到煙葉生產上。由於我國處於北半球的季風氣候區,每年的氣溫情況並不相同,高溫年、低溫年不時可見。在起初種植煙葉時間里,煙葉是獲得了不錯的收成,各方皆高興。於是,人們便增加了投入,擴大種植面積,期望來年獲得更大的效益。不料,第二年的低溫來得特別早,一些煙葉沒有等到收獲便被低溫凍壞。筆者的一位朋友曾到現場參加檢查,看見某些煙葉的葉片已經嚴重受凍,對於搶收的煙葉,煙草部門拒絕收購,組織生產部門的官員亦無法面對當地農民。這件事情,不僅給農民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也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這是低溫對煙葉生產影響的事例。

在武陵山區一個地處海拔600米的地帶,管理人員要求當地農民種煙葉,並對農民承諾收購產品,收成不差。由於低海拔地帶的氣溫高,煙葉雖然產量不低,葉片也比較大,但由於氣溫高,煙葉的品質卻不高。一年下來,煙草公司還是拒絕了收購該地的煙葉。同樣,一些當初組織生產的官員難以面對當地鄉親,影響同樣不好。

這兩件事情都說明,如果已有的資源不適合某一件事情,就不能夠硬性去做。如果非要硬性去做,違背自然規律,就很可能受到自然規律的報復。雖然從理論上說,可以通過某些技術手段、增加投入達到技術效果,但經濟上的門檻卻很難邁過。在上面事例中,海拔1500米的地方種植煙葉遇見的是低溫報復,煙葉絕收,讓煙農受到損失;海拔600米的低山河谷地帶種植煙葉遇見的卻是高溫降低煙葉的品質,同樣被煙草部門拒收,煙農受到傷害。這件事情的教訓是很深刻的。

Ⅵ 努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不斷增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切實履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的承諾,自覺做到合理開采、科學開采。切實加大投入,引進和採用先進的技術、方法、裝備,逐步淘汰陳舊落後的采礦方法,及時關停小選場、小冶煉、小堆浸、小氰化池、土法提取冶煉等,改善生產條件,提高利用水平,降低環境污染。礦山可行性研究結果是出資人是否可能投入開發的依據,也是小礦避免盲目性、走向正規化的首要環節。過去小礦山往往忽視這一工作或根本不理會這一環節,以致匆忙上馬或是造成小礦布局不合理,或是資源不能充分合理利用甚至造成嚴重損失和浪費,或是難以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等不良後果。今後,小礦要重視礦山可行性研究工作,相關管理部門應將它作為准入的必然要求和明確要求。對於現有的小礦,原則上只要求有采礦方案,沒有正規設計要求,這是導致小型礦山起點低、技術含量低、不正規的重要因素。礦山設計是小礦建設、規范發展的重要依據,突出強調把好資源合理開發利用關,即其采礦方法和選礦工藝要能充分合理加以利用資源。從准入條件、技術規范上,提高小礦保護與合理利用資源的水平。

Ⅶ 如何利用資源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管理優化資源,可以創造非凡效益;先來盤點被企業忽略浪費掉的關健性資源
在過往服務的案例中,發現不少企業都有一個共性,他們只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他們害怕自己的短板,於是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如何去提升不足,但如果遇到不足的地方是短時間沒法改變的情況下時,他們便接受了現狀,或者害怕去面對。
無論是企業戰略制定,還是管理策略制定,不管你是大公司,還是初創企業,首先要梳理企業內部資源;找出可以優化再利用的關健性資源來放大企業的價值點;如:員工、客戶、合作商、供應商、渠道商、信息、消費者、機器等;
員工:這么多的員工除本職工作之外還有多少再利用的時間?都可以做些什麼呢?怎麼提升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自願的參與進來?他們的參與能為公司解決那些問題?招聘?找項目?業務?銷售?資源?我們又能為對方提供些什麼?參與後他們能獲得什麼?等等,可根據公司的業務類型去設想。
客戶:需要分析客戶和公司業務合作的內容,是否可以再開發?轉介紹?加單消費?還是客戶變成經營者?場地提供者;多次業務開發與合作也是可以的;合作商、渠道商、消費者也是同理;
信息共享:很多企業都沒有建立自己的信息共享系統;包括員工管理系統、客戶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生產管理系統,一個好的體系,一定是各體系相鏈接,但卻都獨立,許可權區分,信息共享;如果沒有共享,你會發現公司內部的員工,很多都做著重復的工作,嚴重浪費企業的資源。特別是大企業更嚴重。
機器:對於生產、研發型企業,他們也會發生一些機器閑置的現象;那麼就可以考慮如何提高機器的再利用率。合作、出租、聯營、代加工等都可以提升機器的價值點。
庫存:很多品牌商或廠家,每年的庫存嚇人,都在想著變著法子怎麼去賣掉庫存,但效果卻甚微。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思維是如何把庫存賣掉。如果你是消費者,願意發錢買庫存的有多少?常用的方法就是促銷、打折、抽獎、搞活動,他們能銷售一部分,但卻仍然倉庫貨積如山,怎麼辦?變換個概念;把買變成送;我送你要不要?在商業模式上作個動態調整。把利潤從其他的產品上獲得,;你買個手機我送台車;你要不要?
共享創造價值;在我們梳理了企業內部資源可以優化共享之外,企業外部的資源也是可以共享和鏈接的。
一個企業如果要生存發展,不可忽視來自外界的資源合作;如果你沒有合作意識,如果你的對手搶先跟他合作,有了新的商業信息,和商業形態;那麼他的競爭力會不會加強?對於您來講,是不是一種商業危脅?在這個抱團發展,跨界合作的時代,外部資源的鏈接能力,同時也代表了公司的實力。
在鏈接外部的資源時,首先要審視自己企業處於產業鏈的那個部分?上游是那些?下游是什麼?他們有那些是可以共享的,我們有那些合作的機會點;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合作?除此之外,我們的渠道商、供應商;他們處於一種什麼樣的階段,他們需要什麼?我們能給什麼?除了現有合作的方式之外,還能不能可以增加其他的合作渠道或者合作方式;有沒有一種方式或商業模式可以讓同業參與進來,讓跨界企業和行業為我們助力?讓消費者即在消費的同時,且自願傳播,自願參與經營?等等。
如果停留在管理的思維去看一個企業、產品或項目的發展時,更多的是想著怎麼去管理、銷售、推廣、優化產品功能等;而事實上,很多問題在商業模式設計時就能把管理問題的根源解決掉。同時作為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一定要正視企業內外部資源的利用;用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和合作方式去提升企業的內核以及外部競爭力。

Ⅷ 如何能使企業效益提高

企業在合理合法情況下,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有:

一、積極採用現代管理方法,向管理要效益。
管理是企業永恆的主題,是企業良好運行的重要保障;管理是否順暢和有效將直接決定了企業的工作流程,進而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比如:進行財務管理時,需注重全面預算管理、科學安排資金周轉和財務審計等等;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時,需注重合理人才的培養、激勵和儲備等等;進行銷售管理時,需注重產品與市場的有效結合點、銷售方法的有效性和市場信息的掌控等等;進行裝備能源管理時,需注重對設備的點檢和維護管理、經濟型狀態預知維修管理、改進和大修管理等等;進行生產工藝和流程管理時,需注重工藝的改進、流程的優化、節能降耗方法的應用等等;進行安全管理時,需注重員工的安全意識培養、工作過程中危險因素的辨識與控制等等。

二、建立企業完全成本管理體系,向完全成本要效益。
比如:建立三全成本管理體系,即全員、全系統、全方位推行成本管理;進而加強對員工成本意識的培養和行為規范;查找和分析影響產品完全成本構成的因素;全系統地推行成本責任制;應用完全成本管理系統中的有效方法尋求成本改善空間和進一步降低完成成本。

三、根據自身企業特點,適度擴大企業經營規模,向規模化要效益。
目前,向規模化要效益的企業比比皆是,但對於自身企業能否擴大企業經營規模,要考慮眾多因 素,比如:考慮自身企業所處行業的特點與前景、考慮自身企業的實際經營業績、考慮企業的利潤空間等等,做好充分的調研、研究、分析和評估等,方可決定是否 向適度的規模化要效益。

四、優化產業結構,開發合適的產品和服務,向產業結構要效益。
比如:發展良性的循環經濟;進行產品的深加工;開發合適的產品和服務等等。

五、依靠科技,採用先進技術,向科技要效益。
比如:通過自主開發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贏得核心競爭力;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工作方式方法的現代化,贏得市場先機和增加產品的附價值。

六、注重營銷策略和手段的創新,把握市場脈搏,向市場要效益。
比如:通過有效的方法,及時了解市場上產品價格的波動,合理營銷,使得企業自身產品賣高價。

七、擁有高素質的企業經營者,向企業帶頭人要效益。
因為企業帶頭人的素質往往影響甚至決定企業發展的方向,並對企業管理有重大影響,進而對企業的經濟效益構成潛在的甚至直接的巨大影響。

八、提高產品質量,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向產品質量要效益。
比如:藉助質量管理體系的標准化和有效性,來提升產品的質量;通過掌控原材料的質量、精細化生產、對產品質量嚴格把關等來提升產品的質量。

九、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 培養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向員工要效益。
員工素質直接決定工作水平,員工又是直接作用於產品的操作者和執行者,所以員工對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等各方面有著重大 影響。通過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通過企業文化的傳播、影響和深入,不斷提升企業員工素質,進而使得員工從思想意識、工作水平、合理化建議提交和創新的開展 等各方面發揮有效和積極作用,實現效益新的增長點。

Ⅸ 如何發揮教學資源的最大效益

學資源是電大遠程開放教育的物質保證。如何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教學資源,實現其最大效益?本文結合作者多年的實踐探索,介紹了其在綜合利用、動態補充和創新開發、資源傳輸和使用服務三個方面的具體做法,給出了問題的答案。
【關鍵詞】 整合利用;教學資源;教學設計;資源開發
教學資源是電大遠程開放教育的物質保證。近年來,文字教材、視聽教材、CAI課件、網路課程等四類教學資源空前豐富,如何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這些資源和實現其整體最大效益成為教學模式改革的瓶頸問題。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對整合應用教學資源進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探索:
一、綜合利用
目標明確地將以上四類教學資源進行「一體化」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和形成性考核中始終貫穿資源的有效應用。主要形式是:在面授中「選擇使用」和「配合使用」教學資源,一方面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教學資源,習慣信息技術的使用;另一方面發揮系統優勢,避免重復勞動。
1. 選擇使用。在課程教學設計中將相關的教學資源按知識點、難點、爭鳴點進行篩選後整合。例如對學時較長的錄像,可按知識點選用;對市縣電大教師感到有難度的教學內容,依靠系統力量解決(如會計本科《國民經濟核算》利用中央電大網路IP課件);對起到擴大學生視野、培養創新意識的爭鳴點積極利用(如會計本科的《會計案例研究》、《審計案例研究》)。同時引導學生在面授之外通過各種途徑使用教學資源,其學習筆記作為形成性考核內容之一。
供選擇使用的教學資源不僅是現行資源,對以往中央、各省電大開發製作的部分由於文字教材變更而棄用的教學資源也應包含其中,這些資源里還有許多可利用的「零件」,如果將其進行選擇、分解、整理成相對獨立的小課件,無疑為現有教學資源增添一大筆財富。
2. 配合使用。對完整和相對成熟的教學資源,應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輔助配套後全盤利用。我們在這方面的實踐探索可追溯到1990年。當時出現以大量面授課取代中央電大電視主講課的傾向,教學質量、效益都受到影響。我們針對電視課在製作和使用上存在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
..
的某些不足,進行以「提高電視課播講、視聽質量」為目標的媒體配套優化組合教學設計的實踐,配套設計了《聽課指南》和《課後三言兩語》兩個電視欄目。前者對各次電視課起承前啟後的作用以及提示內容提綱和難點,使學生較快進入良好聽課狀態,提高學習效率;後者講解難點,補充電視課無板書示範之缺陷以及章節小結,引導學生理清學習思路。這兩個配套電視欄目密切了主講教師、輔導教師和學生的聯系,顯著增強了電視主講課的效果。在目前的整合應用教學資源實踐探索中,一方面要更好地利用先進技術,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發揮適用的傳統技術的效益。
二、動態補充和創新開發
在充分應用中央電大和各省電大教學資源的同時,要注意根據實際變化進行動態補充,不斷完善原有資源;在開發匱乏資源時,注意揚長避短,突出創新。
1. 動態補充。教學資源必須「與時俱進」,動態補充不斷完善原有資源,才能保證「生命之樹」常青。例如對於財經類課程,由於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體制的深入改革,導致與之相適應的財經法規不斷地發布和修訂。因此,我們在使用中央電大主資源的同時,不斷補充製作最新財經法規、新概念、新術語的背景及說明的網頁和小課件,以提高資源的利用質量。
2. 創新開發。隨著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的發展,電大的遠程開放教育對CAI課件和網路教學資源的需求日益擴大。在開發匱乏教學資源時,我們分析了以往教學資源的局限:
(1)「固化性」。部分課件緊扣教材內容和章節順序,在經濟不斷發展、信息飛速更新導致電大教材頻繁更新的情況下,這種固化的課件生命周期大大縮短,甚至「曇花一現」;又因課件是「集團作戰」成果,要進行適時修改更新實非易事,課件滯後於變化了的實際,可用性大大降低。
(2)「封閉性」。部分課件按為數不多的幾個教師的教學思想設計,不可能完全適應擁有44所省級電大、上萬個教學班(點)、上百萬學生、數萬專兼職教師的龐大電大系統以及開放性遠程教育千變萬化的教學實際。教無定法,學無定法,多數課件無法在其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重新整合,阻礙了教師使用課件的積極性,使廣泛「共享」受到限制。如根據教學需要,某課程擬引用另一課程課件的某片斷,但因為無法「斷章取義」單獨利用而只能放棄。在財經類教學中,課程間知識的交叉比比皆是,但由於會計學的課件不能為其他課程移植引用,結果導致一方面現有資源共享利用不夠,另一方面因資源不足重復投入,造成很大的浪費。

..
..

(3)「大而全」。部分課件均以一門課為單位,集課程專家、教學設計、科研、心理學、美術、音樂、攝影、軟體設計等人員的智慧於一體,基層電大教師參與製作受到諸多條件限制,不利於教師提高教學資源應用水平。
上述局限性促使我們借鑒「積件思想」[1]開發教學資源:IP課件、視頻點播、直播課堂、CAI課件應該向「積件」的方向發展,即資源製作的著眼點是教學內容的一個個知識點,是一個個獨立的小課件,具有「微單元性」、「可積重組性」和「開放性」的特點,更適應電大遠程開放教育及提高電大教師隊伍教學資源整合應用水平的要求。
①「微單元性」。即資源製作以知識點為基礎,與教材版本和章節順序無關。這樣,在教材頻繁變動的情況下,由於大部分原理性的知識點是相對不變的,因此,其資源仍可繼續使用;若知識點過時,其資源可作為歷史線索供參考;針對新增知識點可快速製作出相應資源來,通過網路傳輸及時地助教助學。再者,「小而精」使教師的參與面和積極性顯著提高。
②「可積性、重組性」。它使同一知識點隨著其不斷發展、教學內容、方式、教育理論、模式不斷變化而得以有縱向和橫向的積累。如同樣一個「會計平衡公式」隨著會計理論的發展(縱向),由不同教師從不同視角、以不同的教學設計思想(橫向)製作或重組出各種創意的教學資源,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和電大教育對象多元化的特點,使師生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又如《會計模擬實驗》與《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課程的相關知識點相聯系,只要把相關的單元資源調用重組,就能很好地達到以往課件達不到的教學效果。
③「開放性」。我們努力使製作的資源能讓使用者採用相應軟體修改。如用Flash所做的小動畫,PowerPoint所做的演示片,FrontPage所做的網頁,Excel所做的表格,Photoshop所做的圖片等等。這就使人人動手參與製作、二次開發創新成為可能,從而有效地促進和提高教師資源整合應用水平。開放性亦為學科間的移植引用提供了便利,避免重復勞動,為「資源共享」賦予了真正的意義。
此外,在技術上我們採用屏幕捕捉錄制教學講解演示過程畫面和攝影教師形象同步的方法製作網路直播課,改變了以往「人頭+文稿」且文稿常常不清晰的呆板模式,使學生最為關心的教學講解畫面生動活潑起來,取得了較好效果。
三、資源傳輸和使用服務
教學資源暢通的傳輸和周到的使用服務是提高資源應用效率的關鍵。我們認為應該著力

..
..
抓好「產品介紹」、「使用服務」兩個環節:
1. 產品介紹。主要解決「有何資源」、「如何取得資源」的問題。在課程教學設計中,將資源產品介紹列為首要內容:該課程有哪些文字教材、視聽教材、CAI課件、網路資源,分別從哪些渠道獲得等等,將其製作成演示小課件,供隨時講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