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中國資源之最是什麼
擴展閱讀
依賴石油出口說明什麼 2025-07-28 11:12:22
豆腐價格為什麼上漲 2025-07-28 11:06:24
汽車專用工具sst是什麼 2025-07-28 10:49:27

中國資源之最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10 02:57:02

㈠ 中國什麼資源居世界第一啊!!!!!!

勞動力....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3850萬人居世界第一..中國利用地熱資源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一次性能源中的煤炭消費量、鋼材消費量、水泥消費量、常用有色金屬總消費量、年淡水使用量、化肥消費量、有機水污染物排放量、海洋捕撈生產量等,均居世界第一位。

誰能不是第一..巴西才是..人家有亞馬孫..比不上的..加拿大也比中國大..
==============================================================================
==========================正題================================================

中國礦產資源豐富。迄今為止,共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153種(能源礦產7種、黑色金屬礦產5種、有色金屬礦產41種、貴重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89種、其他水氣礦產3種)。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礦產資源總量豐富、礦種比較齊全、配套程度較高的少數國家之一。按探明儲量計算,中國45種主要礦產中有25種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石膏、釩、鈦、鉭、鎢、膨潤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鎂礦、銻等12種居世界第一位。

煤炭資源

煤炭資源:中國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國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儲量為10000億噸,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地區,以山西、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的儲量最為豐富。

油氣資源

油氣資源:主要蘊藏在西北地區,其次為東北、華北地區和東南沿海淺海大陸架。截至1998年底,全國已找到509個油田和163個氣田。累計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儲量分別為198.5億噸和1.95萬億立方米,列世界第9位和第20位。其中陸上石油資源量和天然氣資源量分別佔全國的73.8%和78.4%,已形成松遼、渤海灣、塔里木、准格爾-吐魯番、四川、陝甘寧等六個大型油氣區。

金屬礦產

黑色金屬:探明儲量的有鐵、錳、釩、鈦等,其中鐵礦儲量近500億噸,主要分布在遼寧、河北、山西和四川等省。

有色金屬:凡是在世界上已發現的有色金屬礦在中國均有分布。其中,稀土的儲量佔世界的80%左右,銻礦的儲量佔世界的40%,鎢礦的儲量則為世界其他國家儲量總和的4倍。

㈡ 中國礦產資源各省分布之最

①內蒙古是我國的礦產大省,特別是煤炭處於我國北方露天礦群的集中地帶,儲量極其豐富,僅次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依克昭盟、錫林郭勒盟、呼倫貝爾盟、赤峰市和哲里木盟等地區煤的儲量最為集中,佔全區總量的95%以上。

鄂爾多斯煤田已探明的儲量約佔全國總儲量的1/10,居內蒙古及全國之首。內蒙古大部分煤田地質構造簡單,煤層穩定,厚度大,埋藏淺,便於開采。該區煤的品種也比較齊全,特別是依克昭盟東勝煤田的精煤和阿拉善盟的無煙煤著稱於世。

包頭地區的白雲鄂博以鐵、鈮、稀土等多種金屬共生礦藏馳名,是內蒙古最大的鐵礦。此外,內蒙古的鉻鐵、銅、鉛、鋅、錳、金、銀等有色金屬和貴重金屬也都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②新疆礦產種類多,配套程度高,有部分特色礦產,遠景潛力很大,但礦產分布不平衡,地質勘查程度較低。全疆已探明儲量煤礦區101個,居全國第五位;鐵礦目前探明儲量為8億噸;金礦探明儲不多,主要分布於西准噶爾和阿爾泰地區;

在阿爾泰山和哈密找到了岩漿岩型硫化銅鎳礦床,特別是阿爾泰山的黃鐵礦型,遠景好、富礦多,伴生有金、銀、硫等元素。

寧夏礦產資源豐富,以煤和非金屬為主,金屬礦產較貧乏,目前已獲探明儲量的礦產種類達34種。煤炭探明儲量300多億噸,預測儲量2020多億噸,儲量位居全國第六位,

人均佔有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6倍,且煤種齊全,煤質優良,分布廣泛,含煤地層分布面積約占寧夏面積的1/3,形成賀蘭山、寧東、香山和固原四個含煤區。

金屬礦產除鎂(煉鎂白雲岩)儲量規模達中型外,鐵、銅、鉛、鋅、金和銀等礦產均屬小型礦床和礦點。

③四川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地下礦藏132種,僅攀西地區就蘊藏有全國13.3%的鐵,位居全國第3位。雖然煤水泥原料等礦種探明儲量較少,但開發強度大,產量在全國仍占重要地位。已探明一定儲量的有90種,其中鐵、鉛、鋅、銅、煤、天然氣硫鐵礦等礦產開發均有一定工業規模,

在西南或全國佔有一定地位。 礦產集中分布在川西南(攀西)、川南、川西北三個區:川南地區以煤碳等為主的非金屬礦產種類多,蘊藏量大,是我國化工I業基地之一 ;

川西北地區金、銀等稀貴金和能源礦產特色明顯,是潛在的尖端技術產品的原料供應地,鐵、銅、錳、金等有富礦產地,多數貧礦經選礦後,能適合I業利用。

(2)中國資源之最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礦產分布:

石油:大慶、克拉瑪依、勝利、塔北、塔中、華北、中原

煤炭:大同、陽泉、神府、六盤水、平頂山、鶴崗、雞西、兗州

鐵礦:鞍山、本溪、馬鞍山、攀枝花、石碌、遷安

銅礦:德興、東川

鎳礦:金昌

汞礦:銅仁

鉛鋅礦:水口山

銻礦:錫礦山

鎢礦:大余

稀土礦:白雲鄂博

錫礦:個舊

金礦:招遠

㈢ 中國最豐富的資源是什麼

礦產資源是:煤炭、稀土
人力資源:低廉的勞動力

㈣ 中國的什麼資源排世界第幾

中國的軍事資源在世界排第十,
中國的水資源總量佔世界第幾位缺乏權威數據,但是排在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尼之後的。
中新網1月5日電 中國社科院今日上午發布的國際形勢黃皮書 ,2006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中認為,中國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主要大國中排名第六位.
中國綜合國力排在第六位。中國國力資源的發展優勢在於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充裕的資本資源、長期穩定的國內環境、穩中求進的政府政策方針等等,劣勢在於落後的技術水平、勞動力質量低、信息力落後、支持創新體系的制度、環境和基礎設施不配套,整體上國力資源處於落後的位置。在中國國力系統中,外交力、軍事力較強,政府調控力也排在第四位,經濟力排在第六位,而國力資源只高於俄羅斯與印度,國力結構不均衡。

㈤ 中國什麼資源最多

毫無疑問是人力資源,另外,按探明儲量計算,中國有稀土、石膏、釩、鈦、鉭、鎢、膨潤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鎂礦、銻等12種礦產資源居世界第一位、

㈥ 中國最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什麼

重晶石主要成分是硫酸鋇,就是高中化學經常要考的那個不溶於水的白色硫酸鹽沉澱,還常伴生有毒重石(碳酸鋇)。重晶石最主要的工業用途是用於油氣開采鑽井泥漿加重劑,冷卻鑽頭,另外還用於提取鋇。美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數據,中國為重晶石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全球重晶石儲量為3.5億噸,中國儲量約1億噸,主要集中在貴州、湖南、廣西。中國的重晶石產量佔世界的將近一半。為什麼會有這么一個似乎東拼西湊的機構呢?因為這四種金屬是中國優勢最大的戰略礦產資源,有必要搞一個托拉斯壟斷起來,不能和其他礦產一樣通過市場定價。鎢礦資源有252處,總保有儲量鎢2529萬噸,居世界第一位;錫礦資源有293處,總保有儲量錫407萬噸,居世界第二位;鉬礦資源有222處,總保有儲量鉬840萬噸,居世界第二位;汞礦資源有103處,總保有儲量汞8.14萬噸,居世界第三位;銻礦資源有111處,總保有儲量銻278萬噸,居世界第一位;還有一種說法,中國的鉬儲量其實是世界第一,更加強了這個奇特單位的存在必要性。實際上90年代鎢鉬錫銻局解散後,的確各企業玩了一陣子拋售。

總之,這四種金屬再加上文中提到的另一種綜合資源,差不多就是中國能稱得上壟斷性資源的主要礦產了。稀土資源有60餘處,總保有儲量約9000萬噸,居世界第一位。其他的大宗資源也有能上世界排行榜的,但要麼太貧(鐵),要麼太難選(鍶),要麼經濟上價值較低(分散頁岩氣,石膏),要麼重點不是采礦(鈦),要麼不是必需品(熊貓),很難形成絕對化的供需瓶頸,都不是中國可以用來操控別國的戰略資源。

㈦ 中國各地區什麼自然資源最豐富

西南地區水能資源,生物資源豐富
西北地區油氣資源,光熱支援豐富
北方地區煤炭資源,石油資源,森林資源豐富
南方地區有色金屬資源,水資源豐富
山西煤炭資源豐富。陝西礦產資源豐富。武漢水資源,生物資源豐富。湖南,江西有色金屬資源豐富。安徽鋼鐵資源豐富。雲南,四川,重慶,貴州水力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豐富。廣東,廣西,福建水資源,森林資源豐富。新疆,青海,甘肅光熱資源,油氣資源豐富。西藏地熱資源豐富。黑龍江,吉林,遼寧石油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豐富。江蘇,山東,浙江海洋資源豐富。

㈧ 中國什麼資源豐富

中國幅員遼闊,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中國各類型土地資源都有分布;水能資源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幾乎具有北半球的全部植被類型;礦產資源豐富,品種齊全。

土地資源

中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是:絕對數量大,人均佔有少;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與林地所佔的比例小;各類土地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林地多集中在東北、西南的邊遠山區,草地多分布在內陸高原、山區。

耕地

根據1996年農業普查的數據,中國共有耕地13004萬公頃,宜農荒地3535萬公頃。耕地相對集中在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東北平原大部分是黑色沃土,生產小麥、玉米、高粱、大豆、亞麻和甜菜等。華北平原大多是褐色土壤,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高粱、棉花、花生等。長江中下游平原生產水稻、柑桔、油菜等。四川盆地盛產水稻、油菜、甘蔗、茶葉、柑桔、柚子等。

但中國耕地資源不斷減少。據國土資源部和國家統計局的調查數據,從1996年到2004年中國耕地面積減少660多萬公頃,年均減少67萬多公頃。近兩年國家採取最嚴格的土地管理政策,耕地減少勢頭有所遏制,但年耕地減少量仍然很大。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顯示,2006年實際建設佔用耕地16.7萬公頃,災毀耕地3.6萬公頃,生態退耕33.9萬公頃,因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4萬公頃,查出往年建設未變更上報的建設佔用耕地9.1萬公頃,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36.7萬公頃。當年凈減少耕地30.6萬公頃。

林地

根據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1999~2003年)結果,全國森林面積1.7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8.21%。活立木總蓄積量136.2億立方米。森林蓄積量為124.6億立方米。

中國的天然林多集中分布在東北和西南地區,而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東部平原,以及遼闊的西北地區,森林卻很稀少。

中國森林樹種豐富,僅喬木就有2800多種,珍貴的特有樹種有銀杏、水杉等。為保護環境和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中國持續開展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目前,中國人工林面積已達3379萬公頃,佔全國森林總面積的31.86%,已成為世界上人工林面積最大的國家。

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顯示,2006年完成營造林面積457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完成252萬公頃。林業重點工程完成營造林面積297萬公頃,佔2006年全年營造林面積的65%。全民義務植樹18.9億株。截至2006年底,全國共命名國家級生態示範區233個,自然保護區達到2395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65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5154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5%。新增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2萬平方公里,新增實施水土流失地區封育保護面積6.2萬平方公里。

東北林區—包括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的林區,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林區,森林面積與木材蓄積量均佔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木材採伐量佔全國的二分之一。林區主要樹種有興安落葉松和紅松。

西南林區—包括橫斷山區、喜馬拉雅山麓、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等地的林區,是中國第二大天然林區,林木蓄積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一。林區主要樹種有杉樹,以及紅木、楠木等珍貴林木。

東南林區—包括秦嶺-淮河一線以南,雲貴高原以東的廣大丘陵山區,是中國最主要的人工林區,主要種植經濟林木,如茶樹、毛竹、馬尾松、漆樹等。

防護林體系—為了抵禦風沙侵襲,防止水土流失,中國營造了許多防護林,如「三北」(東北地區西部、華北地區北部及西北地區)防護林體系、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沿海防護林體系、太行山綠化工程、平原綠化工程等。其中「三北」防護林體系正在營造長7000多公里的「綠色長城」,范圍約2.6億公頃,佔中國陸地面積的1/4,所以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工程」。

草地

中國現有草地面積40000萬公頃,其中可利用的草地31333萬公頃,是世界草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陰山-青藏高原東麓一線以西以北的廣大地區;人工草地主要在東南部地區,與耕地、林地交錯分布。

四大牧區

內蒙古牧區:中國最大的牧區,優良畜種有三河馬、三河牛等。

新疆牧區:優良畜種有新疆細毛羊、阿爾泰大尾羊和伊犁馬等。

青海牧區:主要畜種是氂牛,還出產馳名中外的河曲馬。

西藏牧區:是氂牛的主要產區。

㈨ 中國什麼資源是世界最多的!

毫無疑問是人力資源,另外,按探明儲量計算,中國有稀土、石膏、釩、鈦、鉭、鎢、膨潤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鎂礦、銻等12種礦產資源居世界第一位

㈩ 中國有哪些資源是世界第一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是世界上第一個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的專家
世界上第一個棉紡織家是元代的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
一、地理綜合數據:
中國人口世界第一。
中國有世界第一高峰珠峰。
中國青藏高原高度世界第一。

二、工業:
中國鋼鐵產量世界第一,超過第二、第三、第四的總合。
中國水泥產量世界第一,佔世界總產量一半。
中國煤產量世界第一,佔世界一半。
中國紡織品產量世界第一,每年共世界人民每人四件衣物。
中國鞋產量世界第一,每年世界人民每人3雙。
中國電視機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電冰箱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DVD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空調產量世界第一。
中國摩托車產量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消費國
世界第一產磷國
世界第一銅消費國
世界第一大鞋類生產國和出口國
世界第一造船國
世界第一大傢具出口國
世界第一機床市場
世界第一大鋼琴產銷國

三、農業:
中國產糧和吃糧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產肉和吃肉世界第一。
中國產魚吃魚世界第一。
中國產棉花世界第一。
中國產食用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漁業大國
世界第一養羊大國
世界第一大果蔬生產國

三、社會發展:
中國大學生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大學教授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中小學生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醫生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城市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城市高樓的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城市廣場世界第一。

四、歷史:
《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首次關於哈雷彗星的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年
戰國時出現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
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公認為是關於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張衡提出對月食的科學解釋
華佗最早發明麻葯
最早發明紙張
祖沖之最早精確算出圓周率
一行首先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
最早發明火葯
最早發明指南針
最早使用活字印刷術
唐高宗時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葯典
最早發現美洲大陸

五、其他:
軍隊數量最多
歷史文獻保存最完整
中文是現存最古老文字
最早的封建制國家
長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建築
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引資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大投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