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影響供給的因素有哪些
Ⅱ 如何實現土地的供求平衡
但土地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在許多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其位置固定不變,自然供給不變,經濟供給彈性也較小,買賣雙方不能自行決定土地位置和用途,土地價格受到區域性、社會、政治局勢、經濟繁榮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很大,因此非農建設用地有時又表現出供求的特殊性。 ①、在一定范圍內的土地由於受到自然供給總量和各類因素的限制,當超過供給限度時,不管價格如何上漲,土地供給也不會再增加。 ②、當土地交易投機現象嚴重時,投機者大量購買土地的目的不是為了正常使用,而是為了倒手賣出以掙取更多的錢,結果在一段時間內造成隨著土地價格的上升,土地需求不再隨著土地供給增加而減少,相反會大幅增加。 ③、土地供求有價無市,即只有土地供給及價格,沒有需求者;或只有對土地需求及價格,而沒有土地供給。這兩種情況,因為土地價格的及其不合理,而不能實現土地正常交易,在經濟蕭條和土地供給極不平衡時期會經常出現。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的持續性發展,工業、商業和住宅用地的需要會不斷增加,但這類土地的供給非常有限,最終必將導致這類土地在高價位下實現供求平衡。但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從總體上說還不很高,人均財富仍較低,因此把普通住宅用地價格控制在居民可以接受的水平上,不放任其他用地價格隨意攀升,是各級政府需要積極做好的一項工作。 因此,在地價上漲時,如果確因在社會整體經濟增長時期,人們生產和生活需要所導致,應適當增加土地供應量,以保持土地供求相對平衡。 如果純因土地炒賣、炒買導致土地價格虛高,這種情況會從總體上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危害,大量資金流向地產市場參與投機行為,對其他經濟活動產生不良影響,政府就應在增加土地供給量的同時,採取抑制土地炒作的措施。
Ⅲ 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人口眾多。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生態環境惡化,浪費嚴重。
中國水資源總量2.8萬億m³,居世界第五位。我國2014年用水總量6094.9億立方米,僅次於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
1、由於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2100m³左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8%。
2、另外,中國屬於季風氣候,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南北自然環境差異大,其中北方9省區,人均水資源不到500立方米,實屬水少地區;
3、特別是城市人口劇增,生態環境惡化,工農業用水技術落後,浪費嚴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貧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瓶頸。
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搜狗問問
(3)如何增加資源的供應量擴展閱讀:
節約用水的措施:
1、要有惜水意識,只有意識到「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養成好習慣,比如說關上滴水的龍頭等等;
3、使用節水器具;
4、查漏塞流, 就生產而言,特別對一些高消耗水的行業,我們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系統的運行,如何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作為節水工作的重點,積極組織技術攻關,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制度,對產品水消耗實行定額管理,並作為一項技術經濟指標進行考核,減少浪費現象。
保護水資源,首先要全社會動員起來,改變傳統的用水觀念。要使大家認識到水是寶貴的,每沖一次馬桶所用的水,相當於有的發展中國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沖個涼水澡,使用的水相當於缺水國家幾十個人的日用水量。
Ⅳ 土地供給潛力來源哪三個方面
土地供給包括土地自然供給與土地經濟供給。土地的自然供給是—— 指大自然提供給人類可資利用的土地資源總量,是無彈性的。對於土地資源的自然供給,可按土地種類(如平原、山地、丘陵等)、自然區劃、行政區劃以及用途等進行劃分,分別反映不同范圍內的供給量。
Ⅳ 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他是怎樣滿足全國的電力供應的。
水利 核能 風能
但主要的是核能 日本有200多座核電站
Ⅵ 生產要素供給的增長有哪些
生產要素供給的增長有(1.人才的合理自由流動)。
人才合理流動可以保證生產要素供給必然會增長。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