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什麼是資源均衡
擴展閱讀
如何養一隻雞的成本 2025-05-14 15:54:21
報關單運輸工具怎麼填寫 2025-05-14 15:48:36

什麼是資源均衡

發布時間: 2022-05-30 06:35:15

1. 資源平衡和資源平滑的區別 pmp

資源優化定義:
在項目進行時,可以根據資源的實際使用情況對資源做相應的調整以滿足項目的需要。優化技術:資源平滑和資源平滑。

資源平衡定義:
英文名:Resource Level。對資源沖突的兩項或多項活動的開始日期和結束日期進行調整以消除或緩解資源沖突的一種技術。資源平衡往往導致關鍵路勁改變,通常是延遲。

資源平滑定義:
英文名:Resource Smooth。利用關鍵路徑上活動的浮動時間,調整非關鍵路勁上的活動使項目資源數量減少波動的一種技術。

舉例:
1、項目經理發現由於一名資源過度承諾而導致一些任務未完成。項目經理意識到如果使用其他資源,將不影響到關鍵路徑。項目經理應該採用什麼來滿足進度計劃?
A. 假設情景分析
B. 資源平衡
C. 快速跟進
D. 資源平滑
答案:D。解析:強調將不影響到關鍵路徑,即鎖定答題區域為資源優化。其中資源平滑 是一種資源優化技術,在不影響關鍵路徑的情況下使用自由浮動時間和總浮動時間。

2、項目要求為關鍵路徑上多個任務的制定資源。整個項目工期的資源是充足的,但是在某個特定月份不能始終充足。項目經理應應用哪種技術在風險最低的情況下延遲非關鍵任務?
A:資源平衡
B:趕工
C:制定受資源制約的進度表
D:快速跟進
答案:A。解析:關鍵字分析-整個項目工期中資源充足,但某個特定月份不充足,只需資源在關鍵路徑/非關鍵路徑之間的平衡

2. 求項目管理的《名詞解釋》 小弟就那麼多懸賞了!請各位大蝦幫幫忙呀!

進度控制:就是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根據項目預先制定的進度計劃來控制每一項執行事項是否按照計劃執行的,是提前還是滯後,然後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
項目基線:就是在項目開啟及項目規劃過程組中對可交付成果進行量化過的驗收標准,舉個例子就如同法律一樣。
網路計劃技術:??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項目管理中沒有這個說法。
資源矩陣:就是你在排列項目活動後,為活動編排資源後,將這些資源根據規律來羅列的表格
項目控制:它應該叫做項目監控吧,這是一個過程組,是在項目整個過程中,項目經理根據項目計劃和基準來對項目進行跟蹤和糾正。
項目基線控制:就是在項目過程中,項目經理需要對照項目基線對事項進行監控,需要將每一項工作都要和基線保持一致。
項目描述:就是對項目產品的進行概述,然後需要做這個項目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的描述。
資源使用率:這是實際上很好理解,很多項目成員都不是專職的項目成員,他可能要兼顧很多其他工作,然後他花在你的項目上的時間和整體工作時間的比率,就是使用率了。
風險計劃:首先要理解風險,風險是指未發生,可能發生的危險。已經發生的叫做問題。顧名思義風險計劃,就是對沒有發生但可能發生的不利事項做個預計,並根據預計的事項做應對准備。一般叫做預防工作。
項目計劃:項目是對項目整體做一個統籌計劃,他和項目進度計劃的區別是,項目進度計劃只計劃時間,而項目計劃需要計劃范圍,成本,質量,時間,采購,人力資源,溝通,風險等子計劃。
項目進度計劃:是對項目所要完成的工作按照時間順利進行有序的排列的工作表。常見就是用project做的進度表。
項目分解:就是將項目所要完成的工作進行分解,可以根據可交付成果來分解,也可以根據項目階段來分解。看項目具體而定。
項目費用估算:項目費用和產品費用是有區別的,項目費用是指在項目過程中所有需要花費的費用,人,力,物,料,法等。而我們需要在項目計劃的時候,對所有需要完成的工作,給它們估算做每項工作需要多少人,多少錢。這就是費用估算。
資源均衡:是指在資源估算的時候,可能會有誤差的,舉個例子你買100個杯子,本來計劃200元,結果你只用了150元,那麼另外50元會花到買盤子上去,這個就叫做資源平衡。當然資源還有人力資源。例如:你蓋房子打地基的時候,原計劃需要10個人,結果實際情況做了6天後,進度很超前,你就安排其中2個人去做其他的事情了,這也叫資源平衡。
自由時間差:項目過程中很很多事情可以平行完成的,但是這幾件事情的時間都不是一樣的,有的工作需要10天,有的只要4天,那麼對於4天的工作來說,他就有6天的自由時間差。
資源計劃:簡單講就是:資源要什麼?要多少?什麼時候要?要用多少時間?

3. 如何實現資源均衡 環境友好 經濟穩定增長

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王見定 李穎伯

{摘要} 按照傳統的經濟學理論,經濟變數是以標量的形式出現的。本文提出:經濟變數實質上是一種矢量。但又不同於物理學中的矢量,有其自身的合成規律。資源的有效配置其實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一種形式。本文以一些實例對經濟矢量合成的法則進行說明,並進一步闡述這一理論在經濟活動中的指導意義。(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

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一個5噸的混恁土構件;一個缸的發動機、一個底盤、一個車身構成一輛轎車;一個顯像管、一個復雜的線路和一個殼體構成一個精美的電視機;一個美容師半個小時的勞務加上對各種美容美發器械及化妝品的使用,產生了一個時髦的發型;一位外科大夫4個小時的手術以及四個同事的合作、醫療器械和各種葯物的使用完成了一個心臟手術....這些都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事例。
混凝土4噸和1噸盤鋼是兩種不同的經濟變數,像這樣既有大小又有一定流向的經濟變數,我們定義為經濟矢量。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了一個5噸的混凝土構件,可以看成兩種經濟矢量的合成。它們之間的比例是一定的,是由構件的用途決定的,而且這種比例將隨著生產的發展而變化(當然在一段時間內是相對穩定的)。如果現在有5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也只能構成5噸的混凝土構件,多生產的1噸混凝土在這一組合中是無用的。這就是經濟矢量的合成法則。這個法則對於不同的經濟矢量之間是不同的。這種經經濟矢量的合成可以在多個經濟矢量中進行。例如一個發動機、二個車身、二個底盤也只能構成一輛轎車,其中的一個車身、一個底盤是多餘的。以上例子已說明了經濟矢量概念是客觀的,也說明經濟矢量是按一定法則合成而產生社會的綜合效益。這種法則在一定時期具有相對穩定性,它取決於合成商品和勞務的質量要求,也取決於屆時的生產水平。
通常,我們在經濟學教科書中見到的資源的有效配置,實際上也可看成是一種經濟矢量合成的實例,有效的含義就在於不進行多餘的生產。當然一種商品和勞務是否是有效的,還取決於價格和周圍的環境。例如:一輛賓士轎車,就它的發動機、底盤、車身以及其他一切配套設施都是可以說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但其10萬美元的價格,相對一般市民來說,就不能說是完全有效的。而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卻可以看成是一種有效的配置。或者就環境而言,在經濟發達國家的美國、西歐它可能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當然也不能超過一定的數量)。而在那些經濟正處在發展中乃至落後的地區,它就不能算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
世界上,任何國家,不管它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面臨著對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對資源的有效配置。資源不同程度的無效開發和無效配置,將造成有效資源的大量浪費、環境的嚴重污染乃至經濟危機。
近20年來,社會主義國家都面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就實質而言,就是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開發,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國進行的下崗再就業工程實質上就是全國范圍內進行的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活動。所謂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是某些地區、某企業、某產品基本上達到了某些資源的有效配置。我們認為,當這種有效配置的覆蓋面達到50%的時候,由於經濟活動的慣性,全國經濟將出現全面好轉,展示強大的生命力。就一個地區而言,整個經濟活動達到80%的有效將是非常理想的,100%的有效是不存在的,既使是在發達國家美國也至少有20%的無效生產,它需要通過調整,甚至破產來達到有效。
參考文獻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57.
{4}克萊因:《凱恩斯的革命》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0.
{5}羅賓遜、伊特韋爾:《現代經濟學導論》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2.
{6}高鴻業、吳易乙:《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
{7}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51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墨西哥,1998.
{9}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前沿科學,2008年第二期,北京,2008.

4. 教育資源均衡應該拿什麼均衡

教育資源均衡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所遇到的眾多問題之一。也是近年來,國家對於教育行業最關注的一個問題。國家曾在2012年提出了《國務院 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其中規定各地區要充分的認識教育資源的重要意義。不止要讓學生有學上,還要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辦學水 平和教育質量達到平衡,要讓學生不止「有學上」還要「上好學」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教育公平。《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中規定各級政 府要充分認識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全面落實責任,切實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進義務 教育均衡發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良好義務教育。 國家對此開展了一系列的舉措,教育部同樣派出督察組對各地教育資源均衡發展情況進行評估。由此可見,國家和教育部在教育均衡中充當著宏觀調控及管控的 作用。就像您問的一樣。教育資源均衡,均衡的一定是教育資源。均衡教育資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發揮優質學校的輻射及帶動作用 ,這在《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也有提到。想要實現這些則需要優質學校即各大名校實行對口幫扶,幫助貧困學校或資源相對較少的學 校進行資源的共建共享。這里的資源指的是教學資源。相對而言這些「名校」的「名師」同樣應該將自身優質的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或者是教學模式進行共享 ,讓優質的資源得以傳播,讓更多的孩子可以受益。因而,學校和老師在其中則起到一個內容甚至主導的作用。名校名師的教學模式、方法得不到普及,好的資 源仍舊掌握在少數人和少數學校的手中,也是目前教育行業遇到的突出特色,而這僅靠國家和教育部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學校管理者、教師應該以身作則,讓 資源得以保留,優質的資源得以傳播。當然想要促進資源的均衡發展,需要均衡配置教育資源,還包括辦學條件、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學生生源的均衡配 置等。這里除了我上面說的教學資源,更多的則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去進行調控了。 二來針對您說如何才能做好資源均衡的問題。在《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中也給出了答案——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變革的推動者,也是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讓寬頻網路進入到每一個偏遠山區的學校,遠比派送更多的志願者更具備實際意義及易操作性。當然我同樣期望能夠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充當志願者到邊遠山區去,真正親身的幫助那些孩子走出大山,享受更好的生活。回到我之前說的教育信息化上,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長期的大工程,但是他的核心一定是教育資源。不解決資源的均衡也只會實現所謂的兩極分化——「貴族」學校更貴,貧困學校更窮。1776年傑斐遜提出《獨立宣言》在其中提到人生來就是平等的。美國憲法中第一條就是:人生來就是平等的。孩子更是如此,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擁有享受平等的權利,都應該公平公正公開的享受平等。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觀點。而到今天我們卻還存在著很多孩子不能平等的享受教育資源的問題。當然這是一個國家的課題,而國家政策的陸續出台也可以看到國家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5. 什麼是資源均衡,在資源約束條件下,我們如何進行資源均衡

這里把兩個概念混淆了。
資源均衡是用市場手段配置資源的結果。對於資源的需求和供給在資源交易市場上形成均衡價格和交易數量。這跟一般商品的市場均衡概念差別大。
但是資源約束則是商品市場均衡的條件。資源約束情況下,商品市場的均衡不能只考慮該商品本身的價格因素,而是需要引入資源約束條件。
通常資源約束情況下,商品市場的均衡數量低於不考慮資源約束情況下市場的均衡數量,價格則要高於不考慮資源約束情況下市場的均衡價格。
在確定了商品市場的均衡之後,再反過來考慮資源市場的供給需求情況,就可以實現資源市場的均衡了。

6. 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為什麼要對資源進行均衡和分配

項目管理過程中,為了避免項目進度計劃的變化,需要首先進度網路圖,找到真正的項目項目關鍵路徑,這一點非常重要,再根據網路圖分配資源。
在保障關鍵路徑順利完成的基礎上,合理分配資源,非關鍵路徑上可以採取資源平衡,當然一定要注意是否會引起關鍵路徑的變化,如果導致關鍵路徑發生變化,則需要謹慎處理。
對於關鍵路徑周期的保障,除了必須資源的保障外,還要有一定的資源儲備,最好可以參照關鍵鏈法。
也許上邊說的有些太專業,如果你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內容,希望你可以補充一下,關鍵路徑、關鍵鏈、資源平衡、趕工、快速跟進這些內容對於資源的分配和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7. 資源平衡的介紹

資源平衡是一種進度網路分析技術,用於已經利用關鍵路線法分析過的進度模型。

8. 什麼是資源均衡為什麼要資源均衡資源分配的原則是什麼

本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原則,

9. 怎樣認定管理層實現了資源的均衡分配它的含義是什麼

各項資源的經濟投入和產出相對來說是平衡的比例,就可以認定為資源的均衡分配。
在各項比例中每一項指標都到了最佳分配就是資源的均衡分配。

10. 關於教育公平,資源平衡,你有什麼想說的

科教興國,是我們國家建設發展的一句戰略口號。我們不缺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但中國教育屢受詬病也是不爭的事實。把脈中國教育,不平等是「頑症」。說白了,即城裡人的孩子和農村人的孩子,有錢人家的孩子與窮人家的孩子,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是不一樣的。優質資源集中到城裡,集中到有錢人家孩子身上,其結果是什麼呢?從最近幾年我國幾所名牌大學生源看,農村孩子越來越少,這一現狀非常令人擔憂。縮小城鄉差距,教育必須先行;教育的落後,註定生產力的落後。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組成,沒有教育的公平就沒有社會的公平。教育不公,主要一點就是資源分配上的不公。教師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一些學校之所以能成為名牌,就在於他們擁有優質的教師隊伍。因為城裡有良好的物質文化生活環境,好老師大都集中在城裡,集中在少數幾所學校中,註定享受到好的教育資源只能是少數。這就是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化。
導致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化,責任不在教師。作為個體,老師也是人,他們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到大城市去,到名牌學校去,可視為向上的追求,是一種抱負,沒有什麼不好。即使那些想從農村或偏遠山區調回城裡的老師,也無可厚非。因為人人都有規劃自己的權利、為自己做主的權利。
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化,是教育不公之源,並由此滋生種種亂象,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成了金錢和權力的PK,個中收費可謂花樣百出,個中權力可謂錯綜復雜,若沒錢沒權,對不起,靠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