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秘魯自然資源有多少
擴展閱讀
股票如何買可以攤薄成本 2025-05-14 05:40:34
銀幣和金幣哪個價格高 2025-05-14 05:38:18

秘魯自然資源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28 08:56:45

① 南美洲的秘魯是個窮國嗎

和中國比較,差了不少的 。國家水平差吧!
不過 也如樓上所說的 國家的貧富都有並且相對的。

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693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948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8% 匯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2.8285新索爾

通貨膨脹率:11.84% 失業率:7%;半失業率:46%

經濟概況

傳統上為農礦業國,經濟在拉美屬於中等水平。礦產豐富,石油自給有餘。古柯葉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60%。藤森執政後,實行私有化政策,相繼拍賣了數十家大中型國有企業。1993年,秘政府加快私有化步伐,並在物價、稅收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形勢逐步好轉。實現了重返國際金融體系,債務關系基本理順,資金來源逐步增多。國民經濟在連續幾年衰退後開始回升,1994年增長達12.7%,1995年增長7.5%。1996年由於社會總需求疲軟和發展資金不足,政府實行宏觀調控,壓縮公共開支,減少投入, 國民經濟僅增長2.8%,但外匯儲備持續增加,財政和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至1996年底引進外資累計達62.53億美元。

行業概況

(1).農業概況

農牧漁業是秘魯重要經濟部門,從業人數佔全國就業人口的34%,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 秘魯耕地面積大約為294萬公頃,僅佔全國面積的2.3%,大部分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區。秘魯在歷史上農業較發達,是玉米和土豆的發源地。主要農產品有玉米、土豆、稻米、棉花和甘蔗等。畜牧業產品包括家禽、牛肉、豬肉、羊肉、牛奶、蛋。駝羊是秘魯安第斯山高原地區特有的飼養動物,皮毛有很高經濟價值。

農產品產量統計

(2).工業概況

秘工業不發達, 以加工和裝配業為主。主要工業部門包括紡織、食品加工、造紙和水泥業。大部分工業部門由國家控制。

工業行業產值統計

(3).服務業概況

除了當地小型商業, 秘魯服務業不發達。90年代後,秘採用將服務業劃分為商業和其他服務業兩部分。其他服務業包括水電服務、為政府提供的各項服務、運輸服務和向私人企業提供的服務。服務業共有315家企業,擁有104800職工。1996年,其他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9.95%,商業佔14.18%。

1.自然資源

秘魯礦產品資源豐富,是拉美主要礦產品出口國之一。主要產品有銅、鋁、鋅、銀、鐵,其中已探明銀、鋅儲量分別佔世界第四。

2.經濟簡史

秘魯在歷史上是一個以出口礦產品為主的單一經濟制國家,戰後才逐步形成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在70年代中期以前,秘魯經濟發展較為穩定。60年代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 7%, 1970-1974年年均增長6%。此後發生經濟危機,在至80年代中期的一段時期,大多數年份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負增長。1985年7月阿普拉黨人阿蘭.加西亞上台執政後,通過刺激消費和利用出口10%的收入償還外債等措施,實現了1986和1987年的高增長,但通貨膨脹嚴重。

1990年4月「改革-90」運動領導人阿爾韋托.藤森在大選中獲勝,7月就任總統。藤森執政後, 實行一系列新的經濟政策,如大力壓縮公共財政支出、精簡政府機構以減小行政和工資開支、放開物價、增加傳統產品出口、改善外資投資條件等等。與此同時,還盡可能多地償還公共外債,使秘魯重新贏得國際信譽,返回了國際金融體系。藤森政府經過了這一系列努力,終於為使秘魯擺脫戰後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創造了條件,1991年國內生產總值在經過連續多年的下降後獲得增長。

② 南美洲有幾個國家分別是哪些

南美洲有16個國家。分別是:厄瓜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巴西、智利、烏拉圭、巴拉圭、阿根廷、玻利維亞、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

南美洲是陸地面積第四大的大洲,陸地面積剛剛超過1780萬平方千米。安第斯山脈幾乎縱貫整個南美洲西部,擁有美洲最高的山峰——阿空加瓜山。安第斯山脈東部就是面積廣大的亞馬孫河盆地,佔地超過700萬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區都是熱帶雨林。

截止到2011年,南美洲人口已有3.8億,世界排名第五。其中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也是實力最強的國家。

(2)秘魯自然資源有多少擴展閱讀:

南美洲部分國家介紹

1、巴西

巴西聯邦共和國,簡稱巴西,國名源於巴西紅木。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國土總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

總人口2.086億(2017年)。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

2、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國,簡稱阿根廷,由23個省和聯邦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組成的總統制聯邦共和制國家,

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鄰智利,北與玻利維亞、巴拉圭交界,東北與烏拉圭、巴西接壤。

③ 有關秘魯的資料

國名:秘魯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Peru,La República del Perú),「秘魯」在印第安語中是「玉米之倉」的意思。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中間為白色,兩側為紅色,白色長方形中間有國徽圖案。白色象徵自由、民主、和平與幸福;紅色象徵人民在獨立戰爭中取得的勝利,也表示人民對烈士的懷念。

國徽: 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左上方是一隻南美駱馬,為該國國獸,代表國家的動物資源,也是秘魯民族的象徵之一;右上方是一棵金雞納樹,代表該國的植物資源;下半部為一隻象徵豐饒的羊角,代表該國的自然資源和礦藏。盾徽上端為一個綠枝葉環;兩側各有兩面秘魯國旗。

國花: 向日葵

國樹:金雞納樹

國獸:駱馬

獨立日:7月28日(1821年)

國慶日:7月28日(1821年)

國家政要:總統 阿蘭·加西亞(Alan Garcia),2006年6月當選,7月宣誓就職。

安第斯山脈中的馬丘比丘古城遺跡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印加古城之一,1983年被列入
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自然地理:面積為1285216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西部,北與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接壤,東同巴西毗連,南與智利交界,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2254公里。安第斯山縱貫南北,山地佔全國面積的1/3。全境從西向東分為三個區域:西部沿海區為狹長的乾旱地帶,有斷續分布的平原;中部高原區主要為安第斯山中段,平均海拔約4300米,亞馬孫河發源地;東部為亞馬孫林區。科羅普納峰和薩爾坎大山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瓦斯卡蘭山海拔6768米,為秘魯最高點。主要河流為烏卡亞利河和普圖馬約河。秘魯西部屬熱帶沙漠、草原氣候,乾燥而溫和,年平均氣溫12-32℃;中部氣溫變化大,年平均氣溫1—14℃;東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4—35℃。首都平均氣溫15—25℃。年平均降水量,西部不足50毫米,中部不足250毫米,東部在2000毫米以上。

人口:2722萬(2005年)。其中印第安人佔41%,印歐混血種人佔36%,白人佔19%,其他種族佔4%。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一些地區通用克丘亞語、阿伊馬拉語和其他30多種印第安語。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利馬(lima),人口781. 67萬(2005年)。

行政區域:全國劃分為24個省和1個直屬區(卡亞俄區)。各省名稱如下:亞馬孫省、安卡什省、阿普里馬克省、阿雷基帕省、阿亞庫喬省、卡哈馬卡省、庫斯科省、萬卡維利卡省、瓦努科省、伊卡省、胡寧省、拉利伯塔德省、蘭巴耶克省、利馬省、洛雷托省、馬德雷·德迪奧斯省、莫克瓜省、帕斯科省、皮烏拉省、普諾省、聖馬丁省、塔克納省、通貝斯省、烏卡亞利省。

利馬街頭女交警(2004年7月)。
利馬市從1999年開始選用女交警,到現在該市交警幾乎全部改由
女性擔任。

簡史:古代境內居住著印第安人。公元11世紀,印第安人以庫斯科城為首府,在高原地區建立了「印加帝國」。15-16世紀初形成美洲的古代文明之一—印加文明。1533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535年建立利馬城,1544年成立秘魯總督區,成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統治的中心。1821年7月28日宣布獨立,建立秘魯共和國。1835年玻利維亞和秘魯合並,稱秘魯—玻利維亞邦聯。1839年邦聯瓦解。1854年廢除奴隸制。1879—1883年,秘魯聯合玻利維亞同智利進行爭奪硝石產地的「太平洋戰爭」。秘魯戰敗後,智利奪取了世界最大的硝石產地塔拉帕卡省,並控制了秘魯的塔克納、阿利卡兩省。1929年雙方經過和平談判,秘魯收回塔克納省。1933年與哥倫比亞發生邊界戰爭,秘戰敗。1948年10月奧德利亞發動軍事政變上台。1963年6月人民行動黨貝朗德·特里當選總統。1968年10月3日貝拉斯科陸軍中將發動政變後出任總統。1975年8月29日莫拉萊斯將軍接管政權,1977年宣布「還政於民」。 秘魯費利佩城堡 皇家費利佩城堡——秘魯歷史的見證 秘魯高原古都庫斯科 秘魯將每年3月30日定為「傭人節」

政治:現行憲法於1993年12月31日生效。憲法規定總統可連任一屆,隔屆可再當選;增設第一、二副總統、國會兩院改為一院制;對恐怖分子可處極刑等。2000年11月,秘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總統不得連任。議會稱國會。一院制。國會擁有立法和監督職能。議員由選舉產生,任期五年,可連選連任。

身穿民族服裝的秘魯
姑娘跳起傳統舞蹈

經濟:秘魯為傳統農礦業國,經濟屬拉美中等水平。礦產豐富,石油自給有餘。秘礦業資源豐富,是世界12大礦產國之一。主要有銅、鉛、鋅、銀、鐵和石油等。鉍、釩儲量居世界首位,銅占第三位,銀、鋅占第四位。目前石油探明儲量為4億桶,天然氣71000億立方英尺。森林覆蓋率為58%,面積達7710萬公頃,在南美洲僅次於巴西。水力和海洋資源極為豐富。秘工業以加工和裝配業為主。秘還是世界主要魚粉、魚油生產國。秘魯是印加文化的發祥地,旅遊資源豐富。主要的旅遊景點有利馬大廣場、托雷塔格萊宮、黃金博物館、庫斯科城、馬楚-皮楚遺址等。 貨幣:索爾

利馬唐人街入口處的中國牌樓。利馬唐人街位於秘魯首都利馬市中心繁華地段的帕魯羅街,是該國最大的華人聚居地

新聞出版:全國共有各種報紙及刊物20餘種,其中在利馬發行11種,主要有《商報》、《快報》、《共和國報》、《秘魯人報》和《太陽報》。主要政論期刊有《假面具》周刊、《請聽》和《是》。秘魯新聞社和安第斯新聞社為官方通訊社。全國共有廣播電台1107家,除一家國家電台外,其餘均為私人電台。影響較大的電台有:國家電台、聖羅莎電台、秘魯節目電台、團結電台和聯合電台等。全國共有電視台74家,其中57家為發送台,17家為轉播台。電視七台為國家台,其餘均為商業性電視台。

外交:奉行民主、積極和獨立的外交政策,優先任務是:鞏固民主、人權、民主安全、地區一體化、貿易和投資、關心秘魯旅外僑民、部內改組和新的對外文化政策。秘主張遵循國際法、聯合國憲章和泛美體系的准則,推動國際和平與安全,尊重作為普遍性價值的人權。強調外交為經濟發展服務。重視發展同周邊及其它拉美國家關系,積極參與地區一體化進程。加強同美國、加拿大和歐盟等工業化國家以及亞太國家的關系。主張在反毒、反恐、反腐和掃除貧困等領域加強國際合作

④ 世界五大礦產資源國是哪幾個丫

世界五大礦產資源國是:世界前三位的礦業大國是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它們也是世界的礦產資源大國。第四位是澳大利亞,第五位是巴西。

美國是世界上占第一位的礦業大國。1997 年的原礦總產值1473億美元,其中石油、天然氣和煤(即能源礦產)的產值為1068 億美元,非燃料礦產405 億美元。即在礦業產值中,能源礦產佔72%。

蘇聯曾是世界頭號礦業大國。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自1991年以來礦業產值銳減。俄羅斯1995 年原礦總產值為1150 億美元,稍遜於美國。據稱,俄羅斯礦業產值中約80%為燃料礦產。

近年來,俄羅斯原油和煤稍有減產,但天然氣產量回升。1998 年俄羅斯原礦總產值估計為1000 億美元左右。

(4)秘魯自然資源有多少擴展閱讀:

礦產資源的特性:主要有耗竭性、隱蔽性、分布不均衡性和可變化性四種。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是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

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文件中,對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加強重要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實行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建立健全資源開發有償使用制度和補償機制,提出了明確要求。

國務院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從地質勘查、礦產開發、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環境保護、土地管理、安全生產、境外資源開發利用以及煤炭工業發展等方面,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礦產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管理。

⑤ 秘魯全年天氣狀況及民風民俗

國名:秘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Peru)
一、自然及政治概況
位於南美洲西部。1821年7月28日獨立。國花為葵花。
面積:128.5萬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積74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58%。
人口:2353萬人。印第安人佔41%,印歐混血種人佔36%,白人佔19%。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
首都:利馬,人口648萬。全年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25℃。約半年大霧彌漫。
秘魯是印加文化發源地,古文化遺址眾多。利馬博物館和劇院較多,民族傳統節日較多,它還是全國鬥牛中心。阿烏斯廣場和聖馬丁廣場為市中心。阿拉梅達公園風景宜人,烏利昂大街是最繁華的商業中心。
自然資源:秘魯是南美洲礦藏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鉍、釩儲量居世界首位,銅、銀礦儲量也位居世界前列,石油、鋅、鉛、煤、鈾礦儲量豐富。水力和海洋資源也極為豐富。
氣候:自西向東為熱帶沙漠、熱帶高原和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西部12~32℃,中部1~14℃,東部24~35℃。
政治體制:民主制憲議會為一院制。現任總統阿爾韋托·藤森·藤森。
主要政黨:其政黨眾多,主要有改革黨(執政黨).秘魯阿魯阿普拉黨、人民行動黨、基督教人民黨、秘魯共產黨等。
二、主要經濟和社會信息
國民生產總值441.1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佔11%,第二產業佔42%,第三產業佔47%。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890美元,
是下中收入國家。失業率為7.1%,半失業率為45%。
進口貿易額92億美元,出口貿易額56億美元。
貧困和赤貧人口比例分別佔50%和20%。每571人有1張病床,每30人擁有1部電話機。嬰兒死亡率為48‰,平均期望壽命為65歲。文
盲率12%,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3%,中學入學率為85%。人文發展指數為0.709。不包括黃金的國際儲備70億美元。
貨幣名稱為新索爾,1美元合2.31新索爾。
三、我國駐秘魯大使館
1971年11月2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中國駐秘魯大使:陳久長。館址:JIRON JOSE GRANDA 150 SAN ISIDRO LIMA 27,PERU;
信箱:APARTADO POSTAL2547。
電話:51-14-429458(辦公室、值班),429466(領事部)。
電傳:(036)25283 PE CHI LIMA。
商務處地址:AV.JAVIER PRADO OESTE 2496 MAGDALENA DEL MAR,LIMA 17,PERU;
信箱;APARTADO POSTAL 170140。
電話:51-14-619536。
電傳:(036)25625 PE CHIS LIMA。

⑥ 秘魯屬於哪個洲哪個國家

秘魯共和國(西班牙語:La República del Perú),簡稱秘魯(Peru),是南美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北鄰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東與巴西和玻利維亞接壤,南接智利,西瀕太平洋。

秘魯人口3149萬,居南美洲第五位。其中印第安人佔45%,印歐混血種人佔37%,白人佔15%,其他人種佔3%。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一些地區通用克丘亞語、阿伊馬拉語和其他30多種印第安語。

秘魯是總統制議會民主共和國,全國劃分為25個地區。安第斯山脈縱貫國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區則為乾旱的平原,東部又有亞馬孫盆地的熱帶雨林。秘魯經濟主要依賴農業、漁業、礦業以及製造業(如紡織品)。

(6)秘魯自然資源有多少擴展閱讀:

秘魯的國家象徵:

1、國名

秘魯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Peru;西班牙語:La República del Perú;拼音bì lǔ,不能讀成mì lǔ)在古印第安語中,秘魯意為「玉米之倉」,因此地盛產玉米而得名。

2、國旗

秘魯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中間為白色,兩側為紅色,白色長方形中間有軍徽圖案。白色象徵自由、民主、和平與幸福;紅色象徵人民在獨立戰爭中取得的勝利,也表示人民對烈士的懷念。

3、國徽

秘魯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左上方是一隻南美駱馬,為該國國獸,代表國家的動物資源,也是秘魯民族的象徵之一;右上方是一棵金雞納樹,代表該國的植物資源;下半部為一隻象徵豐饒的羊角,代表該國的自然資源和礦藏。盾徽上端為一個綠枝葉環;兩側各有兩面秘魯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秘魯

⑦ 秘魯是哪個國家

秘魯是一個具有主權的獨立國家。

秘魯共和國,簡稱秘魯(Peru),是南美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北鄰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東與巴西和玻利維亞接壤,南接智利,西瀕太平洋。

10世紀前後,秘魯為古代印第安人建立的印加帝國所在地。1533年,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被統治了近300年。1821年7月28日獨立。

秘魯是華人最早到達和聚居數量最多的拉美國家之一,有華人血統的人口約佔300萬。各民族文化傳統的融合在藝術、飲食、文學和音樂等領域創造了多元的表達方式。

自然資源:

礦業資源豐富,銀、銅、鉛、金儲量分別位居世界第一、第三、第四、第六,是世界第五大礦產國和世界第二大產銅國。森林面積78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58%,在南美洲僅次於巴西。漁業資源豐富,魚粉產量居世界前列。

⑧ 世界上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是誰

那要看什麼資源了。

石油

一、中東波斯灣沿岸

中東海灣地區地處歐、亞、非三洲的樞紐位置,原油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油庫」。據美國《油氣雜志》2006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1804.9億噸。其中,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12.7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在世界原油儲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東國家佔了五位,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儲量為355.9億噸,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86.7億噸,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儲量為24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為29.8億噸,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最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但因消耗量過大,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儲量為16.9億噸,是西半球第三大傳統原油戰略儲備國,也是世界第六大產油國。

三、歐洲及歐亞大陸

歐洲及歐亞大陸原油探明儲量為157.1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8%。其中,俄羅斯原油探明儲量為 82.2億噸,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4.7億噸。中亞的哈薩克也是該地區原油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的儲量為41.1億噸。挪威、英國、丹麥是西歐已探明原油儲量最豐富的三個國家,分別為10.7億噸、5.3億噸和1.7億噸,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產油國。

四、非洲

非洲是近幾年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被譽為「第二個海灣地區」。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總儲量為156.2億噸,主要分布於西非幾內亞灣地區和北非地區。專家預測,到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 20%。

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蘇丹排名非洲原油儲量前五位。奈及利亞是非洲地區第一大產油國。目前,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埃及等5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占非洲總產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委內瑞拉、巴西和厄瓜多是該地區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2006年,委內瑞拉原油探明儲量為109.6億噸,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儲量為 16.1億噸,僅次於委內瑞拉。巴西東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資源,是巴西原油儲量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厄瓜多位於南美洲大陸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產油國,境內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東部亞馬孫盆地,另外,在瓜亞斯省西部半島地區和瓜亞基爾灣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原油探明儲量約為45.7億噸,也是目前世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原油探明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分別為21.9億噸、7.7億噸、5.8億噸和4.1億噸。中國和印度雖原油儲量豐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進口。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世界新興的石油生產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最重要的產油國,越南也於2006年取代汶萊成為東南亞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馬來西亞近海的馬來盆地、沙撈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區。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7.2億噸,佔全國的81.13%;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8.4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83.64%。

有色金屬

鋁:澳大利亞、幾內亞、巴西、牙買加、印度。

銅:智利、美國、俄羅斯、波蘭、哈薩克。

鉛: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中國、秘魯。

鋅: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秘魯、中國。

鎳:古巴、俄羅斯、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亞。

鈦:巴西、南非、印度、挪威、中國(含金紅石和鈦鐵礦兩種資源計)。

鎂:中國、俄羅斯、朝鮮、土耳其、巴西。

錫:中國、巴西、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

銻:中國、玻利維亞、俄羅斯、南非、墨西哥。

汞:西班牙、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墨西哥、土耳其。

鎢:中國、加拿大、俄羅斯、美國、韓國。

錸:智利、美國、俄羅斯、哈薩克、亞美尼亞。

硒:智利、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斯拉夫。

鉍:中國、澳大利亞、秘魯、墨西哥、日本。

金:南非、烏茲別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

銀:前蘇聯、加拿大、墨西哥、美國、秘魯。

鉑族:南非、俄羅斯、加拿大、美國。

鈷:扎伊爾、古巴、尚比亞、新喀里多尼亞等。

鋯:南非、澳大利亞、前蘇聯、印度、美國。

鈮:巴西、加拿大、奈及利亞、扎伊爾。

鉭:中國、泰國、澳大利亞、奈及利亞、加拿大。

銦:加拿大、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

鉬:美國、智利、中國、加拿大、俄羅斯。

稀土:中國、前蘇聯、美國、澳大利亞、印度。

釩:俄羅斯、南非、中國、美國、澳大利亞。

硼:美國、土耳其、前蘇聯、中國、智利。

鋰:中國、智利、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

銫:加拿大、辛巴威、納米比亞。

水資源

從各大洲水資源的分布來看,年徑流量亞洲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從人均徑流量的角度看,全世界河流徑流總量按人平均,每人約合 10 000立方米。在各大洲中,大洋洲人均徑流量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

森林資源

目前世界森林面積約28億公頃,復蓋率22%,主要分布見圖所示: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緯5°—10°的地區,在大陸東岸因受暖流影響,其分布可延伸至15°—25°,南美洲亞馬孫流域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熱帶雨林區;非洲剛果盆地、幾內亞灣、馬達加斯加島亦有分布;亞洲馬來群島、馬來半島、菲律賓島南部、印度半島西南南部、斯里蘭卡等地亦有分布。熱帶雨林在高溫多雨條件下,林層眾多,終年常綠,森林資源豐富。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地區的大陸東岸,東部地區,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地區;日本和朝鮮南部;美國的佛羅達半島;墨西哥北濁和巴西東南、澳大利亞東南部也有分布。

溫帶混交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東北、華北、朝鮮和日本北部、蘇聯薩哈林島等地;西歐和中歐受海洋性氣候影響的暖濕地區;北美洲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流域向東至大西洋沿岸,闊葉林有顯的季相更替。夏季濕暖,冬季能耐低溫,夏季溫涼濕潤。

根據《2005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2005年全球森林面積39.52億公頃,占陸地面積(不含內陸水域)的30.3%,人均森林面積0.62公頃,單位面積蓄積110立方米/公頃。從世界各國情況看,森林資源呈現如下特徵:

世界各國森林面積分布不均衡。全球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俄羅斯(20.5%)、巴西(12.1%)、加拿大(7.8%)、美國(7.7%)、中國(5.0%)、澳大利亞(4.1%)、剛果民主共和國(3.4%)、印度尼西亞(2.2%)、秘魯(1.7%)和印度(1.7%)等10個國家,其中前5個國家森林面積佔全球的50%以上。

生物資源和水資源及森林資源有很大關系,在這就不贅述了。

海洋資源

1、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總面積17868萬km2,平均深度3957m?,最大深度11034m,體積70710萬km3。?

太平洋中有許多海洋生物,目前已知浮游植物380餘種,主要為硅藻、甲藻、金藻、藍藻等;底棲植物由各種大型藻類和顯花植物組成。太平洋的海洋動物包括浮游動物、游泳動物、底棲動物等,總的數量未見報道。太平洋的許多海洋生物具有開發利用價值,成為水產資源最豐富的洋。太平洋的漁獲量每年在3500-4000萬t之間,佔世界海洋漁獲總量的一半左右。主要漁場在西太平洋漁區,即千島群島至日本海一帶,中國的舟山漁場,秘魯漁場,美國-加拿大西北沿海海域,年魚產量近2000萬t。?

太平洋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工作主要集中在大陸架石油和天然氣、濱海砂礦、深海盆多金屬結核等方面。目前的主要產油區包括加利福尼亞沿海、庫克灣、日本西部陸架、東南亞陸架、澳大利亞沿海、南美洲西海岸,以及中國沿海大陸架。濱海砂礦的分布范圍是:金,鉑砂主要分布太平洋東海岸的俄勒岡至加利福尼亞沿岸,以及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沿岸;錫礦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各國沿海,其中主要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沿海;印度和澳大利亞沿海是鑽石、金紅石、鈦鐵礦最豐富的海區;中國沿海共有十餘條砂礦帶,有金剛石、金、鋯石、金紅石等多種砂礦資源。另外,日本、中國和智利大陸架上都有海底煤田。在深海盆區有豐富的多金屬結核,其中主要集中在夏威夷東南的廣大區域。總儲量估計有17000億t,佔世界總儲量的一半。?

2、大西洋。大西洋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洋,面積約9165.5萬km2。大西洋位於歐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間,自北至南約1.6萬km,東西最短距離2400多km。?

大西洋的生物分布特徵是:底棲植物一般分布在水深淺於100m的近岸區,其面積約占洋底總面積的2%;浮游植物共有240多種,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地區;動物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區、近極地區和近岸區,哺乳動物有鯨和鰭腳目動物,魚類主要以鯡、鱈、鱸、鰈科為主。大西洋的生物資源開發很早,漁獲量曾佔世界各大洋的首位,本世紀60年代以後退居次於太平洋的第二位,每年的漁獲量2500萬t左右。大西洋的單位漁獲量平均約830kg/km2,陸架區約1200kg/km2。在大西洋中,漁獲量最高的區域是北海、挪威海、冰島周圍海域。紐芬蘭、美國、加拿大東側陸架區,地中海、黑海、加勒比海、比斯開灣和安哥拉沿海是重要漁場。?

大西洋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硫、重砂礦和多金屬結核。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北海、幾內亞灣是世界上著名的海底石油、天然氣分布區。委內瑞拉沿加勒比海伸入內地的馬拉開波灣。已探明石油儲量48億t;美國所屬的墨西哥灣石油儲量約20億t;北海已探明石油儲量40多億t;奈及利亞沿海石油可采儲量超過26億t。英國、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亞、義大利等國沿海都發現了煤礦,其中,英國東北部海底煤炭儲量不少於5.5億t,大西洋沿岸許多國家沿海發現了重砂礦,包括獨居石、鈦鐵礦、鋯石等。西南非洲南起開普頓、北至沃爾維斯灣的海底砂層,是世界著名的金剛石產地。大西洋的多金屬結核總儲量估計約10000億t,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

3、印度洋。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南極洲、大洋洲和非洲之間,總面積約為7617.4萬km2。?

印度洋也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浮游植物主要密集於上升流顯著的阿拉伯半島沿岸和非洲沿岸。浮游動物主要密集於阿拉伯西北部,主要是索馬里和沙烏地阿拉伯沿岸。底棲生物以阿拉伯海北部沿岸為最多,由北向南逐步減少。印度洋的魚類有3000-4000種,目前的漁獲量約400萬t,主要是鯷魚、鮐魚和蝦類,還有沙丁魚、鯊魚、金槍魚。?

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澳大利亞沿海等印度洋海域均發現了油氣資源。波斯灣海底石油儲量為120億t,天然氣儲量7.1萬億m3。印度洋也有多金屬結核資源,但資源量低於太平洋和大西洋。?

4、北冰洋。北冰洋是世界大洋中面積最小的大洋,總面積約1478.8萬km2。北冰洋以北極為中心,有常年不化的冰蓋。?

由於北冰洋處於高寒地帶,動植物種類都比較少。浮游植物的生產力比其他洋區要少10%,主要包括浮冰上的小型植物,表層水中的微藻類,淺海區的巨藻和海草等。魚類主要有北極鮭魚、鱈魚、鰈魚、毛鱗魚,巴倫支海和挪威海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漁場。北冰洋的許多哺乳動物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如海豹、海象、鯨和海豚,以及北極熊等。?

北冰洋的廣闊大陸架區有利於碳氫化合物礦床的形成,目前已發現了兩個海區具有油、氣遠景,一是拉普捷夫海,二是加拿大群島海域,北冰洋海底也有錳結核、錫石及硬石膏礦床。?

⑨ 秘魯是發達國家嗎

秘魯不是發達國家。

秘魯屬於發展中國家。秘魯的經濟總量只有2000億美元,人均收入位居世界第123名。秘魯是一個南美洲國家,位於太平洋東岸地區西部,瀕臨太平洋,東部瀕臨安第斯山脈,最東部有平原。西部沿海地區分布的大量的溫帶荒漠和亞熱帶荒漠。

自然資源

礦業資源豐富,是世界12大礦產國之一。主要有銅、鉛、鋅、銀、鐵和石油等。鉍、釩儲量居世界首位,銅占第三位,銀、鋅占第四位。石油探明儲量為4億桶,天然氣71000億立方英尺。森林覆蓋率為58%,面積達7710萬公頃,在南美洲僅次於巴西。水力和海洋資源極為豐富漁業資源豐富,魚粉產量居世界前列。

⑩ 南美洲有哪些自然資源

1.礦物資源

南美洲的礦物資源儲量豐富,如今已知的現代化工行業所需的20多種重要的礦物資源在南美洲大部分都能找到,而南美對其礦物資源種類的探測尚未結束。委內瑞拉石油儲量、巴西的鐵礦儲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委內瑞拉和阿根廷;煤主要分布在哥倫比亞和巴西;鋁土礦主要分布在蘇利南;銅礦的金屬儲量在1億噸以上,居各洲首位,智利銅的儲量居世界第二位,秘魯居第四位;鉍、銻、銀、硝石、鈹和硫磺儲量均居各洲前列;錫、錳、汞、鉑、鋰、鈾、釩、鋯、釷、金剛石等礦物也很豐富。

2.森林資源

森林面積約92000萬公頃,佔全洲總面積的50%以上,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3%,盛產紅木、檀香木、鐵樹、木棉樹、巴西木、香膏木、花梨木等貴重林木。草原面積約44000萬公頃,約佔全洲總面積的25%,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4%多。

3.水力資源

南美飛水力資源儲藏量大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6.9%,初步估計是46700萬千瓦;已開發的水力資源為560萬千瓦,約佔世界水力資源總開發量的3.6%。

4.漁業

巴西東南部沿海和智利北部沿海的金槍魚在世界上負有盛名;秘魯沿海盛產魚,智利沿海盛產沙丁魚,鱈和鯨。此外,巴西、阿根廷沿海還盛產鱸、鯔、鯷、鯖、鱈等魚類。秘魯沿海、巴西沿海是南美洲兩大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