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什麼是資源廣告
擴展閱讀
鑽石店工作怎麼做 2025-05-14 18:28:13

什麼是資源廣告

發布時間: 2022-05-26 00:53:37

Ⅰ 共享廣告是什麼

共享廣告是將廣告資源、客戶資源等匯聚於平台,廣告主可共享平台上的資源,並通過平台對產品進行針對性的廣告宣傳,從而獲得精準、平價的客戶流量。平台通過程序性購買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並與消費者進行高效溝通,提升購物體驗。而螞蟻風暴就是共享廣告平台,依託互聯網+技術手段實現智能終端匹配和受眾精準投放,讓閑置、孤立、碎片的「屏」資源,流通起來,解決中小企業的廣告投放難題。

Ⅱ 什麼是報紙廣告資源請解釋一下,專業一些.

其實就是報紙廣告媒介,也就是發布廣告載體,比如說你擁有報紙廣告資源,也就是你擁有發布報紙廣告的渠道或者報紙廣告發布的版面(針對某一報紙)

Ⅲ 什麼是網路推廣,屬於廣告部,要找廣告資源,怎麼找廣告資源呢

網路推廣就是在網上發布相關信息,讓人關注了解公司情況,廣告資源的話各類廣告聯盟和廣告推廣平台

Ⅳ 什麼是資源整合營銷

資源整合營銷是一種對各種營銷工具和手段的系統化結合,根據環境進行即時性的動態修正,以使交換雙方在交互中實現價值增值的營銷理念與方法。整合就是把各個獨立地營銷綜合成一個整體,以產生協同效應。這些獨立的營銷工作包括廣告、直接營銷、銷售促進、人員推銷、包裝、事件、贊助和客戶服務等。戰略性地審視整合營銷體系、行業、產品及客戶,從而制定出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整合營銷策略。

資源整合營銷」理論產生和流行於20世紀90年代,是由美國西北大學市場營銷學教授唐·舒爾茨提出的。整合營銷就是「根據企業的目標設計戰略,並支配企業各種資源以達到戰略目標」。傳媒整合營銷作為「整合營銷」的分支應用理論,簡言之,就是從「以傳者為中心」到「以受眾為中心」的傳播模式的戰略轉移。整合營銷倡導更加明確的消費者導向理念,因而,傳媒整合營銷理論對我國新的改革形勢下傳媒業的發展應該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
整合營銷是以消費者為核心重組企業行為和市場行為,綜合協調地使用各種形式的傳播方式,以統一的目標和統一的傳播形象,傳遞一致的產品信息,實現與消費者的雙向溝通,迅速樹立產品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產品品牌與消費者長期密切的關系,更有效的達到廣告傳播和產品行銷的目的。

Ⅳ 什麼是廣告資源置換

就是兩個擁有不同媒體資源的公司之間進行資源置換。
例如:江蘇衛視用電視廣告媒體資源,與某戶外廣告公司置換公交廣告、戶外大牌廣告等
再說白一點就是,戶外公司在江蘇衛視上做廣告,江蘇衛視在戶外公司的媒體上做廣告,相互都不給錢

Ⅵ 什麼是資源合作推廣

企業之間通過交換各自的優勢資源,以此達到相互宣傳推廣效果的活動,即稱之為資源合作推廣,比如典型的廣告互換、流量互換等。
這種方式最大的特點和優勢是能夠在投入資金的情況下,利用自己手中已有的資源實現營銷推廣、擴大收益的目的,可以讓手中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且適合於任何規模的公司、單位,甚至個人。

Ⅶ 請問什麼是黃金資源廣告招標啊``中央電視台的

恩,就是黃金時段的廣告位啊,一般就一個台吧?

Ⅷ 聯合國水資源保護廣告表現的什麼意思

地球上的水資源,從廣義來說是指水圈內水量的總體。包括經人類控制並直接可供灌溉、發電、給水、航運、養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灣和養殖水域等。水資源是發展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資源。在世界許多地方,對水的需求已經超過水資源所能負荷的程度,同時有許多地區也瀕臨水資源利用之不平衡。

目錄

水資源的涵義
水資源概況簡介
全球水儲量
中國水資源
人類需水量
開發利用
基本特徵時程變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循環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
利用的多樣性
重要性
性質
水資源利用狀況水資源的理由與供需矛盾
水利建設與洪澇災害
水體污染及其危害
水資源瓶頸
世界節水日
世界水資源狀況
中國水資源狀況
保護水資源節約水資源
中國水污染問題
具體措施
相關資訊水資源的涵義
水資源概況 簡介
全球水儲量
中國水資源
人類需水量
開發利用
基本特徵 時程變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循環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
利用的多樣性
重要性
性質
水資源利用狀況 水資源的理由與供需矛盾
水利建設與洪澇災害
水體污染及其危害
水資源瓶頸
世界節水日
世界水資源狀況中國水資源狀況保護水資源
節約水資源 中國水污染問題 具體措施相關資訊展開 編輯本段水資源的涵義
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是工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極為寶貴的自然資源。水資源(water resources)一詞雖然出現較早,隨著時 珍惜水資源宣傳畫
代進步其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但是水資源的概念卻既簡單又復雜,其復雜的內涵通常表現在:水類型繁多,具有運動性,各種水體具相互轉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廣泛,各種用途對其量和質均有不同的要求;水資源所包含的「量」和「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改變;更為重要的是,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受經濟技術、社會和環境條件的制約。因此,人們從不同角度的認識和體會,造成對水資源一詞理解的不一致和認識的差異。目前,關於水資源普遍認可的概念可以理解為人類長期生存、生活和生產活動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數量要求和質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一般認為水資源概念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上的水資源是指能夠直接或間接使用的各種水和水中物質,對人類活動具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水均可稱為水資源。 狹義上的水資源是指在一定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本詞條中所論述的水資源限於狹義的范疇,即與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以及社會進步息息相關的淡水資源。
編輯本段水資源概況
簡介
地球上目前和近期人類可直接或間接利用的水,是自然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天然水資源包括河川徑流、地下水、積雪和冰川、湖泊水、沼澤水、海水。按水質劃分為淡水和鹹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被人類所利用的水增多,例如海水淡化,人工催化降水,南極大陸冰的利用等。由於氣候條件變化,各種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天然水資源量不等於可利用水量,往往採用修築水庫和地下水庫來調蓄水源,或採用回收和處理的辦法利用工業和生活污水,擴大水資源的利用。與其他自然資源不同,水資源是可再生的資源,可以重復多次使用;並出現年內和年際量的變化,具有一定的周期和規律;儲存形式和運動過程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類活動所影響。
全球水儲量
儲存於地球的總儲水量約1386×10億立方米,其中海洋水為1338×10億立方米,約佔全球總水量的96.5%。在餘下的水量中地表水佔1.78%,地下水佔1.69%。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約35×10億立方米,在全球總儲水量中只佔2.53%。它們少部分分布在湖泊、河流、土壤和地表以下淺層地下水中,大部分則以冰川、永久積雪和多年凍土的形式儲存。其中冰川儲水量約24×10億立方米,約佔世界淡水總量的69%,大都儲存在南極和格陵蘭地區。
中國水資源
按1984年估計,中國江河平均年徑流量為271×10億立方米,次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徑流量只有世界人均徑流量的四分之一,每畝耕地水量也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三分之二。中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很不均勻。就空間分布來說,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水資源約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80%,但耕地面積只為全國的36%左右;黃、淮、海流域,水資源只有全國的8%,而耕地則佔全國的40%。從時間分配來看,中國大部分地區冬春少雨,夏、秋雨量充沛,降水量大都集中在5~9月,佔全年雨量的70%以上,且多暴雨。黃河和松花江等河,近70年來還出現連續11~13年的枯水年和7~9年的豐水年。中國地下水補給量約為7718億立方米/年,其中長江流域最多,為2130億立方米/年。
人類需水量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口不斷增長,城市日漸增多和擴張,各地用水量不斷增多。據聯合國估計,1900年,全球用水量只有4000億立方米/年,1980年為30000億立方米/年,1985年為39000億立方米/年。預計到2000年,需水量將增加到60000億立方米/年。其中以亞洲用水量最多,達32000億立方米/年,其次為北美洲、歐洲、南美洲等。到2000年,中國全國需水量預計可到6814億立方米。其中最多為長江流域,達2166億立方米,其次為黃河流域和珠江流域。隨著生產的發展,不少地區和國家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正日益突出。
開發利用
水資源開發利用,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個方面,其目的是發展社會經濟。最初開發利用目標比較單一,以需定供。隨著工農業不斷發展,逐漸變為多目的、綜合、以供定用、有計劃有控制地開發利用。現在各國都強調在開發利用水資源時,必需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方面。 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內容很廣,諸如農業灌溉、工業用水、生活用水、水能、航運、港口運輸、淡水養殖、城市建設、旅遊等。防洪、防澇等屬於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另一方面的內容。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在以下一些問題上,還持有不同的意見。例如,大流域調水是否會導致嚴重的生態失調,帶來較大的不良後果?森林對水資源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大量利用南極冰,會不會導致世界未來氣候發生重大變化?此外,全球氣候變化和冰川進退對未來水資源的影響,人工降雨和海水淡化利用等,都是今後有待探索的一系列問題。它們對未來人類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具有深遠的意義。
編輯本段基本特徵
時程變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水資源的基本規律是指水資源(包括大氣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某一時段內的狀況,它的形成都具有其客觀原因,都是一定條件下的必然現象。但是,從人們的認識能力來講,和許多自然現象一樣,由於影響因素復雜,人們對水文與水資源發生多種變化的前因後果的認識並非十分清楚。故常把這些變化中能夠作出解釋或預測的部分稱之為必然性。例如,河流每年的洪水期和枯水期,年際間的豐水年和枯水年;地下水位的變化也具有類似的現象。由於這種必然性在時間上具有年的、月的甚至日的變化,故又稱之為周期性,相應地分別稱之為多年期間,月的或季節性周期等。而將那些還不能作出解釋或難以預測的部分,稱之為水文現象或水資源的偶然性的反映。任一河流不同年份的流量過程不會完全一致;地下水位在不同年份的變化也不盡相同,泉水流量的變化有一定差異。這種反映也可稱之為隨機性,其規律要由大量的統計資料或長系列觀測數據分析。 相似性,主要指氣候及地理條件相似的流域,其水文與水資源現象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濕潤地區河流徑流的年內分布較均勻,乾旱地區則差異較大;表現在水資源形成、分布特徵也具有這種規律。 特殊性,是指不同下墊面條件產生不同的水文和水資源的變化規律。如同一氣候區,山區河流與平原河流的洪水變化特點不同;同為半乾旱條件下河谷階地和黃土原區地下水賦存規律不同。
循環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
水是自然界的重要組成物質,是環境中最活躍的要素。它不停地運動且積極參與自然環境中一系列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過程。水資源與其他固體資源的本質區別在於其具有流動性,它是在水循環中形成的一種動態資源,具有循環性。水循環系統是一個龐大的自然水資源系統,水資源在開采利用後,能夠得到大氣降水的補給,處在不斷地開采、補給和消耗、恢復的循環之中,可以不斷地供給人類利用和滿足生態平衡的需要。在不斷的消耗和補充過程中,在某種意義上水資源具有「取之不盡」的特點,恢復性強。可實際上全球淡水資源的蓄存量是十分有限的。全球的淡水資源僅佔全球總水量的2.5%,且淡水資源的大部分儲存在極地冰帽和冰川中,真正能夠被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僅佔全球總水量的0.796%。從水量動態平衡的觀點來看,某一期間的水量消耗量接近於該期間的水量補給量,否則將會破壞水平衡,造成一系列不良的環境問題。可見,水循環過程是無限的,水資源的蓄存量是有限的,並非用之不盡,取之不竭。 水資源在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分布。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是水資源的又一特性。全球水資源的分布表現為大洋洲的徑流模數為51.0L/(s·km2),亞洲為l0.5L/(s·km2),最高的和最低的相差數倍。我國水資源在區域上分布不均勻。總的說來,東南多,西北少;沿海多,內陸少;山區多,平原少。在同一地區中,不同時間分布差異性很大,一般夏多冬少。
利用的多樣性
水資源是被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廣泛利用的資源,不僅廣泛應用於農業、工業和生活,還用於發電、水運、水產、旅遊和環境改造等。在各種不同的用途中,有的是消耗用水,有的則是非消耗性或消耗很小的用水,而且對水質的要求各不相同。這是使水資源一水多用、充分發展其綜合效益的有利條件。此外,水資源與其他礦產資源相比,另一個最大區別是:水資源具有既可造福於人類,又可危害人類生存的兩重性。 水資源質、量適宜,且時空分布均勻,將為區域經濟發展、自然環境的良性循環和人類社會進步做出巨大貢獻。水資源開發利用不當,又可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如水利工程設計不當、管理不善,可造成垮壩事故,也可引起土壤次生鹽鹼化。水量過多或過少的季節和地區.往往又產生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水量過多容易造成洪水泛濫,內澇漬水;水量過少容易形成乾旱、鹽漬化等自然災害。適量開采地下水,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居民生活提供水源,滿足生產、生活的需求。無節制、不合理地抽取地下水,往往引起水位持續下降、水質惡化、水量減少、地面沉降,不僅影響生產發展,而且嚴重威脅人類生存。正是由於水資源利害的雙重性質,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尤其強調合理利用、有序開發,以達到興利除害的目的。
編輯本段重要性
水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結構組成和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從全球范圍講,水是連接所有生態系統的紐帶,自然生態系統既能控制水的流動又能不斷促使水的凈化和循環。因此水在自然環境中,對於生物和人類的生存來說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海水是鹹水,不能直接飲用,所以通常所說的水資源主要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只佔地球上水體總量2.53%左右,其中近70%是固體冰川,即分布在兩極地區和中、低緯度地區的高山冰川,還很難加以利用。目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儲量約佔全球淡水總儲量的0.3%,只佔全球總儲水量的十萬分之七。據研究,從水循環的觀點來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000立方千米。 地球上水的體積大約有 1 360 000 000 立方公里。海洋佔了1 320 000 000立方公里(約97.2%);冰川和冰蓋佔了25 000 000立方公里(約1.8%);地下水佔了13 000 000立方公里(約0.9%);湖泊、內陸海,和河裡的淡水佔了250 000 立方公里(約0.02%);大氣中的水蒸氣在任何已知的時候都佔了13 000立方公里(約0.001%),也就是說,真正可以被利用的水源不到0.1%。
編輯本段性質
水和水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純凈的水是由H2O分子組成,而水體則含有多種物質,其中包括懸浮物、水生生物以及基底等。水體實際上是指地表被水覆蓋地段的自然綜合體,包括河流、湖泊、沼澤、水庫、冰川、地下水和海洋等。水資源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人類把水作為維持生活的源泉,人類在歷史發展中總是向有水的地方集聚,並開展經濟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人類對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 水資源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數量最大的資源。水覆蓋著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積,總量達15億立方千米;也是世界上開發利用得最多的資源。現在人類每年消耗的水資源數量遠遠超過其他任何資源,全世界用水量達3萬億噸。 地球上水資源的分布很不均勻,各地的降水量和徑流量差異很大。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陸地少雨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在多雨季節易發生洪澇災害。例如在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水資源佔全國的82%以上,耕地佔36%,水多地少。長江以北地區,耕地佔64%,水資源不足18%,地多水少,共中糧食增產潛力最大的黃淮海流域的耕地佔全國的41.8%,而水資源不到5.7%

Ⅸ 廣告是什麼

廣告是指商品經營者或者服務提供者承擔費用,通過一定媒介和非人員促銷形式,直接地或者間接地介紹自己所推銷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務或觀念。

廣告又分為三鍾類型。

(1)信息性廣告(也稱為原始需求廣告),這是大類市場開拓階段,主要用於大型產品的市場開拓階段,此時的目標是重點建立該類產品的原始需求或者基本血球。

(2)說服性廣告(也叫選擇性廣告),主要用於進入競爭階段的產品,此時公司的目標是為特定的品牌培植選擇性需求。。市場上的大多數廣告都屬於這個類型。

(3)提醒性廣告,主要是用於進入成熟期的產品,此時是為了提醒消費者不要忘記購買某一品牌的產品。

廣告是通過各種媒介來傳播的。這些傳播媒介主要有: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直接郵件、戶外廣播媒體。這些都是人們生活當中天天都要接觸到的東西,信息就來自這些地方。、、

你知道廣播和電視商業廣告是在向你銷售商品,但是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廣告運動對你的深刻影響。比如,你可能不喝可口可樂,但是,我打賭你聽到廣告的音樂響起,你就能跟著哼唱起來,或者伴隨音樂你能在腦海中浮現出耗資百萬美圓的在黃金時段撥出的電視廣告畫面。

即使你不愛喝可口可樂,如果別人請你順路幫他買聽可口可樂,你將用多長時間在貨架上找到可口可樂?肯定不會花很長時間,為什麼?部分原因可能是在大多數超級市場。可能可樂的貨架位置都很顯著。但是,你之所以能迅速找到可口可樂,更重要的是你清楚地知道可口可樂的外包裝是什麼樣子。

我們已經習慣於生活在商品信息的氛圍中,而且我們努力去迴避這些信息的影響。我們調整心態去剔除不需要的信息,只注意對我們有特定利益的廣告。設想你只是隨便地瞥了一眼一家管道修理公司的令人心跳停止的碩大路牌廣告,可能就會不假思索的認為這家管道的修理服務是全城最好的服務。通過製作比實際大得多的路牌廣告,這家管道修理公司希望你在需要管道修理的時候能記起他,即使你從來沒有需要過管道修理工,你是不是也對他沒有一定的熟悉感?我想可能是不會的。

所以當你需要管道修理的時候,會發上什麼呢?你也許並沒有立刻想起他,一旦自來水管道出了故障,你不得不關掉自來水龍頭,思付著還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時,你的第一反應就是翻看電話薄,在管道修理服務項目下尋找。如果這家公司對他的生意認真,電話薄上就會出現他的另一則廣告或者至少是一個電話名錄。一旦你發現他的廣告或者名錄時,你會感到熟悉和舒服,在進行了一個選擇這錢就會給他打電話。如果電話的另一端接受了你的請求,銷售就發生了。這就是廣告的作用,讓你在遇到困難是不經意間就接受了宣傳者的廣告。進行了消費。

Ⅹ 什麼是宣傳資源

可用於宣傳的各類資源的總稱吧,我們以前經常講的是宣傳渠道,姑且認為是一個意思,中國文字太博大精深了,汗!
反正你能想到的可以用來做廣告宣傳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