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旅遊資源特色有哪些
擴展閱讀
100鑽石劍怎麼做 2025-05-15 02:17:11
建委和國土資源哪個好 2025-05-15 02:16:34
5d鑽石畫怎麼貼得快 2025-05-15 01:59:52

旅遊資源特色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25 09:33:54

㈠ 我國的旅遊資源有哪些基本特徵

我國的旅遊資源有多樣性、獨特性、變異性和永續性等特徵。

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前提,是旅遊業的基礎。旅遊資源主要包括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包括高山、峽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灘、溫泉、野生動植物、氣候等,可歸納為地貌、水文、氣候、生物四大類。

㈡ 黃山的旅遊資源特色是什麼

摘要 黃山素有世界地質公園的美譽,集我國名山眾長於一身,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衡山之秀,嵩山之奇,恆山之峻,雁盪山之巧,峨眉山之靈,著名的黃山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更是蜚聲海內外

㈢ 中國八大旅遊區旅遊資源特徵有哪些

中國沒有八大旅遊區的說法。由於存在旅遊經濟利益爭奪,各地都在進行自我貼金式虛假炒作。現在網上個旅遊書籍,乃至幾星級旅遊景區,絕大多數是誇張炒作的虛假宣傳,都不是真實的旅遊價值資源信息。
對於旅遊,我們必須懂得三個基本原理:第一是旅遊景觀新鮮分異原理,即不要總是旅遊一個地方,再好再美麗的景觀,都要久看厭倦。要不斷游覽各地特色風光。第二是文化欣賞與自然景物各有旅遊功效原理,自然風光悅目感心,而文化景觀悅心冶靈,所以要自然文化欣賞並重,不要單一旅遊自然風光。第三是各種自然風光資源具有優劣原理。即各類旅遊資源雖然各有特色,但是每個類型的旅遊資源具有優劣貧富。
總體上,人類的旅遊資源有文化景觀與自然景觀兩大類。在泰東神華大地,自然景觀最豐富最優好的地區是西南的康巴雲貴山地與長江中下游地區(黔中山地、皖南山地和江南水鄉),這是世界上兩大自然風光地帶之一(另外一個是南美洲安第斯山地),這里奇山異水,幽谷仙洞,猶如美人炫舞,令人慾罷不能。神州華夏的文化景觀,最豐富最神秘的是大華中地區,河南、陝西及晉南的古都群地區最為集中。這是人類兩大文化景觀地區之一(另外一個是大泰中地區及新月地帶及古希臘古羅馬地區)。這里人文薈萃,文明悠古,古都眾多,古跡密集,古都匯聚,令人驚嘆人類文化的強大動力與文明演進的累進曲折,令人品味人類思惟創造能力對天然的神奇變易力量。
客觀地說,我國最優美最神聖的旅遊資源富集區,前13個地區如下:1.橫斷山區;2.關中華嶺(秦嶺);3.喜馬-雅魯地帶;4.武陵山區或黔中山水(真正的黔中是指湘西-鄂西南-巴東南及貴東北角);5.豫州中原(含神農架);6.大貴州山區(含桂林一帶);7.皖南山地;8.雲南山原;9.江南水鄉(含雁盪山);10.閩贛地區;11.台灣地區(含台東海洋);12.川康地帶(四川本土與西康交接地帶);13.貝加爾湖地區。

㈣ 東南亞旅遊資源有何特點

熱帶濱海灘島勝景與濃郁的宗教文化頗具特色。

本區地跨赤道,除內陸山國寮國外,各國均有海岸線,島嶼棋布,燦若群星。絢麗多姿的熱帶濱海灘島是本區自然風景的突出特徵。泰國的帕塔亞、普吉島;馬來西亞的檳榔嶼;印尼的巴厘鳥以及菲律賓的宿務島,被譽為東南亞的「五大海濱度假地」。

新加坡是享譽世界的「花園之國」、菲律賓號稱「東海明珠」、印尼更有「赤道上的翡翠鏈」之美譽。本區物產豐饒,盛產各種熱帶水果。菲律賓一向有「太平洋果盤」之稱;泰國也有「水果王國」之譽,每年都舉辦品嘗新鮮水果的「果園旅遊」活動。此外,馬來群島有獨具魅力的火山奇觀。

東南亞是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三大宗教的交匯地,人文景觀無不打上宗教的烙印。宏偉壯麗的宗教建築構成了本區一道亮麗的風景。泰國向稱「黃袍佛國」,境內寺廟林立;緬甸素稱「塔之國」,有著名的仰光大金字塔;

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尼的波羅浮屠佛塔等都是著名的宗教建築。此外,花園之國新加坡可謂一支獨秀,它成功地創立了「利用城市發展旅遊業」的獨特模式,現已成為「亞洲旅遊王國」、旅遊購物天堂、國際會議和展覽中心。本區民族眾多,民族文化絢麗多姿,其中,華人文化獨樹一幟,構成了本區獨特的人文景觀。

東南亞地區的地理氣候自然資源吸引人們嚮往的旅遊因素:

1、東南亞位於赤道附近,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之間。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全年降水豐富,氣候高溫濕潤。

2、東南亞處在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是個島國。火山資源豐富,地形地貌特徵多樣。

3、其中最主要河流流域湄公河流經東南亞各國家,豐富的水資源形成水上景觀。

4、溫度適宜,降水豐富。東南亞的種植瓜果蔬菜水稻等都十分有利。熱帶水果產量高。

㈤ 旅遊資源特點

6. 1. 1 環境獨特

雲峰山自然保護區位於不老屯鎮,地處首都飲用水源———密雲縣水庫正北岸的上風上水地帶,北部是綿延的燕山山脈,南部緊臨浩渺的密雲縣水庫。環湖公路和沙通鐵路穿鎮而過,距密雲縣衛星城 56 千米,距首都機場 115 千米。保護區面積3010 公頃,全境都在密雲縣水庫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地表水達到國家二級飲用水標准,地下麥飯石礦泉水量大、質優,植被覆蓋率近 80%,空氣中負氧離子在 2 萬以上,是一座天然氧吧,是一塊極具開發價值的風水寶地。

6. 1. 2 資源豐富

保護區內生物資源豐富。保護區屬於具有典型的暖溫帶特徵,生境類型多樣,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幼林、草地、水域、耕地、果園地、住宅地等。據初步統計,保護區有植物 888 種,其中,蕨類植物56 種,裸子植物6 種,被子植物826 種。根據本次調查和以往資料分析,已知保護區內有陸棲脊椎動物211 種,其中,哺乳動物32 種,鳥類162 種,爬行動物10 種,兩棲動物6 種。保護區西北高,東南低,環湖丘陵、平原地帶開闊; 花崗岩、金礦、鐵礦、麥飯石儲量大,鐵礦、麥飯石儲量都在1 億噸以上; 不老湖、轉山子水庫、燕落水庫等6 座中小型水庫,與華北地區最大人工湖密雲縣水庫遙相呼應,形成大、中、小三級水域明珠。荒山造林、退耕還林,形成了以板栗、鴨梨為主的特色林果業基地。

6. 1. 3 歷史悠久

不老屯的名稱源於一個不老的傳說,不老屯的歷史可追溯到遠古的石器時代。山安口村出土的石器、陶器,充分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不老屯地區就有人類居住。燕落村南密雲縣水庫下的共工城遺址,距今 4100 多年,是原始部落時期堯的臣子共工 ( 掌管手工業的大臣) 流放居住的土城,是北京地區第一座古城。密雲縣人口第一大村———燕落村的古城池,始建於公元 440 年北魏時期,有燕落縣等十幾個州、郡、縣設址,平定 「安史之亂」最後一仗的古戰場就在這里。

6. 1. 4 文化厚重

密雲縣東有霧靈,西有雲蒙,南有黍谷,北有雲峰,四座名山各有特點。 「不老之山」———雲峰山,歷史上宗教氛圍濃重,香火旺盛。山前有考古未定的 「古崖居」,山上有建於隋唐年間的超勝庵、建於北齊天保五年 ( 554) 的大安寺,山頂有天然形成的花崗岩菩薩洞,山後有建於明代的桃花庵、吉祥寺和 27 座古塔。大安寺旁的 「古佛道場」,相傳是燃燈佛 ( 如來佛的前世佛)傳經佈道的地方。集中分布在大安寺和超勝庵附近的 13 組摩崖石刻群,有篆書、隸書、正楷、勾勒體等字體,在北京地區罕見,為書法藝術之大觀。其中大安寺周圍的 「仙門」、 「仙坐」、 「仙手印」、「遇仙石」、「王志遇仙記」等 7 組摩崖石刻,記載著不老的傳說,證實了不老屯名稱的來歷。清代兵部尚書范承勛游歷雲峰山,流連忘返,曾作雲峰山十景詩,手書 「塵外賞」鐫刻於石壁之上,為雲峰山留下了豐富的人文資源。周圍的清朝太子陵、老爺廟、聖水山廟、龍王廟、娘娘廟、葯師廟、三關廟、七頂山廟,更襯出雲峰山久有的雄渾和神奇。

鎮域北有明長城、烽火台、戲台、兵營,南有國家級天文台觀測點。楊各庄村附近的密雲縣寓館,是清朝皇帝去承德途中休息的地方。清代大學士劉墉隨乾隆皇帝往來於北京與承德之間,常在此停留,伴駕之餘,寫有詩歌、札記、隨筆 179 篇,主要描寫祖國壯美山河、記載生活感悟及雜談。這本 《劉墉詩稿》手跡,經三代人珍存,現收藏於密雲縣博物館。

6. 1. 5 基礎優越

全面退出傳統糧食生產,農業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成果,形成了 8 萬畝板栗、1. 2 萬畝鴨梨、0. 8 萬畝水晶梨、中華聖桃、鹿王鮮桃特色林果布局,干鮮果品產量達 800 萬 ~ 1000 萬千克; 以奶牛、合同雞、肉羊為主的綠色養殖業快速發展; 麥飯石岩層孕育的礦泉水得到開發; 燕香板栗、黃土坎鴨梨、不老村礦泉水,注冊為品牌,暢銷於市場; 農旅結合啟動了密雲縣北線生態旅遊,雲峰山景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四星級聖水山國際鄉村俱樂部、不老山莊、雲峰農庄、鐵道部物資局招待所,與興起的民俗旅遊接待戶一起形成了大旅遊發展態勢。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和工業化水平的提高,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日益嚴重,保護環境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回歸大自然成為都市人精神享受的一部分。為適應這種需求,我們緊緊抓住 「入世」和 「申奧」成功兩大機遇,運用生態經濟理論,從發展都市型郊區經濟的高度,適時提出了生態旅遊經濟發展戰略。

㈥ 旅遊資源的特徵有哪些

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前提,是旅遊業的基礎。旅遊資源主要包括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包括高山、峽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灘、溫泉、野生動植物、氣候等,可歸納為地貌、水文、氣候、生物四大類。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歷史文化古跡、古建築、民族風情、現代建設新成就、飲食、購物、文化藝術和體育娛樂等,可歸納為人文景物、文化傳統、民情風俗、體育娛樂四大類

主要特徵類型

一類、①區域分異特性:旅遊資源是造成旅遊活動的最基本的因子。沒有景觀的地域分異,就不可能吸引需求不同的旅遊者。旅遊資源區域分異受自然地理和人類社會活動規律所控制,而前者的控製表現更為直接和明顯,如由氣候差異造成的緯度地帶性分布特性;受制於氣候干濕程度影響的經度地帶性分布特性;由於氣溫和熱量隨高度變化而造成的垂直地帶性分布特性;由內外因子綜合作用而形成的集中性分布特性,這種集中包括大小范圍的集中、團塊狀集中、條帶狀集中等。

②景象組合特性,包括:從種類上的同類組合和綜合組合;從空間上的集團組合和異地組合;從規模上有大小不同尺度的組合,有當地或近地的集團組合,也有遠距離的異地組合。 ③相似出現特性,自然和人文景象相似出現,給旅遊者造成近地旅遊之方便,但也給旅遊業發展造成一些問題,對於類似景點,不易多次重遊和加強其特色宣傳。此外還有潛在資源特性、季節變化特性、性質變異特性等。

二 類、1、價值上的觀賞性。(獨特性)它主要是用來看或觀賞的。這是旅遊資源同一般資源最主要的差別。

2、空間上的地域性。 地域差異性集中體現在各個地區的旅遊資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旅遊景觀魅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業是否有成就。

3、時間上的季節性。 (變異性) 主要指自然景觀受季節氣候的影響而呈現出的最佳觀賞季節。

4、使用上的永續性。 主要指旅遊資源只供觀賞不能帶走,因此可以長期供遊人使用。前提是保護和管理得好。

5、構景上的綜合性或多樣性。指旅遊資源往往是由多種因素綜合在一起組成。

三類 (1)多樣性 對旅遊者構成吸引的各種因素都是旅遊資源。 需求千差萬別,概括為:「求美」「求異」,縱向上對遙遠的古代遺跡充滿敬仰、橫向上為異地的奇特環境和事物流連忘返、對美的本能追求使人們面對自然造化的優美景觀心曠神怡、對體現人類追求、凝結人類智慧的人工創造物一往情深。

(2)壟斷性——(不可移動性 ) 是指旅遊資源的實物本體不能朝向旅遊者移動。正是旅遊資源的不可移動性,才決定了旅遊活動暫時的和異地的特徵;消費者買走的只是映象和感受。

(3)定向性 一是資源分布的區域性。 地理環境的區域差異性—— 人們渴望了解居住地以外的世界;才形成了旅遊者向某個方向的旅遊流;旅遊流的指向是旅遊資源的吸引力。 二是同一旅遊資源吸引旅遊者的區域性;對某些國家或地區的旅遊者吸引力大; 對一些國家或地區的旅遊者吸引力不大; 對另一些本就不具有吸引力。

(4)時間性(補充內容) 與旅遊活動的時間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時間的季節性。是指同一地理環境隨季節的變化在某一特定季節出現某些特殊景觀或特別的體驗感受適合於旅遊的現象。時間特定性或周期性: 旅遊景觀和事物在某一特定時間周期性地出現或發生。 傳統的節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每4年一屆奧運會 ;珠海每兩年一次的航展,歐美國家一年一度的狂歡節來臨; 每年農歷8月16錢塘江觀潮 ;日出日落,時代的變異性: 歷史遺跡、名人故居、廢棄的礦井、監獄等;登月旅行, 一些主題公園地衰落 。

(5)組合性 一個孤立的構景要素或一個獨立的景點是較難形成使旅遊者離開其居住地專程前往游覽的吸引力的,總是復雜多樣、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各個要素組合構成足以吸引旅遊者的旅遊資源。

㈦ 江蘇的旅遊資源特色主要有哪些

江蘇省經濟發達,旅遊業發展水平也較高。旅遊資源質量高,5A級景區居全國首位,旅遊服務業發達,旅行社數量也居全國首位。入境過夜遊客、旅遊外匯收入、國內旅遊人數、入境旅遊人數、國內旅遊收入等指標均居全國前十。其中,國內旅遊收入居全國第二,國內旅遊人數接待量居全國第三,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大省(詳見表6-3)。

表6-3江蘇省旅遊業發展概況一覽表

江蘇的旅遊資源特色主要有三個:一是江南水鄉古韻遺存豐富,有27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如崑山市周庄鎮、吳江市同里鎮、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蘇州市木瀆鎮、太倉市沙溪鎮、姜堰市溱潼鎮、泰興市黃橋鎮等;二是江南古典園林獨具特色,有「江南園林甲天下」的美稱;三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多,如聞名遐邇的南京雲錦,蘇州蘇綉,蘇州桃花塢年畫,常熟紅木雕刻,無錫惠山泥人,常州梳篦,揚州玉器、漆器、剪紙,淮安博里農民畫,連雲港貝雕,南通風箏等

江蘇形成了以觀光旅遊為基礎、休閑度假為主導、專項旅遊為輔助的旅遊產品體系,成為境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同時,積極接收上海的輻射,加強滬蘇浙區域旅遊合作,與上海、杭州旅遊集散中心相呼應,使長江三角洲地區旅遊交通網路更加完善。

㈧ 中國西南區域旅遊資源有哪些特徵

1、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旅遊資源相互融合,生命力旺盛。

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分布在各個地區,數量很多,有相當一部分也被開發為了旅遊目的地。當這些景觀以旅遊資源的身份出現的時候多是相互組合的。單純的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很難引起遊客長久的興趣,相互融合之後的旅遊產品更具有內涵,更能吸引遊客的眼球。

2、旅遊資源種類多樣、內容豐富。

中國是世界上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種類繁多、類型多樣,且都具有各種功能。從總體上來說,我國的旅遊資源大致上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

3、人文旅遊資源古老而獨特。

中國是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流傳至今的寶貴遺產構成了極為珍貴的旅遊資源。古老的華夏文明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它不僅給當時的生產力帶來了大力的推動,它留給今人的人文旅遊資源更是令我們充滿敬佩和好奇。

(8)旅遊資源特色有哪些擴展閱讀:

西南地區地處祖國西南邊疆,地理上包括了青藏高原東南部,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的大部。西南地區的最大特點是海拔落差大,從四川盆地的海拔500米左右,到雲貴高原的1000到2000米。

再到青藏高原的3500米以上。緣於這一特點,使得西南地區的地形復雜多變,氣候溫差、降水差異都特別大。

㈨ 中國旅遊資源的主要特徵有哪些

1.類型齊全,數量豐富在中國復雜地理環境和悠久歷史文化背景下,其旅遊資源的數量與質量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方案所設置的8大類、31亞類和155個基本類型的旅遊資源中,在我國都可以找到其典型代表,而且每個類型還可細分出許多小類,如樓閣可分酒樓、茶樓、戲樓、城樓、鍾樓、箭樓、筒樓、風雨樓、觀景樓、藏書樓、藏經樓、過街樓等。奇花異草中僅觀賞性菊花就有3000多種、蘭花2000多種、梅花200多種,充分顯示出中國旅遊資源的多樣性和豐富性。2.歷史古老,風格獨特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歷史發展從未因異族入侵而中斷。5000年血脈相承,世代相傳,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獨特風格,其歷史遺存、文物古跡、風土人情、風味食品、文化藝術等無不打上古老文明的印記。在已發掘的古人類遺址中,雲南祿豐石灰壩發現的800萬年前的古猿化石,是世界上發現的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古猿中的第一個古猿頭骨;京杭大運河始鑿於公元前5世紀的春秋末期,比世界最古老的瑞典果達爾運河要早2000年;古長城修築歷史延續2500餘年,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中國的園林藝術始於軒轅黃帝時代;梅花、菊花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養蠶取絲織綢的歷史已有4000~5000年以上。中國的旅遊資源不僅古老,而且獨特,可稱為世界之最的奇絕旅遊資源數以千計。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世界上最古老的敞肩橋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北京故宮,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園林承德避暑山莊,世界上最大的石雕佛像樂山大佛等,無不具有獨特性和壟斷性。3.分布廣泛,但相對集中我國豐富多樣的旅遊資源遍布全國各地城鄉。即使在號稱「地球第三極」的珠穆朗瑪峰,也有冰峰可供旅遊者攀登探險,在艾丁湖面有鹽池景觀可供旅遊者觀賞。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匯合處的東方紅日,新疆阿拉山口的夕陽,內蒙古的草原羊群,海南島的椰林以及偏遠山區小縣的所謂「八景」或「十景」等等,都表明了我國旅遊資源分布廣泛的特徵。同時,這些資源又具有相對集中的特點。如果從黑龍江省的黑河鎮至雲南的瑞麗連一條直線,正好把全國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從宏觀上看,此線以東集中了我國的七大古都、五嶽、四大佛山名教、四大道教名山、三大古建築群、江南三大名樓,以及全國著名的園林都市、絕大部分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歷史文化古城。我國的旅遊資源還有呈條塊集中分布的特點。例如,長江沿岸從江西廬山到重慶之間,自東而西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廬山,有「龜蛇鎖大江」的武漢,有「山、湖、樓渾然一體」的岳陽,有壯麗的長江三峽以及江陵、秭歸、白帝城等歷史文化名城,有赤壁、當陽等三國古戰場以及附於它們的人物傳說、碑林石刻,加上葛洲壩、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等現代工程,共同構成了巨幅長江山水文化長軸畫卷。南北大運河、萬里長城、茶馬古道、「絲綢之路」以及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灣地區、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國旅遊資源成線、成片集中分布之地

4.季節性明顯,地域性強烈由於中國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季節性變化明顯的溫帶和亞熱帶,故自然景觀上春季草長鶯飛,百花吐艷;夏季高溫高濕,萬象崢嶸;秋季天高氣爽,果木飄香;冬季雨雪紛飛,山河露骨。夏季北方的海濱和中緯度地區的山地是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而冬季的海南島又成了人們避寒度假的好處所。觀泰山日出以冬春二季最佳,看黃山雲海最好是春夏之交。由於人類的社會活動往往受制於自然環境,所以我國的不少人文旅遊資源同樣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如南嶽衡山的「香市」以金秋八月最旺,內蒙古草原的牛羊以夏秋季節最肥。還有五月端午劃龍舟、八月中秋看明月、元宵燈會等節慶活動,無不顯示出季節性特徵。受地理環境影響,不同地域的旅遊資源風貌迥異。例如,我國的風景地貌,桂林山水以岩溶風光見長,福建武夷山、廣東丹霞山以丹霞取勝,湖南張家界的砂岩塔狀峰林為世界僅有。還有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陝北的窯洞、雲南的一顆印、廣西的干欄、福建的客家土樓等,均顯示出強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

5.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中國人民自古具有崇尚自然的特點,「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便是其歷史的總結。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高僧名道喜歡出沒於名山秀水之間,並留下眾多文化勝跡,使一些風景名勝地往往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融歷史文化與山水名勝於一身。例如,湖南嶽陽古城不僅出現了「遙看洞庭山水翠,岳陽樓上對君山」的名樓、名山、名水相融的勝景,而且在一個僅有0.98km²的君山72峰之間出現了48廟以及二妃墓(舜帝的娥皇、女英二妃)、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射蛟台、朗吟亭、楊幺寨、柳毅井等,並附有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湖北武當山集中了72峰、36岩、24澗、11洞、9泉、8宮、2觀、36庵堂、12亭、10祠、72廟等自然與人文景觀,使其更具美學、科學和歷史文化價值,從而具有強烈的吸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