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哪些地區水資源比較豐富,哪些地區水資源比較貧乏
中國水資源的分布情況是南多北少,即南方地區水資源豐富,而北方地區水資源比較貧乏。中國水能資源蘊藏量達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70%分布在中國西南四省、市和西藏自治區,其中以長江水系為最多,其次為雅魯藏布江水系。
黃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有較大的水能蘊藏量。已開發利用的地區,集中在長江、黃河和珠江的上游。
(1)哪裡水資源少擴展閱讀:
河流和湖泊是中國主要的淡水資源。因此,河湖的分布、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生產。中國人均徑流量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徑流量的24.7%。
各大河的流域中,以珠江流域人均水資源最多,人均徑流量約4000立方米。長江流域稍高於全國平均數,約為2300~2500立方米。海灤河流域是全國水資源最緊張的地區,人均徑流量不足250立方米。
⑵ 非洲、中國、韓國水資源最少的國家是哪裡
非洲中國韓國水資源最少的國家是哪裡我認為這三個地方我認為水源最少的當然是非洲
⑶ 七大江河流域中水資源最少的河流
我國七大江河流域中水資源最少的河流是海河。海河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最大水系。海河發源於漳河,全長1031公里,海河流域東臨渤海,南至黃河,西起太行山,流域的總面積達到了31.8萬平方千米。
七大江河流域中水資源最少的河流
我國的七大江河分別是: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遼河、松花江,這七大水系都是一級支流。
海河的水資源最少,各支流河床上寬下窄,在進入平原後,又因縱坡減緩,河床淤塞,河道泄洪能力大減,所以多處都建築有防洪提防止泛濫。
海河資源富饒,河中有各種的水產資源,給沿岸的區地城市帶來了十分豐富的物質,是我國重要的河流。
展開全部內容
-->
⑷ 中國哪些地區水資源最匱乏
中國水資源匱乏的地區有西北的乾旱地區,還有人口密度很大的那些城市,主要有:
新疆、甘肅、內蒙中西部、北京、香港、澳門、天津等地。
⑸ 中國人均水資源最少的省級行政單位
我國人均水資源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西藏自治區,人均水量約為175078立方米
我國人均水資源最少的省級行政單位:天津市,人均水量約為200立方米
⑹ 在中國,哪裡的城市水最少
在我國600多個城市中,目前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其中嚴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個,城市年缺水總量達60億立方米。
我國北方尤其缺水。黃河、淮河、海河、遼河流域所代表的北方地區人均水資源量只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河川流量僅為長江、珠江流域所代表南方地區的六分之一左右。在素有「水塔」之稱的青海省,約有2000處河流和湖泊乾涸。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等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水資源量,不足以維持全境有植被的生態系統,總面積超過44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46%。一些水資源較為豐富的省份也開始面臨缺水問題。
缺水城市有:唐山、上海、北京、沈陽、重慶、天津、青島、大連、昆明、哈爾濱、吉林、深圳 等等!
⑺ 中國哪些地方嚴重缺水
西北地區主要包括呼和浩特、包頭、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等等。
中國西北地區嚴重缺水,並且缺水的現狀越來越成為制約西北經濟發展的瓶頸,西北部分地區缺水十分嚴重,甚至影響到當地居民的生存。
西北地區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是本區主要的氣候特徵。西北地區由於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除秦嶺以南地區外大部分地區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在500毫米以下,屬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和高寒氣候,其中黃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間,柴達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河西走廊少於100毫米,敦煌只有29.5毫米,吐魯番不足20毫米,若羌10.9毫米,幾乎終年無雨。
(7)哪裡水資源少擴展閱讀:
西北地區主要地理特點:
1.西北地區地理分界位於黃土高原一黃河中上游以西,昆侖山一阿爾金山一祁連山一陰山以北,國境線以東,國境線一蒙古高原以南。
2.西北地區年降水量從東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減少到200毫米,甚至50毫米以下。乾旱是本區的主要自然特徵(分別為溫帶大陸性半乾旱、乾旱、高寒氣候)。
3.西北地區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為主。西北地區東部以黃土高原、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平原為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山脈和盆地相間:阿爾泰山、准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侖山、阿爾金山、吐魯番盆地、塔里木河、塔克拉瑪干沙漠。
4.西北地區地面植被由東向西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石質戈壁、沙丘內流河、內陸湖、綠洲。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自然植被還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5.大草原與全國畜牧業基地。游牧與定居輪牧。人工草場。圈棚飼養、打草、擠奶、剪羊毛逐步實現機械化;馬和駱駝為青海牧區重要交通工具,使用摩托車、汽車的逐漸增多。
6.灌溉農業。「塞外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河套平原。甘肅省河西走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山山麓塊塊綠洲。吐魯番葡萄、哈密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長絨棉。點狀、帶狀分布的村鎮、城市、農田。
7.礦產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稀土、鐵、鎳、黃金、鹽、寶石等儲量較大。
8.交通地位重要。連霍高速、京藏高速、包蘭鐵路、隴海鐵路、蘭新鐵路。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西北地區
⑻ 我國水資源最豐富與最缺乏的地區
分別是西南地區與西北地區。
我國水資源整體分布特點是,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東部多、西部少,山區多、平原少。全國年降水量的分布由東南的超過3000毫米向西北遞減至少於50毫米。
水資源在全國范圍的分布嚴重不均。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一的長江以南地區擁有全國五分之四的水量,而面積廣大的北方地區只擁有不足五分之一的水量,其中西北內陸的水資源量僅佔全國的4.6%。
北方地區面積佔全國的63.5%,人口約佔全國的46%、耕地佔60%、GDP佔44%,而水資源僅佔19%.其中,黃河、淮河、海河3個流域耕地佔35%,人口佔35%,GDP佔32%,水資源量僅佔全國的7%,人均水資源量僅為457立方米,是我國水資源最緊缺的地區。
(8)哪裡水資源少擴展閱讀:
我國多年平均降水量約6萬億立方米,其中54%即3.2萬億立方米左右通過土壤蒸發和植物散布又回到大氣中,餘下的約有2.8萬億立方米絕大部分形成了地面徑流和極少數滲入地下。
這就是我國擁有的淡水資源總量,這一總量低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六位。但因人口基數大,人均擁有水資源量是很少的,僅為2200立方米,佔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
專家預測,我國人口在2030年將進入高峰時期,屆時人均水資源量大約只有1750立方米,中國將成為嚴重缺水的國家。
乾旱缺水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全國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日缺水量達1600萬立方米,每年就影響工業產值達2300億元。
此外,伴隨著主要河流下游及幹流普遍出現的斷流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還引起了如沙塵暴頻發等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
⑼ 我國降水量最少和水資源最缺乏的分別是什麼地域
吐魯番盆地屬大陸荒漠性氣候,乾旱炎熱,年降水量約16毫米。
華北平原水資源最短缺
⑽ 中國什麼地方水資源最少
全國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2000年和2001年,北方一些地區在遭受多次沙塵暴之後又遭受大旱,水資源緊缺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更加突出。據統計,2001年全國農作物因旱受災面積3846萬公頃,成災2370萬公頃,絕收642萬公頃,因旱糧食損失548億公斤,經濟作物損失538億元。 水環境惡化的趨勢也沒有得到有數的遏制。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6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8%。全國近一半河段和九成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環境的惡化.破壞了生態系統,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緊缺的矛盾。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水資源形勢將更為嚴峻,以水資源緊張、水污染嚴重和洪澇災害為特徵的水危機已經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成為實現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