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資源縣多少人口土地面積多少千米
擴展閱讀
桌子上的工具都有什麼 2025-05-15 16:53:53
黃金回收價格差怎麼賺錢 2025-05-15 16:43:30

資源縣多少人口土地面積多少千米

發布時間: 2022-05-22 05:32:24

㈠ 資源縣的地理

耕地面積
全縣總面積294.171萬畝。農業耕地面積1950年為13.26萬畝,占總面積的4.5%,其中水田11.99萬畝,旱地1.27萬畝。解放41年來,因遭受多次嚴重水災,沖毀大量農田,以及公路建設、水利建設、水電建設、開辦廠礦、城鄉建房等佔用了不少農田,致使耕地面積逐年減少。1985年耕地面積為122632畝(包括國營農場),占總面積的4.2%,比1950年減少了9968畝,減少7.5%,其中水田112742畝,比1950年減少7158畝,減少6%;旱地9890畝,比1950年減少2810畝,減少22.1%。1990年全縣總耕地面積為122018畝(包括國營農場196畝),占總面積的4.15%,比1950年減少10582畝,減少8%;其中水田112099畝(國營農場168畝),比1950年減少了7801畝,減少6.5%;旱地9919畝,比1950年減少2781畝,減少21.9%。水田以山地梯田為主,土壤肥沃,氣候溫涼,雨量充沛,有利於農業生產。
山地面積
據1989年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統計,山地面積274.88萬畝,占總面積的93.44%;其中林業用地面積242.42萬畝,佔山地面積的88.2%。森林面積154.27萬畝,占林業用地的63.63%。尚有64.49萬畝宜林荒山荒地有待利用。 全縣水資源主要集中於資江和五排河,其支流共有59條,集雨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較大支流有14條,其中資江9條,五排河5條。水能可開發量為8.17萬千瓦。
資江
境內流長83.1公里,流域面積1315.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5.6立方米每秒(縣城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522平方公里,可灌溉面積約8.25萬畝,自然落差1423米,水能理論蘊藏量為88530千瓦,可開發利用42290千瓦,至1990年已開發6544.6千瓦。
五排河
境內長51.03公里,流域面積548.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20.4立方米每秒(貝子河口),可灌溉面積約2.5萬畝。自然落差131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70090千瓦,可開發利用39410千瓦,至1990年,已開發利用1180千瓦。 解放前,資源縣工業全是手工操作。越城錫礦開發公司和壽城錫礦開發公司也是私人合股開辦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企業。其他手工業以榨油和縫紉居首。在五排河及其支流沿岸共有榨坊43個,縫紉幾乎遍布境內各個村莊。此外,在縣城和各鄉村還有一些規模很小的釀酒、制磚瓦、石印、織布、織襪、打鐵及木器製作等,在楠竹產區還有竹器編織及造紙。全縣共有私人經營的企業10餘個,小手工業500餘戶,從業人員五、六百人。小手工業者多是亦工亦農,農忙搞農業生產,農閑做工。1949年工業產值42萬元。
解放後,首先對越城和壽城兩公司進行改造。1952年合二為一,改名為桂專錫礦廠,由縣人民政府管理。1953年始建資源織染廠,1955年又建立副食品加工廠。同年對桂專錫礦廠實行公私合營。1956年根據中共中央的統一部署,掀起了對個體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將全縣的手工業者123人,組成鐵器、縫紉、磚瓦、榨油、豆腐、織布、民運等11個社組。1957年工業總產值253萬元。按經濟類型分:全民的19萬元,集體的佔196萬元。按工業部門分,森林工業138萬元,占總產值的64.18%;其它依次為紡織、縫紉41萬元,食品21萬元,造紙及文化用品7萬元,機械6萬元,建材2萬元。
1958年興建資源城關電站和用汽車頭(汽車發動機)帶動碾米機的縣大米加工廠,成為本縣有史以來用機器生產的兩家企業。
同年,掀起「大躍進」,10月抽調11290個勞動力,142名幹部「大辦鋼鐵」。縣委布置批判「特殊論」、「條件論」、「定局論」和中庸之道,要求在3個月內興建大、小廠礦5000家,煉鐵10000噸,煉鋼4500噸。在「大辦鋼鐵」中,要求村村辦鋼鐵廠,不惜毀林「煉鋼」。同時,一批國營工業企業上馬。是年工業總產值比1957年增長51萬元。3年經濟困難時期,農業糧食減產,工業產值亦隨之下降。1961年開始對工業進行調整,國營工礦企業除保留印刷廠、糧油加工廠、食品加工廠、酒廠外,其餘的鋼鐵廠、石墨廠、硫磷礦、雲母廠、錫礦廠……均紛紛下馬,磚瓦廠和織染廠轉為集體企業。
1963年,工業總產值163萬元,僅及1957年的64.4%。1964年以後,工農業生產開始恢復,縣辦集體工業有所發展,工業產值逐年增加。
1970年,響應上級號召,大辦「五小工業」(小化肥、小水泥、小水電、小農機、小冶煉廠),磷肥廠、鉀肥廠、絲毯廠、電瓷廠、電石廠、造紙廠、瑩石礦、鴨頭水鎢礦等工礦企業應運而生。但由於管理、技術和營銷等原因,磷肥廠、鉀肥廠、絲毯廠等廠相繼倒閉;電瓷廠、電石廠、造紙廠則由於生產技術不行和資金不到位而未建成。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首先在農村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形式的經濟體制改革,爾後逐步把經濟體制改革引向工業企業。上級不再下達指令性計劃,縣委、縣人民政府從本縣實際條件出發,考慮市場供求情況,制定發展計劃。擴建梅溪瑩石礦、縣水泥廠,新建牛塘界鎢礦、罐頭食品廠、冷源鉀長石礦等廠礦。鎢砂、鉀長石等已成為主要出口商品。198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1614萬元。其中值得指出的是本縣化工行業從無到有,1985年產值達36萬元,建材工業亦增加到260萬元,森林工業增加到250萬元;食品工業增幅則更大,由1984年的161萬元增至419萬元,凈增258萬元。1990年,全縣工業產值為2556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比1949年增長60倍,比1978年增長91.17%。在工業總產值中,國營工業佔47.5%,集體工業佔36%,個體工業佔16.35%。
1990年,屬國營的有:縣礦業公司、縣鎢礦、縣瑩石礦、縣長石礦、縣酒廠、縣第二(瓜里)酒廠、縣食品廠、縣印刷廠、縣水泥廠、縣農機修理製造廠;屬集體的有:中峰礦粉廠、梅溪礦產品加工廠、縣木器廠、大合化工廠、縣陶瓷廠、瓜里礦產經理部等;聯營企業僅有資源縣梅溪鎢礦一家。聯營或單家獨辦的個體企業主要是磚廠和楠竹產區的竹針廠,一般規模不大。這一年,主要產品為瑩石,鎢精礦、鉀長石、水泥、飲料酒、青磚、鐵合金、松香等都有增加;減少的只有日用陶器、鐵制農具;木製農具已為個體戶所取代。 資源縣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1990年,以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1.4%,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2.78%。按照現行習慣,本志將種植業稱為農業,與林業、牧業、漁業各獨立設章並列記述。
1990年,本縣農業(種植業)產值佔大農業總產值的48.2%,居於主導地位。本縣種植業以糧食作物為主,1990年糧食產值占種植業的88%。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玉米、薯、豆、粟次之。水稻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98%左右。經濟作物有蔬菜、煙葉、花生、油菜等,數量不多,佔耕地面積的1—3%左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倡導農村發展商品經濟,1989年增加到4.84%,1990年為4.66%。
解放後,實行土地改革,接著又實行合作化。先後建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此同時,開展以水利為中心的農田基本建設,推廣先進技術,改良土壤,合理施肥,以及引進和推廣良種,改革耕作制度,在低海拔地區推廣雙季稻,提高土地利用率等。1978年糧食總產為51674.噸。1981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3年又比1978年增長6.2%。1990年糧食總產達56802噸,比1978年增長9.9%,比1950年增長1.32倍。因而,1990年人口雖比1949年增加約1.2倍,人均耕地減少59%,但本縣農業所生產的糧食,除供應本縣人民食用外,還有外調。其間,由於急於過渡和急於求成,體制改變過多過快,曾受過嚴重的挫折。1958年後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躍進」以及「文化大革命」所受挫折尤其嚴重。

㈡ 桂林總共有多少個縣,分別是哪些

總共11個縣(自治縣)。截至2017年底,桂林市轄陽朔縣、靈川縣、全州縣、興安縣、永福縣、灌陽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資源縣、平樂縣、荔浦縣、恭城瑤族自治縣11個縣(自治縣),秀峰、疊彩、象山、七星、雁山、臨桂6個區。

1、陽朔縣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區南面,地處東經110°13′-110°40′,北緯24°28′-25°4′。 東鄰恭城縣、平樂縣,南鄰荔浦縣,西界永福縣、臨桂區,北與靈川縣、雁山區接壤,縣域面積1428.38平方公里。政府駐地陽朔鎮縣前街1號。

截止2015年末,全縣轄陽朔鎮、白沙鎮、福利鎮、興坪鎮、葡萄鎮、高田鎮6個鎮,金寶鄉、普益鄉、楊堤鄉等3個鄉,99個行政村(居民區)和6個社區,944個自然村(居)民組。陽朔縣治地陽朔鎮。

2、靈川縣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東、南、西三面環抱桂林市,東北與興安縣,東南與灌陽縣、恭城縣交界,西北與龍勝縣為鄰,西與臨桂區接壤,南與陽朔縣相連;全縣版圖總面積2301平方公里,介於北緯25°04′-25°48′,東經110°07′-110°47′之間。

截至2015年,靈川縣下轄7個鎮、5個鄉(含2個民族鄉),即:靈川鎮、大圩鎮、定江鎮、三街鎮、潭下鎮、九屋鎮、靈田鎮、公平鄉、潮田鄉、海洋鄉、大境瑤族鄉、蘭田瑤族鄉。

3、全州縣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是桂林市轄縣。東北依次與湖南省道縣、雙牌縣、零陵區、東安縣、新寧縣交界;南、東南與興安、灌陽二縣接壤;西與資源縣毗鄰。南北最長99.23公里,東西最寬85.77公里,全縣總面積4021.19平方公里。

截至2016年轄全州鎮、黃沙河、廟頭、文橋、大西江、龍水、才灣、紹水、石塘、梘塘、鹹水、鳳凰、安和、兩河14個鎮和永歲、白寶2個鄉及東山、蕉江2個瑤族鄉,273個行政村,11個社區居委會,共3448個自然村。

4、興安縣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東南接灌陽縣,西南瀕靈川縣,西北臨龍勝各族自治縣,北與資源縣為鄰,東北與全州縣接壤;全縣版圖總面積2344平方千米,介於東經110°14′-110°56′,北緯25°17′-25°55′之間。

截至2014年末,興安縣下轄興安鎮、湘漓鎮、界首鎮、高尚鎮、嚴關鎮、溶江鎮6個鎮和漠川鄉、白石鄉、崔家鄉、華江瑤族鄉4個鄉,縣政府駐興安鎮三台路51號。

5、永福縣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 地處東經109°36′50″—110°14′19″,北緯24°37′48″—25°36′39″。北距桂林市45公里,東北與臨桂相臨,西北與融安縣接壤,南離柳州市108公里,距南寧332公里,土地總面積2777.08平方公里。

截至2016年底,永福縣轄6個鎮(百壽鎮、堡里鎮、羅錦鎮、蘇橋鎮、永福鎮、三皇鎮)、3個鄉(廣福鄉、龍江鄉、永安鄉)。

㈢ 桂林市是由哪些縣組成的

行政區劃
桂林市轄5個市轄區、10個縣、2個自治縣。
桂林市面積27797平方千米,人口494萬人(2004年)。
象山區面積88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541002。區人民政府駐環城西二路5號。
疊彩區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541001。區人民政府駐中山北路147號。
秀峰區面積49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541001。區人民政府駐西鳳路2號。
七星區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20萬。郵政編碼541004。區人民政府駐驂鸞路26號。
雁山區面積 288平方千米,人口 7萬。郵政編碼541006。區人民政府駐將軍路南巷8號。
陽朔縣面積1428平方千米,人口31萬。郵政編碼541900。縣人民政府駐陽朔鎮。
臨桂縣面積2202平方千米,人口46萬。郵政編碼541100。縣人民政府駐臨桂鎮。
靈川縣面積2288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541200。縣人民政府駐靈川鎮。
全州縣面積4021平方千米,人口77萬。郵政編碼541500。縣人民政府駐全州鎮。
興安縣面積2345平方千米,人口36萬。郵政編碼541300。縣人民政府駐興安鎮。
永福縣面積2807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政編碼541800。縣人民政府駐永福鎮。
灌陽縣面積1837平方千米,人口28萬。郵政編碼541600。縣人民政府駐灌陽鎮。
資源縣面積1954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541400。縣人民政府駐資源鎮。
平樂縣面積1919平方千米,人口43萬。郵政編碼542400。縣人民政府駐平樂鎮。
荔浦縣面積1759平方千米,人口37萬。郵政編碼546600。縣人民政府駐荔城鎮。
龍勝各族自治縣面積2537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5417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龍勝鎮。
恭城瑤族自治縣面積2149平方千米,人口28萬。郵政編碼5425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恭城鎮。

㈣ 桂林有哪些縣

桂林下屬縣:靈川、興安、全州、灌陽、資源、永福、陽朔、荔浦、平樂縣和龍勝各族自治縣、恭城瑤族自治縣。

㈤ 廣西桂林行政區劃

您好!截止2021年,廣西桂林市轄6個區、10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秀峰、疊彩、象山、七星、雁山、臨桂6個區,陽朔、靈川、全州、興安、永福、灌陽、龍勝、資源、平樂、恭城10個縣(自治縣)
代管縣級市:荔浦市

㈥ 廣西省資源縣有多少人口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資源縣總人口15694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單位:人):大合鎮15467,中峰鄉26026,延東鄉28065,梅溪鄉28656,瓜里鄉19449,車田苗族鄉23520,兩水苗族鄉10778,河口瑤族鄉4985人。

㈦ 廣西資源縣屬於哪個市

廣西資源縣屬於哪個城市, 答案如下:

資源縣是廣西桂林市的一個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越城嶺山脈腹地,

是廣西的北大門,屬桂林市管轄,境內有華南第一高峰貓兒山,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發源地之一,資源縣東西橫距65.5公里,南北縱距63.4公里,總面積1941.01平方公里,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縣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寒山區。全縣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年均氣溫16.7℃。

資源縣古為楚地,秦屬長沙郡,稱扶夷苗地,後屬零陵郡。宋初始稱西延,屬全州轄地。明洪武二年(公元1368年)隨全州劃歸廣西桂林府轄。資源縣系民國24年(1935年)從原全縣(今全州)和興安縣各析出一部分地方而設立。民國二十四年將全縣(今全州縣)西延區屬八鄉、長萬區萬德鄉的大里溪一村、興安縣越城區的車田、潯源兩鄉地方劃歸合並,成立資源縣。

1996年,資源縣面積1953平方千米,人口約16.3萬人。轄1個鎮、7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大合鎮、中峰鄉、延東鄉、梅溪鄉、瓜里鄉、車田苗族鄉` 兩水苗族鄉、河口瑤族鄉。縣政府駐大合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源縣總人口156946人。其中:大合鎮15467人,中峰鄉26026人,延東鄉28065人,梅溪鄉28656人,瓜里鄉19449人,車田苗族鄉23520人,兩水苗族鄉10778人,河口瑤族鄉4985人。2005年8月,撤銷延東鄉、大合鎮,設立資源鎮,資源鎮人民政府駐原延東鄉鎮中路33號。2005年底,資源縣轄1個鎮、3個鄉、3個民族鄉:資源鎮、中峰鄉、梅溪鄉、瓜里鄉、車田苗族鄉、兩水苗族鄉、河口瑤族鄉。

以上回答 僅供參考

㈧ 桂林市資源縣有多少人口

桂林市資源縣全縣共有人口16.8萬人(2011年數據),其中有苗、瑤等12個少數民族3.6萬人。全縣總面積1961平方公里,轄六鄉一鎮74個村(街)委。

㈨ 廣西資源縣的詳細情況介紹

資源縣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總面積1961.14平方公里,全縣現轄資源縣鎮、中峰鄉、梅溪鄉、瓜里鄉、車田苗族鄉、兩水苗族鄉、河口瑤族鄉等六鄉一鎮,總16.7萬人,其中苗、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3.5萬人,約佔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