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文化旅遊資源有哪些
擴展閱讀
石油車壓爛了怎麼辦 2025-05-16 06:45:50
食堂成本是怎麼控制的 2025-05-16 06:45:38

文化旅遊資源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20 10:41:48

㈠ 你知道寧波市有什麼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嗎

浙江位於我國華東地區,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魚米之鄉,面積雖小,但是“烏鴉雖小確是五臟俱全”,其綜合實力不容小覷,在我國發展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事物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中,在前進的道路中發展,城市也是一樣,浙江各城市的發展,可能會致使省會的遷移。如果浙江遷移省會,那些城市最可能擔當重任呢?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因此這樣看來,如果浙江遷移省會,無論是寧波或溫州都是非常有實力的。不過,小編在這里想說的是,萬事萬物都有陰晴圓缺,每個城市都有其歷史發展特點和局限,正確選擇省會確實重要,但最終的目的應當是所有的城市能夠一同前進,促進發展!

㈡ 長沙市主要的文化類旅遊資源有哪些

嶽麓書院、橘子洲頭、新民學會舊址都是長沙的主要文化旅遊資源。

㈢ 中國旅遊資源有哪些

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前提,是旅遊業的基礎。旅遊資源主要包括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包括高山、峽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灘、溫泉、野生動植物、氣候等,可歸納為地貌、水文、氣候、生物四大類。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歷史文化古跡、古建築、民族風情、現代建設新成就、飲食、購物、文化藝術和體育娛樂等,可歸納為人文景物、文化傳統、民情風俗、體育娛樂四大類。

㈣ 旅遊資源類型有哪些

1、人文旅遊資源: 是指能夠吸引人們進行旅遊活動的古今人類所創造的物質實體或以其為載體的神話傳說、名人軼事等。

2、歷史文物古跡——歷史遺跡、建築遺址、石窟石刻等

3、民族文化及其載體——主要包括可視、可感、可參與的特殊民俗禮儀、習俗風情、節日慶典、民族藝術和工藝等。

4、宗教文化資源: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參觀游覽型的宗教建築藝術,如壇、廟、寺、觀、帶有人格神色彩的大型塑像,以及賦予其中的裝飾、雕塑、壁畫、楹聯、碑刻等; 另一類是這些宗教建築和藝術本身營造的宗教活動場所。如各種宗教的神職人員佈道求法,現代旅遊者中也有大量專為求神拜佛而光顧宗教寺廟道觀的。

5、城鄉風貌:具有視覺形象的歷史文化名城、獨具特色的現代都市風光,具有清新質朴的田園風光、古鎮村落等。

6、現代人造設施:富有特色、具有規模、某種特殊意義和影響力的大型工程及文化設施。

7、飲食購物:包括各種富有特色的地方風味美食、特產名品、特色市場與著名店鋪等。

我國旅遊旅遊區級別:

一級旅遊區: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世界上具有重要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國內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年接待旅遊人次在50萬以上。

二級旅遊區: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國內具有代表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國內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年接待旅遊人次在30萬以上。

三級旅遊區: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本級行政區具有代表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國內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年接待旅遊人次在10萬以上。

四級旅遊區: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本地區具有重要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本地區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年接待旅遊人次在3萬以上。

㈤ 五級旅遊資源有哪些

五級旅遊資源有:什邡鎣華山、綿竹中國玫瑰谷、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三星堆博物館、白馬關、綿竹雲湖森林、什邡市九頂山大熊貓棲息地、文家溝泥石流遺跡、廣漢大小湧泉、玉妃泉、藍劍礦泉、德陽文廟孔子文化園、漢旺地震遺跡等等。

1、什邡鎣華山

什邡鎣華山位於四川省德陽什邡市城西北37公里處,距成都98公里,古稱章山。1986年被定為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景觀范圍106平方公里,山頂海拔3160米,區內最高海拔3900米,最低海拔871米。

白馬關景區是三國蜀漢文化旅遊線上的重要節點,也是「大九環」旅遊線的重要節點,德陽旅遊「南有廣漢三星堆,北有羅江白馬關」已形成共識。

㈥ 內蒙古主要動植物文化旅遊資源概況具體有哪些

動物有駱駝、駿馬、牧場上的牛羊,植物有草原、白樺林、呼倫貝爾湖等等
文化:那達慕大會、安代舞、烏力格爾等蒙古族人文風俗

㈦ 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的核心文化旅遊資源有幾個

一個,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以甘什黎村為文化資源核心。

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以甘什黎村為文化資源核心,對原有千畝檳榔園科學合理開發,整合構建起非遺村、甘什黎村、谷銀苗家、田野黎家、《檳榔·古韻》大型實景演出、蘭花小木屋、黎苗風味美食街七大文化體驗區。

甘什黎村介紹:

原甘什黎村是由幾百年歷史的甘什黎村保護而形成。

在這里,可以品嘗到最特別最原汁原味的黎家小吃,黃姜飯、竹筒飯、山欄酒、糯米糕應有盡有;

在這里,可以看到全島樹齡最老的檳榔群體——百年檳榔林,而檳榔谷,同時也是海南島檳榔的發源地;

在這里,可以走近正在消失的黎族傳統建築——船形屋,山性與海性相結合的獨特建築,是黎族人飄洋而至的歷史見證;

在這里,可以看到被專家喻為「海南島的敦煌壁畫」的活化石——最後一代的綉面文身阿婆,他們用皮膚記載著黎族的滄桑歷史;

在這里,可以看到人類在無紡時代所穿的樹皮衣,「衣服的祖先」竟然是用劇毒樹皮所制;

在這里,可以目睹島內僅存的百年穀倉群,「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淳樸民風,通過村口這些谷倉群可見一斑。

㈧ 旅遊資源包括哪些

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前提,是旅遊業的基礎。旅遊資源主要包括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包括高山、峽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灘、溫泉、野生動植物、氣候等,可歸納為地貌、水文、氣候、生物四大類。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歷史文化古跡、古建築、民族風情、現代建設新成就、飲食、購物、文化藝術和體育娛樂等,可歸納為人文景物、文化傳統、民情風俗、體育娛樂四大類。

旅遊資源
1.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現象和因素,均稱為旅遊資源。(國家旅遊局2003年頒布《旅遊規劃通則》)

旅遊資源
2.旅遊資源是指對旅遊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歷史文化遺產,以及直接用於旅遊目的的人工創造物。(保繼剛,1993)

3.凡是足以構成吸引旅遊者的自然和社會因素,亦即旅遊者的旅遊對象或目的物都是旅遊資源。(鄧觀利,《旅遊概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4.從現代旅遊業來看,凡是能激發旅遊者旅遊動機,為旅遊業所利用,並由此產生經濟價值的因素和條件即旅遊資源」。(邢道隆,《談談旅遊資源》)

5.凡能激發旅遊者的旅遊動機,為旅遊業所利用,並由此產生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現象和事物均稱為旅遊資源。(高教版與上基本同)

6.對旅遊資源的定義比較確切和規范的是:「所謂旅遊資源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遊者有吸引力、能激發旅遊者的旅遊動機,具備一定旅遊功能和價值,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能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國家旅遊局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試行稿)》)

外國理解
西方國家將旅遊資源稱做旅遊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s),與中國不同的是,它不僅包括旅遊地的旅遊資源,而且還包括接待設施和優良的服務因素,甚至還包括舒適快捷的交通條件。

㈨ 滄州文化旅遊資源有哪些

文化旅遊資源

滄州鐵獅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體現了滄州古老「鑄造之鄉」鑄造藝術的神韻。滄州境內有滄州鐵獅子、獻縣漢墓群、泊頭清真寺、海豐鎮遺址、紀曉嵐墓地、獻縣單橋、黃驊古貢棗園等七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1個,2A級景區4個,景點88處。海興小山火山遺跡、東光鐵佛寺、滄州清真北大寺、泰山行宮、武帝台、莫阝州廟、盤古廟等古跡獨具風姿,「華北明珠」白洋淀,是華北地區最大淡水湖泊。滄州市現有濕地19萬公頃, 各種鳥類270餘種,101種受國家保護的候鳥。滄州的吳橋縣是世界著名的雜技之鄉。「中國吳橋國際雜技節」已被國家文化部確定為國際賽場,「吳橋雜技大世界」為國家4A級風景區,被國家旅遊局列入民俗旅遊景點,每年吸引大批遊客參觀游覽。

農業資源

滄州有耕地1241.4萬畝,草地60萬畝,是河北省糧、棉、油集中產區之一,京津無公害蔬菜主要供應基地和中國北方知名的優質牧草基地、畜牧生產基地。滄州是著名的「鴨梨之鄉」和「金絲小棗」之鄉。金絲小棗、冬棗、鴨梨等土特產以其優良的品質馳名中外,是傳統的出口創匯產品,全市年產紅棗近43.5萬噸,鴨梨46.5萬噸。滄州還有待開發利用的荒鹼地200多萬畝、沿海灘塗52.7萬畝,低產鹽田40萬畝,可全部轉化為建設用地。

海洋石油資源

滄州境內有華北、大港兩大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5億噸,天然氣儲量282億立方米,開發潛力非常可觀;滄州是全國四大產鹽基地之一,鹽田面積達45萬畝,年產量達200萬噸,是全國四大產鹽基地之一;滄州擁有129.7公裏海岸線,海洋捕撈、海水養殖已具規模,海洋生物1000餘種,盛產魚、蝦、蟹、貝類等海產品,其中「渤海對蝦」、「梭子蟹」享譽海內外。

㈩ 麗江民族旅遊文化資源有哪些

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風情。區內有冰川公園、雲杉坪、甘海子、氂牛坪、玉峰寺萬朵茶花樹等景點。老君山因傳說太上老君曾在此煉丹而得名,被歷代史家稱為「滇省眾山之祖」。景區面積710多平方公里,以杜鵑王國、丹霞地貌以及99個龍潭等景觀聞名於世。有眾多的國家級保護動植物。
「一城」即麗江古城,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具有800餘年歷史,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最具納西族風格的古代城鎮。199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一江」即金沙江,以驚險、雄奇、壯美的虎跳峽景觀為代表,還有「長江第一灣」、石鼓鎮、寶山石頭城等景點。
「一湖」即被譽為「高原明珠」、「東方第一奇景」的瀘沽湖風景名勝區。
「一文化」即納西東巴文化,包括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東巴文、蜚聲中外的納西古樂和東巴繪畫以及獨特的建築藝術和宗教文化,東巴古籍文獻已於2003年8月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一風情」即瀘沽湖「女兒國」摩梭人風情。其婚姻家庭仍保存著「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為人類母系社會婚姻形態的最後領地,被稱為「人類母系文化最後一片凈土」。此外,以麗江為主的金沙江、怒江、瀾滄江「三江並流」景區,已於2003年7月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境內還有永勝程海、靈源箐及石刻觀音像、六德他留人古墓群;華坪轎頂山、仙人洞等風景區。

麗江市孕育了豐富多彩、神奇燦爛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在語言文字、神話傳說、音樂舞蹈、文學藝術、宗教信仰,婚姻、喪葬、生育、節慶、飲食、服飾、待客、禮儀、娛樂活動以及心理素質、生態環境等方面都保留了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多姿多彩的風格。各民族有眾多的特有節日,如納西族的正月十五棒棒節、三朵節,彝族的火把節,傈僳族的闊時節,普米族的吾昔節,摩梭人的轉山節和他留人的粑粑節等。這些旅遊資源開發後,是麗江建成國際精品旅遊勝地的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