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底有哪些礦產資源
1、砂礦:主要來源於陸上的岩礦碎屑,經河流、海水、冰川和風的搬運與分選,最後在海濱或陸架區最宜地段沉積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鉑等共生復合型砂礦。
2;海底自生礦產:由化學、生物和熱液作用等在海洋內生成的自然礦物,可直接形成或經過富集後形成。如磷灰石、海綠石等。
3、海底固結岩中的礦產:大多屬於陸上礦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氣資源、硫礦等。在海洋礦產資源中,以海底油氣資源、海底錳結核及海濱復合型砂礦經濟意義最大。據普查顯示,海底不但有石油,而且藏量極為豐富,僅就目前探測出的,就佔地球上石油總儲藏量的三分之一。
2. 海底有哪些礦產資源
海底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等固體礦產、海濱砂礦、多金屬結核和富鈷錳結殼、可燃冰。
據估計,世界石油極限儲量1萬億噸,可采儲量3000億噸,其中海底石油1350億噸;世界天然氣儲量255~280億立方米,海洋儲量佔140億立方米。
上世紀末,海洋石油年產量達30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50%。我國在臨近各海域油氣儲藏量約40~50億噸。由於發現豐富的海洋油氣資源,我國有可能成為世界五大石油生產國之一。
海底礦產資源的分布:
分布於水深4,000~6,000米海底,富含銅、鎳、鈷、錳等金屬的多金屬結核。分布於海底山表面的富鈷結殼和分布於大洋中脊和斷裂活動帶的熱液多金屬硫化物。生活於深海熱液噴口區和海山區的生物群落,因其生存的特殊環境,其保護和利用已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
現今主要發現於大陸邊緣的天然氣水合物,其總量換算成甲烷氣體約為1.8-2.1X1016m3,大約相當於全世界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總儲量的兩倍,被認為是一種潛力很大、可供21世紀開發的新型能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海底資源
3. 海洋礦物資源有哪些
①砂礦,主要來源於陸上的岩礦碎屑,經河流、海水(包括海流與潮汐)、冰川和風的搬運與分選,最後在海濱或陸架區的最宜地段沉積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鉑、金剛石、砂錫與砂鐵礦,及鈦鐵石與鋯石、金紅石與獨居石等共生復合型砂礦;
②海底自生礦產,由化學、生物和熱液作用等在海洋內生成的自然礦物,可直接形成或經過富集後形成。如磷灰石、海綠石、重晶石、海底錳結核及海底多金屬熱液礦(以鋅、銅為主);
③海底固結岩中的礦產,大多屬於陸上礦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氣資源、硫礦及煤等。在海洋礦產資源中,以海底油氣資源、海底錳結核及海濱復合型砂礦經濟意義最大。
4. 海洋中的礦產資源 有哪些
海洋礦產資源
又名
海底礦產資源
,主要包括:
1.
砂礦
,如
砂金
、砂鉑、金剛石、砂錫與砂鐵礦,及
鈦鐵
石與
鋯石
、
金紅石
與
獨居石
等共生復合型砂礦。
2.海底自生礦產,如
磷灰石
、
海綠石
、
重晶石
、
海底錳結核
及海底多金屬
熱液
礦(以鋅、銅為主);
3.海底固結岩中的礦產,如海底
油氣資源
、
硫礦
及煤等。
5. 一望無際的海洋里都蘊藏著哪些資源
海洋對於人類來說,就是一塊幾乎未動過的處女地。其內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是未來的蛋白質來源。海底有豐富的礦產,深海石油,甲烷水合物,錳結核,多金屬硫化物,富鈷結殼。。。海底的資源豐富程度不亞於大陸。然而非常可惜的是,我們除了近海遠洋捕撈,建立鑽井平台之外,對海洋基本無計可施。
海底有很多資源:一是礦產資源,海底富集了大量的錳結核、鈷結核等金屬結核,有很多稀有金屬礦藏;二是有可燃冰,是天然汽水合物,富含甲烷,儲量及其豐富;三是深海基因資源。
6. 海洋礦產資源主要有哪幾類
海洋礦產資源,是海濱、淺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類礦產資源的總稱。按礦床成因和賦存狀況分為:
1、砂礦:主要來源於陸上的岩礦碎屑,經河流、海水(包括海流與潮汐)、冰川和風的搬運與分選,最後在海濱或陸架區的最宜地段沉積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鉑、金剛石、砂錫與砂鐵礦,及鈦鐵石與鋯石、金紅石與獨居石等共生復合型砂礦。
2、海底自生礦產:由化學、生物和熱液作用等在海洋內生成的自然礦物,可直接形成或經過富集後形成。如磷灰石、海綠石、重晶石、海底錳結核及海底多金屬熱液礦(以鋅、銅為主)。
3、海底固結岩中的礦產:大多屬於陸上礦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氣資源、硫礦及煤等。在海洋礦產資源中,以海底油氣資源、海底錳結核及海濱復合型砂礦經濟意義最大。
隨著工業發展步伐的逐漸加快,人們對於礦物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多,陸地資源經過長時間的掠奪式開發後,開始逐步枯竭,且現有的開發產量也無法滿足人類社會的發展需求。因此,將海洋作為開發資源的轉折點,在新的資源開發基地中緩解資源危機非常有必要。
全球海底礦產資源根據礦產的產出情況可以分為濱海砂礦資源、海底礦產資源和大洋礦產資源等。濱海砂礦資源和海底礦產資源通常分布在沿海國家的領海或者專屬經濟區內;而大洋礦產資源則多數分布在國際公海區域內,只有少部分分布在國家專屬經濟區范圍內。
(6)海底的礦產資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要實現海洋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從海洋擴展資源相關行業入手,著重改革海洋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採集等工作。制定海洋礦產開發資源的規劃藍圖,強化資源的管理水平,針對我國海洋中的礦產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遵循保護與開發並重的原則,並盡快制定好關於海洋礦產開採的規章制度。
2、並通過政府幹預等手段,強化我國海洋礦產資源的宏觀調控和政策支持。此外,海洋礦業是高科技產業,科技、資金投入高,風險也高,為此,要堅持走自我開發與國際合作並舉的道路,努力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資金,並要樹立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努力在企業中推廣實施清潔生產,盡可能地減少對周圍海域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3、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海洋礦產資源的開發還處於初級階段,政府部門應該針對資源進行政策支持和引導,鼓勵相關企業進入這一新興領域。
4、在資源開發領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使資源開發技術可以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對於海洋礦產公司而言,需要採取科學的措施來降低自身的成本,提高礦產開發效率,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合理開發海洋資源。
7. 海底有哪些礦產
海底按礦床成因和賦存狀況分為以下幾種:
1、砂礦。主要來源於陸上的岩礦碎屑,經河流、海水、冰川和風的搬運與分選,最後在海濱或陸架區最宜地段沉積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鉑等共生復合型砂礦。
2、海底自生礦產。由化學、生物和熱液作用等在海洋內生成的自然礦物,可直接形成或經過富集後形成。如磷灰石、海綠石等。
3、海底固結岩中的礦產。大多屬於陸上礦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氣資源、硫礦等。在海洋礦產資源中,以海底油氣資源、海底錳結核及海濱復合型砂礦經濟意義最大。據普查顯示,海底不但有石油,而且藏量極為豐富,僅就目前探測出的,就佔地球上石油總儲藏量的三分之一。
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海底煤田達100多個。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英國、希臘、冰島、加拿大、土耳其、芬蘭、法國、智利、日本等國近海水域,我國近海水域也有發現。
最著名的海底採煤工程是在南美智利的麥哲倫海峽,它是地球最南端的煤礦,煤層厚度達30米,總儲量達5000億噸。日本煤的開采量有30%來自海底,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和九洲。
海里還有一種重要的燃料,那就是原子能資源——鈾和氘。這些資源大都分布在海水中,由於很分散,提煉起來十分困難。比如鈾,從1000噸海水中,也提煉不出銹花針大小的重量來。
8. 海底礦產資源分為幾類
海底的各類礦產資源,包括海濱砂礦在內,統屬海底礦產資源。海底礦產資源豐富,從海岸到大洋均有分布。海濱砂礦床很早已被人類開采利用。淺海的石油勘探已遍及世界各個海域,現已擴展到半深海區域。目前海上產油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4,所佔比重今後還會增長。深海錳結核和海底熱液礦床等儲量巨大,含金屬品位高,隨著開采技術日趨成熟,將進入開發深海底礦產資源的新階段。根據礦床的成因、賦存狀況等,海底礦產資源可分為砂礦、海底自生礦產和海底固結岩層中的礦產幾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