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遠哪些地方比較好玩
清遠比較好玩的地方推薦如下:
連州地下河
廣東省飛來峽水利樞紐風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位於清遠市清城區飛來峽鎮,距廣州僅65公里,距清遠市區僅35公里,交通便利,山清水秀,環境優美,高峽平湖,碧波盪漾,風景迷人。
② 廣東清遠有何著名旅遊勝地
旅遊資源清遠以山地丘陵為主,大龍山、瑤山、雲開大山與北江、連江、滃江、潖江在這里交匯,從而孕育出雄奇險陵的高山峽谷,松濤如海的原始森林、純如深閨的湖泊溫泉,以及豪放古樸的瑤、壯民族風情。飛霞風景名勝區、廣東第一峰、清新溫礦泉、寶晶宮、英西峰林、連州地下河、湟川三峽、三排瑤寨、大旭山瀑布群等等,正是清遠風光的代表之作。近年來,清遠漂流、四驅越野車節更是塑造「山水清遠,活力之鄉」旅遊整體形象。
清遠旅遊發展著力打造清新生態、飛霞風景名勝、英西奇特峰林、英佛湖光山色、連陽民族風情等「五條熱線」和溫泉休閑、漂流感受、山水風光、溶洞奇觀、民族風情等「五大品牌」。
寶晶宮位於英城南郊7公里的燕子岩山中。未入「宮」門,「宮」外景色已讓人駐足:三面環山,平靜如鏡的寶晶湖倒影著山色,幾座青翠的孤山錯落湖濱,九曲木橋連接湖心亭台,舟泛湖中,美景天成。而燕子岩的石崖上,是著名書畫大師關山月所題「寶晶宮」三大鮮紅石刻大字,每字有100平方米大,氣勢磅礴。
整個寶晶宮,是一座四層相疊呈金字塔形的山中溶洞(目前只開了三層),遊程長達7.5公里,因形似宮殿、鍾乳晶瑩而得名。
進入宮內,首先是「海底長廊」,有「雄獅守道」、「原始森林」等景點,最珍貴的是一株水中矗立、形如鐵樹的石花,花蕊部分精緻細膩,在紅燈映射下,無疑就是千年鐵樹正開花。它名為「寶宮瓊蕾」是鎮宮之寶。
接著走入「龍王寶殿」頓感豁然開闊,這里高30多米,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正是藏龍卧虎之地。殿中重頭戲是「龍王出巡」全景圖,波濤洶涌的「大海」、翻騰起浪的「巨龍」、「蝦兵蟹將」、「方天畫戟」樣樣齊備。 另一奇觀是一條高20多米寬約10米的「天池飛瀑」,它水線分明,潔白晶瑩,簡直如真的一樣。
穿過天然的半月型「彩虹門」,經過虛虛緲緲的「蓬萊寶殿」,便來到「王皇寶殿」,這是宮中最美麗迷人的宮殿,此殿彌漫了一層淺淺的潭水,水如明鏡,將殿中的萬千景緻,萬千色彩倒影無遺,置身其中,彷如走進了萬花筒,似乎世間的所有斑斕色彩都雲集到了這里,只感天花亂墜、眼花繚亂。潭邊一個石窟,如天然歌台,最妙的是台中央一柱石筍,形態窈窕,如一位美麗的女歌星,十分逼真。殿中另一妙處叫「花果山』:這里的鍾乳石如香蕉,如木瓜、似南瓜,似葡萄,重重疊疊、密密麻麻,當中還有一個被孫大聖咬掉了一口的大「壽桃」;旁邊一幅「大瀑布」從天而降,那應是水簾洞的所在;瀑布前是一根十多人方能合抱的擎天石柱,那當然就是「金箍棒」了。如此巧妙的組合,您不能不感嘆真是來到了「花果山」。殿中一角還有一段古代河床的遺跡,它沉積在岩石的其中一層,當中鵝卵石、沙粒清晰可見,由此可知,這里原是河底,地殼運動使河底上升到了山腰。看著這古河床,就是看著2億年歷史的濃縮,滄海桑田頓現眼前, 那種感覺太玄妙了,不可以不看。
經過九曲十八彎,上到第二層,這里是宮中唯一可以見到陽光的地方,故稱「一洞天」,洞中一塊突起而平坦的大石,可容百人閑坐品茗,是名符其實的洞天茶座。
第三層「凌霄寶殿」,處在宮內最頂層,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是最大的一殿,殿中有「玉宇垂簾」,「雷峰塔」,「玉樹寒林」等美景,還有一片億萬年前由彩色石粉沉積而成的灰華坡,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規模之大非常罕見。最具特色的是一處「暖洞氣它是由整個宮內的暖空氣自然上升到這個頂端位而形成,氣溫高出幾度,能明顯感覺出來,讓人稱奇。
綜觀整個寶晶宮,山水交融、規模宏大、景色璀璨,特色眾多,確是國內罕有的溶洞精品。早在幾年前,就已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堪稱是「嶺南洞府不二家」。
3. 碧落洞坐落在寶晶宮南面約1公里山中,遠遠望去,一嶺青山之中,如被開山大斧當面劈下,劈出一片40多米高的筆直岩壁,灰白的岩壁,在青山中分外搶眼。岩壁之下,一洞如新月垂地,一灣碧水從洞中流出,這就是碧落洞。溯溪望去,穿過幽暗的山洞,可見到洞的另一面折射的陽光,好一派穿山洞溪景緻。步入洞里,洞頂高30多米,鍾乳垂吊;洞左側溪水成潭,蝙蝠飛掠,另有一洞可直通後山頂上。沿溪前行80多米,轉一個彎,便是洞的另一邊,只見洞外翠竹叢叢,不遠處峰巒疊嶂,溪流曲折不知其源,又是另一番世外桃源景象。碧落洞自東晉以來便是游覽勝地,留下了不少神話傳說和摩崖石刻,當中以蘇東坡父子的題詩最為珍貴。
4. 通天岩位於市區西南面8公里的長嶺鄉子貢嶺,是個尚未開發的溶洞,此岩有三大特色:
一是通天。在岩中最大大廳的頂上, 有個直徑約1米的圓孔直通藍天,陽光射入黑暗洞中時,一條幾十米高的光柱赫然斜立,彷如科幻作品中的UFO探射燈。陽光帶來的熱量,使洞中潮氣蒸發升騰,如煙如霧,繚繞著廳中幾根擎天石柱,虛幻之間,彷佛來到了南天門前。
二是恐怖。因沒有電燈,要靠火把,電筒照明,在昏暗的光線下,仿如進入黑白世界,因光照范圍小,很容易因看不到周圍參照物而迷路;千奇百態的鍾乳石,岩石在朦朧之中顯得特別陰森,猙獰,總感到怪石叢中似藏著殺手、怪獸,不自覺之間已冷汗濕背,而寄居洞中的蝙蝠在你驚魂不定之際,會突然像幽靈般從黑暗深處飛來,從你鼻尖前或耳邊掠過,直嚇得你高聲尖叫。還有傳說此洞深遠難測,有好事者在洞中放了一隻貓,後來竟然在30多公里外的涪洗鎮出現,更增添恐怖色彩。
三是奇特的豬嬤石。在洞中一個小廳里,一塊巨石靠壁突兀出來,形如一頭橫卧的母豬,頭、鼻、耳、身、乳、腳,尾俱全,身旁12頭「小豬」正伏在母豬身上,狀若吃奶,栩栩如生,故當地人多把此岩稱作「豬嬤岩」。
5. 茶趣園 位於英德市區西郊, 是充分展示著名茶鄉英德的茶文化的特色景區。這里原是英德茶樹良種繁育場,近千畝碧綠滴翠的茶林遍布山崗坡地。場中用竹木、樹皮搭建了涼亭,茶寮、品茶軒、知茶廳、 制茶坊以及相互連接的410米風雨長廊,遊人可以一邊欣賞茶園風光,一邊聽農藝師介紹茶葉的種植、採摘、加工、品嘗知識,增加對英德茶文化的認識。之後還可以親自參與採茶、制茶、泡茶的全過程,慢慢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定會倍添風味。品茶之際,採茶姑娘會跳起歡快的採茶舞,為您增添雅興,盡享茶道之樂。
園內還有現場擂制當地馳名的「擂茶粥」,不可不試。
6. 長湖 位於市區東南面10公里的群山之中, 是修建水電站截流翁江河後形成的庫區湖,因群山相夾,湖的寬度僅是幾十米至二百多米之間,卻延綿25公里長,故得「長湖」之名。長湖勝景大致分為三個景區:
第一處是老虎灘景區,這里群山簇擁,杉林茂盛,兩岸山頂石岩裸露、石骨雄峻,與碧翠的湖水相映,剛柔相濟,更覺秀美,泛舟湖面,美景全收。景區中部的老虎灘,是一個兩山相峙的峽谷,谷中巨石叢生,由低而高,交叉錯疊,頗有海南島東山嶺的風格,但這里多了一條有靈氣的山溪,溪水穿過石叢每一處縫隙,如水銀瀉地、水聲淙淙,流入長湖。溯溪攀石而上2里, 盡頭是一絕壁,高幾十米,雨天瀑布飛掛,旱天則飛珠濺王,讓不辭勞苦的宋客四時都有景可賞。峽谷旁有小路上山頂,從上面俯瞰湖區全景,如同在看一盆「碧玉凝於石山之谷」的盆景,感覺十分有趣。
第二處是黃崗林場湖灣景區,離老虎灘約2.5公里,乘舟前去,只見湖灣三面環山,杉林茂密,由於獨處一隅,故這里水平如鏡,是欣賞倒影的上佳地方:湖岸的小山、 杉林自然是倒影其中,就連遠一點的高山山頂、乃至藍天白雲,都在這面湖鏡中清晰映出,簡直可與九寨溝的鏡海媲美。輕盪一隻小舟,讓平靜的境畫輕輕起伏,添上幾分生氣;如心疼揉碎了那山影雲影,那乾脆就收起船槳,讓船兒自由飄盪,只管盡情去享受這飄浮於山頂雲影中的神仙境界便是。
第三處是獅子口峽景區,位於長湖的末端,從老虎灘乘船前去,約20公里,沿途青山逶迤、樹木繁茂,經過「情人谷」、 「桃花園」、「濂灘煙雨」、「深山野渡」、「桃源村舍」等風光景點。來到峽口,只見這里的山勢比沿途的更高峻,兩岸石崖向江中傾斜對峙,勢如雄關。峽長約3公里,平均寬度僅50米左右, 兩岸石崖層層相疊,經受洪流沖刷的歲月痕跡清晰可辨,崖中還有古老的開山棧道,使之更顯滄桑。峽內水流明顯湍急,船夫不停劃動雙槳,也要在左、右兩岸之間走「之」字形線路才能前進。在水庫建成前,這段是淄江河上最險惡的微灘、玉門頭灘、煙板灘的所在地,古有「鵝叫三灘」之說,意謂鵝叫一聲之間,船就已飛馳過了三個險灘,由此可見水流之激急。百姓為祈平安,在峽口建有觀音廟,故這一帶又稱「神前」。在交通閉塞的古代,淄江河因與北江相通而成為翁源,新豐,英德東部與外交往的黃金水道,神前一帶因地處翁江中段歇腳之地, 曾一度繁華、十行九鋪,但近幾十年隨著公路的開辟,現在已是人跡罕至,昔日繁華已成今日水下世界,讓遊人充分感受到滄海桑田的變遷。
長湖除了優美的風光外,它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還孕育出肉質結實、美味鮮活的各種河鮮,如黃骨魚,鱔魚,左口魚、鯨魚、鱅魚等等,小至一斤幾兩、大至幾十上百斤的都有。不少廣州、珠三角的美食之人,假日專程驅車百多公里來到這里,就因為這里能吃到正宗河鮮,當中大部分是回頭客。所以,來到長湖游完美景,還要吃頓河鮮,才是圓滿的旅程。另外,備戰時期建造的長湖水電站,其機房藏在百米深的山腳地下掩體之中,很有特色,值得順道參觀一下。
活力參與: 漂流、溯溪探險、野戰、高山滑草、卡丁賽車、戶外拓展……
名勝古跡: 飛來寺、福山古寺、飛霞山、慧光塔、北山古寺、千年古寨……
湖江山色: 北江小三峽、桃花湖、湟川三峽、譚嶺水庫……
休閑度假: 清新溫泉度假區、新銀盞溫泉度假區、後花園……
民族風情: 三排瑤寨、油嶺風情、瑤族篝火晚會、連山鷹揚關……
大自然風光: 天子山瀑布風景區、牛魚嘴原始風景區、太和古洞、大旭山、碧沙州、陽山漁水風情……
奇峰異洞: 連州地下河、寶晶宮、金龍洞、燕子岩、仙橋地下河、通天岩……
攝影聖地: 沙龍聖景萬山朝王、英西峰林走廊、英德油菜花、連州古村……
③ 梅州那個地方最好玩
梅州,是正在慢慢被發掘的一座新興旅遊城市,主打慢節奏的生活,城市於園林式進行建設。說到好玩的地方,首先要看你怎麼玩。
休閑觀賞類的-客天下旅遊度假區就在火車站旁,梅江游,坢坑旅遊區,雁鳴湖,雁南飛,旅遊度假區,南口古村落鬆口古鎮陰那山靈光寺休閑度假區。
1、梅州市雁南飛茶田景區。雁南飛茶田景區位於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區總佔地面積667公頃,由自然山巒、生態林區、標准化茶田、果園、人文景觀、旅遊度假設施六大部分組成,屬丘陵地貌,主要特點是突出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客家文化主題。主要景點和設施有茶田、果園、望茶亭、茶情閣、茶藝館、美食街、生態谷、游泳池、網球場、人工湖、山水瀑布、遊客中心、會議中心、圍龍食府、山莊別墅、圍龍大酒店、茶花大觀園等。
2、雁山湖國際花園度假區(原雁鳴湖旅遊度假村)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座落在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南福村,是以「觀光休閑度假、養生健身娛樂、生態環境保護」為主題,按「生產與生態並重、農業與旅遊齊飛」的發展模式,是集觀光旅遊、休閑娛樂、養生健身於一體的旅遊度假勝地。度假村同時還是市、區高標準的生態農業開發示範區和梅州市農業龍頭企業。雁鳴湖旅遊度假村被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3、靈光寺旅遊區屬廣東省自然保護區和廣東省風景名勝區,其中梅州靈光寺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省主要名寺之一、由唐代高僧潘了拳始建於咸通二年(公元861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慧光普照,民風祥瑞,常年香火鼎盛。產業園內有千畝茶田,群山環繞,處處茶香飄逸,綠油油的茶田,層次分明,風光無限。
4、客天下旅遊產業園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東升工業園旁,佔地面積2000公頃,於2006年3月29日開工建設,預計投資總額客天下旅遊產業園是我國首個旅遊產業園,經梅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園區由原生態的自然山巒和東升工業園、坢坑、小密三大水庫組成,集「吃、住、行、游、購、娛」教育、科研、文化為一體,是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建設工程,是梅州市「解放思想、綠色崛起」的先鋒,是世界客都的一張「新名片」。客天下旅遊產業園主要由「十大文化工程」和「五大景區」組成。
④ 清遠和梅州,誰比較發達。
比較發達程度,最直觀的比較方法是看經濟數據了,即GDP排名,從近兩年的廣東城市GDP排名來看,清遠排第13名,梅州排第17名。
⑤ 梅州十大旅遊景點
梅縣烏仙岩佛光寺 葉劍英故居 梁小玲收藏館 千 佛 塔
大埔啟明寺 靈 光 寺 蕉嶺長潭澳洲山莊 雁南飛茶田
泮坑旅遊度假村 陰那山度假村 雁鳴湖度假村 長潭風光
梅縣禪林寺 平遠石林寺 丘逢甲故居 五華湯湖熱礦泥山
謝晉元故居 道教贊化宮 興寧市神光寺 龍鯨河漂流 合
水水庫 大埔福山寺 龍歸飛瀑 黃遵憲故居人境廬 平遠
五指石
⑥ 廣東梅州是個怎樣的城市
梅州
中國廣東省梅州市
客家人有「中國吉卜賽人」之稱,這不僅因為他們同樣是遷徙民族,也因為他們才華出色,創造了源遠流長的文化。而梅州這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正是近代客家人集散中心,被譽為「客都」。
梅州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五嶺山脈以南,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東北鄰福建省的武平、上杭、永定、平和四縣,西北接江西省尋鄔縣,西面連廣東省河源市的龍川、紫金縣,西南、南面與汕尾市的陸河縣、揭陽市的榕城區、揭西縣相接,東南面和潮州市潮安縣、饒平縣相連。下轄梅江區、梅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和平遠縣等6縣、1區代管興寧市。
梅州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人口500多萬。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的美稱,素以文化教育發達著稱。
梅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南漢置敬州始,至北宋改為梅州,清朝設直隸嘉應州。1949年10月設置興梅專區,1952年8月並入汕頭專區,1965年建立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1988年改建為梅州市。現梅州城區為國務院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梅州山區氣候溫和,資源豐富,山川雄奇險秀,終年滿山碧綠,風景優美,人傑地靈,古跡眾多,人文景觀獨具特色。梅州是全國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名聞遐邇的"客家之都"。"先入為主,後來為客",所謂"客家"是相對於"土著"而言。客家的先民是中原漢族,由於戰亂、飢荒等原因,逐步向南遷徙,形成"客家人"族群。客家圍龍屋、漢劇、漢調音樂、客家山歌等無不顯現出古老的中原文化的韻味。廣東客家話主要流行於粵東北及粵北,今梅州、河源及韶關、清遠所轄地區。客家方言以梅縣客家話為代表。
梅州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始建於唐代的千年古剎靈光寺、陰那山、五指峰。還有歷史名人文天祥、祝枝山、韓愈的足跡,黃遵憲故居、丘逢甲、葉劍英故居等遺址,1965年,郭沫若先生來梅州視察時,留下「文物由來第一流」的贊美詩句。
近年新開辟了以"三高農業"、生態農業為依託的雁南飛茶田旅遊度假村、梅雁螺旋藻養殖基地、華銀墾殖場和鬆口饒志章萬畝林果基地等。還有開發利用當地天然資源而建的豐順溫泉旅遊度假區。
梅州凝聚了山韻、水韻、花韻、茶韻,可謂韻味無窮。
梅州的風味特產有梅州沙田柚、興寧龍田龍眼、五華細核荔枝和桃李果。土特產品有興寧毛筆、珍珠紅酒和旅遊工藝木雕、竹編、石雕等手工藝品。
客家菜又稱東江菜,是粵菜的一支,其特點是菜品多用肉類,較少水產和蔬菜,主料突出,造型古樸,味道濃郁,有"香、肥"的特色,烹飪法以砂鍋菜見長。客家宴上常見的名菜主要有釀豆腐、鹽焗 雞、梅菜扣肉、八寶窩全鴨、水晶扣肉、捶肉丸、清水鯇圓、醋溜魚等。
自然地理
【位置、范圍、面積】 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東北部連福建省的武平、上杭、永定、平和縣,西部和西北部接江西省尋烏、會昌縣和本省河源市的龍川、紫金、東源縣,東南部鄰揭陽市的揭東縣、揭西縣、潮州市湘橋區、汕尾市的陸河縣、潮州市饒平縣。全境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15。18』至116。56』、北緯23。23』至24。56』之間,全市總面積15899.62平方公里。
全市轄梅江區、梅縣、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等6縣、1區,並代管興寧市。市政府設在梅江區江南新中路。梅州高速公路至廣州384公里,至深圳345公里。梅州普通公路至廣州434公里,至深圳398公里,至汕頭191公里。有民航至廣州航線,空中距離為316公里。
【地質、地形、地貌】 梅州市地質構造比較復雜,主要由花崗岩、噴出岩、變質岩、砂頁岩、紅色岩和灰岩六大岩石構成台地、丘陵、山地、階地和平原五大類地貌類型。全市山地面積佔24.3%;丘陵及台地、階地面積佔56.6%;平原面積僅佔13.7%左右;河流和水庫等水面積佔5.4%。
境內山系排列有序,分別由三列東北至西南和三列西北至東南或南北向的山地所構成。主要三列山脈是東北至西南走向,即七目嶂—玳瑁山—陽天嶂—項山甑、石寮崬—李望嶂—鴻圖嶂—九龍嶂—銅鼓嶂—陰那山(亦稱陰那山脈)和鳳凰山山脈。梅州市境內主要高峰有銅鼓峰,海拔1560米;項山甑,海拔1530米;鳳凰髻,海拔1497米;七目嶂1318米;陰那山五指峰1297米;明山嶂1245米;鴻圖嶂1277米;西岩山1230米;皇佑筆1150米。
境內主要盆地有興寧盆地,面積302平方公里;梅江盆地,面積110平方公里;蕉嶺盆地,面積100平方公里;湯坑盆地,面積100平方公里。
境內主要河流有韓江,全長470公里,流域30112平方公里;梅江,全長307公里,流域13929平方公里;汀江、程江、石窟河、梅潭河、松源河、豐良河等。此外,東江亦沿市境西北的興寧市與河源市龍川縣的邊境流過,在梅州境內河段長24.8公里。
【氣候】 梅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是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氣候區的過渡地帶。平遠、蕉嶺和梅縣北部為中亞熱帶氣候區南緣,五華、豐順、興寧、大埔和平遠、蕉嶺、梅縣南部為南亞熱帶氣候區。這種地處低緯,近臨南海、太平洋和山地的特定地形影響,形成夏日長、冬日短,氣溫高、冷勢懸殊、光照充足、氣流閉塞、雨水豐盈且集中的氣候。
年平均氣溫為20.6—21.4℃,7月氣溫最高為28.3—28.6℃;1月最低為11.1—11.3℃之間。梅縣極端高溫為1971年7月25日39.5℃,極端低溫為1955年1月12日—7.3℃。
日照平均年值為1714.6—2010.5小時,年日照百分率41—47%,太陽年輻射量高低值為5125兆焦/平方米、4652兆焦/平方米。
年平均降雨日為150天左右,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在1483.4—1798.4毫米之間。由於山多,台風影響較沿海平原要小,然而台風帶來的暴雨降水,又往往造成山洪暴發、山體滑坡、河水泛濫,水災成為主要災害。同時,寒露風低溫陰雨和乾旱也是主要自然災害之一。
歷史沿革
梅州地方一級的行政區劃建置,始於五代十國南漢乾和三年(945年)即後晉開運二年,升程鄉為敬州,領程鄉縣。宋開寶四年(971年)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熙寧六年(1073年)廢梅州復置程鄉縣,隸屬潮州。元豐五年(1082年)復置梅州,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紹興六年(1136年)廢梅州復設程鄉縣,隸屬湖州。紹興十四年又復置梅州,仍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梅州升為梅州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復隆為梅州,領程鄉縣,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宣尉使司。元貞元年(1295年),梅州隸屬潮州路,延祜五年(1318),改直隸廣東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廢梅州復置程鄉縣,屬廣東布政使司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升格為直隸嘉應州,統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4縣加上本屬的程鄉縣稱「嘉應五屬」,直屬廣東省轄。嘉慶十二年(1807)升嘉應州為嘉應府。嘉慶十七年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宣統三年(1911),嘉應州復名梅州。民國3年(1914)廢州府制,梅州改名梅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於1949年10月設置興梅專區,1950年1月26日,國務院發文成立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興寧、五華、大埔、豐順、蕉嶺、平遠7縣。1952年底撤銷興梅專區,興梅7縣改隸粵東行政區。1956年2月,粵東行政區分為惠陽、汕頭兩專區,興梅7縣屬汕頭專區。
1965年7月設立梅縣專區,原興梅7縣從汕頭專區分出,歸屬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1979年3月,原梅縣所轄梅州鎮由區級升格為縣級稱梅州市後,梅縣地區轄7縣1市。1983年6月,梅州市與梅縣合並改為梅縣市後,梅縣地區由所轄7縣1市改為6縣1市。
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3月正式掛牌),轄原興梅7縣及新劃縣級區梅江區,共7縣1區。1994年6月,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梅州市即轄6縣1區,並代管興寧市。
客都概況
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閩、粵、贛三省交界處,全市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現轄梅江區、興寧市、梅縣、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500多萬人。南漢乾和三年(公元945年)置敬州,北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改敬州為梅州,1949年後設興梅地區、梅縣地區,1988年由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享有「文化之鄉」、「足球之鄉」、「華僑之鄉」和「中國金柚之鄉」、「中國單叢茶之鄉」之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廣東省衛生城市,有「世界客都」之稱。梅州名人輩出,是葉劍英元帥的故鄉,清乾嘉年間的嶺南才子宋湘,清末外交家、教育家黃遵憲,抗日誌士、傑出詩人、教育家丘逢甲,著名的洋務運動家、軍事家、全國四大藏書家之一的丁日昌,著名愛國僑領張弼士和現代亞洲球王李惠堂等都是梅州人。2003年以來,梅州全面實施「開放梅州、工業梅州、生態梅州、文化梅州」的發展戰略,切實推動了山區經濟的發展。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271.64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增幅創十年來新高,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3.1%、19.2%和11.4%。一般預算財政收入12.49億元,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比增36.5%。
在發展山區經濟工作中,梅州市委、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旅遊業,把旅遊業定位為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專門出台了《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梅州市旅遊管理規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了全市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梅州旅遊業發展潛力大、後勁足。2004年,全市共接待海內外旅遊者268.1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8.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6%和43.4%,旅遊業已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梅州市旅遊形象鮮明,特色突出。依託客家文化資源優勢和生態、溫熱泉資源優勢,梅州明確以「塑造世界客家之都,打造客家文化精品、熱泉康體休閑特品和山水休閑度假名品(簡稱『一都三品』)」為旅遊發展定位,形成了以雁南飛茶田度假村和雁鳴湖旅遊度假村為代表的客家文化和山水休閑度假旅遊產品,以五華湯湖熱礦泥浴山莊和豐順千江溫泉酒店為代表的熱泉康體休閑旅遊產品。同時,我市以「創優」為契機,努力強化城市的現代旅遊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建成了「一江兩岸」亮點工程、兩個表演場所(白天和晚上為遊客表演的場所)、三個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展覽中心和遊客咨詢服務中心)、四條街(鴻都美食一條街、凌風路客家風情購物一條街、義化路步行街、梅江大道霓虹燈一條街)。改造新建一批城區旅遊廁所,城市街道實現了「五化」(綠化、凈化、美化、亮化、硬底化),使梅州城市功能變得更加完善,交通更加便利,環境更加和諧,空氣更加清新,就業更加容易,創業更加適宜,塑造了一個「山水城相依,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旅遊城市形象。
目前,全市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2個,省級旅遊度假區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4個,正在申報3A級景區有2個。其中,雁南飛茶田度假村、五華湯湖熱礦泥山莊、五指石、長潭、泮坑被列為廣東100家假日休閑好去處的景區,葉帥故居、龍鯨河漂流與神光山被列為廣東100家觀光新亮點的景點。
旅遊概況
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總面積為1.58萬平方公里,轄梅江區、興寧市、梅縣、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和五華縣,總人口500萬,其中客家人佔97%,是全世界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享有「世界客都」之稱。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葉劍英元帥的故鄉,同時享有中國客家菜之鄉、中國金柚之鄉、中國單叢茶之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山歌之鄉的美譽。
梅州歷史悠久,名勝眾多,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全市現有國家4A級旅遊區及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個:以茶文化為主題的雁南飛茶田度假村,以展示南葯文化並融合養生保健為主題的雁鳴湖旅遊度假村;國家3A級旅遊區2個:五華縣獨特的溫泉泥浴湯湖熱礦泥山莊,有「五奇」之稱的丹霞地貌平遠五指石風景名勝區;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1個:葉劍英元帥故居和紀念館;國家森林公園1個:興寧市的神光山旅遊區。另有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2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各類景區景點55個。還有古樸典雅的客家民居圍龍屋、土圍樓,優美動聽的客家山歌,獨具風味的客家美食,豐富多彩的客家特產。這些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無不彰顯出客家文化特色的魅力,交織出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客家大千世界。 全市共有旅行社29家,其中國際旅行社3家,國內旅行社26家;星級飯店26家,其中四星級3家、三星級10家、二星級13家。旅遊活動的行、游、食、宿、娛、購六要素配套完善,可為海內外遊客提供一條龍的優質服務。今日梅州,交通網路四通八達,至廣州、香港有定期航班直達,廣梅汕鐵路、梅坎鐵路每天數趟列車經停城鄉。高速公路西連廣州、深圳,南接揭陽、潮汕。珠三角地區自駕車沿梅河高速公路到梅州,僅需4至5小時車程,即可盡享輕松之旅和愉快之旅,完全適宜短線游、周末休閑游和自駕車旅遊。 梅州擁有生態公益林60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1%,群山翠綠,林木茂盛,空氣清新,實為天然大氧吧,加上一些高品位的溫熱泉資源和優質的高山流水,形成優雅的自然生態大環境。在此基礎上構建的眾多景區景點和旅遊度假村,是廣大遊客崇尚自然、回歸自然、親近自然、游覽觀光和休閑度假的最佳勝地。探訪全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園,感受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體驗健身康體的神奇熱泉,飽覽清純秀麗的青山綠水——世界客都·休閑梅州,正張開熱情溫馨的臂膀,歡迎朋友們的光臨!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梅州市已發現的礦產有48種,530多處礦床(點)。金屬類有鐵、錳、銅、鉛、鋅、鎢、錫、鉍、鉬、銀、銻、釩、鈦、鈷、稀土氧化物等,非金屬類有煤、石灰石、瓷土、石膏、大理石、鉀長石等。其中煤儲量2.7億噸,佔全省第二位;鐵、錳儲量分別佔全省的20%和30%。石灰石、瓷土分布廣、儲量豐富。
水資源 梅州市水資源比較豐富,而且還有相當大數量的過境水。境內多年平均降雨總量250.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28.7億立方米,產水量(包括本市產水量和過境水量)259.7億立方米,其中過境水量131億立方米。全市人均水量2718立方米,平均每畝耕地水量6363立方米。境內水力資源理論發電量120.65萬千瓦時,境內溫泉多、水溫高、水量大,如豐順湯坑鄧屋溫泉,水溫高達80—90℃,流量達4459公升/秒。
動物資源 梅州市山地眾多,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經濟價值較大的主要獸類和鳥類有200多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有100種以上。
植物資源 梅州市境內有2000多種高等植物,經考察採集和記載的就有1084種,隸屬於182個科、598屬。其中蕨類植物19科、29屬、41種;果子植物7科、11屬、14種;雙子葉植物134科、471屬、908種;單子葉植物22科、87屬、121種。按樹種分類有:材用植物,葯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纖維植物,澱粉植物,果類植物,蜜源植物,鞣料植物,還有屬於花卉、觀賞和庭園綠化類的野生植物。
旅遊資源 梅州市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境內有不少名山古寺,文物古跡,名人故居,溫泉瀑布,秀麗湖山。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熱心人士又捐建一批亭台樓榭,修葺許多名寺古跡,增添食宿游樂設施。境內主要旅遊區(點)有:千年古剎陰那山靈光寺,葉劍英元帥故居、紀念館,清末愛國詩人、政治家黃遵憲故居人境廬,千佛塔,泮坑瀑布,梅縣雁鳴湖、雁南飛旅遊度假村、陰那山天文科普園、松源王壽山,興寧合水湖山、神光山,五華益塘水庫、熱礦泥山莊,平遠南台山、五指石,蕉嶺長潭勝景、丘逢甲故居、釋迦文化中心,大埔豐溪自然保護區,豐順湯坑溫泉、龍歸寨飛瀑、龍鯨河漂流等等
⑦ 韶關市,梅州市,河源市。清遠市,惠州市這幾個城市,他們分別最富的區都各自是那些啊
韶關市:湞江區;梅州市:梅縣(梅州沒有設區);河源市:龍川縣(源城區是河源唯一一個區,經濟只排河源第五名);清遠市:清城區;惠州市:惠城區
⑧ 河源、雲浮、清遠、梅州、東莞、茂名那個城市比較有錢啊
毫無疑問是東莞,東莞有很多隱形富豪的。寶馬、賓士、凌志滿街都是。
東莞的本地人都不用幹活,就是每個月坐在家中收租。
⑨ 廣東清遠、韶關和梅州這三座城市中,各自有什麼優勢特點呢
說到廣東省我想大家應該十分熟悉,目前它是我國的經濟第一大省,發展勢頭十分迅猛令人稱奇,但是你知道在廣東省內面積最大的城市是哪裡嗎?在這些面積廣闊的城市裡,有著怎樣的發展優勢呢?
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來到廣東省,看一看這里三座面積遼闊的城市,探索一下到底其中誰才是發展後勁最足的、潛力最大的城市吧。在未來的發展當中,你認為誰的發展空間更為廣闊呢?
經過小編的敘述,相信你現在又得到了一個新的知識點,對廣東省的了解也越來越全面了,那麼你覺得這幾座面積大的城市中,誰會是最先突破自我脫穎而出的一個呢?
⑩ 清遠有哪些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還是 比較 豐富的 飛霞風景名勝區、廣東第一峰、清新溫礦泉、寶晶宮、英西峰林、連州地下河、湟川三峽、三排瑤寨、大旭山瀑布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