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土地
保護土地的做法:
堅決貫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塊土地資源」的基本國策,合理規劃建設,杜絕私自佔用土地的行為,合理開發,防止土地荒漠化。
防止水土流失,保護土地資源的有效地措施:
1.
切實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
2.
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開展全國存量用地調查。
3.
土地管理為經濟建設服務。
4.
土地管理基礎業務建設明顯加強。
5.
完善土地市場體系和制度.繼續擴大土地有償使用覆蓋面.繼續完善國有土地出讓制度。
2. 土地資源有哪些保護措施
土地資源保護的根本措施是植樹造林,對已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要堅持因地制宜、合理耕種、保護培養,節約用地,並防治土地沙化、鹽鹼化;對已開墾的土地,如山地、海塗等必須進行綜合調查研究,作出全面安排和統籌規劃,使海塗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3. 有關耕地保護具體政策有哪些
1、土地用途管制
《土地管理法》第四條第一款規定:「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該條第二款規定:「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
2、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採取措施,確保本行政區域內耕地不減少;耕地總量減少的,由國務院責令在規定期限內組織開墾與所減少耕地的數量與質量相當的耕地,並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因土地後備資源匱乏,新增建設用地後,新開墾耕地數量不足以補償所佔用耕地的數量的,必須報經國務院批准減免本行政區域內開墾耕地的數量,進行易地開墾。」
3、耕地佔補平衡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佔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的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
4、耕地保護目標責任
根據《基本農田保護條例》關於「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作為政府領導任期目標責任制的一項內容,並由上級人民政府監督實施」的規定,各級政府應當建立以基本農田保護和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為主要內容的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每年進行考核。
5、基本農田保護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國家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包括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度、基本農田保護區用途管制制度、佔用基本農田嚴格審批與占補平衡制度、基本農田質量保護制度和基本農田環境保護制度、基本農田保護監督檢查制度等。
二、耕地保護體現在哪些方面?
1、數量保護
耕地的數量保護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
(1)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
(2)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
(3)國家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
(4)推進土地開發、復墾、整理。
2、質量保護
耕地的質量保護包括以下幾方面:
(1)國家制定耕地質量保護措施,如: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鹽鹼化、貧瘠化等;
(2)實現耕地環境保護。
綜上所述,加強耕地保護,是解決人地矛盾、確保糧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措施。我國土地管理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都對耕地的保護提出了要求。政府部門要嚴禁違法使用耕地的行為,對土地用途進行管控,在制定城市規劃時,應當盡量避免佔用耕地。同時,政府部門還要採取多種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耕地鹽鹼化,確保耕地質量。
4. 保護耕地的措施有哪些
【法律分析】
1、國家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2、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佔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3、非農業建設必須節約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以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4、國家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禁止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等。禁止佔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5、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對已閑置、荒蕪的耕地採取嚴厲的措施勵合理地開發未利用土地勵土地整理,改造中、低產田,整治閑散地和廢棄地因挖損、塌陷、壓占等使土地遭到破壞的,應當進行復墾,優先用於農業。6、鼓勵公民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規定在保護和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進行有關的科學研究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三十條 國家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佔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開墾耕地計劃,監督佔用耕地的單位按照計劃開墾耕地或者按照計劃組織開墾耕地,並進行驗收。
5. 科學家們建議怎樣保護土地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對小流域治理,控制風沙危害,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禁止毀林開荒、燒山開荒、圍湖造田以及開墾國家禁止開墾的陡坡地。
1、各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沼澤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種源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和發展,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農葯及植物生長激素。
2、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維護排灌工程設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止土地荒漠化、鹽漬化、水土流失和污染土地。
3、強化計劃管理,實行總量控制原則,對土地保護是必要的。因此,對國家建設用地、鄉鎮企業建設用地、民用建房用地、房地產開發用地、開發區用地、特種養殖用地等非農用地實行計劃控制,對城鎮建設規模進行科學規劃,是確保用地總量不突破計劃指標的前提。
4、保護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立法目的,以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
(5)保護土地資源有哪些措施擴展閱讀
為調動農民保護耕地積極性,一些地方開展激勵性保護,對耕地保護義務主體進行補償。四川成都、廣東佛山設立耕地保護專項資金,對農民給予每年每畝200到500元貨幣補償。湖北、廣東、浙江等地給予耕地保護工作經費補助,對基層政府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補貼。
而「得民心、惠民利」最看得見摸得著的要數土地整治。通過土地整治,提高了耕地質量,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降低了農民生產成本;而通過村莊整治,改變農村散亂差的面貌,改造了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極大地改善了農民居住條件和生活條件,提升了農民生活水平。
6. 保護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國策是什麼
法律分析:保護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國策是:保護環境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第三條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全面規劃,嚴格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制止非法佔用土地的行為。
7. 我國的耕地資源緊缺,後備土地資源不足,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土地資源,解決耕地不足
保護我們的土地資源,解決耕地不足的措施有:治理並防治土地污染、禁止亂佔耕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等.
故答案為:治理並防治土地污染、禁止亂佔耕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8. 試述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的措施
摘要 土地資源保護的根本措施是植樹造林,對已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要堅持因地制宜、合理耕種、保護培養,節約用地,並防治土地沙化、鹽鹼化;對已開墾的土地,如山地、海塗等必須進行綜合調查研究,作出全面安排和統籌規劃,使海塗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