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資源稅屬於什麼稅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資源稅屬於什麼稅

發布時間: 2022-05-13 08:27:39

Ⅰ 資源稅是屬於中央稅還是地方稅的哪一個

資源稅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共享收入,屬於中央稅和地方稅性質的結合,而海洋石油企業所繳納的資源稅部分歸中央政府所有,其餘部分歸地方政府所有。資源稅是對在我國領域及管轄的其他海域開發應稅資源的單位和個人課征的一種稅,屬於對自然資源開發課稅的范疇,其稅目主要包括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水汽礦產和鹽五大類。

我國資資源稅的稅目、稅率的執行。
《稅目稅率表》中規定實行幅度稅率的,其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籌考慮該應稅資源的品位、開采條件以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情況,在《稅目稅率表》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稅目稅率表》中規定征稅對象為原礦或者選礦的,應當分別確定具體適用稅率。

免徵資源稅的情況:
(一)開采原油以及在油田范圍內運輸原油過程中用於加熱的原油、天然氣;
(二)煤炭開采企業因安全生產需要抽採的煤成(層)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征資源稅:
(一)從低豐度油氣田開採的原油、天然氣,減征百分之二十資源稅;
(二)高含硫天然氣、三次採油和從深水油氣田開採的原油、天然氣,減征百分之三十資源稅;
(三)稠油、高凝油減征百分之四十資源稅;
(四)從衰竭期礦山開採的礦產品,減征百分之三十資源稅。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國務院對有利於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保護環境等情形可以規定免徵或者減征資源稅,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決定免徵或者減征資源稅:
(一)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過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災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損失;
(二)納稅人開采共伴生礦、低品位礦、尾礦。
前款規定的免徵或者減征資源稅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Ⅱ 資源稅屬於地方稅嗎

1.除海洋石油企業的資源稅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徵收管理外,其他資源稅都由地方稅務局負責徵收,即所說的地稅。
2.土地增值稅是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就其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增值額徵收的一種稅,是對不動產增值額征稅,是一種財產稅,是一種地方稅,中央不參與分配,所以它不是中央地方共享稅。
3.不同之處: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環節增值額徵收的一種稅,是流轉稅,一種中央地方共享稅,由國稅機關徵收;而土地增值稅對轉讓不動產增值額征稅,是一種財產稅,屬於地方稅,由地稅機關徵收。
資源稅是以各種應稅自然資源為課稅對象、為了調節資源級差收入並體現國有資源有償使用而徵收的一種稅。資源稅在理論上可區分為對絕對礦租課征的一般資源稅和對級差礦租課征的級差資源稅,體現在稅收政策上就叫做「普遍徵收,級差調節」,即:所有開采者開採的所有應稅資源都應繳納資源稅;同時,開采中、優等資源的納稅人還要相應多繳納一部分資源稅。
地方稅,中央稅的對稱。由一國地方政府徵收、管理和支配的一類稅收。是依據稅收的徵收管理權及收入支配權進行的分類。地方稅即屬於地方固定財政收入,由地方管理和使用的稅種。

Ⅲ 資源稅屬於地方稅么

1.除海洋石油企業的資源稅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徵收管理外,其他資源稅都由地方稅務局負責徵收,即所說的地稅。
2.土地增值稅是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就其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增值額徵收的一種稅,是對不動產增值額征稅,是一種財產稅,是一種地方稅,中央不參與分配,所以它不是中央地方共享稅。
3.不同之處: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環節增值額徵收的一種稅,是流轉稅,一種中央地方共享稅,由國稅機關徵收;而土地增值稅對轉讓不動產增值額征稅,是一種財產稅,屬於地方稅,由地稅機關徵收。
資源稅是以各種應稅自然資源為課稅對象、為了調節資源級差收入並體現國有資源有償使用而徵收的一種稅。資源稅在理論上可區分為對絕對礦租課征的一般資源稅和對級差礦租課征的級差資源稅,體現在稅收政策上就叫做「普遍徵收,級差調節」,即:所有開采者開採的所有應稅資源都應繳納資源稅;同時,開采中、優等資源的納稅人還要相應多繳納一部分資源稅。
地方稅,中央稅的對稱。由一國地方政府徵收、管理和支配的一類稅收。是依據稅收的徵收管理權及收入支配權進行的分類。地方稅即屬於地方固定財政收入,由地方管理和使用的稅種。

Ⅳ 資源稅是地方稅收嗎 源稅屬於地方稅么

資源稅不是地方稅。
資源稅是對在我國境內開采應稅礦產品和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應稅數量徵收的一種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開采《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規定的礦產品或者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為資源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繳納資源稅。資源稅稅目、稅額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資源稅現行稅額採用分級核定辦法。
關於資源稅收入分配體制及經費保障如下:
1.按照現行財政管理體制,此次納入改革的礦產資源稅收入全部為地方財政收入。
2.水資源稅仍按水資源費中央與地方1:9的分成比例不變。河北省在繳納南水北調工程基金期間,水資源稅收入全部留給該省。
3.資源稅改革實施後,相關部門履行正常工作職責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財政統籌安排和保障。

Ⅳ 資源稅是價內稅還是價外稅

價內稅。價內稅的稅種有營業稅 、消費稅、資源稅、個人所得稅 、房產稅。現在我國的價外稅只有增值稅一種。價內稅是指稅金構成商品價格一部分的稅收存在形式,凡是商品價格中包含應繳流轉稅稅金(不包含流轉稅中的增值稅),統稱為價內稅。我國消費者購買零售消費品,一般按消費品標明價格支付貨幣,並不知道消費品已繳稅款有多少。 因此,價內稅具有隱蔽、間接、穩定的特點。價內稅反映了商品價格構成的組成部分,物質生產部門在一定時期生產出的社會產品,扣除了補償價值以後的國民收入,需要各項社會必要扣除,商品課稅是國家執行這一扣除的有效手段。 我國現行的營業稅和消費稅都是價內稅。
拓展資料:
1、價內稅是指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就是其銷售款,而稅款由銷售款來承擔並從中扣除。因此,稅款等於銷售款乘以稅率。
2、價外稅是指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包括銷售款和稅款兩部分。由於稅款等於銷售款乘以稅率,而這里的銷售款等於貨款(即含稅價格)減去稅款,即不含稅價格,因此,稅款計算公式演變為:稅款=(貨款/(1+稅率))×稅率。
所以,價內稅與價外稅的最直接的區別在於計算稅款的應用公式的區別:
價內稅:稅款=含稅價格×稅率
價外稅:稅款=(含稅價格/(1+稅率))×稅率=不含稅價格×稅率
增值稅是價外稅,營業稅,消費稅和資源稅等是價內稅。
消費稅是在對貨物普遍徵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少數消費品再徵收的一個稅種,主要是為了調節產品結構,引導消費方向,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消費稅實行價內稅,只在應稅消費品的生產、委託加工和進口環節繳納,在以後的批發、零售等環節,因為價款中已包含消費稅,因此不用再繳納消費稅,稅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
營業稅是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徵收的一種稅。營業稅屬於流轉稅制中的一個主要稅種,屬於價內稅。 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對象徵收的一種稅。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將個人應稅所得分為11個類別,以按次計征、按月計征和按年計征三種方式確定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房產按照新增方式和用途的不同,分別確定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Ⅵ 資源稅是直接稅嗎

資源稅是間接稅。
2008年,中國的稅制一共設立20種稅收,即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營業稅、關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數、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契稅、資源稅、車船稅、船舶噸位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煙葉稅和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其中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資源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6種稅收為間接稅,其他14種稅收為直接稅。

Ⅶ 資源稅包括哪些項目

資源稅的稅目:資源稅的征稅范圍主要分為礦產品和鹽兩大類,具體分為原油、天然氣、鹽、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共七個稅目。
根據《資源稅暫行條例》,資源稅的征稅范圍主要包括礦產品和鹽。資源稅稅目反映了資源稅徵收的具體范圍,是資源稅徵收對象的具體體現。資源稅暫行條例》主要規定了七大稅項:
1. 原油。指已開採的天然原油,不包括人造石油。
2. 天然氣。指與原油單獨開采或者同時開採的天然氣,暫時不包括煤礦生產的天然氣。
3.鹽。指原鹽、湖鹽、原鹽和井礦鹽。液鹽是指鹵水。
4. 黑色金屬礦石,包括鐵礦、錳礦、鋁礦。
5. 有色金屬礦石。包括銅礦、鉛鋅礦、鋁土礦、鎢礦、錫礦、銻礦和鉬礦。鎳礦和其他有色金屬礦石9個子標題。
6. 煤炭。指原煤,不包括洗煤、選煤等煤炭產品。
7. 其他非金屬礦產的原油。
拓展資料
資源稅是對我國開采應稅礦產品、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按應納稅資源稅的數額徵收的一種稅。《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規定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開采礦產品、制鹽的單位和個人,為資源稅的納稅人,應當繳納資源稅。
資源稅是對自然資源徵收的稅的總稱。
差別資源稅是國家對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由於資源條件的差異而產生的差別收入徵收的一種稅。
一般資源稅是國家徵收的一種稅在國有資源,如城市土地、礦產資源,水流,森林,高山,草原,荒地,海灘,等,按照國家的需要,在使用某些自然資源獲取的單位和個人,有權使用應稅資源。1984年,為了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國資源稅制度,我國開始徵收資源稅。由於當時的一些客觀原因,資源稅項目只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三種,後來擴展到對鐵礦石征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