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西資源八角寨旅遊攻略
摘要 八角寨又名雲台山,位於廣西資源縣梅溪鎮大坨村和湖南新寧縣崀山鎮的崀山景區交接處(八角寨一邊屬資源縣,一邊屬新寧縣,因此名稱上有新寧八角寨和資源八角寨),地處五嶺山脈里最長者越城嶺山脈腹地區域的西北側余脈資源八角寨—新寧崀山已經形成了一個優勢互補的復合型整體景區。
2. 廣西省各市所管轄的縣有哪些
截至2017年,廣西省各市所管轄的縣具體如下:
南寧市:青秀區、興寧區、西鄉塘區、江南區、良慶區、邕寧區、武鳴區、隆安縣、馬山縣、上林縣、賓陽縣、橫縣
柳州市:柳北區、柳南區、柳江區、城中區、魚峰區、鹿寨縣、柳城縣、融安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
桂林市:象山區、秀峰區、疊彩區、七星區、雁山區、臨桂區、陽朔縣、靈川縣、全州縣、平樂縣、興安縣、灌陽縣、荔浦縣、資源縣、永福縣、龍勝各族自治縣、恭城瑤族自治縣
梧州市:長洲區、萬秀區、龍圩區、岑溪市、蒼梧縣、蒙山縣、藤縣
北海市:海城區、銀海區、鐵山港區、合浦縣
防城港市:港口區、防城區、東興市、上思縣
欽州市:欽南區、欽北區、靈山縣、浦北縣
貴港市: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桂平市、平南縣
玉林市:玉州區、福綿區、北流市、容縣、陸川縣、博白縣、興業縣
百色市:右江區、靖西市、田陽縣、田東縣、平果縣、德保縣、那坡縣、凌雲縣、樂業縣、田林縣、西林縣、隆林各族自治縣
賀州市:八步區、平桂區、昭平縣、鍾山縣、富川瑤族自治縣
河池市:宜州區、金城江區、南丹縣、天峨縣、鳳山縣、東蘭縣、巴馬瑤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來賓市:興賓區、合山市、象州縣、武宣縣、忻城縣、金秀瑤族自治縣
崇左市:江州區、憑祥市、扶綏縣、寧明縣、龍州縣、大新縣、天等縣
(2)廣西省資源縣是哪裡擴展閱讀
廣西的位置境域:
廣西界於北緯20°54′-26°24′,東經104°28′-112°04′之間,東連廣東,南臨北部灣並與海南隔海相望,西與雲南毗鄰,東北接湖南,西北靠貴州,西南與越南接壤,廣西陸地面積23.76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4萬平方千米。
廣西地處中國地勢第二階梯中的雲貴高原東南邊緣,兩廣丘陵西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現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總體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大類構成。廣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跨珠江、長江、紅河、濱海四大水系。
截至2017年末,廣西壯族自治區常住人口4885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396.25億元,第一產業2906.87億元,第二產業9297.84億元,第三產業8191.54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1955元。
3. 廣西省桂林市資源縣有那些鄉鎮
不是廣西省,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資源縣有大合鎮,中峰鄉、梅溪鄉,車田鄉、兩水鄉、河口鄉,估計是廣西最小的縣城咯
4. 廣西資源縣的詳細情況介紹
資源縣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總面積1961.14平方公里,全縣現轄資源縣鎮、中峰鄉、梅溪鄉、瓜里鄉、車田苗族鄉、兩水苗族鄉、河口瑤族鄉等六鄉一鎮,總16.7萬人,其中苗、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3.5萬人,約佔21%。
5. 資源縣屬於廣西省什麼方向
屬於廣西北部和湖南接壤
6. 資源縣的歷史
資源縣系民國24年(1935年)從原全縣(今全州)和興安縣各析出一部分地方而設立。原屬興安縣的車田、潯源(今兩水、河口)兩鄉,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轄地;秦時為零陵縣地;後漢置始安侯國,為零陵郡始安侯國轄地;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析零陵郡南部置始安郡,為始安郡始安縣地;晉、宋、齊、梁、陳、隋循其舊。唐武德四年(621年),屬桂州臨源縣地。大歷三年(768年),臨源縣改名全義縣,屬全義縣地。後晉開運三年(946年),全義縣升溥州,並改縣名為德昌,即屬德昌縣轄地。宋乾德元年(963年),廢溥州,仍為全義縣,屬之,為桂州所轄。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改名興安縣,屬桂州。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升桂州為靜江府,屬之。元屬靜江路。明屬桂林府,設六峒巡檢司轄之。清仍屬桂林府興安縣,乾隆六年(1741年),六峒巡檢司移社水,改為社水巡檢司,轄之。清末預備立憲,興安縣劃其地為第六區。民國22年,(1933年),改第六區為越城區。
資源建縣前屬全州縣的西延地方,春秋戰國時為楚國荊州轄地,秦代屬長沙郡零陵縣地,漢為零陵郡洮陽縣地,三國時先屬蜀,昭烈帝去世後,改屬吳。晉、宋、齊、梁、陳均屬零陵郡洮陽縣地。隋開皇十年(590年),改洮陽為湘源,仍屬零陵郡。大業初湘源改屬永州,唐屬永州湘源縣地;五代晉天福四年(939年),楚王馬希范奏置全州,改縣名為清湘;宋端拱年間(988—989年),全州州守柳開平粟氏之「亂」,於其地官田、官垌設招安指揮2員。遂為荊湖南路全州清湘縣地。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西延溪洞·瑤蠻二十所內附」,為全州路清湘縣地,隸嶺北湖南道廉訪使。武宗至大年間(1308一1310年)於其地置驛司。順帝至正(1341—1368年)中改置巡檢司,尋廢。明洪武元年改名全州府,清湘縣為府治;七年(1374年)於其地大埠頭復置西延巡檢司;九年四月降府為州,並省清湘縣名,屬湖廣永州府。二十七年(1394年)八月全州改屬廣西桂林府,西延仍為全州轄地。清置全州,設知州,雍正七年(1729年)十二月,於全州西延設分州。州同駐鍾樓底,廢巡檢司。乾隆六年(1741年)州同署移駐大埠頭。光緒末預備立憲,改西延分州為第八區。民國元年(1912年)改全州為全縣。民國20年,廣西實行訓政,西延分為第十四、十五兩區;民國22年,合並為西延區。
民國24年(1935年)7月,廣西省政府呈行政院核准,劃全縣之西延全區,計延東、延中、延北、梅溪、瓜里、中峰、楓木、五排等8鄉及萬德鄉之1村,興安縣屬之車田、潯源2鄉,共計10鄉建縣,以其地處資江之源而定名為資源縣。為四等縣(28年劃為4等乙級縣),隸桂林行政監督區(29年為第一行政督察區,31年改由省政府直轄,33年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解放初屬桂林專區。1952年8月,撤銷資源縣建制,五排區仍劃歸興安縣,其餘延東、中峰、梅溪等區則劃歸全縣。1954年6月,復將延東、中峰、梅溪(包括瓜里)3區(12、13、14)從全縣(全州縣)析出,五排苗族自治區從興安縣析出,恢復資源縣建制,仍屬桂林專區。
7. 廣西資源縣出了歷史名人嗎
資源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越城嶺山脈腹地,是廣西的北大門,屬桂林市管轄。境內有華南第一高峰貓兒山,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發源地之一。
8. 廣西有多少個縣
截至2016年,廣西轄縣級行政區111個(包括40個市轄區、8個縣級市、52個縣、12個自治縣)。
隆安縣、馬山縣、上林縣、賓陽縣、橫縣、鹿寨縣、柳城縣、融安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陽朔縣、靈川縣、全州縣、平樂縣、興安縣、灌陽縣、荔浦縣、資源縣、永福縣、龍勝各族自治縣、恭城瑤族自治縣 、蒼梧縣、蒙山縣、藤縣、合浦縣、上思縣、靈山縣、浦北縣、平南縣、容縣、陸川縣、博白縣、興業縣、田陽縣、田東縣、平果縣、德保縣、那坡縣、凌雲縣。
樂業縣、田林縣、西林縣、隆林各族自治縣、昭平縣、鍾山縣、富川瑤族自治縣、南丹縣、天峨縣、鳳山縣、東蘭縣、巴馬瑤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象州縣、武宣縣、忻城縣、金秀瑤族自治縣、扶綏縣、寧明縣、龍州縣、大新縣、天等縣。
(8)廣西省資源縣是哪裡擴展閱讀:
1951年至1955年,欽州、廉州(即今欽州、防城港、北海)從廣東劃入廣西。
1952年12月10日,在邕寧、宜山、百色3個專區成立桂西僮族自治區;
1955年至1965年,欽州、廉州再度劃入廣東。
1956年3月,改桂西僮族自治區為桂西僮族自治州。10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廣西僮族自治區的倡議。12月,鑒於正在籌建廣西僮族自治區,國務院會議作出了撤銷桂西僮族自治州的決定。
1957年6月,國務院作出關於建立廣西僮族自治區的決定,並在同年7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通過相應的決議。
1958年3月5日,廣西省改為「廣西僮族自治區」,省一級的「廣西僮族自治區」成立。
1965年,欽州、廉州再度劃入廣西。同年10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廣西僮族自治區」改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1978年起,自治區成立紀念日定為12月11日,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全廣西、右江蘇維埃和紅七軍成立的日子相一致。
9.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個地方在哪裡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個地方在就是在廣西省桂林市。桂林的灕江自北向南蜿蜒流淌,其主要支流有桃花江、小東江、南溪河、良豐河(相思江)、寧遠河。長江水系的支流分布在市東北部的資源縣,在區內流域面積8283平方公里,占廣西總面積的3.5%。
在流域面積內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0條,總徑流量為93.1億立方米,佔全區總徑流量的5%,徑流深1124毫米;主要河流有湘江和資水,流入湖南的洞庭湖,歸流長江。
桂林地處低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夏長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熱基本同季,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唐代詩人杜甫以「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贊譽桂林的氣候。桂林三冬少雪,四季常花。
年平均氣溫接近19.1攝氏度。7、8兩月最熱,平均氣溫為28攝氏度左右,1、2兩月最冷,平均氣溫為9攝氏度左右,最低氣溫偶爾降到0攝氏度以下,年平均降水日數16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