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自然資源包括哪些
自然環境中與人類社會發展有關的,能被利用來產生使用價值並影響勞動生產率的自然諸要素,通常稱為自然資源,可分為有形自然資源(如土地、水體、動植物、礦產等)和無形的自然資源(如光資源、熱資源等)。自然資源具有可用性、整體性、變化性、空間分布不均勻性和區域性等特點,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之一。自然資源分為:生物資源、農業資源、森林資源、國土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氣候氣象、水資源等。
自然資源泛指存在於自然界,能為人類利用的自然條件(自然環境要素)。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定義為: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和條件。通常包括礦物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與生物資源等。它同人類社會有著密切聯系;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又是社會生產的原、燃料來源和生產布局的必要條件與場所。自然資源僅為相對概念,隨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與科學技術進步,部分自然條件可轉換為自然資源。如隨海水淡化技術的進步,在乾旱地區,部分海水和鹹湖水有可能成為淡水的來源。
『貳』 臨泉在哪裡
俺老家...臨泉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東、東北、東南三面與阜陽市、界首市、阜南縣相連,西、西北、西南三面與河南省的沈丘、項城、平輿、新蔡、淮濱等縣市接壤。
地理位置 該縣地處祖國東部,安徽省的西北邊陲。地理坐標為東經11452-11531,北緯3235-3308。南與河南省淮濱、新蔡縣毗鄰,北與界首市及河南省沈丘縣相連,西與河南平輿、項城市交界,東與阜陽市區及阜南縣接壤。南北長68千米,東西寬62千米。全縣總面積1818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總面積的1.4%,耕地173.7萬畝。 該縣河流密布,交通便利。南臨洪河,北依泉河,中有谷河、潤河、涎河、流鞍河自然河道穿境東流,又有臨艾河、界南河人工河道橫貫南北。阜臨、臨鮦、臨新公路是溝通東西交通的動脈,臨艾、臨南、臨界公路有連接南北往來的要道。 地貌土壤 該縣地域屬淮北平原,西北高東南低。海拔40米至38米,自然坡降為八千分之一至萬分之一。由於歷史上無數次的洪水泛濫,形成了堆積平原。土壤構成主要有砂礓黑土、砂礓土和泥土3種,十分適宜種植作物。地下水位高,且含量豐富,可提取水量達3.6億立方米,而且無色、無味、透明、屬中性偏鹼性淡水,適宜生活和灌溉。地表水也十分充足, 氣候物產 該縣屬大陸性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侯區。表現為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寒而多雨,冬干而少雪,夏熱而雨水充,秋爽天氣晴朗。年平均氣溫14.9,全年無霜期218天。年日照4553小時。最高氣溫41.4,最低氣溫零下20.4。年均降雨量為812毫米。每年6月至9月為汛期,雨水集中,易患洪澇。 該縣地理位置屬暖溫和夏綠林帶,氣候溫暖濕潤,為生物生長繁衍匯集提供了良好自然條件。農、林、牧、漁產業十分發達,野生植物資源頗為豐富。
這個網站有詳細介紹:http://ke..com/view/457680.htm#3
『叄』 安徽省自然資源有哪些
土地資源
全省耕地422萬公頃,林地329萬公頃,水面105萬公頃。長江、淮河分別流經安徽416公里和430公里,平原、丘陵、山地各佔三分之一。[7]
水資源
全省水資源總量約680億立方米。主要河流分屬淮河、長江、錢塘江三大水系,其中淮河水系6.69萬平方公里(包括廢黃河470平方公里、復興河163平方公里),長江水系6.6萬平方公里,錢塘江水系6500平方公里。[7]
動植物資源
全省森林植被具有明顯的從北到南的過渡特徵,淮河以北屬於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多楊、槐、桐;淮河以南屬北亞熱帶長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地帶和中亞熱帶長綠闊葉林地帶,多松、杉、竹。 全省林業用地440.35萬公頃,約占國土總面積的31.7%,與耕地面積接近。濕地面積2.9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0%。森林總面積360.0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6.06%(林木綠化率30.3%),活立木總蓄積量1.626億立方米。 全省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有高等植物4245種,佔全國種數的14.2%,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6種,二級保護植物25種。脊椎動物44目121科742種,佔全國種數的14.1% ,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1種、二級保護的70種,世界特有的野生動物揚子鱷和白鰭豚就產在安徽中部的長江流域。 全省林副產品豐富,盛產蘋果、梨等水果,板栗、山核桃、銀杏等乾果,木瓜、杜仲等木本葯材以及香菇、木耳等,其中:碭山酥梨、太和香椿、金寨板栗、寧國山核桃、宣州木瓜、水東蜜棗、涇縣青檀等林副產品聞名遐邇。[7]
礦產資源
安徽省礦產種類較全,儲量豐富。截至2011年全省已發現的礦種為158種(含亞礦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126種(含普通建築石料礦種),其中能源礦種6種, 金屬礦種22種,非金屬礦種96種,水氣礦產2種。[
『肆』 自然資源都有哪些
(1)自然資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和規律性
以淡水資源為例,一些地方十分豐富(如江南水鄉),可以發展淡水養殖(但在一些時段會發生水災),在某些地方就比較缺少(如西北乾旱地帶)。在新疆庫爾勒市,一年的降雨低於200毫米,蒸發量卻達2500~3000毫米;而在江漢平原的四湖流域地帶,地下水位很高,水災是當地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在長江三峽大壩建成以前,每到汛期,人們為了不受水災危害,往往要耗去很多人力、財力和物力。
(2)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和無限性
自然資源的有限性說明現實的自然資源是很有限的,但是開發利用及其轉化是無限的,這與科技水平關系很大。比如能源,如果只用石油或者煤炭作為能源,其儲藏量比較有限,消耗一噸就減少一噸,再生的時間很長。如果用水能、風能、太陽能、潮汐能、地熱能、生物能等作能源,不僅來源廣闊,也比較經濟。如太陽能,人們可以用作熱源、發電或作動力等多種用途,也可以借用科技支撐將有限的資源開發出無窮的效益。
(3)自然資源的多功能性
自然資源的多功能性表現在自然資源可以有多種用途。如玉米的秸稈,既可以作為養殖業的飼料喂養牲口,用做肥田的肥料,還可以用作沼氣的生產原料,也可以用作工業原料。
(4)自然資源的系統性
這里主要指的是各種自然資源彼此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一個整體系統,改變其中一種自然資源或生態系統某種成分,都會形成連鎖反應,從而影響整個自然資源系統的變化。如地表植被破壞→地表徑流增加→水土流失→土地資源損毀→地面蒸發增強→土壤水分減少→地表乾旱→地面空氣乾燥→氣候資源改變。
『伍』 自然資源的類型有哪些
自然資源就是天然存在的可以直接用於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包括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礦物資源以及以山水自然風光為主的旅遊資源等。
自然資源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為工農業生產提供了基礎、原料、動力,是經濟建設不可缺少的物質保證。但是,人類活動又在同時影響著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特別是由於人口的迅猛增長和科技的進步,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自然資源,已經是擺在人類面前的重大課題。
『陸』 安徽省的自然資源有哪些
1樓
(1)土地資源。全省耕地面積408萬公頃,土地肥沃,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
(2)水資源。全省水資源總量約680億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為淠史杭灌溉工程,駟馬山引江灌溉工程。
(3)動植物資源。全省林業用地4.18萬平方公里,佔12%,全省植物種類豐富,共有本植物300餘種,草本植物約2100餘種,動物約500餘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4種,以揚子鱷、白鰭豚最為珍貴。
(4)礦產資源。安徽省是礦產資源大省,礦產種類較全,儲量豐富。全省已發現有用礦種130餘種,已探明儲量的有67種。其中煤、鐵、銅、硫、明礬石為五大優勢礦產。
礦產資源:
全省已發現的有用礦種近百種,已探明儲量的60多種,其中煤、鐵、銅、硫、明礬石為五大優勢礦產,探明儲量大,找礦遠景好,在工業利用上已形成一定規模,在華東地區甚至全國均具有重要意義。礦產資源的特徵,一是分布集中,已探明儲量的幾種礦產主要分布於:淮南、淮北的煤炭和沿江地區的鐵、鋼、硫、明礬石及其伴生礦產;二是優勢礦產種類多,儲量大,開發利用前景好;三是伴生礦床多,綜合利用價值高。能源礦產:主要有煤炭、石煤、泥碳、溫泉等,以煤炭最具優勢,已探明儲量約230億噸,居全國第六位,為華東地區各省之首。金屬礦產中的鐵礦和銅礦儲量較大,鐵礦探明儲量26億噸,分布遍及全省,但以馬鞍山、當塗、繁昌、廬江等地最為集中,銅礦為安徽的近期優勢礦產之一,儲量占華東地區的20%,產地主要集中在沿江的銅陵、貴池、懷寧、廬江等地。非金屬礦產以硫鐵礦、明礬石、石灰石最為突出。
『柒』 自然資源有哪些類型.
自然資源主要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海洋資源等,又可分為可再生資源、非可再生資源.
故答案為: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海洋資源等都屬於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又可分為可再生資源、非可再生資源.
『捌』 安徽省臨泉縣介紹
臨泉地處祖國東部,安徽省的西北邊陲。地理坐標為東經 11452-11531,北緯3235-3308。南與河南省淮濱、新蔡縣毗鄰,北與界首市及河南省沈丘縣相連,西與河南平輿、項城縣交界,東與阜陽市區及阜南縣接壤。南北長68千米,東西寬62千米。全縣總面積1818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總面積的1.4%,耕地173.7萬畝。 該縣河流密布,交通便利。南臨洪河,北依泉河,中有谷河、潤河、涎河、流鞍河自然河道穿境東流,又有臨艾河、界南河人工河道橫貫南北。阜臨、臨鮦、臨新公路是溝通東西交通的動脈,臨艾、臨南、臨界公路有連接南北往來的要道。氣候物產 該縣屬大陸性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侯區。表現為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寒而多雨,冬干而少雪,夏熱而雨水充,秋爽天氣晴朗。年平均氣溫14.9,全年無霜期218天。年日照4553小時。最高氣溫41.4,最低氣溫零下20.4。年均降雨量為812毫米。每年6月至9月為汛期,雨水集中,易患洪澇。土地資源 全縣土地總面積1818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總面積的1.4%,耕地174萬畝。縣境內地勢平坦、開闊,地域屬淮北平原、淮河流域,西北高東南低,海拔40米至38米。土壤多為砂姜黑土,土質穩定,酸鹼適度,保肥力強。農業資源 臨泉是全國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紅芋、大豆、芝麻、玉米、棉花、花生、蔬菜、葯材、水稻等,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全縣已建成生薑、大蔥、瓜果、食用菌、中葯材、三粉、芝麻、生豬、山羊、黃牛等各具特色、初具規模的十大農業優質種養業基地,初步形成了脫水蔬菜、肉食冷凍、三粉加工、糧油加工四大產業鏈條。臨泉為安徽省第一養羊大縣和阜陽市第一養牛大縣。牛庄鄉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批准為「安徽省中葯材生產基地」,其穿心蓮的產量佔全國三分之一,內脂含量高達5.15%,居全國同類產品之冠 臨泉特產
臨泉貢柿
安徽著名特產。主產於臨泉縣羅庄鄉。相傳明代該柿制柿餅曾被人作為貢品獻給皇帝品嘗並獲得嘉獎,因而聲名遠播,人皆稱之為「貢柿」。柿樹生長旺盛,耐風寒,抗病蟲害,適應范圍廣。栽後4年掛果,12年進入盛果期,一般株產500公斤,可加工成柿餅175公斤。果實圓形,橙黃色,皮薄而略披白粉,果肉粘質狀,味極甜。平均單果重155克,大的可達200餘克。據測定,每百克果肉含可溶性糖14.7克,維生素C22.72克。貢柿樹毀於明末以後的戰事,其中包括僅存的明代古貢柿樹2棵.
半截樓西瓜
臨泉縣范興集鄉半截樓村,在接近村子的地方遠遠望去是一片一片的塑料大棚,延綿數十米甚至數百米。這就是著名的半截樓西瓜基地。這種瓜採用了新疆農科所研製的新疆6號瓜種,皮薄、瓤甜、子少,瓜期長,從五一節可持續到國慶節後,長達近半年。生活品質的提升,使得市民對水果消費的品牌意識日益加強。市場銷售證明,品牌西瓜的知名度越高,銷售就越好,價格也要比普通的西瓜高出三四成。范興集鄉瓜農成立了全縣第一個西瓜協會,注冊了商標,申請了綠色認證。在西瓜上市時,每天約有3萬公斤瓜要出售,瓜農們在安徽農網上發布了銷售信息,並積極與浙江及合肥的大型水果市場聯系,拉往合肥周谷堆的10噸瓜不到一天銷售一空。在阜陽市場上,半截樓西瓜也頗受市民的青睞。
臨泉粉絲
粉絲主要以綠豆、豌豆、蠶豆、紅薯等澱粉為原料加工而成,其中以綠豆最佳。但紅薯是主要的澱粉作物,原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澱粉含量高,粉絲經烹飪後口感好,且生產粉絲工藝簡單,故歷來深受人們歡迎。
廟岔皮毛
臨泉縣因地處淮北平原,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故而畜產品十分豐盛,牛皮、驢皮、馬皮、羊皮、羽毛、羽絨、鬃毛、兔毛等種類繁多。其山羊皮屬漢口路,以板質細膩、皮質堅韌、成革手感良好而馳名中外,在國際市場久享盛譽,暢銷不衰。每年通過上海口岸轉銷義大利、西班牙等西歐國家。廟岔地處臨泉西部邊緣,與河南4個縣3個地區接壤,又有106國道穿越境內,臨廟公路橫貫其中,地利優渥,交通便利,為皮毛之西進東出,北上南下。同時,臨泉歷來為全國十大山羊生產基地之一,而廟岔的山羊居全縣之首。周圍百里之遙,農民素有養羊習慣,每戶在三五隻不等,多者數十隻、數百隻。因這里的山羊板皮,屬全國上等皮料,所以,各地客商,前來爭相采購。廟岔皮毛數量之多,品種之全,交易之廣,屬全國少見。廟岔皮毛市場已成為全國三大皮毛交易市場之一。
臨泉芝麻「小白籽」
臨泉芝麻「小白籽」深受外商青睞,另外我們本地的黃白芝麻,油料芝麻同東北芝麻和湖北芝麻相比一直有著:皮薄.含油量高.口感好.顏色感官亮等特點,特別用來生產小磨香油其味質獨特,生產水洗脫皮芝麻出品率特別高。
長官牛肉
長官鎮牛肉品質優良,肉質鮮嫩,崐口感純正,馳名中外,很受消費者青睞。目前已形成以該崐鎮為中心的「臨泉縣黃牛屠宰加工市場」。黃牛產業已成為崐當地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是阜陽市黃牛系列開發增值增崐效的示範區,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瓦店羊肉
選用純正黃淮白山羊,精製而成,肉質肥嫩,味道鮮美,膻味較低,口感清爽,具有獨特的風味,十分好吃,令人喜食。是屬合當今人類健康飲食標準的綠色肉類食品。
老集生薑
臨泉東南老集一帶,栽植生薑歷史悠久。老集生薑,屬當地農民自行選育的獅子頭型優良品種,高產,抗逆性強,含纖維少,質脆,香辣兼備。用於調味,亦可作葯用,深受國內外廣大用戶歡迎,暢銷全國,加工成脫水薑片後,遠銷日本、美國及東南亞地區。
黃嶺大蔥行政區劃臨泉縣轄21個鎮、10個鄉、工業園區1個:城關鎮、楊橋鎮、鮦城鎮、譚棚鎮、老集鎮、滑集鎮、呂寨鎮、單橋鎮、長官鎮、宋集鎮、張新鎮、艾亭鎮、陳集鎮、韋寨鎮、迎仙鎮、瓦店鎮、姜寨鎮、廟岔鎮、黃嶺鎮、白廟鎮、關廟鎮、牛庄鄉、高塘鄉、范興集鄉、土陂鄉、謝集鄉、楊小街鄉、陶老鄉、田橋鄉、張營鄉、龐營鄉、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