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造核武器需要多少資源
擴展閱讀
石油中有多少種氣體 2025-05-20 09:20:50
小餐飲店產品定位多少好 2025-05-20 09:06:46

造核武器需要多少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5-05 02:08:42

① 《文明6》核彈怎麼造

操作設備:戴爾電腦

操作系統:win10

操作軟體:《文明6》

1、首先解鎖核武器需要相應的科技——核裂變/核聚變。

② 造一個核武器需要多少人力和財力

美國是第一個造出核武器的國家,美國當時的研製原子彈的計劃是《曼哈頓計劃》該工程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於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並按計劃製造出兩顆實用的原子彈。整個工程取得圓滿成功。在工程執行過程中,負責人L.R.格羅夫斯和R.奧本海默應用了系統工程的思路和方法,大大縮短了工程所耗時間。這一工程的成功促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系統工程的發展。由於當時還不知道分裂鈾235的3種方法哪種最好,只得用3種方法同時進行裂變工作。這項復雜的工程成了美國科學的熔爐,在 「曼哈頓」工程管理區內,匯集了以奧本海默為首的一大批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科學家人數之多簡直難以想像,在某些部門,帶博士頭銜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員還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諾貝爾獎得主。「曼哈頓」工程在頂峰時期曾經起用了53.9萬人,總耗資高達25億美元。這是在此之前任何一次武器實驗所無法比擬的。要知道1945年1美元的含金量是0.88867克,一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一盎司約是28.35克。當時的30萬美金,可兌換8571.5盎司黃金,也就是說70年前的1美元相當於今天的3333.333美元。而中國在1964年1O月16日,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根據最近解密的資料,為了這枚原子彈的爆炸,中國一共花費了28億人民幣。中國爆炸第一枚原子彈直接耗資28億;建設核工業體系與配套開支(如鈾開采等)在數十億人民幣,最多達到80億的規模;除此以外,包括核武裝等其它開支,如核潛艇、導彈核武器開發等,總額是建設一個寶鋼的代價。這是一個雖然沉重、卻是可以承受的代價,而不是真的「當掉褲子」了。

③ 核武器製造一顆核彈需要多少錢要多長時間

如果說是第一次製造核武器的話,需要的財力至少上百億美元(96年)要至少10年(這個是個記錄)至於大批量生產的就沒有了,一枚在20——30億美元,但是修建其載體需花很長時間,也要花很多錢

④ 請問地球上製造原子彈,氫彈的原料有多少

請問地球上製造原子彈,氫彈的原料有多少呢?


先給出答案吧,地球上能夠製造原子彈的原料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原子彈的原料是鈾礦石,而鈾礦石的儲量是很低的,可地球上能夠製造氫彈的原料幾乎可以多到無限量,因為,清淡所需的原料就在水裡面,大家都知道地球上71%包裹著的都是海洋,也就是水,所以說,清淡的原材料幾乎是無限的。下面我們就來一一解答吧。

也正因為如此,當前各國科學家們都在努力研發可控核聚變,因為一旦能夠做到可控核聚變,就等於找到了無窮無盡的能源,前面已經提到過氫彈就屬於核聚變,而氫彈的原料氚和氘是從海水當中提取的,而地球上,海水當中能夠提取出的氘元素大約有70億噸,由此可見,從理論上講,製造氫彈的原材料幾乎是無窮無盡的,最起碼夠人類使用幾十億年。

⑤ 核武器如何製造

簡單的說是把鈾235或鈈239分成兩半(接近臨界了),在需要結合的時候,合到一起,後引爆雷管發生反應,氫彈呢?氫彈是靠原子彈引爆的,你先造出來原子彈氫彈也不難

步驟1:鈾開采
鈾是地球上最豐富的核材料之一,鈾礦主要分布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哈薩克。礦石被濃縮成「鈾粉末」(核反應燃料重鈾酸銨或重鈾酸鈉的俗稱)並與氟結合形成六氟化鈾(UF6)氣體或結晶。

步驟2:鈾分離
鈾原料放置於離心機中央反應室內,高達4層樓以上的離心機以10萬轉/分鍾的速度旋轉。如此高速旋轉產生的壓力,會達到48.5萬Gs(重力加速度)。較重的U-238原子逐漸靠近離心機的邊緣,而較輕的U-235則保留在離心機中心部位。結晶U-235被稱為「富鈾」(濃縮鈾),其餘的「貧鈾」則被丟棄。

步驟3:鈾提純
U-238和U-235的重量差距極小。研究人員以1克重的紙夾舉例,稱U-238和U-235的重量差距約為紙夾重量的5千萬億分之一,因此,僅靠單個離心機一次分離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更多離心機加工,才可以分離提純。這些離心機以「級聯配置」連接成一體。因而,「級聯配置」成為核物質用途的又一重要線索。鈾在一級離心機提純後,會轉送到下一級離心機繼續提純,級級相連。由於核電站所需鈾濃度較低,其離心機級聯層次較少,因而看起來會比較短。而用作核武器的鈾濃度要達到90%以上,其離心機層次更多,級聯配置自然顯得又細又長。

步驟4:壓縮並使用
低濃縮核燃料被壓縮為固態氧化鈾燃料顆粒,然後放進管道,在核電廠反應堆核心中產生蒸汽,進而使渦輪機運轉。高濃縮鈾被壓縮處理成金屬塊,成為核武器的核心(即核彈頭)。
望採納 謝謝

⑥ 我要造原子彈,大概要投多少錢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根據最近解秘的資料,為了這枚原子彈的爆炸,中國一共花費了28億人民幣。結合早前公布的模糊資料,中國在截止80年代初的整個核計劃上(第一代核武器的發展研製與工業體系建設),投資相當於一個寶鋼規模的鋼鐵廠――據此估計是300億人民幣。

1955年1月15日,中國啟動代號為02的核武器研製計劃。如果以此計算,十年間平均每年的原子彈發展費用是2.8億。如果是596工程,即中國首枚原子彈研製工程,並於59年作為計算起點,每年的費用是4.7億。如果極端計算,62年正式啟動第一枚原子彈試驗計劃開始,三年間平均每年是9.3億元。

根據沈志華的《援助與限制:蘇聯與中國的核武器研製(1949-1960)》一文的說明,「按當時價格統計,1947-1949年蘇聯研製核武器的開支為145億盧布,而在1951-1955年期間,僅用於原子工業和火箭技術的科研和試驗設計單位的計劃開支就有648億盧布」;「中國在三年恢復時期XX總投資僅62.99億元,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全部工業投資實際完成額也只有250.26億元,按1961年的匯率計算,分別約合22.5億和56.4億盧布,遠遠低於蘇聯研製核武器的經費。」由此可見,中國第一枚原子彈雖然僅僅消耗了28億人民幣,卻是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完成的,如果估計這28億人民幣的代價,需要做一個必要分析。

根據彭德懷1957年發表的《軍事建設概況》一文的解密:「一九五六年我國軍費的開支是六十一億一千六百萬元,占國家總支出的百分之二十。在這里邊,用於吃、穿、訓練、裝備修理、辦公雜支、工程建築、動員復員的費用,佔去了大部分,而用於裝備購置費用的只佔一小部分。在這種情況下,顯然想迅速提高軍隊的裝備質量,是很困難的。一九五七年度的軍費預算是五十五億二千三百萬元,較一九五六年度減少將近六億元。在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前兩年中,還要准備進一步減少。」

提供一些比較數據:

1.三年朝鮮戰爭總費用62億元人民幣,其中蘇聯提供的裝備費用是幣30億。(《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的資料是100億美元,錯得離譜。)

2.一九五九年國家預算中,國防費58億元;債務支出11億元;對外援助支出6億元;其他支出2.7億元。

3.大躍進較普遍的估計損失為1200億。

4.償還蘇聯債務總額是59億,每年10億。

5.1956年,周恩來宣布無償贈送越南8億人民幣。

6.中國免除了朝鮮戰爭中對朝鮮援助的14.5億盧布(折算)債務,54-57年援助16億盧布。

中國的核計劃在58年全面展開,到了62年,經過是否下馬的討論以後,轉入決戰階段。中國的原子能工業建設目標是小而全,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以前基本完成了工業體系的建設。第一枚原子彈動員了20個部(院)和20個省市自治區的900多家工廠、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參與人數達數十萬人。根據另外的資料,從鈾勘探到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按1957年的價格計算,約107億元人民幣,按1981年的價格計算,約128.6億元人民幣。如果這份資料可靠的話(孤證),每年耗資10.7億元。

毛澤東對來訪的蒙哥馬利元帥說過:「我們用很少的一點錢搞試驗。我們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這句話含義應該是核試驗的費用很少,核工業建設應該不屬於核試驗范疇以內。在軍事系統內的投資屬於國防開支的一部分,而周邊建設,如用於鐵路等的建設屬於國家基礎投資,按正常估計不在核計劃費用計算之列。同樣,中國科學院等非軍事系統的原子能單位應該也不在核計劃開支中被計算,但是核工廠等直接隸屬於軍事系統。總體來說,雖然核計劃項目龐大,主要費用在國防開支中列出,一些基礎建設則是XX的投資。中國當時的原子能計劃絕大部分在軍事系統內進行的,這對評估提供了便利。可以認為除了核計劃的直接開支以外,XX在三年恢復時期每年的基礎投資只有21億人民幣,不可能給與核計劃更多的周邊資金。另一個證據是:當年核計劃的科學家與建設者們依然吃不飽,以至於要國務院與軍隊特調糧食供應。在軍事體系以外,XX能夠給與核計劃的可調用資源沒有通常想像中的那麼多。

但是不管是按照哪一種估計,原子彈試驗是軍費開支的沉重負擔,為此擠佔了其他裝備的費用是明顯的,海軍甚至為此砍掉必須的裝備計劃,並包括下馬核潛艇計劃,以便集中力量完成596。

根據以上資料綜合估算,中國的爆炸第一枚原子彈直接耗資28億;建設核工業體系與配套開支(如鈾開采等)在數十億人民幣,最多達到80億的規模;除此以外,包括核武裝等其他開支,如核潛艇、導彈核武器開發等,總額是建設一個寶鋼的代價。這是一個雖然沉重,卻是可以承受的代價,而不是真的「當掉褲子」了。最大的估計是:為了核計劃,中國在十年間等於又打了兩場朝鮮戰爭,然而卻不再有數十萬生命的犧牲,並讓中華民族永免外敵的大規模侵略!

⑦ 製造核彈所需要的元素有哪些

放射性元素

主要是 鈾-235 鈈-239、鈈-241

氫彈是熱核武器,是聚變;

是原子核裂變或熱核聚變,不是化學變化,化學變化不動原子核的,所以製造核武器需要能產生裂變或聚變核反應並釋放出巨大能量的物質,即「核材料」。核材料具體可分為裂變材料和聚變材料(或稱「熱核材料」)兩大類。裂變材料主要指易裂變核素,如鈾-235、鈈-239和鈾-233等;聚變材料有氘、氚、鋰-6和化合物氘化鋰-6等。裂變材料用來製造原子彈(又稱「裂變彈」),聚變材料用來製造聚變彈(又稱「氫彈」)。

鈾是最基本的裂變材料。天然鈾存在於岩石和海水中,少數富鈾礦石約含1~4%的鈾。天然鈾中,易裂變同位素鈾-235的豐度(即在各種鈾同位素中的比例)僅佔0.7%,其餘99.3%為鈾-238以及極微量的鈾-234。製造核武器常用的富含鈾-235的核材料是將天然鈾經同位素分離後獲得的。而鈾-233在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它是利用釷-232在核反應堆內經中子照射得到的。釷也是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但儲量比鈾大。天然釷幾乎100%是釷-232,常和鈾以及稀土元素等共生。自然界存在的鈈的數量極少,易裂變核素鈈-239是利用鈾- 238在核反應堆內經中子照射轉換而成的。

氘是氫的穩定同位素,存在於天然水中,含量很低,需要利用電解、蒸餾或化學交換等方法製得。氚是氫的放射性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存在極少,主要是利用金屬鋰-6或它的合金在核反應堆內經中子照射產生。天然鋰中含有7.5%的鋰-6和92.5%的鋰-7。採用同位素分離方法,可以把鋰-6富集到90%以上的豐度。氘化鋰是由鋰-6和氘直接化合而成的固態化合物。

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於製造核武器?

⑧ 核武器的重要材料有哪些

核武器的重要材料:
1、核材料:鈾、鈈239、氘和氚。3項關鍵技術:鈾的同位素分離技術(又叫鈾濃縮技術)、乏燃料的後處理技術(可從核廢料中提取鈈239的技術)和重水生產技術(可以用來生產氫彈的原料——氘和氚)。
2、起爆裝置:製造一枚原子彈不僅需要有用作裂變燃料的原材料,更要有觸發裝置,以及一種能在核彈發生爆炸前使大部分燃料發生裂變的技術(否則核彈起爆會失敗)。起爆裝置關最大技術難題是高爆炸葯的合理配置。起爆時,在百萬分之一秒的時間內同時引爆快速燃燒和慢速燃燒的兩種常規炸葯,才能實現真正的核爆炸。如果定時誤差超過上述要求,或者兩種炸葯配比不對,就會大幅度降低常規爆炸所產生的壓縮效果,致使核爆炸威力減半,甚至形不成核爆炸。

⑨ 核武器製造一顆核彈需要多少錢要多長時間

這是國家機密,沒有人會告訴你的。

⑩ 日本多少天能製造出核武器日本擁有多少核材料

日本多少天都不能製造出核武器。武器級的核材料純度要到97%以上,核電站通常是5%。要想提純,需要幾萬台離心機日夜不停的運轉。從造幾萬台離心機,到提純,再到組裝原子彈,這個時間,至少半年以上,日本不可能不被發現,一旦被發現,日本必須停止,不然就會被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