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家鄉的飼料資源降低飼料成本
想要合理的科學的開發,家鄉的飼料資源的話,降低成本可以利用一些科學的方法來進行,可以招一些技術員來做
Ⅱ 飼料新趨勢是怎樣的新形勢下飼料技術又有哪些新的要求
一產業政策調整,中小企業大量退市
中小企業較多是行業進入成熟期之前的表現,近些年,隨著行業發展水平明顯提升,中小企業的盈利空間正在受到全方位擠壓,生存環境日趨嚴峻。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共有飼料加工企業12291家,同比減少1321家,下降幅度為9.7%;2010年企業數量為10843家,同比減少1448家,下降幅度為11.8%。
當前我國飼料行業正處於產業調整期,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快推進現代飼料產業體系建設。按照「提高門檻、減少數量,轉變方式、增加效益,加強監管、保證安全」的原則,將大力發展優質安全高效環保飼料產品;鼓勵飼料生產企業競合,建立飼料行業誠信體系,推行生產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強飼料資源開發利用,著力構建安全、優質、高效的現代飼料產業體系。產業政策調整的影響以及產業環境的變化,導致行業門檻提高,進而一批企業會被淘汰。預計今後一段時間,中小飼料企業倒閉潮將會更大,有專家預測:今後5年內,30%以上的飼料企業將主動或被動退出市場競爭。
二生產成本高企,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我國飼料原料市場已經逐步與國際接軌,受自然災害、資源減少和國際貿易等因素的影響,這兩年飼料原料價格居高不下,直接推動飼料產品進入高成本時代,由於飼料行業下游是養殖業,成本的增加直接會拉升畜禽產品的市場價格,而畜禽產品價格變動關繫到廣大民眾的生活,因此,飼料價格的上漲
空間不可能有大的增長,否則會引起社會不穩定。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步入高勞動力成本時代,飼料行業的人工成本也逐年抬高。尤其是當下國內外通脹形式嚴峻,更助推了飼料企業的人力、原料、資金等一系列成本的全面上升。由於大多數規模化經營的一條龍企業為了減少生產成本,自己建飼料廠,受此影響,現在的飼料產品利潤率與上世紀八九十
年代相比明顯下降,而且這種趨勢並未減弱。隨著養殖業規模化程度的大幅提升,飼料產品利潤率的下降回歸是個客觀規律,這個過程將一直延續到產業的整合基本完成。
三資本運作加速,社會資源更加集中
當前我國飼料企業生產規模穩步增加,企業的競力顯著增強,企業數量明顯下降,社會資源逐步集中在大企業手中。2010年,全國共有年產50萬噸以上的飼料企業或企業集團30家,飼料產量佔全國總產量42%,分別比2005年增加13家和17%。
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社會化功能的增強,一些處於行業引領地位的企業紛紛尋求上市,飼料企業的資本運作也成為資本市場上值得關注的力量。從新希望、通威、中牧、正虹這些老牌的上市飼料企業,到近年的天康、天邦、正邦、大北農、海大、金新農、唐人神等新上市的飼料企業,再加上禾豐、雙胞胎等將要上市的飼料企業,其數量處於畜牧行業領先地位。隨著飼料行業成熟度的提升,其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產業特點逐漸顯現並占據主導,飼料行業已進入資本時代。可以預期,隨著行業的發展,會有更多的飼料企業謀求上市,企業的社會資源也將更加集中,這有利於行業整體升級。
四養殖精細管理,專業化水平彰顯企業競爭力
近年來,養殖規模化精細化趨勢拐點的出現,為行業帶來了加速整合的機會,飼料行業聯合、重組、兼並步伐明顯加快,伴隨散戶退出的規模化養殖進程,在目前還很分散的飼料行業內,競爭優勢使優秀企業展現出持續成長的能力。
規模化養殖企業目前普遍採取更有效率、更加精細的多階段飼喂方式,多階段飼喂方式要求有專業化生產的飼料,這就對飼料企業在動物營養研究、配方技術、生產工藝、質量控制、技術服務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飼料企業一是不具備集中采購、規模化生產的低成本優勢,二是不具備多階段飼料
研發生產的相關技術能力,三是不能支持多階段飼料銷售要求的服務營銷網路和團隊建設需要,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它們將加速退出,這就給優秀企業留出充足的市場空間。在這一機會中,專業化生產水平較高、服務營銷模式成熟、精細化渠道管理有力的企業集團,在穩定獲取超越行業增長帶來的回報的同時,將逐步實現凈利潤率水平的小幅提升。
五飼料資源短缺,開發非常規飼料空間較大
我國是飼料資源並不豐富的國家,豆粕生產主要依靠進口大豆,對進口的依存度達75%左右,魚粉進口依存度也在70%以上,飼用玉米用量已超過1.1億噸,占國內玉米年產量的64%,玉米供應日趨緊張。從長遠來看,隨著養殖業和飼料工業持續發展,大宗飼料原料的供求矛盾將進一步加劇,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波動更加頻繁是必然趨勢。目前我國玉米一豆粕型為主的日糧結構,在玉米、豆粕價格高企和飼料產品利潤率下降的形勢下,正受到市場的沖擊。
今後,雜糧、雜粕型日糧將會更多的出現在市場上,目前飼料行業中普遍應用DDGS(玉米酒糟蛋白)、秸稈發酵養鵝、秸稈青貯養畜等,就是非常規飼料利用的典型案例。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我國秸稈飼用量將增加1000萬噸,飼用秸稈利用率將達到50%,雜粕、糟渣、食品加工副產品等存量較大的非糧飼料資源優質化處理水平會明顯提高。下一步國家將推動建設利用動物加工副產品生產優質蛋白的示範基地,利用食品工業糟渣廢液經微生物發酵生產優質蛋白的示範基地等,這對於非常規飼料的開發利用是一大商機,可以一定程度地緩解飼料資源短缺。
六倡導節能減排,生產低碳環保飼料前景廣闊
目前我國飼料生產中普遍存在資源浪費的問題,有的廠家為了達到特殊效果,往往採取不科學的飼料配製方法,如刻意提高蛋白質水平、鈣磷水平等,由於畜禽不能完全消化和吸收利用,不僅不會起到有效作用,還會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不利於節能減排。
新時期我國飼料工業發展將實現以下目標:低氮、低磷等環保型飼料產品研發與推廣取得明顯進展,飼料產品中礦物質、微量元素和葯物飼料添加劑使用更加規范,飼料工業單位產值能耗穩步下降。為此,有關部門正在計劃選擇一批大型飼料生產企業,建設蛋白質飼料資源高效利用示範基地,結合氨基
酸平衡技術,開展低豆粕、低魚粉、低氮飼料產品的生產和示範推廣。由此可見,在全社會致力於推進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開發低磷低氮、低碳環保的新型飼料,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七生產形式變化,散裝飼料將會實現快速發展
我國飼料生產與國際先進水平很接近,也是專業化水平較高的行業。隨著社會分工的進一步明確,飼料產品的專業化配送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在一些發達國家和中國台灣地區,專業化的散裝配料車已經普遍應用,我國大陸地區雖然也有這種形式,但是主要用於肉雞飼料的配送,很多是在大企業內部使
用,真正商業化經營的並不多。這種經營模式不僅能提高飼料加工、飼養管理的自動化水平,還可以節省包裝成本、人力成本,縮短飼料貯存時間,一定程度上提高飼料利用率,同時帶動設備製造企業發展。
據悉,今後國家會加大支持飼料行業技術改造,採用先進生產設備與工藝,降低加工損耗,提高加工效率,鼓勵飼料生產企業推進「廠場對接」銷售模式,推廣配合飼料散裝運輸和儲存技術,降低包裝和銷售中間環節費用,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這是一個大的技術體系,盡管現在沒有大量推開,但是研究領域正在做這方面的准備,從袋裝飼料轉變成罐裝車運輸,設計一些標准,從飼料廠的細節標准、運輸車的標准_直到養殖場、飼料傳送的設備標准,都有一整套的技術體系的構建問題,這也將是未來發展趨勢。
八重視食品安全,飼料產品被賦予新的內涵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多發,其中與飼料質量有關的問題也時有發生,如含有三聚氰胺的牛奶、雞蛋、含有瘦肉精的豬肉等,這些食品安全問題都出在飼料生產與使用環節,再加上一些消費者誤認為雞肉中含有激素,更有不負責的媒體指出雞肉中的激素源自於飼料中添加。以上種種錯誤認識,使得
飼料行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受到社會各界普遍關注。
新時期的飼料生產已經超越了畜牧業范籌,變成與廣大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從今年5月1日開始,新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將實施,隨著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新規的正式生效,以及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關注,飼料企業在選用添加劑產品時會越來越理性和現實,在研發方向緊貼實際的
前提下,生產微生態制劑等抗生素替代品,減少甚至不使用抗生素以及一些公眾敏感的添加劑,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將是飼料企業重點需要突破的方向,發展空間廣闊。
九經營方式轉變,延伸產業鏈分散市場風險
專業化地把飼料產業做精、做細、做大、
做強是我們的傳統,現在這一傳統首先在肉雞產業遇到挑戰,全世界認同的趨勢是,今後很難有單一的商業化肉雞飼料生產者,必須實行從育種到孵化、飼料供應到防疫滅病、養殖到屠宰加工的一體化經營,才能分散企業的生產經營風險,目前很多企業認識到了這一點。
近些年,飼料行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呈現新格局,一批大型飼料企業向養殖、屠宰、加工等環節延伸產業鏈,成為養殖業產業化發展的骨幹力量,如新希望打造了豬禽養殖、飼料生產、食品加工等完整的產業鏈,正邦、艾格菲等近年大舉進入養豬領域,建設豬產業鏈,其它一些企業或是涉足畜禽養殖,或是涉足獸葯、疫苗生產和食品加工領域。今後一段時期內,飼料行業經營方式轉變將更為突出,因為只有延伸產業鏈才能更好的提高抗風險能力,預計延伸產業鏈將成為一線飼料企業下一步的主流選擇。
十買方市場到來,提供增值服務取勝行業終端
在賣方市場時期,只要是市場上缺少的飼料,無論質量如何,都可以銷售出去,即使養殖過程中出現問題、造成一定的損失,也不一定會想到是飼料質量原因,展會、產品推廣會、訂貨會都成為企業推銷產品的有效渠道。在飼料行業完成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場轉變的過程中,養殖終端的客戶也越來越「挑剔」,這種「挑剔」其實是養殖終端成熟的表現之一,同時也能提升飼料企業的競爭力。
新時期的養殖場不僅要求飼料質量合格、價格低廉,還需要飼料企業提供有效的售後服務,甚至是全程保姆式服務。他們除了關注如何養好家禽外,還希望獲取更多有價值的市場信息,提升自己的生產經營水平。由於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飼料企業如果能在提供優質飼料產品的基礎上,提供企業經營方面的分析和預測、投資與贏利分析、市場風險分析等有價值的信息,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增值服務,就會主動贏得用戶的信任。因此,飼料企業必須做到銷售與服務的有效結合,在把產品銷售給養殖場的同時,也要打包售後服務,以實現及時、便利、全方位的技術服務。作者:佩子
(文章來源:中國禽業導刊,作者:農博網)
Ⅲ 快來聊聊看飼料行業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經歷了40年左右的發展,我國飼料行業經歷了萌芽、起步、快速發展、行業擴張和整合多個階段,飼料產量持續增長,現在已經處於向成熟階段過渡的整合後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飼料產量為2.9億噸,全球范圍來看,中國和美國的飼料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35%,是飼料行業倆大巨頭。
Ⅳ 北京資源億家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2014年1月10日,公司名稱由「北京亞太資源飼料研究所」變更為「北京資源億家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5月6日,公司名稱由「北京資源億家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北京資源億家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鈞貽
成立時間:1997-02-04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800424952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興政街31號科技大廈八層
Ⅳ 樹葉類飼料主要有哪些營養特點如何
多數樹葉均可作為肉兔的飼料,常用的有:紫穗槐葉、槐樹葉、洋槐葉、榆樹葉、松針、果樹葉、桑葉、茶樹葉及葯用植物如五味子和枸杞葉等。這類飼料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與維生素,尤以嫩鮮葉最優,青嫩葉次之。在廣大的山區,洋槐種植面積大,葉片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18%以上,是良好的蛋白和粗飼料資源;松針在一些山區資源豐富,營養價值高,還具有一定的葯理作用,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桑樹葉,蛋白含量高,質量好。尤其是近年來各地推廣的大葉桑,又稱飼料桑,葉片大,產量高,既具有飼用價值,樹木本身還具有防沙固沙、改良土壤作用。果樹在我國各地的種植面積大,但由於以產果為主,在生長期葉片一般不可採集。一些果樹葉片殘留農葯,利用時特別要注意。
Ⅵ 北京資源豬飼料怎麼樣
飼料好不好很難講的,每個豬場情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豬場的管理、環境、水源等等都會影響飼料,沒有一個飼料能適合所有的豬場,你要選擇一個合適的飼料的話只能做對比,不斷對比慢慢會找到合理的飼料
Ⅶ 大台農飼料怎麼樣
抗病力很強,性價比很高。
飼養標准
飼養標準的概念
飼養標準是根據畜牧業生產實踐中積累的經驗,結合物質能量代謝試驗和飼養試驗,科學地規定出不同種類、性別、年齡、生理狀態、生產目的與水平的家畜,每天每頭應給予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物質的數量,這種為畜禽規定的數量,稱作飼料標准或稱為營養需要量。飼養標准中規定的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量,是通過畜禽採食各種飼料來體現的。因此在飼養實踐中,必須根據各種飼料的特性、來源、價格及營養物質含量,計算出各種飼料的配合比例,即配製一個平衡全價的日糧,因此飼料標准以表格形式列出畜禽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為使用方便,畜禽的飼養標准附列家畜用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表。此外,在必要時,也可附上畜禽曲型日糧配方,以供實際應用之參考。
飼養標准由於是通過科學試驗和總結實踐經提出的,所以它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是實行科學養畜的重要依據。在畜牧生產實踐中,只有正確應用飼養標准,合理的開發利用飼料資源,制訂科學的飼料配方,生產全價與合飼料,以使畜禽獲得足夠數量的營養物質,做到科學了飼養,才能在保證畜禽健康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其生產性能,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另外,飼養標准還是一個技術准則,是為畜牧場制定飼養定額、飼料生產和供應計劃不可缺少的依據,所以飼養標准在畜禽飼養實踐和配方設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應用飼養標準的認識
飼養標准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代表性,但對任何一種飼養標准,都不應把它作為教條看待。這是因為:
1、飼養標准規定的指標,並不是永恆不變的指標,而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的,隨著動物與飼養科學的發展,畜禽品種質量的改良和提高,生產水平的提高,飼養標准也在不斷地進行修訂,充實和完善。
2、飼養村準是生物類型的標准,它具有局限性,地區性。因此,應用時要根據棲單位情況和飼養效果,家畜的反應,適當地調整。以求飼養標准更接近於實際。
3、飼養標準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制定的,它所規定的各種營養物質的數量,是根據許多試驗研結果的平均數據提出來的,只是一個概括的平均數,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一個體群體的需要,因此應用時必須因地制宜,靈活應用。不能不考慮畜群的生態環境,技術水平,飼養條件等情況,脫離實際的生搬硬套。
4、飼養標准應是每日每頭(只)該吃入各種營養素的標准,但多數畜禽都是群體飼養的,加上管理方便起見,就採用一種以每公斤飼糧的%或含量的營養素需要來表示,如每公斤的能量千卡(千焦耳)數。這樣配合飼料的營養素百分數乘上每日采量恰好獲得每日所需要的營養素。由於畜禽對能量的需要有在進食上自行調節的能力(畜禽以能為食),所雙在自由採食的方式下,採食一定范圍能量水平的飼糧都能獲得同樣量的能量和其它營養素。因此在雞的飼糧能量濃度可變化在2.6-2.9兆卡/公斤代謝能,豬可變動在2.9-3.4兆卡/公斤消化能之間。只要不受體積的限制,畜禽都能獲得每日所需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只不過是採食量不同而異。
總之,既要看到飼養標準的科學性,把它作為科學養畜配製日糧的重要依據,又要看到它的相對合理性,要靈活的應用,並要在科學實驗和生產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加以修訂,使它日益完善。
同樣,對飼料成分表和其營養價值也應重視其科學性和應用時的靈活性。因為雖然飼料分表的數字都是通過科學的分析而得出來的是科學地,但飼料成分表尤其是常用飼料成分表中是不能將所有含高營養成分與含低營養成分的飼料都列出來,而只能列出居中的數。如玉米的蛋白質含量在7%-9%的范圍內,但大多數在8.2%-8.9%之間,而在飼料成分表所列數字為8.6%。以此類推,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