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南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有哪些
自然旅遊資源:
海岸帶景觀:在海南長達1528公里的海岸線上,沙岸約占 50- 60%,沙灘寬數百米至數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為5度,緩緩延伸;多數地方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潔柔軟;岸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海水溫度一般為 18- 30攝氏度,陽光充足明媚, 一年中多數時間可進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風浴。自瓊山至三亞東岸線就有60多處可辟為海濱浴場 。環島沿海有不同類型濱海風光特色的景點,在東海岸線上,還有一種特殊的熱帶海岸森林景觀----紅樹林和一種熱帶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觀----珊瑚礁,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目前,已在瓊山市東寨港和文昌市清瀾港等地建立了4個紅樹林保護區 。
山嶽、熱帶原始森林:海南島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綿延起伏,山形奇特,氣勢雄偉。頗負盛名有的山頂部成鋸齒狀、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氣勢磅礴的鸚歌嶺,奇石疊峰的東山嶺,瀑布飛瀉的太平山,以及七仙嶺、類鋒嶺、吊羅山 、霸王嶺等,均是登山旅遊和避暑勝地。 海南的山嶽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著熱帶原始森林,最著名的有樂東縣尖峰嶺和瓊中縣五指山等4個熱帶原始森林區,其中以尖峰嶺最為典型。
珍禽異獸:為了保護物種,海南已建立若干個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和馴養場, 其中有昌江縣霸王嶺黑冠長臂猿保護區、東方、萬寧市大洲島(金絲燕)保護區、陵水縣南灣半島獼猴保護區等。
大河、瀑布、水庫風光: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河流,灘潭相間,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遊觀景的好地方,尤以聞名全國的"萬泉河風光"最佳。大山 深處的小河或山間小溪,洄於深山密林之中,中間大石迭置,瀑布眾多,尤其通什市的太平山瀑布、瓊中縣的百花嶺瀑布、五指山瀑布等久負盛名。
火山、溶洞、溫泉:歷史上的火山噴發,在海南島留下了許多死火山口。最為典型的一座是位於瓊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雙嶺,嶺上有2個火山口,中間連著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 。該嶺附近的雷虎嶺火山口,羅京盤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千姿百態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著名的有三亞市的落筆洞、保亭縣的千龍洞、昌江縣的皇帝洞等。島上溫泉分布廣泛,多數溫泉礦化度低、溫度高、水量大、水質佳, 大多屬於治療性溫泉,且溫泉所在區域景色宜人。 興隆溫泉、 南平溫泉、 藍洋溫泉 、七仙嶺溫泉 、官塘溫泉和半嶺礦泉等,適於發展融觀光、療養、科研等為一體的旅遊。
② 旅遊資源包括哪些
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前提,是旅遊業的基礎。旅遊資源主要包括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包括高山、峽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灘、溫泉、野生動植物、氣候等,可歸納為地貌、水文、氣候、生物四大類。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歷史文化古跡、古建築、民族風情、現代建設新成就、飲食、購物、文化藝術和體育娛樂等,可歸納為人文景物、文化傳統、民情風俗、體育娛樂四大類。
旅遊資源
1.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現象和因素,均稱為旅遊資源。(國家旅遊局2003年頒布《旅遊規劃通則》)
旅遊資源
2.旅遊資源是指對旅遊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歷史文化遺產,以及直接用於旅遊目的的人工創造物。(保繼剛,1993)
3.凡是足以構成吸引旅遊者的自然和社會因素,亦即旅遊者的旅遊對象或目的物都是旅遊資源。(鄧觀利,《旅遊概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4.從現代旅遊業來看,凡是能激發旅遊者旅遊動機,為旅遊業所利用,並由此產生經濟價值的因素和條件即旅遊資源」。(邢道隆,《談談旅遊資源》)
5.凡能激發旅遊者的旅遊動機,為旅遊業所利用,並由此產生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現象和事物均稱為旅遊資源。(高教版與上基本同)
6.對旅遊資源的定義比較確切和規范的是:「所謂旅遊資源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遊者有吸引力、能激發旅遊者的旅遊動機,具備一定旅遊功能和價值,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能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國家旅遊局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試行稿)》)
外國理解
西方國家將旅遊資源稱做旅遊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s),與中國不同的是,它不僅包括旅遊地的旅遊資源,而且還包括接待設施和優良的服務因素,甚至還包括舒適快捷的交通條件。
③ 人文景觀有哪些
1、萬里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④ 人文景觀包括哪些
人文景觀,又稱文化景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滿足一些物質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疊加了文化特質而構成的景觀。人文景觀,最主要的體現即聚落,還包括服飾、建築、音樂等。建築方面的特色反映為城堡、宮殿,以及各類宗教建築景觀,具有歷史性。
學術定義
在學術界中有很多不同的定義,下面列舉幾種常見的定義:
【定義1】人文景觀是指歷史形成的、與人的社會性活動有關的景物構成的風景。
畫面,它包括建築、道路、摩崖石刻、神話傳說、人文掌故等 。人文景觀是社會、藝術和歷史的產物,帶有其形成時期的歷史環境、藝術思想和審美標準的烙印,具體包括名勝古跡、文物與藝術、民間習俗和其他觀光活動。
【出處】中國古代建築美學話語中的審美邏輯心理與... 《湖北社會科學》 2004年 蔣小兮
【定義2】人文景觀是指歷史、文化的古跡如文物古跡、宗教勝地、民族風情和
古建築等.據《三國志·魏書浩十八記:「龐德常乘白馬羽(關羽)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
【出處】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歷史考述 《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年 戴楚洲
【定義3】所謂人文景觀是指可以作為景觀的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與成就是以人為事件和人為因素為主的景觀。
【出處】淺談人文景觀在風景名勝區規劃中的作用 《天津農學院學報》 2002年 周華春。
【定義4】人文景觀是指旅遊資源所特有的地方特色.民族風情和歷史、文化等價值.人文景觀帶給遊客的是形象美和意境美的統一在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出特殊的歷史、地方、民族特色或一種異國、異地的特殊情調。
【出處】保護旅遊景觀質量的幾個問題 《創造》 1997年,盛世蘭。
(4)人文活動景觀旅遊資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概念的歷史
「文化景觀」的概念可以在歐洲山水畫傳統中找到。從16世紀開始,許多歐洲藝術家為人們繪制了有利於人們的景觀,將繪畫中的人們減少為包含在更廣泛的區域特定景觀中的人物。
「風景」這個詞本身將「土地」與日耳曼語動詞結合起來,「scapjan / schaffen」意為「字形」。 然後土地被自然力量所塑造,這些土地(形狀土地)的獨特細節成為「景觀」繪畫的主題。
地理學家OttoSchlüter因其在20世紀初首次正式使用「文化景觀」作為學術術語而受到贊譽。 1908年,Schlüter認為,通過將地理定義為Landschaftskunde(景觀科學),這將使地理成為一個沒有其他學科共享的邏輯主題。他定義了兩種形式的景觀:Urlandschaft(transl。原始景觀)或在人類主要變化之前存在的景觀和Kulturlandschaft(transl。'文化景觀')是人類文化創造的景觀。地理學的主要任務是追蹤這兩個景觀的變化。
這是卡爾·O·索爾,一個人的地理學家,誰可能是最有影響力的推動和發展文化景觀的想法。紹爾決心強調文化機構是塑造劃界區域地球表面可見特徵的力量。在他的定義中,物理環境保留了一個核心意義,作為人類文化所依據的媒介。 他對「文化景觀」的經典定義如下:
「文化景觀由文化群體的自然景觀構成。文化是代理人,自然區域是媒介,文化景觀是結果「
自Schlüter首次正式使用該術語以及Sauer有效推廣該理念以來,「文化景觀」的概念在學術界得到了不同的應用,應用,辯論,發展和完善。例如,在20世紀50年代,JB傑克遜和他的出版物「風景」影響了一代特別是美國學者,包括建築歷史學家Denise Scott Brown和Gwendolyn Wright。
到1992年,世界遺產委員會選舉召開「專家會議」,為委員會的「操作指南」提供建議和協助,將「文化景觀」作為遺產列表選項的一種選擇,既不純粹是自然的,也不是純粹的文化形式(即'混合'遺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採用和使用「文化景觀」的概念已經在世界各地看到了多個專家,許多國家都在識別「文化景觀」,評估「文化景觀」,遺產列出「文化景觀」,管理「文化景觀」 ,並通過非常實際的後果和挑戰,有效地使「文化景觀」為世界所知和可見。
2006年對世界遺產委員會,世界各地多個專家以及各國應用「文化景觀」概念的共同努力進行了學術評論,觀察並得出結論:
「雖然景觀的概念在一段時間內從其最初的藝術協會中脫離出來......但仍然存在一種主導觀點,即景觀作為一種刻劃的表面,類似於地圖或文本,文化意義和社會形式可以簡單地從讀。「
在學術界,人類活動與自然棲息地之間的任何相互作用系統都被視為一種文化景觀。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理解比教科文組織內部的定義更廣泛,包括幾乎整個世界的佔領面,加上幾乎所有的生活用途,生態,互動,實踐,信仰,概念和傳統。在文化景觀中。繼此之後,地理學家XoánParedes將文化景觀定義為:
「......人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的環境,人類對這種環境的行動與限制或調節人類活動的物理限制之間的長期結合。它是一個地理區域 - 包括自然和文化資源 - 與歷史進化相關聯,這種進化讓位於特定人類群體的可識別景觀,直至其他人可以識別出來。「
一些大學現在提供文化景觀研究的專業學位,例如那些提供文化景觀碩士文憑的那不勒斯大學,聖艾蒂安大學和斯圖加特大學。
⑤ 旅遊資源分類
按傳統旅遊資源觀分類,我國旅遊資源包括自然景觀資源、人文景觀資源、民俗風情資源、傳統飲食資源、文化資源和工藝品資源,以及都市和田園風光資源等。
按現代旅遊產業資源觀分類,我國旅遊資源包括觀光型旅遊資源、度假型旅遊資源、生態旅遊資源和滑雪、登山、探險、狩獵等特種旅遊資源,及美食、修學、醫療保健等專項旅遊資源。
學術界按旅遊資源的成因或其屬性分類,將旅遊資源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型。前者是指地貌、水體、氣候、動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構成的、吸引人們前往進行旅遊活動的天然景觀,具有明顯的天賦性質。
後者內容廣泛、類型多樣,包括各種歷史古跡、古今偉大建築、民族風俗等等,是人類活動的藝術結晶和文化成就。也有的將其分為三類,除上述兩大類型外,還有復合型旅遊資源。
(5)人文活動景觀旅遊資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旅遊資源不同於傳統的土地、水和礦產等資源,它具有多樣性、獨特性、變異性和永續性等特點。多樣性表現在既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既有景觀性的,又有文化性的。
既有古代遺存的,又有現代興建的;既有實物性的,又有體察性的。獨特性表現在,凡是旅遊資源,都是有與旅遊者通常的生活習俗、文化背景和居住環境不同之處,這種差異越大,對旅遊者來說就越獨特,對旅遊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變異性表現在某些事物在其存在之初並沒有被作為旅遊資源,但隨著旅遊者需求的變化,它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旅遊資源;反之亦然。
永續性表現在,大多數旅遊資源具有無限重復利用和不斷再生的特點,如作為旅遊資源主體的觀光、度假、特種和專項旅遊資源本身是旅遊者帶不走的,旅遊者帶走的只是對它們的各種印象和感受。
只要保護得當,大多數旅遊資源是可以永續利用的,而某些旅遊資源還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豐富的再生。
⑥ 旅遊資源類型有哪些
1、人文旅遊資源: 是指能夠吸引人們進行旅遊活動的古今人類所創造的物質實體或以其為載體的神話傳說、名人軼事等。
2、歷史文物古跡——歷史遺跡、建築遺址、石窟石刻等
3、民族文化及其載體——主要包括可視、可感、可參與的特殊民俗禮儀、習俗風情、節日慶典、民族藝術和工藝等。
4、宗教文化資源: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參觀游覽型的宗教建築藝術,如壇、廟、寺、觀、帶有人格神色彩的大型塑像,以及賦予其中的裝飾、雕塑、壁畫、楹聯、碑刻等; 另一類是這些宗教建築和藝術本身營造的宗教活動場所。如各種宗教的神職人員佈道求法,現代旅遊者中也有大量專為求神拜佛而光顧宗教寺廟道觀的。
5、城鄉風貌:具有視覺形象的歷史文化名城、獨具特色的現代都市風光,具有清新質朴的田園風光、古鎮村落等。
6、現代人造設施:富有特色、具有規模、某種特殊意義和影響力的大型工程及文化設施。
7、飲食購物:包括各種富有特色的地方風味美食、特產名品、特色市場與著名店鋪等。
我國旅遊旅遊區級別:
一級旅遊區: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世界上具有重要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國內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年接待旅遊人次在50萬以上。
二級旅遊區: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國內具有代表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國內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年接待旅遊人次在30萬以上。
三級旅遊區: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本級行政區具有代表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國內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年接待旅遊人次在10萬以上。
四級旅遊區: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本地區具有重要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本地區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年接待旅遊人次在3萬以上。
⑦ 中國旅遊資源的基本八大類型
中國旅遊資源的基本八大類型是: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候景觀、遺址遺跡 、建築與設施、旅遊商品、人文活動
旅遊資源類型的劃分依據:
1.游覽鑒賞型:以優美的自然風光、著名古代建築、遺址及園林、現代城鎮景觀、山水田園、以攬勝祈福為目的的宗教寺廟等為主。
2.知識型:以文物古跡、博物展覽、科學技術、自然奇觀、精湛的文學藝術作品等為主。
3.體驗型:以民風民俗、社會時尚、節慶活動、風味飲食、宗教儀式等為主。
4.康樂型:以文體活動、度假療養、康復保健、人造樂園等為主。
相關介紹:
自然旅遊資源主要是天然賦存的具有游覽觀光、休息療養、娛樂體育等吸引力的地理要素,這些要素或以單體和單體組合,或以某種要素為主輔以其它要素組合構成旅遊資源。
(7)人文活動景觀旅遊資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其它分類方式:
按傳統旅遊資源觀分類,我國旅遊資源包括自然景觀資源、人文景觀資源、民俗風情資源、傳統飲食資源、文化資源和工藝品資源,以及都市和田園風光資源等。
按現代旅遊產業資源觀分類,中國旅遊資源包括觀光型旅遊資源、度假型旅遊資源、生態旅遊資源和滑雪、登山、探險、狩獵等特種旅遊資源,及美食、修學、醫療保健等專項旅遊資源。
雖然在歷史時期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出現了一些人工構景物體,並帶有特定時期歷史文化的某些特徵,但就構景的主體來看,依然具有自然景觀的基本特點,所有人工構物僅起著襯托和點綴作用。就旅遊建設而言,自然景觀不宜有較多的加工改造,一切人工建築都不得改變其原有景觀的基本屬性。
⑧ 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都有哪些求大神每個都列舉兩個。。。
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包括高山、峽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灘、溫泉、野生動植物、氣候等,可歸納為地貌、水文、氣候、生物四大類。比如河南焦作的雲台山、福建廈門的鼓浪嶼等。 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歷史文化古跡、古建築、民族風情、現代建設新成就、飲食、購物、文化藝術和體育娛樂等,可歸納為人文景物、文化傳統、民情風俗、體育娛樂四大類。比如著名的古跡萬里長城、北京的故宮等。
⑨ 下列屬於人文景觀的旅遊資源是() A.黃山迎客松 B.路南石林 C.西安碑林 D.杭州西湖
C 黃山迎客松和路南石林都屬於自然景觀;杭州西湖是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巧妙結合的典範;只有西安碑林屬於人類創造的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