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資源稅有哪些類型
擴展閱讀
鑽石家庭影音多少錢 2025-05-25 13:45:36
做衣櫃子需要哪些工具 2025-05-25 13:41:59

資源稅有哪些類型

發布時間: 2022-04-25 19:09:53

Ⅰ 資源稅的分類

目前我國開征的資源稅,是對在我國境內開采應稅礦產品及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應稅資源銷售數量或自用數量為課稅對象而徵收的一種稅。
資源稅共設置7個稅目:
稅目 稅額幅度
1.原油; 8-30元
2.天然氣; 2-15元/千立方米
3.煤炭; 0.3-5元/噸
4.其他非金屬礦原礦; 0.5-20/噸或立方米
5.黑色金屬礦原礦; 2-30元/噸
6.有色金屬礦原礦; 0.4-30元/噸
7.鹽。
固體鹽 10-60元/噸
液體鹽 2-10元/噸

Ⅱ 13.對我國現行稅制以征稅對象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現行稅制以征稅對象進行分類,可以分為流轉稅類、所得稅類、財產稅類、資源稅類和行為稅類五種類型。
具體包括一下:
1、流轉稅類,以流轉額為課稅對象(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等)。
2、所得稅類,(收益稅)——以各種所得額為課稅對象(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3、財產稅類,以納稅人所擁有或支配的財產數量或者財產價值為課稅對象(房產稅、契稅、車船稅、船舶噸稅等)。
4、資源稅類,以自然資源和某些社會資源為征稅對象(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
5、行為稅類,以納稅人的某些特定行為為課稅對象(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 車輛購置稅等)。
征稅對象是稅法最基本的要素,因為它體現著征稅的最基本界限,決定著某一種稅的基本徵稅范圍。同時,征稅對象也決定了各個不同稅種的名稱。如消費稅、土地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這些稅種因征稅對象不同、性質不同,稅名也就不同。
征稅對象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變化。在自然經濟中,土地和人口是主要的征稅對象。在商品經濟中,貨物、勞務、企業利潤和個人所得等成為主要的征稅對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第一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這一規則是規范性規則。

Ⅲ 我國18個稅種怎麼分類

分為流轉稅類,所得稅類,財產稅類,行為稅類和資源稅類。稅法的構成要素:一般包括總則、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稅免稅、罰則、附則等項目。 我國共有18個稅種,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佔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印花稅、契稅、煙葉稅、關稅、船舶噸稅等,其中前16個稅種由稅務部門負責徵收,而關稅和船舶噸稅由海關徵收,進口貨物的增值稅、消費稅由海關部門代征。
拓展資料:
分為五大類有28個稅種,:
1,流轉稅類。包括7個稅種:(1)增值稅;(2)消費稅;(3)營業稅;(4)關稅;;(5)農業稅(含農業特產稅); (6)牧業稅。這些稅種是在生產、流通或服務領域,按納稅人取得的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徵收的。
2,所得稅類。包括3個稅種:(1)企業所得稅;(2)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3)個人所得稅。這些稅種是按照納稅人迅速騰空取得的眾多創造利潤或純收入徵收的。
3,財產稅類。包括10個稅種:(1)房產稅;(2)城市房地產稅;(3)城鎮土地使用稅;(4)車船使用稅;(5)車船使用牌照稅;(6)車輛購置稅;(7)契稅;(8)耕地佔用稅;(9)船舶噸稅;(10)遺產稅(未開征)。這些稅種是對納稅人擁有或使用的財產徵收空間的。
4,行為稅類。包括8個稅種:(1)城市維護建設稅;(2)印花稅;(3)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4)土地增值稅;(5)屠宰稅;(6)筵席稅;(7)證券交易稅(未開征); (8)燃油稅(未開征)。這些稅種是對特定行為或為達到特定目的而徵收的。
5、資源稅類:資源稅。
6、其中;(5)農業稅(含農業特產稅); (7)牧業稅;(3)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5)屠宰稅;(6)筵席稅;五個稅種已停徵。

Ⅳ 稅種分類五大類

答:您好,按征稅對象分類,可將我國全部稅收劃分為1、流轉稅類,是在生產、流通或服務領域,按納稅人取得的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徵收的;2、所得稅類,是按照納稅人取得的利潤或純收入徵收的;3、財產稅類,是對納稅人擁有或使用的財產徵收的;4、資源稅類;5、行為稅類,是對特定行為或為達到特定目的而徵收的,共五種類型。 一、稅種分類 目前我國分為五大類有28個稅種: 1.流轉稅類。包括7個稅種:(1)增值稅;(2)消費稅;(3)營業稅;(4)關稅;;(5)農業稅(含農業特產稅); (6)牧業稅。這些稅種是在生產、流通或服務領域,按納稅人取得的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徵收的。以增值稅為例,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現行增值稅屬於比例稅率,根據應稅行為一共分為13%、9%、6%三檔稅率及5%、3%兩檔徵收率。 2.所得稅類。包括3個稅種:(1)企業所得稅;(2)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3)個人所得稅。這些稅種是按照納稅人取得的利潤或純收入徵收的。以個人所得稅為例,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 3.財產稅類。包括10個稅種:(1)房產稅;(2)城市房地產稅;(3)城鎮土地使用稅;(4)車船使用稅;(5)車船使用牌照稅;(6)車輛購置稅;(7)契稅;(8)耕地佔用稅;(9)船舶噸稅;(10)遺產稅(未開征)。這些稅種是對納稅人擁有或使用的財產徵收的。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房產稅是按房產余值計征的,年稅率為1.2%;按房產出租的租金收入計征的,稅率為12%。 4.行為稅類。包括8個稅種:(1)城市維護建設稅;(2)印花稅;(3)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4)土地增值稅;(5)屠宰稅;(6)筵席稅;(7)證券交易稅(未開征); (8)燃油稅(未開征)。這些稅種是對特定行為或為達到特定目的而徵收的。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指對我國境內用各種資金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的單位和個人,按其投資額徵收的一種稅。凡在我國境內用於固定資產投資的各種資金,均屬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的征稅范圍。 5、資源稅類:資源稅。一般資源稅就是國家對國有資源,如我國憲法規定的城市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根據國家的需要,對使用某種自然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為取得應稅資源的使用權而徵收的一種稅。 二、稅種分類方法 1、按征稅對象分類 征稅對象是稅法的一個基本要素,是一種稅區別於另一種稅的主要標志。因此,按征稅對象的不同來分類,是稅種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分類方法。 2、按稅收管理和使用許可權分類 稅收按其管理和使用許可權劃分,可分為中央稅、地方稅、中央地方共享稅。這是在分級財政體制下的一種重要的分類方法。通過這種劃分,可以使各級財政有相應的收入來源和一定范圍的稅收管理許可權,從而有利於調動各級財政組織收入的積極性,更好地完成一級財政的任務。 3、按稅收與價格的關系分類 按稅收與價格的關系劃分,稅收可分為價內稅和價外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與商品、勞務或財產的價格有著密切的關系,對商品和勞務課征的稅收既可以包含於價格之中也可以在價格之外。凡稅收構成價格組成部分的稅收稱為價內稅;凡稅收是價格之外的附加額的稅收稱為價外稅。前者,其價格的組成=成本十利潤十稅金,後者其價格等於成本加利潤。

Ⅳ 資源稅包括哪些項目

資源稅的稅目:資源稅的征稅范圍主要分為礦產品和鹽兩大類,具體分為原油、天然氣、鹽、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共七個稅目。
根據《資源稅暫行條例》,資源稅的征稅范圍主要包括礦產品和鹽。資源稅稅目反映了資源稅徵收的具體范圍,是資源稅徵收對象的具體體現。資源稅暫行條例》主要規定了七大稅項:
1. 原油。指已開採的天然原油,不包括人造石油。
2. 天然氣。指與原油單獨開采或者同時開採的天然氣,暫時不包括煤礦生產的天然氣。
3.鹽。指原鹽、湖鹽、原鹽和井礦鹽。液鹽是指鹵水。
4. 黑色金屬礦石,包括鐵礦、錳礦、鋁礦。
5. 有色金屬礦石。包括銅礦、鉛鋅礦、鋁土礦、鎢礦、錫礦、銻礦和鉬礦。鎳礦和其他有色金屬礦石9個子標題。
6. 煤炭。指原煤,不包括洗煤、選煤等煤炭產品。
7. 其他非金屬礦產的原油。
拓展資料
資源稅是對我國開采應稅礦產品、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按應納稅資源稅的數額徵收的一種稅。《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規定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開采礦產品、制鹽的單位和個人,為資源稅的納稅人,應當繳納資源稅。
資源稅是對自然資源徵收的稅的總稱。
差別資源稅是國家對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由於資源條件的差異而產生的差別收入徵收的一種稅。
一般資源稅是國家徵收的一種稅在國有資源,如城市土地、礦產資源,水流,森林,高山,草原,荒地,海灘,等,按照國家的需要,在使用某些自然資源獲取的單位和個人,有權使用應稅資源。1984年,為了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國資源稅制度,我國開始徵收資源稅。由於當時的一些客觀原因,資源稅項目只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三種,後來擴展到對鐵礦石征稅。

Ⅵ 一般稅種分為哪幾大類

一般稅種共七大類:
1、流轉稅類: 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
2、所得稅類: 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3、資源稅類: 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4、特定目的稅類: 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佔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目前暫停徵收)、土地增值稅。
5、財產稅類: 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遺產稅(目前沒有立法開征)。
6、行為稅類: 車船使用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印花稅、契稅、證券交易稅(目前沒有立法開征)、屠宰稅、筵席稅。
7、農牧業稅類: 農業稅(含農業特產稅)、牧業稅。
另一種分類形式:
一、按課稅對象
1、流轉稅。流轉稅是以商品生產流轉額和非生產流轉額為課稅對象徵收的一類稅。
流轉稅是我國稅制結構中的主體稅類,稅種。
2、所得稅。所得稅亦稱收益稅,是指以各種所得額為課稅對象的一類稅。
所得稅也是我國稅制結構中的主體稅類,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率統一為25%。(《企業所得稅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和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另外,國家給予了兩檔優惠稅率:一是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二是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
3、財產稅。財產稅是指以納稅人所擁有或支配的財產為課稅對象的一類稅。
4、行為稅。行為稅是指以納稅人的某些特定行為為課稅對象的一類稅。
我國現行稅制中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印花稅、屠宰稅和筵席稅都屬於行為稅。
5、資源稅。資源稅是指對在我國境內從事資源開發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類稅。我國現行稅制中資源稅、土地增值稅、耕地佔用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都屬於資源稅。
二、計算依據
1、從量稅。從量稅是指以課稅對象的數量(重量、面積、件數)為依據,按固定稅額計征的一類稅。
從量稅實行定額稅率,具有計算簡便等優點。如我國現行的資源稅、車船使用稅和土地使用稅等。
2、從價稅。從價稅是指以課稅對象的價格為依據,按一定比例計征的一類稅。
從價稅實行比例稅率和累進稅率,稅收負擔比較合理。如我國現行的增值稅、營業稅、關稅和各種所得稅等稅種。
三、與價格的關系
1、價內稅。價內稅是指稅款在應稅商品價格內,作為商品價格一個組成部分的一類稅。如我國現行的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等稅種。
2、價外稅。價外稅是指稅款不在商品價格之內,不作為商品價格的一個組成部分的一類稅。如我國現行的增值稅(商品的價稅合一並不能否認增值稅的價外稅性質)。
四、課稅對象
1、正稅。指與其他稅種沒有連帶關系,有特定的課稅對象,並按照規定稅率獨立徵收的稅。徵收附加稅或地方附加,要以正稅為依據。我國現行各個稅種,如增值稅、營業稅、農業稅等都是正稅。
2、附加稅。是指隨某種稅收按一定比例加征的稅。例如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規定,企業在按照規定的企業所得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同時,應當另按應納稅所得額的3%繳納地方所得稅。該項繳納的地方所得稅,就是附加稅。
五、管理和使用
1、中央稅。中央稅是指由中央政府徵收和管理使用或由地方政府徵收後全部劃解中央政府所有並支配使用的一類稅。如我國現行的關稅和消費稅等。這類稅一般收入較大,徵收范圍廣泛。
2、地方稅。地方稅是指由地方政府徵收和管理使用的一類稅。如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屠宰稅和筵席稅等(嚴格來講,我國的地方稅只有屠宰稅和筵席稅)。這類稅一般收入穩定,並與地方經濟利益關系密切。
3、中央與地方共享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是指稅收的管理權和使用權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擁有的一類稅。如我國現行的增值稅和資源稅等。這類稅直接涉及到中央與地方的共同利益。
這種分類方法是實行分稅制財政體制的基礎。
六、徵收形態
1、實物稅。實物稅是指納稅人以各種實物充當稅款繳納的一類稅。如農業稅。
2、貨幣稅。貨幣稅是指納稅人以貨幣形式繳納的一類稅。在現代社會里,幾乎所有的稅種都是貨幣稅。
七、管轄對象
1、國內稅收。是對本國經濟單位和公民個人徵收的各稅。
2、涉外稅收。是具有。
八、稅率形式
1、比例稅。即對同一課稅對象,不論數額多少,均按同一比例征稅的稅種。
2、累進稅。是隨著課稅對象數額的增加而逐級提高稅率的稅種。包括全額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超率累進稅率。
3、定額稅。是對每一單位的課稅對象按固定稅額征稅的稅種。
八、按課稅目的為標准分類
1、財政稅。凡側重於以取得財政收入為目的而課征的稅,為財政稅。
2、調控稅。凡側重於以實現經濟和社會政策、加強宏觀調控為目的而課征的稅,為調控稅。這種分類體現了稅收的主要職能。
九、按稅收的側重點或著眼點為標准分類
1、對人稅。凡主要著眼於人身因素而課征的稅為對人稅。早期的對人稅一般按人口或按戶徵收,如人頭稅、人丁稅、戶捐等。在現代國家,由於人已成為稅收主體而非客體,因而人頭稅等多被廢除。
2、對物稅。凡著眼於物的因素而課征的稅為對物稅,如對商品、財產的征稅。這是西方國家對稅收的最早分類。
十、按稅收負擔能否轉嫁為標准分類
1、直接稅。直接稅是指納稅人本身承擔稅負,不發生稅負轉嫁關系的一類稅。如所得稅和財產稅等。
2、間接稅。間接稅是指納稅人本身不是負稅人,可將稅負轉嫁與他人的一類稅。如流轉稅和資源稅等。
十一、其他
1、以徵收的延續時間為標准: 可以分為經常稅和臨時稅。
2、根據稅收是否具有特定用途為標准: 可分為一般稅和目的稅。
3、根據稅制的總體設計類型 :可分為單一稅和復合稅。
4、根據應納稅額的確定方法: 可分為定率稅和配賦稅。
5、根據征稅是否構成獨立稅種: 可分為正稅和附加稅。

Ⅶ 資源稅征稅范圍的有哪些

BCD

我國目前資源稅的征稅范圍僅涉及礦產品和鹽兩大類,具體包括: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包括:石墨、硅藻土、高嶺土、螢石、石灰石、硫鐵礦、磷礦、氯化鉀、硫酸鉀、井礦鹽、湖鹽、提取地下鹵水曬制的鹽、煤層(成)氣、金屬礦(包括:鐵礦、金礦、銅礦、鋁土礦、鉛鋅礦、鎳礦、錫礦、稀土、鎢、鉬及其他金屬礦產品等)和海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