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高山冰固體水資源有多少
擴展閱讀
社保成本高企業如何優化 2025-05-25 20:29:24
鑽石十字綉掛哪個位置好 2025-05-25 20:21:39

高山冰固體水資源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4-24 20:10:52

『壹』 地球上有多少能用的水

水資源
地球上的水資源,從廣義來說是指水圈內水量的總體。

海水是鹹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所說的水資源主要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只佔地球上水體總量2.53%,其中大部分(近70%)是固體冰川,即分布在兩極地區和中、低緯度地區的高山冰川,還很難加以利用。目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儲量約佔全球淡水總儲量的0.3%,只佔全球總儲水量的十萬分之七。據研究,從水循環的觀點來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 000千米3。

一般說來,降水豐富的地區,水資源豐富;降水量少的地區,水資源貧乏。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水資源的豐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徑流總量和人均佔有量為主要指標。全世界河川徑流總量為47 000千米3,按人平均約為9 000米3。我國河川徑流總量約27 000億米3,按人口平均每人佔有量約2 400米3,大大低於世界人均佔有量。

珍惜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我們要做到:(1)必須懂得如何科學用水;(2)從每個家庭做起,建設節水型家庭;(3)大力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節流優先的原則,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4)控制污水及污染物排放,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加強水環境監測,強化法律意識,依法管理水資源、水環境。
地球雖然有70.8%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淡水資源卻極其有限。在全部水資源中,97.5%是鹹水,無法飲用。在餘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約65%的水資源集中在不到10個國家,而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卻嚴重缺水。據聯合國公布的統計數據,全球目前有11億人生活缺水,26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

3月22日
每年的3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 。2005年3月22日是第13個世界水日,主題為「生命之水」。這一主題是聯合國2003年在其第58屆大會上確定的。

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的《21世紀行動議程》中提出的建議,通過了第193號決議,並確定自1993年起,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旨在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以解決日益嚴峻的缺水問題。同時,通過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同時,水污染也進一步蠶食著大量可供消費的水資源,並危害人類的健康。聯合國的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達4000多億噸,造成5萬多億噸水體被污染,致使數百萬人死於飲水不潔所引起的疾病。

近年來,日益嚴峻的水危機狀況已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有關專家呼籲,世界各國應通力合作,加強淡水資源管理,節約用水,減少污染,並通過磋商談判解決地區水資源分配問題。

1981年至1990年,世界首個國際水行動十年計劃得以實施。其間,全世界共有10億多人獲得水供應,近7.7億人的衛生條件得到改善。

2003年,聯合國第58屆大會通過決議,宣布從2005年至2015年為生命之水國際行動十年,主題是「生命之水」,從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正式實施。

生命之水國際行動十年的目標是敦促各國更加關注與水相關的問題,開展多層次合作,以實現《聯合國千年宣言》、《約翰內斯堡實施計劃》和《21世紀議程》中與水相關的目標。聯合國大會呼籲聯合國各相關機構、專門機構、地區委員會和其他組織共同協調行動,利用現有資源和自願捐款,在十年行動中體現「生命之水」的含義。

◎ 中國水周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頒布後,水利部即確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為「中國水周」,考慮到「世界水日」與「中國水周」的主旨和內容基本相同,故從1994年開始,把「中國 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時間重合,使宣傳活動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題。>>>

『貳』 地球的水資源很多,但能直接飲用的水資源有多少

我們可以知道,在地球為人類提供的「大水缸」里,可以飲用的水實際上只有一湯匙。地球有70.8%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其中97.5%的水是鹹水,無法飲用。在餘下的 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即使如此,總體而言,世界上是不缺水的。但是,世界上淡水資源分布極不均勻,約65%的水資源集中在不到10個國家,而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 80個國家和地區卻嚴重缺水。人類使用水資源的方式以及污染更加劇了水資源的緊張形勢。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全世界每年約有5000億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湖海,造成35.5億立方米以上的水體受到污染.

『叄』 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A.海洋水B.江河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C.兩極冰川D.高山冰

目前被人類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
故選:B.

『肆』 世界上的水資源有多少

據測地球上大約有14.5億立方公里的水,這是個大得驚人的數量。如果把這些水均勻鋪在地球表面上,那麼平均水深可達2800多米。因此,地球可稱為「水球」。有人要問,水是自然界里最普通的物質之一,從天上到地下,皆有水的源頭,為什麼還滿足不了人們的生活、生產用水需要呢?這是因為,水在地球上雖然到處可見,但和人類關系最密切的卻只是源於江、河、湖、泊、水庫和地下的淡水。而佔地球總水量94%的海水。因為鹽分很高,還不能為人類直接利用。應該說地表上的淡水資源主要是固態水——冰川,它占陸地面積11%,厚度從幾米、幾百米一直到幾千米。但它們多分布在南、北兩極或人跡罕到的高山,、目前還不能大量開發與利用。湖水雖然佔一定比例,但也有一半是鹹水。就是目前能為人們所利用的那些江河水、水庫水,卻又分布不均,而且只佔淡水儲量的30%左右。在乾旱、半乾旱和沙漠地區,降雨量少,河道有時常年乾涸,地下水源又貧瘠。由此可見,地球上水雖然多,但目前能為人類所開發利用的卻很少。隨著人類經濟活動的不斷發展,隨著人口和經濟的快速增長,在人類即將步入21世紀大門的時候,當今世界上卻有80個國家,約20多億人口正面臨淡水資源危機,其中26個國家的3億多人正生活在缺水狀態中,到2010年,還將增加8個國家。1972年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上,許多國家的傴表都認定,缺水是個世界性的問題。如今的「水球」,水資源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伍』 地球上有多少淡水

據了解,地球雖然有70.8%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淡水資源卻極其有限。在全部水資源中,97.5%是鹹水,無法直接飲用。在餘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25%左右,而且分布不均。約65%的水資源集中在不到10個國家,而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卻嚴重缺水。據聯合國公布的統計數據,全球目前有11億人生活缺水,26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
世界各國和地區由於地理環境不同,擁有水資源的數量差別很大。按水資源量大小排隊,前幾名依次是: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中國、印度。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種結果了。中國人均水資源量相當於世界人均量的1/4。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水旱災害頻繁的國家,如果按水資源總量考慮,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國人口眾多,若按人均水資源量計算,人均佔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按149個國家統計,統一採用聯合國1990年人口統計結果),已經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

『陸』 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部分是

C冰川佔世界淡水總量的68.7%。
冰川水資源(glacier water resources)
在高緯度地區或高海拔地區,年平均溫度在0℃以下,大氣降水多為固體狀態,形成一定厚度的積雪,經過壓實、融凍成為冰川冰。以冰川冰形式儲存的固體水資源稱為冰川水資源。研究表明,地球的兩極和兩極至赤道帶的高山均有冰川分布,總面積達1622.75萬平方千米,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1%。儲水量估算為2406�41萬立方千米,佔世界淡水總量的68.7%。中國是多冰川國家,山嶽冰川總面積占亞洲的二分之一,佔世界的四分之一,達58?000平方千米,折算成水量約51?300億立方米。這些冰川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和西南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是中國西部河流和湖泊的重要補給來源。每年的降雪和冰川消融是冰川水資源系統的輸入輸出形式。在氣候相對穩定的條件下,冰川消融量與降雪補給量大體保持平衡,多年平均降雪量(或冰川消融量)可以表徵其補給資源量。冰川消融產生的液態水為山區的河流、湖泊提供了補給成為河川徑流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現今所見到的冰川中相當大的固體水量是在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歷史中積存下來的,它們屬於不可再生的儲存資源。如果氣候變暖或人為消冰取水,冰川水系統原先的補排均衡關系就會被打破,儲存資源將向減少的方向發展;即使儲存資源的減少純粹是人為開發利用冰川所致,其減少量也不會因人為活動停止而得以恢復補償。冰川儲存資源的減少不僅僅是水資源的問題,長期大量地消耗冰川還可以引發氣候變化和生態失衡.

『柒』 高山積雪為什麼是水資源

高山積雪是水資源,是因為當氣溫升高或太陽照耀下,高山積雪會融化,形成水源。
水資源,是指可資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這個水源應具有足夠的數量和合適的質量,並滿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時間內具體利用的需求。
人類可直接或間接利用的水,是自然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天然水資源包括河川徑流、地下水、積雪和冰川、湖泊水、沼澤水、海水。按水質劃分為淡水和鹹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被人類所利用的水增多,例如海水淡化,人工催化降水,南極大陸冰的利用等。由於氣候條件變化,各種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天然水資源量不等於可利用水量,往往採用修築水庫和地下水庫來調蓄水源,或採用回收和處理的辦法利用工業和生活污水,擴大水資源的利用。與其他自然資源不同,水資源是可再生的資源,可以重復多次使用;並出現年內和年際量的變化,具有一定的周期和規律;儲存形式和運動過程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類活動所影響。
淡水來源包括:
地表水
地表水是指河流、湖或是淡水濕地。地表水由經年累月自然的降水和下雪累積而成,並且自然地流失到海洋或者是經由蒸發消逝,以及滲流至地下。
雖然任何地表水系統的自然水來源僅來自於該集水區的降水,但仍有其他許多因素影響此系統中的總水量多寡。這些因素包括了湖泊、濕地、水庫的蓄水量、土壤的滲流性、此集水區中地表徑流之特性。 人類活動對這些特性有著重大的影響。人類為了增加存水量而興建水庫,為了減少存水量而放光濕地的水分。人類的開墾活動以及興建溝渠則增加徑流的水量與強度。
當下可供使用的水量是必須考量的。部分人的用水需求是暫時性的,如許多農場在春季時需要大量的水,在冬季則絲毫不需要。為了要提供水與這類農場,表層的水系統需要大量的存水量來搜集一整年的水,並在短時間內釋放。另一部份的用水需求則是經常性的,像是發電廠的冷卻用水。為了提供水與發電廠,表層的水系統需要一定的容量來儲存水,當發電廠的水量不足時補足即可。
地下水
地下水,是貯存於包氣帶以下地層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水在地下分為許多層段便是所謂的含水層。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一個將鹹水(通常為海水)轉化為淡水的過程。最常見的方式是蒸餾法與逆滲透法。就當今來說,海水淡化的成本較其他方式高,而且提供的淡水量僅能滿足極少數人的需求。此法唯有對干漠地區的高經濟用途用水有其經濟價值存在。至今最廣泛使用於波斯灣。
不過,隨著技術的跟進,海水淡化的成本越來越低,其中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捌』 地球上水資源還有多少

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據估計水的總體積約為13.8億立方公里。如果將這些水平均分布於地球表面,相當於地球整個表面覆蓋著一層平均深度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這些水98%是鹹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淡水只佔地球水總量的2%,約有3000萬立方公里,而這2%的淡水也不能全為人類所應用,因為它的88%被凍在兩極的冰帽和冰川里,剩下的12%即河流、湖泊和能開採的淺層地下水才可為人類應用,其中絕大多數又為地下水,不開采不能應用,可直接應用的河流湖泊中的水,只佔淡水總量的0.04%。地球上的水,總是處在變化之中,海洋和陸地上的水蒸發到大氣中,再形成雨或雪落回大地,滋養萬物,補充河流、湖泊或注入大海。水還會滲入地下,匯入地下蓄水層。極深的地下水不能補充,也不能開采,被稱為原生水,因而不能再生。正因為水資源的這種流動性質,因而形成陸地的水澇或乾旱,造成水資源分布不均衡,世界上每年約有65%的水資源集中在10個國家裡,而人口共佔世界總人口的40%的80個國家(其中9個國家在近東和中東)卻嚴重缺水,另26個國家(共有2.3億人口)的水資源也很少。我們稱這些國家為缺水國家。國際上對缺水國家的標準是依據瑞典水文學家馬林、法爾肯馬克所下的定義:如果一個國家所擁有的可更新的淡水供應量在每人每年1700噸以下,那麼這個國家就會定期或經常處於少水的狀況;如果每人每年水供應量在1000噸以下,那就會感到水緊缺。目前平均年每人供應水1000立方米以下的國家有15個。在這些國家中馬爾他年人均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情況位居缺水國家之首。除馬爾他外,最缺水的國家還有卡達(年人均佔有91立方米)、科威特(95立方米)、利比亞(111立方米)、巴林(162立方米)、新加坡(180立方米)、巴貝多(192立方米)、沙烏地阿拉伯(249立方米)、約旦(318立方米)、葉門(346立方米)、阿爾及利亞(527立方米)、蒲隆地(594立方米)、維德角(777立方米)、阿曼(874立方米)、阿聯酋(902立方米)、埃及(936立方米)。預計到21世紀中,這些國家的水將比石油還貴,如馬爾他年人均將為68立方米。

『玖』 世界上還有多少淡水資源

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據估計水的總體積約為13.8億立方公里。
如果將這些水平均分布於地球表面,相當於地球整個表面覆蓋著一層
平均深度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這些水98%是鹹水,主要分
布在海洋中。淡水只佔地球水總量的2%,約有3000萬立方公里,而這
2%的淡水也不能全為人類所應用,因為它的88%被凍在兩極的冰帽和
冰川里,剩下的12%即河流、湖泊和能開採的淺層地下水才可為人類
應用,其中絕大多數又為地下水,不開采不能應用,可直接應用的河
流湖泊中的水,只佔淡水總量的0.04%。地球上的水,總是處在變化
之中,海洋和陸地上的水蒸發到大氣中,再形成雨或雪落回大地,滋
養萬物,補充河流、湖泊或注入大海。水還會滲入地下,匯入地下蓄
水層。極深的地下水不能補充,也不能開采,被稱為原生水,因而不
能再生。正因為水資源的這種流動性質,因而形成陸地的水澇或乾旱,
造成水資源分布不均衡,世界上每年約有65%的水資源集中在10個國
家裡,而人口共佔世界總人口的40%的80個國家(其中9個國家在近東
和中東)卻嚴重缺水,另26個國家(共有2.3億人口)的水資源也很
少。我們稱這些國家為缺水國家。國際上對缺水國家的標準是依據瑞
典水文學家馬林、法爾肯馬克所下的定義:如果一個國家所擁有的可
更新的淡水供應量在每人每年1700噸以下,那麼這個國家就會定期或
經常處於少水的狀況;如果每人每年水供應量在1000噸以下,那就會
感到水緊缺。目前平均年每人供應水1000立方米以下的國家有15個。
在這些國家中馬爾他年人均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情況位居缺水國家
之首。除馬爾他外,最缺水的國家還有卡達(年人均佔有91立方米)、
科威特(95立方米)、利比亞(111立方米)、巴林(162立方米)、
新加坡(180立方米)、巴貝多(192立方米)、沙烏地阿拉伯(249立
方米)、約旦(318立方米)、葉門(346立方米)、阿爾及利亞(
527立方米)、蒲隆地(594立方米)、維德角(777立方米)、阿曼
(874立方米)、阿聯酋(902立方米)、埃及(936立方米)。預計到
21世紀中,這些國家的水將比石油還貴,如馬爾他年人均將為68立方
米。

『拾』 南極冰蓋儲存的水資源佔地球淡水是多少

南極冰蓋儲存的水資源佔地球淡水資源的70%左右。地球的淡水資源僅佔地球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2%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而南極又佔了兩極冰蓋的90%。地球的淡水資源僅佔地球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2%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而南極又佔了兩極冰蓋的90%。

南極冰蓋覆蓋在南極大陸上的大冰塊,在南極目之所及的冰雪地都是南極冰蓋。南極冰蓋面積,佔南極大陸面積大約95%,厚度高達二千五米左右。南極冰蓋其實不全是冰,這還要從它的形成說起。

(10)高山冰固體水資源有多少擴展閱讀

當南極圈形成之時,南極開始隔絕熱量,變冷。從那時開始,南極大陸飄雪且不化,形成了厚厚的積雪層。由於表面不斷接受降雪的沉積,下層的雪受到重力壓迫,發生重結晶成為了冰。不過這個過程也是非常的漫長。

南極冰蓋不斷移動,到了海洋邊緣的時候,就形成了冰架。冰架也就是連接了大陸冰川的那部分冰體。冰架會出現崩解的現象,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自然現象,在冰架崩解後形成冰山,最終脫離冰蓋。所以南極冰蓋的大小一直比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