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CU元素來源
在自然界中,銅元素主要存在於幾種常見的礦石中,包括黃銅礦、輝銅礦、赤銅礦和孔雀石。這些礦石富含硫化物,是銅的主要來源。首先,通過將這些礦石進行煅燒處理,然後加入適量的二氧化硅和焦炭,進行混合熔煉,這樣可以得到粗煉銅。接下來,通過還原過程,使粗煉銅轉化為更純的泡銅。最後,通過電解精煉技術,將泡銅進一步提純,得到我們熟知的銅金屬。
然而,科研人員正在探索一種創新的銅提取方法。這種方法利用原子能爆破技術,將地下的低品位礦石破碎,然後在原地利用稀硫酸進行浸取,將銅離子從礦石中溶解出來。浸取後的溶液被抽升到地面,通過在鐵屑上進行化學反應,銅離子會沉澱出來,形成銅的化合物。這種方法具有潛在的優勢,例如減少運輸和處理過程中的能耗,且可能對環境影響較小。雖然還處於研究階段,但這種新型的銅礦提取技術展示了科技在礦產資源利用中的前沿應用和潛力。
(1)練銅資源是什麼擴展閱讀
銅是人類最早發現的古老金屬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類就開始使用銅。自然界中的銅分為自然銅、氧化銅礦和硫化銅礦。自然銅及氧化銅的儲量少,現在世界上80%以上的銅是從硫化銅礦精煉出來的,這種礦石含銅量極低,一般在2-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