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本並駕齊驅的河南河北,現在怎麼樣了
在我們國家只有三對名字是互相相反的省份,分別是廣東和廣西、山東和山西以及河南還有河北,其中,廣東和廣西的差距是最大的,而發展最為相似的,就是我們的河南還有河北了。
總而言之,河北省的發展是肯定會有的,畢竟是北京的“小弟”,以後肯定是不會有所虧待的,但是可能所需要的時間還比較久,目前整個河北的發展模式也在慢慢的起來,面臨一個比較大的轉型期,相信在以後,河北省肯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的!
2. 濟南為什麼有這么多泉
這是由於它的地質條件造成的。
泉城濟南,泉群眾多、水量豐沛,被稱為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館。濟南城內百泉爭涌,分布著久負盛名的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五龍潭泉群、珍珠泉泉群、白泉泉群、百脈泉泉群、玉河泉泉群、湧泉泉群、袈裟泉泉群以及平陰的洪範池泉群十大泉群。以上十大泉群均屬「濟南泉群」。
濟南老城的泉水分布最為密集,十大泉群中,僅有老城就佔有4個,基本上是現今遊船環城一圈的區域:從黑虎泉出發,經泉城廣場—西門—五龍潭—大明湖公園北側—老東門—青龍橋,密布著大大小小100多處天然甘泉,匯流成的護城河流淌到大明湖。
礦產資源
濟南礦產資源豐富,粘土、石灰岩、白雲岩,特別是石灰岩品位高、儲量大,花崗石的黑色花崗石,質地純正,為國內獨有。
「濟南青」輝長岩和「柳埠紅」花崗岩已遠銷歐亞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濟南的鐵、煤、花崗石、耐火粘土以及銅、鉀、鉑、鑽等多種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和非金屬資源豐富。
3. 請問什麼叫護城河
偉大的城市都有護城河。古時候,引水注入人工開挖的壕溝,形成人工河作為城牆的屏障,一方面維護城內安全,另一方面阻止攻城者的進入,這是古人的智慧。天下護城河,以襄陽護城河寬度為最。據史料記載,早在宋代,它的平均寬度就超過了180米,最寬處達到250餘米,已經演變成護城湖,也難怪郭靖在幾十萬的蒙古鐵騎前可以守住襄陽城二十多年。
偉大的企業也要有護城河。巴菲特老爺爺在2007年指出:「一家真正稱得上偉大的企業,必須擁有一條能夠持久不衰的『護城河』,從而保護企業享有很高的資本收益率。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導致競爭對手們必定持續不斷地攻擊任何一家收益率很高的企業『城堡』。因此,企業要想持續不斷地取得成功,至關重要的是要擁有一個讓競爭對手非常畏懼的難以攻克的競爭堡壘,回顧整個商業歷史,很多企業只是像『羅馬焰火筒』一樣輝煌一時,它們的護城河事實證明虛弱得不堪一擊,對手很快就輕松跨越。」
其實護城河在管理學的術語應該是「競爭優勢」,發表波特五力模型的大師波特認為:公司競爭優勢「歸根結底來源於企業為客戶(即消費者)創造的超過其成本的價值。價值是客戶願意支付的價錢,而超額價值產生於以低於對手的價格提供同等的效益,或者所提供的獨特的效益補償高價而有餘」。波特認為全球任何行業競爭戰略本質上只有三個:差異化戰略,成本領先戰略,聚焦戰略。
而巴菲特把護城河分為兩大類:「一種競爭堡壘是成為低成本生產商(如GEICO保險公司和Costco超市),另一種競爭堡壘是擁有強大的全球性品牌(如可口可樂、吉列和美國運通公司)。」可以說跟波特倒是異曲同工。
然而護城河只有此兩類嗎?
2
從初善君有限的水平下,個人覺得護城河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競爭優勢可以說是資源,比如旅遊業的靠山吃山,比如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壟斷資源,比如金融業的牌照資源。但是這種資源優勢並不靠譜,靠山吃山不具有復制性,而兩桶油放到全球的范圍來看,並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而任何牌照都有放開的可能。那麼招商銀行、中國平安、中信證券的護城河在哪裡呢?
第二種專利和技術。毫無疑問技術是競爭優勢、是護城河,但是很難說是長久的護城河。這點在手機行業體現的淋漓盡致,那些消逝的品牌告訴我們:千萬別迷戀技術,技術永遠是用來淘汰的。可是如果技術不是護城河,那麼歷久彌新的科技企業如英特爾、微軟等是如何屹立不倒的呢?此外每天一度電的美的和格力他們的護城河又是什麼呢?說是技術好像也沒那麼強,低成本更是算不上,那麼是品牌?
第三種是低成本。波特都認為低成本是競爭優勢,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國企業正是憑借低成本打開全球製造業的市場。但是在差異化不那麼明顯的情況下,低成本的護城河似乎也是偽命題。比如京東,它其實更應該是說是運營能力或者叫商業模式。我們都知道規模經濟的概念,可是規模不經濟的也有很多。
第四種是品牌。比如茅台、蘋果,除了耳熟能詳,還是耳熟能詳。初善君私以為越是to C的產品和消費品,品牌的護城河效用越發明顯,這是很直觀的感受。但是在to B客戶中,品牌肯定也會是企業選擇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只是我們選擇性忽略了。
3
有機構調研2000多家上市公司發現,與硬體企業相比,更容易在軟體公司里發現護城河。媒體行業強大的品牌和內容對渠道的掌控力,造就了媒體企業的競爭優勢,如迪士尼。直接面對消費者的企業往往難以形成競爭優勢,如餐飲和零售商,但是也並非不可實現,比如星巴克、海底撈,他們的問題在於低轉換成本。相反面對公司業務的企業,則具有更高的護城河,他們容易把自己的業務跟企業客戶的業務做結合,從而形成很高的轉換成本。
護城河究竟是什麼呢?群友的一句話似乎點醒了初善君:行業屬性決定護城河,而品牌是護城河的終極表現形式(由弱到強)。
不同的行業具有不同的護城河,但是再把護城河不斷加寬、加深的過程中,品牌會成為護城河的表現形式,資源、技術、成本都將逐漸被弱化。
比如格力,格力在最早和春蘭們競爭的時候,依靠的是質量和領先不多的技術,然後是渠道,在渠道被蘇寧國美佔領前已經塑造了足夠大的品牌,因此現在格力的護城河就是品牌。
在投資中,任何品牌或者說護城河都是隨著時間形成的,選擇有護城河的公司並非易事。而在成長股投資中,護城河可能剛開始挖或者挖的很淺,靠護城河來選擇,可能就會錯過了。
在強大的護城河也不會永遠不變,即使強大如漢唐也有衰落的一天,因此一切都是動態的,不能死板的去看待。
以上僅僅是初善君和群友們的一些思考,說的遠遠不對,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說說看法。
4. 護城河的襄陽護城河
襄陽地處華夏中部,據歷史學家研究證明:中國從北至南,到了襄陽,地表水驟然豐沛。而只善陸戰不善水戰的北方民族,在歷次南侵過程中,兵臨軍事重鎮的襄陽城下,往往會望水興嘆。聰明的襄陽人逐步認識了水的城防功能,護城河於是一次又一次地在戰爭間隙被拓寬、掘深。 根據史料記載和歷史考證可以得知,襄陽護城河是中國最寬的護城河之一。襄陽護城河之所以這么寬,原因之一,就是源於襄陽悠久的歷史。襄陽學者嚴愛華在《襄樊風情·歷史》一書中曾撰文指出,歷史上的襄陽是古代幾條重要水陸交通線的樞紐,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至春秋戰國時期,襄陽聲名漸隆,地位日重,成為一座重鎮。
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襄陽境內的諸侯國先後為楚所滅,了為抵禦韓國的南侵,楚國將具有重要戰略、交通意義的襄陽置為軍事防禦的「北津戍」。襄陽當時就成了楚國的北大門,成了聯接楚國與周天子及鄭、晉、衛等諸侯國的通道。而距襄陽不過數十公里的宜城(現在的宜城市),曾一度是楚國的都城。秦統一六國後,廢分封,立郡縣,將襄陽以漢江為界,置南陽郡(江北)和南郡(江南)。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占據襄陽,分南郡置襄陽郡,襄陽置郡從此開始。
在以後的漫長歲月中,雖然封建王朝屢經興廢更替,行政區劃的設置、名稱也歷經嬗變,但襄陽始終是州、郡、府、道、路的治所。 由於襄陽是我國歷史文化最為悠久的地區之一,並一直是區域性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因此,護城河的寬度為天下之最,並不為過。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視襄陽為「恢復中原之基本」;清朝著名學者顧祖禹在他的《讀史方輿紀要》一書中對襄陽、武昌、荊州三個重鎮在湖廣形勢中的不同地位曾作過一番分析比較,結論為:「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三郡相較,襄陽殆非武昌、荊州之比也。」
後代史學家對襄陽的軍事戰略地位有這樣的總結:「襄陽為楚北大郡……代為重鎮,故典午之東遷,趙宋之南渡,忠義之士,力爭上游,必以襄陽為扼要;晉之平吳,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陽,為建瓴之勢。」(清·王萬芳《襄陽府志》)
歷史上,襄陽發生的有史料記載的大大小小的戰爭共有200多次。從每次的戰局來看,襄陽的得失,直接關繫到中原戰爭的全局。尤其是當中國出現南北政權對峙時,襄陽的戰略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
襄陽歷史上歷時最長、戰斗最殘酷的一次戰役是南宋末年的襄陽大戰。這場戰爭發生在公元1267年至公元至1273年,持續了6年之久。最後,樊城失守,襄陽失去依附,加之長期遭受圍困,城內物質匱乏,等待救援無望,守將呂文煥率部投降。
襄陽城失守後,南宋軍隊的戰鬥力急劇下降。公元1274年,元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於1276年攻下南宋都城臨安,並最終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其中,襄陽城高池深,是造成襄陽大戰之所以經歷這么長時間的主要原因。 襄陽護城河之所以很寬,還有客觀的自然條件因素存在。北京、西安、洛陽、南京等地在歷史的地位比襄陽還重要,但受自然條件因素制約,它們的護城河並沒有襄陽護城河寬。
池寬水深,水是必要條件。襄陽護城河的寬度與襄陽的水資源豐富是分不開的。古襄陽城內,除了漢水之外,還有襄水。這為了護城河的水源補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實際上,襄陽護城河在形成之初,並沒有這么寬,它也經歷了拓寬、拓深的過程。
當時,不僅漢水、襄水的水源補給充足,水質也相當好。每逢戰事吃緊時,城內軍民就取護城河的水來直接飲用。後來,隨著城內居民的逐年增多,為了保證戰時能有充足的飲用水,人們便不斷地拓寬護城河。不僅如此,襄陽護城河還有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統。據《襄陽縣志·歲修章程》一文記載:「宋郭杲舊設二閘,盛漲之時閉北閘,開南閘,放渾水入漢(漢江);大水既退,則閉南閘,開北閘,導清水入壕,方法極為盡善。」過去,城內居民是通過護城河上的吊橋來與城外取得聯系的。護城河加寬後,城內居民如何與外界聯系呢?為了方便城內與外界聯系,當時在文昌門、陽春門、西成門與陸路相通處,人工修建了一個環島,以此為支撐建成兩段吊橋,幫助城內外聯系。環島內既可以屯兵,又可以成為城內防禦的前線。
5. 採石場跟礦山有什麼區別
礦山主要是開采礦產資源和生產礦物質,而採石場主要是開採石料。
6. 護城河很強大的公司就能一直賺錢嗎為什麼請舉例說明
揭開了「巴菲特護城河」的面紗,介紹了辨別真假護城河的方法,你已經可以據此找到一些擁有護城河的企業了。
巴菲特的這句話,直接給出了一個到位的結論。那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我覺得有兩個方面,一是擁有護城河就擁有了更強的抗外界干擾能力,本月初的光伏補貼新政讓光伏配件廠商面臨崩盤壓力,幾大面板製造商擴產使得京東方一季報扣非歸母凈利下降58%,皆源於護城河的缺失使得對抗外界變化能力的不足;二是擁有護城河的企業,較一般企業,其實往往具有更強的業績成長性。
經濟學里有一堆的名詞和曲線,生產者剩餘、總供給需求曲線、寡頭壟斷、雙寡頭壟斷等等,你不知道這些也沒關系,只需要知道繪制這些曲線得到的結果。它非常簡單,大體來說,擁有護城河的企業可以通過兩種手段來持續不斷地增厚業績——當擴大供給也不會犧牲售價時,擴大生產;當產量受資源限制無法提高,但提價又不會影響銷量時,提高售價。
成長手段一:保價擴產
海底撈火鍋的投資回收周期是6-13個月,只有行業均值的一半,可見其資本回報率有多高。很明顯,人均200元的價格已經足夠給海底撈提供可觀的經濟利潤了,而2017年整體翻台率還高達5.0次,與其提價還不如開新店更加簡單,因為每一家店都能貢獻超額資本回報率,即使沒有現金分紅,你也在享受著留存利潤不斷再投資開店帶來的超額復利。一點點奶茶也是類似,一杯波霸奶茶的毛利潤與隔壁曉麟也許差不多,但是幾倍於曉麟的客流、和商場業主因為一點點能夠聚人氣從而帶動周邊商家的特點,願意給它更低的房租,這使得一點點具備了超額資本回報率,老闆一定每天研究著在哪些街道和商場去拓展新店,而不會盯著價格單思索著該漲幾塊錢。
不論是海底撈、一點點,還是星巴克、宜家,他們的護城河使得他們擁有帶著超額資本回報率持續擴張的能力,批量化的復制不斷地增厚他們的業績,使其快速成長。而你可以進一步思考一下,這樣的業績增厚,與我們前文探討的,同樣連續擴張開店的萬達影城,是不是存在顯著的區別呢?
當然這類企業也不僅僅存在於零售餐飲業,老章先前在私募的時候投資了一家叫做斯諾博的幕牆公司,它生產的不是普通幕牆,而是對於異型建築的不規則幕牆和金屬構件的數字化生產。斯諾博的數控設備能夠與設計模型直接打通,生產十分高效,不用開模就能數字化精細生產的能力,使得它能夠做出別人做不出的建築。斯諾博給的報價,即使毛利率超過普通幕牆公司的兩倍,但業主依然都沒有還價的空間。一年前我問斯諾博的周總:「你融資的1個億,要拿來做什麼呢?」周總說:「我要擴產。你看啊,我公司不做宣傳,沒有官網,連銷售人員都沒有,但是全世界的那些體育場、雙子塔、飛機場業主們都慕名而來找我,我現在只能挑一些最有影響力的項目做,但是把其他一些項目放棄掉實在太可惜,我一定要擴產。」當我昨晚再打電話問周總情況時,他說「海寧的新廠已經投產,卡達世界盃球場、國內的晶元廠、深圳前海中心的氣囊、澳洲的堆疊花瓶都已經在分批出貨,也許明後年就能報材料IPO了。」我感覺到,斯諾博的護城河更寬了。
所以,擁有護城河的企業即使不提價,只要它擁有帶著超額資本回報率持續擴張的能力,盡管這使得大量未分配利潤用以再投資,而無法變成現金分紅流進股東口袋,但它依然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
當然不是所有公司都可以在感到市場景氣的時候樂觀擴產,哪怕你擁有自認為堅不可摧的品牌,產能擴張後連續低迷八年的青島啤酒就是其中一例。
成長手段二:保產提價
回頭看巴菲特的喜詩糖果,12年間喜詩不熱衷於開新店,銷售巧克力磅數的年均增長只有2%,而喜詩會在每年的12月26日提價,平均年提價10.3%,但這並沒有傷害消費者,反而給公司帶來了每年平均20.7%的凈利潤增長。
飛天茅台酒、明前龍井茶,資源的限制使得他們難以大舉擴產,每年的產量只能供1%的中國人食用,也就是說,他們的消費客群是全國人民里最富裕的那1%,他們完全可以隨著這1%頭部階層的財富水平上升來提價,而頭部1%的財富提升速度,顯然遠遠超過了社會平均水平。
7. 紫金礦業有稀土嗎
沒有,紫金礦業(601899.SH)4月28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不擁有稀土資源。
紫金礦業的商業模式是通過收購並購的形式購置海內外的金、銅等有色金屬的礦山,然後通過勘探或直接獲得開采權進行開采,並進行粗加工後進行銷售。因此,公司主要利潤來源是開采礦石後的銷售及貿易收入。
從2019年年報披露可見,公司58%左右的利潤來源於銅和金,加上公司所處行業特殊性,作為上游企業,2019年公司黃金資源儲量約1887噸,約占國內總量的13.8%;銅資源儲量約5725萬噸,約佔全國總量的50%。
鋅資源儲量約855.8萬噸,約占國內總量的4.6%。資源儲量成為其最核心的「護城河」之一。
中國稀土
中國白雲鄂博礦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礦山,占國內稀土資源儲量的90%以上,號稱「稀土之都」。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稀土資源較大的國家之一,已探明的稀土資源量約6588萬噸。國務院新聞辦2012年發布的《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顯示,我國稀土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
中國稀土資源不但儲量豐富,而且還具有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稀土品位及礦點分布合理等優勢,為中國稀土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稀土資源成礦條件十分有利、礦床類型單一、分布面廣而相對集中。
中國稀土礦床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面廣而又相對集中的特點。截止當前為止,地質工作者已在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區)發現上千處礦床、礦點和礦化產地,除內蒙古·包頭的白雲鄂博、江西贛南、廣東粵北、四川涼山為稀土資源集中分布區外。
山東、湖南、廣西、雲南、貴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遼寧、陝西、新疆等省區亦有稀土礦床發現,但是資源量要比礦化集中富集區少得多。全國稀土資源總量的98%分布在內蒙、江西、廣東、四川、山東等地區,形成北、南、東、西的分布格局,並具有北輕南重的分布特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稀土
8. 「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坎兒井」合稱什麼﹖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1、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近千條,全長約5000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統。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
2、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3、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8)中礦資源護城河如何擴展閱讀
中國地域廣闊,從古代開始就為了運輸水利等而進行大的改造工程。這些巨大的工程數百年來直至現在仍造福著人類,而且至今世界上無人能夠超越。
1、亞洲最寬的人工護城河——襄陽護城河
天下護城河,以襄陽護城河寬度為最。早在宋代,襄陽護城河的平均寬度就超過了180米,最寬處達到250餘米,也正因為有護城河的庇護,襄陽城聲名顯赫,被稱為華夏第一城池。 襄陽,位居中華腹地,扼守漢水中游,南宋抗金名將岳飛視襄陽為「恢復中原之基本」。
2、世界年代最久且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公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3、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 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
4、中國歷史最久的軍事城堡——海龍囤遺址
海龍囤遺址位於中國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高坪鎮白沙村龍岩山,是中國已發現的歷史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海龍囤遺址始建於唐朝,擴建於南宋及明朝,之後焚毀於明朝。
海龍囤遺址與周圍養馬場、養雞池、炮台坡、打眼岩遺址等配套完好,是一個集軍事防禦、楊氏行宮、軍訓和給養為一體的軍事體系。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的軍事、政治、技術、工藝等,頗具價值。
5、世界最大規模的宮殿建築群——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兩代24位皇帝在此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
6、世界最大的帝王陵寢——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園。秦始皇陵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 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斗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
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 秦陵四周分布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
9. 歷史上的護城河是怎樣的
護城河就是,在古代的時候,由人工挖鑿出來的,圍繞著整座城或者是皇宮,寺院而建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起到防禦保護的作用,防止敵人和動物的入侵,保護裡面生存的人。有護城河的存在,即使敵人來入侵的時候,也不能直接攻打到城牆之下,給人以緩沖的時間。
10. 關於保護護城河環境的倡議書 應該怎樣建議
建議書——珍惜水資源
水,滋潤萬物,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水是甘甜的。但有時又是苦澀的;水是寶貴的,但有時它又泛濫成災;水是清冽的,但在一些地方它卻變得污濁不堪;一切生物都離不開水,但在一些特別需要水的地方,它卻變得那樣吝嗇……面對我們日日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一-水,我們知道的到底有多少?,你也可以投稿
中國的水資源雖然比較豐富,但分布不均,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缺水的地方很多。而在不缺水的地方,人們浪費水、污染水的現象又太嚴重。
一些工廠不注意保護水資源,把工業廢水排入江河湖泊,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污染。魚蝦生活在這樣的水中,就會慢慢中毒,死去;人類喝了這樣的水,就會生病,嚴重影響身體健康。聽後,我覺得真是可怕!為什麼人類只知道賺錢,不知道保護水資源,這樣下去,我們就很難喝到干凈的水,到那時,人類該怎麼生存呢?
很多家庭表面上看是很節約用水,實際上是在浪費水資源。有的家庭廚房和衛生間的水龍頭的水一天到晚都在一滴一滴往水缸和儲水桶裡面滴,然而水缸和儲水桶的水卻在不停地往外流入下水道。有的家庭將一些完全還可以利用的水,像淘菜和洗臉的水一盆一盆的直接入下水道,看看這些被浪費的水,如果一年到頭一滴一滴的往外滴水的話,如果要認真地計算其結果一定會讓驚訝得目瞪口!,你也可以投稿
在此,特地向廣大市民提出以下建議:
1、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僅節約了水,還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殘存農葯;
2、夏天給室內外地面灑水降溫,盡量不用清水,而用洗衣之後的洗衣水;
3、沖廁所:如果您使用節水型設備,每次可節水4一5千克;
4、洗菜:一盆一盆地洗,不要開著水龍頭沖,一餐飯可節省50千克;
5、將衛生間里水箱的浮球向下調整2厘米,每次沖洗可節省水近3千克;按家庭每天使用四次算,一年可節葯水4380千克。
珍惜資源,保護資源,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親賜予我們的一切自然資源,使我們的家園年年春光燦爛……
希望你們能研究並採納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