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全面推進節約資源、資源循環利用
促進資源循環節約利用
近年來,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城市人口、資源和環境壓力等問題,給蘇州帶來了嚴峻挑戰。為此,蘇州市積極探索、勇於創新,努力推進全市節約型城鄉建設,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優化城鄉空間布局,統籌城鄉發展、積極實行建築節能,提升人居環境的同時,他們還注重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推動節能降耗。首先是積極探索「綠色施工」管理,探索出具有該市特色的「綠色施工」管理和評價體系。試點推動城市垃圾資源化利用,實現了垃圾100%無害化處置目標。持續開展垃圾分類收集和餐廚垃圾統一收集處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應。他們還實施城市綠色照明工程,做到合理選擇照明光源,同時積極探索和推動應用新能源、新技術和新產品。該市還積極推動綜合管廊建設。2007年以來,蘇州工業園區有關部門對國內外市政管廊的建設進行了大量的調研,結合園區實際情況,在月亮灣地塊建成寬2.4米、高2.8米、長1公里的地下綜合公共管廊,布設了電力、通信、給水等管線。首次將集中供冷管線納入共同管廊,採用區域集中供冷供熱,走在全國前列。建成後的蘇州工業園區市政管廊工程項目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月亮灣核心區域空調設備裝機容量減少20%-25%,節約用戶機房面積約10000平方米,用戶屋頂面積約15000平方米;月亮灣核心區域的環境溫度降低1-2℃,並有效減少了城市熱島效應。該市還全面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以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為契機,加大節水投入,嚴格規范管理,扎實推進城市節水,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加大雨水和再生水利用力度,對新建污水處理廠提出了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的總體要求。
要大力推進能源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
【列印】【繁體】2013年3月6日 中國行業研究網http://www.chinairn.com
中研普華報道:
環保相關研究報告
2013-2017年節能環保行業競爭格局與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
2013-2017年電力環保設備行業競爭格局與投資戰略研究咨
2013-2017年中國環保與潔凈設備行業深度剖析及投資價值
2013-2017年中國環保與潔凈設備行業市場發展戰略及趨勢
2013-2017年環保塑料袋行業競爭格局與投資戰略研究咨詢
2013-2017年環保活性炭行業競爭格局與投資戰略研究咨詢
2013-2017年環保廁所行業競爭格局與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
2013-2017年環保材料行業競爭格局與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
查看更多行業>>
政府工作報告:要大力推進能源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重點抓好工業、交通、建築、公共機構等領域節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
解讀:與2012年「進一步淘汰落後產能」相比,盡管工業依然是節能的重點領域。但是「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是2013年的新措辭。
專家認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參與,這意味著我國工業節能的著力點將從「淘汰落後產能」,逐步過渡到龍頭企業的設備升級。
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工業能源消耗總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95億噸標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24億噸標准煤,佔全社會總能耗的比重由70.9%上升到73%左右。
根據工信部規劃,到2015年,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機械、輕工、紡織、電子信息等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比2010年下降18%、18%、18%、20%、20%、22%、20%、20%、18%。
從相關渠道獲悉,為實現工業節能的目標,工信部2013年將以電機能效提升計劃、鉛循環利用體系建設試點、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工程為抓手,組織實施節能與綠色發展專項行動。
⑵ 中學生如何循環使用生活中的資源
1.低碳生活,從穿衣開始。少買不必要的衣服,捐獻舊衣物,盡量手洗服裝,使用無磷洗衣粉。
2.低碳生活,從餐飲開始。合理飲食,減少糧食浪費。盡量不用一次性筷子、水杯、餐盒,使用環保購物袋,對商品的豪華過度包裝說「不」。非必要的話,盡量買本地、當季產品,運輸和包裝常常比生產更耗能。
3.低碳生活,從起居開始。選用節能電器,隨手關燈、拔插頭、關空調,開啟空調時,關閉門窗。隨時關閉電腦及不使用的程序。節約用紙,用布袋替代塑料袋。
4.低碳生活,從出行開始。多選擇自行車、公交車或步行,少乘計程車、私家車。
5.低碳生活,從循環消費開始。分類投放垃圾,學會廢物利用,把廢物轉化資源,讓消費的終點變成下次消費的起點。
6.低碳生活,從保護自然開始。不吃野生動物,不用野生動物製品,愛護花草樹木。
⑶ 如何合理利用與保護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既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禮物,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 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人類若想永續利用和保護好自 然資源,就必須遵循一定的科學原則。鑒於可再生資源的周期性和不 可再生資源的有限性,為達到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我們必須堅 持適度、科學的原則。
適度就是要合理利用,即可承受的開發強度、避免浪費和破壞, 同時兼顧當代人和後代人的需求。科學就是要用科學的技術保證最大 限度地綜合利用自然資源、用科學的理念保證以最正確的方式利用自 然資源。例如,對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應在滿足涉及國計 民生需求的情況下,盡量少開采,多開發清潔、可持續利用的風能、 太陽能等替代能源。對漁業資源等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要通過限制漁 獲量、規定禁漁區和禁漁期等措施。
⑷ 如何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
可再生資源指可以重新利用的資源或者在短時期內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主要包括生物資源(可再生)、土地資源、水能、氣候資源等。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充分利用太陽能:太陽能的利用有被動式利用(光熱轉換)、光化轉換和光電轉換三種方式,是一種使可再生能源被利用的新興方式。使用太陽電池通過光電轉換把太陽光中包含的能量轉化為電能。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利用太陽光的熱量加熱水。利用太陽光的熱量加熱水並利用熱水發電。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
二、充分利用核能。核能最大的用途是發電,還可以用作其它類型的動力源、熱源等。
三、充分利用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運用地熱能最簡單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這些熱源,運用鑽探的手段來獲取地熱能。地熱能的利用可分為地熱發電和直接利用兩大類。
四、充分利用水力資源。通過水力發電工程開發利用,將水流體中含有的能量天然資源,轉化為人類可以利用的能源,例如水力發電。
五、充分利用風能。風力發電就是應用風能的一個典型例子,風能本身環保,低碳,但是地域限制較大,如何利用好風能一直是我們需要探討的課題。風能可為溫室氣體減排帶來巨大潛力。陸上風能已在許多國家得到迅速推廣,更多風能並入供電系統在技術上也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礙。
六、充分利用生物質能。依據來源的不同,可以將適合於能源利用的生物質生物質分為林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活污水和工業有機廢水、城市固體廢物及畜禽糞便等五大類。其蘊藏量極大,僅地球上的植物,生產量就像當於人類消耗礦物能的20倍。在各種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是貯存的太陽能,更是一種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轉化成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 。
七、充分利用海洋能。海洋能是海水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溫差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鹽差能等。
八、充分利用地熱能。
九、充分利用潮汐能。
十、充分利用鹽差能。 鹽差能是兩種含鹽度不同的水體相混時放出的一種能量。其廣泛分布於陸地江河入海處。兩種水體的含鹽濃度相差越大,它們之間產生的鹽差能就越多。
十一、可燃冰。因其外觀象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可燃冰是替代石油、天然氣的一種重要能源。但暫時不可大范圍使用,還在研究中。
十二、細菌發電,即利用細菌的能量發電。作為一種綠色無污染的新型能源,細菌發電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逐步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⑸ 循環利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自然資源,提高我們
循環利用是將廢品變為可再利用材料的過程,它與重復利用不同。重復利用指的是重復使用一些產品。
循環提供了一種既能減少垃圾填埋又能,節約自然資源的方法。很具有吸引力。
首先我們不應該亂扔垃圾 不要污染自然環境。不要亂砍濫伐 那些工廠 汽車 要盡快改成無污染的。特別是野生動物不應該撲殺。就算是有害的 也不能 會破壞生態食物鏈的。
再次 應該植樹造林 保護林木。大力宣傳和普及環保知識,為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去努力。
⑹ 種植業的廢棄物有哪些如何進行循環利用呢
變廢為寶,前景很好!農村種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主要是植物纖維性廢棄物,如谷殼、果殼及甘蔗渣等農產品加工廢棄物和農作物秸稈廢棄物,如禾穀類秸稈(稻桿、麥桿、玉米桿等),豆類秸稈,暑類秸稈,油料植物秸稈,以及各種瓜果蔬菜秸稈。從農村種植廢棄物來看,它是某種物質和能量的載體,是一種特殊形態的農業資源。那麼,我們要如何循環利用好這些資源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總之,人類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進行社會化大生產的同時,必然會產生許多廢棄物。農業生產中的廢棄物種類繁多,且數量巨大,但我們只要對農業廢棄物進行循環科學的合理利用,就能獲得不錯的社會效益。你說對嗎?點擊關注幸福年年!
⑺ 人類應該怎樣合理利用地球上的資源
地球上的資源有兩類,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比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用了還有,直到地球不存在。而不可再生資源,如礦產、生物能等,用完了就沒有了。不可再生資源制約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比如,人類大量利用可再生資源都必須藉助不可再生資源方能完成,太陽能熱水器是利用太陽能的,但得藉助硅、鐵、鋁、銅等不可再生資源,所以,都要合理利用,以保護地球環境、保護人類、保證不出極端事件。
比如,利用太陽能吧,要保證基礎設施不佔地,不佔用人類生存空間,故太陽能熱水器、硅板都建在建築物頂上或空中或人類難以到達的地方。利用風能,則在人口較少的地方且風力較大的地方。而礦產資源的利用更需要節約,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大量快速交通工具的運行,都借用內燃機,不說內燃機燃燒的是石油,單是內燃機本身的材料,就有很多金屬和橡膠類,這些都是耗材。
除了節約,還要有回收。回收後可對已損耗的資源進行再利用。這個不用多說。
其三,是開發新資源。所謂的新資源,其實是人類沒有發現或沒有利用過的資源,它也屬於自然資源。比如,地球上大面積的是水,用水能發電已不是新鮮事,現在人類在開發海水,將海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將這兩類氣體再化合,利用其產生的熱能,且其化合後的產物是水,還可再分解利用。如果成功,這就是對人類最好的可再生能源。但這類能源的利用還是受到不可再生資源的制約。
所以,最合理的利用資源的方法是----節約。
⑻ 循環利用資源的方法是什麼
桑基魚塘
是我國一種傳統的綜合養魚模式,是種桑、養蠶和養魚相結合的生產結構。
珠江三角洲
稱「桑基魚塘」,
太湖流域
也叫「桑田魚塘」,也是能充分發揮
生態效益
的一種結構。在這個生產結構中,桑樹是生產者,利用太陽能並吸收水分、二氧化碳和
基面
里的氮、磷、鉀等營養鹽類生產桑葉。桑葉養蠶,桑葉里的物質能量傳遞給蠶,蠶屬第一消費者。蠶
結繭
、
繅絲
,繅絲廢水及
蠶蛹
用於養魚,魚是二級消費者。魚的
排泄物
及廢水、蠶蛹殘渣大部分沉積在淤泥之中。池水和淤泥中的細菌是有機物
分解者
,施上基面的有機物被細菌分解成無機鹽類又可被桑樹吸收利用,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物質能量循環系統。從種桑開始,通過養蠶而結束於養魚的生產循環,構成了桑、蠶、魚三者之間密切的關系,形成池埂種桑、桑葉養蠶、蠶繭繅、
蠶沙
、蠶蛹、繅絲廢水養魚、魚糞等泥
肥肥
桑的比較完整的能量流系統。在這個系統里,蠶絲為
中間產品
,不再進入
物質循環
。鮮魚才是終級產品,提供人們食用。系統中任何一個生產環節的好壞,也必將影響到其他生產環節。珠江三角洲有句漁諺說「桑茂、蠶壯、魚肥大,塘肥、基好、蠶繭多」,充分說明了桑基魚塘循環生產過程中各環節之間的聯系。桑基魚塘的發展,既促進了種桑、養蠶及養魚事業的發展,又帶動了繅絲等
加工工業
的前進,逐漸會發展成一種完整的、科學化的人工生態系統。
循環利用資源的方法是什麼
答案提供方:義烏久久飾品貿易有限公司
www.china999sp.com
⑼ 怎樣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1、加強環境意識的宣傳與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
公眾的環境意識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有極大影響,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社會基礎還相當薄弱,盡快提高民眾的環境意識,其意義十分重大。
必須大力加強資源與環境保護的宣傳與教育,採取多種形式努力提高民眾的環境意識,各種宣傳輿論媒介應十分注意引導民眾自覺地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環境,逐步使保護資源與環境成為每個企業、每個社會組織和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2、把保護自然資源提到國策的高度來認識
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就是保護生產力,保護好環境就是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穩定,這是我們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應有的最基本認識。在生產力中,生產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自然資源,它是發展經濟的物質基礎。
在推進經濟建設的同時,我們要大力保護和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努力開展對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很好地結合起來。
3、加快立法步伐,法律制定法典化,加強執法力度
為了避免自然資源和環境法律、法規和規章之間的交叉、重復和矛盾,要盡快著手制定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綜合性法律或基本法律,以構成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基本法典。
在健全完善法制的同時,應徹底糾正目前較為普遍存在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同時繼續加大力度對環境執法進行有效監督。
4、加快自然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破壞損失的研究,並將其計入生產成本
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的計算和統計上,應該把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和破壞的程度,以環境資本折舊的形式表現和反映出來。這種價值觀念的轉變,要求實現真正的價值和價格,即把在生產、消費和處理過程中,為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而消耗的全部費用真實地反映出來。
5、環境管理中的評價、「三同時」、限期治理等制度在實施中應該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現有環境評價制度在某些方面已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和需要,應加以完善,在環境評價工作中對資源消耗、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應明確界限。
成立由掌握自然資源消耗和生態破壞分析方法的專業人員組成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評價隊伍,對建設項目的自然資源利用率和生態環境影響作出評價和定價,對自然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破壞程度超過生態閾限的建設項目應堅決杜絕上馬。
6、發展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利用高新技術和綠色技術改造傳統經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知識經濟,使我國經濟社會真正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9)我們平時應該如何循環利用資源擴展閱讀
自然資源特徵
1、數量的有限性。資源的數量,與人類社會不斷增長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須強調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
2、分布的不平衡性。存在數量或質量上的顯著地域差異;某些可再生資源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分異規律;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分布具有地質規律。
3、資源間的聯系性。每個地區的自然資源要素彼此有生態上的聯系,形成一個整體,故必須強調綜合研究與綜合開發利用。
4、利用的發展性。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范圍和利用途徑將進一步拓展或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