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節約能源
從生活小事做起,可以從四個方面節約能源
一、節約電能。要注意隨手關燈,可以使用高效節能燈泡。據美國的能源部門估計,使用高效節能燈泡代替傳統電燈泡,就能避免四億噸二氧化碳被釋放。不用電器時要切斷或關掉電源,冰箱則讓它處於無霜狀態。夏季天氣不算十分炎熱時,最好用扇子或電風扇代替空調。
二、節約水資源。許多廢水都可以循環使用。洗臉、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來擦地板、沖廁所、澆花等。淘米水則是很好的去污劑,可以留下來洗碗筷。沾了油的鍋和盤子要先用用過的餐巾紙擦乾凈,洗起來節水有方便,還可以少用洗潔精,減少水污染。
三、節約用紙。紙張的循環再利用,可以避免從垃圾填埋地釋放出來的沼氣,還能少砍伐樹木。據統計,回收一噸廢紙能產生800千克的再生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約用紙就是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環境。
四、減少廢氣排放。交通廢氣和工業廢氣是生活廢氣的主要來源。我們出門盡量乘坐公共汽車或計程車,還可以騎自行車,盡量少乘坐私家車。工廠里的燃燒垃圾、生產商品等而產生的大量滾滾的濃煙彌漫在城市裡。他們應該把廢氣經過加工和過濾,再排放出來就可以減少污染。
(1)如何善用資源擴展閱讀:
節能的措施---地球一小時
「地球一小時」活動首次於2007年3月31日晚間8:30在澳大利亞悉尼市展開,當晚,悉尼約有超過220萬戶的家庭和企業關閉燈源和電器一小時。事後統計,熄燈一小時節省下來的電足夠20萬台電視機用1小時,5萬輛車跑1小時。很多參與的市民反映,當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時多了幾倍。
隨後,「地球一小時」從這個規模有限的開端,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很快席捲了全球。僅僅一年之後,「地球一小時」就已經被確認為全球最大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之一,成為一項全球性並持續發展的活動。
『貳』 就如何節約資源,提出你的建議
如何節約能源
現在的社會新聞常常報導許多天災、人禍。例如:台風來襲時、許多人就會開始擔心家園會被吹毀。也有人會被偷東西、被別人搶劫….等。這都是因為能源的關系。
為甚麼呢?答案是因為人類過量的利用地球上的能源。因為人類大量的運用石油,用石油代替煤炭當做現代交通工具的動力來源。人類也運用石油當作機器的動力來源,在運用機器製造大量的塑膠,而人類又把塑膠用火燃燒,因此二氧化碳就愈來愈多,臭氧層的破洞就愈來愈大。太陽的輻射就愈來愈強。地球就開始產生溫室效應,最後人類絕種。
也因為現在的石油愈來愈少了,油價開始調漲,所有的商品也跟著調漲。包刮蔬菜、水果,所有東西開始貴的時候,就會有因為沒錢沒工作,為了舔飽自己與家人的肚子,而去偷、去搶。
所以,我們要節約能源。「能源」是人人都不可獲缺的,沒有了能源,人類有許多事情都無法達成。節約能源是人人有責的,我們能源用太多,就會造成許多傷害。用太少也不好。我們就像一株植物,需要陽光和水分。吸收太多的水分時,就會爛掉。吸收太少或曬太多陽光的話就會枯死。所以,我們要好好善用能源。
『叄』 如何善用學校資源作文300字
如何善用學校資源
在學校里大多數的學生都在使用資源,可是有人不懂地善用資源。在這里我要向其他人解釋如何善用資源。
資源是來自資料來源的簡稱。資源有來自很多種類如老師,水電,書本,圖書館,上網和一些學校有提供的網路連接器。首先,我解釋的東西是關於老師。老師是我們時常教我們很多東西的人。一時我們遇到一些在學習上的問題,我們會跑去和老師求救,老師就會幫我們解決問題。可是我們如何善用老師??其實,老師只要我們上課時專心和當老師講話時不要插嘴。善用老師就是將簡單罷了。
過後,我們要說的是書本。書本有包括很多種。如:圖書,課本,作業和簿子等等。在學校,課本是免費的所以我們不可以破壞它們。書本裡面的紙是來自森林裡的樹木。當我門撕越來越多紙,樹木就會被砍得越來越多。到時候,世界裡就沒有樹木了和人類也缺乏氧氣將會面臨死亡。所以我們要善用紙,不要破壞它們和浪費它們。
在學校裡面我們擁有很多的資源,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善用它們。不要讓他們就這樣被浪費了。
『肆』 創業者應如何有效資源整合
創業,少不了人才、資金、技術、市場這四大類資源的支撐。善於利用有限資源集中在重點業務;發揮資源杠桿效應;收集並利用政府優惠政策和鼓勵措施;善用人脈資源,攤銷人力成本;設置合理機制,善於借力;利用相關組織,發揮群體效應;發揮利益相關者的主觀能動性。
『伍』 如何善用資源,弄潮商海
猶太商人具有準確的判斷能力,他們能夠很快的判斷出對方的能力、資歷、信譽、實力等。在充分了解這些後,便開始同合作者展開合作。猶太人不論在經商、從政、科技方面,都善於借別人之勢,以及巧借別人之智來為自己獲得最大的好處。
在猶太人看來,沒有外力當然也要自行發展,有了外力就能更好地發展。外力內力合成一種親和力,如此,生意如何不興?商海中弄潮的猶太人不僅會拉人情關系,還會十分恰當地利用和限制既有的親情關系。
有位叫本捷克的猶太青年,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做生意,不小心在上火車時踩著一位老者的腳,上車後恰又和老者坐了個尷尬的面對面。兩人和解後,他覺得這老者一定有身份。於是,下車後非常熱情地要邀請老人吃飯,又想法知道了他家的電話和住址,以後便經常帶些小禮物去登門拜望。他的生意由此得到了老者的熱情幫助,越做越火,越做越大。
洛維格年輕時曾一度貧困,他當過一段時間的推銷員,也從事過其他的很多職業。3年後,在一家公司,他憑著自信與毅力,為自己爭取到了一家燈飾公司商場副經理的職位。做了兩年多,在燈飾經營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為了能更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洛維格決定跳出來自立門戶。
剛開始創業,困難自然不少,最大的「攔路虎」是資金不足,為此洛維格動了不少腦筋。1998年他承包了一個大型超市的巨型燈飾店,接手時這家店已經虧損。但洛維格不怕,他自己有經營燈飾的經驗,客戶方面也可以聯繫到不少。只要找到用武之地,他就可以大展拳腳。從組織、策劃、進貨到營銷售,洛維格樣樣事都親力親為,時時忙得連午飯都顧不上吃。不到一年,燈飾店就「起死回生」,還凈賺了好幾萬。承包經營,不必自己再去尋找鋪位,購置設備、產品,只需出一些活動資金,比起自己開店,需要的本錢要少得多。這樣一方面解決了資金不足的困難,另一方面又可以在經營中不斷地積累資金。用洛維格的話說,就是借別人的雞,下自己的蛋。
洛維格正是利用這個機遇,走出創業的第一步。生意慢慢做大,儲存的「蛋」也越來越多。
以色列某鎮,有條河流穿鎮而過,幾十公里河段平均寬度300多米。滿河的黃沙和鐵砂到底有多少,誰也沒有計算過,該鎮人民守著這一河「金沙」,一代又一代,望河長嘆。政府思索了多年,想尋找一個可供開發的途徑,讓滿河黃沙變成滾滾財源。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猶太村民發現了機械淘沙的信息,政府對此進行了仔細分析,認為切實可行,便當即拍板:引資立項,共同開發,「借」一條「大船」出海淘金。下定決心後,立即派人前往發達地區,以誠懇的態度和優越的投資環境,取得了一商家的信任。
不久,商家來該鎮考察,考察結果令商家非常滿意,當即簽訂了意向性合同書。隨後不久,簽訂了正式的合同,並很快運來了大型采砂船及其它加工船隻、設備,還帶資金800萬美元,正式成立有限責任公司,選址河中段。經過緊張的船隻製造、廠房建設和機械安裝,很快便正式開工投產。該公司一期投資1000萬美元,主要利用大型機械船開采鐵砂,並就地加工成高品位冶金粉末。日平均開采量200噸,年產鐵砂65萬噸,月平均用電量30萬度,年用電量是整個河段供電區用電量的13倍,年產值過千萬美元,每年可實現利潤150萬美元。
精明的猶太商人
一位猶太大富豪走進一家銀行。
「請問先生,您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們效勞嗎?」貸款部營業員一邊小心地問,一邊打量著來人的穿著:名貴的西服,高檔的皮鞋,昂貴的手錶,還有鑲寶石的領帶夾子……「我想借點錢。」「完全可以,您想借多少呢?」「1美元。」「只借1美元?」貸款部的營業員驚愕得張大了嘴巴。「我只需1美元,可以嗎?」貸款部營業員的心頭立刻高速運轉起來,這人穿戴如此豪闊,為什麼只借1美元?他是在試探我們的工作質量和服務效率吧?便裝出高興的樣子說:「當然,只要有擔保,無論借多少,我們都可以照辦。」
「好吧。」猶太人從豪華的皮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債券等放在櫃台上說:「這些做擔保可以嗎?」
營業員清點了一下,「先生,總共50萬美元,做擔保足夠了,不過先生,您真的只借1美元嗎?」
「是的,我只需要1美元。有問題嗎?」
「好吧,請辦理手續,年息為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且在一年後歸還貸款,我們就把這些作保的股票和證券還給你……」
猶太富豪走後,一直在一邊旁觀的銀行經理怎麼也弄不明白,一個擁有50萬美元的人怎麼會跑到銀行來借1美元呢?
他追了上去;「先生,對不起,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當然可以。」
「我是這家銀行的經理,我實在弄不懂,您擁有50萬美元的家當,為什麼只借1美元呢?您若要借30萬元、40萬元的話,我們也會樂意為您服務的……」
「好吧!我不妨把實情告訴你。我來這里辦一件事,隨身攜帶這些票券很不方便,便問過幾家金庫,要租他們的保險箱,但租金卻都很昂貴。所以我就到貴行將這些東西以擔保的形式寄存了,由你們替我保管,況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過6美分……」
經理如夢初醒,他十分欽佩這位先生的做法。
『陸』 如何善用企業資源
根據著名企業管理專家譚小芳老師研究:合理分配資源;有效整合資源;適度借用資源;快速積累資源;有效保護資源。
『柒』 如何善用學校資源作文450字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短暫的小學六年馬上就要過去了,在這六年的小學生涯中,我們在學校里增長了知識,交到了朋友,也結識了許多老師,在這么多的老師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語文老師梁老師。
梁老師留著一頭干練的短發,但原來烏黑的頭發也因為日夜操勞填上了幾根銀絲,真所謂「鶴發銀絲映日月,化作春泥更護花」。老師一直是個樸素的人,從不穿華麗的衣著,雖然有些嚴厲,但記得那年梁老師剛接手我們這個班,每個人都想給老師留下個好印象,可事情卻不盡人如意——一個酷夏的下午,我趿拉著肥大的涼鞋來到學校,等到要交作業時才想起自己忘記帶了,「哎呀」!我一拍腦門,後悔極了!我剛想要告訴老師,可又轉念一想,若是我主動承認錯誤,老師會不會以為我故意撒謊,其實沒有寫,要是老師認為我是個壞學生怎麼辦?還是不告訴老師了,沒准能糊弄過關呢!我的意洋洋的想著這「聰明」的辦法。正在我做著白日夢的時候,教師的門卻「吱扭」一聲打開了,梁老師走了進來,將一摞作業「砰」地丟在了講台上,這著實嚇了我一跳,我害怕急了,臉漲得通紅,老師剛要說話,但望瞭望我,又看了看座位表,皺起眉頭說:「第五排那個藍衣服女生來一下辦公室」。我的心「砰砰」直跳,但也跟老師去了辦公室。
老師輕輕關上門,生氣的對我說:「你身為班長,為什麼不交作業呢?」「因……為……為……我忘記……帶了。」我結結巴巴地說著,雙手緊緊地絞在一起,羞愧的眼淚一滴滴地流了下來。老師見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眼神中充滿了慈愛,語重心長的對我說:「馬虎對待事情是個壞習慣,它會給你的生活帶來麻煩,會造成錯誤,甚至錯過很多美好,以後一定要注意,不能再這樣了!回座位吧。」我看著老師真誠的目光,感動極了!
放學的路上,我想:老師的工作就是這樣,好似春蠶,為學生奉獻;更似春雨,潤物無聲。老師——謝謝您!
『捌』 如何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實現采購資源共享,實現統招分采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0
『玖』 如何善用資源
所謂資源、現代,在任何平台上炒作的沸沸揚揚,以及各種方法論,沒有什麼詞彙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有它更多了。
然而、資源整合,共享等詞彙的透支,是否說明真就理解了資源含義,知道什麼叫資源,也知道如何運用資源最大化效用了?
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工作中,大家常常把資源理解為,有形物資條件較為普遍,有錢、有物質,有產業,有場地、有規模,有人才、有組織、有團隊,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件大家都能夠理解,當真資源的內涵就如此呢?資源的深層次解讀和資源的再生源,又當是如何呢?
實則,資源是一廣泛的詞彙,古今中外,有了人類開始,甚至所有的物種,只要充滿慾望,便多為資源的佔有和所得而為,戰爭的形式又是多種多樣,從蒙昧時代就開始了硬戰爭,通過多種層次組織和梯隊建設,作為資源掠奪手段,無論是華夏五千年所有朝代歷史更替,還是近代的一次大戰、二次大戰,進入21世紀發生的「海灣戰爭」無不是為了資源的掌控而採取硬戰爭策略和手段
然而,大多數的對軟戰爭控制力確研究和理解較少,而此種手段從古至今對資源掠奪,程度上確甚至比硬戰爭策略有過之而無不足;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爭端,平息事務,掌握資源的案例不勝枚舉,好比是「當下六方會談模式「典型例證。對於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個階段來講,無論是國際環境事務,還是商務組織追求發展中,也或是通過自身努力和團隊協調等方式,在當代人類的情感和體驗中,市場化發展到一個層次,同質化嚴重基礎上,軟性策略都將在更深層次資源操作和營運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叫軟性管理決定未來的經營內涵。
所謂,識道則可用道,了解規律,當知道可為與可不為,這也叫「因勢利導」
明確資源和資源運用真正內涵所在,我們作重談到軟資源的認識、理解和運用的道理。
自古閱今總結,無形資源是所有資源闊展的源泉,無形資源的開發是無窮無盡的,無形資源的總結為,智能資源、創造資源,再組合資源和經驗資源,這幾大類,無形資源總是代代相傳,智慧是進化的。
無形資源皆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所有經驗和技能及知識傳承基礎上產物,這就形成了如何在人類、種群及個體綜合認知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念基礎上有的放矢、在積累基礎上,通過文化的深度,經營的內涵,人性的認識,有機的組織和策略運用和組合,形成強大的力量,是軟戰爭與硬戰爭的本質區別,也是無形管理和有形掠奪差異,也是有形資源在一定層次上,是無形資源的載體緣故,無形資源也是有形資源延伸源泉,兩者是相互相存,是互補關聯。
當今,在商務經營活動中,企業及組織若不能有機的通過建設和打造一定得無形資產來帶動有形資產的拓展,則發展和生存的現狀堪憂,因顧客在產品眾多,同質化十分嚴重,社會生產力嚴重供過於求的情境下,消費者不僅僅是消費本身,而是需要更多的價值和附加價值體驗消費時代,在經濟環境逐漸改善和消費品位升級的條件下,企業若欲在現在和將來擁有更多的資源,就需要在軟性資源整合上做文章,避免太直接的資源整合模式的老路子。
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堪憂,一方面在生存線上掙扎,一方面是軟性經營和整合力奇差,就其根本原因,主要還是本身的市場領會和實際對消費者心理需求掌握不足,一定程度上,本身積累也有了很大的限制使然,這幾年我們給一些中小型企業咨詢,發現一個事實是,幾乎80%以上的業主無論先前自身境況如何,有一個共同點是,不約而同幾乎都是讀過MBA以後開始向外部采購咨詢的,研究發現,深層原委還是,MBA的系統性和結構化知識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業主的經營格局和視野,這在一定程度上讓業主認識到了咨詢的工具,顧問的價值,和本身作為第三方特殊之處。
顧問本身的智能和工具運用,以及身不涉其中沒有利益沖突,等先天因素決定了,企業團隊的認識和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合適的角色鑒定及合適的操作方法,對於企業多年的沉積和瓶頸就起到了解決和緩沖的效應,當然,前提條件是業主本身的支持力度和變革決心也是比較關鍵作用的。
企業發展中有兩大無形資源損耗十分嚴重,一是不善於由內而外的環境經營,也或者說企業必備的文化建設,尤其是大多數中小企業粗框式管理,讓企業資源流失嚴重,缺乏軟性導致組織氛圍格格不入,員工沒歸宿感,骨幹成員流失嚴重,留下員工即使工作也會因為內心缺乏平衡感,有意識和無意識的造成損耗和廢品的增加,一定程度上都將形成惡性經營環境。
我們研究發現,中國企業、尤其中小企業的員工離開原單位以後,有很大比例成員會言及原單位,且幾乎95%以上會不滿意,這一定程度上除了中國職業化的程度有待改善之外,企業需要在軟性管理上下功夫也勢在必行,應更多通過無形資源力量來平衡日常管理實務,就近富士康員工的十四跳,已經給所有企業敲響了警鍾,現代人對環境和精神生活、工作條件的要求,已經在一個層次上。
我們從事營銷咨詢多年,每每與許多中小型企業談及咨詢,甚至大部分並未意識到,軟性操作和過程的有機運營對結果的重要性,更多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很多希望能夠在近期提高業績,增長利潤為咨詢的基點,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現狀,也無可厚非,同時應看到市場的真正競爭力,才是中小企業發展擺脫困境應作手建設的本質。
筆者認為,中小型企業主,要明確企業的本質和應有的使命是第一步,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建立具有自身核心力發展元素,形成自身經營環境,消除企業只有做大做強以後才有文化及理念的價值觀念;多年的研究發現,一定是企業具備了做大做強的條件以後,才可能做大做強的,否則永遠都是在小格局的環境中掙扎不止,這是發展的事實。
我們談及資源的理解就要談及資源的擴展,在一些文章中談到企業、組織的經營力總是由內而外經營展現的,換言之,企業無安內,則無法有效地攘外,說白了,企業發展的本質就是先要經營好自己的員工,塑造一片祥和環境,讓員工的智能和技能得到最大化的運用,讓潛能得到深度的開發,也只能做到這樣的條件,才可能做到盡可能少浪費或者不浪費資源。
我們研究發現,企業在三種資源上浪費最大,一是時間資源,二是空間資源,三是由於時間和空間因素造成的人力資源最大浪費。
有效時間之內效益和效率,這需要企業在管理和營銷基礎上更深入挖掘,提高產出比;空間距離的調節也是資源最大損耗之一,有人與人之間思想空間的距離,也有物與物之間達成比例,空間的關系力,都是資源的再生力量發展的局限。
最大的損耗還是由於時間和空間的關系造成的人力資源的損失,我們談到這點,首先是在人的內在和外在需求滿足的基礎上談到,人的平衡需要「物質、環境和精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層次,人復雜思想和慾望又是各不相同、千差萬別的,因此絕對滿足則較難,三者兼顧平衡卻可以做到。
每與企業談及發展,無不談及人平衡,我們總是建議三者搭配,尤其中小企業本身物質條件不充裕基礎上,若不能有效的通過環境和精神激勵,則很難獲得更大的突破,恰恰中小型企業的管理方式較為粗框,要突圍,就要改善,不是做不做得到的問題,而是必須做到的問題,除非是隨波逐流。
中小型企業的優勢在於,具有船小掉頭快的特點,對於一部分中小型企業來講,由於文化基因尚未定型,重塑和再造的成功率反倒較高;這也是資源整合的優勢環境之一,若能夠建立具有自身核心力,即,具有自身特點的價值鏈整合,及商業模式,就能夠在行業競爭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形成自身的模式,對於進一步整合行業資源、和對目標消費群的吸引都將起到積極地作用。
營銷、價值鏈及商業模式,是資源整合的高端,也就是企業構建品類,或者制定自身特點的游戲規則代名詞,我們研究發現,無論是當今世界五百強還是國內中小型企業能夠獲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自己的商業模式,或者說盈利模式,也就是自己標準的制定者,無論是「快餐業的麥當勞和肯德基復制模式」還是「GE多元經營模式」也或是戴爾的直銷模式、還是英特爾的標准模式,國內近幾年快速發展「阿里巴巴BTOB模式,還是蒙牛模式,無論時間久遠否,都是通過自身設置的商業模式而獲得成功的,即使追隨者和跟隨者也是通過合適定位,擁有自身模式設置基礎上獲得成功的。
當然,要看到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還在價值鏈的低端掙扎。(ODM,、設計製造商,OBM、品牌製造商,OEM、生產製造商)中國作為生產製造大國的代名詞,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企業的未來何去何從的問題,若無遠慮,必有近憂。
營銷的本質就是,資源的整合,營銷資源的整合,是內部的,也是外部的,可是,個人的,也是團隊的,是本企業的,也與外企業深度合作的,既可是本行業的,也可是外行業的,可以多行業的,商業競爭實際上就是,各種經濟體資源的再組合過程,而成敗的關鍵在於是否迎合了相應的硬性和軟性的規則,迎合了時勢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