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竹子產量最多的省份是
竹原產中國,主要分布在南方,產量最高省份是四川,重慶,湖南,浙江。
中國有37屬約500種,以四川地區為主。在中國有熊貓之家和竹林深處的典故。在重慶的梁平,浙江的安吉、臨安、德清等地,都有漫山的竹海。
著名的電影《卧虎藏龍》中竹林打鬥的劇情,在安吉的竹海中拍攝的。中國的竹種分布全國各地,以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最多,秦嶺以北雨量少、氣溫低,僅有少數矮小竹類生長。
竹子是高大喬木狀禾草類植物。記載有70餘屬,一千多種,但其中許多是同物異名。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
分布於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也最多。竹子的地上莖木質而中空(我們稱為竹桿),它是從竹的地下莖(根狀莖)成簇狀生出來的。
(1)2020年資源縣竹子多少畝擴展閱讀:
竹子生長環境
氣候
竹類大都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盛產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竹子是森林資源之一。全世界竹類植物約有70多屬1,20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少數竹類分布在溫帶和寒帶。
竹子是常綠(少數竹種在旱季落葉)淺根性植物,對水熱條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水熱分布支配著竹子的地理分布。東南亞位於熱帶和南亞熱帶,又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風匯集的影晌,雨量充沛,熱量穩定,是竹子生長理想的生態環境,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
當前全世界竹林面權約2,200萬hm²。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為3大竹區,即亞太竹區、美洲竹區和非洲竹區,有些學者還單列,歐洲、北美引種區」。竹子在下雨後生長的很快。
土壤
竹子對土壤的要求,土質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和礦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由於叢生、混生竹類地下莖入土較淺,出筍期在夏、秋,新竹當年不能充分木質化,經不起寒冷和乾旱,故北方一般生長受到限制,他們對土壤的要求也高於散生竹。
水分
竹子對水分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
2. 我想知道竹子的畝產量如何
種竹子最先是可以按株距和行距來定植於大田的,比方株距和行距都是2米。但是種竹子有它的特殊性。即種植之後,他會自己在其根部附近繁殖的,很難完全按人為的距離來控制其密度。因此很容易失控而成為一叢一叢的。這就全靠用挖去竹筍的被動方法來調節。所以種竹如何能使得竹林能夠種出有整齊的林相。恐怕在林學方面還是個未解決的問題。因而其畝產量就很不穩定。
3. 貴州竹子產業有哪些
受訪者:李文勛、曾凡中總經理
采訪地點:貴州赤水新宇竹業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
采訪實錄:
Q: 請您談一談目前我國竹產業的現狀。比如:產業區域分布、生產力水平(技術、裝備、管理)、市場狀況等等。
A:中國是世界竹子王國,四分之三的竹子都在中國。竹子資源的分布主要在南方的幾個省。四川有十三個縣市有,總共十幾萬畝,但是分布不很均衡。赤水是幾十萬畝,貴州百分之八十的竹子都在赤水。雲南有很多竹子是龍竹,材質不行,比較粗糙,用於產品,檔次比較低,下一步怎麼開發我們也在考慮。因為應雲南竹產業的邀請,我們去幫助開發和綜合利用。就是把四川的竹子作為表面材料,把那個龍竹作為中間材料。現在用的東西,不管有多厚,只是消耗掉表面。像地板,只是用掉面上的油漆,當磨損了油漆用到木材、竹材了,你就想要換了。所以說在制材的問題上,國外經濟、文化、素質發達的國家也充分利用枝材,提倡用復合板。竹產區的分布大概就是這個情況。
生產力的水平高的還是在沿海。由於它的地理位置、經濟的發展和信息等等一系列的原因,沿海竹企業也就發展得大一些、快一些,專業化程度高一點。他們做一項就專一項,比如說:做地板就做地板,或者榻榻米。當然,沿海有這個條件,通過政府的引導,協會的引導,他們已經走在前面。就西南地區而言,技術裝備水平等各方面都要差一些。以我們公司來說,處在一個受交通、距離、時間、信息限制而且比較封閉落後的貴州的一個縣級市。每當我們要辦成一件事,完成一件產品,要比東部地區多付出一倍甚至兩倍的人力、物力、財力,這是對我們相當不利的劣勢。但是反過來說,正是因為貴州落後,開發較晚,資源或其它方面沒有受到破壞,在資源方面就給我們帶來了優勢。如何將兩者綜合起來,這就是我們公司一貫走的多元化產品、原材料綜合利用的一條路。只有走多元化產品、原材料綜合利用才能消化我們的不利因素-成本等等一系列的。
從市場方面來講,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木材的需求越來越緊張。很多國家由於對森林的過量採伐,造成了自然災害。政府不但禁止採伐,還通過立法的手段保護,像現在的印尼、緬甸還有其它幾個東南亞國家。偷伐了以後是要判刑的。木材的緊缺給竹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中國入世以後,跟國際接軌,中國的市場就是國際市場,很多的財團都看好中國市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這個市場的需求量也是相當大的。近來的十多年,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的理念、先進設備的應用完善了竹製品的加工。這應該是一個前景很好的產業。竹子被專家和人們認為是地球的第二森林。竹子由於生長周期等一系列原因,發展比較快。竹子的加工已經進入了工業化領域。它開發的價值越來越受重視。由它開發的產品不但替代了木材,還勝過了木材,受到了國內外很大一部分人的贊賞和接受。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竹產品的銷售市場前景應該很好,是一個朝陽產業。
Q:貴公司是如何發現並決定進入竹產行業的?將來有什麼樣的遠景規劃?
A:新宇公司的前身是復興傢具,我們搞了傢具、裝修搞了五六年。後來赤水建市,我們把傢具廠搬開,建成酒店。在酒店經營正常的情況下,我們要開始向第二、第三業發展,尋求的這個項目。
作為赤水,有這樣大的、豐富的竹子資源,隨著國外先進設備和台灣設備的引進,特別是台灣,提供了一些先進的設備,開發新的產品。當九五年我們發現竹子地板以後,我們就一直跟蹤這個項目。如何把當地竹子資源利用起來,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可持續發展的產品項目,所以我們堅定不移的開發竹子這個產品。如果我們不介入這個,我們是有很多機會發展的。實際上新宇公司是非常挑剔的,引導了赤水各行業。我們的意識是超前的,由於市場沒有形成,沒有成功。我們放棄了很多,比如說搞房地產,再比如說八八年,成都兩個傢具廠邀請我們去,我們的技術是領先的,傢具又非常受歡迎。如果當初不考慮留在赤水,在成都也是好幾個億的資產,錯過了這個機遇,這是第一個。竹產業的發展也是相當好的,這是第二個。
Q:請您從個人角度介紹一下您在竹產行業方面的成長經歷。有哪些令人難忘的事?
A:我們介入這個產業以後,發現歷代詩人古人都留下了贊美竹子的詩句。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跟竹子結下了不解之緣,對竹子開發有種熱愛,所以我們放棄了很多賺錢的產業,致力於竹子的加工。 這個是相當辛苦,相當難受的,但是還是堅定不移的走下來了,把這個產業開發好、做大。
作為我個人最難忘的事就是我的後半生在赤水開發這個竹產品。我們也不談經濟、稅收、三農、就業和帶動一大批相關產業及生態等等,這是一個企業在生存發展中應該做的社會責任,真真正正的最大貢獻就是為赤水培養了一大批熱心於竹業開發的工程、技術、管理人才。也許將來是赤水的一種財富。赤水是上帝安排了的貧困貧礦縣,有的是地上的森林資源,地下沒有礦藏資源。赤水有30萬人,城鎮佔了六、七萬人,有二十二、三萬農民。隨著退耕還林,大概農民中的百分之六七十,有十幾萬的竹農,祖祖輩輩靠栽竹子、賣竹子為生,而且依然要維持下去,為子孫後代。畢竟離開赤水的人是少數,除了讀書、當兵的少數人,百分之九十的人應該是留在赤水了。赤水的經濟發展,竹產業已經佔了一半,這是舉足輕重的,已經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事情。
Q:作為竹產企業,請您談談您們的擇人、用人觀,企業核心文化等等。
A:說實在的,我們公司也是近幾年才招了些大學生、高中生。以前都是些鄉土人才,勤奮、吃苦、動腦筋一生都受用了。隨著公司的發展,跟著我們一起從傢具廠、大酒店過來的,還有後來的,當然淘汰了很多,最後沉澱下來的基本上都是新宇公司的骨幹了。我們這里有個特殊的情況,因為這個環境條件構成了,我們也希望有大學生、碩士生來補充企業,但是赤水的環境條件限制了。因為文化生活、物質需求比較差。所以我們自己在一邊生產,一邊實踐,一邊培訓,引進來、走出去,走自主開發,全方位的從實踐當中來培養一些人才。
在用人的問題上,始終堅持:一個是人品,要德才兼備。第二個要勤奮,能夠吃苦。具備這兩條,只要動一下腦筋,經驗是積累的。現在媒體等各方面都很發達,只要用心去學習,不管知識理論,還是實踐方面。所以,在用人方面,我們處在這樣一個環境條件,始終走一條自立更生的道路。但是,知識還是要不斷地學習,各方面的東西都要吸收,包括我,現在六十多歲了都在讀書,從中去探索一些東西。理論的東西在漫長的實踐過程當中積累些經驗,在理論上能舉一返三。在用人的問題上,我們認為第一個是人品,第二個是勤奮,吃得了苦不?這是關鍵。我們歡迎而且渴望人才。
Q:知識理論與企業實踐可能會有些差別,請您給我們現在正在進行本專業學習的在校大學生提點建議。
A:在大學期間的時間不要荒廢了,一定要學到全面的理論知識,這是必不可少的,為你們下一步進入社會,進入單位,進入實質的工作大有好處。因為我們先天不足,後天乾的工作很吃力,雖然我們勤奮,又能吃苦。有知識,有文化,先天就要省勁得多。光是理論的東西,在企業也是行不通的。用理論的東西配合在實踐上,還要活學活用,要適應這個環境。如何去適應,把先天的理論知識和文化與後期的工作實踐相結合。用毛澤東說的,要活學活用,不能搬死教條,鑽牛角尖,一點都不能變通。事物是發展變化的,這是非常重要的。我首先給你們建議一條,送你們三句話:勤奮、吃苦、動腦筋。
Q:竹文化對竹產業、竹企業及赤水地區有何影響?
A:我們在赤水作了一個應該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解放前後五十年,竹業開發才有個起步,以前全是手工。赤水有豐富的竹子,有百分之六十的人祖祖輩輩都要以竹子為生——種竹子、賣竹子。那麼竹子的開發是相當關鍵的。如果沒有人來開發,竹子就賣不起價,農民就談不上富。現在黨中央提出的「三農」問題,解決農民致富奔小康。作為竹子的後期加工,新宇跟其它產業有一定的區別,不但涉及經濟、社會、生態還有個政治效益。竹產業已經是赤水的支柱產業了。新宇公司為赤水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就是人才、專業技術,管理以及市場的佔有,還有就是我們的創業精神。
Q:貴公司竹產品豐富,有竹地板、竹傢具、竹生活用品、竹工藝品、竹飾材等,比較全面。請問為何求全?是否考慮過只做某一兩個產品?
A:專業化是國際發展的一個方向,在一個行業里,做大、做強、做專,在行業里最大,某些情況下是大家的一致口號。我認為,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哪一個地區、哪一個行業、哪一個時期來考慮。比如說新宇公司,要去做專,環境條件絕對不如東部沿海。配套的廠家沒有,下游的材料、邊角余料沒有人來消化。再說每個產品都有它的市場周期,有低谷有高潮,而且不可避免的受自然災害或其它因素的影響。比如說禽流感、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了市場的各個方面。在我們這個特殊的環境下,只有開發多元化的產品,把材料的利用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才能降低我們的成本,化解後期市場競爭的風險,增強市場競爭力。但是多元化的產品並不一定意味著全面開花,某種情況下產品要的是勢,某種情況要的是利。琳琅滿目的商品馬上把顧客的心吸引過來了。百分之九十八的綜合利用率就是在這個環境條件下把材料利用起來。一段竹子,下面做啥產品,上面做啥產品,再上面又做啥產品,要把原料消化完,這就是我們能夠參與市場競爭的一個優勢。只有走多元化產品、綜合利用,我們才能敢跟東部沿海競爭。
Q: 做竹產業除了在技術、設備上要解決一些問題,在產品設計上是如何做的?請您談談。
A:可以借鑒的很多,像木材傢具、金屬傢具以及其它傢具,通過竹材的特殊性能如何去提升。比如說曾總搞的那個竹管材,一旦成功,可以搞很多的仿古傢具。這個在檔次等各方面都很好,它有個文化品位在裡面,可以滿足人們更高品味文化的享受。還有就是對時尚前沿傢具的追蹤和與科研機構、院所的合作以及對竹產業相關的竹時尚文化前沿、人們的生活起居有關的追蹤。
4. 中國十大竹子之鄉是指哪些地方
中國十大竹子之鄉是指:
1.浙江臨安:臨安市地處浙江省西北部,西接黃山,東鄰杭州,是長江三角洲的一顆綠色明珠。全市幅員3126.8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22個鄉鎮,人口51萬。
2.浙江安吉:安吉縣位於浙江省西北部,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迅速崛起的一個對外開放景區,北靠天目山,面向滬寧杭。全縣轄16個鄉鎮(開發區),人口45萬,面積1886平方公里,建縣於東漢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漢靈帝賜名「安吉」取之《詩經》「安且吉兮」。
3.江西宜豐:宜豐地處北緯28度17分至28度40分,東經114度30分至115度08分之間。全縣土地面積1935平方公里,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形成,一個東西長71公里,南北寬51公里的東西向「棱形」地貌構成大致是「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園」的格局,山地面積約12.7萬公頃,佔65.4%。2001年末農用耕地面積2.36萬公頃, 佔12.17%,水面6200公頃,僅占 3。20/o;道路與庄園約2.2公頃,佔有11.23%,其他用地約1.63萬公頃, 佔80/o。海拔高度在45米至1480米之間。最高峰是麻姑尖,海拔1480米。
4.江西崇義:崇義縣地處江西省西南邊陲,毗鄰廣東仁化、湖南汝城、桂東,縣城距省會南昌市506公里,至廣州417公里,達深圳570公里,到贛州97公里。是全國南方重點林業縣、全國森林經營示範縣、全國「十大之子竹鄉」、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範縣。
5.湖南桃江:桃江是國家命名的「中國竹子之鄉」,全縣有竹林50多萬畝,其中萬畝以上的竹林,有32處。位於縣城近郊2公里處的桃花江洪山竹海就是這翠竹世界中一顆光彩閃爍的寶石。她以獨特的竹林自然資源為基礎,熔山水、佛教民情風俗於一爐,是具有旅遊、避暑、療養、野營、度假、科研等多種功能的旅遊勝地。
6.貴州赤水:赤水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聞名,1994年被國務院劃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風景區面積占市域面積近70%,共有十大景區,均以原始古樸、自然天成著稱,被權威專家贊譽為「桫欏王國」、「竹子之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以地貌奇特、山峰廷秀、森林蔥郁、溝壑縱橫、百川競流、物種繁多為世人稱羨。
7.廣東廣寧:地處廣東省西北部,北江支流綏江中游,氣候和環境十分適宜竹子生長。境內氣候屬南、中亞熱帶過渡型,光源好,熱量較足,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適應多種植物生長,尤其是竹子的生長,為發展竹子生產與經營提供有利條件。
8.福建順昌:順昌縣位於福建西北部,是重點林業縣和毛竹基地縣,竹業已成為順昌縣農村的致富產業,全縣竹加工經營企業100多家,竹產品達4大系列近50種,產品遠銷10多個省市及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9.福建建甌:建甌市簡稱芝,素有「金甌寶地」、「綠色金庫」、「竹海糧倉」、「酒城筍都」之稱,盛產厘竹、筍干、香菇、木耳、松脂、錐栗、蓮子、澤瀉、山蒼籽、仙人草等50多種土特產品。
10.安徽廣德:廣德縣地處安徽省東南,蘇浙皖三省交界處,廣德盛產「毛竹、板栗」;被譽為「竹海栗鄉」。廣德毛竹位居全國第七位,各種竹工藝產品遠銷世界各地,並於99年成功召開了第四屆中國竹鄉聯誼會。
5. 種植竹子區位優勢條件是什麼
竹子屬禾本科植物,一年種植多年收益,其品種較多,用途廣泛,具有較高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我國是世界上竹子資源分布最豐富的國家,全國竹林面積達***萬公頃,年產毛竹*億根,其它竹材****萬噸,竹筍***萬噸,竹業年產值***多億元,出口創匯*億美元。目前,國內外市場對竹產品需求量大,且供不應求。因此,發展竹子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縣委、縣政府提出保南發展竹子產業,合民心、得民意,機不可失,勢在必行。
一、竹子資源的發展與現狀
我縣現有竹子資源*.*萬畝,品種以桂竹、金竹、楠竹、水竹、青竹、苦竹、山竹等為主,竹子生產基本上以農戶宅基地、自留山和房前屋後居多,主要分布在李廟、長坪、肖埝、薛坪等鎮,其它鎮和林場也有一定數量的分布。據初步統計,我縣每年可收購竹材****萬斤,主要用於造火紙原料和半成品加工,兼有少數品種外銷增值,獲經濟收入***萬元左右,畝平竹林經濟收入在**元左右,效益非常低下。通過調查,在我縣發展竹子產業過程中,綜合分析還存在以下薄弱環節和不利因素:
1、認識有盲區。廣大幹部群眾對竹子產業的發展不是很了解,看不到優勢和潛力,由於傳統觀念的束縛,對竹子生產不抱增收希望,存在自產自用,滿足半成品生產。特別是對其潛在的市場經濟優勢缺乏一定的認識,對科學經營和規模發展竹子缺乏一定的膽識和氣魄。
2、技術跟不上。我縣懂技術、善管理竹子栽培的科技人員非常欠缺,科技力量跟不上。我縣在竹子產業的新品種開發上幾乎是個空白,研究太少,在這方面的科技人員幾乎沒有。因此,新發展這個產業急需選派一批年富力強,有培養能力的科技人員外出學習,然後用科技指導發展的全過程。
3、示範缺大戶。主要是缺乏有一定說明力的科技示範戶, 縣竹子培育管理基本上停留在傳統栽培、傳統管理和栽而不管、任其發展的狀態,從中獲取的經濟效益很低。同時,品種落後、產品單一、銷售以出賣原竹為主。因此,靠發展竹子增收的農戶少、規模小、大戶缺、效益差,發展竹子產業缺乏科技示範戶強有力的帶動作用。
4、投入有阻力。發展竹子產業首先應從抓好竹子品種關入手,而我縣優良竹子品種不多,大部分需從外地引進,這需要很大一筆資金。據市場調查,從浙江臨安引進雷竹品種,每株單價*.*元,每株運費**元左右,再加上其它費用,栽培*株引進品種造價在**元左右,設計每畝栽***-***株,每畝種苗投資在****元以上,投入費用相當高。因此僅靠一個部門或農民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再則,我縣財政也比較困難,一時聚集大量資金發展竹子也不現實,鑒於這種情況,在近幾年內大規模發展竹子有一定阻力。
5、市場壓力大。由於我縣竹子品種少、面積小、起步晚,浙江、福建及我省的咸寧等地竹子產業已走在全國前列,而且竹子製品已佔據了一定的市場。因此,我縣發展竹子產業在今後的市場競爭中存在不可預測的風險阻力。
二、發展竹子的優勢與條件
1、山場面積較大,發展竹子的坡耕地多。我縣屬「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區縣,山場面積近***萬畝,佔全縣總面積**%,其中坡耕地面積達**多萬畝,將為我縣發展竹子提供廣闊的空間。
2、氣候條件適宜,適合竹子的正常生產。我縣地處鄂西北,年平均氣溫**.*℃,年降雨量***-****毫米,土壤PH值*.*-*.*,土壤以山地紅壤、黃棕壤土質為主,這些條件都非常適宜竹子的正常生長。
3、野生竹種豐富,具有一定的發展基礎。我縣的每個鎮都有不同面積的竹子資源分布,經研究竹子的專家初步認定,我縣的金竹、楠竹資源在本地表現良好,可以進一步發展壯大,全縣野生竹種資源已達*.*萬畝,已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
4、發展已有典型,開始嘗到種竹的甜頭。經初步調查,長坪鎮龍鳳村有一農戶種野生毛竹*畝,每年採伐竹子****斤,按目前市場價每斤*.*元計算,每畝凈收入***元,*畝竹園年收入****元,效益比較可觀。薛坪鎮順流村有一戶農民種竹子*.*畝,年產值在***元,平均一畝地收入在****元。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有近****多戶農民利用房前屋後發展自用竹。
5、勞力資源豐富,有利於發展竹子生產。竹子生產簡單,操作方便,適合於不同群體的人參與開發,能夠更好地解決當前我縣農村勞動力過剩問題。
6、具有區位優勢,銷售市場前景廣闊。我縣地處湖北西北部,距襄樊市中型城市僅**公里,距國家大型城市武漢也只有***公里,而且有襄樊、朱市兩個火車中轉站與全國各地相通,交通條件方便。目前,我縣組建成立的水鏡山野菜公司,在竹筍加工方面具備一定的基礎,生產後的產品能夠通過各個窗口銷售到外地市場,具有一定的市場基礎。
7、海拔高差顯著,有利多品種竹子搭配。我縣境內海拔高差顯著,有利於發展多品種竹子相搭配。我縣地勢西高東低,高差**-****米,根據不同的高差形成的小氣候條件,可以發展早、中、晚不同品種竹子,達到一年四季有筍出。
三、發展竹子的建議與措施
針對以上現狀和優勢分析,如何抓好保南竹產業建設與發展,我們認為全縣在發展竹子產業上必須注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統一干群思想,形成發展共識。發展竹子產業是一項新型產業,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對此看法各不相同。因此,縣委、縣政府首先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組織相關部門、科技人員、各鎮領導廣泛徵求意見,開展大討論,做好深入的調查研究,探討發展竹子產業的可行性,爭取認識上的高度統一性和一致性。縣委、縣政府還要研究出台《關於發展保南竹子產業的決定》,用文件武裝骨幹,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圍繞《決定》內容,立足「一縣一品」,一屆接著一屆干。同時,從現在起,全縣要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向全縣廣泛宣傳,利用各種會議大講竹生產的作用、技術、要求,在全縣上下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
2、搞好規劃設計,確定發展目標。要堅持「一個目標抓到底,一個路子走下去」的原則,在開展現有竹子資源調查的基礎上,由林業部門結合保南縣情,制定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規劃,建議確立「三步走」的發展目標:第一步,穩妥辦好示範點。爭取今冬明春發展竹園面積***畝,利用現在竹園資源「以園擴園」***至****畝,抓好*至*個亮點工程,為全面鋪開作準備;第二步,培育優良種竹林。通過引進繁育建****畝種竹繁育基(本文權屬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www.網路.com查看)地,為進一步擴大竹園面積提供優質壯苗;第三步,集中全力,上規模。力爭用*-*年時間使全縣優質竹林面積達到**萬畝,竹產品加工開始起步並形成特色。
3、統一優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竹子產業發展首先必須有優良的種竹品種和資金投入。在資金的投入上,我們建議縣委、縣政府必須從財政上擠出一定數量的資金對發展農戶給予一定的補助,解決發展農戶投入問題。可以採取金融信貸發放小額貸款;民政部門解決因發展竹子導致生活困難的農戶;財政部門解決發展竹子面積的農戶稅收緩交或減免問題;林業部門結合退耕還林項目解決發展農戶的吃飯問題,舉全縣之力,多管齊下引導農戶把基地建起來。
4、統一典型帶動,樹立樣板工程。抓好典型宣傳,依靠典型帶動,是促進一個產業發展的先決條件。建議在我縣交通條件方便、土地資源良好、群眾認識度高的地方,選擇一定數量的典型示範戶重點扶持,實行一個部門幫扶一個村,一個領導負責包一片,嚴格按照科學管理的經營方式,抓好基地建設,通過一戶典型帶動一個村,一個村帶動一個鎮,一個鎮帶動整個縣,最終實現全縣竹子產業的大發展。
5、強化領導服務,抓好檢查督辦。堅持行政首長負責制和分管領導負責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6. 請假各位高手哦,竹子在我國的主要分布省市是17個吧,那是哪17個呢
竹在中國分布與區劃
V7\7@*l-a#p+Qpm
中國竹類資源十分豐富,有適於熱帶生長的合軸型叢生竹種、亞熱帶生長的單軸型散生竹種和高海拔高緯度地區生長的耐寒性強的復軸型混生竹種。
據統計,全國竹類植物共有48個屬,500多種。這些竹種分布在北緯40о以南的廣大國士上。由於各地氣候、土壤、地形的變化和竹種本身種屬特性的差異,中國竹子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和區域性
分區系統Ⅰ:(4區)
1.黃河----長江竹區
位於北緯30°~40°之間。年平均溫度12~17℃;1月平均溫度-2~4℃。年降水量600~1200mm。 在本區內,主要有剛竹屬、苦竹屬、箭竹屬、青籬竹屬、赤竹屬等的一些竹種。2.長江----南嶺竹區
8g7?/} i8~ KhW 位於北緯25°~30°之間。年平均溫度15~20℃,1月平均溫度4~8℃,年降水量 1200~2000mm。 本區是中國竹林面積最大,竹子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其中毛竹林的面積 280萬hm2。 在本區內,主要有剛竹屬、苦竹屬、短穗竹屬、大節竹屬、方竹屬等竹種。
3.華南竹區
位於北緯10°~20°之間。年平均溫度20~22℃,1月平均溫度8℃以上。年降水量 12000~2000mm以上。本區是中國竹種數量多的地區,主要有酸竹屬、刺竹屬、牡竹屬、藤竹屬、巨竹屬、單竹屬、茶稈竹屬、梨竹屬、滇竹屬等竹種。
4.西南高山竹區
位於華西海拔1000~3000m的高山地帶。年平均溫度8~12℃,1月平均溫度-6~0℃。年降水量800~1000mm以上。 本區是原始竹叢,大熊貓、金絲猴等珍貴動物的分布區,主要有方竹屬、箭竹屬、采竹屬、玉山竹屬、慈竹屬的一些竹種。o8tU/g b\
千百年來,國內各地之間,進行了人工引種栽培。特別是本世紀60~70年代,大規模的「南竹北移」引種工作,在黃河流域新發展竹林4萬hm2。此外,從東南亞一些國家和日本引種了一些竹種,從而更豐富了中國的竹種資源。
分區系統Ⅱ:(5區含2亞區)www.htchi.com
中國是世界竹子中心產區之一,是世界上竹類資源最為豐富,竹林面積最人、產量最多、栽培歷史最悠久、經營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有木本竹類植物31屬300多種,竹林400萬公頃,佔全世界竹林面積的1/4左右,主要分布在華南、西南地區及華東的福建、浙江、江西、台灣和華中的湖南、湖北等省。全國除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和吉林等北方省區無竹子分布外,其它省市都有竹子生長,大體可分為5大竹區,包括2個竹亞區。
1.北方散生竹區
黃河以南,至南嶺以北中亞熱帶和北亞熱帶廣大地區。散生竹類為主,亦有部分混生型竹類,其中長江流域的竹子種類較多,主要是剛竹屬Phyllostachys、大明竹屬Pleioblastus 、短穗竹屬Brachystachyum等的竹種。
2.江南高山竹區文玩天下
本區基本上處於武夷山系、南嶺山系、貴州西部至四川盆地一帶的中亞熱帶南部內,區內叢生竹、散生竹、混生竹均有分布,叢生竹多分布於河谷、平原、丘陵地帶,散生竹和混生竹類大分布於山地上。
3.西南混合竹區文玩天下
地處於貴州西部至四川盆地一帶的中亞熱帶南部內,區內叢生竹、散生竹、混生竹均有分布,叢生竹多分布於河谷、平原、丘陵地帶,散生竹和混生竹類大布山地。
4.南方叢生竹區
本區水熱資源豐富,竹林主要由叢生竹種組成。由於水分條件的差異,本區又可分為兩個亞區:
(1)華南亞區:包括台灣、福建東南部、廣東南嶺以南、海南北部和廣西東南部等地,竹林以刺竹屬Bambusa種類最多。
(2)西南亞區:包括廣西西部、貴州南部、四川南部、雲南和西藏喜馬拉雅山地區。竹類主要是由牡竹屬Dendrocalamus,巨竹屬Gigantochloa、泰竹屬Thyrsostachys和箭竹屬Sinarundinaria等的竹種組成的竹林。 5.瓊滇攀援竹區文玩天下6UqZxe)F
包括海南中部和南部,雲南南部和西部、西藏南部等地。竹類主要是叢生竹類,由於該地水熱資源極為豐富,竹類植物稈細枝長,很難單獨直立向上生長、需要有其它植物支撐使其攀援向上。www.htchi.com
此外,黃河以北地區也有少量比較耐寒的竹種分布,但因氣太低,加上計較乾旱,竹林培育需要人共灌溉,且稈形比較矮小,竹子在當地生產和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較低。
文玩天下 附:江西毛竹區劃
A 江西毛竹可分為三個集中分布區。
1.第一個在贛西 北起武寧,修水南部,西起靖安、奉新,經銅鼓、直豐、萬載、宜春、分宜、萍鄉、安福、永新、泰和、井岡山、遂川至贛南的上猶、崇義和大余縣,約在北緯25°20』~29°00』,東經114°~115°之間
2.第二個分布區位於贛東北 北起浮梁、婺源縣,往南經德興、萬年、弋陽、上饒、廣豐至貴溪和鉛山縣,約在北緯25°20』~29°30』,東經114°10』~118°20』之間。
3.第三個分布區位於贛東部 包括臨川市和金溪縣南部、崇仁、樂安、宜黃、南城、資溪和黎川縣,約在北結緯27°20』~27°40』,東經115°40』~117°10』之間。三個集中分布區內有毛竹林面積約700萬畝,約佔全省毛竹林面積的75%,包含36個縣(市),其中33個縣(市)面積在5000公頃(7.5萬畝)以上。 江西中小型竹類資源
據1993年全省竹類資源調查資料,全省有毛竹以外的中小型竹林面積126萬畝,總株數29.74億株,其中連片15畝以上的林分面積85.4萬畝,蓄積18.62億株,連片不足15畝的零星竹林面積40.6萬畝,株數3.64億株,散生竹蓄積7.48億株。
散生型中小型竹類資源以上饒、九江倆市最豐富,其次是贛州市和萍鄉市,吉安和臨川市,宜春市最少。
叢生型中小型竹類資源以贛州市最豐富,其次是吉安市,贛北叢生竹資源較少,且種類單純,主要是孝順竹。
7. 中國竹子最多的地方在哪
湖州為「中國竹海」,首先是因為這里的竹子全國最多,全國1/10的竹子集聚於湖州;其次是因為湖州單位面積的竹子數量全國最多。安吉是湖州竹子的主要產地,全縣國土面積僅1886多平方公里,但目前擁有竹林面積100萬畝,立竹量2.4億株。計算下來,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31畝竹子,有12萬7千多株竹子,這個密度是全國任何一個縣也比不上的。因為密度大,居高望遠,竹浪起伏,只有「竹海」一詞可以形容。這種壯觀,前人早有形象的描述:「入山不見寺,深在萬林中。遊人看不見,崗翠拔空濛。」安吉的竹海,現已成為著名的旅遊景觀,遊人留連於清翠之中,既能呼吸清新的空氣,吐掉塵世煩惱,又能感悟白居易「竹節心虛是吾師」的精神境界,洗去貪嗔痴,實為江南遊的極佳去處。獲得200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卧虎藏龍》,想必許多人都很熟悉,影片中有一場經典的「竹林斗劍」,就是在安吉的竹海中拍攝的。
稱湖州為「中國竹海」,還因為這里是全國竹子品種最多的地方。我國共有22屬200多個品種,湖州安吉人納天下竹種於一隅,辦起了世界最大的竹種園和竹子博物館,有竹種近300個。被國際林業專家稱為「竹子王國」。現在,安吉竹種園也被聰明的當地人打造為旅遊景點,2002年被評定為湖州首家國家4A級景點。
稱湖州為「中國竹海」,另個重要原因就是湖州人對竹子的開發利用水平全國最高,普通的竹子在湖州人手上實現了最大的增值。先說直接的經濟效益:竹鄉安吉在發展竹產業過程中,初步形成了從竹根到竹葉的系列開發產業鏈,竹根做根雕,竹枝編花籃,竹干壓地板,竹葉煉黃酮,每株毛竹的平均加工值達70元,以1%的立竹量創造了佔全國20%的竹業產值。據筆者了解,安吉的竹產業產值比福建全省還多。安吉目前產品開發已形成5大系列700多個品種,遠銷歐美、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加工值居我國十大竹鄉之首。其中,筍竹的開發尤其引人注目,它已成為湖州農業的一大新興產業,全市有筍竹面積139萬畝,以筍竹加工為主的加工企業有2000多家,年產值10億元。
8. 竹子幾年才能長成林500到1000畝的.
你借鑒一下吧 都是竹子差不多 這是我從禁止復制的地方 用源文件 考過來的有的地方源文件里的有的字母沒刪除(我是1點1點刪除的 好累...)請見量
麻竹系牡竹屬巨型筍材兩用竹,主產於亞熱帶地區,栽培歷史悠久,是長江流域及其以南重要的經濟竹種之一。麻竹又稱大葉烏竹,單筍重量可達5千克以上,成年竹直徑可達20~25厘米,竹高可達25米。麻竹前兩年生長較慢,從第三年開始進入迅速生長期,產筍量和竹桿直徑迅速提高。它既是一種經濟植物,又是一種綠化河灘荒山,防止水土流失的理想植物。麻竹在溫度為-7℃至42℃,
PH值在4.5~8的江河兩岸、荒灘、荒坡、房前屋後、田邊地角等均能良好生長,且栽培管理粗放,病蟲害極少,投資成本低,經濟價值高,一次投入可長期受益。一般畝栽111株(2×3米)或222株(1.5×2米),種植當年一般每株可產筍3~5條,畝產600千克左右,第二年畝產鮮筍2000~3000千克,第四年進入豐產期,進入豐產期後畝產鮮筍10000~16000千克,產值10000元以上。每年5月至11月為產筍期,產筍期長達半年以上。<br>
竹筍作為一種新型食品正在成為國際國內市場上的暢銷商品,而市場潛力大。就國內市場而言,全國12億人口,如每人食用1千克鮮筍,就需要培育幾百萬畝高產筍用林才能滿足其需要。目前,國際市場上筍片、筍乾的消費量達500萬噸以上,但市場遠未飽和,可見市場前景廣闊。<br>
麻竹除筍用外,其竹稈粗大,莖直,可作建築材料、竹筏、水管及抬扛等用。麻竹竹壁厚,但竹質較松軟,通過工藝加工為板材,其經濟效益更高。麻竹竹葉巨大,葉長15~35厘米、寬4~8厘米,可用於製作斗笠、船篷、蓑衣及包裝用品。近年來還利用竹葉提取黃酮、葉蛋白以及一些抗衰老物質,並製作竹葉酒、竹汁飲料等
1. 營造「四旁」林的整地挖穴方法</strong> 麻竹性喜溫熱、濕潤、肥沃的土壤,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廣大地區,利用田邊地角,房前屋後栽植麻竹營造四旁竹林,既能綠化美化環景,保持水土,又能收獲竹筍和竹材,獲取經濟效益。四旁栽植麻竹,一般地塊零星、面積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因此多採用挖穴植竹法營造,可以根據具體地形地勢,因地自宜,選擇適當的密度,如2×3米,3×3米等,進行整地和開挖栽植穴,一般栽植穴以長70厘米×寬60厘米×深40厘米左右規格,除去穴內石塊、雜草、灌木根系,表土填入下層,底土翻到表層以利風化。整地挖穴工作應在頭年冬季封凍前完成,以利土壤熟化。栽植後的3~5年內需逐年擴穴
<2. 營造成片林的整地方法整地包括林地清理、全面開墾和挖穴三個工序。造林整地質量好壞,不僅影響成活率,並且直接影響成林速度與竹筍產量。山地及丘陵坡地通常採用帶狀水平階整地,帶寬為1~1.5米,帶間距大小,主要視設計造林密度、種植點的配置及造林地的坡度大小而定。一般在坡度較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方,帶間距的寬度可以大些,以便攔蓄和保持水土。而需整理翻耕的帶面寬度也與坡度有關,通常坡度為10~20度、21~30度、31~45度以上的坡面,則整理翻耕帶面寬度相應為2~3米、2~2.5米及1~1.5米。對於坡度較緩的翻耕帶可進行全深翻30~40厘米深,對較陡的翻耕帶可先挖栽植穴(規格同上法),但需對翻耕帶內的雜草及灌木除去,其空間待栽竹後3~5年內逐年翻耕完畢。在坡度陡的地方,帶間植被(灌草)頭年可以只割刈而不挖翻,只挖栽植穴,以免帶來水土流失。待竹苗成活發筍生長後,第2~3年通過扶育逐年挖除。若在溝谷緩坡或河岸沖積地帶,則可採用塊狀整地。同樣既可以全面深翻或先挖栽植穴。整地挖穴填土需在頭年土壤封凍前完成
1. 麻竹苗的栽植時間</strong> 麻竹一般在3~4月發葉,6~9月發筍,栽苗造林最好在1~3月竹子「休眠」期進行。不過,在不同地區,由於溫度、降水的季節性分配不同,則造林時間也不一樣。如春季降雨充沛,無春旱的地區,1~3月份均可栽植;如有明顯春旱,但有充足水源灌溉或灌水條件好的,也可以在1~3月份內任選時間栽培;而既有春旱,又不能較好的灌溉的,應在春旱及將結束,春季較大雨量的降雨期及將來臨前栽植為好。這樣,竹苗栽種後就能很快滿足體內的水分動態平衡。這是確保造林成活率提高的重要一環,並有利於當年發筍長竹
2. 竹苗的選購與處理</strong> 竹苗應從正規公司購買,較大數量購苗時,應先前往苗地考察、簽訂相關合同。要按先整地改土,後栽苗的程序,銜節調運苗木時間。應隨挖、隨運、隨栽。如一時不能栽完,應放在陰涼避風處「假植」,或用稻草打濕後覆蓋,定時澆些水。遠距離運輸需打泥漿保濕包裝運輸,防止根芽乾枯。在運輸途中或上下車時要注意保護竹苗不受損傷。<br>
在栽植前,用鋒利快刀把竹頭傷口削平,除光竹頭筍殼,用濃泥漿(泥漿里加入適量濃度生根粉更好,生根粉的包裝袋上有使用說明,按說明操作)漿根備栽
3. 栽植方法</strong> 由於麻竹的地下莖有節間縮短的特點,在土壤中不作長距離的蔓延生長。栽苗時在整 翻好的土壤上或栽植穴上面需開穴(即挖窩)栽植,穴的空間處理很重要,要求每穴(每叢)用腐熟堆肥、廄雜肥15~25千克,與表土拌勻墊底,澆足底水,然後將竹苗直立栽植於穴內(直栽適宜於密植,常規稀植時也可以正面斜栽),分層對竹蔸蓋土。竹蔸部覆土時要使細土與之緊密結合,適當提苗,再覆第二次表土踏實,然後再覆心土,直至穴面成弧形,以免穴內積水,弧形高度僅高於竹苗稈基3~5厘米,栽植深度以剛露出竹枝的一個節為准。注意回土以壓實為度,不能用鋤頭捶打覆土;栽後灌足定根水;栽苗後,可用地膜或稿桿覆蓋,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發新根;覆蓋後若發現土壤乾燥或遇持續晴天,應揭膜灌水後再覆蓋上地膜。當氣溫回升,夏季到來時揭去所蓋地膜。竹苗成活走新根後才能按要求施肥,未成活或半成活時不宜施肥
三、麻竹的撫育管理技術1. 灌溉</strong> 林地土壤的水分狀況是影響造林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新栽的竹苗,經過挖、運與栽植,根蔸受到損傷,吸收水分能力降低。若土壤水分不足,竹苗會因失水而枯死;相反,若因林地排水不良,基至栽植穴積水,根蔸不能正常呼吸代謝,會腐爛死亡。所以造林第一年初,如遇久旱不雨(7~10天),土壤乾燥時,則必須及時灌溉;而當久雨不晴,林地積水或遭沖刷時,又須及時培土和做好排水工作。灌溉時可以開挖水平溝引水自流灌溉,灌水量以土壤濕潤為度;排水可在林地周圍開排水溝,也可在林中挖排水溝引出
2. 鬆土除草</strong> 新造竹林,在林枝郁閉前,每年要鬆土除草1~2次。第一次在5~6月,這時雜草幼嫩,易腐爛;第二次在7~8月。稀植林栽後的1~3年可以間作豆科作物,若有間種則結合撫育農作物進行。同時,注意結合鬆土除草進行壅垛壓青,把雜草鏟除後堆在竹蔸附近,也有培土的效果。這樣有利於竹筍生長,可提高產量
3. 施肥 </strong>每年3次。第一次稱春肥(基肥),3月中下旬扒土暴曬後進行,促進筍目萌發,增加竹叢產筍量。常用的春肥有人糞尿、豬欄肥、牛糞、餅肥等。一般每叢施人糞尿、豬欄肥或牛糞25~50千克,或腐熟的餅肥7~10千克,亦可施塘泥或堆肥150~200千克,肥料施入已扒開土的竹叢周圍,施後隨即蓋土。第二三次施肥(追肥),應在竹筍出土的初期和盛期(6~8月)進行,促進竹筍生長,提高其產量。追肥以速效化肥為主,每叢每次可施入氮磷鉀混合肥料(5:1:2)1~1.5千克,或尿素、硫酸銨等化肥0.5~1千克。先在竹叢四周開溝,將化肥均勻地撒入土內,或用水將化肥稀釋後澆灌,施後隨即蓋土。要注意防止肥料直接接觸嫩筍,以免引起竹筍萎縮死亡。
4. 培土</strong> 未出土的竹筍,筍籜黃褐色,筍質細白脆嫩、味鮮。竹筍出土受光後,筍籜變綠或暗褐,竹筍老化,筍質降低。因此,在竹筍尚未出土前,用細碎的潮土培土,可避免竹筍的筍籜見光變色,防止老化,提高竹筍質量。通過培土,還可培育大筍,提高產量,培土厚度一般為15~30厘米。
5. 扒曬</strong> 扒土是讓竹蔸上的筍目露出土面,暴見陽光,以便提高溫度,刺激和促進筍目萌發,同時也便於施肥。一般在2月底或3月初用鋤頭自外向內將竹叢四周的土扒開,使筍目露出土外,但應注意不要損傷筍目。然後結合施肥覆土填回土壤
6. 割筍</strong> 割筍應掌握日期,割筍過早,筍體過嫩,產量低;過遲,則筍體老化,品質差。一般出筍初期和末期氣溫較低,竹筍生長緩慢,可每隔5~6天割1次,出筍盛期,氣溫高,生長快,筍質容易老化,每隔3~4天割1次。
割筍時,先扒開竹筍四周的泥土,用割筍刀從筍蔸上部切下割斷,采割時切勿損傷附近筍目,割後必須用泥土覆蓋已割筍的筍蔸,如肥水充足,其上部的筍目還會萌發出竹筍。結合割筍覆土,在竹叢四周鬆土除草
7. 留筍養竹</strong> 采筍與留養母竹是重要的技術關鍵,因為竹林是異齡林,合理的年齡結構及每叢保留合理的立竹數量甚為關鍵,可以視為竹林產量形成的內因。母竹留養方法有以下兩種
7.1 第一種養竹方法</strong> <br>
第一年,竹苗栽植造林成活後,在首批出土的竹筍中,選留健壯的竹筍1~2株撫育成竹(第一次由母竹分生的後代,稱第一支派、第二支派)。新竹長成後,在冬季來臨前可砍去1/5~1/4的竹梢,以減少蒸騰,提高抗寒力,促使來年多發筍。此稱「留母」。關鍵是不能在中後期出的筍中去「留母」,也就是說,中後期筍可以全部挖食
第二年,把所有出土的竹筍全部挖食,本年度每叢可產竹筍5~10千克
第三年,將早晚期筍全部挖食,只在第一支派、第二支派的盛期筍中選留2~3株母株。如果初期選留母竹多了會過多消耗竹叢養分,影響當年竹筍產量;而晚期發的筍,往往成竹質量差,而且此時選留母竹到冬季梢部尚未老化,易受凍害
第四年,同第三年一樣留養母竹,至年底,每叢留存母竹(1~4年生竹)7~8株。此時竹林已開始進入郁閉成林,每叢產筍20千克左右
第五年,可把所有出土的竹筍全部挖食。
第六年,除首批筍選留2株外,可將全部出筍挖食,並於年底把第一年留養的母竹與栽植的母竹砍去。以後每隔5年進行一次
第七、八、九年就只採筍,不留母竹
第十年除采筍外,每叢選留新母竹3~4株,並於冬季將第三年留養的母竹砍除
總之,麻竹的經營管理,以每叢母竹保持在7~8株左右為好。造林成活後留好母竹,每年都可采筍。每隔4~5年疏伐一次,而疏伐當年又留母一次。最好在8~10年時挖老竹蔸一次,以放寬地下空間,有利於林地持續利用
7.2 第二種留養母竹的方法
在第1~2年「留母」,即第一年的首批筍選留2~3株。
第二年在頭年留的新竹上長出新筍,又各選留1~2株培育成新竹。這樣每叢竹中就有新竹7~8株
第三、四、五年只割筍,不留母竹
第六年除割筍外,每叢選留新母竹3~4株,並在冬季砍除3~4株老的母竹
第七、八、九年同第三、四、五年。
第十年同第六年,並將第一、二年留母的老竹蔸挖除
如此周而復始。由於筍用林每年要從林地里采筍,帶走大量有機物質,因此,為了確保穩產高產,必須補充養分。要求每年每公頃追施有機肥37500千克;並配合施用化肥,以氮、磷肥為主,每年每公頃225千克,可分期施肥。<br>
麻竹從出筍期到竹材砍伐利用期,一直都有可能受到各種病蟲害的危害。因此,病蟲害防治是竹林生產的一項重要的工作。現將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1. 竹象鼻蟲</strong> 竹象鼻蟲的幼蟲蛀食竹筍,使竹筍內部霉爛,繼而死亡。成蟲每年發生一代,於土室中越冬,次年5月開始出土活動,6~7月活動盛期。成蟲有假死現象,不善於飛翔,在筍體上啃咬筍籜纖維堵塞槽口。卵約經1周孵化為幼蟲並蛀入筍體取食,被害幼筍則逐漸死亡
防治方法 ①冬季結合林地墾復翻土,適當深挖,破壞竹象鼻蟲的土室。②在清晨或黃昏人工捕捉該蟲的成蟲,立即殺死。③捕殺幼蟲。當發現筍尖枯萎發黃,筍體變軟,則被蟲害的可能性極大,可用利刀切開捕殺
2. 竹螟 竹螟又稱竹苞蟲、竹卷葉蟲。幼蟲吐絲卷葉取食,大模發生時竹葉可被吃光,影響光合作用,使來年出筍很少。成蟲每年發生一代,有趨光性,在交尾產卵前需吸食花蜜補充營養,6月中下旬取食竹葉,7月中下旬老熟,到冬季在竹蔸附近疏鬆土中做繭越冬
①冬季結合墾復鬆土,消滅越冬幼蟲。②在6月下旬發現幼蟲卷葉時,可噴90%敵百蟲500倍液或50%敵敵畏1000倍液毒殺。③5月底成蟲出現期間,可用黑光燈誘殺。④蟲口密度大時,可在林中放「721」煙霧劑熏殺。
3. 竹蚜蟲 主要危害竹葉部至稈部。竹蚜蟲體形小,具有刺吸式口器,黑褐色,體外有少量的白粉覆蓋,在麻竹葉部或稈部密集生長,吸食汁液。這是竹林中一種十分常見的蟲害,特別是在竹林密度過大、通風透氣不良、過於潮濕的情況下,容易發生。<br>
防治方法:①加強撫育管理,注意林地清理,合理調節密度,改善通風透光度。②用50%樂果乳劑800倍液噴殺
4. 竹煤病 竹煤病發生較普遍,多種竹子都可能發生。主要危害竹葉與小枝,嚴重影響光合作用,致使竹子生長衰弱
竹煤病是由蚜蟲或介殼蟲的危害而引的。因為蚜蟲和介殼蟲的分泌物正是竹煤病病菌的營養來源。因此,防治方法以消滅蚜蟲和介殼蟲為主。也可用石硫合劑殺死煤病病菌。此外,適當砍伐,使竹林通風透光度改善,也可大大減少發病機會。
五、麻竹竹筍的加工工藝簡介
1. 水煮筍 加工工藝流程為
麻竹筍→洗滌→水煮殺青→整修分級→冷卻漂洗→分選裝罐→注水→排氣→封口→殺菌→冷卻→成品筍罐頭貯藏<br>
通常竹筍原料在洗滌干凈後及時水煮殺青,一般大筍在100℃水溫中煮90分鍾左右,中筍煮80分鍾;取出後用清水洗凈,去殼後按大小修整均勻;再把筍塊分裝入桶(罐)內,注水、排氣、封口殺菌、冷卻,即可貯藏
對麻竹筍成品規格的要求是筍體長度與切口直徑之比為2.5:1。一般情況下,每100千克原料筍,可製成水煮筍44~45千克
2. 調味筍 加工工藝流程為 鮮筍或水煮筍→切條→調味→裝袋→封口→殺菌→貯藏
根據各地消費者口味的不同,可將產品調製成麻辣筍、甜醬筍等,開袋即食,便於消費
3. 發酵筍干 加工工藝流程為
麻竹筍→選料-剝殼→切筍→蒸煮→發酵→乾燥→分級包裝→發酵筍干
將去殼竹筍,用切片機或手工刀切成長6厘米、寬1厘米的長條,即為筍絲。而筍片則要求長30厘米、寬12厘米,每片重約0.1千克。蒸煮時間約1小時。把煮後的筍片或筍絲連筍帶水放入發酵缸內,層層裝滿後,表面用塑料薄膜密封,也可用洗凈的芭蕉葉蓋嚴,再蓋草席,然後上面用石塊或細沙袋壓實。發酵時間最少10天,也有放置半年之久的。待晴天取出發酵後的筍片,平鋪在竹曬墊上暴曬,使水分蒸發,通常曬4~5天,色澤轉變為黃褐色而略帶透明時即可貯藏
在暴曬過程中,若遇雨天,可將筍干移入室內通風處風干或用炭火烘焙。
9. 哪裡盛產竹子
中國十大竹鄉
浙江臨安:臨安市地處浙江省西北部,西接黃山,東鄰杭州,是長江三角洲的一顆綠色明珠。全市幅員3126.8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22個鄉鎮,人口51萬。
浙江安吉:安吉縣位於浙江省西北部,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迅速崛起的一個對外開放景區,北靠天目山,面向滬寧杭。全縣轄16個鄉鎮(開發區),人口45萬,面積1886平方公里,建縣於東漢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漢靈帝賜名「安吉」取之《詩經》「安且吉兮」。
江西宜豐:宜豐地處北緯28度17分至28度40分,東經114度30分至115度08分之間。全縣土地面積1935平方公里,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形成,一個東西長71公里,南北寬51公里的東西向「棱形」地貌構成大致是「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園」的格局,山地面積約12.7萬公頃,佔65.4%。2001年末農用耕地面積2.36萬公頃, 佔12.17%,水面6200公頃,僅占 3。20/o;道路與庄園約2.2公頃,佔有11.23%,其他用地約1.63萬公頃, 佔80/o。海拔高度在45米至1480米之間。最高峰是麻姑尖,海拔1480米。
江西崇義:崇義縣地處江西省西南邊陲,毗鄰廣東仁化、湖南汝城、桂東,縣城距省會南昌市506公里,至廣州417公里,達深圳570公里,到贛州97公里。是全國南方重點林業縣、全國森林經營示範縣、全國「十大之子竹鄉」、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範縣。
湖南桃江:桃江是國家命名的「中國竹子之鄉」,全縣有竹林50多萬畝,其中萬畝以上的竹林,有32處。位於縣城近郊2公里處的桃花江洪山竹海就是這翠竹世界中一顆光彩閃爍的寶石。她以獨特的竹林自然資源為基礎,熔山水、佛教民情風俗於一爐,是具有旅遊、避暑、療養、野營、度假、科研等多種功能的旅遊勝地。
貴州赤水:赤水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聞名,1994年被國務院劃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風景區面積占市域面積近70%,共有十大景區,均以原始古樸、自然天成著稱,被權威專家贊譽為「桫欏王國」、「竹子之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以地貌奇特、山峰廷秀、森林蔥郁、溝壑縱橫、百川競流、物種繁多為世人稱羨。
廣東廣寧:地處廣東省西北部,北江支流綏江中游,氣候和環境十分適宜竹子生長。境內氣候屬南、中亞熱帶過渡型,光源好,熱量較足,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適應多種植物生長,尤其是竹子的生長,為發展竹子生產與經營提供有利條件。
福建順昌:順昌縣位於福建西北部,是重點林業縣和毛竹基地縣,竹業已成為順昌縣農村的致富產業,全縣竹加工經營企業100多家,竹產品達4大系列近50種,產品遠銷10多個省市及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福建建甌:建甌市簡稱芝,素有「金甌寶地」、「綠色金庫」、「竹海糧倉」、「酒城筍都」之稱,盛產厘竹、筍干、香菇、木耳、松脂、錐栗、蓮子、澤瀉、山蒼籽、仙人草等50多種土特產品。
安徽廣德:廣德縣地處安徽省東南,蘇浙皖三省交界處,廣德盛產「毛竹、板栗」;被譽為「竹海栗鄉」。廣德毛竹位居全國第七位,各種竹工藝產品遠銷世界各地,並於99年成功召開了第四屆中國竹鄉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