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平潭哪裡的水資源有污染情況
擴展閱讀
石油為什麼用不動 2025-07-24 21:14:42
閑魚無貨源價格怎麼定 2025-07-24 21:14:28

平潭哪裡的水資源有污染情況

發布時間: 2022-04-21 12:28:51

① 水資源受到哪8大污染

淺談水污染的影響與防治

(一)中國水污染分布與水污染現狀
有人說,地球的顏色是綠色的,她孕育著生命,預示著人類的誕生和未來。我說,她是生命的搖籃,人類的母親,她把全部的愛無私地奉獻給人類的子子孫孫。她的確很大,幅員遼闊,但不是無邊無際;她的確很美,山青水秀,但不是青春永遠;她的確很富,資源廣博,但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如今,地球生態環境已被人類活動嚴重破壞。尤其是水的污染更為突出。
水是地球上萬物的命脈所在,水滋潤萬物、哺育生命、創造文明。中國水資源的分布極其不均勻。中國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低於500立方米,遠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臨界值。北方許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廠停產或限產,損失的年產值達1200億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陸續出現水荒。目前全國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08個,缺水量約為1000萬噸/天左右。幾百萬人生活用水緊張。。。。。。
面對「滴水貴如油」的水資源,而人類對它的浪費和污染卻是令人痛心的:據統計,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達到4000億立方米,使5.5萬億立方米水體受到污染,佔全世界徑流總量的14%以上。
(二)水體污染
水是怎樣被污染的呢?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自然的,一是人為的。由於雨水對各種礦石的溶解作用,火山爆發和乾旱地區的風蝕作用所產生的大量灰塵落入水體而引起的水污染,這屬於自然污染。向水體排放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各種廢棄物,造成水質惡化,這屬於人為污染。而人們通常所說的水污染主要是指後一種,而且也是最主要的。
1:水體受污染的過程
一般來說,水自身有自凈能力。水的自凈能力包括稀釋擴散、沉澱堆積、氧化還原以及水中微生物對有機物的分解等。大體可以分四段:第一為污染段,由於大量污染物混入,河流水質惡化,水中溶解氧極少,除了細菌以外,其它生物較少,特別是幾乎不存在自氧性生物;第二是分解段,分解有機質的生物逐漸繁殖,生物分解活動激烈,大量消耗溶解氧,魚類難以生存,出現藻類和需氧較低的原生生物等,而在生化需氧量逐漸降低後,水中溶解氧又逐漸增加;第三為恢復段,藻類、魚類和其它大型生物重新又活潑起來,水質逐漸變清;第四為清水段,溶解氧接近飽和,水質清潔,自凈過程到此完成。
2:水體受污染的原因
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體污染中。工業引起的水體污染最嚴重。如工業廢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復雜,不僅在水中不易凈化,而且處理也比較困難。
工業廢水,是工業污染引起水體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業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業廢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廠種類不同而千差萬別,即使是同類工廠,生產過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質和量也不一樣。工業除了排出的廢水直接注入水體引起污染外,固體廢物和廢氣也會污染水體。。。。。。
農業污染首先是由於耕作或開荒使土地表面疏鬆,在土壤和地形還未穩定時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懸浮物。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年來農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農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著或被吸收,其餘絕大部分殘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氣中,通過降雨,經過地表徑流的沖刷進入地表水和滲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廢氣引起水體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對水體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廚房、洗滌房、浴室和廁所排出的污水。
世界上僅城市地區一年排出的工業和生活廢水就多達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將污染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水體。
3:水體污染對人類的危害
污染的水對人體的影響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人體中70%—80%是水分,因此長期飲用不良的水質,而導致體質不佳抵抗力自然減弱,則百病發生乃必然,再者長期累積之污染物到達身體無法承受時,再高明的醫生、再有效的葯物恐怕也難奏效,所以「水是百葯之王」的說法一點都不假。
常見的飲用水水質項目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鉛: 對腎臟、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對兒童具高毒性,致癌性已被證實
鎘: 對腎臟有急性之傷害
砷: 對皮膚、神經系統等造成危害,致癌性已被證實
汞: 對人體的傷害極大,傷害主要器官為腎臟、中樞神經系統
硒: 高濃度會危害肌肉及神經系統
亞硝酸鹽: 造成心血管方面疾病,嬰兒的影響最為明顯(藍嬰症),具致癌性
總三鹵甲烷: 以氯仿對健康的影響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發生的是膀光癌
三氯乙烯(有機物): 吸入過多會降低中樞神經、心臟功能,長期暴露對肝臟有害
四氯化碳(有機物): 對人體健康有廣泛影響,具致癌性,對肝臟、腎臟功影響極大
近年來美國環境保護署(EPA)針對1971-1994年間由水所引起的疾病進行一項調查,在740件案例中,其中因原生動物所引起共148件,共有448,486人因而致病,是所有原因中最高者。研究發現,原生動物種類中以隱孢子蟲及梨形鞭毛蟲二種需要特別注意,最常出現在遊憩風景區及畜牧養殖地區,其中又以養豬、養鴨二種最多。統計也顯示,23年內所造成的死亡病例共89件,而原生動物造成的死亡案例高達70件。
水不僅是生命之源,對人類極其重要,而污染又是這樣厲害。因此我們更應該預防和保護好水資源,合理並利用好水。
(三)水體污染的防治措施
對於污水採取的措施主要有:
1: 資金、行政、法律保障措施
(1) 資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顯然,資金支持是污染治理重要的條件之一,沒有資金,一切治理措施就無法實施。
(2) 政府的支持是後盾
城市水系污染治理涉及面很廣,不但涉及到居民,還涉及到外地人員,涉及到部隊系統,涉及到少數民族,也會涉及到權利持有者的利益。因此,單靠水利部門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即使再加上環保部門,力量依然是蒼白無力的。需要市政府的強力支持,市政府也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沒有一個強大政府的支持,許多強制性措施就難以行得通。
(3)污染治理需要法制
法律法規是人們共同遵守的准繩,應制定保護城市水環境的地方性法律,讓水系管理部門有法可依,依法行政,這樣一些事情做起來會容易一些。
2:工程保障措施
(1)必須實施徹底截污、污/雨分流
根據實地調查結果,生活污水是水系最嚴重的污染源,將生活污水完全截留是治污的根本。另外,由於雨水管經常被用作排污管,所以實施污/雨分流也是重要措施。污水送入污水處理廠處理,雨水則可直接排入自然水體中,降低污水處理廠處理負荷,污水可以通過河道排放。
(2) 對老平房區進行搬遷改造
一般來說,城鎮新建居民區都有完備的下水道系統,都實施了污/雨分流。但是,老平房區房屋破舊,多數沒有下水道系統,而且污/雨不分,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來源。不管從污染治理的角度還是從城市建設的角度,都需要對老平房區進行搬遷改造。
3: 市政管理措施
(1)加強城市衛生綜合管理
加強城鎮的綜合衛生管理,使街面保持干凈,減少因風吹、雨水等因素將臟物帶入河流。對自由市場、餐館、外來人口聚居區進行嚴格的衛生管理,對建設工地衛生實行嚴格監督,對產生污染的路邊小生意、洗車點或進行環境改造、或取締。
(2)環衛部門應提高管理水平
鑒於環衛部門職工向河道傾倒所收集的垃圾、大糞的情況客觀存在,環衛部門應提高管理水平,嚴格要求職工遵守規矩,教育職工明確自己的責任,對不守規矩、擅自污染環境的職工給與相應的處罰。
(3)合理布置垃圾處理站點、公共廁所
應健全垃圾處理站點網路(尤其是公共場所),讓人們垃圾有處可棄,減少因無垃圾站(箱)而導致的垃圾隨意丟棄。應在沿河設置一些公共廁所,讓在外活動的人們感到方便,減少因為沒有廁所而將河沿當廁所的現象。
(4)拆除一切造成污染的違章建築
對一切形成污染的沿河餐館、水上游樂廳等應取締。
4: 水資源調控措施
加強水源調配方面的研究
水資源不足是影響水質的重要因素,河水不流,水質就會惡化。應加強水源調配方面的研究,如何既節約水源又保護水環境是必須研究的課題。建設一批污水處理廠,應加強處理水的應用,處理廠與輸水管道應同時規劃、同時設計,將處理後的潔凈水引入河道,這樣既節約水資源又可保護水環境。
5: 公眾參與措施
(1) 讓公眾參與河道環境管理
河道管理部門應建立與沿線居民的溝通渠道,定期訪問居民,公布舉報電話,讓居民有機會參與對污染源的監督,及時發現問題,進行處理。也可以實行「門前三包」等措施,目的是充分發揮群眾保護水環境的巨大熱情,對水環境實行有效的監督和保護。
(2)搞好大眾教育
對大眾加強保護水質的教育,沿河樹立一些警示牌,呼籲人們注意保護水質。另外,新聞媒體繼續對大眾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
(四)目前依然存在的問題
然而在此過程當中有幾方面問題沒有得到足夠重視或未能有效執行:
首先,治理水污染的過程中要避免將水環境整治工作同行政強制措施完全等同起來。應該在整治的過程中更多地採用經濟手段,調動排污單位的內部積極性,使污染物達標排放和綜合治理成為企業主動的自發的自願的行為。這樣不僅能夠減少行政強制執行的費用,而且可以減少以至杜絕企業弄虛作假、追求形式上的達標和保留實質上的污染行為的發生,從而有效地提高有關法律法規執行的有效性。在通常意義上的引進經濟激勵措施、獎勵達標先進單位、為其提供政策優惠的做法之外,是否可以將水環境治理與清潔生產工藝技術的市場開發有效的結合起來,在停產、關閉數以千計的污染企業的同時創立和新建於環境保護有利的新企業新市場,使水環境整治工作同社會經濟其它方面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使環保工作不再對於工業企業的發展只是一味的否定,而是肯定與否定相結合。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工業走向環境健康化是世界發展的總體趨勢,清潔生產工藝的開發利用將在不久的未來占據巨大的市場份額。因此我們應該把握時機,爭取利用後進優勢,在促進環境質量改善的同時獲得經濟的更大發展。
其次,水污染的治理過程中還應避免將水污染防治與工業企業達標排放等同起來。中國是一個農村人口佔到70%的農業大國,且農業現代化程度較低。美國著名的化學家和環保主義者蕾切爾·卡遜在上個世紀60年代所關注的農業污染問題在今天的中國仍然具有極為現實的指導意義。當我們對於我國大多數流域污染情況尋根求源的時候都會發現幹流和支流沿岸的農葯化肥及其它農業廢棄物肆意地向水體拋棄是構成水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往往正是這些不經任何處理就排向江河湖海的大量農業污染物在很大程度上須對水體的毒化問題負責。然而在水環境治理的實際操作中,我們幾乎看不見有關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的舉措,更沒有像「零點行動」那樣富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治污行為發生。當然並不否定工業企業污染治理與農業污染控制本身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對於「15小」企業的治理一定范圍內斷絕了農業污染物的來源,然而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這還遠遠不夠;也並不否認農業的面源污染較之工業企業通常情況下的點源污染而言,控制的難度大得多,甚至近乎不可操作,然而不能因為該問題解決起來有極大困難而視其不存在。這樣只能造成對農業污染的默認,從而使問題擴大化。

最後
水污染治理過程應當同生態環境的恢復和改善緊密結合起來。環境問題以其固有的全方位、多因子的特點區別於其它任何部門法所調整的對象,這就要求在整治水環境問題的過程當中首先要考慮到水污染問題的流域性,加強河流湖泊沿岸省市地區之間的協調和合作。這一點在淮河治理過程當中已經獲得重要的實踐經驗,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加以推廣。其次,水資源作為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成分對於人類生產生活都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因而將水環境整治與水權概念的開發相結合,明確水資源使用的受益者和水環境問題的治理者無疑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對於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要實行全流域統籌兼顧的方針 ,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綜合平衡,做到微觀與宏觀相結合,促進水環境問題的根本解決。
自古以來,人類就是在水的滋養下生存和繁衍,今後也將同樣依賴於水資源而繼續存在和發展。無論社會如何進步,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不可以水環境的惡化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因為那將造成人類無法承受的惡果,並最終導致一切人類文明化為烏有。如果說過去的水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的無知導致的,那麼今天,我們已經逐漸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說已經造成的水污染及水生態環境的破壞是我們疏於管理的結果,那麼今天,我們已經在水環境治理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如果說已經完成的治理工作在遏制水環境惡化方面起到了可喜的積極作用,那麼今後的工作將更加艱巨和繁重,需要更完善的立法支持、更廣泛的社會參與以及更持久的全方位投入。水環境的現狀要求我們不懈地堅持治理工作,已取得的成績激勵我們更有信心地將治理工作開展下去。
水污染治理比防洪、抗旱難度更大,因為洪水的發生在時間上偶然性、在地域上有局限性,而水污染則是每時每地都存在。洪水、乾旱是天災,面對天災,人類更能團結一致,更能吃苦耐勞,更能相互幫助,更能激起一股熱情,1998年長江大水就是一個例證。水污染是人禍,是人引起的,治污會影響到部分人的利益,會涉及到社會中的方方面。總之:
節水從點滴做起!
參考文獻:
(1) 書名為《造福子孫後代》:前言
(2) 行政院環保署「安全飲用水手冊」:第3頁
(3) 中國水資源公報 1999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第2頁
(4) 中國城市排水建設與發展
(5)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講座第二十六講:關於我國農業法制建設的幾個問題第
(6) 水資源合理分配的基本路線 作者:關業祥 水利部規計司處長
希望滿意!

② 中國受污染的水資源地區哪裡最嚴重

我國水資源污染以遼河和海河流域最為嚴重。具體情況如下:

1.江河湖泊整體污染嚴重
我國一些城市周圍的湖泊,大多處於富營養化,許多湖泊已經喪失供水、旅遊、水產等功能,這也極大地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在我國的七大水系中,只有珠江、長江總體水質比較良好,松花江為輕度污染,黃河、淮河為中度污染,遼河、海河為重度污染,河流污染相當的嚴重。

2.局部海域污染嚴重
我國被污染的海域大都分布在沿海城市的近海岸。四大海區近岸海域中,渤海為輕度污染,東海為重度污染。近年來,由於營養物過剩,我國沿海的赤潮也偶有發生,近海海域污染呈現擴大的趨勢。
3、地下水資源水質不斷惡化
由於過度開采,使得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過渡開采地下水引發了地面塌陷;並且我國
的地下水的水質也在不斷惡化。

③ 水資源受到的污染有哪三類

造成水體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來源有以下幾方面:

(1)工業廢水:工業廢水是世界范圍內污染的主要原因。工業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都可產生廢水。影響較大的工業廢水主要來自冶金、電鍍、造紙、印染、製革等企業。

(2)生活污水:是指人們日常生活的洗滌廢水和糞尿污水等。來自醫療單位的污水是一類特殊的生活污水,主要危害是引起腸道傳染病。

(3)農業污水:主要含氮、磷、鉀等化肥、農葯、糞尿等有機物及人畜腸道病原體等。

(4)其他: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含有大量的易溶於水的無機和有機物,受雨水沖淋造成水體污染。

④ 有關平潭家鄉環境的資料

一、調查目的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是我美麗的家鄉,它是個四面環海的小島。海峽兩岸建設以來,平潭縣的經濟和交通有了很大的發展。然而經濟的發展、給我們周圍的自然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作為家鄉的一員,我們熱愛自己的家鄉,關心自己周圍的環境,因此我們利用休息時間對縣里的環境污染狀況展開了一系列調查,希望藉此了解家鄉的環境現狀,找到改善家鄉環境的對策,響應建設美麗中國美麗家鄉的號召,為家鄉的環境保護事業盡一份力。
二、調查過程及結果
此次調查活動我們採取了多種方式,多方面收集資料和數據,盡量獲得第一手資料,力求真實和准確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在縣里選點實地觀察;走訪了縣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對環境污染的認識及對其污染危害的看法。要想全面反映一個地區的環境污染現狀並做出准確評價是很困難的,限於我們自身的能力,我們對家鄉的環境現狀、影響、趨勢做出一些粗淺的評價。
(一)實地觀察過程及結果
本次實地調查,我們進行了大氣和水污染狀況調查。觀察表明,平潭縣大氣狀況尚屬良好,晴天時大氣能見度比較高。個別地方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水體污染。
(二)調查結果
據調查,很多人認為,目前平潭縣的環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時候縣里的空氣質量也不能盡如人意等等。被訪者普遍認為,確實應該加大力度、採取措施來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治理,被訪者就如何保護我們的環境紛紛提出了意見和看法,他們也表示願意從自身做起,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來,為把我們平潭縣建設得更美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見人們對周圍的環境還是十分重視的,他們的環保意識也是很強的。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了解到: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改變目前這種環境狀況,光靠環保部門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保護環境也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三)改進意見
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強化責任,密切配合,完善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綜合決策。一是強化各部門對本行業和本系統有關農村環境保護的責任;明確資源開發單位、法人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對各個環保責任主體實行嚴格的考核、獎罰制度;各級政府和村組要編制生態環境規劃,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二是各部門要積極協調配合,通力協力,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積極配合,建立長效工作聯動機制,形成分工明確,協調有力,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強基層環保力量,強化農村環保輿論引導。
逐步設立農村基層環保機構,在鄉鎮政府建立環保檢查員制度,不斷加強農村環境監管能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教育,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提高農民的環境意識,調動農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廣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
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全面促進資源節約。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及這次調查問卷,我們的家園會變得越來越美好。讓我們以這次活動為新的起點,為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而行動起來吧!
感謝採納

⑤ 福建平潭的地理位置,人文,風俗習慣,資源狀況,氣候環境,求賜教

平潭縣[1]位於福建省東部海域,福州市東南部海,東臨台灣海峽,距台灣新竹港僅68海里,是祖國大陸距台灣最近的縣份,西臨海壇海峽與福清市隔海相望,南近南日島與莆田市秀嶼區隔海相望,北望白犬列島與長樂市隔海相望,由海壇島等126個島嶼和近千個岩礁組成,主島海壇島為全國第五大島。地理坐標為北緯25°16′-25°44′,東經119°32′-120°10′。 全縣轄7個鎮、8個鄉:潭城鎮、蘇澳鎮、流水鎮、澳前鎮、北厝鎮、平原鎮、敖東鎮、白青鄉、嶼頭鄉、大練鄉、蘆洋鄉、中樓鄉、東庠鄉、嵐城鄉、南海鄉。共有200個居委會、行政村。縣政府駐潭城鎮平潭縣,夏長冬短,溫熱濕潤,夏涼冬暖、霜雪罕見。春溫低於秋溫。多年平均氣溫19.6℃,最冷日平均氣溫10.2℃;最熱日平均氣溫27.9℃。全年≥10℃的活動積溫有6563度日,多年平均日照1919.7小時。雨熱同季,旱雨季節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172毫米,蒸發量1300毫米,為本省少雨區之一。季風明顯,夏季以偏南風為主,其餘季節多為東北風。風力年平均風速6.9米/秒,灣海地區全年大風(7級以上)日數為125天,是本省強風區之一。7—9月高溫乾旱,常受熱帶風暴影響,年平均6.3次。氣象災害主要是台風、大風、暴雨、乾旱等。夏季大旱出現機率高達54%,為全省之冠。礦產有花崗岩、石英砂、明礬、黃鐵、銅、高嶺土礦等,花崗岩儲量約8億立方米;石英砂儲量10億噸,含硅量高達96%以上。水生動物有魚、蝦、蟹等679種,其中海洋魚類242種,海水蝦、蟹類73種,海水軟體動物(貝類)有169種,漂游生物266種。 清明節:人們都到祖先墳上掃墓,刈除雜草,修整林木,刷新碑銘,壓錢紙、紅紙簽;基督教徒多用紅紙剪成十字架壓在墳上。頭年墓(或前年有新喪),要在清明當日或前一兩天祭掃。有「不孝子,清明不祭(掃)祭穀雨」之說。遇虎年,一般忌清明日掃墓,要提前或推後一兩天祭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機關單位、學校團體常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公務員、教師、學生等,到烈士陵園掃墓,以表緬懷敬仰之意。 立夏:是小麥上場時節,群眾有製作麵食過節的習俗,意在慶祝豐收。 中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俗稱「七月半節」,又稱鬼節,是祭祖的節日。 尾中元:農歷七月二十九日,正逢漁區夏汛結束,舊時漁民多備香燭供品到媽祖廟、龍王廟拜謝海神。50年代後,此習漸除。 重陽節:九月初九重陽節,也叫重九節。舊時重陽登高,有避邪去禍之意。兒童多在這天競放風箏。1988年福建省政府將此日定為「敬老日」、「老人節」。 冬至:也叫冬節。平潭民間有兩項主要活動,一是祭拜祖先,一是「搓圓」(做冬節塒)。兩項活動都在冬至前一天進行。先是祀祭祖先(基督教、天主教徒無此習俗),至晚餐後,各家各戶點起紅燭,擺上紅橘,男女老幼圍坐一起開始搓塒。塒分糯米甜塒和薯粉咸塒。舊時搓前要放鞭炮。而且在簸箕圈沿插上時花(舊稱「瓷官人」),還要特別搓幾粒染紅的小塒,待次晨煮熟粘在門框兩邊及豬背鬃毛上,寓合家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萬事如意之願。煮塒一般要在冬節早晨,放完鞭炮後,合家人吃塒當早餐。平潭有些地方沿襲福清習俗,新嫁女兒的人家,第一年冬節應給女兒、女婿送冬節花、紅橘,俗稱「搓圓花」,表示祝福。新喪人家冬節不搓塒,由鄰居或親友贈送,要奇數,喪家以食糖回贈。 除上述節日外,民間尚有許多宗教節日,如佛教徒要過農歷四月初八的浴佛節、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十二月初八的臘八節等;基督教、天主教徒要過復活節、聖誕節等。[15]

⑥ 平潭鎮的經濟狀況

在新的世紀,面對日愈激烈的區域競爭、優勢競爭,平潭鎮黨委、政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採取有力措施,創造更好的投資環便,為經濟發展服務。同時狠抓法制建設,實行依法治鎮,倡導文明之風,營造良好的投資氛圍。
2008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4.44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8億元,比上年增長47.8%; 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1099萬美元,比去年增長13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10萬元,比去年增長78.5%;工商稅收1597萬元,增長56.4%;農民人均純收入6177元,增長14%。平潭工業用地資源較為豐富,一期佔地138萬平方米的怡發工業園區初具規模,已落戶企業35家,其中有華南地區最大的鋼結構生產基地——中建鋼構陽光(惠州)有限公司、新加坡上市公司投資的長運(惠州)工業服務有限公司。作為惠陽區的農業大鎮,平潭充分發揮全國35個部省共建新農村示範點之一——陽光村的示範作用,帶動全鎮新農村建設。該鎮已建成標准化農田近3萬畝,初步形成現代化農業生產格局,「一村一品」農業頗具特色,優質稻、淮山、粉葛、紅蔥、大蒜等都是該鎮農業的響亮品牌。 平潭是惠州市衛星城鎮。平潭鎮黨委、政府堅持實施「工業立鎮」發展戰略,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在廣汕路(國道324線)旁開辟了佔地138萬平方米的塘背園工業園和面積38萬平方米的插花工業園。有麥科特光學儀器城等20多家企業在平潭落戶,工業發展蒸蒸日上。
怡發工業園總規劃控制面積4.3平方公里,工業園一期規劃佔地138萬平方米,基礎設施已完善(六通一平)。已引進經落戶項目共37家,建成投產、試產項目26家,佔地67.5萬平方米。在建項目2家,佔地6萬平方米。籌建中項目4個,佔地面積21.5萬平方米。已倒閉項目1家。一期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年產值可達6億元。二期佔地60萬平方米,整體土地基本平整,基礎設施在完善過程中,已落戶企業1家,佔地5萬平方米。該企業已取得土地使用權,於2009年4月動工建設。三期規劃控制面積2.3平方公里。在一、二期完成後繼續推進開發。總園區全部建成後,預計年產值超過12億元人民幣。 平潭是惠陽的農業大鎮,也是惠州市重要的菜籃子生產基地。全鎮有耕地面積41120畝,其中水田19100畝。平潭水資源豐富,土地廣闊肥沃。平潭鎮政府在致力發展工業的同時,根據自身的實際,堅持以農為本的指導思想,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推進農業產業化。積極發展「三高」農業、「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商品農業,全鎮年蔬菜生產總值達3000萬元。惠陽區平潭蔬菜批發市場是平潭鎮及周邊鄉鎮商品蔬菜流通的主要窗口。
蔬菜批發市場在惠陽區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期工程於2000年1月開始興建,總投資310萬元,佔地1萬平方米,2001年9月竣工投入運作,是平潭及周邊鄉鎮蔬菜流通的主要窗口。 平潭鎮主要特色農產品有紅蔥、粉葛、淮山、青椒、甜玉米等。
紅蔥是調味品蔬菜作物,在平潭鎮張新村栽培歷史悠久。常年種植面積3000多畝,年產量達到12750噸。張新村出產的紅蔥外表鮮紅美觀、質地透盈、辛辣味濃、香醇可口,是調味之佳品。
粉葛主要分布在平潭鎮新圩村,常年種植面積2000畝,年產量達到6000噸,其生產過程是採用「無公害」生產,營養價值高,香味濃郁,是湯料之佳品,享有「回歸大自然的綠色食品」的美譽。
淮山主要分布在平潭鎮新圩村,常年種植面積3000多畝,年產量達到6000噸。新圩村種植基地出產的「欣淮」牌淮山質脆、汁多、纖維少,可以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增強人體免疫力。
青椒在平潭鎮栽培歷史悠久,常年種植面積7000多畝,年產量達到21000噸。主要種植基地在紅光村,其出產的青椒果色淺綠、果表光亮、果實較大、微辣、肉脆可口、品質佳、商品性好。
甜玉米主要分布在平潭鎮陽光村,常年種植面積15000多畝,年產量達到18750噸,其肉嫩味甜,口感尤佳,富含蛋白質。 平潭鎮金融設施完善,鎮內的中國農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可為客商提供結匯、兌匯、退稅和信貸等高效優質的服務。
平潭農貿市場和解放街是平潭鎮內的商品購物服務中心,擁有商業、零售、服務等門店、網點200多家,商品年交易額4000多萬元。

⑦ 平潭綜合實驗區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平潭綜合實驗區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9月,是一家國有獨資企業。目前主要承擔全區供水、污水處理、涉水基礎設施等項目的投融資、建設及運營責任,其主營業務涉及原水供應、自來水生產及輸配、水務投資及運營、水務設施設計及建設、污水收集處理及再利用等領域。作為國有企業,也同時肩負著投資發展、環境保護、社會服務、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幾大職責。為了促進平潭綜合實驗區水務事業的發展,進一步整合全區水務資源和涉水單位,推進水資源市場化、產業化,保障實驗區的開放開發需求。2011年9月2日,經管委會批准、區交建局作為注資方,注入資金2000萬元,於平潭縣工商局注冊成立,公司性質為國有獨資企業,業務范圍:從事水務行業的投資、建設、設計、施工、建立和運營,水處理設備及材料的生產、銷售,海水淡化建設等。我司在長期的框架規劃上,計劃共成立四大子公司:原水公司、供水公司、再生水公司、安裝公司,以及幾大處室:綜合處、財務處、設計處、監理處等。現有組織機構主要由綜合部、財務部、工程部三個部門組成。
法定代表人:王仲文
成立時間:2011-09-02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12810001740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平潭縣潭城鎮龍鳳路北側

⑧ 關於平潭的資料

福建省福州市轄縣,素有「千礁島縣」之稱,著名漁業基地。位於省境東部海上,由以海壇島(平潭島)為主的128個島嶼組成。面積369.75平方公里,人口32.46萬。縣府駐潭城鎮。唐為牧馬地,清置平潭廳,1912年置平潭縣。海壇島面積323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大島,我國第五大島,因其遠望如壇,故名「海壇」,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坐落於此,這里自古為文人義士、江湖游俠退隱之地,唐朝為牧馬地,宋朝末代皇帝曾逃亡至此,明清抗倭、抗日解放戰爭又是兵家必爭之地,留下了較為豐富的古今戰爭遺址,因地扼台灣海峽要沖,距台灣僅68海里,是祖國大陸距台灣最近的島縣,成為我國東南海疆前沿對台經貿和人文交往的重要窗口。其形成屬於陸連島性質。地形以花崗岩丘陵為主,分布在北部、南部和西部,介乎其間的是一片面積較大的海積平原。海岸曲折。東海岸懸崖峭壁,多海灣、暗礁;西海岸多泥沙堆積,有利圍墾。中南部三十六蛟湖,古時系潟湖,今有灌溉之利。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是福建省年降水最少地區之一。全年≥8級大風達107天,為全省強風區之一。附近海區風浪特大,夏秋之際常受台風侵襲。50年代前,全島風沙災害嚴重,自防風林帶營造後,風沙災害已被制止。耕地以旱地為主,種植甘薯、花生等旱作。盛產大黃魚、帶魚、烏賊、鯷、鰮魚、毛蝦、梭子蟹等,產量居全省第2位。主要漁場在牛山島附近。水產養殖以貽貝和紫菜為著名。工業以水產品加工最為發達。工藝美術品貝雕遠銷30多國家和地區。平潭盛產優質玻璃砂,主要供福州玻璃工業需要。竹嶼口是全國標檢用砂唯一產地。縣境利用海潮水資源,建立了福建省第1座潮汐電站。

⑨ 對於平潭環境保護旅遊開發談談自己的想法(300字左右)作文!

千礁百嶼的平潭島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尤以自然景觀秀甲華夏。海濱沙灘廣闊、潔凈、優質;海水清澈,富含有益人體健康的礦物質;環島的防護林形成了綠色長城,極盡秀麗;象形的海蝕岩礁,千奇百怪,多姿多彩,不少國家級景點,如海壇天神、半洋石帆、東海仙井,堪稱平潭「三絕」,海角平湖,波光映碧,如畫如詩。諸多的人文景觀也具有海島特色,那些文化遺址、海防古跡,富有歷史研究價值。平潭即將成為我國東南沿海旅遊業發展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旅遊業的發展,為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就業提供了良機。平潭縣以發展漁業生產和旅遊事業作為促進經濟騰飛的兩翼。顯然,如何利用海島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的優勢,盡快發揮它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關繫到振興平潭舉足輕重的大事。而旅遊資源的形成及其功能價值,又受控於特定的地域環境。諸如山、石、湖、海等勝景,都由各自的地域環境孕育了特色各異、五彩繽紛的旅遊天地。因此,景區環境的保護,是發揮旅遊效益的重要保證,開發旅遊業時,保護和建設顯得一樣重要。此事應該提到當前的議事日程上來,急需深入宣傳,引起全縣人民重視,群策群力,把景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做好。
本文分析了當前平潭旅遊環境的現狀與存在的某些問題,根據全縣旅遊景區的規劃和加強旅遊業建設的需要,論述了有關的保護對策。
一、值得重視的若干問題
(一)開山炸石,損害景點
以花崗岩為優質建材的平潭建築,正方興未艾。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幾乎村村戶戶都建起花崗岩樓房,開山取石遍及全縣的每個角落,已經或正在對景區與重要景點不同程度的破壞。諸如三十六腳湖湖濱的「筆架磹」,平原鄉橫山寺旁的風動石、竹嶼的美人礁、蘇澳鎮梯雲嶺的著名石刻,等等,都是重要景點,因採石而毀,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連具有壟斷性的國家級景點南海鄉的「海壇天神」和蘇澳鎮的「半洋石帆」,都留下炮眼。由於石的用量越來越大,以採石為業的石匠也就應運而生,人數不斷增多,他們以此為生財之道,貪多求快,不擇手段,佔山占石的現象時有發生。來自採石場的粉塵與噪音,也對景區起到一定的污染和干擾作用。
(二)海濱自由取沙,損害旅遊價值
平潭海濱沙灘總長達70 公里,其中2.5 公里以上的就有8 處,為全國各地望塵莫及的旅遊資源。灘平、沙明、水凈,白沙與碧海、綠林為鄰,色彩調和,秀麗如畫,富有療養和游樂的多種功能,獨具優勢。但是,沙,又是建築材料,近年來常有人到海濱任意取沙賣錢,有些沙灘出現了坑坑窪窪。重點旅遊區龍鳳頭海灘經常有多輛拖拉機奔走運沙。此事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必須引起重視。
(三)景區建墳「煞風景」
平潭縣至今未建火葬場,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山頭建墳。這必然導致景區和景點的破壞,失去了原有的造景特色,降低了旅遊價值。如白青鄉青峰村的海蝕拱橋與浪潮觀景台,以及三十六腳湖湖濱等主要景區,附近都出現了一些墳墓;城郊的龍鳳頭度假村附近也出現了數座墳場,如果不加以制止,將來難免風光為之減色。
(四)水源缺乏保護措施
作為縣城主要的地表水源基地的三十六腳湖,缺乏完善的保護措施,離湖水數米的地方辟為農地,種植蔬菜,常施農肥,潔凈的湖水容易遭受污染。農村各地因開荒、築路、採石、樵伐,使某地方出現水土流失,有損山、林、湖、海的自然風光。城區民居集中,民宅錯落無序,下水道設備很不夠完善,排污性能差,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需要暢通的渠道,由於設備跟不上,有損旅遊環境。
(五)文物古跡遭受破壞
人文古跡也是平潭縣的一大旅遊資源,許多人並不認識到它的珍貴和不可代替性,缺少保護文物的自覺性,出現了不少破壞現象。例如:縣城南街從前有塊平坦的巨石,民間稱此石為「平磹」(意為平坦的岩石); 「磹」與「潭」諧音,後來就沿用「平潭」為縣名。象這樣極為重要的文化古跡,竟然變成居民的房屋基石,消失無蹤。建於明代的金峰寺,廟宇建築古樸典雅,佛像雕塑技藝精湛,周圍綠樹掩映,秀麗宜人,寺內寺外景物組成雄偉、深邃、肅穆、靜謐的優良環境與生態系統。可是,如今寺毀林絕,景觀盪然無存,近年來代之而建是一座面目全非的建築物,失去文物原來的特色,令人惋惜。宋代的古建築國清院也毀於1950 年。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北厝鄉的祠堂後新石器遺址,解放後一部分被佔地建屋,一部分被開墾為耕地,原貌所存無幾。
此外,充斥街道的「天目山」(三輪摩托)和高音喇叭匯成刺耳的噪音,破壞了寧靜的旅遊環境。縣境公路干線質量偏低,路面狹窄,長期交通擁擠,也直接影響到旅遊業的開發。

二、保護對策

平潭旅遊資源豐富多采,有不少景區、景點具有壟斷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色。作為「朝陽產業」的旅遊業,蓬勃發展,勢在必行。為此,對旅遊業發展的形勢和規模,以及所形成深刻的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要有明確的定量認識,,以便制定對策,避免出現不可駕馭的局面。通常應從宏觀的戰略角度,對平潭旅遊業的發展前景及其效益,進行綜合評價。通過大量的調研工作、根據平潭旅遊區的環境容量(包括現有的和可能開發的旅遊資源、水資源、能源、交通、服務設施、基礎設備等情況),依照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統一的指導思想,建立系統方程,進行綜合分析,整體求優,並根據旅遊市場的預測情況,提出合理可行的發展模式。在此基礎上,明確各主要景區的性質和開發規模,以便規劃好保護的等級與范圍,及其應採取的措施,確定最高的遊人密度,求取最小的環境破壞,達到最佳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旅遊的環境保護,通常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防止因為污染而造成的旅遊景區環境的破壞,導致自然生態系統失衡,第二,是對旅遊資源自身的保護,使景區景點不受生產建設所帶來的破壞(如開礦、築路、造林、開渠、建屋等);第三,是旅遊的社會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