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碾壓混凝土的含砂率較高,一般較常規混凝土高多少
你好碾壓混凝土很乾硬,用水量少,用水泥量也少,比同標號常態混凝土節省水泥1/3~~1/2
,水化熱升溫較低,施工簡便安全。不用等水泥降溫,工期短,是常態的1/3~~2/3,收效快
,
造價低,大約節省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就是這樣。
『貳』 泥漿護壁鑽孔灌注樁的清孔泥漿指標:比重,粘度,含砂率各是多少。。
比重1.03-1.10,粘度20~25s、含砂率不大於6%、比重1.1-1.15。
註:
1.清孔後的泥漿指標,是從樁孔的頂、中、底部分別取樣檢驗的平均值。本項指標的測定,限指大直徑樁或有特定要求的鑽孔樁。
2.對沖擊鑽的樁,清孔後泥漿的相對密度可適當提高,但不宜超過1.15。
注意:
清孔通常是對端承樁而言的。對於這種樁,上部荷載主要是由樁端持力層承擔的,而樁主要是起到傳遞上部荷載的作用,由於孔底沉渣是鬆散的,沒有任何承載能力。
假如太厚,會造成樁的沉降過大,沉降量無法達到設計或使用要求,所以,在鑽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孔底沉渣進行清理,這才是真正的原因,像我們平常所說的人工挖孔樁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叄』 請問樁基清孔後,泥漿比重1.1,含砂率5%,灌樁有沒有問題
沒問題主要看孔底沉渣
『肆』 砼中的含砂率的詳細定義是什麼
混凝土的含砂率就是黃砂與石子的比例。
例如:含砂率40%,石子和黃砂用量為2000Kg,既:
黃砂用量2000*40%=800Kg,石子用量2000-800=1200Kg。
一般來說,砂率越大,泵送流動性能越好。但混凝土強度越差,所以一定要採用最合理的砂率。
另外,控制好石子的最大粒徑也能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流動性能
『伍』 鑽孔樁泥漿比重,粘度,含砂率規范值是多少
鑽孔樁泥漿比重,粘度,含砂率規范值如下:
1.03-1.10;黏度:17-20Pa.s;含砂率:<2%;膠體率:>98%
(5)資源化利用砂土含砂率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鑽孔灌注樁根據地質狀況採用沖擊鑽機,泥漿護壁法成孔,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制,砼攪拌運輸車運輸,鋼筋籠一次加工成型,導管法灌注水下砼。
施工准備
(1)鑽孔場地應清除雜物、換除軟土、平整壓實。
(2)開鑽前按照施工圖紙要求在選定位置進行試樁,根據試樁資料驗證設計採用地質參數,並根據試樁結果確定是否調整樁基設計。根據地層岩性等地質條件、技術要求確定鑽進方法和選用合適的鑽具;
(3)對鑽機各部位狀態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其性能良好;
(4)淺水基礎利用草袋圍堰構築工作平台。
護筒採用壁厚為8mm鋼制護筒,由單節長度2m護筒組成。其內徑大於鑽頭直徑400mm。樁基護筒埋設採用挖埋法,埋設要准確、穩定,保證鑽機沿著樁位垂直方向順利工作。護筒內存儲泥漿使其高出地面至少0.3m,保護樁孔頂部土層不致因鑽頭(鑽桿)反復上下升降、機身振動而導致坍孔。
『陸』 砂土的顆粒密度一般是多少
2.5-2.7g/cm³之間。
砂土是指土壤顆粒組成中砂粒含量較高的土壤,土壤質地的基本類別之一。根據國際制的規定,砂土含砂粒可達85-100%,而細土粒僅佔0-15%。中國規定,砂粒(粒徑1-0.05毫米)含量大於50%為砂土。砂土保水保肥能力較差,養分含量少,土溫變化較快,但通氣透水性較好,並易於耕種。在利用管理上,要注意選擇耐旱品種,保證水源,及時灌溉,注意保墒,施肥時,應薄施勤施。
『柒』 公路路基上用的砂土的最大幹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一般是多少
土的最大幹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是實驗得出的,每次實驗結果可能都不同,當然同一個土質差別不會太大,但是不可比較,沒有標准,每一個地區的土質,岩類,氣候,濕度等等都不同,你就相信你的實驗結果就行,如果你實驗過程是標準的,要做幾組數據平均考慮
『捌』 鑽孔灌注樁鑽進時泥漿的比重、含砂率和粘度一般控制在多少規范有要求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玖』 泥漿含砂率多少才合格
泥漿含砂率計校驗方法
65.1概述
65.1.1本方法適用於新購的或使用中的泥漿含砂率計校驗。
65.1.2 泥漿含砂率計用於測定泥漿含砂率的專門儀器,產品出廠校驗合格。
65.2 技術要求
65.2.1 泥漿含砂率計外觀平整光滑,刻度線清晰。
65.2.2 泥漿含砂率計的測量允許誤差為±1mL。
65.3 校驗方法
在常溫狀態下,將含砂率計注入水,待水面靜止後,讀出水面所示刻度為500mL,即為此含砂率計的容積。再將含砂率計的水到入量筒內測量,是否在測量允許的誤差范圍內,則表明含砂率計是准確的。比IZH
65.4 校驗結果評定
新的或使用中的泥漿含砂率計,其各項技術指標必須符合技術要求。
65.5 校驗周期
校驗周期1年。
65.6 記錄
泥漿含砂率計校驗記錄
65.7校驗方法的編寫依據:
JTJ041-2000之附錄C-2的相關要求
『拾』 (五)含砂率和石灰岩含量
1.本溪組含砂率和石灰岩含量
與本組沙體的分布特徵一樣,含砂率也以中北部較高為特徵。中北部廣大區域含砂率一般為10%~30%,僅懷柔和天津西南等局部高達50%。南部大部地區的含砂率為零。
與本溪組石灰岩的分布特徵類似,石灰岩含量亦是東高西低,一般為10%~30%,在天津—塘沽和臨沂—郯城兩個石灰岩沉積中心,石灰岩含量達70%以上。
2.太原組含砂率和石灰岩含量
太原組的含砂率與其沙體分布特徵基本一致。北東部的北京—滄州—唐山—平泉和東部的濟南—淄博—濰坊—濟寧等地的含砂率較高,多達30%以上,局部可達70%。其餘廣大地區(局部除外)的含砂率在10%~20%之間。
太原組石灰岩含量一般為5%~40%。總體上,呈北低南高的趨勢,含量差異懸殊。其中,太原—邢台—聊城—臨沂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含量小於10%,此線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多在20%以上,開封—蚌埠一帶還高達50%。另外,東北部的天津—塘沽一帶,含量亦達20%。
3.山西組的含砂率
山西組上升半旋迴地層的含砂率分布與沙體厚度分布具高度一致性,一般說來,靠近條帶狀沙體的軸線附近,含砂率通常較高,反之,含砂率較低。具體地,沿西部的左雲—忻州—陽泉—邯鄲—濟源—平頂山一帶和東部的朝陽—唐山—黃驊—濟南—徐州—淮北一帶的含砂率都較高,通常在30%~50%之間,其餘地區的含砂率多小於20%。
下降半旋迴地層砂岩的分布范圍明顯縮小,分布格局基本同於上升期的沙體。沿沙體條帶附近,含砂率都較高,多為30%左右,局部高達50%以上,其餘大部地區的含砂率不足20%。
4.下石盒子組的含砂率
該組上升期地層含砂率及其分布特徵基本同於山西組,亦是在條帶狀沙體附近較高。總體上,在山西平遙—河北邯鄲—山東濟南以北的廣大地區,含砂率都較高,多為40%~60%,在北東部的朝陽—錦州一帶,含砂率還高達80%以上,而在中南部大部地區,含砂率相對較低,一般為20%~40%。下降期含砂率分布特徵與上升期相同。即靠近砂岩帶附近,含砂率較高。此一時期地層的含砂狀況與上升期不同的是南部的含砂率相對增高,南北的含砂狀況總體上已無太大差別,只要是砂岩帶附近,含砂率都增高。總體上,該期的含砂率較上升期有所增高,大都在30%~60%之間。
5.上石盒子組的含砂率
該組含砂率的分布格局繼承了下石盒子組的特徵,即砂岩帶附近的含砂率相對高些。總體上,北部地區的含砂率相對較高,為30%~60%,而中南部大部地區的含砂率則較低,一般為30%~40%。可見,此時的總體含砂率較下石盒子組開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