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都市民俗資源包括哪些
擴展閱讀
購買工具記賬憑證怎麼寫 2024-04-25 10:12:31
如何降低沖壓車間的成本 2024-04-25 10:12:30
沒有工具漁輪怎麼上緊線 2024-04-25 10:02:26

都市民俗資源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2-09 14:57:09

『壹』 民俗旅遊資源的概念

民俗旅遊資源,民俗是指民間的、非官方的風俗習慣,它包括很多種類型,如宗教信仰,地方語言,服裝特色,飲食等等,而民俗旅遊資源就是將民俗與旅遊相結合,讓其在自身民俗的基礎上能夠應用到旅遊活動之中去,使其與其他自然旅遊資源一樣具有相同功能的一種形態

『貳』 都市民俗文化學包含的三個層次分別是

學科理論層面,大眾知識層面,資料收集層面。

民俗文化學,是民俗學與文化學交叉與結合的一門邊緣學科。它是中國民俗學者仲富蘭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於上個世紀的1986年7月,首次提出的一個學科概念,旨在打破傳統民俗學囿於民間文學的狹小、逼仄的領域,為此作者還撰著了55萬字的《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由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出版。

(1)仲富蘭對民俗文化的定義是:

民俗文化是溝通民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間社區和集體的人群意願,並主要通過人作

為載體進行世代相傳和傳播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現象。它是由歷史沿傳來的,又在現實生活中生生不息,

具有一定特色的風俗、習慣、心態、制度等,是一個內涵相當豐富、外延相當廣泛,反映民間文化最

一般規律性的概念。

(2)民俗文化學,簡言之就是關於研究民俗文化現象發生、發展及其各要素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

民俗文化學的意義上看,世界各個民族各有其民俗文化,它包含著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心理素質,也折射出各個民族的文化風貌、思維模式、心理積淀。從傳播功能的角來認知,那麼,它可以被看作是信息處理的系統,或者被看成具有吸引力或排斥力量的場,或者是一種方式,系統、場或方式是由不同民俗文化的諸要素構成的具有眾多層次和結構的傳播架構。這種架構(或稱為結構)既能夠制約影響這個民俗文化場中人們的思想認識,傳播及行為模式,亦能夠制約影響他們對外來思想知識、行為模式、價值觀念等等的吸收、排斥及解釋。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民俗文化學很類似於民間文化哲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性的邊緣學科。

『叄』 民俗文化有哪些

鍾敬文先生是我國民俗界的泰斗,他在《民俗文化學發展》一文中,提出民俗文化有五個方面的基本特徵:集體性;類型性;傳承性與擴布性;相對穩定性與變異性;軌范性與服務性。另外,在其他民俗學研究大家,如烏丙安、蕭放等也都把穩定性與變異性列為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徵之一。可以說,目前穩定性與變異性作為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徵之一在民俗界中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可。
為了更好地分析中國民俗文化的穩定性和變異性,有必要首先弄清一個基本問題:到底何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個很普遍的概念,提起它,我們並不陌生,但怎樣來給民俗文化下一個准確的而又通俗易懂的定義?民俗或風俗這類詞語,從它的歷史源泉說,在我國先秦兩漢的古代典籍中已經出現。直到現在,它還流行於人們的口頭或書寫的文字上。依我們現在大多數人的理解,所謂民俗或風俗,主要指的是:文化比較發展的民族,它的大多數人民在行為上、語言上表現出來的種種活動、心態。它不是屬於個別人的,也不是一時偶然出現的,它是集體的,有一定時間經歷的人們的行動或語言的表現。它既然是集體的、傳承的,就必然要逐漸形成一種模式。換句話說,它被「定型化」,而決不是一種任意的、散漫無紀的文化現象。所以,對於民俗文化的概念,我們可以這樣來界定:民俗文化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實踐中創造的語言和行為模式,或者說是民族共同創造和遵守的行為規則。
在明確了民俗文化的定義之後,我們再來試著說說本文的重點:民俗文化的穩定性與變異性。民俗文化因其傳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襲,代相傳,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但民俗作為一種基礎文化,在傳承與傳播的過程中並非一成不變。相反,它隨著時空的變化不斷地發生變異,形成了與穩定性相聯系的變異性特徵。
穩定性是中國民俗文化突出的表現之一。正如鍾敬文先生所說的「中國社會在數千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的特色。這種特色是通過民俗文化的穩定性體現出來的,比起世界上其他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我國民俗文化的穩定性,主要是農業小生產制度的產物。」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農業社會,雖然發生了幾十次的大規模的王朝更迭的戰爭,但農業社會的基礎並未動搖,幾千年一以貫之的農業宗法社會性質沒有發生大的改變,由此圍繞著農耕社會所形成的大農業民俗得到相對穩定的傳承。這種穩定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族觀念的穩定性。宗法制度確定於周朝,宗法制度的基本社會單元是以家長為中心的家族。家族共同體在中國社會傳襲幾千年,家族制度的傳承與自給自足的小農業生產息息相關,人們長期居留一地,即便遷動也是「舉族而遷」。「家」既是民眾生產的基本單位,也是民眾「生活的世界」。因此,維護家族利益及家族內部等級秩序的家族觀念至關重要。讀過巴金的《家》,我們就可以從即將瓦解、支離破碎的「家」中體味出來「家」的重要。人們很早就確立了「親不親一家人」 的血親關系原則與家族內「長幼有序」的倫理原則。人們利用種種民俗強化家族意識,維持家族的穩定,沿襲家族的傳統。祖先崇拜是支撐家族的精神支柱。人們通過各種祭祀活動,不斷地增強「念祖追宗」的「認同感」。在周期性的年節民俗中,祭祀祖先是一重要的節俗項目。元日為一年之始,返本追宗,自然首先要祭奠先人。元日祭祀的習俗起源很早,在東漢的《四民月令》中就有記載:「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祭祀祖禰。」這種習俗一直傳承於民間,春節期間一定要在祖宗牌位前上香、叩拜。「每逢歲首『元日』各家男女均黎明即起,吃扁食,拜神祭祖」。目前鄉村仍保持這一祭祀習俗。清明是強化家族認同意識的重要節目。清明祭祀活動,從宋代復興祖宗意識開始,祠堂就成為家族活動的中心,一年兩度的春秋祭儀均在祠堂舉行。清末至民國時期廟祭依然是家族活動中的大事,時至今日,鄧州的一些地方就在農歷十月初一(人們俗稱鬼節)舉行立碑、唱戲等活動,讓家族成員重溫家族歷史,感受家族親情,穩固家族聯系,人們在叩拜、參與活動時分享家族的榮譽、責任與義務。墓祭在唐代即已出現,當時沒有祠堂、家廟的小戶口人家以墓祭為主,清明祭墓之俗歷代相沿。周期性的祭祀活動既是家族觀念的體現,同時它又是家族觀念的傳承和強化。
家族互助與家族規范是增強家族觀念的又一民俗事象。親族之內強調長幼有序的倫理原則,「父慈子孝,兄愛弟敬」,相互扶持,一人有難,全家相助;一家有難,合家共濟。在民間的婚喪禮俗中,家族成員除了幫忙應酬 ,增添熱鬧氣氛之外,還多以禮金的形式予以資助。添丁進口、建房同樣是家族大事,本家人也必然上門恭賀。家族倫理原則就通過這樣的日常生活傳承於民間。民間還以家規庭訓的形式規范家族成員。民間族譜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族規家訓,蘇洵在蘇氏族譜中告誡族人:「患必恤,喜必賀」。通過家族內部的親愛與懲戒的教化與約束,家族觀念日益牢固。直到今天,家族在鄉村生活中的影響仍不容忽視。
(2)節俗傳統的穩定性。依照農業生產活動的規律,中國很早就確立了歲時節俗傳統。周秦時期節俗開始萌芽,隨著天文歷法知識的進步,與天象、物候、人事相合的系統化的歲時節令逐漸走向成熟,漢魏時期中國節俗的主幹模式已經形成。除中秋節外,其他主要節日都已具備,固定的節期、確定的節日主旨為歷代所沿用。雖然具體節俗各時代、各地區有不同的發展與調整,但總體上看,沒有脫傳統節俗的范圍。傳統節俗有兩個中心內容,一是祭神,一是娛人。祭神是為了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娛人是為了人際關系的和諧。二者都是為了緩和緊張關系,以放鬆身心。在傳統社會中,節俗中的神異色彩較濃,人們常以神人共娛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節日活動雖以祭神為主,但它是民眾心理的一種投射,服務現實才是其真正目的。這種祭祀與民眾休閑相結合的傳統貫穿在年節系列中,並傳襲千年。如上元張燈,社日聚飲,清明祭墓與踏青,端午驅疫與競渡,七夕祭星與乞巧,中秋拜月與賞月,重陽避災與登高,除夕祭祖與團聚等,很多節俗至今仍在民間傳承,並成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徵。
(3)人生儀禮習俗的穩定性。人生儀禮是伴隨著人生歷程的通過儀式,它一般集中在人生的幾個關節點上,它包括誕生禮、成年禮、婚禮與喪禮等。人生禮儀是社會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儀式的程式與象徵意義看,它表達了民眾的心理期待與文化人格的要求。在傳統社會里,民眾十分看重儀禮民俗,很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生儀禮的民俗慣例。這種民俗慣制貫穿著農業——宗法社會的理念,儀禮觀念與儀禮形式在傳統社會中緊密結合、長期傳承。如誕生禮。添丁進口在傳統社會屬於家族大事,因為人丁的興旺是家族發達的標志,同時它也是家系傳承的實際需要,所以男孩的誕生禮十分隆重。成年禮,古稱冠禮。《儀禮•士冠禮》記載了古代貴族男子的冠禮情況,成年男子在冠禮之後,有參與社會活動的權利,有承擔社會的義務。「棄爾幼志,順而成德」;還由此獲得娶妻生子的資格。後來,很多地方冠婚合一,將冠禮濃縮成婚禮的一部分,有的以婚禮代冠禮。婚禮是人生大禮,向來極受重視。「周公大禮」的婚俗模式,基本上為後世襲用。後代婚俗程序無論名稱如何變化,卻大致不離納采、問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道儀式。婚前繁復的儀式是為了婚後婚姻關系的牢固。喪禮是禮敬亡者的重要儀式,傳統民俗中隊喪禮十分看重,生人懷著對亡人的敬與畏,謹慎而隆重地處理安頓亡人。古代禮儀制度中對此有細致的規定。據《儀禮•士喪禮》記載,有停屍、招魂、報喪、吊喪、入殮、祭奠、安葬等程序。人們對亡人的依戀與對靈魂的信仰,決定了人們對死者的態度,因此葬禮中禁忌很多。後世大致沿用了古代喪葬禮儀程序。傳統社會中的人生儀禮以家族為依託,個人的生死與家族生活密不可分,它既是加強家族關系的日常事件,也是體現家族力量的時機。因此,自古及今人生儀禮總是辦得隆重而熱烈。
當然,中國民俗文化的穩定性只是相對而言,「天下無不可變之風俗」。世界上沒有不變的事物,在事物中只存在著變化程度的大小、變化速度快慢的區別。我們在討論民俗的穩定特性時更不應該忽略其變異性。
變異性是中國民俗的鮮明的特徵之一。民俗在傳承中變異,在變異中傳承。結果是,有的民俗消失了,有的則隨著人們生活文化和心態的變遷而變了形,乃至變了質。如近年來成為學術界熱門話題的「儺戲」,它的起源本是一種驅除疫魅的宗教——巫術活動的儀式,但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它已經成為一種以娛人為主的藝術形式。它的原始含義(驅鬼),即使在某地區人們的腦子里還隱約殘存著,但也不過是一種淡淡的歷史影子罷了,好像現在民間還相當流行的賽龍舟、放風箏等具有相當普遍的民俗,它們所經歷的情形和儺戲大略相似。另外,還有飲食民俗的變異。上古社會,民眾原始、樸野、茹毛飲血。隨著人類的進化,人們知道了用火,於是便生食為熟食,學會了制陶,就變干食為煮食,飲食民俗就是這樣隨著人們的生存能力的提高而變化。中古以後,農業的發展,農牧產品多樣化,人們的飲食生活更加繁瑣和精細,逐漸形成了日常食品、節令食品與禮儀食品的民俗區別。還不斷地吸納著異域的飲食風習,如胡餅、胡飯、胡羹、葡萄酒等在漢魏隋唐風行一時,豐富了中國民俗。近代隨著中西文化交流力度的增大,中國人的飲食結構開始發生變化:中國人在吃慣了本國本地的風味食品的同時,也喜歡去吃「麥當勞」、「肯德基」洋快餐和「匹薩餅」;喝慣了中國茶的同時,也喜歡去品嘗外國的咖啡。飲食民俗的時代變化說明了民俗在縱向傳承中發生著變異的歷史性特點。
民俗的變異性還表現在橫向的地域擴布中。同一種民俗,在各地區會出現不同的形態。有的是因為發生的基礎不同,有的是在傳播過程中的變形。特別是口耳相傳的口承民俗,情節大致類似,但人名、地名或表達的觀念會因流傳的地方與人群的不同而出現較大的差異。如端午節的傳說,楚地說與屈原有關,而吳越地區認為與伍子胥或勾踐有關。兩地的民眾都有自己的解釋。還有的民俗是在傳承與傳播的過程中出現的「誤讀」,如紫姑信仰是起源早、流傳久的一種,僅在湖北就有紫姑、戚姑、七姑等不同的稱呼,有的還稱為「七星仙女」。
一般來說,民俗的變異性可以有三種情況:一是民俗表現形式的變化。例如,同樣是拜年,在舊時是一定要下拜的,現在只要口頭說聲「拜年」就可以了。二是民俗性質的變異。如我們上面提到的儺戲就屬於這種情況。還有端午節競渡,在上古時期競渡主要是為了驅疫,祭祀水神;中古時滲入了倫理因素,憑吊屈原成為節日主題;近代以後龍舟競渡逐漸成為重要的娛樂項目,信仰的因素淡化,時至今日競渡則是純粹的體育競賽項目。競渡的民俗形式雖未改變,但性質則迥然有異。三是舊俗的消亡。民俗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一些不適應人生的習俗,會逐漸走向消亡。如歷史上頗有影響的寒食節,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崇火心理淡化,對寒食禁火給生活帶來的不便感受愈來愈強,因此,逐漸將其廢止。還有我們熟知的纏足陋俗,同樣亦隨著社會的進步,在民國初年被完全革除。民俗的變異性特徵為移風易俗提供了學理的依據,人們可以依據民俗變異的規律,「化民易俗」,刪繁就簡,推陳出新,為建設民族的新文化服務。
有意思的是,中國民俗文化在當代的變異並沒有簡簡單單如往常一樣,而是顯示了它變異的復雜性。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民俗一方面與時俱進,新的民俗文化正在形成,另一方面民俗文化正在受誤導。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理解?
我們首先來看民俗文化在當代變異的社會條件。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電腦信息化等高新技術為物質文化發展的前進動力,以及現代西方文化思潮在全球擴展,引發了全球性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劇變。各種類型的傳統社會原貌,幾乎都處在急速的變化中,各種傳統民俗文化正在因為社會的加速變化而迅速改觀,重新整合。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和國家,都不得不在不同程度上適應這種全球性的經濟發展大趨勢。
全人類幾乎都在行為上和心理上盡力適應這個劇烈變動的現代社會。當固有的傳統民俗文化對全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的引導,已經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環境時,人們應自然地破舊立新、趨利避害,不再遵循傳統民俗文化的指引,轉而接受或創造具有新的適應性的現代民俗文化。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不斷深入發展,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逐漸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代替,人們逐漸樹立了自主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社會道德風尚也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體現時代要求的道德觀念相融合,正在成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發展的主流。這些都表明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的民俗文化正在形成。
但是,我們也不能不看到,新的民俗文化形成的同時,目前民俗文化也正在我國經受金錢至上風潮的誤導,向經濟轉型期特有的文化誤區走去。在我們社會的一些領域和地方,人們在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方式上,較為普遍地追逐現代化水準的超高消費和享受。以暴富階層奢靡揮霍的生活方式為導向,形成了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比富、誇富、顯富、媚富的拜金主義的時尚。不加選擇地套用各種外來生活方式,同時引進了域外的吃、喝、玩、嫖、賭、吸等新型惡俗形式。用財富堆砌和鋪張起來的婚禮與葬禮已成為時興。隨著物質生活的高消費增長,傳統的勤儉持家和勤儉辦一切事業以及艱苦奮斗等良俗,較普遍地或遭到鄙棄或受到嘲弄。在家族民俗方面,大家族正在最後解體,核心家庭正在迅速形成,傳統婚姻基本得到改造,新式自由婚姻較為普遍實行。和西方社會相似,問題家庭增多,離婚率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家庭的宗法性禮俗迅速復甦,海內外同姓宗親活動十分活躍,立族譜、建族史、修祖陵的熱潮正在升溫。民間信仰習俗經過從「士改」到「文革」的漫長的被逼休眠期,目前正普遍復舊並應運而生。除了較大規模的對民族始祖及古聖先賢的祭典日益隆重外,數以千萬計的供奉各路神佛仙真的寺廟宮觀香火正旺。民間還興起了集資建廟風,愈演愈烈。與計劃生育及「生男生女都一樣」的觀念相對照,朝奶奶頂和拜娘娘廟的求子習俗異常紅火。致富的許願還願使各路財神的偶像穩坐上眾家戶和超級商廈的祭壇。占卦卜算,求吉避凶,請巫招魂,跳神驅鬼,以及建宅遷墳用陰陽風水等,都成為了當今民間日常生活的司空見慣的古舊習慣。
中國當代民俗的變異,從表面上看,首先是衣食住行等消費生活方式(即物質生活民俗方面)的巨大改變和與文化、文明、道德相悖而低級庸俗趣味的滋生蔓延。但從深層次看,中國民眾正在經歷一場觀念的轉變,即世界觀的巨大轉變。在中國民眾世界觀轉變過程中,當前顯現出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兩種民俗文化的相剋相斥的狀態,這在人類社會歷史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卻會出現這類兩種文化的相剋相斥重新整合的現象。現在,我們還沒有完全牢固地建立起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新的民俗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知識體系、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還遠沒有真正內化為人們的自覺意識和自覺行為。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行文化創新,讓「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和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全社會的認同。
面對眼花繚亂的民俗文化的變異,人們大體上表現出兩種態度。一種態度是堅守傳統,表現出對民俗文化的「戀舊」情懷。堅持遵循古老的傳統民俗生活方式,或不能改變固有的生活方式和觀念,特別強調傳統民俗文化穩定性的特徵和文化的延續功能,對民俗文化的變異持某種排斥態度,對民俗文化現狀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困惑,特別是對外來的西方文化的難以認同。他們面對文化變異往往採取被動的守勢,謀求民族民俗文化的延續發展,反映了濃厚的、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心理。換句話說,他們肯定民俗文化的穩定性,否定其變異性。另一種態度是,表現出對民俗文化「趨新」,強調與世界文化「接軌」,極力促使現代民俗文化的更新演進,促使人們逐漸或盡快遠離過去的傳統,促使全球不停頓地經歷和體驗新情況、新事件和新的生活模式。特別強調現代民俗文化的創新和改造,很快地接受了民俗文化的新變遷,比較習慣了選取其它民族或外來的風俗習慣,並對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不表示特別尊重,以一種激進的、開放的文化心態面對當前民俗的變異。也就是說,他們肯定民俗文化的變異性,否定其穩定性。
上述兩種態度構成了當代中國民俗文化變異性中的文化整合與世界觀整合的新態勢,並且這種整合動態標志著一種新的先進文化正處在一個合成過程中。那麼在這個合成過程中,我們該怎樣對待幾千年穩定下來的民俗文化和變異之後的民俗文化?也就是說該如何對待民俗文化的穩定性和變異性?
筆者認為,目前,中國民眾必須用現代觀念對民俗文化(它既包含幾千年一以貫之的傳統民俗文化,又包括當代變異之後的現代民俗文化)中的所有事物和現象進行梳理和檢驗,分辨出哪些是對社會發展前進有益無害的良俗,哪些是妨害社會向前發展的有害無益的陳規陋俗或邪風惡俗;對於前者就要積極發揚,把它融入現代化生活中去,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具有本國本民族民俗特色的文化財富;對於後者就要毫不吝惜地摒棄,把它們淘汰出局,變成歷史沉渣。還有許許多多對現代社會發展並沒有什麼損害,但也沒有什麼積極意義的傳統風俗習慣事物,也盡可能經過重整再改造進入現代社會,為現代生活所用,適應現代化的多樣民俗要求。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同時也是民族眾多的泱泱大國,由於歷史的與民族的原因,中國是一個民俗大國,民俗資源異常豐富,從中心腹地到荒僻山原,可以看到民俗發展的縱向序列。目前中國民俗呈現出古今雜陳、中西交錯的狀態,中國民俗能依舊把它的穩定性與變異性的性格保持下來,這是很難能可貴的。當然,隨著社會變遷的加速,中國民俗的穩定性與變異性必然會發生變化,但堅信中國的民俗文化無論怎樣變化和發展,它都會遵循一條基本法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最終使民俗文化更好、更健康地從過去走向現代並走向未來

『肆』 山西有哪些民俗旅遊資源

民俗旅遊資源包括飲食、建築、喜慶節日、歲時節令、手工技藝、文學藝術、土特產品等。山西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中華遠古文化的搖籃。我們的祖先在三晉大地上創造了舉世聞名、影響久遠的歷史文化。民俗旅遊資源豐富多彩,山西民俗具有質朴的民間性、鮮明的地方性、資源的豐富多樣性等特點。飲食民俗山西地處黃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農業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中國麵食文化的發祥地。大自然情有獨鍾的造化,使三晉大地成為世界上生長雜糧品種最全的地域。山西人的飲食風俗,有著濃郁的黃土高原氣息和傳統的生活特色,其歷史之悠久、內涵之豐富、積淀之深厚,令世人矚目。豐富多樣的麵食山西盛產高粱、莜麥、蕎麥、豆類、玉米、小麥、穀子等數十種糧食,提供了豐富的食料。通過農家婦女的慧心巧手,可以製作出數以千計的麵食來。各種造型的麵食,既可口,又誘人。湯面類主要有刀削麵、剔尖、揪片、轉盤剔尖等十幾種,不僅外形不同,口感各異,而且和菜餚相配更加營養豐富。炸燜面類:煎餅、鍋貼水煎包、麻花、油糕等二十幾種,享有勝譽的太谷餅,冷食酥而不硬、軟而不皮。美味可口的菜餚在山西的飲食習慣中,菜餚與主食同時出現。菜餚不僅種類豐富而且味美爽口,最負盛名的山西特色菜餚有:大碗蒸酥雞,入口松化而不失鮮嫩;山西的過油肉曾獲烹調比賽金獎,爽口、夠鮮;五花豬臉外觀晶瑩剔透,吃起來油而不膩;燴菜是山西特色地方菜餚,由粉條、土豆、肉丸等雜燴而成,味道十分鮮美。山西特殊的地理條件孕育了豐富多樣的野菜資源,野菜分布范圍廣,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食法多樣,因此野菜在山西也是一種別具風味的菜餚之一。過去由於冬天沒有新鮮蔬菜,所以全靠鹹菜和酸菜佐餐,各種各樣的鹹菜和酸菜幾乎是山西百姓常年必備之物。婚喪嫁娶和歲時節令婚喪嫁娶生、婚、喪是人生的三大事,山西也不例外,長期以來形成了隆重的儀式,活動也特別講究。從出生開始,經過的節日有滿月、百天、周歲及本命年等,一般這些節日都要發請柬、收賀禮、請客聚餐。結婚是三件大事之中講究最多的,從相親、定親、娶親到拜堂鬧洞房、回門等期間的禮儀非常隆重、考究。死也是人生大事。山西的喪禮也獨具特色,儀式之多,講究也頗為復雜。就其穿來說,人在未死之前就要准備四季穿的上下身衣服,上面還綉有壽花,舉行喪禮時,子女及其小輩親戚從頭到腳一身白色,以表孝敬。敬獻的物品也很講究,12碗8桌的換飯,色澤鮮艷、品種豐富、味道獨特。歲時節令歲時節令民俗是與我國長期的農業社會緊密相連著的,隨著一年到頭的氣候變化,農作物的種植收獲及人民生活的需要逐漸形成的一系列民俗習慣。主要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等。雖是典型的中華歲時節令,但慶祝方式卻又獨具特色。例如晉中的「寒食節」,這一天當地不僅寒食禁火,大人還要為孩子們捏制「寒燕兒」,既能吃又能玩;五月端午吃粽子;七月十五做面人;元宵節時各地有鬧元宵猜燈謎、放煙花等;此外山西還有一些獨特的節日,如上樑節、油糕節等。民間建築房屋與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特點、所處環境密切相關,修建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山西窯洞是最典型的代表且獨樹一幟。黃土高原上的窯洞,零散分布在地形起伏比較大的山區,以黃土為材料,在靠山或傍土的地方挖洞成窯,擋風避沙,冬暖夏涼。山西民居的另一種形式就是大院。大院是山西典型的特色,它們多為商賈之家的居所。強大的經濟實力使其住所多規模大,建築精美,氣勢宏偉,錯落有致。從外面看,威嚴高大,整齊端莊,院內房舍鱗次櫛比;從裡面看,富麗堂皇,井然有序,樓廳台閣與天井花園相映成趣。現存院落中隨處可見石雕、磚雕、木雕,玲瓏剔透,內容豐富,圖案精美,技藝精妙,且思想內涵豐富,體現了佛、儒、道及其民間的教育思想。如王家大院凝瑞居的石雕「魯雨躍龍門」「指日高升」,體現了儒家教育思想;而「乳姑奉親」則反映了傳統的道德觀;這些全都是對後輩的期盼和教誨。手工技藝民間刺綉,在山西不僅歷史悠久,而且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圖案純朴、色彩艷麗、構圖簡潔、造型誇張、針法對樣、綉工精緻,且反映出山西風土人情的特色和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民間的刺綉主要是服飾、生活用品、祭獻物品三大類,像衣服的領口和袖口、帽子、鞋墊和被面,還有枕頭、荷包等都有不同紋樣的刺綉圖案。如鞋墊上常綉有相親相愛、福海無邊、蓮花送子等圖案花紋。山西剪紙在民間也廣為流傳且伴隨著生辰、婚嫁、喪葬、喜慶節日和日常生活。用於人生禮儀的剪紙,主要是表達人們的一種美好嚮往與追求,比如結婚時的「喜喜」字就表示喜上加喜的意思。呂梁地區的剪紙質朴、粗獷、雄渾;晉南剪紙刀筆遒勁、酣暢淋漓;雁北廣靈、靈邱剪紙凝重而艷麗,既有塞外之野趣,又有關內之雋秀;而地處山西腹地的晉中剪紙,則呈圓潤秀麗、纖巧精細的風格。山西麵塑也是一種民間文化,在民間叫「面花」,是作為儀禮、歲時等民俗節日饋贈、祭祀、喜慶、裝飾的信物或標志。麵塑的種類繁多,題材廣泛,可以說大自然有的無所不有,動物、植物、人等,以象徵萬事如意、多福多壽、和睦友愛等意思。草編同樣是流傳於山西民間的一種技藝,草編材料來自大自然,有麥稈、柳條、玉米皮、藤條等。草編有生活生產用品,也有玩具飾物,在民間小的有佩帶飾物、手玩小件、籠子,還有擺放水果的竹籃;大的有籮筐、挎簍等,它們為農家用具,造型優美,形象生動。我們應該開發這些民間草編,讓它們從古代單純的實用性轉為現在的實用欣賞性,並可以延伸到編提包、掛飾、椅墊等用品進入市場。文學藝術山西,是中國戲曲發源地之一。現主要存有四大劇種:晉劇、蒲劇、上黨梆子和北路梆子。晉劇,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劇種,其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蒲劇唱腔高昂,朴實奔放;上黨梆子音調高亢明朗,粗獷朴實;北路梆子有著慷慨激越的邊塞風格。另外山西的道情戲、山西的皮影戲等也深受城鄉勞動人民的喜愛。山西民歌,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反映地方人的心理、情感和願望。這些民歌題材廣泛,反映內容深刻,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晉西北的「山曲」、太行山的「開花調」、忻州一帶的「卷席片」都是勞動人民在山間田野或崖畔、場院隨時可唱的一種短歌,形式短小、單純;詞曲格律自由;感情真摯,無須伴奏。山曲高亢嘹亮;開花調委婉清秀;秧歌品種繁多,如河曲的「二人抬」、左權的「小花戲」、以及和順的「風台小戲」等。套曲多系歌唱歷史人物或歷史傳說故事,如左權的「大腔」、興縣的「崑曲」、離石的「彈唱」等。 以趙樹理為首的「山葯蛋派」是新中國文學史上最有影響的一個文學流派。他的著作有《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等。趙樹理在小說藝術的民族化、群眾化、地方化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歷史性貢獻,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被譽為寫農民的「鐵筆聖手」。而在他的影響下,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一群山西籍作家馬烽、西戎等實力雄厚的作家,繼承《小二黑結婚》的格調,發表了一大批風格相近的作品,形成了一個影響波及全國的作家群體。從「山葯蛋派」這個充滿鄉土氣息的名詞中,我們就不難想像到這些作品與群眾和生活貼得有多麼近,山西文藝獨特之魅力了。

『伍』 物態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是城市中最常見的民俗文化旅遊資源嗎

是的,包含且不限於民俗民居、傳統街道、會館當鋪乃至劇院,以及地方或家族傳承遺留的如祠堂、府邸、廟宇等等。其實像故宮,就是最大的府邸類民俗文化旅遊資源。

非物態民俗文化旅遊資源是指民俗節日或地方慶典,包括且不限於地方上如趕集、神祗慶生或如賽龍舟、春節這一類反應地方或民族的傳統觀念、道德風尚及宗教習慣的問題

『陸』 哪些民俗文化資源具有開發價值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琴棋書畫、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發明、民間禁忌、精忠報國、竹、民謠、黃土、長江、黃河、紅、月亮...★農業文化★:農家、農民起Y、鋤頭。★皇宮官府★:宮廷文化、帝王學。★諸子百家★:儒家(孔子、《論語》、孟子、《孟子》、《荀子》 ;仁、義、禮、智、信;中庸)道家(老子、莊子;道德,無為、逍遙)墨家(墨子、《墨子》、兼愛)法家(韓非、李斯、《韓非子》)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子》)陰陽家(鄒衍、五行、金木水火土)縱橫家(鬼穀子、蘇秦、張儀、《戰國策》)雜家(呂不韋)農家(《呂氏春秋》)小說家 兵家 醫家 ★琴★:笛子、二胡、古箏、蕭、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 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 漁樵問答》)★棋★:中國象棋、中國圍棋,對弈、棋子、棋盤。★書★: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寶(毛筆、墨、硯台、宣紙)、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豎排線裝書。★畫★:國畫、山水畫、寫意畫;敦煌壁畫;八駿圖、太極圖(太極)。★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傳統文學★:《詩經》、漢樂府、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 四大名著★傳統節日★: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粽子、賽龍舟、屈原)、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大年三十、紅包、守歲、團圓飯)、除夕、春節(元日)為代表。★中國戲劇★:崑曲、湘劇、京劇、皮影戲、越劇、川劇、黃梅戲;京戲臉譜。中國傳統文化之崑曲★中國建築★: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鍾、塔、廟宇、亭台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漢字漢語★:漢字、漢語、對聯、謎語(燈謎)、歇後語、熟語、成語、射覆、酒令等...。★傳統中醫★:中醫、中葯、《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千金方》★宗教哲學★:佛、道、儒、陰陽、五行、羅盤、八卦、司南、法寶、算命、禪宗、佛教、觀音,太上老君;燒香、拜佛、蠟燭。★民間工藝★:剪紙、風箏、中國織綉(刺綉等)、中國結、泥人麵塑、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鳳眼、千層底、檐、鷲。★中華武術★:南拳北腿、少林、武當、峨嵋、崆峒、昆侖、點蒼、華山、青城、嵩山。★地域文化★:中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鄉、塞北嶺南、大漠風情、蒙古草原、天涯海角、中原。★民風民俗★:禮節、婚嫁(紅娘、月老)、喪葬(孝服、紙錢)、祭祀(祖);門神、年畫、鞭炮、餃子。★衣冠服飾★:漢服(漢族)、唐裝(漢族盤領袍)、苗服(苗族)、維服(維吾爾族)、綉花鞋、老虎頭鞋、偽唐裝(滿族馬褂)、旗袍(滿族)、肚兜(滿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絲綢。中國傳統服飾 漢服★四大雅戲★:花鳥蟲魚、牡丹、梅花、桂花、蓮花、鳥籠、盆景、鯉魚;★動物植物★:龍、鳳、狼、麒麟、虎、豹、鶴、龜、大熊貓...;梅蘭竹菊:梅花,蘭花,竹子,菊花。松、柏。★器物隨身★:玉(玉佩、玉雕..)瓷器、景泰藍、中國漆器、彩陶、紫砂壺、蠟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寶劍等)、青銅器、古玩(銅錢等)、鼎、金元寶、如意、燭台、紅燈籠(宮燈、紗燈)、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芭蕉扇、桃花扇、裹腳布。★飲食廚藝★:出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酒、茶道;吃文化、中國菜、八大菜系(魯、 川、 粵、 閩、 蘇、 浙、湘、徽)、餃子、團圓飯、年夜飯、年糕、中秋月餅、筷子;魚翅、熊掌...★傳說神話★:女媧補天、盤古開天地、後羿射日、嫦娥飛天、誇父逐日★神妖鬼怪★:神仙、妖怪、鬼怪、幽冥;玉帝、閻羅王、黑白無常、孟婆、奈何橋2.中國傳統文化一覽表-漢服(漢族)、藏袍(藏族)、苗服(苗族)、蒙古袍(蒙古族)、旗袍(滿族)、中山裝、其他少數民族服飾、木屐、綉花鞋、翹頭履-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崑曲臉譜、湘劇臉譜、川劇臉譜、京戲臉譜、皮影、武術-秦磚漢瓦、兵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茶、中葯、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四大發明-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佛、道、儒、法寶、陰陽、禪宗、觀音手、孝服、紙錢-樂器(箏、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鳳眼-彩陶、紫砂壺、蠟染、中國瓷器-古代兵器(盔甲、劍等)、青銅器鼎-國畫、敦煌壁畫、山清水秀、寫意畫、太極圖-石獅、飛天、太極-對聯、門神、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中秋月餅-鳥籠、盆景、五針松、毛竹、牡丹、梅花、蓮花-大熊貓、鯉魚、芭蕉扇、風箱-黑頭發黃皮膚、丹鳳眼-紅旗、天安門、五角星、紅領巾、紅太陽、長江、黃河-唐裝(漢族盤領袍)、唐巾、深衣(漢族男裝)、襦裙(漢族女裝)、直裰(漢族男裝)、綉花鞋、老虎頭鞋、旗袍(滿族)、偽唐裝(滿族馬褂)肚兜(滿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泥人麵塑、鋤頭、束發戴冠(漢族)、清朝大辮子(滿族)、苗族銀飾(苗族)、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筷子-華表、牌坊、長城、園林、寺院、古鍾、古塔、廟宇、亭、井、黃土、民宅-漢字、數字8、6、4-唐詩、宋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詩經》-金元寶、如意、燭台、羅盤、八卦、司南、棋子與棋盤、象棋、圍棋-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玉佩、鷲、千層底、刺綉、絲綢、檐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陝西傳統民俗文化
風俗 生日 家中成員生日,全家吃面條,稱「長壽面」。今更重視兒童生日,添衣物,送玩具,備辦生日蛋糕、生日燭。小朋友亦攜禮品來慶賀,主家則以蛋糕糖果分送幼兒園小夥伴。 做壽 老人做壽,外甥與女婿都要送厚禮,其中必有長壽面、壽桃、壽糕、紅燭。昔時富貴人家,壽桃高達一米多,上插米塑戲曲人物,配以壽屏、壽嶂。壽堂上,禮品列陳,紅燭高燒,敬過祖宗神祗,晚輩按輩份跪拜祝壽,送上壽面,壽翁壽婆分「壽錢」。而後親友前來祝壽。 送五福 永嘉楠溪江兩岸有送五福祝壽之俗。「五福」即在布上綉上五隻蝙蝠,以蝠諧福,稱為「五福拜壽」、五幅系指長壽、富有、康寧、積德、善終。 吃五豆 吃五豆是西安關中地區的民間習俗。臘月初五,將大豆、小豆、綠豆、紅豆、黑豆(缺少的可用其他豆子或別物代替)等 5 種豆子放入鍋中煮熟,全家人食用,但不能吃完,必須要吃後有餘。以此預祝來年五穀豐登,吉慶有餘。吃五豆在冬至過後,此時晝漸長、夜漸短。因此吃五豆還帶有節令性變化的含義。吃五豆的風俗至今在農村尚流行。 做百日 做百日是西安關中地區習俗,分為新生兒百日和亡人百日。新生兒百日是為時滿百天的嬰兒舉行慶賀祝福的禮儀,也叫慶百日。亡人百日是在逝者死亡滿百天時舉行的悼念儀式。在此之前,蒙喪之家有七七四十九天的衰悼時間,每七日祭弔一次。屆時兒女都要在死者墳前和家裡的神位、靈屋前進行燒香、焚紙、拾魂等儀式。百日這天,死者的主要親友和鄰里都要前來參加祭祀活動,並將放在神位前的靈屋拿到墳前燒化。蒙喪家這天要宴請賓客,以示謝忱。做百日之後,死者家屬即轉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四時風俗: 春節,元日祀六神,戚友相拜,以食物互遺。上元晝作社虎、柳木腿諸戲,夜則張燈作竹馬、龍燈、紙船備戲,金鼓喧闐,舉國若狂,然亦古難禮之遺。二月二日,剖正月獻神之蒸餅炒麵食之,謂可避蠍。三月三日佩甘遂,謂不生瘡。夏節,四月朔,戴皂莢芽,謂可除目疾。重五日,以角黍各物相饋遺,捻五色線系小兒手足腕,入雄黃於酒飲之,謂可避五毒。秋節,七月七日,縛草作女像,加以衣冠,祭以瓜果,名"乞巧"。八月望日玩月,設香燭,以棗粟各物向月獻之,調為"玩月"。二十七日,士人祀孔。重九日,親戚以棗 糕新柿相饋,士人登高。冬節,冬至日祀孔,弟子皆拜師十二月八日,以米豆肉菜作粥,遍送里黨,名為"臘八粥"。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以圓餅、飴糖獻廚內,焚紙印灶神像,謂之送灶,除夕焚紙印馬,謂之"接灶"。

『柒』 民風民俗類旅遊資源的特點包括哪些

農家樂做客,農家樂娛樂,圖片,器具,體驗服裝,美食,水車,風車,獨輪車,農具,種植物,花草,收藏品,藝術品,

『捌』 都市民俗資源包括龍燈 踩高蹺么

都市民俗因為場地限制,又沒有民間的宗族氣氛,所以資源只有龍燈、舞獅、高蹺、龍船等。

『玖』 屬於民俗旅遊資源,這一類型可分為哪幾種亞類呢

民間習俗旅遊資源的范圍非常廣泛,其擴展范圍涵蓋了人類生活的幾乎所有領域和層次,並通過心理,言語和行為方式來表達。根據民俗旅遊資源的存在形式和表現形式,可以將其分為三種類型。

1.物質民俗旅遊資源

這類民俗旅遊資源又分為三個子類別:(1)流通民俗包括城市商業和交通通訊民俗等;(2)消費民俗包括衣食住行民俗;(3)生產民俗包括採集、狩獵、畜牧、農業、手工藝民俗等。

簡而言之,民間旅遊資源無論是物質的社會的還是心理的都在民間習俗的表面之下,它們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心理和思想背景。民間旅遊資源的類型和特徵可以准確地揭示其原始外觀。

『拾』 民俗旅遊分類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遊資源
民俗即民間風俗習慣,是廣大中下層勞動人民所創造的民間文化,包括飲食、服飾、居住、節日、民間歌舞等各方面的民俗風情。旅遊學的理論一般把旅遊資源分為民俗文化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其中,民俗文化旅遊資源和歷史文化旅遊資源共同構成人文旅遊資源。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共同創造了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的服飾飲食、婚葬嫁娶、待客禮儀、節慶游樂、民族工藝、建築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國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觀。這些民俗文化現象,以其豐富的內容,濃厚的地方色彩,鮮明的民族特點,吸引著大量的國內外遊客,構成我國民俗旅遊開發的豐富資源,具有極高的旅遊價值。
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由於它滿足了遊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成為旅遊行為和旅遊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內一次抽樣調查表明,來華美國遊客中主要目的是欣賞名勝古跡的佔26%,而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最感興趣的佔56.7%。目前,無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民俗旅遊均已蓬勃發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館」通過仿照當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園組成的「移民村」,再現了幾百年前歐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勞動和風俗習慣;象牙海岸利用其獨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現其傳統文化,還舉辦了全國舞蹈節;突尼西亞根據西方遊客喜歡獵奇的心理,利用本國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跡、山洞住宅、民族服飾和車馬遊玩等民俗文化來發展旅遊業,已成為非洲和阿拉伯國家中的旅遊大國。在國內,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匯集了全國幾十個民族的燦爛文化,昆明雲南民族村也展示了雲南25個少數民族的風俗,山東省長山島「漁家文化」以及廣東嶺南文化、客家文化和連南瑤族風情的旅遊開發,也是目前的關注熱點。因此,對民俗文化的旅遊開發進行研究已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2.民俗文化旅遊開發的五種模式
通過對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進行精選和加工,激發人們前來觀賞民俗、了解文化的旅遊開發行為,可以概括為五種模式:
2.1集錦薈萃式
指將散布於一定地域范圍內的典型民俗集中於一個主題公園內表現出來,如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和美國佛羅里達州錦綉中華、北京中華民族村集中表現了中國的民族民俗文化,台灣九族文化村集中表現了高山族、格魯族等分布於台灣附近的九個民族的民俗文化,雲南民族文化村集中表現了雲南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這一模式的優點是可以讓遊客用很短的時間,走很少的路程就領略到原本花很長時間、走很長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其缺點是在復制加工過程中會損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內涵,如果建設態度不夠嚴謹,可能會歪曲民俗文化。
2.2復古再現式
它是對現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過信息搜集、整理、建設、再現,讓遊客了解過去的民俗文化。如美國的「活人博物館」中,員工作為幾百年的抵美「移民」而出現,身著十七世紀美國勞動人民的服飾,向遊客表演了用方形的扁擔挑水,用原始農具耕作,用獨輪車運輸等古老的傳統習俗以及各種民間舞蹈,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遊客。杭州和香港的宋城,無錫的唐城、吳文化公園,濱州市孫武公園也屬此類。優點是可以令時光「倒流」,滿足遊客原本不能實現的願望,但也存在著與集錦薈萃式共同的缺點。
以上兩種形式可以歸並為一個大類,即博物館類,以豐富的民俗文化知識為特徵,其員工都是專門的旅遊業從業人員。
2.3原生自然式
它是在一個民俗文化相對豐富的地域中選擇一個最為典型、交通也比較便利的村落對旅遊者展開宣傳,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產和村落的自然形態為旅遊內容,除了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外幾乎沒有加工改造,如廣東連南三排瑤寨,其優點是投資很少,讓遊客有真實感,能自然與當地居民交流,甚至親身參與勞作,有很大的活動自由度,缺點是難以將旅遊開發帶來的利益公平的分配給村民,村民的正常生產生活受到干擾後可能產生抵觸或不合作,難以保證村民們在接待遊客時保持熱情、友好、不惟利是圖。
2.4主題附會式
指將民俗文化主題與某一特定功能的旅遊業設施結合起來,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蘇州名園「網師」傳統上僅白天對外開放,讓遊人欣賞江南園林的造園藝術和文化內涵,夜間不對外開放,但近期「網師」推出了「古典夜園」活動,利用園內各廳堂分別表現一兩段蘇州評彈、崑曲等各種各種類型的民俗文化藝術,遊客同時可以領略蘇州園林在夜景下的意境,很受好評。
2.5短期表現式
以上四種模式均為長期存在、旅遊者可隨時前往欣賞的旅遊開發形式。但也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很短時間,激發短暫的旅遊人流。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出於民族民俗傳統的節慶活動,如蒙古的「那達慕」大會、回族的「古爾邦節」、白族和彝族的「火把節」等,其本意並非為了發展生態旅遊業,故不會常年存在,但在節慶期間會吸引大量的旅遊者;二是流動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動,如貴州組織民間表演隊到國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灘堂戲、下火海等,展現了民間文化的藝術風采,每到一處也吸引了不少外國民眾遠途而來欣賞(這本身即是旅遊行為)進而吸引遊客前往貴州旅遊。
3.民俗文化旅遊開發的兩大原則
3.1民俗文化旅遊開發的文化保存原則
旅遊開發一方面本身存在著扭曲的反映文化與真實的反映文化的差別,更重要的是,它必將干擾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發展過程,使落後地區受到旅遊者的外來文化的沖擊。當地居民思想行為的混亂和盲目仿效追隨將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徵,進而在長遠角度上破壞了旅遊資源特徵。這種現象目前有不少少數民族地區也已出現,一些旅遊村落除了歌舞表演外,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與外界趨同,旅遊者求異求職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旅遊點的市場吸引力日趨下降。我們固然要看到,沒有一成不變的民俗文化,聯合國把橫斷山區的一個小村落化定位世界民族人文保護區的做法,畢竟不可能推廣到各地,也很難保證取得較好的實際效果。我們在旅遊開發工作中,所應當做的,一方面是盡量真實地反映民俗文化,對於不同時期的民俗盡量予以時間說明;另一方面是向當地居民宣傳教育,除了極少數野蠻的、愚昧無知的民治行為外,民俗文化是沒有優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優秀組成部分,在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的同時,更應保護自己的文化傳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卻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遊生命力,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3.2民俗文化旅遊開發的經濟效益原則
低效益甚至負效益的旅遊開發是不可取的投資行為,對於民俗文化旅遊開發而言,其經濟效益有兩個方面,一是通過飲食、住宿、購物、交通、就業、招商引資等帶動地區經濟,而是項目自身的經濟效益。前者一般只有程度上的差別,後者才是決策關鍵。因此,民俗文化的旅遊開發應慎選區位,盡量依託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規模都比較大的城市,且具體位置予依託城市之間不宜超過1小時車程,與主要客源區盡量在一日游可及的范圍內且交通便利。
4.民俗文化旅遊開發的重點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民俗文化存在。但在全國范圍之內幾乎找不到一處相同的民俗文化。這就說明各個角落的民俗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正好作為開發民俗旅遊的豐富資源。填補我國的旅遊空白區。
民俗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重點:一是抓住宗教旅遊。宗教活動是民俗活動,牽動著中外男女的視線,宗教活動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中國著名的佛山道觀以及各種廟會,吸引著千萬名旅遊者的心,形成了「文化搭台、經貿唱戲」的格局。二是抓住田園式旅遊。對於煩膩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都市生活的城市人來說,通過田園式旅遊,來調節一下精神生活。田園式旅遊把勞動、生活、科技、文化、知識融為一爐的最好的實踐與體驗,不僅極富情趣、教益,而且也很浪漫、清雅。
5.民俗文化旅遊開發不應作秀
現在不少旅遊活動中的民俗開發,很大程度上並不是社會與文化建設的推動造成的,而是來自另一方面的動力,即經濟因素,通過吸引眼球以招徠遊客,從而拉動消費。
民俗文化不僅僅是用來出售的,它是民眾的有序的有文化傳統的生活規則。從本質上講,民俗不是做秀給人看,而是個體自我對生活傳統的熱愛和對群體生活的參與,體現的是人與社群的和諧關系。安居樂俗是和諧生活的前提,我們的民俗文化建設要以社區群體為中心,而不能一味的用於賺錢。
綜上所述,民俗文化旅遊開發要因地制宜,發掘特點,不能千篇一律,大同小異。應就地取材,深度挖掘當地的民俗資源,並展現當地的生活現實。這才是民俗文化旅遊的根本之道。如濰坊的國際風箏會辦的就不錯,體現了當地民俗文化的特色,吸引了中外旅遊者,擴大了濰坊的知名度,又增加了當地的財政收入。

好的話,選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