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戰略資源部主要分布哪些地方
擴展閱讀
貴州凱里有哪些礦產資源 2024-04-27 11:28:37
雲南花草茶價格如何 2024-04-27 11:07:41
中資源信息研究所怎麼樣 2024-04-27 11:07:06

戰略資源部主要分布哪些地方

發布時間: 2022-10-04 16:32:53

㈠ 今後戰略選區工作重點領域

按照「拓展東部、發展西部、加快海域、探索新區、推進非常規」的方針,既要重視和加強深化老油區深層和新層系的戰略調查,努力實現新突破,也要重視和加強陸地新區和海域、新層系、新領域和非常規油氣資源的戰略調查與選區。重點是陸上主要含油氣盆地低勘探程度領域、海域新區新領域、海相碳酸鹽岩領域、非常規油氣資源等領域。

(一)陸上主要含油氣盆地深層與新領域

我國陸域待探明石油地質資源主要分布在渤海灣(含灘海)、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和柴達木等6大盆地,渤海灣盆地待探明石油可采資源量14.99×108t,塔里木盆地21.77×108t,松遼盆地19.15×108t;陸域6大盆地探明石油可采資源量共計144.84×108t,佔全國的85.05%。(表12-1)。

表12-1 我國陸域主要含油盆地石油資源分布表 單位:×108t

陸域待探明天然氣地質資源主要分布於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柴達木、松遼、渤海灣(含灘海)等6大盆地。待探明天然氣可采資源塔里木盆地最多,為5.13×1012m3,其次是四川和鄂爾多斯盆地,分別為2.24×1012m3和1.59×1012m3;6大盆地待探明天然氣可采資源量共計10.53×1012m3,佔全國的61.18%(表12-2)。

表12-2 我國陸域主要含油盆地天然氣資源分布表 單位:×1012m3

陸域主要含油氣盆地待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地質資源量和可采資源量,是我國陸域待探明地質和可采資源的主體,因此,這些盆地的低勘探區和新層系是油氣資源戰略調查與選區的重點領域之一。

(二)海域新區新領域

海域待探明石油資源量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珠江口和北部灣盆地,待探明石油地質資源量為56.32×108t,待探明石油可采資源量15.59×108t(表12-3)。

海域待探明天然氣資源量主要集中在東海、鶯歌海、瓊東南等盆地,待探明天然氣地質資源量5.73×1012m3,可采資源量3.77×1012m3(表12-4)。

表12-3 我國近海主要含油盆地石油資源分布表 單位:×108t

表12-4 我國近海主要含油盆地天然氣資源分布表 單位:×1012m3

海域低勘探程度盆地待探明石油地質資源量為11.22×108t,待探明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為8653.75×108m3,還有較大潛力。從白雲坳陷的勘查結果看,對南海北部深水海域的油氣資源潛力還需要重新認識。

此外,南海南部海域傳統疆域內油氣資源豐富,石油地質資源量和可采資源量分別為130×108t、43×108t;天然氣分別為8.8×1012m3、5.5×1012m3,主要分布在曾母、萬安、北康、中建南、汶萊-沙巴等盆地。該區地緣政治復雜,周邊國家在我國傳統疆域線兩側均進行了大規模的油氣勘探開發,餘下資源主要分布在深水區,勘探開發面臨諸多風險。如若能在未來妥善解決區域合作問題,並具備了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的技術,則這一地區將有望成為我國油氣勘探開發的又一戰略前景區。

加強海域低勘探程度區的基礎地質和油氣地質研究,優選潛力大的領域進行油氣資源戰略調查與選區,重點是南、北黃海盆地、東海、南海地區北部的前古近系等領域和我國南海中南部傳統疆域內發育的一系列新生代盆地。

(三)青藏地區和其他低勘探程度中小盆地

在我國已進行系統資源評價的89個陸域低勘探程度盆地待探明石油地質資源為100.33×108t,待探明石油可采資源量為21.29×108t。待探明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青藏區的羌塘、措勤、倫坡拉、可可西里等盆地,中部的河套、銀根和巴彥浩特盆地,待探明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為30116.98×108m3,待探明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17593.70×108m3。其中,青藏地區19個盆地待探明石油資源量68.9×108t,其中羌塘、措勤盆地分別為51.11×108t;待探明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為1.7×1012m3

青藏高原的大中型盆地主要為中生代海相沉積盆地,其中羌塘盆地最大,具有大隆大拗格局,構造作用與油氣主要生成期配置關系良好,中侏羅統為主要層系,具有良好的油氣資源勘探潛力。古近紀、新近紀陸相盆地非常發育,部分盆地規模相對較大,具深湖相沉積,沉積體厚度大,具備一定的成藏條件。大多數盆地規模較小,多成群出現,沉積水體淺,沉積厚度不大,生油條件差、保存條件差,不具備成藏條件。青藏地區特別是羌塘盆地以及其他低勘探程度的中小盆地,是陸地新區的重點領域,認識程度低,具有一定的油氣資源潛力,是我國21世紀的重要油氣資源戰略後備區之一。

隨著我國陸上大中型盆地油氣勘探程度的不斷加深和突破難度的不斷加大,尋找勘探前景較好的接替領域非常必要。從資源量和資源豐度看,大部分低勘探程度的中小盆地具有實現勘探突破的資源潛力,多數工作程度很低,具備勘探空間和油氣突破的可能;勘探技術的進步和石油地質綜合研究水平的提高為從這些盆地中優選出前景較好的區帶和目標提供了技術保障。

(四)北方上古生界

北方上古生界廣泛分布在華北地台、天山興蒙褶皺帶內。其中,鄂爾多斯、准噶爾和三塘湖盆地油氣已經取得重大成功,渤海灣盆地臨清坳陷上古生界的油氣勘探也取得了突破,沁水盆地上古生界的煤層氣勘探開發也取得了明顯成果。這些成功實例,充分展示了北方地區上古生界廣泛的油氣勘探前景。北方上古生界是我國油氣勘探的重要新層系。

近十幾年來的大量研究結果,特別是大量地層學和古生物學證據表明,東北地區佳蒙地塊之上發育晚古生代被動大陸邊緣沉積,晚石炭世—中二疊世時期可能發育北窄、南寬,北東向展布的海相沉積盆地,晚二疊世—早三疊世發育近東西向展布的前陸盆地,具有形成油氣聚集的潛力。

中國北方石炭紀—二疊紀是中國地質歷史上有機礦產生成的最重要時期,不單是重要的聚煤期,而更重要的是烴源岩大量生產時期。石炭系—二疊系在中國北方發育最全、分布最為廣泛,源岩發育、儲層條件好。石炭系—二疊系沉積了大套含烴源岩系,其中煤層及暗色泥岩厚度大、分布廣泛,是油氣成藏的基礎;而石炭系—二疊系油氣儲層也很發育,可以形成自生自儲式油氣藏。如勝利油田在孔西潛山、烏馬營和孤北地區的煤成氣勘探中亦均有發現,為古生界煤成氣勘探提供了寶貴的線索。實踐證明,煤層氣不論在世界上還是在我國,都是一種具有很大潛力的天然氣資源。因此石炭系—二疊系的地質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研究意義重大,關繫到中國石油工業的未來發展,因此,進行系統、深入、扎實、精細的北方地區晚古生代油氣基本條件研究,對指導未來石油天然氣的綜合勘探和高效開發,實現中國油氣戰略接替關系密切、意義重大。

近年來,新疆北部油氣勘探逐漸將「上古生界」這一潛在的而潛力巨大的領域揭示出來,如三塘湖盆地牛東-牛圈湖地區石炭系億噸級油田,准噶爾盆地克拉美麗石炭系千億立方米大氣田,准西北緣石炭系數億噸級大油田。上述發現充分揭示了西北地區上古生界的勘探潛力。

(五)海相碳酸鹽岩

南方海相沉積分布廣,在揚子地區、滇黔桂地區廣泛分布;沉積厚度大,達上萬米;形成時間長,從震旦紀、下古生代、上古生代延續到中生代三疊紀;烴源岩廣泛發育,在震旦紀、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三疊紀形成了6套烴源岩,其中下寒武統邛竹寺組及相當地層、下志留統及相當地層等分布廣,有機質含量高,是優質烴源岩。四川盆地內通過勘探已經發現威遠等大中型氣田,但上揚子東部、滇黔桂等地區的勘探久攻不克,需要採用新思路、應用新方法繼續開展勘查攻關。

中國南方海相油氣勘探已經有40餘年的歷史,但是,石油地質學家們一直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古油藏分布區、盆地邊緣和背斜帶中的高大構造以及斷凹隆升斷塊中。這些地區斷裂作用較強,水文開啟程度較高,不利於油氣保存;高大背斜帶之間的低潛微幅、低幅構造可能有利於天然氣成藏、保存。二次生烴形成的天然氣,在前陸盆地中新生界覆蓋區有利於聚集成藏、保存。因此,應該調整勘探思路:入凹陷,近油源;優選低潛構造、微幅構造作為勘探目標。

南方油氣保存條件的科學評價是南方海相油氣勘探的關鍵問題之一,系統分析南方油氣保存條件評價方面存在的問題,解剖南方典型古、今油氣藏保存條件的演變過程,研究沉積盆地演化過程與油氣保存條件演變的關系,研究影響油氣保存條件演變(破壞和加強兩個方面)的地質因素,演變的方式、時間、途徑、強度,創建綜合評價的技術與方法,建立適合中國南方海相地層油氣保存單元劃分與評價的方法,創建一套適合南方海相地層油氣保存條件評價的綜合技術指標體系,研究南方海相地層油氣分布規律,分級評價南方海相地層油氣保存條件,指出有利油氣保存地區、單元,優選南方海相地層油氣有利區,力爭實現南方海相地層油氣勘探的實質性突破,是南方海相地層戰略選區的重點。

(六)非常規油氣資源

1.頁岩氣和頁岩油

頁岩氣戰略選區是頁岩氣勘探開發前的基礎性、前瞻性工作,面對的是新領域,第一手資料缺乏。因此,優選頁岩氣遠景區時,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頁岩地質特徵、頁岩氣資源前景和頁岩氣開發可行性。

頁岩地質特徵 我國海相厚層頁岩的單層厚度大,有機質豐度高,有利於形成頁岩氣聚集,頁岩的強度普遍較大,有利於井眼穩定,裂縫較發育,有利於頁岩氣開發。但部分頁岩熱演化程度高,Ro已經超過3.0,生氣高峰已過;部分頁岩埋深較大,超過5000m。海陸交互相和陸相煤系富含有機質泥頁岩有機質豐度高,熱演化程度普遍不高,Ro多在3.0以下,多數處於生氣高峰。但單層厚度普遍不大,單獨開發的經濟性存在疑問。但由於多與煤層和緻密砂岩層互層產出,如果煤層中存在煤層氣富集或緻密砂岩層中存在天然氣富集比較普遍,則發展不同類型天然氣資源多層合採技術是海陸交互相和陸相煤系地層頁岩氣開發的一個可行方式。湖相富含有機質泥頁岩中,高有機質豐度中厚層富含有機質泥頁岩普遍發育,但多數成岩程度不高,是頁岩油的有利目標區。但井眼易變形,不利於水平井開發技術的廣泛應用。

頁岩氣資源前景 戰略選區項目初步對我國頁岩氣遠景區進行評價,海相頁岩發育區中,渝東鄂西、滇黔桂和川北地區下寒武統、下志留統和上二疊統的富含有機質頁岩的Ro普遍小於3.0,為頁岩氣有利區。我國海陸交互相、陸相煤系地層發育廣泛,泥頁岩層與煤層氣特別是緻密砂岩氣疊置共生。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河東地區、滇東黔西等含煤盆地的中深部,特別是煤炭開采深度以下的煤系地層可以考慮作為發展多類型天然氣資源多層合採的研究和試驗區。湖相富含有機質泥頁岩發育區的頁岩氣有利區優選首先應考慮的是成熟度。松遼盆地齊家古龍凹陷青山口組、姚家組富有機質頁岩的成熟度已經達到1.1以上,部分達到1.3以上,是湖相泥頁岩層系頁岩氣開發較為現實的地區。深部斷陷的沙河子組廣泛發育的暗色泥岩也具有頁岩氣前景。湖相富含有機質泥頁岩發育區的頁岩油有利區優選首先應考慮的是埋藏淺、原油黏度小、泥頁岩儲層硬度較大、特別是發育粉砂岩等硬質岩層夾層的地區。

頁岩氣開發 頁岩氣是一種新型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在我國頁岩氣調查剛剛起步,據估計,我國頁岩氣資源潛力較大。頁岩氣資源戰略調查與選區重點是,建立頁岩氣先導試驗區,加快獲取我國頁岩和頁岩氣基本參數,加快頁岩氣資源綜合評價,優選富含有機質泥頁岩,優選出頁岩氣發育有利區,形成一套頁岩氣勘查開發技術。

頁岩油 頁岩油作為烴源岩中殘留的已生成的石油資源,也值得重視,國外的勘探開發經驗值得借鑒。頁岩油戰略調查與選區的重點是,尋找優質資源,推進頁岩油開發技術。

2.煤層氣

我國地史上的聚煤期有14個,其中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疊世、晚二疊世、晚三疊世、早—中侏羅世、早白堊世和古近紀—新近紀的聚煤強度較大,為主要聚煤期。在這8個主要聚煤期中,以晚石炭世—早二疊世、晚二疊世、早—中侏羅世和早白堊世4個聚煤期更為重要,相應煤系地層中賦存的煤炭資源占我國煤炭資源總量的98%以上,煤層氣資源也基本上儲集於這些地質時代煤層之中。

我國煤層氣資源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沁水、准噶爾、滇東黔西、二連、吐哈、塔里木、天山、海拉爾9個含氣盆地(群),2000m以淺的地質資源量為31×1012m3,其中1500m以淺的可采資源量為9.3×1012m3,分別佔全國的84%和86%。

按統一的分級優選標准,煤層氣區帶按低煤階及低中煤階、中煤階、高煤階及中高煤階三類進行了分類優選。通過評價優選,低煤階盆地中有11個區帶為選區重點,分別為准噶爾盆地准南區帶、吐哈盆地吐哈區帶、二連盆地霍林河區帶、三塘湖盆地三塘湖區帶、遼西盆地群阜新區帶、准噶爾盆地准東區帶、海拉爾盆地群周緣區帶、遼西盆地群鐵法區帶、二連盆地群周緣區帶、敦化-撫順盆地沈北區帶和天山盆地群區帶。

中煤階盆地中有29個有利區帶為選取重點,分別為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和南緣,沁水盆地霍西和西山,滇東黔西盆地群的六盤水、織納、貴陽、恩洪,三江-穆棱河盆地的雞西、雙鴨山、七台河、集賢等。其中鄂爾多斯東緣和南緣,沁水的霍西和西山,滇東黔西的六盤水、貴陽、織納和恩洪,川渝的永榮二疊系區帶是最有利區帶。

高煤階共優選出5個盆地(群)16個有利區帶,5個盆地(群)有沁水、太行山東麓、豫西、川南黔北和萍樂盆地(群)。15個區帶主要包括沁水盆地的沁水區帶,太行山東麓的安-鶴區帶和焦作區帶,豫西的新安、新密、禹縣、滎鞏和偃龍區帶,川南黔北的芙蓉、筠連、古敘、松藻、鎮雄和黔北區帶,萍樂的萍鄉和豐城區帶。其中,沁水、滎鞏、焦作、芙蓉和新安區帶是最為有利區帶。

煤層氣資源戰略調查與選區的重點是,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尋找優質煤層氣資源。

㈡ 有誰了解二戰各國分類的工業分布以及其他戰略資源分布

戰略物資是對國計民生和國防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質資料。包括主要的工業產品、農產品和礦產品。按加工深度,可分為原料、材料、半成品和製成品。戰略物資的選定標准和具體分類世界各國因資源狀況、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和軍事戰略不同,戰略物資的選定標准和具體分類也不盡相同。但從總體上看,確定戰略物資一般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性,重要的物資要列入;二是本國資源和生產能力情況,蘊藏量少、產量低、依賴國外供應可靠性差的物資要列入;三是本國科技水平和工業生產水平,經濟技術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一般把稀有金屬等確定為戰略物資。蘇聯把對國計民生有特殊重要性的礦產原料、燃料、化工產品和農產品統統列入戰略物資,而不論其來源狀況如何。 美國按《1979年重要戰略材料儲備法》規定,計有62類93個品種,其中工、礦產品80種,農畜產品13種;礦產品中有13種完全依賴進口,23種一半以上依賴進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由於資源豐富,加之在戰前幾個五年計劃期間建立了冶金、煤炭、石油、化工等重工業,所以基本保障了軍工生產對原材料的需要。法西斯德國本國戰略物資缺乏,依靠從被佔領國掠奪多種原料進行軍工生產,後來其原料來源被切斷,軍工生產便難以為繼,這是導致其經濟崩潰和徹底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超級大國為爭奪和控制戰略物資,進行了激烈的斗爭。 中國地大物博,戰略物資豐富。以有色金屬為例,已探明儲量的有50餘種,其中鎢、錫、鉛、鋅、銻、鈦、稀土等均居世界前列。為了保障戰略物資供應,中國從50年代開始建立國家戰略物資儲備體系,並不斷在實踐中予以完善和發展。 專門立法管理戰略物資儲備好處 專門立法管理戰略物資儲備,至少有幾大好處:一是規劃更系統。從法律層面明確到底哪些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哪些部門承擔管理職責,需要儲備至何種規模,如何規劃儲備布局,等等,便於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二是保護更嚴格。對列入戰略物資儲備名錄的資源能源,嚴格依法進行保護,該限制出口的就限制出口,該完成儲備額度的就切實完成,否則可以依法問責。 三是應對更及時。對戰略物資的供給應進行安全監測和及時評估,在嚴格依據法律規定的前提下,設計調整儲備規模的預案,發揮其「蓄水池」作用。 望採納,謝謝 !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建設情況

截至2014年,國土資源部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在建設,第一批6家、第二批8家,共14家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正在運行,第三批46家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正在建設中。

(一)發展歷程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是國土資源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土資源領域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科研裝備先進的創新平台,依託國土資源系統和地質勘查單位、科研院所、相關高等院校和其他具有科技創新能力的法人單位開展建設,是依託單位內部相對獨立的科研實體。

國土資源部一直高度重視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在原地質礦產部重點實驗室基礎框架下,於2004年批准建成第一批6家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表1),2007年批准建成第二批8家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表2)。2011年,國務院批准《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後,根據《國土資源「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部署,國土資源部適時啟動了第三批重點實驗室的遴選工作,並於2012年6月批准建設第三批46家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表3),其中,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點實驗室於2013年4月通過國土資源部驗收,航空地球物理與遙感地質重點實驗室於2013年12月通過國土資源部驗收,其餘44家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建設完成後,國土資源部將進行驗收。

表1 第一批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6家)

續表

表2 第二批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8家)

表3 第三批正在建設的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46家)

續表

續表

(二)研究領域分布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主要分布在7個研究領域,其中基礎地質領域8家、勘查技術領域10家、礦產資源領域13家、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領域6家、水工環領域10家、國土資源綜合管理領域4家、土地科學領域9家(圖1)。

圖1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研究領域分布情況

1.基礎地質領域 

基礎地質領域主要包括地層、構造、古地磁、古生物、沉積盆地、動力地質等傳統地學基礎學科。主要從事基礎性、創新性的地球科學理論研究。

2.勘查技術領域

勘查技術領域主要包括航空地球物理與遙感地質、地球化學、應用地球物理、超深鑽探、信息技術等地質找礦的新理論、新技術。

3.礦產資源領域

礦產資源領域主要研究我國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如鐵、金、煤炭及典型地區如東北亞、三江等地的成礦模式、成礦機理等,以及海洋礦產、天然氣水合物、頁岩氣等新興資源的資源勘查評價等。

4.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領域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領域主要涉及金屬、非金屬及「三稀」資源等的綜合利用,主要包括釩鈦磁鐵礦、多金屬礦、粘土礦物、貴金屬、放射性與稀土稀散礦產等,其研究對於我國資源戰略儲備和建設資源節約集約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5.水工環領域

水工環領域主要包括地下水、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地下水主要包括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等領域,地質環境主要包括地質環境監測工程技術等研究領域,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地面沉降、石漠化、地裂縫等地質災害防治研究。

6.國土資源綜合管理領域

國土資源綜合管理領域主要定位於支撐國土資源部業務工作,從事前瞻性、理論性、戰略性的研究,包括資源環境承載力、法律評價工程、國土資源戰略研究、地質信息技術等,為國家和國土資源部的決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礎信息和行業資訊。

7.土地科學領域

土地科學領域包括土地利用、土地整治、農用地質量與監控、海岸帶開發與保護、建設用地再開發、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國土規劃與開發、城市土地資源監測與模擬及土地實地調查監測技術等,利用調查、監測、模擬等手段為國土資源土地學科提供多元化和多方位的科技支撐。

(三)地域分布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分布在全國18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其中北京市(含部系統在京單位)19家,四川省5家,廣東省、河北省、陝西省及吉林省各4家,基本反映了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力量的地域分布(表4)。

表4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地域分布情況      

(四)依託單位類型分布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主要分布於國土資源部系統單位、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地勘行業單位和相關高校。60家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中,依託單一單位建設的有47家,兩家單位共建的有13家。其中,國土資源部系統單位參與建設的有31家,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及地勘行業單位參與建設的有16家,相關高校參與建設的有20家。

(五)固定資產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12月31日,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總建築面積30.5m2,其中科研用房面積為19.8萬m2,占總面積的65%;每家重點實驗室平均建設面積近5100m2,科研用房面積近3300m2。科研儀器設備11841台(套),原值共計13.1億元,平均每家重點實驗室198台(套)。其中單台原值50萬元以上的大型儀器設備717台(套),占總數量的6%;原值共8.0億元,占總原值的61%(表5;圖2)。

表5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固定資產情況

註:數據來源於國家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

圖2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場地(a)、儀器設備數量(b)和儀器設備原值(c)情況

(六)科研經費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12月31日,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科技經費收入共17.3億元,主要來源於「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支撐等國家級項目(課題)、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專項,以及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其中:政府資金13.8億元,占總收入的80%;技術性收入2.7億元,占總收入的15%。每家重點實驗室平均科技活動經費收入為0.29億元(表6;圖3)。(政府資金:指來自政府的科技活動經費收入;技術性收入:指研究實驗基地從事科學技術活動所獲得的非政府資金(毛收入),如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利用自有資金委託本單位開展科學技術活動所提供的資金,包括技術開發收入、技術轉讓收入、技術咨詢及其他收入等。)

表6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科研經費收入情況

註:數據來源於國家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

圖3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經費收入情況

㈣ 為什麼四川盆地是中國最重要的「戰略備份區」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備份區”有兩個,一個是陝西的關中平原,一個就是四川盆地。

四川歷來都是人口大省,人口最多的時期高達2億,龐大基數的人口是作為戰略備份區的主要因素。人口充足,無論是生產還是戰爭,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同時四川人的堅韌和頑強,他們的愛國愛民族的精神更是將四川盆地作為戰略備份區的重要文化基礎。在抗戰期間,四川在極度貧窮的時代,卻出兵了幾百萬出川抗日,川軍的死傷數量更是居於全國首位,這里的人祖祖輩輩都有著保家衛國的熱血傳統。俗話說,川人從不負國。這就是四川盆地的人文精神,有了這種淳樸的愛國精神和傳統,這里作為戰略備份區絕對是首選。

㈤ 我國哪些地方屬於國家戰略發展區

1、可持續發展、人工智慧、創新驅動發展、科教興國、人才強國、西部大開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引進來和走出去、推進城鎮化、天津濱海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


2、關中—天水經濟區、遼寧沿海「五點一線」經濟區、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江蘇沿海經濟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海南國際旅遊島規劃、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沈陽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


3、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糧食生產核心區、南海開發、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河北沿海發展、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珠江-西江經濟帶。

(5)戰略資源部主要分布哪些地方擴展閱讀:

國家存在的意義不外乎對內維持社會秩序、提供發展機會、提高人民福祉,對外維護國家尊嚴、保障國家利益、提高國際影響力等。要達成這些目標,就必須具備足夠的國家力量;而國家力量的養成就是對國家發展的追求。

盡管古今中外,發展是每個國家積極追求的目標,但是對於發展的系統化研究則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開始的,且其意義在過去數十年,因為各種環境與思維的改變而不斷發生轉折。

㈥ 什麼是國家戰略資源,主要有哪些

所謂戰略資源,就是國家為將來自己受到侵略或有新的戰爭發生,不用進口,利用國家平時的資源戰略儲備供戰爭使用。例如石油、天然氣、煤碳、鋼鐵、有色金屬、稀土、貴金屬、稀有金屬等,但最重要的還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

㈦ 國家戰略資源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國家戰略性資源可分為二大類,一類是自然資源,另一類是品牌、先進技術等其他非自然的戰略性資源。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塗除外,有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都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戰略性資源是指關系國計民生、在資源系統中居支配地位的資源。礦產資源、石油資源、水資源、土地和食物資源是最為典型的戰略資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㈧ 戰略性礦產資源有哪些

1,在我國金屬業內,稀土金屬與鎢、錫、銻向來被稱為「四大戰略資源」。稀土金屬,由於具有許多優異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可廣泛應用於電子信息、生物、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醫療、機械製造等當前主要尖端科技領域,被稱為「現代工業的維生素」和神奇的「新材料寶庫」。
2,被科學界稱為「太空金屬」的鈦雖然不屬於稀有金屬,但因其早已無可置疑的重大戰略價值,自然亦應該被列為戰略礦產資源。
3,銦主要作為包復層或與其它金屬製成合金,以增強耐腐蝕性;銦合金可作核反應堆控制棒;銦及銦的化合物在無線電和半導體技術中具有重要用途,包括電腦、電視、手機乃至飛機等平面顯示器(液晶和等離子)的面板都需要用到銦。
4,鉬則主要用於鋼鐵工業,用作生產各種合金鋼的添加劑,並能與鎢、鎳、鈷、鋯、鈦、釩、錸等製成高級合金,尤其在軍工製造方面具有廣泛的用途,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軍事戰略資源。
5,焦炭(專指高爐焦、鑄造焦、鐵合金焦等冶金用焦炭)是冶煉鋼鐵不可或缺的關鍵性原材料,沒有焦炭也就不可能生產優質鋼材。其在工業生產及發展經濟方面顯而易見的重要作用,也同樣應該被列為戰略礦產資源。

㈨ 戰略性資源說的是什麼,具體包括什麼

戰略資源(strategic resources)是指對戰爭全局起重要作用的人力資源、自然資源和人工資源的統稱。

包括:

1,物資儲備:是指重要的武器裝備、軍工生產原料材以及必要的生活必需品的儲備。

2,財力儲備,指貴金屬、外匯及本國貨幣的儲備,必要時可以通過貿易獲得軍需品和戰略物資。

3,能源儲備,則是指國家對石油、煤炭、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儲備,以防戰時進口受到限制時能源供應不暢。



(9)戰略資源部主要分布哪些地方擴展閱讀

中國形勢

我國的物資儲備體系是比較成功的,對我國經濟建設起到很大作用。我國的國家物資儲備體系始建於1953年,經過50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國家物資儲備局、儲備物資管理局(辦事處)和基層單位的三級垂直管理體制,建設了完善的儲備倉庫體系,儲備了一定規模的國家物資。

國家物資儲備局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職能機構,主要職責是研究提出國家物資儲備政策和發展方針;研究提出國家物資儲備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及儲備物資輪換計劃等。國家物資儲備局制定的管理原則是,規模適度,儲存安全,調用方便,定期更換和保障戰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