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用project甘特圖安排工作
設置工作時間和項目的起始(或結束)日期,並將新任務設置為「自動任務」(方便自動調整);
在資源工作表中,列出項目所用資源的詳細信息;
鍵入各個任務的名稱、資源名稱、工期;
用摘要任務進行組織(主要為WBS代碼);
設置任務間關系(主要是前置任務);
有必要的話,為部分任務設置日程限制;
最後對項目計劃進行調整、優化。
『貳』 甘特圖的做法及用途
在項目管理中,甘特圖是通過圖形的方式更直觀的表現出任務安排以及任務之間的關聯性,有了甘特圖,可以使項目經理從大量的密密麻麻的表格中解脫出來。
如果你使用的專門的項目管理軟體(推薦MS Project),其實不需要特別編制甘特圖,只需要你將任務填寫清楚,包括:任務名稱,工期,開始和完成時間,前置任務,資源名稱等基本內容,軟體會根據你錄入的內容自動生成甘特圖,在今後的閱讀中十分方便。
『叄』 project 如何在甘特圖中顯示出每個資源(人員)每天的工作項目、工作進度怎麼操作
如果要看工作進度,可以建立比較基準後使用跟蹤甘特圖,然後通過插入列來顯示資源名稱,然後點擊自動篩選,這樣就可以現示出每個人的情況了。
『肆』 甘特圖的做法及用途是什麼
1、計劃評審技術是用來安排大型、復雜計劃的項目管理方法。是一種規劃項目計劃
(project)的管理技術,它利用作業網(net-work)的方式,標示出整個計劃中每一作業
(activity)之間的相互關系,同時利用數學方法,精確估算出每一作業所需要耗用的時間、經費、人力水平及資源分配。
計劃者必須估算:在不影響最後工期(project
ration)的條件下,每一作業有多少寬容的時間,何種作業是工作的瓶頸
(bottle
neck),並據此安排計劃中每一作業的起記時刻
(scheme),以及人力與資源的有效運用。PERT的內容包含了「管理循環」中的三個步驟:計劃(planning)、執行(doing)、和考核(controlling)。
2、甘特圖,也稱為條狀圖(Bar
chart)。是在1917年由亨利·甘特開發的,其內在思想簡單,基本是一條線條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活動(項目),線條表示在整個期間上計劃和實際的活動完成情況。它直觀地表明任務計劃在什麼時候進行,及實際進展與計劃要求的對比。
管理者由此極為便利地弄清一項任務(項目)還剩下哪些工作要做,並可評估工作是提前還是滯後,亦或正常進行。是一種理想的控制工具。
甘特圖的含義
甘特圖包含以下三個含義:
1、以圖形或表格的形式顯示活動;
2、現在是一種通用的顯示進度的方法;
3、構造時應包括實際日歷天和持續時間,並且不要將周末和節假日算在進度之內。
甘特圖具有簡單、醒目和便於編制等特點,在企業管理工作中被廣泛應用。甘特圖按反映的內容不同,可分為計劃圖表、負荷圖表、機器閑置圖表、人員閑置圖表和進度表等五種形式。
3、最早出現於20世紀50年代,它是通過分析項目過程中哪個活動序列進度安排的總時差最少來預測項目工期的網路分析。其通常做法是:
1)
將項目中的各項活動視為有一個時間屬性的結點,從項目起點到終點進行排列;2)
用有方向的線段標出各結點的緊前活動和緊後活動的關系,使之成為一個有方向的網路圖;3)
用正推法和逆推法計算出各個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最晚開始時間,最早完工時間和最遲完工時間,並計算出各個活動的時差;4)
找出所有時差為零的活動所組成的路線,即為關鍵路徑;5)
識別出准關鍵路徑,為網路優化提供約束條件;
特點:
關鍵路徑上的活動持續時間決定了項目的工期,關鍵路徑上所有活動的持續時間總和就是項目的工期。
關鍵路徑上的任何一個活動都是關鍵活動,其中任何一個活動的延遲都會導致整個項目完工時間的延遲
關鍵路徑上的耗時是可以完工的最短時間量,若縮短關鍵路徑的總耗時,會縮短項目工期;反之,則會延長整個項目的總工期。但是如果縮短非關鍵路徑上的各個活動所需要的時間,也不至於影響工程的完工時間。
關鍵路徑上活動是總時差最小的活動,改變其中某個活動的耗時,可能使關鍵路徑發生變化。可以存在多條關鍵路徑,它們各自的時間總量肯定相等,即可完工的總工期。
關鍵路徑是相對的,也可以是變化的。在採取一定的技術組織措施之後,關鍵路徑有可能變為非關鍵路徑,而非關鍵路徑也有可能變為關鍵路徑。
另外,站長團上有產品團購,便宜有保證
『伍』 Microsoft Project怎麼做分任務 任務分級方法
使用Microsoft
Project
可以簡化項目、資源和項目組合管理,幫助你成功跟蹤項目,快速幫助項目管理者整理項目任務並進行分級,下面就跟小編了解下具體操作吧。
任務級別設置:
1、打開Microsoft
Project軟體。
2、打開需要處理的Project文件“Project
1”。先選中第4項任務“1.1.1Task”,然後在界面上方,選擇“100%”的進度按鈕。
3、“1.1.1Task”顯示為100%完成狀態。同時,上級的“1.1Task”也變成了完成狀態。
4、如果把“1Task”選為100%進度,下級的所有任務都會變成完成狀態。
5、需要設置任務進度為“0%”,“25%”,“50%”,“75%”,“100%”之外的數值,可以單擊任務條目,在彈開的對話框中輸入具體的數值,例如20。
6、此時,任務進度變成20%,可以在右側的任務條上看到(黑色的進度條),這樣就設置好了任務級別。
分配資源:
依次單擊“資源”-“工作組規劃器”-“甘特圖”。
選擇要分配資源的任務,比如“確定活動主題”,點擊“資源”-“分配資源”。
在對話框中選擇要分配給任務的資源,點擊分配,確定即可。其他任務的資源分配依次類推。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帶來的
Microsoft
Project
任務級別設置方法,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了解下。
『陸』 在project中如何設置資源工作表中的資源數量
這要看你是在哪個視圖中的"資源名稱"列.
1.若在"甘特圖"中,表明為某個指定任務分配了特定資源(即該任務由哪些資源完成.),最好用"分配資源"對話框進行資源調整(包括刪除).操作:工具-->資源分配.
2.若在"資源工作表"中,"資源名稱"列的是該項目的所有資源.若可能刪除會對整個數據管理產生影響.
『柒』 如何在 mirosoft office project的甘特圖(橫道圖)下方繪制 資源配置圖(就是每個時間段的人數),謝謝各
雙擊任務---打開「任務信息」卡--「資料」在「資源名稱」下方每一行輸入一個人的名字,右側輸入任務中的工作量比例,例50,就會在甘特圖中顯示完成該任務時參加的人員名稱和工作量比例。
『捌』 怎樣製作甘特圖
1
任務分解
任務分解是成功項目管理的第一步。也就是WBS。
如何進行WBS分解:目標→任務→工作→活動
/ WBS分解的原則 /
橫向到邊即百分百原則——指WBS分解不能出現漏項,也不能包含不在項目范圍之內的任何產品或活動。
縱向到底指WBS分解要足夠細,以滿足任務分配、檢測及控制的目的。
/ WBS分解的方法 /
至上而下與至下而上的充分溝通
一對一個別交流
小組討論
/ WBS分解的標准 /
分解後的活動結構清晰
邏輯上形成一個大的活動
集成了所有的關鍵因素
包含臨時的里程碑和監控點
所有活動全部定義清楚
總之,無論是使用excel,還是使用project,或者是其他工具,任務分解是第一步,學會分解任務,只有將任務分解得足夠細,你才能心裡有數,才能有條不紊地工作,才能統籌安排時間表 。
1.任務定義:即使線下溝通過,但是在這里的撰寫,還是要盡可能定義清楚,是「確認」還是「交付」,或者「完成」,在工作量上是不一樣的概念。
2.最晚開始與截至日期:這里沒有用「時長」和「開始時間」,而是用了「最晚開始」和「截至時間」的組合,是因為,截至時間是每項任務經過最終的deadline加上討論得到的每項任務的「時長」倒退得到的。
所以,截至時間是每項任務必須要保證的。我只需要每個負責人知道這一點。而最晚開始時間是截至時間減去「時長」得到的。
但是最早開始時間我並不關注,他們什麼時候都可以開始,但是我會根據這個最晚開始時間來發出提醒——根據你進行的資源評估,你再不開始就來不及了~
3.關聯任務:設置前置和後置關聯:對於任務之間的影響關系一目瞭然。A任務<:代表受前面A任務影響,若A任務不完成,我無法開始。>A: 代表本任務是下面A任務的前置任務,若本項任務不完成或有延遲,下面A任務會受影響。這個後面再細說。
4.當前狀態:項目管理表需要每日檢查,時時更新,並將重大變化時時通知給相關方。當前狀態可以讓每項任務的完成情況一目瞭然,並將延遲的任務重點標識出來。
5.負責人:每項任務都需要指定一個負責人,而時間點和交付物的標准已經得到了該負責人的正式確認。
『玖』 采購如何使用甘特圖
具體方法如下:
甘特圖的繪制原則一般有以下3條:
1)任務具體可執行:每項任務必須是具體的可執行的工作,最好有明確的優先順序;
2)任務分配合理:人力資源一定要和工作內容匹配,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
3)時間安排合理:時間期限不能由管理層拍腦門敲定,具體的執行人員一定要參與時間的評估,要給任務預留緩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