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資源是廣西桂林的地名還是什麼
擴展閱讀
產品類商標是多少類 2025-07-23 23:34:21
工程類資源如何變現 2025-07-23 23:16:25

資源是廣西桂林的地名還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31 19:32:12

『壹』 桂林全州縣 資源縣已前是不是屬於湖南

全州以前是,後來朝廷派了一個縣官到廣西,沒想到他到了全州就病死了,為了說明他已經到廣西任職了,就把全州歸入廣西了(大約是1395年)。
資源縣當時是歸興安管(興安縣地)。

『貳』 桂林是哪個省的。

桂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市。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萬年智慧聖地,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對外開放國際旅遊城市、全國旅遊創新發展先行區和綜合交通樞紐;全市下轄17個區(市)縣和高新區、總面積2.78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0餘萬。

桂林地處中國華南、東盟自由貿易區門戶城市、「一帶一路」和黔粵湘桂交界聯接點、國際性旅遊航運樞紐中心、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是中央軍委桂林聯勤保障中心駐地,也是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永久舉辦地。

(2)資源是廣西桂林的地名還是什麼擴展閱讀:

據市區寶積岩和甑皮岩洞穴發現的遺物考證,距今約一萬年前,桂林就有人類祖先活動。夏、商、周時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開鑿靈渠,溝通湘、漓二水後,桂林便成為「南連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

「桂林」之名,始於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當地盛產玉桂而成名,這是「桂林」名稱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設始安縣,隸屬荊州零陵郡。

東漢時改屬始安侯國。三國時先屬蜀,後歸吳。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縣,郡縣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時屬嶺南桂州總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於獨秀峰南,貞觀八年(634年)改名臨桂縣,屬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屬靜江節度。五代十國時先後屬楚和南漢的桂州。宋時,前屬廣南西路桂州,後屬靜江府。元時屬廣西行中書省靜江路。

明清時均屬廣西省桂林府。民國時屬廣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縣,1940年始設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為日寇佔領,光復後仍為廣西省轄市,民國歷史上長期為廣西省會。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為廣西省轄市,1958年改稱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桂林城區和郊區。1981年7月、1983年10月陽朔縣、臨桂縣分別劃歸桂林市管轄。

1996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實施部分區劃調整,將郊區更名為雁山區。

1998年9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並,組建新的桂林市,轄秀峰、疊彩、象山、七星、雁山、臨桂6個區,陽朔、靈川、臨桂、全州、興安、永福、灌陽、龍勝、資源、平樂、恭城10個縣(自治縣)及荔浦市。

『叄』 廣西桂林古代名字叫什麼

桂林,別名
八桂、桂州、始安、靜江。

初設於公元前214年,位置約在今廣西一帶,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桂林郡之所以取名桂林,與境中多桂樹有關。

考諸典籍,「桂林」之名最早見於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其《海內南經》有「桂林八樹,在番隅東」的記載。「桂林」之名,始於秦代,桂林郡因當地盛產玉桂而成名。

『肆』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資源縣是屬於所在的什麼區

桂林市轄五城區12個縣,資源縣是其中之一,位於桂林市東北部,不屬於城區。

『伍』 桂林有哪些縣市

秀峰區、疊彩區、象山區、七星區、雁山區、臨桂區、陽朔縣、靈川縣、全州縣、興安縣、永福縣、灌陽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資源縣、平樂縣、荔浦市、恭城瑤族自治縣。

桂林市轄秀峰、疊彩、象山、七星、雁山、臨桂6個區,1個荔浦縣級市,及陽朔、靈川、全州、興安、永福、灌陽、龍勝、資源、平樂、恭城10個縣(自治縣)。區縣下轄13個街道辦事處,86個鎮、48個鄉其中有15個民族鄉,23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654個村民委員會。

桂林的文化特色

1、語言:西南官話-桂柳話-桂林話、桂林方言、少數桂北壯語等。

2、廣西大鼓:講究架子功,表演瀟灑利落,剛柔有致。

3、桂劇:桂林地方戲,廣西代表性劇種之一。

4、廣西文場:由唱腔曲牌與器樂曲牌組成。

5、儺戲:又名神劇。是在儺舞(俗稱跳神)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陸』 廣西歷史:清代廣西十一府之一,桂林府行政區劃范圍

地域的行政區劃,源自秦始皇創立規范的郡縣制,中間經歷兩千餘年的變遷,各朝各代都有所變化,各行政區,不同區域,從上到下,從大到小,都有很多種名稱變化。也正是如此,年代久遠的,有些地方的行政區劃 歷史 也變得模糊或是成迷了。

清代遠離現時代剛過一百餘年,還留有很多的文獻記錄,主要改革,也就是在1912年民國建立時,實行的「廢府留縣,撤府改縣」一系列的行政區劃改革,很多地方的名稱,由此還沿襲下來了,所以,相對來說,這些 歷史 還是清晰很多。

就以廣西地界來說,清代為廣西布政使司(等於現在的省),二百餘年間,境內的行政區劃也是一直在變動的,到了 光緒末年(1898年)時, 整合劃分為 十一府二州二廳 ,這和清初的劃分有所不,當然,都不包括現在欽北防地區。

十一府,就是桂林,柳州,慶遠,平樂,梧州,潯州,南寧,太平,泗城,思恩,鎮安

二州 ,就是 歸順直隸州,鬱林直隸州。

二廳 ,就是 上思直隸廳 百色直隸廳

當時的廣西布政使司行政中心,就是桂林府了,這裡布政使司治所所在,也就相當於現在的首府,省城,省會。這其實也是沿襲舊制,在很長一段 歷史 時期里,桂林市所在就一直是這片區域的行政中心。

那時候還沒有 「市」 的概念,這桂林府,用現在的話說,基本上就是桂林地區的意思。如果單從地方名字的 歷史 沿革來說, 「桂林」 二字作為區域名稱,現在廣西地界上出現還是比較早的,秦代的嶺南三郡之一,就有桂林郡,但這個秦代桂林郡和現在的桂林地區區別可大了,秦代桂林郡雖說只有十二郡,但其范圍可是佔了大半個廣西了。

秦代在這一帶設立郡縣制時,這里屬長沙郡地,漢時為零陵郡,隋代又改為始安郡,五代亂世中,幾易更改,又有叫桂州,到宋時,以宋高宗潛邸升為靜江府,到明洪武五年,靜江才改為桂林府。直到民國初,撤府改縣,保留桂林之名,以臨桂縣城為桂林縣地,最後又變為桂林市。

所以「桂林」二字專屬這片區域名稱的時間,相對則是比較晚了。

也有人不這樣認為,說是有這樣一句詩可以作證:「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 。」這詩刻在獨秀峰上,南宋王正功所作,說明「桂林」在這地界早已有名。

但從地方行政沿革來講,即使當時「桂林」這個詞作為地名,在這片區域上流傳,但也決不是大范圍的應用,或說不是正式用名,流傳下來的文獻中,對這一帶使用的地名,都是「始安」,「桂州」,「靜安」等等,直到明代洪武定下「桂林府」這個名字,後世文獻才大量使用「桂林」二字。

再經過數百年的贊譽傳揚,刻畫描寫,以及後來 桂林山水 美名的傳播,於是,這句詩也就成為了千古佳話,成為這一地的專有名句,絕佳的宣傳用語,難以反駁了。

到清末光緒年的 桂林府,領轄七縣二州一廳, 即:臨桂縣,興安縣,靈川縣,陽朔縣,永福縣,義寧縣,灌陽縣,永寧州,全州,龍勝廳,府治在臨桂縣。

臨桂縣 ,就是桂林府治所所在,實際上,這臨桂縣城,就是現在桂林老城區,漢時置始安縣,到吳甘露點元年置始安郡,治所也叫始安縣,到了唐貞觀八年,則改名為臨桂。

興安縣 ,在馬希范時期,設有溥州,宋時廢州,到太平興國元年改為興安。

靈川縣 ,唐時從始安縣縣分出來設置,不過最早的縣址在另一個地方,在宋紹定四年才移到此地。

陽朔縣 ,三國吳時從始安縣分出來,置尚安縣,晉時改熙平,隋開皇十年改置為陽朔。

永福縣 ,三國吳時為始安縣,永豐縣交界,在唐德四年分置永福縣,但在明隆慶年,永福,義寧改屬永寧州,直到清代建立才重歸桂林府轄。

義寧縣 ,五代馬氏時,把靈川的義寧鎮分出來置縣,

灌陽縣 ,三國吳時,從零陵郡析出,最初叫觀陽縣,宋以後才叫灌陽,在五代馬氏時期,屬全州,

永寧州 ,漢時處於始安,潭中二縣交交,晉太康元年分置為常安縣,後又有叫梁化縣,純化,古縣等,直到明隆慶五年才改置為州,曰永寧州。

全州 ,從行政區劃史歷來說,全州也是一個高一級的行政區,在明初年,為全州府,與桂林府是同級的,到洪武九年降為州,屬湖廣永州府,到洪武十八年才改隸桂林府,算是最後一個歸入現桂林區域的地方了。

龍勝廳 ,明代時,在義寧縣西北司坪設巡檢司,即桑江口巡檢司,到乾隆六年把桑江口巡檢司管轄的區域設為「龍勝理苗分府」(亦稱龍勝廳),從義寧縣分置出來,直屬桂林府,桑江司移駐改稱為龍勝司,並設置各級行政,由此,龍勝開始成為區域行政地名。

直到今天,桂林依然保留了一些縣名,不同的是,臨桂縣城讓給了桂林市,作為桂林市區,而臨桂縣駐地則移地重設。有些縣則經歷了 歷史 發展中的各次行政區域撤並,消失了。也有的縣加入了桂林范圍,如平樂縣,恭城縣,最後並成現在的大桂林。

這些地方曾經的 歷史 ,還是被記載了下來,作為談資,作為話題,偶爾被人提起。

謝謝閱讀關注!


廣西 歷史 :差點一分為二的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地區行政劃區域分之 歷史 圖說

民國「廢府置縣」的行政區域 歷史 與廣西「市」級行政區的誕生

廣西 歷史 :清朝時期廣西布政司轄下十一府二州二廳的區劃 歷史

廣西 歷史 :明朝時期廣西布政司轄下十二府的區域 歷史

廣西 歷史 :元朝時期廣西兩江道宣慰司十四路五州一司一府的區劃

廣西 歷史 :宋朝時期廣南西路的二府二十州三軍的行政區劃沿革 歷史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的鄉鎮行政區域 歷史 沿革 (柳州)

廣西印在人民幣上的縣——陽朔縣鄉鎮行政區域 歷史 沿革 (桂林)

廣西地勢最高的縣——資源縣 歷史 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 (桂林)

廣西最新設立的縣級市——平果市的鄉鎮行政區域 歷史 沿革 (百色)

廣西最大的縣——田林縣行政區 歷史 沿革 (百色)

廣西欽北防地區的「劃出,劃入」 歷史 (欽州)

廣西 歷史 :一言難盡欽北防之二——明代的欽州古城 (欽州)

廣西陸川縣鄉鎮行政區域 歷史 沿革 (玉林)

只知石南雲吞美味,不知興業 歷史 輝煌!廣西玉林興業的前世與今生 (玉林)

廣西藤縣本地鄉鎮的 歷史 沿革(梧州)

廣西蒙山縣本地鄉鎮的 歷史 沿革 (梧州)

廣西武宣 歷史 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來賓)

廣西貴港本地鄉鎮的 歷史 沿革(貴港)

廣西平南本地鄉鎮的 歷史 沿革(貴港)

廣西桂平本地鄉鎮的行政區域劃分 歷史 (貴港)


你知道雲南的廣西府,雲南的南寧縣嗎?

廣西人文:你家上幾代是不是柳州人?來,讀一讀再說!

廣西人文:宜州本地史書中記載的劉三姐的故事,出乎你的意料

新解 歷史 謎題:大明「最後的長城」薊遼督師——袁崇煥出生地之爭

廣西名字最復雜,最難認,最難寫的城市——玉林:這不是我的本名


廣西解放後被拆劃給廣東的縣——懷集縣的行政沿革演變 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並的縣(一)——宜北縣行政區域 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並的縣(二)——田西縣行政區域 歷史 (百色)

廣西解放後被撤並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 歷史 (來賓)

廣西解放後被撤並的縣(四)——永淳縣一分為三的行政區域 歷史 (南寧)

廣西解放後被撤並的縣(五)——雷平縣行政區域 歷史 (崇左)

廣西解放後被撤並的縣(五)——(崇左·大新)改土歸流話雷平

廣西解放後被撤並的縣(六)——桂林·義寧縣的行政區域 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並的縣(七)——柳州·榴江縣的行政區域 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並的縣(八)——廣西第一個解放的縣:少為人知的賓士縣(百色·平果)

廣西解放後被撤並的縣(九)——(崇左)同正縣的「改土歸流」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並的縣(十)——廣西最民族的地區之一:崇善縣(崇左)

廣西解放後被撤並的縣(十一)——天河縣(河池·羅城縣境)

廣西解放後被撤並的縣十二——一拆為二話融縣(柳州·融水融安)

廣西解放後被撤並的縣十三——三黃雞之都的沿革 歷史 (賀州信都)

『柒』 桂林資源縣位於什麼方向

資源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越城嶺山脈腹地,界於東經110°16.6′——110°55.2′、北緯25°46′—26°20.4′之間。
資源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東面、南面、西南面分別與全州縣、興安縣、龍勝縣毗鄰,西面、北面分別與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新寧縣交界,在行政上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資源縣城位於風景秀麗的資江上遊河畔,距離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98公里,距離湘桂鐵路百里村火車站58公里。三條省際公路經過縣城,汽車可直達桂林市、龍勝縣和湖南的武岡市、邵陽市、新寧縣等地。

『捌』 桂林市資源是什麼民族自治縣

桂林市資源不是民族自治縣。桂林的11縣是陽朔縣、靈川縣、全州縣、興安縣、永福縣、灌陽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資源縣、平樂縣、荔浦縣、恭城瑤族自治縣。

『玖』 廣西省全部地名

截至2017年,廣西轄14個地級市,縣級行政區111個(包括40個市轄區、8個縣級市、52個縣、12個自治縣),鄉級行政區1247個(包括120個街道、722個鎮、346個鄉、59個民族鄉)。自治區政府駐地南寧市民生路2號。

1、南寧市:青秀區、興寧區、西鄉塘區、江南區、良慶區、邕寧區、武鳴區、隆安縣、馬山縣、上林縣、賓陽縣、橫縣;

2、柳州市:柳北區、柳南區、柳江區、城中區、魚峰區、鹿寨縣、柳城縣、融安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

3、桂林市:象山區、秀峰區、疊彩區、七星區、雁山區、臨桂區、陽朔縣、靈川縣、全州縣、平樂縣、興安縣、灌陽縣、荔浦縣、資源縣、永福縣、龍勝各族自治縣、恭城瑤族自治縣;

4、梧州市:長洲區、萬秀區、龍圩區、岑溪市、蒼梧縣、蒙山縣、藤縣;

5、北海市:海城區、銀海區、鐵山港區、合浦縣;

6、防城港市:港口區、防城區、東興市、上思縣;

7、欽州市:欽南區、欽北區、靈山縣、浦北縣;

8、貴港市: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桂平市、平南縣;

9、玉林市:玉州區、福綿區、北流市、容縣、陸川縣、博白縣、興業縣;

10、百色市:右江區、靖西市、田陽縣、田東縣、平果縣、德保縣、那坡縣、凌雲縣、樂業縣、田林縣、西林縣、隆林各族自治縣;

11、賀州市:八步區、平桂區、昭平縣、鍾山縣、富川瑤族自治縣;

12、河池市:宜州區、金城江區、南丹縣、天峨縣、鳳山縣、東蘭縣、巴馬瑤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13、來賓市:興賓區、合山市、象州縣、武宣縣、忻城縣、金秀瑤族自治縣;

14、崇左市:江州區、憑祥市、扶綏縣、寧明縣、龍州縣、大新縣、天等縣。

(9)資源是廣西桂林的地名還是什麼擴展閱讀:

廣西,簡稱「桂」。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首府南寧市。得名於古地名「廣信」,兩廣以廣信為分界,廣信之西謂廣西。與廣東、湖南、貴州、雲南相鄰,並與海南隔海相望,下轄14個地級市,111個縣級行政區(40個市轄區、8個縣級市、52個縣、12個自治縣)。南臨北部灣,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

廣西地處中國華南地區,介於北緯20°54′-26°24′,東經104°26′-112°04,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毗鄰,大陸海岸線長約1595千米,是全國三大僑鄉之一。

廣西地處祖國南疆,位於東經104°28′~112°04′,北緯20°54′~26°24′之間,北回歸線橫貫中部。東連廣東省,南臨北部灣並與海南省隔海相望,西與雲南省毗鄰,東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貴州省,西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接壤。行政區域土地面積23.76萬平方千米,管轄北部灣海域面積約4萬平方千米。

參考資料:網路-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