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泰鄉的苦竹產業
中泰鄉銅嶺橋村山地低丘緩坡,土層深厚,土地肥沃,適宜於雜竹的生長,全村現有雜竹3067公頃,占林地面積的67%。全村竹類收入達300多萬元,人均2500元,佔全村人均收入的65%。村級集體經濟收入84萬元。一株2?20元的苦竹,經再加工製成竹笛後,身價漲了十多倍,可達到24元。當地所產苦竹經霜,陰干存放三年,可用於制竹笛,竹簫等樂器,是全國制竹同類產品的最好原料。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中泰苦竹用於笛、簫、胡、笙生產,成為中國民族樂器的主要產地。2006年苦竹加工收入已逾3000萬元。一支竹笛的銷售價也從一般的5—6元,上升到50—60元,高的在300元以上。而連片種植的萬畝茶園,經過培育、提高炒制質量,申報品牌,也成為當地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尤其是引進了白茶品種,生產優質白茶,茶農收入大幅增長。
中泰鄉主產米、茶、竹、花卉苗木,山林經濟特色濃厚。全鄉苦竹面積2.8萬畝,創建有全國唯一的「苦竹種質資源庫」,成為國家級苦竹定向培育標准化示範區,被浙江省政府命名為「苦竹之鄉」。通過苦竹加工生產的民族樂器「靈聲牌」、「敦煌牌」、「蘇東牌」竹笛、蕭、尺八、葫蘆絲等樂器蜚聲國內外,深受民樂演奏家蔣國基、俞遜發、張維良等青睞。全鄉有9000多畝名優茶基地,洞霄宮牌白茶遠銷韓國。2008年農業產值年收入達一個多億。
銅嶺橋村通過這些大戶的帶動,使全鄉原竹購銷在1萬噸以上,產品有笛簫、竹桿圓珠筆、天竹筷、書架、屏風、標槍、絞棒、毛筆桿、沙棍、標桿、大棚、中棚、卷布棒。大部分產品暢銷全國及港台地區,光提供給紹興輕紡市場的卷布棒每年就達2000噸。銅嶺橋的雜竹不僅吹出了優雅的笛聲,而且帶動了全村的經濟,富了一方百姓,更產生了較好的生態效益,茫茫竹海、山清水秀,玉遙牌天然泉水就取源於銅嶺橋仙洞塢的茫茫竹林深處。
B. 苦竹的商業用途
1、生產和生活伴侶 竹子全身都是寶,它在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有「成千上萬」種用途。利用其可食性:用其筍做各種食品、用其幼稈燒制竹筒飯、用其各種特殊提取物(如鮮竹瀝)做葯品、飲料等;利用其割裂性:破篾編織用具、竹簾、竹席、竹籬、扇骨、傘骨、燈籠等;利用其負荷力:做桁椽、曬稈、擔架、腳手架、竹床、竹筷、礦柱、樑柱、門窗、地板、竹橋、竹筏及其他傢具、用具,在民間建築上有廣泛的應用;利用其彈力和抵抗力:做弓、弩、釣竿、竹梢、掃把、扁擔、床柱、機腳、手杖、傘柄、撐竿、竹釘、竹箍等;利用其中空特徵:做水桶、水管、引水槽、煙筒、吹火筒、竹瓶及竹笙、竹笛等各種樂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貯具和量具等;利用其外觀特性及韌性:做竹索、背帶、竹籠、篾纜、工藝品、玩具、文具等。其實,竹材利用之廣不勝枚舉,以滇西、滇南的少數民族為例,他們祖輩流傳種竹用竹的習慣,鋪竹席、戴竹笠、燒竹材,食者竹筍、住者竹樓、用者竹筷,架橋以竹代木、過河砍竹作筏、防洪用竹製籠,大凡桶、籃、桌、凳等用具無不取材於竹,連吸煙也用竹製水煙筒。慶賀傣歷新年(潑水節)所燃放的「高升」亦是用竹筒製成的土火箭、用香糯竹幼稈燒制的竹筒飯等,更是竹類之一特殊利用方式。在雲南省積極推進「綠色經濟強省」和「民族文化大省」建設的今天,竹類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是雲南省山區發展和群眾脫貧致富新的經濟增長點。2、食用和保健佳品竹筍蛋白質經6N鹽酸水解後可得17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有絲氨酸、纈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組氨酸共8種,竹筍內含有10種主要礦質營養元素,其中鐵、鋅、錳、銅、鈷、鎳6種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沒有發現竹筍中含有任何有毒元素和有毒有機物質。竹筍作為食品其優點可歸納為如下5個方面:營養豐富竹筍蛋白質含量高(可達15.23%),蛋白氨基酸種類組成合理,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某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是營養豐富的蔬菜類食品之一。低脂減肥竹筍脂肪含量偏低(2.46%),食用纖維含量較高(6%~8%),在高脂類膳食越來越普遍的今天,竹筍菜餚有利於防止這種膳食給人帶來的生理障礙。竹筍的食用纖維對清腸減肥起著重要的作用。安全食品竹筍外被堅實的筍殼,不潔物質難與可食部分直接接觸。竹子多生長在遠離污染源的山區,多數情況下不施化肥和農葯,不存在食物農葯殘留問題。因此竹筍是最清潔的新鮮蔬菜。美味佳餚竹筍鮮嫩,肉質鬆脆,味美可口。悠久的食用歷史,為竹筍的烹調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經驗。在中國就有「無筍不成席」的美譽。現在竹筍菜餚不僅常見於傳統食用國家,作為食用和保健佳品還暢銷歐美國家,成為他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C. 分宜有什麼特產
1、紫玉楊梅
分宜縣紫玉楊梅示範基地是江西省較大的紫玉楊梅示範基地之一,面積500多畝,位於分宜山塘下,生態環境優良。該基地生產的紫玉牌東魁楊梅風味獨特,鮮食可口,果實營養豐富,老幼皆宜。
2、野山麻竹筍
分宜野山麻竹筍是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的特產。野山麻竹筍自古視為「菜中極品」。竹筍中所豐富含蛋白質及人體所需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胱氨酸。
(3)龍潭苦竹有什麼礦產資源擴展閱讀
分宜縣是江西十大文化古縣之一,自古文風鼎盛,名人輩出,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明朝太常寺卿黃子澄、明朝首輔嚴嵩都是分宜人,被譽為17世紀世界工藝網路全書《天工開物》也成書於此。分宜人文景觀較多,有鳳凰山冶煉遺址和贛西地區面積最大的圍屋鄧家圍屋。
有歷史文化名村介橋嚴嵩故里、防里進士村。分宜屬中央蘇區,是紅色革命老區,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王震、黃公略、王首道、肖克等均在分宜開展過革命活動。
D. 湖北省黃梅縣縣名稱的來歷
梅縣位於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湖北東部邊緣,鄂贛皖毗鄰地區,東鄰安徽宿松縣,西接武穴,北連蘄春,南與九江市隔江相望,,素有「鄂東門戶」之稱。黃梅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隋開皇十八年就有黃梅縣之稱。在黃梅這塊熱土上,曾留下陳勝、吳廣起義軍的足跡,彌漫過太平天國起義軍激戰的硝煙,樹立起紅十五軍誕生的旗幟,有無數的黃梅英雄兒女為新中國的建立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黃梅屬北亞熱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侯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在攝氏16.8度左右。水域廣闊,河流、湖泊、水庫眾多,塘堰密布,共計河流34條,總長386公里,大小湖泊29個,大中小型水庫24座,主渠道366公里,長江水道59.2公里,從而形成了得天獨厚的整體水系。全縣總水面23213公頃,可養水面15720公頃,魚蝦貝類齊全,黃梅青蝦馳名中外。全縣耕地42960公頃,山地33533公頃,主產糧、棉、油,多種經濟作物豐富,天然香稻、挪步園的雲霧茶曾獲國家優質獎和省一等獎。地下礦產資源已探明礦種儲量的有:磷礦石1133萬噸,鐵礦石5008萬噸,石英石1000萬噸,長石礦2000萬噸,鉀長石5000萬噸,重晶石50萬噸,滑石粉礦2000萬噸,瓷鐵礦9700萬噸。花崗岩、石英石數億噸,全縣可利用水資源裝機2萬千瓦。
黃梅的文化歷史悠久。黃梅名勝古跡遍及全縣,發展旅遊業很有條件。馳名中外的五祖寺,始建於唐,盛於宋,是我國佛教的主要聖地。坐落在破額山前的四祖寺重建如初,距寺不遠的靈潤橋、毗盧塔,造型奇特。西山挪步園雲霧繚繞,幽靜清新,崇山峻嶺之中,賓館樓房林立,實屬避暑勝地。被譽為中華古梅「壽星」的蔡山晉梅,比浙江天台山的隋梅還年長300歲,堪稱稀世之寶。黃梅是名揚海內外的黃梅戲發源地,還有新石器時代的塞墩遺址,漢代英布王城址,南北朝時參軍鮑照墓,宋代亂石塔、朱元璋題匾「天下第一山」的意生寺等,都是著名的古跡,這些已與江西的廬山、石鍾山、龍宮洞以及安徽的九華山、黃山等旅遊勝地連成跨省旅遊網路。黃梅的區位優勢獨特。黃梅縣是「鄂東門戶「、長江中下游的交接地、華東經濟圈與華中經濟圈的結合部;是鄂、贛、皖三省邊界地區商品流通的通道和區城的中心;是京九鐵路、合九鐵路連接的區紐。長江「黃金水道」和柳界公路,平行過境,105國道和內河航道縱貫南北,「滬蓉」高速公路貫穿全境,一橋相連的九江機場,直接出關的遠洋碼頭為我所用,境內交通便利,現有公路里程108公里,已形成了境內水陸交通網路。國際國內長途電話已經開通,信息互聯網已經形成,通信十分便捷,信息非常靈敏。
E. 龍潭坪鎮的介紹
龍潭坪鎮1位於桑植縣北部,與湖北梅坪接壤,面積256平方公里,人口1.8萬人。轄31個村、1個居委會。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時,將原龍潭坪、苦竹坪、四方溪3個鄉合並為今龍潭坪鎮。境內溝壑縱橫,山巒疊嶂,森林茂密,每年向國家輸出大量的原木、條木;苦竹坪茶場有基地3000畝,特請湖南農業大學尚道清教授為技術顧問,茶葉遠銷十幾個省市和地區。此外還產煙葉、花生、油菜、板栗、竺麻等經濟作物。鎮內邊貿市場貿易繁榮。集鎮有錄相廳、電影院、檯球室等文化娛樂設施。鎮中學佔地80畝,1棟4層教學樓,一棟四層宿舍樓。
F. 福鼎有什麼地方好玩的
概況
郵編:355200代碼:350982區號:0593拼音:Fuding Shi
福鼎,乾隆四年(1739年)從霞浦縣劃出勸儒鄉的望海、育仁、遙香、廉江四里置福鼎縣,隸屬於福寧府,縣治設在桐山,故稱桐城。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屬東路觀察使,民國六年(1917年)屬閩海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直屬省轄,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福建省第二督察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改稱第八行政督察區。1949年6月11日福鼎解放,屬浙江省第五行政公署,1949年10月隸屬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區,1950年改稱福安專區,1970年行署遷址寧德,1971年改屬寧德地區。1995年10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福鼎縣設立福鼎市,仍屬寧德地區。2000年11月撤銷寧德地區設立寧德市,現隸屬寧德市。
福鼎市位於福建省東北部,介下北緯26°55′--27°26′,東經119°55′--120°43′之間。福鼎西北西南部山巒起伏,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都坐落在這一帶,整個地勢從東北、西北、西南向中部和東南沿海呈波狀傾斜,構成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格局。山地和丘陵地面積占土地面積88.1%,平原佔11.9%。海岸線曲折,長度432.7公里,境內島嶼、海灣眾多,多為岩岸,大小島礁達200多個,其中島嶼81個,較大的島有福瑤列島、台山列島、七星列島;主要港灣41個,其中沙埕港融商貿、漁業、軍事為一體,是東南沿海重要的深水避風良埠,可建數座5-10萬噸泊位的碼頭,早在孫中山《建國方略》中就定為天然良港。東南與東海瀕連,西同柘榮縣,南與霞浦縣為鄰,東北、西北分別與浙江省蒼南、泰順兩縣接壤,正北的分水關為閩浙兩省的分界地。104國道跨越境內。縣城離省會福州市299公里,沙埕港距台灣基隆港142海里。
1995年10月13日,國務院批准福鼎撤縣設市(縣級),原有區域不變,從此結束了福鼎的256年縣建制歷史,跨上了建設閩浙邊界、東海之濱文明城市的歷程。
福鼎方言較為復雜,絕大多數人講桐山話,貫嶺、前岐、沙埕一帶講閩南話,秦嶼鎮的秦嶼講福州話,少數村莊講長樂話、汀州話、莆田話。畲族多數用其本民族語言。
境內東西寬79.3公里,南北長57.4公里,陸地面積1461.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4959.7平方公里,人口每平方公里363人。
福鼎市依山傍海,山明景秀,歷史悠久,自然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經濟文化發達。境內的太姥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前岐四季柚是「世界奇果」,白琳的玄武岩是全國十大石板材基地之一。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為沿海開放市和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
土地資源 1995年末全縣耕地面積298890畝,其中水田204586畝,旱地94304畝,人均耕地0.56畝;森林面積1157000畝,海水可養殖面積91.7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 境內已探明主要礦產有14種。金屬礦有鉛、鋅、銀、鉻、銦、銅、鐵等7種,主要分布在疊石鄉。疊石銀硐的鉛鋅礦,儲存量33萬多噸,為國家級的中型礦。非金屬礦有石灰石、葉臘石、玄武岩、輝綠岩、茶崗岩、高嶺土、石英石等7種,主要分布在管陽、白琳、潘溪等鎮。葉臘礦儲存量42.16萬噸,白琳大嶂山的玄武岩儲存量5000萬立方米,礦石裸露地表,呈墨黑色、色調凝重高雅,是全國罕見的高級建築板材,屬全國建築石材基地之一,被國務院建材總局命名「福鼎黑」。
林產資源 森林面積115.7萬畝,森林覆蓋率56.2%,森林蓄積量127.1萬立方米,可利用草場面積57萬畝。全縣喬灌樹木235種,主要用材林有松、杉、柏和闊葉林;經濟林主要有毛竹、油茶、油桐、烏桕、茶葉、黑松、楠木、花櫚木、紅花油茶、三尖杉等。
海產資源 境內海域面積2243.95萬畝,灘塗面積10.44萬畝,水生動植物有黃魚、帶魚、鯧魚、鰻魚、石斑魚、毛蝦、梭子蟹和牡蠣、泥蚶、跳魚、青蟹、海蜈蚣、海帶、紫菜等。
水力資源 境內溪河縱橫,水能資源貯藏量達9.4萬千瓦,可開發7萬千瓦,地下水蘊藏量2.6172億立方米,地表水量14.5143億立方米。八尺門港水流湍急,可利用建造36000千瓦潮汐電站;疊石會甲溪地下氡泉,經有關部門測量泉水含氡量15埃曼/升,含氟量20毫克/升,可治療各種皮膚病、神經科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是一個很值得開發利用的天然資源。
旅遊資源 境內太姥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素以"海上仙都"著稱,其觀賞面積92.02平方公里,保護面積200平方公里,是一處以花崗岩峰林岩洞為特色,融山、海、川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它以峰險、石奇、洞異、霧多"四絕"稱雄江南,還有古剎、碑刻等人文景觀,遊人可登山、觀海,看日出、探洞、泛舟、尋古、采風等。
糧食生產 水稻是福鼎市最主要的糧食作物。薯類糧食作物主要是甘薯和馬鈴薯兩種。
經濟作物 福鼎主要經濟作物品種有油料、黃麻、甘蔗、曬煙、葯材、席草、茉莉花、蕉芋、檳榔芋等。其中油料有花生、油茶籽、油菜籽、芝麻等。檳榔芋被國家經貿部定名為福鼎芋,主要產地桐城和貫嶺,列為人民大會堂國宴佳餚。
茶果生產 福鼎是全國著名產茶區,尤以「白琳功夫」紅茶最為著名。福鼎水果品種大約有30多種,主要有柑桔、枇杷、楊梅、梨、桃、柰李、柿子、柚子等。
蔬菜生產 1991~1995年,市政府重視「菜籃子」工程建設,每年撥專款解決種子、化肥等問題,扶持蔬菜生產基地建設。蔬菜主要品種有豇豆、茄子、西紅柿、冬瓜、大白菜、花菜、榨菜、福鼎芋、食用蠶豌豆等。
林業生產 福鼎市樹種資源十分豐富,經初步調查鑒定:木本植物有74科212屬491種,其中裸子植物9科18屬29種;被子植物65科194屬462種;境內主要樹種有9科24種:松科的馬尾松、黑松、火炬松、美國濕地松;杉科的柳杉、杉木、水杉、水松;卷柏科的柏木、側柏;殼斗科的米楮、苦楮、大葉楮、青岡櫟、木考樹、石櫟;棕科的棕樹;玄生科的泡桐;山茶科的茶葉、木荷、油茶;樟科的樟樹;大戟科的油桐、烏柏。
福鼎市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有5種:二級保護樹種水松、銀杏、福建柏。三級保護樹種有台灣蘇鐵、凹葉厚朴。竹類繁多,主要是麻竹,還有苦竹、黃竹、綠竹、蘆竹以及太姥山區稀有的方竹、黑竹、倒枝竹。本市竹類多分布在山區。太姥山上的方竹、倒枝竹數量已經不多。
全市森林面積115.7萬畝,森林覆蓋率56.2%,森林蓄積量127.1萬立方米。1995年全市造林面積2872畝,跡地更新面積3666畝,封山育林27萬畝。現有國營、鄉鎮辦林場32個。後坪國營林場有林地2273公頃,其中用材林佔90%。
G. 重慶酉陽土家族有詳細介紹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位於重慶市東南部,與湖南、湖北、貴州毗鄰。酉陽是以少數民族為主的多民族雜居地,全縣幅員面積5173平方公里。重慶面積最大的縣,有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國道通過,人口81萬。郵政編碼4098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鍾多鎮。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youyangol.com
動植物資源多達千餘種。銀杏、紅豆、禿杉、珙桐為我國珍稀樹種,峰猴、大鯢為國家保護動物。油桐、烏桕、生漆、五倍子等大宗傳統土特產品。野生獼猴桃產量大,品質優。青蒿、杜仲、共同柏、天麻、金銀花是優質名貴中葯材。礦產資源有汞、錳、鋅、鎂、硫等。汞的探明儲量為4800萬噸,是全國重點產汞縣。草食牲畜是農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山羊飼養量達80萬只,黑山羊、烏骨羊、黃羊是當地優良品種,烏骨羊已被認定為市級地方優良品種。水能蘊藏量43.5萬千瓦,可開發量22萬千瓦,已開發6.8萬千瓦。著名的河流有烏江、阿蓬江、酉水河。 [編輯本段]旅遊景點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主要景點有桃花源、龍潭古鎮、龔灘古鎮、酉水河、百里烏江畫廊,筍岩大峽谷、大板營原始森林等。桃花源至龍潭古鎮風景區令人 神往酉陽縣境內交通暢達,國道319線、326線從境內穿過成為重慶東南出渝至湖南的主要通道。烏江是酉陽連接外地的水上走廊,30萬噸級的龔灘鎮烏江碼頭,180噸的客貨 輪從這里開往重慶、武漢、上海。縱橫阡陌的鄉村公路連接了全縣32個鄉。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轄14個鎮、25個鄉:鍾多鎮、龍潭鎮、麻旺鎮、酉酬鎮、大溪鎮、興隆鎮、黑水鎮、丁市鎮、龔灘鎮、李溪鎮、泔溪鎮、後溪鎮、蒼嶺鎮、小河鎮、塗市鄉、板溪鄉、銅鼓鄉、江豐鄉、可大鄉、偏柏鄉、五福鄉、木葉鄉、毛壩鄉、花田鄉、後坪壩鄉、天館鄉、宜居鄉、萬木鄉、兩罾鄉、板橋鄉、官清鄉、南腰界鄉、車田鄉、腴地鄉、清泉鄉、廟溪鄉、浪坪鄉、雙泉鄉、楠木鄉。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元置酉陽州。1913年改縣。因縣在酉水之陽,故名。1983年改為自治縣。
2000年,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轄3個鎮、78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94287人,其中:鍾多鎮 44753人、龍潭鎮 9617人、龔灘鎮 5589人、鍾嶺鄉 4788人、塗市鄉 6903人、鍾南鄉 8782人、山羊鄉 1802人、板溪鄉 8729人、銅鼓鄉 9213人、紅井鄉 6133人、小壩鄉 12287人、銀嶺鄉 4685人、黑水鄉 9363人、毛壩鄉 6050人、馬鹿鄉 3057人、花園鄉 3134人、花田鄉 3084人、大涵鄉 5776人、興隆鄉 9103人、土坪鄉 4948人、泡木鄉 1959人、木葉鄉 4177人、細沙鄉 2932人、小成鄉 2037人、酉水鄉 8533人、五福鄉 7939人、老寨鄉 5776人、沙灘鄉 3956人、可大鄉 6694人、柏溪鄉 5374人、酉酬鄉 8148人、新溪鄉 3535人、沙田鄉 5372人、後溪鄉 11150人、田壩鄉 6345人、偏柏鄉 6843人、麻旺鄉 18833人、泉孔鄉 3778人、泔溪鄉 8120人、米旺鄉 6603人、亮埡鄉 6453人、桃魚鄉 3704人、腴地鄉 7971人、車田鄉 5566人、渤海鄉 13525人、龍東鄉 10039人、自竹鄉 4004人、木桶鄉 1964人、苦竹鄉 10227人、井崗鄉 5366人、青華鄉 3216人、李溪鄉 11614人、螞蟥鄉 9464人、天山鄉 4627人、南腰界鄉 7084人、南龍鄉 7878人、小河鄉 7207人、小崗鄉 7750人、銅西鄉 9341人、雙橋鄉 5215人、板橋鄉 6300人、楠木鄉 4757人、官清鄉 6899人、丁市鄉 7668人、董河鄉 7502人、宜居鄉 6978人、鋪子鄉 7790人、萬木鄉 9036人、後興鄉 5526人、後坪壩鄉 6962人、天館鄉 9128人、中壩鄉 4858人、沿岩鄉 9070人、罾潭鄉 5379人、兩罾鄉 6956人、清泉鄉 6624人、蒼嶺鄉 6393人、雙泉鄉 10139人、嶺口鄉 5377人、廟溪鄉 12360人、浪坪鄉 7760人、大河口虛擬鄉 2710人。
H. 廬江縣的礦產等資源是怎樣的
廬江縣能源礦產有煤礦、泥炭、地熱、礦泉水;金屬礦產有鐵礦、銅礦、鉛礦、鋅礦、銀礦、金礦、釩礦;非金屬礦產有硫鐵礦、明礬石、(硬)石膏、螢石、磷礦、耐火粘土、冶金用白雲岩、重晶石、石墨、長石、鉀長石、鈉長石、絹雲母、地開石、高嶺土、膨潤土、黑曜石、水泥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建築石料用安山岩、建築石料用閃長岩、建築石料用紫砂岩、飾面用花崗岩、綠松石、磚瓦粘土等36種(含亞種)。查明儲量的23種礦產,其中:地熱主要分布在廬江縣湯池鎮,涌水量5000噸以上/晝夜,水溫63℃;另一處在廬城鎮的夾山村,涌水量700噸以上/晝夜,水溫32℃;鐵礦、銅礦、硫鐵礦、明礬石、水泥用灰岩累計查明資源儲量分別為7.4億噸、120萬噸(銅金屬量)、43282.14萬噸;石膏、高嶺土、建築用石料累計查明資源儲量分別為1.03億噸、828.81萬噸、2906.23萬立方米;鉛、鋅2013年保有金屬量為別為12.31萬噸、27.01萬噸。保有資源量中鉛、鋅、硫鐵礦、明礬石等4個礦種居安徽省首位,銅礦居安徽省第二位,鐵礦居安徽省第三位。
獸類:有野豬、豺、野貓、水獺、黃鼬、狐、狸、野兔、豬獾、豪豬、鼠、穿山甲、刺蝟、蝙蝠等。
鳥類:有雉、鴉、鷹、燕、鴿、夜梟、鸕鶿、鷺鷥,禿鷲、野鴨、鴛鴦、百靈、鴻雁、黃眉、柳鶯、大杜鵑、黃鸝、山雀、畫眉、斑鳩、啄木鳥、喜鵲、灰喜鵲、黑卷尾、翡翠鳥、紅尾伯勞、紅嘴藍鵲、麻雀、鸚鵡、烏鴉、竹雞、鴝鵒、鷓鴣、八哥、秧雞、黃雀、白頭翁、白腰草鷸、四聲杜鵑、董雞、野雞、火雞、天鵝等。
魚類:有青魚、草魚、鯉魚、鯽魚、鯿、鰱、鱅、鱭、銀魚、鰻、麥穗魚、鱤、團頭魴、馬口魚、赤眼鱒、三角魴、泥鰍、黃顙魚、河鯰、黃鱔、鱖、螺、蚌、蝦、蟹、龜、鱉等。
蛇、蛙、蟲類:有烏梢蛇、赤鏈蛇、水蛇、腹蛇、竹葉青蛇、蜥蜴、四腳蛇、壁虎、石子龍、青蛙、蟾蜍、石雞、蠑螈、蝸牛、蚯蚓、水蛭等。
I. 秀山縣有什麼特產
1、秀油,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秀油是一種以木本油料——「油桐」為主要原料,通過傳統工藝配方、精加上熬煉製成的優質防腐塗料。其色如茶,透明、汁濃,廣泛適用於船舶、農具、傢具和海中建築物的塗刷裝飾。具有附著力強、油膜峰韌、乾燥迅速、防潮、防腐、防銹、耐酸、耐鹼,防船底丁螺粘附、青笞滋生,減少摩擦力等特點。
2、秀山大頭菜
秀山大頭菜又稱蕪菁、或"蔓菁",是芥菜的一個變種,為根用芥菜,相傳大頭菜腌制由諸葛亮發明,後由馬幫傳入秀山。秀山的氣候條件適合種植大頭菜,最初就是千家萬戶自己播種,而後由"三腌五鹵六曬"工藝自行腌制。
3、秀山土雞
秀山土雞母雞羽毛麻黃,以淺黃色羽毛為主,羽毛緻密緊貼,羽色光亮;公雞羽毛為紅色或棕色,單冠直立,公雞雞冠鮮紅。母雞產蛋期冠色加深,體軀呈梭形較窄長,頭小清秀,頸長,皮薄呈白色部分呈灰色,腳細長,脛呈白色或灰色,腳趾細長,爪鋒利。
4、秀山豆腐乳
秀山豆腐乳以優質大豆及其他輔助材料為原料,製作工藝獨特,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和染色劑,是一種百分百的綠色食品。大豆中的蛋白質在風乾和發酵過程中分解揮發,使得這種豆腐乳具有獨特的口感。
5、秀山米豆腐
秀山著名的小吃,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後加水磨成米漿,然後大火熬制,做成「豆腐」。吃時切片放入盤內,再將切好的大頭菜、鹽菜、酥黃豆、酥花生、蔥花放於米豆腐上,用小碗放入紅油、麻油、花椒油、醬油、醋、薑汁、蒜水等調料對成汁,澆淋於米豆腐上即可。
J. 位於重慶市酉陽縣龍潭鎮的「武陵光伏」——重慶武陵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怎麼樣 願知情者能幫忙解答。
我家就是那裡的,工資和待遇我不知道,我想不會很高,畢竟家鄉才剛剛開發,你可以去面談哈。不好意思只知道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