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際資源信息是什麼意思
你確定是人際自願資源信息?
從狹義上說,人力資源信息化是指基於互聯網的、高度自動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囊括了最核心的人力資源工作流程,如招聘、薪酬管理、培訓等。從廣義上說,人力資源信息化是基於電子商務理念的所有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包括利用公司內部網及其它電子手段,如員工呼叫中心等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② 信息資源的概念是什麼
信息資源是指人類社會信息活動中積累起來的以信息為核心的各類信息活動要素(信息技術、設備、設施、信息生產者等)的集合。
信息資源一詞最早出現於沃羅爾科的《加拿大的信息資源》。
信息資源是企業生產及管理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資料、圖表和數據等信息的總稱。它涉及到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獲取、處理、存儲、傳輸和使用的一切信息資源,貫穿於企業管理的全過程。
信息同能源、材料並列為當今世界三大資源。信息資源廣泛存在於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和部門。是各種事物形態、內在規律、和其他事物聯系等各種條件、關系的反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資源對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對人們工作、生活至關重要,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它的開發和利用是整個信息化體系的核心內容。
③ 什麼是信息資源信息資源的基本特點
信息資源:信息資源是企業生產及管理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資料、圖表和數據等信息的總稱。它涉及到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獲取、處理、存儲、傳輸和使用的一切信息資源,貫穿於企業管理的全過程。
信息資源與企業的人力、財力、物力和自然資源一樣同為企業的重要資源,且為企業發展的戰略資源。同時,它又不同於其它資源(如材料、能源資源),是可再生的、無限的、可共享的,是人類活動的最高級財富。
信息資源即「作為資源的信息」,可以理解為有價值的信息。然而信息的價值是體現在使用中的,對於不同的使用者,信息可以有不同的價值,而且信息的不同組合、不同的關聯也能使信息具有不同的價值。這反映了信息的特性:信息是具有語境(context,也譯成「上下文」)的數據。從計算機操作的意義上說,信息資源可以是任何具有標識的東西,在互聯網上,標識通常為由命名域給出的URI。
④ 信息源與信息資源的異同
「信息源」與「信息資源」的關系與區別
關系:在時間序列上,信息源是信息資源的源,是先於信息資源的。從信息的開發利用上,信息源可以不斷的轉化為信息資源。從信息來源上,信息資源包括一切信息的來源。從信息本體論意義來講,信息資源包括一切信息已經發出,正在發出和將要發出的所以信息,信息資源是經過加工處理有序化並大量積累起來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區別:信息源不等於信息資源,信息源是蘊含信息的一切事物,信息資源則是可利用的信息的集合;信息資源可以是一種高質量、高純度的信息源,但信息源不全是信息資源。
所謂信息資源,就是指人類社會信息活動中積累起來的以信息為核心的各類信息活動要素(信息技術、設備、設施、信息生產者等)的集合。這里的信息活動包括圍繞信息的搜集、整理、提供和利用而開展的一系列社會經濟活動。由於信息要素是信息資源的核心,為了探討方便,本書許多地方仍然以狹義的信息要素資源為研究對象。
信息源」(information sources),即信息的來源,它的含義很廣泛,在不同的學科領域有不同的內涵。
在通信領域,信息源被簡稱為信源。研究者認為:「信源也就是消息的來源,可以是人、機器、自然界的物體等」,也可以是一個事件;
在傳播領域,研究者認為:「傳播的來源是指生成、製作和發送信息的源頭或起點。傳播的來源可以是個體——即某個具體的製作、傳遞信息的人,也可以是群體——指發生信息的部門或機構」;
在圖書情報領域,研究者認為,信息源是「人們在科研活動、生產經營活動和其它一切活動中所產生的成果和各種原始記錄,以及對這些成果和原始記錄加工整理得到的成品」;信息源可分為非文獻信息源(包括口頭信息源、實物信息源等)和文獻信息源兩大類型等等。
⑤ 信息資源中,什麼是三次信息資源
1)表示方式和載體
① 口語信息資源:以口頭方式表述,演講授課等方式交流利用
② 體語信息資源:特點文化背景下,以表情手勢姿態表述,以表演舞蹈方式表現交流
③ 實物信息資源:模型樣品雕塑等實物進行展示交流
④ 文獻信息資源:用文字圖形,圖像,音視頻等方式記錄在一定的載體上
2) 按信息載體劃分:信息資源按載體材料和存儲技術可分為
① 印刷型信息資源:
以紙質材料為載體,採用各種印刷技術把文字圖像記錄在紙上,便於閱讀流通存儲密度低加工難以自動化
② 縮微型信息資源:
感光材料為載體,利用光學縮微技術將文字圖像記錄在感光材料上,存儲密度高便於收藏閱讀設備投資高
③ 聲像型信息資源:
磁性和光學材料為載體,磁錄光錄技術將聲音和圖像記錄,密度高內容直觀表達力強易於接受需閱讀設備
④ 數字化信息資源
計算機和存儲技術,文字圖像音視頻轉為數字化信息,磁光碟和網路載體等,密度高讀取快高速遠距傳輸
3)按加工深度劃分
① 零次信息
成為文獻前的信息存在狀態即進行中的研究,值可能比已發表文獻高,可填補某些高新技術領域文獻空白。
② 一次信息
本人研究工作或成果為依據撰寫製作發布。提供新的知識,直接借鑒參考使用價值,檢索利用的主要對象。
③ 二次信息
對一次信息整理加工提煉和壓縮之後得到的信息,便於管理大量分散無序的一次信息的工具性信息又稱二手資料。提供一次信息的線索節省查找時間。
④ 三次信息
根據一定目的和需求,大量利用有關一二次信息和其他三次信息基礎上,對有關信息知識綜合分析提,重組概括形成,對現有信息知識的再創作再創造,使其進一步增值,有綜合性參考價值高,系統性好的特點。
⑥ 信息來源有哪幾個方面
信息來源有:口頭信息源、實物型信息源、文獻型信息源、電子型信息源等方面,不同類型的信息來源有著不同的特點和適用場合。具體表現為:
1、口頭信息源是以口頭語言如交談、聊天、授課、討論等方式獲得的信息資源;
2、實物型信息源是以實物如文物,產品樣本、模型、雕塑等形式表現的信息資源;
3、文獻型信息源是以文字、圖形、符號等各種方式記錄在各種載體上的知識和信息資源。包括圖書、期刊、報紙以及學位論文、專利、標准、會議、政府出版物等特種文獻;
4、電子型信息源主要指通過使用電子技術實現信息存儲和傳播的信息源,包括廣播、電視、光碟、磁碟、磁帶、網路信息源等。其中,通過網路來獲取所需的信息已成為當今獲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徑。
⑦ 簡述信息資源的類型和包括的內容
信息資源是指收集各種信息活動要素(信息技術、設備、設施、信息生產者等)。以信息為人類社會信息活動的核心。新聞活動包括一系列與收集、安排、提供和使用信息有關的社會和經濟活動。信息資源的特點:需求、稀缺、選擇性、共享、及時性、不可分割性、非身份性和可控制性。專業文檔查重使用Tocheck。
信息資源類型:
1.記錄型的信息資源:包括關於傳統媒體(紙張、竹子、絲綢等)登記和儲存的知識的信息。)和各種現代媒體(如磁碟片、光碟、縮微膠卷等)。例如,各種書籍、期刊、資料庫、網路等。登記的信息資源是信息資源的基本形式,也是信息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
2.實物信息資源:物理對象(例如某些樣品和原型)存儲和表達的知識信息,它們本身就是一種技術信息。這種信息資源不能直接進入信息系統,所以要管理它,首先要把它轉換成注冊信息。
3.智力信息資源:知識資源主要是存儲在人類大腦中的知識信息,包括人們掌握的知識、技能和經驗,也稱為隱性知識。它由人們的活勞動支撐,根據社會需要提供各種咨詢服務。
4.零次信息資源:這類信息資源是指人們通過各種渠道口頭傳播的信息。零階信息的存在形式和傳輸渠道是隨機的,難以系統地儲存和積累,給這類信息資源的管理帶來巨大困難,需要採取特別的方法來收集、記錄、排序和存儲。
⑧ 信息、信息資源包括那些類型
信息資源類型
信息資源的類型劃分沒有固定的標准,主要取決於人們分析問題的不同需要,可以根據不同需要從多個角度來進行劃分。同信息資源的特徵與信息的特徵基本一致的原因相同,狹義的信息資源可以被看作是信息本身,所以對信息資源的分類應該與信息的分類基本一致。
1. 按性質劃分
信息資源可分為自然信息資源和社會信息資源兩類。前者指產生於自然界的信息資源,如地質信息資源、地理信息資源、太空信息資源、氣象信息資源、地震信息資源、生命信息資源、海洋信息資源等;社會信息資源是產生於人類生產與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的信息資源,按內容可以分為教育信息資源、體育信息資源、法律信息資源、物質信息資源、經濟信息資源、醫療信息資源等。
2. 按載體劃分
按載體不同,可劃分為人腦信息資源、實物信息資源、文獻信息資源、電子信息資源。人腦信息資源是以人的大腦為載體的信息資源,是人腦資源的一大部分;實物信息資源是以自然物質為載體的信息資源,可分為自然實物信息資源,如地球、河流、山川、大氣等和人工實物信息資源,如雕塑、碑石、模型、建築等;文獻信息資源是以介質為載體的信息資源,如書刊信息資源、聲像信息資源、電子信息資源等。
3. 按表現形態劃分
按表現形態可以劃分為潛在信息資源與現實信息資源。前者是指個人在認知和創造過程中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資源,只能為個人所理解和利用,無法為他人直接理解和利用,是一種沒有表達出來的、有限再生的信息資源;現實信息資源是指潛在信息資源經過個人表述後能為他人所利用的信息資源,其主要特徵是具有社會性,通過特定的符號表述和傳遞,可以廣泛地、連續反復地為人類所利用,是一種可無限再生的信息資源。
4. 按構成要素劃分
按構成要素,信息資源可分為信息內容資源、信息技術資源和信息人才資源。
5. 按組成關系劃分
按信息資源的組成關系,可將其劃分為元信息資源、本信息資源和表信息資源。
6. 按空間位置劃分
按信息資源所處的空間劃分,有國際信息資源、國家信息資源、地區信息資源、單位信息資源、個人信息資源。
⑨ 信息與信息資源
4.1.1信息資源的概念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人們沒有認識到「信息是一種資源」。20世紀60年代後,隨著信息在社會與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不斷提高,這一觀點才逐漸被認識到。資源不僅具有各種物質形態,也包括知識、經驗、技術、消息等非物質的信息形態,即包括物質資源和能源資源,以及稱為第三資源的信息資源。在今天,信息資源與物質資源、能源資源一起構成現代社會經濟與技術發展的三大支柱性資源,缺一不可。
一般而言,對於信息資源,有「狹義」和「廣義」兩種概念。「狹義」的概念認為,信息資源是指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中經過加工處理後形成的有序化的並大量積累起來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即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等學科門類的知識,以及經驗信息、政策法規信息、技術信息、市場信息等,都是信息資源(有用信息)集合中的重要構成要素。「廣義」的概念認為,信息資源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中積累起來的所有信息以及信息的生產者、信息技術等信息活動要素的集合。但是,並非所有的信息都是信息資源,只有對人們有用的,或者為了達到一定目的,經過人類的開發與組織的信息才能成為信息資源。概括地講,信息資源就是人類在勞動、生活等的過程中對信息進行開發、組織、加工、處理以後所形成的各種不同信息要素的總稱。因此,信息資源包含幾方面的含義:①信息資源是與人類需求相關的信息;②信息資源是可利用的信息,即對人類有用的信息;③信息資源是通過人類實現某種目的加工而成的信息;④信息資源是利用各種信息處理技術綜合而產生的信息。
信息資源是可利用的信息,相對於其他的非資源型信息,信息資源具有四個明顯的特徵:
(1)具有開發、利用和價值轉化性。信息資源首先對作為社會主體的人發生直接影響作用,通過人對信息資源的理解、消化、運用,提高人自身的素質,甚至改變某種傳統與習慣,從而有利於啟發人的主觀能動性,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要素或變革生產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動力。信息資源是人類所開發與組織的信息,是人類腦力勞動或認知事物的過程的產物。
(2)稀缺性。由於信息資源只是信息中的有限可利用部分,因此,與人類對信息的需求相比,信息資源永遠是稀缺的。
(3)可增長性。信息資源是人的智慧與才能的結晶,是無形資產,因而具有可增長性,是在不斷地開發利用過程中豐富、增長的過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信息資源的可增長性,要求人們不僅要注重信息資源的利用,而且更要注重信息資源的研製與開發。在現代信息化社會,對信息資源研製與開發的力度與水平,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突出標志,甚至成為衡量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尺度。
(4)整體性。任何一類信息資源,都幾乎不是孤零零存在的,而是與其他類信息資源密切聯系的。信息資源作為一種資源的整體集合,是對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組織的政治、文化、經濟、技術等的各個方面的描述和整體反映。自然科學各門類之間相互交融,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之間相互影響和交融,人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的視角,不僅注重技術層面,而且更加註重社會及人文層面,由此及彼,舉一反三。在這個資源集合中,每一種資源要素只能反映某一方面的內容,如果將這些資源之間的聯系割裂開來,就失去了整體利用的價值。
4.1.2信息資源類型和分類
信息資源從本質上講是一種信息,但它是一種附加了人類勞動的信息。因此,如果按照信息資源的廣度來劃分,主要包括廣義信息資源和狹義信息資源兩大類型。
4.1.2.1廣義信息資源
廣義信息資源是指信息和與操作信息有關的物理設施、人力、機構、資金和運行機制等的總稱。國內外許多學者認為信息資源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具有與信息相關的技能的人;信息技術硬體與軟體;信息設施,包括圖書館、文獻信息中心、計算機中心和通信網路等設施;信息處理和加工的支持系統。
4.1.2.2狹義信息資源
狹義信息資源是指信息本身及其載體的集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信息源。作為一般信息的使用者,並不需要對廣義信息資源進行研究,但應該了解狹義信息資源的各種情況,以利於信息的檢索。
其中,狹義信息資源又可以分為:自然信息資源和社會信息資源。自然信息是指自然界發出的信息,它以純自然物為載體,如天體信息、生物信息等,它是客觀物質世界過程的原型;社會信息是經過人類利用語言、文字、符號、圖形、圖像等方式加工而成的信息,是人際間傳播的信息,是人類活動的產物,也是我們這門課程的主要研究對象。
這些信息源可以根據形態的不同劃分為印刷型信息資源、聲像型信息資源和實物信息資源。
(1)印刷型信息資源:印刷型信息資源是指以紙張為載體,用印刷方式記錄知識的文獻。印刷型文獻因方便實用,是人類交流和傳播信息的主要形式。它的優點是閱讀方便,利於流通,缺點為存儲信息密度低、體積大、分量重、佔用空間大,不易保存,難於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不利於資源共享。
(2)聲像型信息資源:聲像型信息資源是指以磁性材料、光學材料等為載體,利用特定設備,使用聲、光、磁、電等技術設備記錄聲音信息和圖像信息的文獻,如唱片、錄音帶、錄像帶、電影片、激光唱盤等。聲像型信息源形象、直觀,有些用文字難以描述的事物,可以錄音、錄像或拍成電視片,幫助人們觀察和認識某些自然現象,探索物質結構及運動機制。缺點是利用時也需要專門設備。
(3)實物信息資源是人類通過創造性的勞動以實物形式表述出來的信息資源。常見的實物信息資源有產品樣本、模型、碑刻、雕塑等。
人們還可按不同的標准以及不同的需求需要,對信息資源進行劃分和歸類。
(1)信息資源按信息內容和應用領域可分為:政治信息資源、經濟信息資源、軍事信息資源、文化信息資源、生活信息資源、教育信息資源等。上述各種信息資源在社會總的信息資源中所佔的比重,反映社會經濟各方面的發展程度,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會發展的先進程度。
(2)按存儲信息的不同物質材料(載體)可分為:文獻信息資源,它包括各種書刊文字資料及其復製品和音像資料;非文獻信息資源,它包括口頭信息資源、實物信息資源等。
(3)按信息內容的保密程度可分為:公開信息資源、半公開信息資源和非公開信息資源。公開信息資源的信息是公開的、可以共享的。公開信息資源的信息量很大,如大量的科技信息、經濟信息、生活信息等,這類信息可以作為信息商品進入流通領域。半公開信息資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部信息,它只能在一定范圍內使用。非公開信息資源即保密信息,一般是不能公開使用的。根據保密程度這種信息又分為各種保密級別,並有一定的保密時間,如常說的商業秘密、國家機密等。
(4)信息資源根據其形態的不同可分為:靜態信息資源和動態信息資源。一般的文獻資源都是靜態信息資源;而臨時發布的信息和定時發布的信息(資源)為動態信息資源,如股市行情、訂單信息、新聞公報等。
(5)信息資源根據其與時間的關系的不同可分為:連續性信息資源和離散性信息資源。連續性信息資源是指相互之間有密切(時間)相關關系的資源,如社會演變過程中的信息資源;離散性信息資源是指相互之間不相關的資源,如各種產品生產的信息資源。
(6)根據不同加工深度可以分為:零次文獻信息資源、一次文獻信息資源、二次文獻信息資源、三次文獻信息資源。零次文獻信息源是指還沒有形成正式出版物之前的文獻信息,如論文草稿、實驗記錄、設計草圖、談話記錄、書信等。一次文獻信息源是指作者在社會活動中所產生的、被記錄在某種載體上、公開發表的文獻信息。這是最基本的文獻信息源。如絕大多數期刊論文、科技報告、會議論文、學位論文、專利文獻、技術檔案等,其文獻形式是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信息源是指人們將大量無序的一次文獻信息使用一定的方法進行加工整理後所形成的信息集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檢索工具。三次文獻信息源是指對一次信息所載內容進行單元層次的選擇,經過匯集、綜合、分析、評述等深度加工而成的產物。如綜述性學科總結、參考工具書(如字詞典、網路全書)等。
4.1.3信息資源的結構
4.1.3.1信息資源結構的含義
信息資源的結構是同信息的分類相聯系的,同時它還受人們對信息認知程度的影響。如前所述,信息資源可以分為自然信息資源和社會信息資源兩大類。自然信息資源是以物質為載體的信息資源,如天體信息、物體形態和性質信息等。如果從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的角度出發更為詳細地劃分,社會信息資源應由記錄型信息資源、實物型信息資源、智力型信息資源、交往信息資源和電子信息資源構成。因此,信息資源的總體構成如圖4.1所示。
4.1.3.2社會信息資源結構
(1)記錄型信息資源。信息資源由傳統介質(紙張)和各種現代介質(如磁碟、光碟、縮微膠片等)記錄和存儲的知識信息資源構成,如各種資料庫、書籍、期刊等。這類信息資源的存儲傳遞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記錄型的信息資源是人類所特有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文獻信息資源。
圖4.1 信息資源的總體構成
文獻信息是經過人們一系列加工(篩選、歸納、整理)後記錄下來的信息。凡以文獻作為載體形式的信息資源統稱為文獻信息資源。文獻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以文字、圖形、符號或其他技術手段記錄著人類的活動信息和知識信息。文獻信息還可以通過改變記錄方式(復制、曬制、列印、縮微、放大等)再生成人們所需要的各種形式的文獻。文獻信息,顧名思義就是文獻所記載的內在信息,是以文字、符號、聲像信號作為編碼的人類精神信息。簡言之,文獻信息就是文獻所能記載的一切內容。文獻信息的產生使人類社會的精神信息能夠傳於異地,留於異時。如果根據文獻信息的不同內容、性質和加工情況進行區分,文獻信息可以分為一次文獻信息、二次文獻信息和三次文獻信息。
(2)實物型信息資源。實物信息資源的存在主要源於無法用文字、影音等形式,或者由於某種目的需要用直接的實物形式存在的信息資源,如樣機、樣品、雕塑、文物等信息資源。實物信息資源與自然物質信息資源較為類似,都是以物質的形態體現信息,但實物信息資源不能等同於自然物質信息資源,其主要區別在於,實物信息資源是經過人的加工、生產或創造的產品,是實物中凝聚了人類智慧的信息財富。如某種樣機、樣品,它本身就代表一種技術信息,其信息資源包括加工工藝、化學成分、物質參數、設計指標、外觀狀態等資源。
(3)智力型信息資源。智力型信息資源主要是指由人腦存貯的知識信息,包括人們掌握的各類知識、訣竅、技能和經驗,有的可以用語言和文字明確表達和記錄,有的則難以明確表達和記錄,故又被稱為隱形知識。它的主要形式有各行各業的專家咨詢,比如政策咨詢、投資咨詢、醫療健康咨詢、法律咨詢、市場咨詢等。隨著社會生產知識化結構的提高,咨詢業重要性的凸現,這類信息資源在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中顯得越來越重要。
(4)交往信息資源。交往信息資源是指在信息流動的各種渠道中,信息源和信息受眾之間的信息交流主要通過人們口頭攜帶、肢體語言等形式的信息資源。它的基本形式有演講、交談、會議討論、報告,以及人與人通過肢體、眼神等其他直接接觸方式所形成的信息資源。這類信息資源又稱為零次信息資源。口頭信息指存在於人腦的記憶中,通過交談、討論、報告等直接的方式交流傳播的信息。
(5)電子信息資源。電子信息資源是以模擬或數字化形式(即二進制代碼:0與 1)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存儲在光、磁等非印刷型介質上,並以光信號、電信號的形式傳輸,通過響應的計算機和其他外部設備再現出來的信息資源,例如以廣播、電視、電視會議、圖文電視、資料庫、網路等作為載體的信息資源。電子技術在信息的存儲、傳播和應用方面已經從根本上打破了長期以來由紙質載體存儲和傳播信息的一統天下,它代表了信息事業發展的方向。電子信息資源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它的產生、發展和廣泛應用給人們收集信息、存儲信息、利用信息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由於現代網路技術的日臻完善,電子信息資源在利用上具有其明顯的優勢,主要體現在:①查詢方便、快捷,時效性強;②共享性好,傳播性廣,流動性大,更新速度快;③存儲量大,品種繁多,可選擇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