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如何處理破壞文物資源
擴展閱讀
地球上水資源怎麼分 2025-07-26 18:58:35
abs修理工具哪個好用 2025-07-26 18:47:24

如何處理破壞文物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8-30 15:02:19

❶ 如果文物被破壞,應由哪個部門處理

上級文物主管部門處理。如果情節嚴重,移交司法機關。
觸犯《文物保護法》第六十四條,《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之相關規定,就需公安部門處理。

❷ 破壞文物古跡各國都是怎麼處罰的

據了解,在文物古跡保護方面,各國的法規有所差異。一些國家對遺產和文物實施了十分嚴格的保護,防止破壞行為發生,違反者將付出慘重代價。

例如,作為文明古國的埃及,對於文物保護就頗為重視。據媒體報道,埃及新的古跡保護法案規定,對破壞神廟、古雕像等古跡以及在古跡周圍建造房屋者,可根據情節輕重,施以不同額度的罰款,最高可達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6.8萬元),並判處無期徒刑等。

在日本,在國家重點文物塗鴉違反日本的文物保護法,可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以下的罰款。

❸ 如何有效保護文物

所謂文物保護,就是指對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的歷史遺留物採取的一系列防止其受到損害的措施。文物是無言的網路全書,是典型的不可再生資源。我們應當通過文物讀懂祖先,把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貴遺產保護好、利用好。

如何有效地保護好文物呢?

1、「搶救第一」。文物保護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如今的城市化進程中,到處的基本建設項目都在大幹快上,要保護好有文物價值的老建築,同時及時搶救發掘不斷出現的新文物。

2、修舊如舊的原則。盡可能利用原文物,盡量避免添加和拆除,在古建築中殘存的構建能修補用的盡量加以修補再利用,必須替換部分採用同時代其他建築上拆除下來的舊料,避免對建築外貌做大的改變。堅持運用原來的傳統工藝,竹、木、牙、角、玉、石、陶、泥等不同質地的加工方式各有不同,在對古器物進行保護和維修時,盡量在操作程序和工藝上與古代的工藝風格流派相一致。

3、加強文物管理。主要是繼續深化文物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文物保護的機構建設和職能配置,健全執法隊伍,加大執法力度,制訂更加科學、合理、嚴密、完善的規章、制度、政策和規劃,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成果與手段,提高文物建檔、保管、展覽、信息傳播與科學研究水平,積極普及文物知識,宣傳文物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提高全民族的文物保護意識。

4、引導和扶持民間的文物保護。中國的文物數量很大,僅依靠公辦機構是不夠的,要積極推動民間參與文物保護工作,鼓勵民間收藏,支持建立私立博物館和美術館,政府與公立博物館要持有開放心態,重視民間的文物收藏並主動予以專業上的指導,要開放公立博物館與私立博物館的館藏品的交流。

❹ 考古發掘時,不小心破壞地下文物怎麼處理

壞地下文物是不可避免的,竟然破壞了決應該想盡辦法去修復它。現在全國各地的博物館里,收藏著浩如煙海的國寶文物,它們大多來自古墓的考古發掘。那麼,考古發掘過程中有時也會出土墓主人的屍骨,這些屍骨都到哪去了呢?它們都是如何被保存和處置的呢?其實,對於考古學家來說,古墓中的屍骨才是真正的國寶文物,對它們的研究是考古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據了解,考古發掘的屍骨主要有以下4種結果。一、大部分被博物館保存和研究在我國古代,





和皇後的墓,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就被開啟,後期也沒有及時的移入博物館,屍骨長期的暴露在空氣中,萬曆皇帝的屍骨就迅速腐爛,後來萬曆皇帝的屍骨就被焚燒了。現在,考古學家僅僅對施工被破壞或是被盜的古墓進行考古挖掘,不會肆意去開采新的古墓。畢竟目前的技術手段,難以保證古墓中的物品面後被保存的完整性。

❺ 保護文物的方法。

中國歷史悠久,文物眾多。但是許多旅遊勝地的文物都遭到了破壞,可是這些事不斷的發生,要如何保護文物呢? 1、自己先愛護文物,而且要提醒別人,以後到了某個文物古跡遊玩時,一定要聽從導游的指揮,不私自亂走,不能擁擠無續的進入。 2、如果有垃圾一定要扔到垃圾箱里,哪怕路程再遠!也不能亂塗亂畫。例如「XX到此一游」等,也不隨便攀爬文物古跡。還會號召少先隊員,積極地行動,廣泛宣傳保護文物的知識,增強人民保護文物的意識。 3、多了解文物的價值及文物存在的意義,自覺遵守文物保護單位的規章制度(例如,有些文物古跡是不可以觸摸的,有些觀看時不可以攜帶食物或者飲用水等,自覺遵守); 4、自覺對身邊的親人朋友宣傳正確的文物保護理念與文物保護知識;主動對所見到的有損文物古跡的行為進行力所能及的勸阻或者舉報。 3、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建議,添加保護文物的標牌,在門票印上保護文物的宣傳語,還要播放關於保護文物的廣播和宣傳片,讓人們
重視保護文物。 4、文物管理部分也應積極行動起來,採取各種措施保護文物。例如敦煌莫高窟每日限流,在各個石窟外安裝保護門,減少風化,進入不允許拍照,強光照射,保持適當的溫度濕度,壁畫外安裝玻璃保護層,既不影響參觀,有很好的保護壁畫。這些措施可以很好地保護文物。

❻ 目前我國珍貴文化遺產又遭受嚴重破壞的情況你認為可以採取哪些保護措施

一、變舊城區改造的定位
在中國,舊城區改造首先定位於改造,而不是保護。這就會造成一系列的問題,特別是會對世界遺產的周邊環境造成比較大的傷害,進而影響世界遺產。所以,政府在舊城區的改造的定位上,以保護為主而不是以改造為主。

二、嚴打擅自改變文物保護體制的狀況。
有的單位將文化保護單位資產轉移,這是違法的,因為文化遺產不是一般的物質財富,是文化資源,公共性和公益性特徵決定了反對急功近利、竭澤而漁,但是我們在這個方面出現了問題。這種狀況並不少見,本來應該是庄嚴肅穆給人憑吊的秦始皇陵,給人承包之後錦旗招展。為了根絕這種情況,要嚴打嚴查,一經發現,嚴懲不貸。只有政策夠狠,才可以止住這股風潮。

三、停止錯位開發
現在很多重要的文化遺產,也有旅遊文化價值的遺產,出現了人滿為患、樓滿為患兩個情況。人滿為患使文化遺產不堪重負,給文物本體帶來傷害。樓滿為患,這些遺產地過度的商業化、城鎮化,傷害了原有的城鎮環境。

四、缺乏應對自然災害缺乏科技手段
目前面對自然災害、自然破壞,在很多方面還是無能為力的。科技保護對於文物保護目前的貢獻還不高。在大量的遺址里,樹木長起來了,但是前面的遺址在不斷地坍塌、破壞。對於此,盡快加快科學進步的腳步。

五、加大投入資金
目前的資金增長的確是在大幅度的增長,但是跟需求相比基數相比,太小了。對於大量急需保護修繕的工作來說,目前的經費是杯水車薪。同時資金來源的渠道狹窄,嚴重的依賴政府財政,而沒有大量的民間資金能夠形成規模的投入到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中來。那麼資金的短缺造成了文物保護工作不能及時的到位,最後,小病拖成了大病。對於此,政府因加大投入資金,同時在民間加大宣傳力度,讓人們認識到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從而,匯聚起一些民間資金並投入其中。

❼ 破壞文物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所謂損毀,在這里是指由自己的過失行為如失火、過失引起爆炸、過失污損、過失摔破等致使珍貴文物損壞和毀滅。所謂造成嚴重後果、則是指造成國家特別珍貴的文物損毀或者損毀珍貴文物數量較多以及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損毀或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數量較大的等情況。雖有過失損毀的行為,但所造成的後果不屬嚴重,則仍不能構成本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