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以色列有什麼礦產資源
有死海的硫磺,瀝青,鎂,鹽。
最近在地中海的外海采天然氣。
在以色列南方靠紅海地區,古代有銅礦,礦坑現在還在。不過被采完了。
B. 明明生活在沙漠,以色列到底是如何找到水源的
以色列的國土面積60%是沙漠,其餘的土地也非常乾旱,為了解決水源問題,以色列可謂是絞盡腦汁,不但大力發展海水淡化,在沙漠中打井,讓廢水再利用,這些手段終於解決了水源的問題。
以色列全年的總用水量56%是農業用水,38%是居民用水,然後還有6%為工業用水,沒有水源,以色列的經濟和居民生活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水源一直是以色列政府頭等重視的大事。
而且以色列還特別注重水循環利用,政府鼓勵興建污水處理廠,這樣原本生活或者工業產生的廢水經過處理又重新變成了可以使用的水源,然後讓這些水源為農業澆灌以及市政建設提供了用水來源,民眾也自覺使用節水型家庭用具,使水源不但被有效的節省也能使污水很好的被利用。
所以以色列每一滴水源都體現了以色列人的智慧,也讓他們能夠很好的生活與發展下去。
C. 以色列主要產什麼水果
以色列西部是地中海,東面有死海和約旦河,南部是沙漠,北部是高山。氣候、土質、地形十分復雜,亞熱帶氣候和沙漠氣候並存,沙丘戈壁與沖積土壤相連,地勢從海拔-400米一直升高到1200多米,為世界所罕見。但以色列農業在全世界卻大放異彩。 自然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以色列農業的多樣化,為此科學家們必須為每一寸土地設計最佳的用途。嚴酷的自然條件逼迫以色列人依靠科技發展農業。他們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生產出了世界聞名的優質柑橘、西紅柿、葡萄等水果蔬菜,培植出了奼紫嫣紅的鮮花。 以色列農業用地為41.1萬公頃,從事農業人口為7.2萬(其中70%為僱工),占勞動力的2.8%。人均耕地比我國還少,僅0.058公頃,而且嚴重乾旱,地下水含鹽量高。農業發展的基本條件之差,舉世少見。 不利的自然條件 以色列又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之一。中南部地區的沙漠旱地佔國土面積的60%,年均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許多地區從不下雨。雨水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區,年平均也只有500毫米,而且基本集中在11~4月間。加利利湖(galilee,又稱「太巴列湖」)是全國的命根子。1999年,以色列能夠使用的水為20.76億立方米,人均300多立方米;其中的約60%用於農業。
然而,以色列農業又是效率極高的生產部門。以1999年為例,佔全國勞動力總量3%左右的農業生產者,實現農業產值32.8億美元,人均約4萬美元。當年,以色列農業出口總額達到12.28億美元,平均一個農業勞動力出口約1.5萬美元。 以色列使沙漠變成了綠洲,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奇跡。乾旱缺水是以色列農業生產的大敵,因此「節約每一滴水」、「給植物灌水,而不是給土壤灌水」成為他們的准則。他們必須根據作物生長需求,最大限度地實行節水(包括微鹹水)灌溉,採用滴灌、噴灌技術和循環利用。滴灌使水的利用率達到95%,城市廢水回收再利用率達30%以上。農業需水量約占總水量的60%,其中63%由淡水滿足,27%由微鹹水滿足,其餘10%由處理後的污水滿足。昔日的死亡之海內格夫(negev)沙漠已經點綴著塊塊綠洲,棉花單產居世界前列。 沙漠里的農業奇跡 以色列首任總理本??古里安曾預言,以色列的未來在南方沙漠。水是改造沙漠的命脈,以色列從1952年起耗資1.5億美元,用11年時間建成了145公里長的「北水南調」輸水主管道,然後再以中小口徑的管道輸送至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須用水泵泵到山上的居民點。 1962年,一位農民偶然發現水管漏水處的莊稼長得格外好。水在同一點上滲入土壤是減少蒸發、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農葯最有效的辦法。這一發現立即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聞名世界的耐特菲姆(netafim,它是一個基布茲辦的)滴灌公司於1964年應運而生。 發明滴灌以後,以色列農業用水總量30年來一直穩定在13億立方米,而農業產出卻增長了許多倍。滴灌原理很簡單,然而,讓水均衡地滴滲到每顆植株卻非常復雜。他們研製的防堵塑料管、接頭、過濾器、控制器等都是高科技的結晶。如今,世界80多個國家使用以色列的滴灌技術,耐特菲姆公司年收入2.3億美元,其中80%來自出口。 滴灌根本改變了傳統耕作方式,以色列大地遍布管道,公路旁藍白色輸水干管連接著無數滴灌系統。大田地頭是直徑1米多的黑塑料儲水罐,電腦自動把摻入肥料、農葯的水滲入植株根部。滴灌使每寸土地都融入了高科技,使沙漠城市也照樣綠蔭濃濃。電腦控制的水、肥、農葯滴灌、噴灌系統是以色列現代農業的基礎。它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證明,以滴灌為代表的科學灌溉將能夠大大緩解全球水資源危機。 年降雨量僅有25~50毫米的阿拉瓦(arava)谷地位於以色列內蓋夫沙漠,其北端與海拔為-400米的世界最低點--死海接壤,夏季氣溫高達40攝氏度。乾燥的荒漠高度鹽鹼。內蓋夫沙漠地區有豐富的地下微鹹水層。過去一直認為,鹽水、即使是微鹹水也不能用於灌溉。但以色列科學家開始利用微鹹水進行農業灌溉的應用研究。以色列西、北部那些得天獨厚的谷地(大田)用去了大部分的農業淡水,沙漠治理真正可依靠的水源正是微鹹水。 沙漠微鹹水的科學開發和應用,也是以色列科學家對荒漠種植業發展的另一大傑出貢獻。研究發現,棉花、西紅柿和甜瓜可輕易接受最高濃度達0.41%~0.47%的微鹹水澆灌。雖然作物產量會有所下降,但產品質量卻得到提高。如微鹹水灌溉的甜瓜甜度增加,瓜型更有利於出口;而西紅柿的可溶性總物質含量會提高,甜度增加。內蓋夫西紅柿等優質微鹹水灌溉蔬菜、水果已在歐美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經多年努力,以色列培育出了適宜內蓋夫沙漠地區微鹹水生長的棉花、甜瓜、甜椒、西紅柿、橄欖、狗牙草、虎尾草等。採用生物技術培育的較一般低矮得多的雜交品種椰棗樹、香蕉樹、向日葵等,創造了低耗水、高產出的沙漠奇跡。此外,為抵禦乾旱氣候易引發的病蟲害,以科學家還培育出了多種抗災病新品種。
現在,這經歷了千年荒漠的內蓋夫沙漠,萬余公頃的沙漠綠洲點綴其間,每公頃溫室一季已可收獲300萬支玫瑰,1公頃溫室番茄產量最高達500噸。農民收入也從年170美元提高到了10000美元以上。這片僅占以色列國土總面積6%的荒漠上生活著近500戶人家,但其新鮮水果、蔬菜的出口竟佔了以色列全國出口總量的一半,花卉出口也佔到了12%。目前,以色列農業產品已佔據了40%的歐洲瓜果、蔬菜市場,並成為僅次於荷蘭的歐洲第二大花卉供應國。 水果和育種 水果生產在以色列農業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2002年,以色列水果的面積達到3.6萬公頃(1.7萬公頃種植甜橙類產品不計在內),其產值達到5.13億美元。出口的水果達到7.4萬噸,它占以色列全部農業生產的15%。出口水果中,鱷梨佔4.9萬噸,鮮食葡萄4000噸。 2002年,以色列生產的柑橘類水果達53萬噸,其果園面積為1.7萬公頃;其中年出口約5.5萬噸,佔全部新鮮農產品出口的12.5%。這里說的柑橘類水果,包括葡萄柚、檸檬及其他小品種柑橙類水果。 以色列還有5萬多公頃的其他果園,這些果園年產水果50萬噸,價值4.5億美元。多種多樣的氣候條件,使以色列在水果旺季剛開始和結束時都可以採摘到水果,甚至過了旺季,也能採摘。這樣,在市面上就能長期有水果可賣。 蔬菜生產在以色列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產值約6.72億美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1%。大約有4.5萬公頃是露地生產,而產量更高的是在「溫室」,面積已達到4000公頃,主要是番茄、甜椒、葉類蔬菜、西瓜、甜瓜等。 最使人驚訝的是一些私人公司對農業科研的重視程度。在ben dor
D. 以色列的旅遊資源類哪些最大亮點是什麼
以色列對旅遊者是安全的
一顆自殺性炸彈在以色列的特拉維夫炸響,中東,這塊幾十年持續的熱點地區又占據了近日國際新聞的主要篇幅。也許,沒有什麼比戰爭、流血沖突、恐怖活動更能破壞人們出遊的興致。
近日,以色列航空公司與以色列國家旅遊局在北京聯手舉行了旅遊資源說明會。
類似的說明會還要在上海舉行,與以航、以旅局一起和大家見面的還有以色列的五家旅行社。
很早就知道,希臘文明和希伯來文明這「兩希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頭,耶路撒冷又是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共同尊崇的聖地,以色列一定是一個值得一去的地方。可是,到以色列旅遊,敢嗎?
所以,在自由提問時,記者詢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以色列安全嗎?」以色列大使館的官員向記者解釋說:「只要有中國記者詢問有關以色列旅遊的事,安全問題總是他們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我想對大家說,以色列對遊客來說,是一個安全的地方。
大家在新聞里看到的那種沖突只是局限在一個非常小的區域,如果你不是特意去看,遊客根本看不到戰爭的痕跡,主要的旅遊景點離沖突之地是很遠很遠的,遊客受到傷害的事,沒有發生過。」
以色列方面帶來了很多的宣傳資料,從電視片里看,那裡有迷人的地中海風光、神奇的死海、神聖的耶路撒冷、充滿現代氣息的特拉維夫。
李超曾經去過以色列,他說,他們在以色列旅遊期間,並沒有不安全的感覺。在耶路撒冷,世界各國的遊客多得很,歷史遺跡是這里最重要的資源,不管是猶太人還是阿拉伯人,對這些資源都很愛護,對遊客都是很友好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沖突,往往只發生在特別的教派之間。
我們曾經要求想到約旦河西岸的伯利恆去看一看,但被導游婉言拒絕了。其實在世界各地都有安全問題,我到過很多國家,以色列給我的感覺有兩點:一是神秘,那裡的許多地名與《聖經》里的地名一致,這一定會讓你有一種神秘和獨特的感覺;第二,正因為有那麼一點點擔心,到以色列旅遊,又有些刺激」。
以色列並不是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地國家,盡管從1994年到現在,中國人到以色列旅行的人數增加了64%,但人數只有1萬多人,但這個增幅已經讓以方看到了這個巨大的市場蘊藏的無限商機。
兩個月前,以色列方面向中國國家旅遊局接觸並遞交了申請,希望將以色列列入向中國公民開放的旅遊目的地國家。
有消息說,埃及、土耳其兩國不久以後可能向中國遊客開放。一般來說,中國政府允許開放的國家都是一組一組地開放,很少單獨批准一個國家成為旅遊目的地,而以色列恰巧與埃及和土耳其比鄰。
E. 以色列經濟主要來源
來源於與國外的資金往來以及外國借債。
以色列在經常帳戶上時常保持龐大的赤字,這些赤字主要來源於與國外的資金往來以及外國借債,雖然一些經濟學家也認為這些赤字是表現出了以色列的成熟市場經濟特徵。
以色列有著廣泛的煉油、鑽石開采、半導體製造產業。依據世界銀行的資料,以色列有著中東地區管理最良善、對財產權利保護最佳的經濟體制。
大約有一半的以色列政府外部借債是由美國所有,通常是來自經濟和軍事的支援。另外還有一大部分是由個別的投資者所擁有,通常是經由以色列公債計劃。美國購買的債款加上個別投資者購買的公債,使以色列政府獲得借款,有時候還能獲得低於市場利率的利息。
(5)以色列有多少種資源擴展閱讀
以色列國經濟狀況由於推行擴張政策,軍費開支龐大,結果經濟畸形發展,工農業生產停滯,財政困難重重。1984年國民生產總值為323億美元。1982年人均收入為5700多美元。1984年國際收支赤字達50億美元。同年12月外債238億美元,通貨膨脹率400%。
外援主要來自美國和世界猶太人組織。從1948年建國至1984年11月,美國援助達310億美元。1984-1985年度美國贈款26億美元。1948~1982年,世界猶太人的捐助達300億美元以上。
F. 以色列國家有什麼資源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區土地貧瘠,資源匱乏,他們是靠高科技、電子工業、生物工程等發展的,後來 採用特有的滴灌節水技術,充分利用現有水資源,將大片沙漠變成了綠洲。不足總人口5%的農民不僅養活了國民,還大量出口優質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
G. "以色列"這個國家石油豐富嗎
"以色列"這個國家石油資源匱乏。
以色列自然資源極其匱乏,境內沒有可開採的石油、天然氣、煤或森林資源,土地非常貧瘠,大部分國土是沙漠和鹽鹼地,人們稱其為「一個除了沙漠和人的大腦外一無所有的彈丸小國」。
科技創新是現代以色列經濟奇跡的主要動力。以色列幾乎沒有自然資源,以色列政府、大學、本土企業、跨國企業共同努力打造了全球獨一無二的創新生態體系,推動經濟快速成長。
(7)以色列有多少種資源擴展閱讀:
以色列建國70年來,在政府農業發展政策的支持下,科研人員和農業從業者經過艱苦的努力,將土地相對貧瘠和水資源有限的國家變成為農業發達地區。豐富的農產品不僅能滿足國內民眾的需求,而且還出口供應國際市場,讓他人分享以色列的果實。然而,即使在農業發達的今天,以色列人仍沒放棄在農業方面尋求創新。
在特拉維夫舉辦的第20屆以色列國際農業技術展會上,20多家初創公司聚集起來向來訪者展示自己的研發項目,尋求投資和合作機會,涉及奶牛和家禽養殖、驅蟲和殺蟲、節水灌溉、選種育苗、沼氣利用,以及小農戶產品推銷平台,其共同特徵是最大程度地利用現代技術成果。
H. 地處中東的資源貧國以色列是怎樣成為能源暴發戶的
走出能源困局的以色列,從地處中東的資源貧國,到能源暴發戶
隨著近代以來石油的大規模應用,馬上就給世界各國造成了重要的影響作用,比如除了基礎的動力燃料作用外,包括好多工業製成品也是經過石油深加工之後產成的。
作為一個小國來說,以色列能夠擺脫周圍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並實現資源的對外貿易,肯定是和油氣田的發現離不開關系的,此外就是和鄰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關系的改善,也都是決定性的作用。
從為了能源安全,到能源安全保障,在天然氣和清潔能源方面的使用,也使得以色列幾乎再無後顧之憂。
I. 以色列有什麼資源
旅遊資源,以色列所在的地區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也是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有著很多的歷史遺跡和文化遺產,但是由於地區的不穩定性,無法得到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而且以色列佔有該地區2/3的適合耕種的土地,每年都向外出口大量的棉花,優質水果等農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