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惠民植物資源在哪裡
擴展閱讀
依賴石油出口說明什麼 2025-07-28 11:12:22
豆腐價格為什麼上漲 2025-07-28 11:06:24
汽車專用工具sst是什麼 2025-07-28 10:49:27

惠民植物資源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8-29 04:35:03

① 山東有哪些林木

樓上的回答是驢唇不對馬嘴

—————提問者

2000年山東省森林覆蓋率達到17.8%。山東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林木的區系組成是以華北林木區系為主體,同時又摻雜了一定數量的南方、北方及國外林木成分,因此樹種資源比較豐富,生態特性也較復雜。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樹種隸屬80科,203屬,615種。分布於魯中南山區丘陵地帶的有油松、赤松、黑松、側柏;分布於膠東丘陵地帶多為東北樹種,如蒙古松、落葉松、樺樹、椴樹等;在山丘地區的溫暖、濕潤、背風向陽的小氣候環境中,還分布一些亞熱帶植物,如烏柏、水杉、楓楊等;魯西北平原常見有刺槐、泡桐、楊樹、榆樹、楸樹等

森林資源是生物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第五次(2000年)森林資源清查結果,全省林業用地面積339.83萬公頃,佔全省土地面積的21.69%,其中有林地面積227.45萬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66.93%。從林種看,主要是經濟林、防護林和用材林,分別佔有林地面積的46.13%、44.57%和8.58%。全省森林覆蓋率為18.8%,林木總蓄積7659萬立方米。森林資源僅佔全國的1%,處於下游水平。

可用於造林的林業用地99萬公頃,非林業用地中有未營造農田林網和需完善林網的農田244萬公頃,未進行農林間作和需完善農林間作的農田27萬公頃,需要進行地堰開發和完善地堰開發的面積12萬公頃

② 請列舉東北地區的珍惜動植物和礦產資源各有哪些

野生動植物:
吉林省山地資源豐富,尤以長白山區野生動植物資源為最。長白山區有植物資源2300多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900多種。葯用植物多達870餘種,可食用的植物200多種。可供工業利用的優良樹種有紅松、長白松、魚鱗松、水曲柳、黃菠蘿、核桃楸、紫椴等。山葡萄、五味子、越桔、山楂等是釀酒原料。野生蜜源植物達300多種。擁有陸生動物資源達437多種,其中珍貴的皮毛動物有梅花鹿、紫貂、水獺、猞猁、東北虎、金錢豹、花尾棒雞等;名貴葯源動物有馬鹿、麝、熊、獾子、田雞、林蛙等;經濟利用價值較高的有野豬、狍子、山雞等。
珍奇特產:
吉林省是聞名中外的「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角的故鄉,人參、鹿茸的產量居全國之首。已知的野生植物有2700多種。可利用的葯用植物滋哺品的植物70多種,食用菌類80多種。靈芝、天麻、不老草、北芪久負盛名,松茸、猴頭蘑、田雞油等特產品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 。
森林資源:
吉林省是中國的重要林業基地,森林覆蓋率高達42.5%。現有活立木總蓄量86089萬立方米,列全國第6位。長白山區素有「長白林海」之稱,是中國六大林區之一,有紅松、柞樹、水曲柳、黃菠蘿等,種類繁多。「長白松」為長白山特有的珍稀樹種,因其樹干挺拔、樹皮鮮艷、樹形嬌美而被稱作「美人松」,並列入1999年國務院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礦產資源:
吉林省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有89種。其中油頁岩、硅藻土、硅灰石、火山渣等11種礦產儲量居全國首位,另有鉬、鍺、鎳等41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十位。其中,油頁岩已查明儲量佔全國的54%,開發潛力十分巨大。長白山區擁有全國最大最好的礦泉水資源,是世界三大優質礦泉水源地之一。靖宇縣被譽為「中國長白山礦泉城」。
水利資源:
吉林省位於東北地區主要江河的上、中游地帶。長白山天池是中國最大的高山淡水湖泊。省內流域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有1648條,分別屬於松花江、遼河、鴨綠江、圖們江、綏芬河五大水系。水能資源得天獨厚,可開發水能資源總量為500.81萬千瓦,有白山、紅石、豐滿等較大的水電站。
草原草場:
吉林省是中國八大牧區之一。草地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西部,總面積為584.22萬公頃。草場遼闊,集中連片,草質好,尤以盛產羊草馳名中外,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基地。近年來,通過實施生態草建設,吉林省草原植被得到明顯恢復,昔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已經重現。

③ 濱州的自然資源

濱州市已探明的礦藏有29種,已開發利用的19種,尚未開發的10種。鄒平南部山區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銅礦儲量約56.9萬噸,同時伴生有金、銀、鉬等貴重稀有金屬;已探明可開采利用的建築石料儲量約1.3億立方米,麥飯石儲量約1.1億立方米左右。除鄒平南部山區外,市內整個平原及北部海灘、淺海地下都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石油總儲量約6億噸,天然氣總儲量約164億立方米。無棣、沾化兩縣海岸帶有兩條寬數百米、綿延數十公里的貝殼梁,可開采利用儲量約1600萬噸,是生產水泥、飼料添加劑、化工添加劑、貝瓷等原料。沾化縣東北部地下蘊藏煤層,埋深約2000米,儲量約25億噸。濱州市已發現礦泉水3處,鄒平縣2處已開發利用,博興1處,尚未開發;發現熱水出露點18處,已開發利用7處。經測定,在全區海岸帶年大潮線和多年大潮線之間的6.74萬公頃的海塗內,地下45米的鹵水濃度為7°波美度,地下30米鹵水濃度為8°波美度,日單孔出鹵量達500立方米以上;整個海塗C+D級鹵水礦資源儲量達2.5億立方米,可采量為1.7億立方米,折產原鹽1000萬噸。據地質資料顯示,濱州市礦產潛在總值1400億元,居山東省第六位。
沾化區東北部地下蘊藏煤層,埋深約2000米,儲量約25億噸。
濱州市已發現礦泉水4處,鄒平縣2處已開發利用,博興、惠民各1處,尚未開發;發現熱水出露點18處,已開發利用7處。
無棣、沾化海岸地帶盛產原鹽,是山東省重要的原鹽生產基地,地下鹵水儲量豐富,分布廣、儲量大、產量高。濱州市礦產潛在總值1400億元,居山東省第六位。 濱州市有高等植物111科608種。
家畜類動物主要有牛、馬、驢、豬、羊、犬、兔等。地方良種有渤海黑牛、德州驢、窪地綿羊、魯北白山羊等。家禽類動物主要有雞、鴨、鵝、鴿等。
據1997年生物資源調查,濱州市近海水域浮游植物16科116種,浮游動物45科79種,底棲動物115科222種;近海潮間帶植物10科24種,動物101科207種;近海魚類53科112種。淡水浮游植物42科291種,浮游動物47科144種,底棲動物41科75種;淡水魚類17科102種。陸地節肢動物151科850種,土壤動物17科37種,鳥類47科272種。
1998年4月至1999年10月,地區林業局組織進行了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查得屬於國家和省重點調查陸生野生動物名錄64種中的41種,其中鳥類36種,獸類2種,兩棲類2種,爬行類1種;非重點調查的鳥類138種,獸類22種,兩棲類5種,爬行類9種,共計174種鳥,24種獸,7種兩棲類,10種爬行類。

④ 中國保存大量野生植物種子的資源庫,為何被稱為諾亞方舟

中國疆域廣闊,自然資源豐富,尤其是保存了大量野生植物的種子,很大程度上為野生植物的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被稱為諾亞方舟。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美譽,一個是因為我國保存的大量野生植物種子,極其稀缺,另一個原因是種類豐富。下面,我們詳細來分析一下。

世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算數的。中國野生植物種子資源庫,也是如此。由於政府的足夠重視,科學家們前仆後繼,不辭辛勞,中國野生植物資源庫保存了眾多珍貴的物種,價值極高,同時保存了眾多種子品類,極具價值。這使得中國野生植物種子的資源庫在世界范圍內極具影響力,讓其他國家望塵莫及,被稱為野生植物種子的諾亞方舟。

⑤ 珍稀植物和珍稀動物的主要生活地區在哪裡

銀杉在世界上只分布在我國廣西的龍勝和四川的金佛山等地。銀杉的葉細長,呈線形,葉面亮綠色,背面有兩條銀白色的氣孔帶,因此取名銀杉。 水杉是古老的稀有樹種。過去,人們以為水杉在世界上早已絕跡。到了20世紀40年代,我國植物學家在四川省萬縣發現了水杉,成為當時國際植物學界的一條重大新聞。現在,水杉這個古老的樹種已經在全國各地廣泛栽種。水杉是落葉的大喬木,葉對生、線形、扁平。水杉對環境的適應性強,生長迅速,樹干通直圓滿,材質較好,可以製作傢具和在建築上應用。水杉的樹形優美,是一種良好的綠化樹種。 桫欏是現今蕨類植物中最高大的種類,也是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之一。桫欏的莖高1~6 m,有的可達10 m以上。桫欏莖頂簇生幾輪大型三回羽狀復葉,復葉長2~3 m。桫欏的祖先是3.8億年前古生代志留紀和下泥盆紀昌盛一時的裸蕨植物。到了新生代,經過多次地殼運動,特別是第四紀冰川的廣泛分布,桫欏已瀕於絕滅。我國的桫欏,現今僅在貴州、四川、廣東、福建、台灣等地有少量分布 金花茶與山茶同屬於山茶科山茶屬,是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才發現的珍稀觀賞植物,也是我國一級保護植物之一。金花茶主要產在我國的廣西和雲南。金花茶被發現後不久,就流傳到國外,在國際上引起了轟動。金花茶是高2~6 m的常綠小喬木,葉長圓形,薄而革質,花有7~8枚花瓣,多的可達17枚。金花茶的花呈淡黃色至金黃色,並且具有蠟質光澤,在觀賞的山茶中是罕見的。 白暨豚(bái jì tún),在長江里大約生活了2500萬年的白暨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遺生物。白暨豚是鯨類家族中小個體成員,是世界上現有5種淡水豚(拉河豚、亞河豚、恆河豚、印河豚、白暨豚)中存活頭數最少的一種。由於數量奇少,白暨豚不僅被列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12種最瀕危動物之一。原屬淡水豚科, 鯨目白暨豚科白暨豚屬的唯一種。 東北虎又稱西伯利亞虎,起源於亞洲東北部,即我國東北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有300萬年進化史,它與其它7個亞種虎比較,身長體重,強悍兇猛,稱為王中之王。它生性內向,膽小孤獨、多疑、兇猛、強壯有力,動作敏捷,在叢林中出沒無常,一般人很難親眼目睹野生的東北虎。 大熊貓體型較大,外形似熊,頭較圓象貓,因而得名。因其毛色黑白相間,主要棲息於竹林中,俗稱花熊或竹熊。大熊貓體長1.2~1.5米,體重50~80千克,但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最大個體體長可達1.8米,體重近200千克。生活在四川省和秦嶺 金絲猴別名仰鼻猴、川金絲猴、金線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毛色艷麗的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的猴類。體長53-77厘米,尾巴與體長差不多。棲息於海拔2000-30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帶。喜群居,有10幾只一群,也有上百隻一群的,成群游盪,有一定的活動范圍和相對固定的路線。食物以野果、樹葉、嫩枝芽為主,也吃苔蘚植物。分布於中國的四川、甘肅、陝西、湖北、雲南、貴州等地。主要分金絲猴、滇金絲猴和黔金絲猴三種。

⑥ 中國稀有植物分布地區

http://www.syeps.net/jspd/sysx/web/beizi1.htm
這里有珍稀植物種及分布地區

下面是一些自然保護區的情況
長白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吉林省安圖、撫松、長白三縣交界的白頭山地區。1980年初被聯合國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面積達20多萬公頃,是我國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自下而上有4個垂直結構明顯的自然景觀帶。依次是針闊混交林帶、暗針葉林帶、岳樺林帶和高山冰原帶。長白山的植物多達1400多種,有「溫帶生物資源基因庫」之稱,野生動物有400多種。主要珍稀動植物有東北虎、梅花鹿、紫貂、金錢豹、紅松、長白落葉松等。
2.卧龍自然保護區
位於四川省西部汶川縣境內。1980年初被聯合國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面積為20萬公頃,主要保護西南高山林區自然生態系統和大熊貓等珍稀動物。這里是亞熱帶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由於高山阻擋了太平洋東來的氣流及西風環流,形成終年溫涼濕潤的亞熱帶山地氣候。從山麓到山頂形成了完整的垂直分布帶譜。主要珍稀動植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羊、小熊貓、白唇鹿、四川紅杉、岷江柏、獨葉草、追齡草、香樟等。
3.鼎湖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廣東省肇慶市。1956年被列為我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80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是全球17個熱帶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中最北的一個。
該保護區面積為1140公頃,主要保護亞熱帶常綠季雨林。鼎湖山地處北回歸線南側,熱帶邊緣。北回歸線附近由於受東北信風帶控制,往往形成廣闊的熱帶沙漠,而鼎湖山在海洋季風影響下,孕育了茂密的季雨林,因而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色寶庫」。植物有2400多種,動物有250多種。珍稀動植物有木荷、烏欖、格木、子京、蘇鐵、桫鑼、蘇門羚、白鷳等。
4.梵凈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貴州省江口、印江、松桃三縣交界處。1986年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是當今少有的亞熱帶完整生態系統,面積為4.1萬公頃,主要保護黔金絲猴和珙桐等珍稀動植物。黔金絲猴與大熊描一樣都是第四紀的伴生動物,是名符其實的「活化石」,目前僅在梵凈山林區有100到500隻,對研究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環境有很高價值。天然珙桐僅存於我國,在梵凈山的面積最大,因開花時猶如白鴿展翅而被稱為「中國的鴿子樹」。19世紀晚期,它漂洋過海流傳國外,如今成為世界著名的觀賞樹。
5.武夷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福建省建陽、崇安、光澤縣境內。1987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面積約為5.7萬公頃,主要保護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及珍貴動植物。高等植物有1800多種,鳥類有400多種,蛇類有56種,昆蟲20000多種,被稱為「物種基因庫」、「鳥類天堂」、「蛇類王國」、「昆蟲世界」。主要珍稀動植物有:銀杏、石松、草鶚、厚唇魚、角蛙、麗棘蜥、大平頭胸龜等。
6.錫林郭勒草原自然保護區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林浩特市。1987年被納人世界自然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是典型的溫帶草原生態系統,草類資源豐富,牧草優良,是我國和世界的第一個草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代表性植物有:沙地雲杉、葯用植物大針茅、狐芽、冰草、艾蒿、黃芪、甘草等。
7.神農架自然保護區
位於湖北省房縣、興山、巴東三縣境內。1989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面積約為7.4萬公頃,主要保護金絲猴、珙桐等珍稀動物。神農架以峰、埡、雲、洞、樹,號稱「神農五奇」,其中的樹就是指當地有2200多種高等植物,有的是瀕於滅絕的古老物種,如珙桐、鐵堅杉、水青樹、連香樹、領春木等。動物有570多種,有的動物有奇特的白化現象,如白熊、白蛇、白獐、白金絲猴、白鏖等20多種,目前這些動物的白化原因還是未解之迷。
8.博格達峰自然保護區
位於新疆中部,天山東段。1990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由天池自然保護區和中國科學院阜康荒漠生態站兩部分組成,主要保護瀕危動物(如天鵝、雪雞、雪豹)、荒漠、森林、草原、天池風景區及荒漠綠洲。
9.鹽城自然保護區
位於江蘇省鹽城市。1992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主要保護以丹頂鶴為主的珍禽。這里由鹽蒿灘、草灘、蘆葦沼澤7萬公頃,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是全球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珍稀動物除丹頂鶴外,還有白鸛、白鶴、白肩雕、白頭鶴、白枕鶴、黑鶴、灰鶴、天鵝等。
10.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
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1992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面積為20萬公頃,是我國熱帶生態系統和多種動植物的綜合自然保護區。西雙版納的植物在熱帶季風氣候影響下,孕育成為有別於赤道熱帶雨林的季風雨林。這里的高等植物有4000多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類植物幾乎有一半分布在這里,如1975年發現的高達70多米的望天樹,曾轟動植物學界。動物以鳥類最豐富,有400多種,佔全國鳥類總數的1/3。獸類62種,如亞洲象、印度虎、雲豹、小靈貓、懶猴都是稀有動物,特別是白頰長臂猿,是靈長類比較進化的物種之一,且數量稀少,是國家重點保護對象。
11.天目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浙江省臨安縣西北的天目山。1996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區面積達1000公頃,主要保護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內的植物以「高、大、古、稀」而聞名,如樹齡在1500年以上的銀杏,樹高50多米;胸徑1米多的金錢松及稀有的鐵樹、馬掛木等,都有「大樹王國」之稱。珍惜動物有雲豹、穿山甲、虎紋蛙、樹蛙、蠑螈等。
12.茂蘭自然保護區
位於貴州省南部荔波縣境內,1996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是我國亞熱帶乃至世界上同緯度地區殘存下來的、絕無僅有的一片十分集中且原生性強又比較穩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
13.九寨溝自然保護區
位於四川省南坪縣。1997年被聯合國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面積約為6萬公頃,是我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九寨溝是一條縱深60多千米的山谷,相傳以前有九個藏族聚集的村寨,故名九寨溝。這里最獨特的是湖光山色,108個湖泊被當地人稱為108海,連接湖泊的是幾十個瀑布,碧湖、紅柳、飛瀑、翠柏,色彩和諧,動靜相宜,渾然天成。
14.豐林自然保護區
位於黑龍江省伊春市。1997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該保護區面積為1.84萬公頃,主要保護原始紅松林。這里地處大興安嶺東部,離海洋較近,易獲得來自海洋的潮濕空氣,故氣候溫濕。植物有2000多種,其中一半為東亞特有種,如紅松、沙冷杉、臭冷杉、紅皮雲杉等。利用價值最大的是紅松,而其自然生長需100~200年時間才能達到20米到30米高,因而成為豐林的主要保護對象。
15.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
位於浙江省平陽縣東南海面。1997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南麂列島距鰲江鎮30海里,距溫州市50海里,距台灣基隆140海里,陸域面積11.13平方公里,其中本島7.64平方公里,由大小52個島嶼組成。列島風光秀麗,有各類景觀180多處,寬廣的大沙嶴沙灘,三盤尾的天然草坪,巧奪天工的天然壁畫,風浪雕蝕的奇特礁石,令人神馳的鳥島、蛇島、蜈蚣島、水仙花島各具特色;鄭成功操練水師遺址、摩崖石刻、宋美齡「棲鳳居」等處的人文景觀更豐富了南麂島的歷史內涵。
16.山口自然保護區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山口鎮。2000年被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境內,面積8000公頃,1990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主要保護對象為紅樹林生態系統。
本區地處沙田半島的沿海灘塗地帶,屬南亞熱帶濕潤氣候。保護區海岸線總和長50公里,區內分布著發育良好、結構典型、連片較大、保存較完整的天然紅樹林,有紅海欖、木欖、秋茄、桐花樹等12種紅樹林等12種紅樹林植物,其中連片的紅海欖純林和高大通直的木欖在我國已為罕見。該區具典型的大陸紅樹林海岸生態系統特徵,紅樹林中還棲息著多種海洋生物和鳥類,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17.白水江自然保護區
位於甘肅省武都縣和文縣境內。2000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位於甘肅的最南端,地處岷山東端北坡,整個保護區地域呈帶狀,東西長110公里,南北寬20公里。自然保護區是1978年建立的,主要保護對象是大熊貓等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及其森林生態系統。總面積為213750公頃,其中核心區97329公頃,實驗區116420公頃, 保護區內森林茂密,物種豐富,是大熊貓分布的最北緣,被譽為岷山東端的物種寶庫。
18.黃龍自然保護區
位於四川省松潘縣境內。2000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黃龍自然保護區與九寨溝毗鄰,是一座絢麗多姿的彩池畫廊。境內花木競秀,藤蘿漫生,碧水清泉,疊瀑滾瀉。海拔2123-3576米處的黃色長坡上,排列著4300餘個迂迴曲折,層層嵌砌,珍珠璞玉般的彩池,形如蹄掌,如彎月,如菱角寶蓮,池水深淺各異,深者丈余,淺者數寸,澄凈無埃。最具魅力的是池水的色彩,時而盪紅漾綠,潑墨濡黃,時而瀉翠流金,泛青描黛,時而似藍假白,濃淡相宜,雖然活水同源,卻是水色各異,變幻無窮。既是風景名勝區,又是以大熊貓等珍稀動物及自然景觀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19.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雲南保山市的隆陽區、騰沖縣、怒江州的瀘水縣、福貢縣、貢山縣。2000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總面積405549公頃,為雲南省目前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位於北緯24°40′-28°30′之間,由北、中、南互不相連的三段組成,南北長約400多公里。
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面積183789.5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45.3%;緩沖區面積142611.5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35.2%;實驗區面積79148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19.5%。生物走廊帶,怒江范圍內的兩段116480公頃,保山范圍內4916公頃。
20.寶天曼自然保護區
寶天曼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2001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0米,是我國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帶典型的森林生態區。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匯集和保存了大量比較完整的天然原始次生植物和生物群落。區內共有植物2900餘種,屬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有29種,省級重點保護26種。由於植物資源豐富,給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已發現的動物種類260餘種,金雕、金錢豹、大鯢、紅腹錦雞。香獐等30餘種動物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此處還有昆蟲3000餘種,僅蝶類就達170餘種,由野生果樹110餘種、野生花卉436種、野菜類植物173種、葯用植物1055種,是我省乃至我國動植物基因庫。寶天曼良好的生態環境區域,主峰地區基本保持著原始森林狀態。
21.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巴林右旗北部。2002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保護區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鎮115公里,地跨索日嘎蘇木、崗根蘇木、朝陽鄉、罕山林場。東與巴林左期相連,西與林西縣交界,南依巴林右旗崗根蘇木,北與錫林郭勒盟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18度18分~118度55分北緯43度59分~44度27分,總面積為10.04萬公頃。保護區是中國大興安嶺南部山部景觀的縮影,還是東亞闊葉林向大興安嶺寒溫帶針葉林、草原向森林的雙重過度地帶,也是華北植物區系向興安植物區系的過渡帶,成為聯系各大植物區系的紐帶和橋梁,對研究各大植物區系相互影響、相互交流有重大意義。這里又是東北、華北、蒙新三區動物區系的交匯點。同時,這里又是生態交錯帶,可以通過該區生物多樣性變化來研究生物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反響,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保護區已成為中——加兩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社區發展項目示範區。
22.達賚湖自然保護區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呼倫貝爾草原西部。2002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達賚湖也稱呼倫湖,是我國第五大湖泊,內蒙古第一大湖。總面積為3253平方公里,是一個以保護珍稀鳥類、濕地生態系統及其草原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境內水域遼闊,濕地連綿,食餌豐富,是眾多侯鳥棲息的佳境,也是大洋洲及東北亞候鳥遷徙的驛站,保護區內有種子植物448種,魚類30種,獸類35種,鳥類297種(包括丹頂鶴、白頭鶴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8種,白琵鷺、大天鵝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8種)。
23.五大連池自然保護區
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的五大連池市。2003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五大連池是我國著名的火山游覽勝地。公元1719一1721年,火山爆發堵塞了當年的河道,形成了五個互相連通的熔岩堰塞湖。這里有景色奇特的火山風光、豐富完整的火山地貌和有療效顯著的礦泉「聖水」,是一個集游覽觀光、療養休息、科學考察多種功能的綜合性天然風景名勝區。每年6一9月為旅遊最佳季節。五大連地除五個堰塞湖外,還有許多古代和近代的火山。中、近期形成的火山共14座,其中老黑山和火燒山年齡最小,但體態龐大,景色尤佳,是五大連池中最佳景區。據介紹,五大連池火山噴發從史前203萬年到近代280年,跨越年度很大,獨特的火山地貌格局鑄就了其完整的火山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區內有植物143科、428屬、1044種,其中珍稀瀕危物種47種,如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東北石竹、鈍葉瓦松岳樺等。此外,區內的野生動物也十分豐富,有61科、144種,如一級保護動物秋沙鴨、丹頂鶴等。如此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研究、探索火山自然生態系統物種演變提供了重要依據。
24.亞丁自然保護區
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2003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保護區地處著名的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脈中段,東南與涼山州木里縣接壤,西鄰鄉城縣並與雲南省中甸縣毗鄰,北連理塘縣,面積7323平方公里。其海拔為3750米,境內最高海拔達6032米;屬高原季風氣候,絕大多數時間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自然風光優美,尤以古冰體遺跡「稻城古冰帽」著稱於世。一條悠長奇絕的山路,穿越塵囂,向天空延伸;一隊隊無比虔誠的朝拜者,不辭辛勞,艱難跋涉,只為雙腳踏上這塊聖潔之地,奉獻身心地為之叩首。
稻城,古名「稻壩」。藏語意為山谷溝口開闊之地。《西康圖經》記載:「光緒三十三年,因在此地試行種稻,故改名稻成縣,預祝其成功之意。」
亞丁藏語意為「向陽之地」。
在稻城亞丁極目遠跳,天地浩瀚無垠,亂石鋪天蓋地,憾人心魄,1145個高山湖泊散落於嶙峋亂石間,碧藍如玉,景色極為壯觀,因而被譽為「最後的香巴拉」。海子山是一個天然的石雕公園,它以「稻城古冰帽」著稱於世,是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留給人類的古冰體遺跡。海拔3600~5020米,方圓3287平方公里。 站在海子山,極目遠眺,天地無止無境,景象壯觀,憾人心魄。
25.珠峰自然保護區
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西南隅。2004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保護區覆蓋了西藏定日、定結、聶拉木和吉隆4個縣,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33819平方公里,居民8.2萬人。珠峰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尾葉猴、熊猴、喜馬拉雅塔爾羊、金錢豹、野驢、雪豹、紅胸角雉、黑頸鶴;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小熊貓、黑熊、藏雪雞、岩羊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長蕊木蘭、西藏延齡草、天麻、錫金海棠、參三七、長葉雲杉、長葉松等。其中特有種雪豹已被列為珠峰自然保護區標志性動物。
26.佛坪自然保護區
位於陝西南部漢中市佛坪縣境內。2004年被納入世界生物保護區網。
佛坪保護區地處秦嶺中段南坡,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區面積29240公頃,植被覆蓋率90%以上。保護區內動植物種類繁多,有太白紅杉、秦嶺冷杉、獨葉草等22種國家重點保護珍惜植物;有大熊貓、金絲猴、虎豹、金雕等珍惜國家保護動物。保護區內山清水秀、林海茫茫,奇峰怪石林立,流泉飛瀑隨處可見。佛坪保護區物種資源和生物資源極為豐富,是秦嶺大熊貓分布的中心地區,核心區內平均2.5平方公里就有1隻大熊貓,野生大熊貓密度居全國之首,在保護區內還曾發現棕白色的大熊貓,被稱為「野生大熊貓最有希望生存繁衍下去的地方」。

⑦ 我國珍稀植物及它的主要生活地區

我國部分珍稀植物 (1)銀杉:常綠喬木,高達20米。枝平列,小枝有毛。葉兩型,長枝上的葉放射狀散生,長4厘米~5厘米;短枝上的葉輪生,長2.5厘米,線形,下面有白色氣孔帶。球果。產於廣西、四川、湖南、貴州等地。1956年發現,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 (2)水杉:落葉大喬木,高達35米,胸徑達2.5米。側生小枝對生,羽狀。葉條形,扁平,長13毫米~20毫米,交互對生成兩列,羽狀。球果下垂,近四棱球形或短圓筒形,長約18毫米~25毫米。產於四川、湖北、湖南等地。1941年發現,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 (3)珙桐:又稱水梨子。落葉喬木,高15米~20米。葉闊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球形頭狀花序,花序基部有兩片乳白色大型苞片,苞片矩圓形或卵形,長約7厘米,寬約3厘米~5厘米。我國特有,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開花時,白色苞片布滿樹梢,有如群鴿棲息,所以又有「中國鴿子樹」 之稱。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 (4)人參: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厘米~60厘米。紡錘形或圓柱形的肉質根,莖很短,掌狀復葉,三至六枚輪生。花小,淡黃綠色,傘狀花序。果扁球形,紅色。產於我國東北、朝鮮等地,有極好的葯用價值,為「關東三寶」之一 植物:
百山祖冷杉 浙江 珙桐 貴州梵凈山 水杉 四川 川 .(1)伯樂樹
落葉喬木,高達20m,胸徑60cm。奇數羽狀復葉,小葉7-13。大型總狀花序頂生,花粉紅色。蒴果近球形,棕色。種子橙紅色。伯樂樹的樹體雄偉高大,綠蔭如蓋,樹高達30米,胸徑可達1米,主幹通直,出材率高,在闊葉樹中十分少見;花大,頂生總狀花序,粉紅色,非常可愛;蒴果梨形,暗紅色,5-6月開花,10-11月果熟;

該樹結實大小年明顯。鮮果出種率約為20%;種子千粒重515—755克,場圃發芽率約85%。
浙江省慶元、龍泉、遂昌、雲和、泰順等市(縣)均有生長,以龍泉城北、錦旗、八都及昴山、鳳陽山等地分布較多。我國雲南東部、貴州、廣東、廣西、四川、湖北、湖南、福建、江西等省區均有分布。
保護價值
伯樂樹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的單種科和殘遺種。它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統發育和古地理、古氣候等方面都有重要科學價值,並被國家列為—級保護植物。材質優良,花形大,色艷麗,是既可用材又可觀賞的珍貴樹種。適應性強,根系發達,可選作低山營造混交林和進行四旁綠化。樹干通直,紋理直,色紋美觀,為優良傢具用材。
(2)銀杉:常綠喬木,高達20米。枝平列,小枝有毛。葉兩型,長枝上的葉放射狀散生,長4厘米~5厘米;短枝上的葉輪生,長2.5厘米,線形,下面有白色氣孔帶。球果。產於廣西、四川、湖南、貴州等地。1956年發現,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
(3) 水杉:落葉大喬木,高達35米,胸徑達2.5米。側生小枝對生,羽狀。葉條形,扁平,長13毫米~20毫米,交互對生成兩列,羽狀。球果下垂,近四棱球形或短圓筒形,長約18毫米~25毫米。產於四川、湖北、湖南等地。1941年發現,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
(4)珙桐:又稱水梨子。落葉喬木,高15米~20米。葉闊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球形頭狀花序,花序基部有兩片乳白色大型苞片,苞片矩圓形或卵形,長約7厘米,寬約3厘米~5厘米。我國特有,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開花時,白色苞片布滿樹梢,有如群鴿棲息,所以又有「中國鴿子樹」之稱。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
(5)人參: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厘米~60厘米。紡錘形或圓柱形的肉質根,莖很短,掌狀復葉,三至六枚輪生。花小,淡黃綠色,傘狀花序。果扁球形,紅 色。產於我國東北、朝鮮等地,有極好的葯用價值,為「關東三寶」之一。

⑧ 大小興安嶺所有動植物資料在哪可以找到

大興安嶺森林資源:
森林,是大興安嶺最雄厚的資源。這里是綠色的王國,在綿綿不盡的群山上,長滿了剛勁挺撥的興安落葉松、四季長青的樟子松、婷婷玉立的白樺、聳入雲天的山楊、西伯利亞冷杉及黑樺、柞樹、山榆、水曲柳、鑽天柳、蒙古櫟等,多達上百種。全區有林地面積達73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4%,林木總蓄積5.87億立方米,占黑龍江省總蓄積的26.6%,佔全國總蓄積的7.8%。

野生動植物資源:
「錦鱗在水,香菌在林,珍禽在天,奇獸在山」是對萬頃林海里繁衍生長的野生動植物的生動寫照。在這天然的動植物園里生息繁衍著馬鹿、駝鹿、黑熊、狍子、獐子、艾虎、雪兔、紫貂、猞利、榛雞、烏雞、野雉、鴛鴦、 黑嘴松雞等珍禽異獸330多種;水貂、水獺等名貴皮毛動物及鰉魚、大馬哈魚、哲羅、細鱗、鯰魚等名貴水產品80多種。這里生長的野生植物上千種,漫山遍野,色彩繽紛,花香飄逸。其中,有許多野生植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已被人們逐漸所認識,並且列為經濟開發對象。在深山和林緣,還生長著一簇簇一串串野生漿果,諸如山葡萄、紅豆、都柿、稠李子、山丁子、刺玫果等。這里還有純天然無污染的山野菜和食用真菌。山野菜中以蕨菜、黃瓜香、金針菜、柳蒿芽、山韭菜和明葉菜居多,食用真菌木耳、蘑菇、猴頭和靈芝等等。

葯用植物資源:
大興安嶺共有葯用植物達300餘種,其中有全國重點普查葯材80餘種。有些是全國著名的地道葯材。如興安杜鵑、黨參、黃芪、鈴蘭、芍葯、貝母、五味子、百合、靈芝、刺五加、龍膽草等等。

礦產資源:
大興安嶺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這里盛產黃金,素有「金鑲邊」之稱。現已探明,大興安嶺金礦遍布全區,品位較高,除漠河、呼瑪而外,松嶺、阿木爾、韓家園等地均已開采,產量居黑龍江首位。煤炭儲量也非常豐富,礦區主要分布在漠河的霍拉河盆地,呼瑪的椅子圈和歐浦盆地以及十八站、松嶺等地。古蓮河露天煤田方園80平方公里,僅查4平方公里,儲量就達1.2億噸,開采前景十分可觀。此外,這里還蘊藏著銅、鐵、鋁、磷、鈦、鎢、 鋅、 鉬、鉛、石墨、玄武石、石灰石、油頁石、水晶石、大理石、稀土等30多種礦物質。

土地資源:
全區土地資源有以下特點:一是土地面積大,人均佔有多。全區土地總面積82,975公里,人均土地佔有量為15.28公頃,為全國人均佔有土地量的16.79倍;二是林地面積大,耕地面積少,人均佔有耕地少。全區林地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86.28%,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8倍。耕地面積僅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54%,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人均佔有耕地1.25畝,比全國人均1.5畝少16.7%;三是未利用土地面積大,沼澤地面積多,開發潛力大。未利用土地中基本都是荒草地和沼澤地。其中約有一半左右不需改良工程或稍加排水工程改良即可開墾為農田,如果用作放牧或割草場,則大部分可利用。

水利資源:
大興安嶺地區境內江河縱橫,湖泊密布,全區有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78條,有黑龍江、呼瑪河、塔河、盤古河、阿木爾河、甘河、多布庫爾河共97條河流。各河流均有凌、夏兩個汛期和冬、春兩個枯水期。全區年徑流量149.1億立方米,水資源貯量為164億立方米,佔全省水資源總量的18%,已開發利用的水資源3億立方米,開發利用率為1.83%。水能理論蘊藏量為78.04萬千瓦時,在黑龍江省居第二位。可開發的水電站址有39處,電站裝機容量為89.6萬千瓦時,年發電量為25.3億千瓦時。全區還有各類水利工程建築物115座,排水截流溝234.6公里,農田防護面積18萬畝。

大興安嶺位於中國的最北部,北部和西部以黑龍江為界,與俄羅斯聯邦隔江相望。地理坐標為北緯50°05′01〃—53°33′25〃東經121°11′02〃—127°01′07〃南北長約365千米,東西寬約335千米,全區總面積為835萬公頃。

大興安嶺是中國的重點天然林區,大興安嶺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為-0.8——-4.3℃。全年降水量為438-530毫米,雨熱同季,其特點是冬季寒冷而漫長,氣溫低,溫度小,溫差大,無霜期短,年降水量的70?G集中在7-8月,早春乾旱。

大興安嶺的日較差最多可達20℃以上,平均大於17℃,並且春秋季(無明顯夏季)日照時數較長,最多可達19小時,平均在16小時左右,這些氣候特點,促使大興安嶺生長的黑木耳,耳片肥厚,色澤深,口感極佳,產品質量在中國乃至世界處於領先地位。

大興安嶺黑木耳自20世紀60年代至今,主要的生產方式是利用森林撫育中的闊葉樹,截成1-1.5米的木段,或人造木段(塑料菌袋),進行人工接種後,放在林下和林間、草地,靠自然降水進行出耳管理,其特點是與自然條件下的木耳生長極為相似,屬於自然狀態下生長的天然食品。大興安嶺目前黑木耳的年產量可達100萬千克(干品),隨著市場的開發生產前景更為廣闊。

大興安嶺沒有任何重工業生產,即沒有嚴重的污染源,而且在835 萬公頃的地域上,森林面積就為643萬公頃,其餘的主要是河流、草地、居民區,生態環境十分優越。因此大興安嶺的黑木耳不僅品質優良,屬於天然食品和保健品。

東北的小興安嶺是我們國家的綠色寶庫、重點林區。那裡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廣袤的原始森林,幾乎不加修飾就是一個迤邐無比的天然大公園。它的植物種類在數量上僅次於雲南的熱帶雨林。主要樹種有紅松、雲杉、黃菠蘿、水曲柳、胡桃楸、樺、榆、椴等木本植物26科53屬114種;猴頭、蘑菇、木耳、蕨菜、榛子、松子等200多種山菜野果;人參、靈芝、刺五加、五味子、黃芪等500多種野生葯材。林區動物資源豐富,主要有:黑熊、野豬、鹿、狍、獾、狐、飛龍、野雞、林蛙及各種魚類。

大興安嶺的林地有730萬公傾,森林覆蓋率達74.1%,在浩瀚的綠色海洋中繁衍生息著寒溫帶馬鹿、馴鹿、駝鹿(犴達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飛龍、野雞、棒雞、天鵝、獐、狍、野豬、雪兔等各種珍禽異獸400餘種,野生植物1000餘種,成為我國高緯度地區不可多得的野生動、植物樂園。在千山萬壑間縱橫流淌著甘河,多布庫爾、那都里、呼瑪、額木爾等二十多條大小河流,注入黑龍江。這里盛產鱘鰉魚、哲羅、細鱗、江雪魚等珍貴的冷水魚類。

大興安嶺是我國緯度最高的地區,大興安嶺的旅遊景點線路從加格達奇以西可至嘎仙洞旅遊,同時還可領略鄂倫春族的民俗風情;向北可至「北極村」——漠河旅遊,也可前往呼瑪邊境作中俄邊境游。除此之外,還有呼中寒溫帶森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瓮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布庫爾河漂流、十八站遺址等各類森林生態旅遊項目,大興安嶺的旅遊資源日益豐富。

漠河北極村位於中國最北部的一個邊陲小村,素有「北極村」、「不夜城」之稱。是全國觀賞北極光和白夜勝景的最佳之處,居民房屋大部分為磚瓦結構平房,另外還尚存一些「木刻楞」式的小木屋。在北極村有北陲哨兵、神州北極、古水井、日偽電廠遺址、最北第一家等。每年夏至節期間都在江邊舉辦夏至節篝火晚會,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每當夏至前後,有近20小時可以看到太陽,這便是人們常說的極晝現象,幸運時還會看到異彩紛呈、絢麗多姿的北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