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的水資源佔全世界的幾分之幾
佔全世界人均水源的1/4。
B. 我國水資源排名世界第幾
居世界第四。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我國的水資源總體偏少。在全球范圍內,我們屬於輕度缺水國家。中國用全球7%的水資源養活了佔全球21%的人口。專家估計中國缺水的高峰將在2030年出現,因為那時人口將達到16億,人均水資源的佔有量將為1760立方米,中國將進入聯合國有關組織確定的中度缺水型國家的行列。
(2)中國的海水資源佔全球的多少擴展閱讀:
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中國地表水年均徑流總量約為2.7萬億立方米,相當於全球陸地徑流總量的5.5%,佔世界第5位,低於巴西、前蘇聯、加拿大和美國。中國還有年平均融水量近500億立方米的冰川,約8000億立方米的地下水及近500萬立方千米的近海海水。
在城市供水上,當前全國已有300多個城市建起了供水系統,自來水日供水能力為4000萬噸,年供水量100多億立方米;城市工礦企業、事業單位自備水源的日供水能力總計為6000多萬噸,年供水量170億立方米;在7400多個建制鎮中有28%建立了供水設備,日供水能力約800萬噸,年供水量29億立方米。
C. 中國的水資源在世界排名第幾位
排世界第四位。
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6%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
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約10億多人缺水。專家估計,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將超過25億。
(3)中國的海水資源佔全球的多少擴展閱讀:
水不僅是構成身體的主要成分,而且還有許多生理功能。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INTERNATIONAL GLOSSARY OF HYDROLOGY》(國際水文學名詞術語,第三版,2012年)水的定義是指可資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這個水源應具有足夠的數量和合適的質量,並滿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時間內具體利用的需求。
根據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水利科技名詞(科學出版社,1997)中有關水資源的定義,水資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數量和可用質量能從自然界獲得補充並可資利用的水。
地球上水的體積大約有 1 3.6千萬 立方公里。但真正可以被利用的水源不到0.1%。
海水是鹹水,不能直接飲用,所以通常所說的水資源主要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只佔地球上水體總量2.53%左右,其中近70%是固體冰川,即分布在兩極地區和中、低緯度地區的高山冰川,還很難加以利用。
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儲量約佔全球淡水總儲量的0.3%,只佔全球總儲水量的十萬分之七。據研究,從水循環的觀點來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000立方千米。
D. 中國水資源佔世界的多少
第6位:中國水資源總量佔世界第6位.
80%:中國主要河流有五萬公
里長,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
報告,80%的河流水質遭到破
壞而不能再維持魚類生存.
四分之一:我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僅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從總體上看,我國乾旱缺水.
300多座:中國600餘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嚴重缺水的就有100多座城市.
1750立方米: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口達到16億峰值時,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將減少到1760立方米,而1750立方米正是國際公認的用水緊張線.
2000億元:我國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元以上.
400立方米:北京人均水資源
量為4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4%.
E. 海水佔地球水總量的多少人和動物可以飲用海水嗎
海水佔地球水總量的多少?人和動物可以飲用海水嗎?
海水總儲量為13億8600萬立方公里,其中海水佔97.5%,淡水佔2.7%。 淡水資源中冰山、冰川水佔77.2%。 地下水和土壤中水佔22.4%,湖泊水佔0.35%,河水佔0.1%,大氣中水佔0.04%。 水在自然界中循環。 地球上循環的水量每年約為42萬km3,其中降落在陸地上的約為10萬km3。 而且通過河流流入大海的水量約為4~4.5萬立方公里。 目前,人類最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這些淡水儲量僅為所有淡水的0.3%,佔全球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七。 也就是說,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9,000立方公里。
F. 中國淡水資源總量佔全球水資源的比例是多少
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6%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
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約10億多人缺水。專家估計,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將超過25億。
(6)中國的海水資源佔全球的多少擴展閱讀:
一、淡水資源目前情況:
1、在世界范圍內,按水資源儲備量大小排名,前幾名的國家依次是:巴西、俄羅斯、美國、印尼、加拿大、中國、孟加拉國、印度、委內瑞拉、哥倫比亞。
2、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雖然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7 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名列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國擁有十三億人口,人均淡水資源低於世界平均。
3、廣義的水資源是指地球表層可供人類利用的水,狹義的水資源則是能為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水資源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球上水的總儲量中海水佔97.3%,淡水只佔2.7%。淡水資源中冰山、冰川水佔77.2%。
地下水和土壤中水佔22.4%,湖泊、沼澤水佔0.35%,河水佔0.1%,大氣中水佔0.04%。水在自然界中呈循環狀態。地球上循環的水量,每年大體為42萬km³其中降落陸地上的約為10萬km³。而後通過江河流入海洋的水量約4~4.5萬km³。
4、淺層地下水。這些淡水儲量只佔全部淡水的0.3%,佔全球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 000立方千米。
二、水資源保護措施
1、大力發展綠化,增加森林面積涵養水源。森林有涵養水源、減少無效蒸發及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具有節流意義。林區和林區邊緣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開源意義。
2、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間是有綜合利用的特點。水庫可以蓄洪,也可以養殖水生動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體還可開辟旅遊。水力發電用過的水,可以用於灌溉。
渠系和田間滲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從地下抽出的水,還可以灌區下游重復抽出,重復利用。新疆是乾旱地區,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設法提高河流引水率,要排好上下游用水關系,等於開辟水源。
3、調水工程。由於地理、氣候特點,地區間水的分配並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豐水區的水調至缺水區,是解決水源不足,開辟新的經濟區的有效手段。
4、水資源的保護。水資源被污染,使本來可以利用的水變為不能利用的水,實際上等於減少了水資源。當前世界上已有40%的河流發生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上升的趨勢。
G. 地球上的海水資源總量約占水資源總量的( )。 A.50% B.60% C.80% D.97.5%
地球上的海水資源總量約占水資源總量的97.5%。
地球上水的體積大約有13.6億立方千米,其中海洋佔了13.2億立方千主;冰川和冰蓋佔了0.25億立方千米;地下水佔了0.13億立方千米;湖泊、內陸海,和河裡的淡水佔了25萬立方千米;大氣中的水蒸氣在任何已知的時候都佔了1.3萬立方千米。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中,始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世界文明古國埃及、古巴比倫、印度和我國,無不是在大江大河流域中發展起來的。
地球上難以計數的江河,就似無數天然輸水管道,並且在江河流域往往會形成眾多的湖泊、大片的濕地和豐富的地下水,為人類提供便於開發利用的水資源。
(7)中國的海水資源佔全球的多少擴展閱讀
目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儲量約佔全球淡水總儲量的0.3%,只佔全球總儲水量的0.007%。據研究,從水循環的觀點來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000立方千米。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水旱災害頻繁的國家,如果按水資源總量考慮,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國人口眾多,若按人均水資源量計算,人均佔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
H. 中國水資源佔世界的多少
我國水資源總量雖然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資源佔有量是世界第53位!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年均降水量為630 mm,低於全球陸面和亞洲陸面的降水量;年平均淡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m3,人均佔有水量僅2 300 m3,只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是世界上人均佔有水資源最貧乏的13個國家之一;耕地水資源佔有量28 500 m3/hm2,為世界平均數的4/5。
I. 中國海洋資源情況
我國的海洋資源
1、海洋生物資源
中國海地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3個氣候帶。大陸入海河流每年將約4.2億t的無機營養鹽類和有機物質帶入海洋,致使海域營養豐富,海洋生物物種繁多,已鑒定20278種。根據長期海洋捕撈生產和海洋生物調查,已經確認中國海域有浮游藻類1500多種,固著性藻類320多種,海洋動物共有12500多種,其中:無脊椎動物9000多種,脊椎動物3200多種。無脊椎動物中有浮游動物1000多種,軟體動物2500多種(頭足類100種左右),甲殼類約2900種,環節動物近900種。脊椎動物中以魚類為主,約近3000種,包括軟骨魚200多種,硬骨魚2700多種。
2、海洋礦產資源
中國大陸架海區含油氣盆地面積近70萬km2,共有大中型新生代沉積盆地16個。據國內外有關部門資源估計,我國大陸架海域蘊藏石油資源量150億-200億t,分別佔全國石油總資源量674億-787億t的18.3%-22.5%;據國家天然氣科技攻關最新成果,全國天然氣總資源量為43萬億m3,其中海域為14.09萬億m3。這充分展現近海油氣資源的良好勘探開發前景和油氣資源潛力的豐富。我國漫長海岸線上和海域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砂礦資源,目前已探明具有工業價值的砂礦有:鋯石、錫石、獨居石、金紅石、鈦鐵礦、磷釔礦、磁鐵礦、鈮鉭鐵礦、褐釔鈮礦、砂金、金剛石和石英砂。
3、海洋化學(海水)資源
世界海洋海水的體積13.7萬億m3,其中含有80多種元素,還含有200萬億t重水(核聚變的原料)。海水資源可以分為兩大類,即海水中的水資源和化學元素資源。此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即地下鹵水資源。我國渤海沿岸地下鹵水資源豐富,估計資源總量約為100億m3左右。海水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淡化成為淡水資源;海水化學資源可分為海鹽、溴素、氯化鎂、氯化鉀、鈾、重水和其他可提取的化學元素;地下鹵水資源可分為海鹽、溴素、氯化鎂、氯化鉀、其他可提取的化學元素等。
4、海洋可再生能源資源
海洋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溫差能和鹽差能等。中國潮汐能資源量約為1.1億kw,年發電量可達2750億kw小時,大部分分布在浙、閩兩省,約佔全國的81%。波浪能理論功率約為0.23億kw,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浙江、海南和台灣的附近海域。我國潮流能可開發的裝機容量約為0.18億kw,年發電量約270億kw小時,主要在浙江、福建等省。另外流經東海的黑潮,動力能源更為可觀,估計為0.2億kw。溫差和鹽差能蘊藏量分別為1.5億kw和1.1億kw,兩者的總量超過海流能和潮汐能。
5、濱海旅遊資源
中國沿海地帶跨越熱帶、亞熱帶、溫帶3個氣候帶,具備「陽光、沙灘、海水、空氣、綠色」5個旅遊資源基本要素,旅遊資源種類繁多,數量豐富。據初步調查,中國有海濱旅遊景點1500多處,濱海沙灘100多處,其中最重要的有國務院公布的16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5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3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5處國家海洋、海岸帶自然保護區。按資源類型分,共有273處主要景點,其中有45處海岸景點、15處最主要的島嶼景點、8處奇特景點、19處比較重要的生態景點、5處海底景點、62處比較著名的山嶽景點、以及119處比較有名的人文景點。
6、海岸帶土地資源
中國海岸帶地區的土地資源類型較多,有鹽土、沼澤土、風沙土、褐土等17個類型,53個亞類。海岸帶不僅現有土地資源豐富,而且是地球上唯一的自然造陸地區,據古地理研究,我國長江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下遼河平原等,約有14萬-15萬km2的土地都是古海灣沉積而成。由於入海江河多,挾帶泥沙量比較大,河口三角洲淤積速度快。例如,黃河每年向海洋的輸沙量高達10多億t,河口灘塗平均每年淤長約2100hm2(3.2萬畝)。